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自然遗传杂志发表论文

自然遗传杂志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自然遗传杂志发表论文

很不错哦,许嵩就在那所学校毕业的哦

在安徽,总体排名中应该是前五,(前面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大,安师大),医科中NO.1。 安徽医科大学的本科教育在非211/985高校中算很不错的,安徽省内综合排名大概第5,很多本科专业在一本招生! 拥有临床医学、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2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建立了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病理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药药理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19个省级重点学科,42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 建有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3个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可以找到自己的祖先!人们都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然而大约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知道“夏娃理论”,听说过“亚当理论”的人,则恐怕还不到百分之一。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亚当理论”和“夏娃理论”经过不断地论证、补充和验证,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主流共识。 200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电视片“谁是夏娃”。片中说:“透过我们的血液,穿越时空隧道,去寻找我们的祖先,”发现“我们都是15万年前一对父母的后代,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亚当、夏娃。”『注1』这两句话基本概括了“亚当理论”和“夏娃理论”。 一、血液中的密码 很久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父母和子女之间有遗传关系,并试图从血液里面寻求这种关系的秘密。传统戏《三滴血》里面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县官晋信书,企图以“父子滴血入水”的方式,来鉴别亲子关系,结果导致父亲周人祥和他亲生儿子牛娃被活活拆散,这显然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上一世纪初,奥地利的卡尔医生发现了人类的血型有A、B、O、AB四种,并确定了血型遗传规律,这是首次以科学的手段确认了血液中包含的遗传关系。科学家们发现了基因DNA以后,人类对自身遗传秘密的了解,又跨进了一大步,一个基于DNA的亲子鉴定方法开始被确立起来。 1.从亲子鉴定方法谈起: 父母与孩子DNA的关系:人体各部位的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它们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信息的实体是DNA (去氧核糖核酸)。人类的DNA绝大多数位於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包含在染色体中。孩子的22对(每对两条)常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另外,还有一对性染色体:如果是女孩,她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如果是男孩,他的一对性染色体是YX,Y染色体来自父亲、X染色体来自母亲。可以看出,只有男孩才能承继父亲的Y染色体,并向下一代传递。 目前,有三种亲子鉴定方法。常染色体亲子鉴定:由于常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在常染色体亲子鉴定中,可以确定孩子的亲生父母。Y染色体亲子鉴定: Y染色体亲子鉴定中,只可以作父系亲子关系的确定。不过Y染色体的鉴定不但可以鉴定父子关系,还可以鉴定上下十几代的父系关系。那么,能不能鉴定出更远的父系关系呢?答案在十几年前已经给出了:YES(能)。 线粒体亲子鉴定: 在细胞核之外,存在着细胞质线粒体DNA(也叫mDNA),这是母系遗传的标记。