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海洋地质论文

发表海洋地质论文

发布时间:

发表海洋地质论文

邱燕1刘建华2陈泓君1

(1.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 310012)

第一作者简介:邱燕,女,博士,教授级高工,从事石油地质与海洋地质研究,已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摘要 本文综合地震、钻井及区域地质资料,通过分析地震相参数等,研究南海晚新生代(E3—Q)地层结构特征和沉积厚度变化,建立了晚新生代沉积模式,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为南海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有效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南海 晚新生代地层 结构特征 沉积厚度 沉积模式

1 前言

南海新生代沉积盆地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沉积厚度大,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早已为世人所瞩目。1978~2004年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完成了大量的多道地震、重、磁等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勘探实践已证实,在这些新生代沉积盆地中,晚新生代(E3—Q)地层是油气的主要勘探目的层。多年来,前人对诸盆地的构造特征以及油气地质条件等已做了深入的研究(刘宝明,金庆焕,1997;钟建强,黄慈流,詹文欢等,1994;Prell W L,Wang P X,Blum P,et al.,1999)。本文着眼于油气勘探的实际应用,进一步研究南海晚新生代地层的结构特征、沉积厚度特征以及沉积模式,为南海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2 地震地层及结构特征

南海东、西部晚新生代(E3—Q)地层发育程度、地震界面划分和地层内部结构有所不同,本文以117°E为界,将南海晚新生代地层分东部和西部逐一讨论。

2.1 南海东部地震地层特征及其地质属性

在南海东部新生代地层中识别出4个主要的反射界面,自上而下依次为:T1,T2,T4,和Tg(图1、2、3)。它们具有不同特征,属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区域不整合面,其反射特征如下:

图1 南海东部北段地震反射剖面

Fig.1 Seismic through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eastern South China Sea

图2 南海东部南段地震反射剖面

Fig.2 Seismic through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eastern South China Sea

图3 马尼拉海沟地震反射剖面

Fig.3 Seismic through the Manila trench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1:上新统底界,由1~2个强相位组成,视频率高,连续性好,在全区均可追踪。

T2:上中新统底界,由数个强相位组成,视频率高,连续性好,分布广,全区均可追踪。界面上、下反射波层次较密集,能量比较强。

T4:中新统底界,由1~2个强相位组成,视频率较上部界面反射波低,基本连续。该界面上、下地震反射波特征有较大差异,其上反射波能量强、视频率高,连续性好,层次密集;其下反射波能量弱、视频率较低,反射层次起伏较明显。

Tg:基底反射波,也是渐新统底界。本区大部地区为深海盆沉积,因而缺乏渐新统以下的沉积层。Tg由数个强相位组成,能量特别强,视频率较低,连续性好,在全区基本可以追踪。但是在局部海域,由于海底地形倾角大,水深较浅,多次波发育,使界面变得模糊不清。产状有明显起伏,受断裂作用强烈,属新生界基底面反射波。

根据区域地层资料和ODP184航次等站位资料(Prell等,1999),将地震反射层自上而下划分为A(海底—T1)、B(T1—T2)、C(T3—T4)、D(T4—Tg)四套地震层序。分别代表上新统—第四系、上中新统、中-下中新统和渐新统。A、B、C三层序特征相似,主要为弱振幅低连续地震相,反映深水环境中的细粒沉积。D层序(渐新统)以中-强振幅、连续地震相为主,为浅海至半深海沉积。

2.2 南海西部地震地层特征及其地质属性

在南海西部晚新生代地层中识别出T1,T2,T3和T4四个地震反射界面(图4、5),属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区域不整合面,其反射特征如下。

图4 南海西部万安盆地地震剖面

①“台”状地震相;②“S”形前积地震相;③弱振幅低连续地震相;④中-弱振幅低连续地震相

Fig.4 A seismic through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①“Platform”seismic facies;②“Sigmoid”progradational reflection configuration;③feeble amplitude and low-continuum seismic facies;④middle-low amplitude seismic facies

T1:第四系底界,为平直的反射波,具高频、稳定、强振幅、高连续双相位等特征,与上下层序为整合接触,全区可以追踪。

T2:上新统底界,反射特征南北差异较大。北部一般表现为中频、中-强振幅、连续双相位反射,局部为反射振幅较弱的中连续单相位反射。

T3:上中新统与中中新统的分界,一般由1~2个相位组成,多为波状起伏的强反射面,连续性稍差,呈中频、中-强振幅、中连续—连续反射。T3界面与下伏反射层组的接触关系普遍存在明显的削截现象,是区分上、下两套具不同反射特征层组的分界。T3之下为一套已发生不同程度变形且明显被断层错断的反射层组,其上为一套水平或近水平、未变形或轻微变形、被断层错断较少而且断距较小的反射层组。

