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中科大发表过CNS论文的牛人

中科大发表过CNS论文的牛人

发布时间:

中科大发表过CNS论文的牛人

在普林斯顿大学,他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在《细胞》发表11篇、《自然》发表7篇、《科学》发表3篇,这些工作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2003年,由于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的杰出工作,破解了这一类生命科学之谜,当时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2005年,当选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会长。2010年,施一公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是由赛克勒夫妇捐赠设立,自2006年以来,每年奖励两到三位在国际生物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成就、年龄在45岁以下的杰出科学家。2013年4月30日,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当选2013年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前2013年4月25日,他还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邓兴旺和陈雪梅、杨薇等三名华裔美籍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2014年3月31日,施一公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奖励他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施一公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2014年4月3日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的颁奖典礼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获得2014年爱明诺夫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为施一公颁奖,以奖励其在过去15年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据介绍,爱明诺夫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79年设立,用以奖励在晶体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该奖项每年颁给不超过3名科学家,施一公是2014年该奖项唯一获奖人。施一公是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自1998年以来,他领导的实验室主要结合X射线晶体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系统研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基于该研究的一项专利成果也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2015年12月8日,在《自然》杂志举办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施一公被授予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 2016年3月25日,“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施一公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

1、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期间,曾任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学生工作联席会议主席、“三个代表”实践团团长等职务,获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十佳标兵”、“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07年,作为上海市“选苗育苗”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被派往上海市国资委挂职锻炼,参与上海市国资委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及规划调研、准备工作;2007年夏,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培训学习;在校期间,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其中EI收录四篇,国内核心期刊一篇,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并曾获得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2008年7月,入职国家核电工作至今。工作期间曾被授予国家核电“优秀新员工”、“优秀共产党员”、“年度党员示范岗”等荣誉称号。2009年受邀参加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九届全球科学与技术会议ST global(AAAS举办)作口头报告;2009年、2011年,两次受邀参加CNS中国核学会学术年,在大会上做口头报告,先后获得“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优秀论文奖”;2011年受邀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ICONE19)第十九届国际核工程大会,并作报告;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数篇,2010年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两篇,均被SCI收录。

应该算是顶尖级别的。年纪轻轻,实力不俗,能加盟中科大毕竟有很优秀的成绩。

我认为他属于先进水平,因为他在国外的很多成就都是非常出名的。

发表一百篇cns论文的科研大牛

世界三大顶级科学杂志,中国大学发表论文数目排名 <细胞>、<自然>、<科学>(以下简称CNS)是举世公认的三大顶级科学杂志.全球科学家无不梦寐以求能在其中一个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代表了世界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水准。因此,CNS论文数目也成为国际大学科研实力排名的最重要因素。 据统计,中国大陆至今以老板身份发过两篇以上CNS论文的,总共才二十六人,这二十六人无疑是中国大陆科技界最顶尖的精英人物。其中在CNS三大顶级杂志都以老板身份发过论文的有十人,全部滞留在美国;在CNS中两个杂志以老板身份发过论文的共有十六人,五人在国内。可叹的是,号称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中国两院院士只有神经研究所的郭爱克院士一人进入这前二十六人名单(中国的两院院士竟没有一个有三篇的,其他院士绝大多数是一篇都没有,少数有一篇,远赶不上这26奇人), 发表论文篇数国内排名最高的是并非两院院士的著名生物学家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 中国大陆至2006年在CNS发表论文数目最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分别是:1、西北大学(5篇);2、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3篇);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2篇)、复旦大学(2篇);4、清华大学(1篇)、北京大学(1篇)、中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1篇)、中国科学院神经所(1篇)和南方基因研究中心(1篇)。这样的结果也大大出人意料——西北大学作为地处内陆西安的地方重点大学,科研实力竟然远远超过复旦、清华、北大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部属大学,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施一公的牛可以用一句话概况:周五,四天,三篇article,两篇Science,一篇Nature。关键,这两项工作随便哪一项都是结构生物学登峰造极之作。4天时间,两篇Science,一篇Nature。

目前全球公认的3大高含金量论文:Science、Nature和Cell(简称“CNS”),能在这3类论文上发表文章的教授学者都是具有很强科研学术能力的人。所以很多普通高校的教授,终其一生也难以在这种级别的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而施一公在4天时间里,先后发表了3篇这种级别的论文。

说到施一公,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曾经清华大学副校长,现在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有着过人的科研学术能力,同时因为对学生要求严格,先后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后起之秀。

很多人只知道施一公有着华丽的履历,丰富的科研成果,但是对施一公究竟有多厉害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比如大家知道施一公全国数学联赛获一等奖保送清华,毕业后前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还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过博士后研究,之后用了10年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从助理教授一直成长为讲席教授。

而接下来于2008年回国,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院院长,博导。之后几年获得了中科院院士头衔,并逐渐成长为清华大学副校长。对于施一公而言,他的前途一片光明,而且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的代表,给了他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施展拳脚的机会。

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担任西湖大学校长,计划将西湖大学建设成为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

从教学、科研等方面来看,上海交通大学都是国内“厉害”的佼佼者,其成果、校园也享誉中外。

20年来,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国家科技奖99项,上海市奖593项——

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2年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奖8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以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蝉联上海市首位;2020年度卓越论文数达6891篇,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第一;2021年Nature、Science、Cell等顶尖杂志的论文发表实现重大跨越,发表CNS论文41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17篇,首次突破两位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智库资政启民,影响力日益显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发表过cns的论文