在它的传承中,也有微小的变化,因此可以作为母系亲子关系的鉴定,只是它没有像Y染色体包含着那么丰富的信息。 2.DNA中的信息是什么样的? 血型可以用A、B、O、AB来表示,DNA也同样可以用 字符来表达。 DNA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排列在DNA上的四种碱基来负责的,代表四种碱基的是四个字符A,T,C,G。通过复杂的DNA序列的解析过程,可以从人类DNA样本中解析出某个DNA片段字符序列。在遗传方面,就是DNA中这4个字符的排列,决定着人们的黑白、胖瘦、高低以至面貌、健康等。每个细胞中包含大约30亿个这样的字符,要完全弄清楚它们,可真要化上一些时间。 亲子鉴定就是依据这些字符的比较来进行的。孩子的每对(两条)常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父、母和子女在常染色体特定位点上DNA字符的序列,来判定亲子关系。例如,孩子在染色体某个位点上的一串DNA字符是“TCAT TCAT TCAT TCAT TCAT”,这五个“TCAT”的重复,我们可以看成是一个“遗传标记”。他的母亲或父亲的DNA,在此位点上一定有这样的五个“TCAT”重复,也就是说要有这个“遗传标记”。同样,比较其它染色体十几个位点上的DNA字符串,就能确定出谁是、谁不是孩子的父母。 二 、“Y染色体亚当的发现” Y染色体只传子、不传女,而且代代相传。Y染色体可以分成很多区,如果两人某一区的基因字符序列完全相同,那么他们就一定有相同的父系。 1995年,道瑞特、阿卡西和吉尔波特三位科学家在美国权威科学期刊《科学》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Y染色体在ZFY区上不存在多态性”的论文。『注2』他们测定了分处世界各国各地,共38 名男性Y染色体的ZFY基因区,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在他们检测的ZFY基因区中,38人的DNA序列,竟然完全相同。难道这38名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的男人,都是一位风流好色的男人在世界各地所留下的后裔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根据这一结果,他们断言目前的人类,有一位共同的男性祖先,估算大约生活在27万年前(当初的估计)。这样,继“线粒体夏娃”这位人类共同的“老奶奶”祖宗被发现之后,“Y染色体亚当”这位人类共同的“老爷爷”祖宗,也终于首次从历史的迷雾当中,露出了他的面目。这里是ZFY基因前20个基因字符的序列:“TGGCA GACTG GCTAA ACAGA……”接下来,在1997年10月3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刊登了另一篇题为“Y染色体显示亚当是一位非洲人”的论文『注3』。这位人类共同的“老老祖父”,被正式命名为“Y染色体亚当”。而这个位于Y染色体ZFY基因区内的729个基因字符序列的“遗传标记”,就成了“亚当标记”。真是令人惊叹的神奇!居然上帝早就在亚当身上植入了这个“MADE BY GOD”(上帝制造)的印记,也让亚当子孙的身上都复制了这个印记,如此,又有谁能否定得了我们是神的儿女呢?当然,全世界猴子、猩猩身上或者古代的类人猿尸体中,都没有这样的印记。这真是一个特殊的亲子鉴定的结果。 至于我们这位“老老祖父”到底长的啥模样?斯宾塞‧韦尔斯(Spencer Wells),这位世界权威的分子生物学家是这样描述的:“从上面的线索中,我们先祖的形象慢慢地浮现出来:他黑肤色(很可能比现在非洲人的肤色要浅)、削瘦、适中的身材,如果他穿着西装,在火车上坐在你对面的话,你是不会认出他的。” 『注4』 三、功不可没的两所大学 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教授和夏威夷大学的卡恩教授所领导的分子生物学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从不同人种的148个胎盘中提取的线粒体DNA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全人类的线粒体DNA,有高度相同的特征,其平均差异率,竟然只有0.32%左右,甚至比非洲大猩猩不同群族之间的差异还小『注5』。这个发现使他们确定,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大约20万年前(当初的估计)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母。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20万年前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线粒体DNA夏娃理论”的缘起 。从那时起到现在,反对这个理论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弱了。之后更多的研究验证,威尔逊等教授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由旧金山沿101号公路南下,25分钟后,就会遇见与哈佛大学齐名,世界首屈一指的斯坦福大学。