T4:为上、下第三系的分界。总体来说,T4反射波由2个相位组成,为低频、中-强振幅、中连续反射,与上下层组一般为整合接触,局部与上覆层为上超接触。

图5 南海北部陆坡西部地震剖面

①高频中振幅连续地震相;②杂乱/蠕状地震相;③席状中-强低振幅中连续地震相

Fig.5 A seismic through northern slop of the South China Sea

①High frequency,middle amplitude and continuum seismic facies;②Chaotic/squiggle seismic facies;③Sheet drape middle-strong amplitude and middle continuum seismic facies

T1,T2,T3和T4四个不整合界面将本区地震反射层自下而上划分为A(海底-T1)、B(T1—T2)、C(T2—T3)、D(T3—T4)四套地震层序。分别代表上新统—第四系、上中新统、中中新统和下中新统—上渐新统。A层序主要为弱振幅低连续地震相,反映低能环境中岩性较均一的沉积。B层序以陆架边缘具有大型“S”形前积结构为特征(图4),一般为浅海至陆坡、半深海沉积。C层序未经受强烈的后期构造变动,一般为滨-浅海至半深海沉积。本层序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具有强振幅、连续性好的“台状”地震相(邱燕,1996),是碳酸盐岩和生物礁的地震响应(图6)。D层序由于受到后期较强烈的构造变动的影响,地震反射特征变化较大,振幅和连续性均不稳定,一般为滨-浅海或三角洲沉积。

图6 南海西部万安盆地地震剖面特征

(①丘状地震相)

Fig.6 WA336 seismic line through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①Mound seismic reflection configuration)

2.3 地震相划分及其特征

南海晚新生代地层地震相类型丰富,特征明显。通过分析地震相中的振幅、视频率、连续性、外部形态和内部几何结构等参数,可推断解释晚新生代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地震相划分及其特征见表1。

表1 地震相划分及主要特征Table1 The partitions of the Seismic Facies and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2.4 地层结构特征

根据地震相分析结果,识别出本区E3—Q沉积层结构类型主要有以下七种:

层状碎屑岩结构类型:一般分布在构造活动较稳定区和离物源相对较远的陆坡半深海区,各时代地层剖面上均有分布。以高频中振幅连续地震相、中频中振幅连续地震相等为特征。

块状碎屑岩结构类型:以中、粗粒砂岩为主,少量砂、砾岩,单层厚度大,呈块状,通常是在沉积速率较高的环境下形成的。以席状中-强振幅中-低连续地震相、弱振幅低连续地震相等为特征。

浊积岩结构类型:仅分布在北部的中新统中下部和上新统底部,以及南部陆坡区局部地区。以杂乱/蠕状地震相为特征。

滑塌堆积结构类型:分布局限,一般发育在北部和中、南部陆坡的坡脚处,以杂乱地震相为特征。

前积结构类型:在北部第四系下部和南部更新统地层中甚为发育。以“S”形前积地震相为特征。

碳酸盐岩结构类型: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的沉积盆地中,主要集中在中中新统与上中新统层位(图4,图6),以“台”状地震相和丘状地震相为特征。

3 沉积厚度

区内晚新生代(E3—Q)沉积厚度变化较大,总体呈南、北厚,中部薄,西部厚,东部薄的特征(图7)。北部和东部沉积厚度等值线间隔较疏,地层厚度变化不大,一般为4000~6000m,但是北部偏西部位的沉积厚度达14000m;西部和西南部等值线间隔较密,延伸范围也较大,沉积厚度一般为2000~8000m,局部最厚可超过12000m。东部沉积厚度一般为100~4000m,东部最大厚度达2500~3500m,大部分地区小于1000m。中央海盆沉积一般为1000m,沉积厚度变化缓慢,沉积环境开阔稳定。中部海山区沉积较薄,大多不足1000m。北部陆坡区由断裂控制的地堑和地垒凹、凸构造相间排列。南部南沙群岛一带沉积厚度相对较薄,一般只有500~2000m。东部马尼拉海沟分北、南两段。北段位于深海盆北部的东端,走向近NNE向,沉积层为深海盆北部向东的延伸,故厚度较大,海沟西翼为2000~2500m,海沟轴部可达3000m以上。南段海沟走向近SN向,南端转为NW向,沉积较薄,仅数百米。

北部、中部、东南部和南部都有面积较大的沉降中心,根据地震相分析,这些沉降中心同时又是各盆地的沉积中心。北部沉降中心的沉积厚度超过3000m,最厚大于5000m。西部沉降中心最大沉积厚度大于7000m,该区显然受南海西缘断裂的影响较大。南部的沉积层最厚,发育有三至四个沉降中心。各中心的最大厚度为3000~12000m。东部也有两个沉积中心,其厚度分别为达2500m和3000m。南部NE走向的海槽区沉积厚度较大,厚度等值线密集。