世界三大顶级科学杂志,中国大学发表论文数目排名 <细胞>、<自然>、<科学>(以下简称CNS)是举世公认的三大顶级科学杂志.全球科学家无不梦寐以求能在其中一个杂志上发表论文,因为代表了世界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水准。因此,CNS论文数目也成为国际大学科研实力排名的最重要因素。 据统计,中国大陆至今以老板身份发过两篇以上CNS论文的,总共才二十六人,这二十六人无疑是中国大陆科技界最顶尖的精英人物。其中在CNS三大顶级杂志都以老板身份发过论文的有十人,全部滞留在美国;在CNS中两个杂志以老板身份发过论文的共有十六人,五人在国内。可叹的是,号称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中国两院院士只有神经研究所的郭爱克院士一人进入这前二十六人名单(中国的两院院士竟没有一个有三篇的,其他院士绝大多数是一篇都没有,少数有一篇,远赶不上这26奇人), 发表论文篇数国内排名最高的是并非两院院士的著名生物学家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 中国大陆至2006年在CNS发表论文数目最多的大学和科研分别是:1、西北大学(5篇);2、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3篇);3、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2篇)、复旦大学(2篇);4、清华大学(1篇)、北京大学(1篇)、中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1篇)、中国科学院神经所(1篇)和南方基因研究中心(1篇)。这样的结果也大大出人意料——西北大学作为地处内陆西安的地方重点大学,科研实力竟然远远超过复旦、清华、北大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部属大学,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差别放在这里还差很多这种不。

简单来说,SCI就是《科学引文索引》,源自于美国 。是全球最负盛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发表在SCI期刊的文章可以代表来很高的学术水平哦~ 很多大牛都有在SCI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就例如屠哟哟先生....但是,SCI其实可以算是很多期刊结合而成的一个数据库,是对于所有符合sci收录期刊的统称....而,啥是 CNS呢???CNS其实是三个出名的SCI期刊的简称——Cell(细胞)、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与Nature(自然)以及Science(科学)相比,Cell(细胞)一看名字就知道期刊发表内容就是关于生命科学啦~ 而Science(科学)就更像是个科学方面综合类的学术期刊!!而,到底哪个SCI期刊更加厉害呢????那就得看它的影响因子(其实这个就是评分)啦~简单说一句——影响因子越高,证明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哦~ 今年(2021年)来说的话,Nature(自然)的影响因子会更加的高哦~SCI不是指哪个期刊,SCI是一种搜索引擎,它是负责收录优秀的期刊并且给它们归类和排名。而CNS是很具体的指定,是指CELL、NATURE、SCIENCE生物学三大核心期刊。简单的来说,SCI里包含CNS,CNS是SCI里的最TOP。

这个刊物是学术期刊的巅峰,如果能发表这三个刊物,可以说作者的科研水平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CNS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检索工具,它是《细胞》(Cell)、《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三个刊物的首字母的缩写。

在CNS上发表文章是很多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国内能发表CNS的作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也只是有个别人成功发表过一篇文章,因此,对于广大普通作者来说发表CNS论文就显得更加遥不可及,普通作者也完全没必要追求如此高级别的刊物。