在这里,和本文有关的“Y染色体研究”始于1995年。对于这个项目的研究团队,我们用“众星云集”来形容,可能半点都不夸张。除斯坦福大学本身的学者外,还有来自哈佛、耶鲁、牛津等其他多国名校的学者们。2000年11月《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的由他们共同署名的研究报告里,有多达21位的共同研究者!这样一个庞大的作者群,即使在共同署名成为惯例的学术期刊里面,也是极其罕见的,这不仅说明了该项研究的突破性意义,也表明它所涉及到的研究成果是何等之丰富。此项研究花费了几千万美元,他们甚至整整18个月里没有过周末。其成果没有辜负他们五年多辛勤的努力,这篇引起很大震撼的文章标题是“Y染色体序列变异和人类群体的历史”『注6』。它也包含了来自中国学者们的努力和贡献。后来成为复旦大学副校长和专业带头人的金力教授,就是作者群中的一位。前面提到的斯宾塞‧韦尔斯,1997年还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2001年以后,就担当起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发起,并有许多国家参加的“基因地理”研究项目的重任。他为了采集现代人的DNA样本,到过世界各地。《出非洲记—人类祖先的迁徙史诗》一书(有中文电子版)就是他写的。他们的研究,不但证明了亚当理论,而且给出了亚当以下直到我们的父系族谱,还论证出了我们祖先的迁移路线。 四 、血液中的族谱 每个人体大约由60万亿个细胞组成:同一个人的每个细胞,无论是血液、肌肉或是唾液中的细胞,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胞的基因,都是相同的(除了生殖细胞的精子、卵子以及罕见的变异基因)。在男性的细胞核的那个Y染色体中,可载有三千八百万个基因字符信息。这一肉眼不能看见的小小Y染色体,却可以记录相当于上千万字内容的信息。 人类父系族谱的忠实记录文件—“Y染色体的非重组区”:随着Y染色体亚当的发现,人们更加关注Y染色体。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中,有95%的区域为非重组区,意思就是说:在这个区段内的字符信息,在通常情况下,是不随每代(请注意这个“每代”)的遗传发生变化的,故此,它们得名为“Y染色体非重组区”。这个区域,又可以进一步地被划分成218个更小的“字符特区”。每个“特区”当中,都包含一段DNA碱基字符的序列,这些字符序列会完全复制到儿子的身上。 如果您对这个“Y染色体非重组区”理解有困难,您可以把它看作商品的“条型码”,就是在付款时一扫便知道价钱的数码条,在条形码上包含有产品生产国家、厂家以及产品信息。每个男性的身上,都有着这样的DNA条型码,而且可以向下一代复制。经过若干代的遗传,某一个儿子会产生新的突变标记,等于在这个条型码的尾端又加了一个数码。这个“特别的儿子”Y染色体上,既有父亲的标记,也有自己的新标记,它们将完全不变地被复制在他的后代身上。因此“新遗传标记”会随着遗传,一代代传下去,成为某一个族裔所拥有的特殊的标记。越到下面的后代,承传的“遗传标记”也就越多、标记也越细致,就像条型码越来越长。“遗传标记”的承传,使我们能追寻我们的先祖;突变产生新的“遗传标记”又能区分不同的族群。因此,我们说“Y染色体的非重组区”,是人类父系族谱的最忠实无误的记录文件。而正是这些标记,忠实地记录了我们每一个人, 由“Y染色体亚当”至今,绵延几千代的遗传历史。 血液中的族谱:我们每一个人的细胞中,都有一本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父系“族谱”,分子生物学家们形象地称之为“生物化石”。这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却奇妙无比的客观事实。令人惊讶的是上帝早已将我们的身份档案记录放在我们的身体中了,我们何须到处去发掘化石?我们何须去寻找我们的族谱?它就“写”在你、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我们不都相信了DNA的亲子鉴定吗?如果您的Y染色体经鉴定和您的父亲一样,您会怀疑他不是您的父亲吗?既然可以用DNA鉴定我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儿子、孙子和重孙子,当然可以用DNA寻找我们更古老的祖先,亚当理论就是这个鉴定的结论。 Y染色体所记录的“族谱”,就像是隐藏于人体内的“DNA条形码”。可以这样比喻:遗传标记可以看作是条形码中的数码,每一个标记对应一位数码。这条形码的第一个码,就是“亚当标记”,下面的各码,则是从亚当至今历代各祖先的记录。那最后的一个码,就代表了你近几十代的父系血亲,在最后这个码的范围内,还可以用Y染色体亲子鉴定得出更准确的父系关系。分子生物学家,只要用特别的机器将你血液中的DNA条形码一扫描,就能知道你生命的来源。有人问分子生物学家李辉教授能否利用Y染色体鉴定曹操头骨的真伪?李辉回答:与当今曹姓和夏侯姓(曹操父亲曹嵩原姓夏侯)后裔的Y染色体对比就可以了,国外有鉴定更长时间的例子。 五、我们体内的标记 我们血液中的族谱是用Y染色体中的“遗传标记”记录的。标记是什么样的呢?标记就是不同的DNA字符序列 。斯坦福大学的国际研究队伍,后来公布了在“Y染色体的非重组区”发现的167个标记的DNA字符序列『注7』,并分别给于它们不同的命名:如M168、M175、M122等。从此,由DNA去发现人类历史轨迹的理论,才走出分子生物学家的神秘殿堂,成为每一个人都能查找和验证自己父系历史的资料库,仅仅用一滴血就可以追寻到您千代以前的祖先,直到亚当『注9』。以全世界人们体内的“亚当标记”以及这167个标记为主导,就可以勾绘出一部人类的父系族谱和相应的迁徙史。 这里是一个“遗传标记” 产生的实例:大约在3万5千年前,当人类由非洲迁徙到中国以南接近中国的某个地区,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一个男性胚胎细胞时,在他Y染色体中、在“UTY1 07”段,本来应有的5个碱基的字符“TTCTC”,不知什么缘故,在胚胎细胞发育成后,却从DNA序列“遗失”了(即第84到88位点的“…ctcTTCTCaa”序列中的5个字母缺失了)『注7』,而其他地区的人们,在此段DNA序列中,仍然还保留了这5个字符表达的碱基。于是,这个被定名为M175的新遗传标记从此诞生了,这就是常说的“突变”。国际Y染色体命名委员会,将这个新的M175以下,所有后裔族群的标记类型,定为O型(英文字母O),这个名字当然更容易记忆。所有O型族群子孙都携带了这个独特的“基因烙印”。他们是谁呢?可以猜到:他们就是包括你、我、他在内的大多数的中国人、以及东南亚许多民族的人群。也就是说,我们有一个这共同的父系祖先M175男子。因为就像能测出你的血型那样,不少研究机构都可以测定出你的这个DNA标记,只需要你一星点血液或口水。 M175的子孙,是在何时进入目前的中国境内?科学家们现在估计是在大约两万年前后。然后,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在他的后代里面的一个男孩,在他胚胎发育的过程当中,Y染色体的第“G327”段、第73点那里,原来的字符“T”, 神秘地改成了“C”。于是,一个新的DNA遗传标记又出世了。斯坦福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们,给这个标记的定名是“M122” 。现在这个男孩身上比他那带有M175标记的父亲又多了这个M122标记(M175+M122)。这个M122标记就是著名的,涵盖最多人口的族群—汉族的基因标记。相反的是,在中国境内的傣族和水族人群当中,他们的基因里面,在此段此点的字符仍然是“T”,但他们有着另一个标记“M119”却是汉族所没有的。他们(M175+M119)和汉人之间虽然有差异,但二者却同时带有相同的“M175”标记 。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遗传标记只能在男性受精卵形成胚胎时发生,它也只能通过生殖向下一代遗传中传递。它既不能由外面输入,也不能在成人后发生改变。因此,首先携带某个标记的人,只能是唯一的一个男人,不能是一群男人。而结论也只能是:所有汉人,都是那个“M122”男人的后代子孙。 父系祖先M175从哪里来的呢?分子生物学家通过对世界各地人类Y染色体的研究比较,在巴基斯坦的原住民的Y染色体中,找到了M175的父系标记“M9”。具有M9标记的子孙首先由中亚的巴基斯坦地区,一路来到南亚的柬埔寨附近地区(M9+M175),然后才进入中国,来到黄河流域(M9+M175+ M122)。从河北、陕西、山东,湖北、安徽、四川、江西各地的汉族人中,基因检测发现带有“M122”标记的汉人超过了80% 以上。 按以上时间的推断,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可能是我们的祖先;而距今四十万年左右的北京猿人,则绝不是我们的祖先。 六、李辉Y染色体的故事 2006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室博士生导师李辉和他的老师金力教授,从事的“东亚人类起源和扩散研究”获得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辉曾经对新闻媒体讲到他身上的遗传标记和他寻根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他的例子里面,了解我们血液中的“族谱”究竟是如何考证的? 李辉是正宗的上海奉贤原住民,大学时代并不知道自己的确切族群,他在民族栏里填写汉族,但从小时候起,他发现自己的家族和周围汉人在文化习惯上有很大差异。他的太爷爷、太奶奶有自己深青色的民族服装。他们有自己的节日,农历4月18日,他们会洒水过新年,而且还有一些特殊的礼节。直到李辉到云南傣族去采DNA“样本”时,才恍然发现,傣族的语言他几乎都能听懂;而与水族人交流,李辉更为惊讶,连那儿的悄悄话、私房话,他都能听明白。 回到上海后,他对自己血液中的“DNA条形码”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自己身上带有和傣族及水族一样的“M119”突变标记。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他的祖先是大约在八千年前后来到浙江、上海附近。