中科大杨学明发表cns论文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国十大科技发明1.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获重大成果 启动3年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获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建成并稳定运行全球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主干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型寻址体系结构和两代互联网的独特过渡技术;向国际组织提交7项标准草案。其中3项成果属于国际首创,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竞争中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首次在全国主干网大规模使用国产IPv6路由器,采用率达到80%。这对推进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 川东北地区发现迄今最大整装天然气田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4月3日宣布,在我国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经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办公室审定,普光气田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为2510.75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为1883.04亿立方米。普光气田的发现,对中国石化资源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缓解中国油气资源紧缺起到了积极作用。 3. 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 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9月28日在进行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EAST装置的关键部件均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的科技人员自主研发、加工、制造、组装、调试,全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EAST的建设使中国聚变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受到国际聚变界的高度重视。 4. 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到化学反应共振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和同事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全量子态分辨率的氟加氢分子化学反应的共振现象,并被理论模型所证实,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化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并将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精度。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RichardN.Zare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学家的这项成果。 5. 第一条“绿色长廊”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历时14年共同完成“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生态工程建设研究”,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最长、长度为436公里的“绿色长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呈现。中石油和中科院联手在先导试验的基础上沿沙漠公路两侧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并对生物防沙技术进行了长期研究,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 6. 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 1月22日,“大洋一号”科考船经过297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各项任务。据国家海洋局介绍,这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行程43230海里,20多家研究单位的1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这次考察,首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和样品。环球科考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活动中的国际地位。 7. 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获重大进展 第三军医大学研制的“治疗用乙型肝炎疫苗”顺利完成Ⅰ期临床研究,目前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这是第一个进行临床试验的模拟抗原疫苗。“治疗用乙型肝炎疫苗”属于国家Ⅰ类新生物制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复旦大学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发的“乙克”疫苗正准备启动Ⅲ期临床试验。这些成果将对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做出重要贡献 8.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获成功 11月18日清晨7时20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储存环成功实现束流积累,储存环和直线加速器工作稳定,束流性能良好,这意味着BEPCII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基本达到目标,是工程建设的重大里程碑。在这之前的9月19日,我国最大单体超导磁铁研制成功,北京谱仪Ⅲ超导磁铁励磁成功。目前,国际上只有欧美、日本能研制这种大型探测器单体超导磁铁。改造后的BEPCII将在世界同类型装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将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 9. 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实现了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并且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该研究成果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物理》杂志上,并以封面形式报道,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文章首次出现在该杂志封面。该研究结果为各种实用化的量子信息研究开创了新起点,对容错量子计算、量子中继、普适量子纠错等重要研究方向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10. “遥感卫星一号”发射成功 4月27日6时4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升空的“遥感卫星一号”和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研制。卫星质量为2700余公斤,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胸罩型防毒面具,冰箱 ,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程控电话,因特网及民航飞机,电话,电脑,电视······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1977年同步辐射装置的建造列入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年春中科院决定成立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主的同步辐射加速器筹备组,并于当年三月在合肥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讨论了我国建造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的初步方案,象征着我国同步辐射事业的正式启动。在随后几年的预研制过程中,工程人员制成了一段3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块弯转磁铁、一块四极磁铁及一个储存环的超高真空系统,以及物理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和第一手的经验,为后面的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1年10月,中科院在合肥召开了“合肥同步辐射装置预研制及物理设计审定会”,会议认为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已基本进入工程的条件。1983年,国家计委以计科1983年470号文《关于建设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复函》批准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备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式立项。这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1984年,国家计委以计科(外)1984年2033号文《关于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扩初设计的批复》批准了该工程的主体工程建设规模为建造一台能量为8亿电子伏的同步辐射光源及相应的实验设施,总投资5990万元(含350万美元),并列入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的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扩初设计中确定了电子储存环的能量为800MeV、平均流强为100~300mA,用一台能量为200MeV、脉冲流强为50mA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并明确与加速器建设的同时,建造5条光束线及5个实验站,它们分别是:光电子能谱光束线实验站、分时光谱光束线实验站、软X射线显微术光束线实验站、X射线光刻光束线实验站。1988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土建工程基本完工。1989年3月加速器的所有部件都已安装就位并经过局部和分系统的调试,同年4月开始联调,25日开始注入储存环,仅经过23小时便得到第一个储存束流。1989年光束线实验站开始安装,1991年8月完成所有光束线实验站的安装调试工作,同年9月开始用同步光进行调试,并开展实验研究工作。1991年12月22日至23日,由国家科委组织,王淦昌任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束线实验站进行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建成的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上同类加速器的先进水平,已建成的五条同步辐射光束线和五个实验站的主要性能指标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1991年12月26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计委组织的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高度评价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的建设者们圆满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1993年4月,NSRL正式对国内外开放,建有6条光束线和6个实验站,可广泛用于开展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力学、地学、医学、药学、农学、环境保护、计量科学、X射线光刻和超微细加工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1994年2月,由钱临照、唐孝威两位院士发起,王淦昌、谢希德、谢家麟、冯端、卢嘉锡等34位院士联合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充分利用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议》,中国科技大学也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造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简称二期工程)的申请。