有不少对自己的祖先来源和家族史有兴趣的人,已经请李辉的实验室为他们作了检测,您也有这样的兴趣吗? 七、我们的父系族谱 “父系图谱”是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队伍发布的重要成果之一。根据他们收集的现代人Y染色体的样本,划分了116个单元型人群,每个单元型人群都含有相同的Y染色体标记系列。因为我们有了上面的知识,再看这个比较复杂的图就不很困难了。您可以从M122标记向上看是M175,M09,再上是M89、M168、M139、M94、M42,直到我们的老老祖父“Y染色体亚当”。其他世界各民族的情况,最上的起点都汇总到“Y染色体亚当”一点上。近十年来,国际组织“基因组研究”,每年都用各国新的研究成果对此图进行补充,并发布在网络上(),但总的结构并没有改变。从图中可以看到,在“Y染色体亚当”产生若干年后,出现了M91、M60和M168三个标记人。全世界的人都是这三个人的后代,而其中M168的后裔遍布全世界。这个“父系图谱”可以说是对全人类亲子鉴定的总体成果。 八、人类的伊甸园 最近十多年,在韦特家庭基金会和IBM公司的资助下,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参与下,花费了上亿美元,从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人群中,收集了十多万DNA样本,并在前述史坦福大学的国际研究队伍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努力下,不但进一步完善了亚当理论,而且绘出了“世界人类DNA类型的地理分布图”。 前面说过,目前全世界的人,都是M91、M60和M168这三个“基因人”的后代。Y染色体亚当的后裔,带有M91和M60标记的目前都住在非洲,而M168的后裔,却早已遍满全世界了。分析的结果,确定现今的非洲埃塞俄比亚(古代称“古实”),就是M91、M60和M168的共同发源地,自然也就是“Y染色体亚当”的故乡—伊甸园。 九、北京猿人是我们的祖先吗? 一百年多年来,古人类学家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依据古化石骨骼形状的比较,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头骨、脑量、腿骨的形状等方面的变化,发现有着渐进的特征,由此就确定了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现在有人将此称为“超级明星脸”理论。 1929年12月2日,在中国北京郊区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的头盖骨,从头盖骨的厚度,脑容量大小 ,眉骨厚突和低前额等特点,就推断是从爪哇猿人到北京猿人、再到欧洲的尼安德特猿人、再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并将北京猿人定名为“北京人”。26天以后的1929年12月28日,中国地质学会就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宣布找到了中国人祖先化石。以后确定他生活在40~50万年前,从此北京猿人就有着不可挑战的、中国人祖先的地位。现在想来,作此重大的错误结论,是多么的轻率之举。在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片“谁是夏娃”中,有一段分子生物学家金力和传统古生物学家吴新智的对话,可以看到,后者的论据远远比不上前者。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祖先的结论应该是结束的时候了。同样,尼安德特人也不是欧洲人的祖先。 实际上,亚当理论就是一个特殊的亲子鉴定,它是为所有的男人作的,当然也是为所有女人的父亲作的。从每一滴血、每一根毛发、甚至每一星口水都能追寻到亚当标记——那个ZFY基因,都证实了我们是Y染色体亚当的子孙,世界各国都有很多能进行这样测试的机构。与此对比,试问,猿人是我们祖先的证据在哪里?然而,就是那些没有根据的什么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祖先”,却堂堂地登上了历史博物馆,印上了教科书。我们不能不问,有现代DNA研究成果支持的,有世界各国参于验证的 “亚当、夏娃理论”,为什么就不能写入教科书中呢?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推动一个这样的提案呢?进化论,那个仅依靠骨骼解剖学的相似为依据的、浅薄的假说,有什么理由来继续独霸讲坛呢? 十、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不可能是进化来的 诚实的进化论科学家:斯宾塞‧韦尔斯(Spencer Wells)是发现Y染色体亚当理论的21个科学工作者之一,也是一位进化论信徒。当他和他的团队在2000年发现了Y染色体亚当以后,很自然就想到,这个“Y染色体亚当” 究竟是怎样进化来的? 他不愧是一位诚实的科学家,他最终的答案是:“现在,我们终于跨过种种障碍,能够回溯到几千代之前,这时我们发现,我们无从再寻找变异,以回答更深的历史问题,我们只能面对一片空白。