1996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批准二期工程作为“九五”的首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启动。国家计委分别以计科技1997年557号文和1503号文对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中国科学院,同意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依托建设“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总投资11,800万元人民币。1997年4月8日,国家计委批复了NSRLII项目建议书(计科技(1997)557号文)。1997年8月29日,国家计委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计科技(1997)1503号文)。1998年7月8日,国家计委批复了初步设计报告(计投资(1998)1301号文)。1999年4月15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投资1999年416号文《国家计委关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的批复》同意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二期工程的技术目标是:在充分保证机器主体长期、可靠、稳定运行,大幅度提高光源积分流强、亮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新建1台波荡器插入元件,增建8条新光束线和相应8个实验站。竣工后,合肥光源的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将作为性能优秀、稳定可靠、部分指标相当先进的中低能区同步辐射光源,长期处于国际上同类装置的一流水平。1999年,NSRLII完成了水冷系统冷却塔的更新改造,空调系统热交换器等附属设备投入运行,辐射场监测系统通过调试开始试运行。加速器各子系统改造的主要元件及样机研制与测试多已顺利完成并通过了验收。注入系统完成了冲击磁铁磁块分组测试、脉冲电源组装、陶瓷真空盒部分测试。储存环真空系统、电源系统的环主电源、控制系统的相关控制软件、高频系统的新高频机、束测系统的部分组件、波荡器单磁块测量系统等改造或研制均已完成。1999年12月12日,来自中科院高能所、物理所、电工所、上海同步辐射装置、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9位教授、研究员组成的专家组,对6万高斯超导扭摆磁铁及XAFS光束线、站进行了技术鉴定。会议听取了研制报告、测试结果报告,审阅了全部资料,并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组认为:6万高斯超导扭摆磁铁是一项技术复杂的项目,在我国是首次研制,其综合性能在国际同能区的装置中已居领先地位。该扭摆磁铁安装调试成功,使工作能区扩展到硬X射线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XAFS线、站的主要性能均达到设计指标,光束线的分辨率和光斑的稳定性达到国际上同类装置的水平,提供用户使用后获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1999年12月19日,NSRL第二届用户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合肥召开。会上宣读了经中科院批准的新一届用户委员会名单,简要介绍了二期工程的进展情况、实验室现状和下年度用光计划。委员们肯定了NSRL为用户做的工作,针对用户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2000年,3月20日打开储存环真空,开始安装与之相连的大部分设备和所有光束线的前端,4月中旬封闭。光束线前端于5月安装到位。储存环真空恢复顺利,各前端的真空性能均达到指标要求,通过了工程内部验收。新建的LIGA光束线安装就位,通过了离线调试验收。2001年,运行质量比改造前大幅度的提高。环的主磁铁电源、注入系统电源等新设备的故障率很低,真空系统改造、新光束线前端等通过了运行的考验。5月超导Wiggler投入运行,为NSRLII的两条用X射线的光束线对光,LIGA站进行了首次调试和试运行,获得了深达1毫米的深度光刻制品(右图)。下半年,高频腔完成机械加工;注入系统长直线段的冲击磁铁已制成;波荡器加工已完成,磁场测量与调整的初步结果令人满意。大部分电源已验收,控制系统的改造与之配合进行。光束线站的非标加工基本完成。除已就位的LIGA线外,其他七条光束线的机械测量(粗)、真空调试、安装就位等工作正全面展开。八个实验站中的四个的主体设备已经初步安装到位。其他各站也进展顺利,重要的非标部件的加工基本完成。公用设施改造的大部分已完成并投入使用。2002年5月,NSRLII储存环束流闭轨校正系统投入运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束流闭轨位置测量系统、校正铁系统和相关的控制系统功能正常。该系统能很好地满足机器运行和研究的需要。2002年7月15日,长约2.7米的波荡器UD-1通过专家测试。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NSRLII新建波荡器UD-1的磁场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现场测试结果与原测数据一致,重复性很好。UD-1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一台储存环中以产生高亮度同步辐射的波荡器。其磁间隙变化范围大,测量长度长,磁测指标多、数据多,调试测量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测试组认为,UD-1调试测量数据完整,性能优良,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指标优于设计要求。2002年,环高频系统10月完成安装,真空系统改造基本完成,工程进入联合调试、试运行阶段。X射线衍射与散射线站通过了专家测试开始试运行。表面物理、光谱辐射标准和计量、原子分子物理等线的光学元件完成安装,开始光路的初步调试。2003年1月16日,NSRLII光声、光热实验站设计方案调整专家审定会在合肥举行。专家组由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张淑仪院士(组长)、复旦大学同步辐射研究中心的张新夷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季朝能副教授、中科院基础局的陈勋远研究员和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的方容川、施朝淑教授、化学系的苏庆德教授以及生命科学学院吴季辉教授组成。专家们听取了该实验站方案调整内容以及调研结果。专家组认为:NSRLII建设方案已充分考虑了满足真空紫外圆二色光谱实验站的要求,在工程进行中尽快调整方案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应集中力量建立真空紫外圆二色光谱及光声光谱实验研究方法,并建议光热偏转光谱可不作为二期工程验收内容,条件成熟时再开展这方面工作。2003年3月13日,NSRLII新注入系统通过束流调试。3月4日打开环真空更换陶瓷真空室组件,3月13日开始带束联调并成功储存束流。四块冲击磁铁能实现良好匹配,励磁电流可加足设计值,最高积累束流流强曾达210mA。注入系统改造是NSRLII的关键子项目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在2002年10月的调试中,束流极难储存。经过多方试验、观察测量和分析,并与高能所、上海核所、日本KEK的专家讨论,判断是陶瓷真空室金属镀膜偏厚,造成磁场时间滞后不均,并制定了改进关键工艺、严格控制质量、加强半成品检测、抓紧进度等措施。由于判断准确,措施得当。陶瓷真空室组件的加工仅用两个多月就顺利完成。各项技术指标皆符合物理设计要求。2004年3月14-16日,NSRLII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加速器及光束线专家测试会。测试组由来自上海应用物理所、北京高能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的10位专家组成,陈森玉院士担任组长,赵振堂、夏佳文、夏绍建研究员担任副组长。测试期间,测试组专家审定了工程指挥部提交申请报告,确定了总体工艺综合测试指标和参数,分成8个小组对加速器改造项目和光束线部分的12个子项工艺的测试方法、测试手段和自测结果进行了审定,并对他们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复测。测试组专家认为:NSRLII已测的加速器改造项目通用运行模式满足同步辐射用户的基本需求,可投入运行。12条光束线和实验站可提供同步辐射用户使用。2004年5月27-28日,中科院基础局组织专家组对NSRLII进行了院级工艺鉴定。鉴定组由魏宝文院士担任组长,陈森玉院士、陆坤权研究员担任副组长的11位专家组成。专家们听取了工程建设报告和分管加速器改造、光束线建设、实验站建设报告;听取了陈森玉院士宣读的工艺测试报告;查阅了工程指挥部提供的专家测试组测试结果;并现场观察了装置运行情况。鉴定组确认了专家测试组提交的测试结果,积极评价NSRLII取得的成绩。改造后的装置技术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运行流强300毫安,束流平均寿命大于8小时;超导扭摆磁铁(Wiggler)运行时,全部14条光束线可同时引出同步辐射光。所有新建实验站皆已基本具备向用户开放的条件,满足大多数同步辐射用户的基本需求,建议在国家验收后将尽快投入运行。2004年12月14日,NSRLII正式通过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科院主持的国家验收。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工程建设报告、专家测试报告、工艺鉴定报告和预验收意见,查验了工程现场,查阅了文件、档案资料。经过认真、仔细的审查,验收委员会认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通过二期工程建设,提高了装置技术水平,扩大了实验应用领域,基本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批准的建设目标,同意NSRLII通过国家验收。2005年5月12日,NSRLII齐飞研究组与美国、德国的科学家合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系列的碳氢化合物氧化过程的重要中间体-烯醇,其研究成果以Science Express形式发表在5月1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的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上。国外的一些媒体在第一时间作了相关报道。《科学》杂志审稿人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且很有趣的工作。这一研究工作由美国、中国、德国五个研究小组共同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作为第三参与单位。实验工作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源和NSRLII完成。2005年8月4-7日,NSRLII2005年度用户年会在安徽天柱山召开。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计45家单位的13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工程竣工验收后的整体工作、运行和开放情况的报告。美国斯坦福大学沈志勋教授、日本广岛大学乔山教授、加拿大同步辐射装置T.K.sham教授,以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所长、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饶子和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周兴江研究员、中科院北京高能所胡天斗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应物所何建华研究员应邀做了精彩报告,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科研成果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各实验站工作人员与用户进行了交流、讨论,听取了各线、站用户对用光机时申请、课题发展方向和实验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期间,选出了新一届用户专家委员会,成员由来自13个科研机构的29人组成。委员会主任杨学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主任吴自玉(中科院高能所)、周兴江(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封东来(复旦大学),秘书长高琛。2005年11月19-20日,NSRLII在合肥举行了发展方向国际研讨会,探讨NSRLII在真空紫外、软X射线和红外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所具备的优势和发展战略等问题。来自法国SOLEIL同步辐射实验室、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日本广岛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13个高校、研究所的19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相关领域专家对各自学科前沿重大科学问题的分析和利用NSRLII解决其科学问题的设想,重点是真空紫外光化学光物理过程、强关联体系的软X射线共振散射和生命或材料科学中的红外光谱显微。