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全部被包含在一个谱系之中,一个从Y 染色体上溯到‘亚当’、从线粒体DNA 上溯到‘夏娃’的谱系,而这个谱系何时由混沌起源,我们无从知道。如果这个谱系的始祖在远古是一个真实的个人,他是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的共同祖先,那么我们无法用基因的技术推断‘他’的祖先是谁。我们可以设问‘亚当’和‘夏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比如,黑猩猩和鲜鱼哪个是我们的近亲?),但是,继续追溯这个宗谱形成之前的历史,我们只能陷入沉默的黑暗之中。” 『注4』我相信,这不仅是韦尔斯本人,也同样是那21个专家们的一致的看法。 进化论没有DNA证据:所有“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是从进化而来的说法,都没有DNA的证据。“由进化而来”代表性的观点,是来自方舟子。他在“关于DNA的分子生物学讨论的那些内容”一文中说:“恰恰相反,当时肯定同时生活着许多女人和许多男人,只不过她们的线粒体基因和他们的Y染色体基因没有遗传到现在而已。但是她们或他们遗传下了其他的基因。” 这是纯主观的推测,既然“她们的线粒体基因和他们的Y染色体基因没有遗传到现在”的证据,你凭什么相信他们“曾经存在”过呢?如果说“她们或他们遗传下了其他的基因”,那么谁发现过这些基因?有文献证据吗?基因只能靠生殖来遗传,如果真有某个基因来自“非Y染色体亚当”和“非线粒体夏娃”的,那么,他或她必然与“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的后裔有交配生殖的关系。如果是女性,就会有“继承她的线粒体的女性后裔”;如果他是男性,就会有“继承他的Y染色体的男性后裔”,他们的“线粒体基因”或“Y染色体基因”就必然会被保留了下来,怎么会“某个基因”可以保留了下来,却偏偏丢失了“线粒体基因”或“Y染色体基因”? 纯净的DNA记录:因为我们都是Y染色体亚当、线粒体夏娃的子孙,这里包含着一个非常特殊的推论,就是他们的第一代儿女的婚姻必然是亲兄弟和亲姐妹结合的婚姻;他们第二代儿女的婚姻必然是堂兄弟和堂姐妹结合的婚姻;他们第三代儿女的婚姻必然是堂堂兄弟和堂堂姐妹结合的婚姻;以此类推。在几千代累积延繁中,无论是男性或女性,都从未和其它我们根本不知道的“祖宗X”结合过,否则的话,今天全世界的人,就不可能完全“共享” 唯一的老老祖父和老老祖母。相反,如此单纯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这样纯正的血统,恰恰说明在他们的周围,从来不曾存在所谓的“祖宗X”。且不说有很多的“祖宗X”,就算只有一个,要想人类保持目前这样纯正的血统,也完全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没有更多猿进化成人?如果“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是猿进化来的,为什么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爪哇人等地的猿人都没有进化成人呢?非洲那么大,也应该进化出许多人群,也应留下不同的后裔,他们在哪儿呢? DNA中没有看到人的进化:从十几万年的人类DNA突变来看,也没有出现任何可以称作“进化”的变化,Y染色体的“亚当的标记”也没有丝毫改变。否则,我们今天就会看到与我们完全两样的、新品种的“异类人种”,我们和他们之间,就会有“进化”程度不同,就不会仅仅是肤色的差别而已了。十几万年并不是一个很短的时期,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不论肤色如何,毕竟都有着相近的“谱龄”,没有智慧和身体器官的差别。同时,各种肤色的人,都可以结婚并产生出健康的后代,也可以相互输血和器官移植,而不必担心器官因种族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情形。 人不是自然的偶然产物:按照方舟子先生的说法,当时的许多其他的男人、女人的后代,都已经死光光了,而只有一对亚当和夏娃的后代,非常幸运地留存了下来,并繁衍出现今六十多亿人口,没有半点掺杂的地球人。那么,如果我们设想当时有一千对这样的“亚当和夏娃”好了,而他们当中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后来都不幸绝了种。如果这样,好险!这个地球差点就变成猴子的天下了!人的存在,只不过是千分之一的机率,完全的偶然性和幸运所决定的,这样的推论怎能令人相信呢? 亚当、夏娃理论和进化论是两种对立的理论:前者是建立在DNA精确测试上发现的理论,后者是建立在骨骼相似加上假说的推论,两者是不能融合在一起的。我们知道,进化论在一百多年来为人类寻找了不同地区的许多祖先:爪哇人、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等等,总之,找的越多、越证明进化论的正确。而亚当、夏娃理论却是仅仅在非洲一个地点、发现一男一女,这个对立难道不大吗?任何用进化论来解释亚当、夏娃的出现,都是难以令人