专家认为,NSRLII已初步具备了开展这些前沿研究的基本条件,通过与用户的紧密合作,有针对性地重组、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实验条件、实验技术和方法即可开展这些重要的工作,为我国的基础研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专家建议优先考虑建立一个软X射线波段的波荡器(undulator),补充真空紫外光束线实验站的条件。2005年12月14日,利用X射线散斑法研究弛豫铁电体PMN-PT的极化团簇结构取得进展。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邰仁忠课题组与NSRLII科研人员合作,利用NSRLII高亮度X射线光源在X射线衍射与散射实验站上用散斑技术观察到PMN-PT铁电单晶中纳米极化团簇随温度和外电场的变化情况。驰豫铁电体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类功能材料,这类材料优异的机电性能一直被认为源于PbTiO3母体中掺杂阳离子所形成的电极化团簇。然而,人们对极化团簇的理解基本上来自理论计算或一些间接的实验结果,尚无电极化团簇的直接实验证据。2005年12月21-23日,NSRLII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现场评估。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上海应用物理所和中科院物理所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NSRLII改造完成后一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专家组组长由陈森玉院士担任。专家组听取了工作汇报,分为加速器、光束线站及用户开放两个小组进行现场考察,并调阅运行记录、进行现场测试,对运行及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NSRLII的整体运行、开放、用户管理、人才培养及取得的科研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专家组认为:“经二期工程改造后,合肥光源的运行水平得到了较大和明显的提高。除发射度和轨道稳定性外,性能(流强和寿命)接近世界同类光源SRC,CAMD水平”。但由于不具备相应的测试手段,个别敏感出光口是否达到垂直位置漂移30微米稳定性难以定量测量。建议今后应注重改善轨道的稳定性;提高年供光时间(年积分流强)和降低自然发射度,以满足用户需求,并真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专家组给出了《加速器部分现场检查意见》和《光束线站现场检查意见》两个分组报告及《现场检查的了解和建议》总体报告。2006年3月29日,中科院微电子所在NSRLII光刻站上利用X射线光刻技术成功研制出最外环宽度为150nm的高线密度钛特征线微聚焦波带片,并实现了波带片图形特征尺寸的精确控制,其高宽比达到6.7:1。在X射线波段,各种材料的折射率都近似等于1,无法构造出类似于可见光波段的“透镜”,只能采用波带片来实现对X射线的聚焦。为了满足X射线光学的需求,微聚焦波带片的最外环必须是大高宽比的深亚微米、纳米圆环,因此这种波带片的制作难度非常大。该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光刻站上进行大高宽比深亚微米、纳米X射线光刻的可行性。2006年5月29日,NSRLII的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XMCD)实验站通过加偏置电压消除外磁场的影响,成功实现了外磁场下MCD的测量。磁性的起源一直是自旋电子学器件应用的关键。传统磁滞测量无法给出各个元素对磁性的贡献,只能得到总效应。利用同步辐射XMCD技术可以将X射线能量精确定位在某个元素的共振吸收处,选择性地研究该元素对磁性的贡献,这对理解复杂材料体系磁性的起源意义重大。由于外磁场对样品出射电子干扰较大,大部分基于同步辐射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XMCD)的实验站均无法在加磁场下进行MCD测量。2006年8月10-15日,NSRLII第一届运行年会在安徽屯溪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科研院所共计6家单位的5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NSRLII改造运行、NSRL05-06同步辐射应用研究进展的报告。特邀高能所陈延伟研究员、上海应用物理所阎和平研究员、兰州近物所夏佳文研究员和台湾新竹光源许国栋博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大科学装置的运行情况和最新进展。2006年8月16-20日,NSRLII2006年度用户年会在安徽黄山召开。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计38家单位的105位代表,以及中科院基础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等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向与会代表汇报了NSRLII近期发展规划、机器运行汇报和用户开放的情况。会议邀请日本Hiroyuki Oyanagi教授、加拿大Peiqiang Yu教授、台湾杨耀文和李裕新教授、物理所麦振洪和李晨曦教授、复旦大学封东来教授、高能所吴自玉教授、浙江大学李宏年教授做了精彩报告,介绍了各自的科研成果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近半报告是近一年来利用NSRLII取得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会议期间,用户专家委员会讨论和审批了一批NSRL用户课题,评议了实验室开放运行工作、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真空紫外研讨会,对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发展方向、近期目标和重点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2007年4月5日,NSRLII新建Undulator真空紫外光束线及实验站建设成功。该束线利用波荡器产生的真空紫外辐射,光子能量范围7.5-18.0 eV,平均光子强度1x1013光子/秒,能量分辨E/DE约1000。该波段高次谐波严重,抑制非常困难,是世界上真空紫外光束线研究的重点。新束线采用三级差分的气体滤波器,成功抑制了高次谐波,抑制效率99.99%,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研究人员已在新建实验站上,利用红外激光解析结合同步辐射单光子电离技术研究了生物小分子、有机分子、药物分子等,取得了一些实验结果。2007年7月22日-25日,NSRLII2007年度用户年会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计26家单位的105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了解国际同步辐射应用研究领域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了解用户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年7月24日,NSRLII发展规划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中科院计划局、基础局有关领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关领导,实验室用户专家委员会委员和部分用户代表,以及实验室主任伍灼耀、执行主任盛六四、副主任高琛和实验部主要学术骨干、线站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听取了实验室发展规划报告,从实验室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历史和现况、国内外发展趋势、重点研究领域、光源建设和需要的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实验室在前期调研、筹划和研讨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的发展规划设想。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NSRL的特色出发,面向国家战略发展和国际前沿科学的需求,强调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提出了认真总结现存问题、调整重点研究领域布局、尽可能提高现有装置的水平等很多有益意见和建议。2007年8月12日-17日,NSRLII运行年会在山东日照召开,会议总结了一年来了机器运行和开放情况,与北京高能所、兰州近物所、上海应物所等兄弟单位的特邀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与会代表对进一步提高合肥光源的运行质量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2007年11月,NSRLII在教育部“985”二期工程支持下新建的X射线成像实验站完成了安装调试,空间分辨率达到50纳米,其分辨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站具有吸收衬度、相位衬度成像和三维成像等功能,可用于表征纳米/亚微米材料,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形貌变化,在细胞、植物和污染物的内部进行元素定位等,为纳米材料、环境科学和生物医学等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实验手段。2008年1月,担任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用户专家委员会主任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研究组的成果“发现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在氟加氘反应中完全失效”入选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该项研究成果中的部分重要数据在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站上获得。2008年3月,NSRLII齐飞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完成了对星际等离子体环境的模拟,并在醇类物质的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探测到一系列的烯醇类物质,揭示了烯醇类物质作为一类重要星际物质的可能性。实验结果发表在天文学科顶级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76,416(2008))上。4月,该课题组又有三篇论文正式被《国际燃烧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接收,并将于2008年8月初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三十二届国际燃烧会议(目前燃烧学界档次最高的国际性会议)上进行宣读。入选的三篇论文分别对乙炔、乙基苯和硝基甲烷的低压预混层流火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际燃烧会议论文集》汇集本学科两年来的前沿成果,是燃烧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杂志之一。这三篇论文的入选是继2005年关于火焰中烯醇探测的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后,该课题组在燃烧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2008年6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俞书宏教授、NSRLII田扬超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利用NSRLII的X射线纳米三维成像技术,成功地在室温、空气环境下对运用化学法制造的‘几何明星’凹陷Escher型硫化铜十四面体微晶进行了三维成像,直观地揭示了该凹陷Escher型微晶由四个相同的六角形的板通过相互交叉构筑成具有14个腔洞(其中包括6个正方形和8个三角形)的结构。与传统的形态和结构分析技术如透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相比,X射线纳米三维成像技术具有更直观解析复杂形态纳米结构的优点。相关论文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 Phys. Lett. 92, 233104(2008))上,并被《自然·中国》(Nature China )选为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突出科学研究成果,在2008年6月的‘Research Highlights’(研究亮点)栏目中以“Nanotomography: Crystal clear”为题并附图介绍了该工作。2008年9月,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用户—中科大化学系环境工程实验室俞汉青教授研究小组,利用同步辐射微细加工技术首次制备了一种新型微电极。该课题组利用这个微电极成功测定了好氧硝化颗粒中溶解氧的微区分布,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于其中生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对于微生物颗粒的培养与废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研究结果已有2篇论文发表在环境学科顶级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上(41,5447(2007)和42,4467(2008)),还有1篇论文已被该刊物接受。

中国发表自然论文的牛人

⒈ 张虎才,张林源. 兰州城市地貌及社会环境问题,兰州学刊,1987,No. 6,105 - 111(Zhang Hucai & Zhang Linyuan,Lanzhou Urban Geomorphology and Soci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Journal of Lanzhou,No. 6,105 - 111,in Chinese,1987)⒉ Zhang Linyuan & Zhang Hucai,Quaternary system in Gongwangling Area,Lantian,Shaanxi.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Special Issue on the Lanzhou Field workshop on Loess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Hazards. 27-36 (in English,1989)⒊ Zhang Hucai & Chen Fahu,Jiuzhoutai Loess profile in Lanzhou,Gansu. PR China.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Special Issue on the Lanzhou Field workshop on Loess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Hazards,72-80 (in English,1989)⒋ Zhang Linyuan & Zhang Hucai,Danxia Landforms in Northeastern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Special Issue on the Lanzhou Field workshop on Loess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Hazards,120 -121 (in English,1989)⒌ 张虎才,张林源,张维信,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碳氧同位素及黄土沉积环境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6⑶.117-1⒍ 张虎才,张林源,Mahany,W. C.,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1991⑴.79-86⒎ 张虎才,九州台黄土剖面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及其气候意义,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9⑶.232-240⒏ 张虎才,钱方.元谋盆地元谋组地层的裂变径迹年代数据,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⑴.147-148 (Zhang Hucai,Qian Fang and Chen Huailu,Fission tract dating data of Yuan Mu Formation in Yuan Mu Basin,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0 ⑴,147 - 148,in Chinese,1994)⒐ 张虎才,干旱区地学问题及晚更新世气候环境全球对比-特殊例证研讨会简介,国际学术动态.1994⑵.12-12,11⒑ H. -J. Pachur,B. Wünnemann,Zhang Linyuan,Zhang Hucai and Ma Yuzhen,Floodplain sediments on the divide between Huang He and Chang Jiang,Gansu Province,NW China,Geojournal 34 ⑴,97 - 106⒒ H. -J. Pachur,B. Wünnemann & Zhang Hucai,Lake evolution in the Tengger Desert,Northwestern China during the last 40,000 years,Quaternary Research 44,178 - 180(1995)⒓ 张虎才,武都黄土剖面稀土元素研究,地球化学.1996,25⑹.545-551 (Zhang Hucai,A study on REE of Wudu Loess. Geochemica. 25⑹. 545-55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6)⒔ 张虎才,撒哈拉沙漠东北部苏丹境内东西断面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成因与环境,中国沙漠1996,16⑶.241-245 (Zhang Hucai,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grains from Northeastern Sahara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nvironment.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16⑶,246-25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6)⒕ 张虎才,武都黄土堆积及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迁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⑴,105-114,1997 (Zhang Hucai,A study on loess sedimen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since Late Pleistocene in Wudu area,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3 ⑴,105 - 11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⒖ 张虎才,B. Wünnemann。腾格里沙漠晚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年代及高湖面期的初步确定。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⑵,87-91,1997 (Zhang Hucai & B. Wünnemann,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ronology of lacustrine deposits and determination of high paleolake level in Tengger Desert since Late Pleistocene,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3 ⑵,87 - 9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⒗ 张虎才。沙哈拉沙漠东北部全新世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中国沙漠。17⑶,291 - 294,1997 (Zhang Hucai,Holocene climatic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Northeastern Sahara Desert.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17⑶. 291-29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⒘ 张虎才,李吉均,马玉贞,曹继秀,王乃昂。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学报。15⑷,152 - 158,199 (Zhang Hucai,Li Jijun,Ma Yuzhen,Cao Jixiu & Wang Naiang,A study on Elemental Geochemical characters of Wuwei Loess Section in South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15 ⑷,152 - 15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⒙ 张虎才,史正涛,戴雪荣。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的气候记录:武都黄土剖面与极地冰心,深海沉积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⑷,107-115,1997 (Zhang Hucai,Shi Zhengtao & Dai Xiurong,The climate records of deep sea oxygen isotope stage 5: a detailed correlation between Wudu loess,ice core from polar glaciers and deep sea,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3 ⑷,107 - 11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97)⒚ 王乃昂,张虎才,曹继秀,李吉均,马玉贞。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初步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⑷,144-146,1997 (Wang Naiang,Zhang Hucai Cao Jixiu,Lijijun & Ma Yuzhen,Primary study on paleomagnetochronological stratigraphy of Wuwei loess section in southern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33 ⑷,144 - 146,in Chinese,1997)⒛ B. Wünnemann,H. -J. Pachur & Zhang Hucai,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deserts of Inner Mongolia,China,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In Quaternary Deserts and Climatic Changes (Alsharhan,A. S.,Gleenie,K. W.,White,G. L. and Kendall,C. G. St. C. eds.),Balkema,Rotterdaman and Brookfield,1998,381 - 394)21. 张虎才,马玉贞,李吉均,B. Wünnemann。腾格里沙漠南缘全新世古气候变化初步研究。科学通报。43⑿,1252 - 1257,1998 (Zhang Hucai,Ma Yuzhen,Li Jijun & B. Wünnemann,A primary study on the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 in southern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Chinese Science Bulletin,in Chinese,vol.43,no.18,1998)22. 