基本靠基因,运动和营养占极少一部分。

国际遗传学杂志投稿

英文 自然杂志分为中国的自然杂志和英国的nature分述如下: 《自然杂志》是一本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动态性相结合的综合刊物 ,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审定的自然科学总论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 也是我国多种检索和光盘版的全文收录源刊物。《自然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介绍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新成就和发展 ,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支持有创见的新思想与新学说,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以帮助读者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根据本刊顾问钱伟长院士的建议 , 把刊物办成“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桥梁”,要求来稿既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做到深入浅出,尽量避免非必要的专业术语,少用数学式和化学结构式,以便使其他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并引起他们的兴趣。本刊设有:特约专稿、科学时评、专题综述、科技进展、科学人物、科学技术史、探索与假说等栏目。《自然杂志》的读者对象是 : 广大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中学教师及自然科学爱好者。英国Nature,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响因子26(04年数据)。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Nature》网站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杂志的全部内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种研究月刊,6种评论杂志,2种工具书。期刊列表:研究月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评论周刊:《癌症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1)《药物发现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2)《遗传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Genetics《免疫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神经系统科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科学>杂志是由著名科学家拖马斯·爱迪生于1880年创办的,是迄今世界上发行量最多的综合性科学周刊.它从前一直由美国科学促进会负责管理,后来为了保证刊物的独立发展又独立出来.促进会对杂志社进行宏观监控,该刊主要报导科学新闻、研究成果和科研发展趋势,其办刊宗旨是让科学家掌握科学前沿发展动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 科学杂志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科学》杂志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 《科学》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科学》杂志的宗旨。在全球,《科学》杂志的主要对手为英国伦敦的《自然》杂志,该杂志创办于1869年,曾发表了大量的达尔文、赫胥黎等大师的文章。21世纪的 前4年中,二者为率先发表人类基因排列的图谱而激烈竞争。 《科学》杂志的主编唐纳德·科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斯坦福大学第八任校长,著名的环境科学教授

国内的期刊其实不太看重影响因子,主要还是以期刊级别来说。期刊权威与否还是参考中国科学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目录吧,或者还看中文核心目录。单纯的说某一个期刊权威与否不负责任,因为期刊有可能会被踢出目录。比如现在2016年要看最新的16年目录,我们主要就是操作核心的。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国际病毒学杂志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国际儿科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呼吸杂志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免疫学杂志 国际内分泌学杂志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眼科学杂志 国际遗传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肿瘤学杂志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中国系列期刊· 小儿急救医学 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白血病·淋巴瘤