张虎才。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稀土元素及黄土沉积模式。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⑷,1998 (Zhang Hucai,The REE of Wuwei loess at south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 and a model for loess accumulation,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vol.43,no.4,1998)23. 张虎才,沙哈拉沙漠东北部全新世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中国沙漠,17⑶,291 - 294,199724. Zhang Hucai,Climatic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f Northeastern Sahara in Holocene,Acta Geographica Sinica,Vol.8,No.4,199825. 马玉贞,张虎才,李吉均,Pachur,H. -J,Wünnemann,B.,腾格里沙漠晚更新世孢粉植物群与气候环境演变,植物学报,40⑼,871 - 879 (Ma Yuzhen,Zhang Hucai,Li Jijun,H. -J. Pachur & B. Wünnemann,A study on the palynoflora and climatic environment during Late Pleistocene in Tengger Desert,Acta Botanica Sinica,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Vol.40,No9,1998,871 - 879)26. Peng Jinan,Zhang Hucai & Ma Yuzhen,Late Pleistocene limnic ostracod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in the Tengger Desert,northwestern China,Acta Micropalaeontologica Sinica (微体古生物学报,in English),vol.15,no.1,1998,22 - 3027. H. C. Zhang,Ma Yuzhen,Li Jijun & B. Wünnemann,The Holocene palaeoclimatic change in southern vicinity of Tengger Desert,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in English,1999,vol.44,no.6,550 - 556)28. H. C. Zhang,Y. Z. Ma,B. Wünnemann,H. -J. Pachur,A Holocene climatic record from arid Northwestern China,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162,2000,389 - 40129. H. C. Zhang,Pachur H. -J.,Wünnemann B.,Li J. J.,Ma Y. Z.,J. X. Cao,D. F. Mu,Chen G. J.,and Fang H. B.,Late Quaternary development and levels of palaeolakes in Tengger desert,NW China,2004,(Palaeogeo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in printing)30. H. C. Zhang,Bernd Wünnemann,Yuzhen Ma,Hans -J. Pachur,Stephen Stokes,Jijun Li,Yuan Qi,Guangjie Chen,and Hongbing Fang,Lake level and climate change between 42,000 and 18,000 14C years BP in Tengger desert,NW China,2002 (Quaternary Research 58,62-72)31. H. C. Zhang,Yuzhen Ma,Bernd Wünnemann,Hans -J. Pachur,Jijun Li,Yuan Qi,Guangjie Chen,and Hongbing Fang,Abrupt climate changes during last glacial period in NW China,2001,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Vol.28,No.16,3203 - 320632. Mischike S.,Riedel,F.,Schudack,M.,and Zhang,H. 2000,The Holocene History of some Lakes in the Chinese Gobi Desert: Review and New Data. In 8Th International Paleolimnology Symposium,Kinston (Canada),Abstract: 6333. 冯兆东,陈发虎,张虎才,末次冰期-间冰期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对全球变化的重要贡献,中国沙漠,20⑵,172 - 177 (Zhao-dong Feng,Fa-hu Chen,Hu-cai Zhang and Yu-zhen Ma. 2000,Contribution to global change of Mongolian Plateau and Loess Plateau in the Last Glaciation and Interglacial periods.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Vol.20,No. 2,172 -177)34. Zhang Hucai,Ma Yuzhen,Pen Jinlan,Li Jijun,Cao Jixiu,Chen Guangjie,Fang Hongbing,Mu Defen,H. J. Pachur,B. Wünnemann & Feng Zhaodong. 2002,Palaeolake and palaeoenvironment between 42 - 18ka BP in Tengger Desert,NW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Vol.47,No23,1946-1956.35. 张虎才,马玉贞,彭金兰,李吉均,曹继秀,祁元,陈光杰,方红兵,穆德芬,H. J. Pachur,B. Wünnemann,冯兆东. 2002,距今42~18 ka腾格里沙漠古湖泊及古环境。科学通报,第47卷,第24期,1847-1857。36. Ming Tan,Tungsheng Liu,Juzhi Hou,Xiaoguang,Qin,Hucai Zhang,Tieying Li,Cyclic Rapid Warming on the Centennial-Scale Revealed by a 2650-year Stalagmite Record of Warm Season Temperatur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3,30⑿,19.37. MA Yuzhen,ZHANG Hucai,H.-J. Pachur,B. Wünnemann,LI Jijun & FENG Zhaodong.2003. Late Glacial and Holocene vegetation history and paleoclimate of the Tengger Desert,northwest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48 No.14,1457-1463.38. Yuzhen Ma,Hucai Zhang,Hans -J. Pachur,Bernd Wünnemann,Jijun Li,Zhaodong Feng. 2004. Modern Pollen-Base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Middle Holocene Paleoclimate (8500 to 3000yr cal BP)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Tengger Desert,NW China. (The Holocene,in printing).39. 汪卫国,冯兆东,李心清,张虎才,马玉贞,安成帮,郭兰兰. 蒙古北部Gun Nuur湖记录的全新世气候突发事件。科学通报,2004,49⑴,27 - 3340. W.-G. Wang,Z.-D. Feng,X.-Q. Lee,H.C. Zhang,Y.Z. Ma,C.B. An,L. L. Guo,Holocene abrupt climate shifts recorded in Gun Nuur lake core,Northern Mongoli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4,49⑸,520 - 526 ⒈ 张虎才编著,1997。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理论基础。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pp456 (Zhang Hucai,1997. Superficial Elemental Geochemistry and Theoretical Principles,Lanzhou University Press,Lanzhou,PP456)⒉ Co-editors (Zhang Linyuan,et al) of Special Issue on the Lanzhou Field Workshop on Loess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es and Hazard,COMTA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China,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supplementary,1989⒊ 中国西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张林源等编,1991,pp330(Co-editor (Zhang Linyuan,et al) of Quaternary glacier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ern China,Scientific Press,Beijing,PP330,1991)⒋ 元谋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钱方,周国兴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pp222 (Co-editor (Qian Fang & Zhou Guoxing,et al) of Quaternary Geology and Palaeoanthropology in Yuan Mu,Scientific Press,Beijing,pp222,1991)