你给我留个邮箱,我发给你一篇science的论文,你可以看一看,不过如果你只是一个民科,我不建议你去投稿。如果你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好先征求一下你导师的意见。

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看自己合适哪类的

你自己也说了,通过、邮箱、或是网站等。

文章准备好了就找合适自己的平台大致就是这样了。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

《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与当今大多数科学论文杂志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其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其它类似的杂志有《科学》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详细介绍】

《自然》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2014年它的影响因子为41.456。

1869年约瑟夫·诺尔曼·洛克耶爵士建立了《自然》,洛克耶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氦的发现者之一,他也是《自然》的第一位主编,直到1919年卸任。

《自然》每周刊载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具有独创性,重要性,以及跨学科的研究,同时也提供快速、权威、有见地的新闻,还有科学界和大众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见解的专题。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杂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杂志内最重要的文章。杂志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栏目。杂志也介绍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艺术。杂志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非常新颖,有很高的科技价值。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自然》是一份在英国发表的周刊,其出版商为自然出版集团,这个集团属于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而它则属于格奥尔格·冯·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团。《自然》在伦敦、纽约、旧金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东京、巴黎、慕尼黑和贝辛斯托克设有办公室。自然出版集团还出版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和《自然评论》系列等。

Nature 是科学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之一,以其高水平、严谨的科学论文而著名。发表 Nature 论文的难度较大,以下几点具体阐述:

发表论文自然杂志

看自己合适哪类的

你自己也说了,通过、邮箱、或是网站等。

文章准备好了就找合适自己的平台大致就是这样了。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

《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与当今大多数科学论文杂志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其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其它类似的杂志有《科学》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详细介绍】

《自然》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2014年它的影响因子为41.456。

1869年约瑟夫·诺尔曼·洛克耶爵士建立了《自然》,洛克耶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氦的发现者之一,他也是《自然》的第一位主编,直到1919年卸任。

《自然》每周刊载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具有独创性,重要性,以及跨学科的研究,同时也提供快速、权威、有见地的新闻,还有科学界和大众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见解的专题。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杂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杂志内最重要的文章。杂志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栏目。杂志也介绍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艺术。杂志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非常新颖,有很高的科技价值。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自然》是一份在英国发表的周刊,其出版商为自然出版集团,这个集团属于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而它则属于格奥尔格·冯·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团。《自然》在伦敦、纽约、旧金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东京、巴黎、慕尼黑和贝辛斯托克设有办公室。自然出版集团还出版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和《自然评论》系列等。

Nature 是科学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之一,以其高水平、严谨的科学论文而著名。发表 Nature 论文的难度较大,以下几点具体阐述:

《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看自己合适哪类的

你自己也说了,通过、邮箱、或是网站等。

文章准备好了就找合适自己的平台大致就是这样了。

现在,《Nature》杂志要求作者在递交一篇论文时要写两份摘要:一份是写给科学家和编辑的,另一份是作者向大众提练出他们研究结果的重要性。《Nature》杂志将借此展现和推销它所发表的论文。 研究人员们日益认识到他们对更广泛读者的责任,不仅仅只是媒体,而是更多有科学兴趣的大众。当科学被曲解或受到抑止时,研究人员们不应该坐视等待,让媒体来为他们做所有的工作。《Nature》杂志的作用是发表科学家们所能做的最有创新性和最有影响力的论文,并将这些结果展示给公众。但是,研究人员也有责任积极主要地交流他们的知识和不确实性,避免被误会,有时甚至会通过通过努力抗争来将科学信息传达出去。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并没有相应的称号,不过也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

介绍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

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 索引序列
  • 自然遗传杂志发表论文
  • 国际遗传学杂志投稿
  • 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 发表论文自然杂志
  • 《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