国内自然语言处理学者众多,很难一一枚举。我就简单罗列一下我们系的几位相关老师,方便大家了解。都是我随便写的,没有字斟句酌,排名也不分先后,如有疏漏和错误多请指出,不要见怪。:)孙茂松教授:早年以中文分词研究成果闻名,计算机系人智所自然语言处理课题组(THUNLP)的学术带头人,是国内自然语言处理唯一的一级学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兴趣比较广泛,涵盖中文信息处理、社会计算、信息检索等。马少平教授:计算机系人智所信息检索课题组(THUIR)的学术带头人,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兴趣偏重搜索引擎,为本科生上《人工智能导论》必修课,深受欢迎。朱小燕教授: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即人智所)主任,信息获取课题组的学术带头人,研究兴趣偏重问答系统、情感分析、文档摘要等。

李涓子教授:计算机系软件所知识工程课题组的学术带头人,研究兴趣偏重知识图谱与知识工程。研制推出的XLORE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规模知识图谱。唐杰副教授:数据挖掘领域的青年学者,主要研究社会网络分析、社会计算和数据挖掘,也会做一些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刘洋副教授: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青年学者,主要研究统计机器翻译。我有幸跟刘洋老师一个办公室,非常佩服他的学术品味、工作态度和为人。张敏副教授:信息检索领域的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推荐系统与情感分析。是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的著名会议WSDM 2017的PC主席。刘奕群副教授:信息检索领域的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搜索引擎用户的行为建模,近年来用眼动手段开展研究工作,得到较多的学术关注。是信息检索顶级会议SIGIR 2018的PC主席。朱军副教授:机器学习领域的青年学者,主要研究统计机器学习,也会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获取等方面做一些研究,例如比较有名的StatSnowball,MedLDA等。

男,研究员,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二级学科带头人。现任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遥感室主任,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地方遥感协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杂志编委。近年来,主要从事农作物和农情遥感监测、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价、灾害监测与评估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攻关、863计划、国际合作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其中:主持国家九五重大攻关项目子专题4项、863项目专题2项、中日国际合作项目1项,农业部重点项目3项。出版专著2部(其中1部任副主编)、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3次,出国合作研究4次。获奖6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五次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优秀图表奖1项;获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报青年优秀论文。教育简历:1983-1987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象系,学士1987-1990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硕士1990-199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科研项目:省级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示范工程研究(96-B02-01-05-01),国家“九五”攻关专题,1996-2000年,第二主持人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96-B02-01-05-02),国家“九五”攻关子专题,1996-2000年,第二主持人县级资源环境持续利用研究(96-B02-01-07-04),国家“九五”攻关子专题,1996-2000年,第一主持人全国主要农作物遥感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农业部重点课题,1998-2003年,第一主持人Advanced Prediction Method for Food Productivity Changes According to Global Warming in Asia Using High-Performance Satellites,中-日合作课题,1998-2002年,第一主持人对地观测技术农业应用试验示范系统集成及运行机制研究(863-308-13-03(4)),国家“863”项目专题,1998-2000年,第二主持人国家级农情遥感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2003AA131020),国家“863”项目,2003-2006年,第一主持人以遥感信息为基础的区域作物水分信息监测技术(2002AA2Z4071-08),国家“863”项目,2002-2005年,第一主持人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条件下持续发展的调控途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第6课题,1997-2002年,主要参加人。成果及发表论文著作:1、获奖成果:省级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示范研究与应用,2001,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第7名国家级农情监测系统,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名全国冬小麦遥感估产业务化运行系统,200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第1名地理系统分析与PRED协调理论,199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4名GPS技术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199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五次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优秀图表奖,第1名合肥地区1736-1991年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1997年,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学报青年优秀论文,第1名2、主要论文与著作:王铮、周清波等,地球表层科学进展,1994,测绘出版社,副主编王铮、周清波等,自然灾害学导论,1995,云南科技出版社,副主编唐华俊、周清波等,土地生产潜力方法论比较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副主编周清波,火山喷发对辐射传输影响的研究,1993,地理研究,VOL 12, NO 3周清波等,合肥地区1736-1991年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1995,地理学报,VOL 49, NO 4周清波等,GPS技术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至县仙鹤乡为例,1998,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No.5周清波等,省级基本资源与环境信息服务示范系统,1998,农业信息探索,No.6周清波等,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方法研究—以潼关至郑州段铁路沿线为例,1999,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陈仲新、周清波等,全国冬小麦面积变化遥感监测抽样外推方法的研究2000,农业工程学报,VOL 16, NO 5Zhou Qingbo, Climatic Changes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1999,The 6th JIRCA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JapanZhou Qingbo, Application of GPS Technology on Dynamical Monitoring of Landuse,2001,Asia GIS 2001,Tokyo, JapanZhou Qingbo, Liu Jia. Chen Zhongxin, Xin Xiaoping & Miao Jianming, 2002, A Research of Crops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3S’ Technologies. in Satoshi Uchida et al eds.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China Agricultural SciTech Press Pp77-85.周清波等,农情遥感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2004,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No.5周清波等,EOS-MODIS卫星数据的农业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2004,农业情报学刊

  • 索引序列
  • 中科大发表过CNS论文的牛人
  • 发表一百篇cns论文的科研大牛
  • 发表过cns的论文
  • 中科大杨学明发表cns论文
  • 中国发表自然论文的牛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