沉积厚度分布特征表明,在南海实施进一步的油气资源勘探,应将重点放在北部、南部和西部。

图7 南海晚新生代(E3—Q)沉积等厚度图

Fig.7 Isopach of the strata thickness from Oligocene to Quaternar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4 沉积模式

依据上述分析和典型地震剖面解释,结合国外相关资料,在南海海域晚新生代(E3—Q)沉积层中建立了两种沉积模式:碎屑岩沉积模式和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其中,碎屑岩模式主要有三角洲相和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碎屑岩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则以碳酸盐岩台地发育为主(图8,图9)。

图8 南海晚新生代滨、浅海-陆坡相模式

1—砂岩;2—砂质泥岩;3—泥灰岩;4—灰岩;5—泥岩;6—砂砾岩;7—分支河流;8—塌积岩

Fig.8 The deposit mode of littoral,neritic and slop fac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1—Sand stone;2—sand-mud stone;3—mud-limestone;4—limestone;5—mudstone;6—sand-conglomerate;7—distributary channel;8—slump stone

图9 南海晚新生代半深海-深海相模式

Fig.9 The deposit model of bathyal and abyssal fac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北部陆架东部中新世-第四纪三角洲基本上都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型三角洲,兼有河流-波浪复合作用的建设型三角洲,主要可分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种亚相,在纵向剖面上往往显示为海退的沉积体系。

滨-浅海、半深海相碎屑岩沉积模式有两种发育状况,一种是下粗上细的海进沉积模式,另一种是下细上粗的海退沉积模式。海进沉积模式:自下而上沉积层发育状况为滨海-浅海-半深海相,沉积物由粗变细的碎屑岩沉积,反映沉降速率大于沉积速率、海平面持续上升的沉积现象;海退沉积模式:自下而上沉积层发育状况为半深海、浅海-滨海,沉积物由细变粗的碎屑岩沉积,反映沉降速率小于沉积速率、海平面持续下降的沉积现象。

碳酸盐岩沉积模式以台地形式为主。碳酸盐岩台地有两种类型的基底,一种是在高凸起区的花岗岩类基底,另一种是受构造运动影响而抬升的隆起部位。台地可分为盆底、前缘斜坡、礁隆、台缘、开阔台地等亚环境。在纵向剖面上,上述各种碳酸盐岩沉积亚相往往相互叠置,交替出现。

5 结论

南海东、西部晚新生代(E3—Q)地层发育程度和地层结构有所不同,东部大部分为深海盆沉积,缺乏渐新统以下的沉积层,晚新生代地层中识别出T1,T2,T4和Tg4个主要的反射界面,分别代表上新统—第四系、上中新统、中-下中新统和渐新统。西部晚新生代地层中识别出T1,T2,T3和T4四个地震反射界面,分别代表上新统—第四系、上中新统、中中新统和下中新统—上渐新统。

地震相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沉积层结构类型主要有七种:即层状碎屑岩、块状碎屑岩、浊积岩、滑塌堆积、前积、碳酸盐岩和生物礁结构。

区内晚新生代沉积厚度南、北厚,中部薄;西部厚,东部薄。

晚新生代沉积层存在两种沉积模式:碎屑岩沉积模式和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其中碎屑岩模式主要有三角洲相和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碎屑岩相;而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则以台地形式为主。

参考文献

刘宝明,金庆焕.1997.南海曾母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及其分布特征,热带海洋,16(4),18~25

邱燕.1996.南海西南部主要盆地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解释.南海地质研究(8).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钟建强,黄慈流,詹文欢等.1994.南海曾母盆地新生代晚期构造沉降分析,黄渤海海洋,12(2),41~46

Prell W L,Wang P X,Blum P,et al.1999.Ocean Drilling Program,Leg 184 Preliminary Report,South China Sea,Texas A&M University

Strata configuration,sediment thickness and deposit mode in Oligocene to Quaternary in South China Sea

Qiu Yan1Liu Jianhua2Chen Hongjun1

(1.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2.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OA,Hangzhou,31001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obtained by the geophysical reconnaissance and drilling explore in the South China Sea,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rata configura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Oligocene to Quaternary and its variety of sediment thickness in horizontal and establishes several deposit models of late-Cenozoic strata in the South China Sea.All of the fruits offer useful information and theoretic evidence for futur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oil-bearing basi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Key Words:South China Sea Strata in Oligocene to Quaternary Configuration sediment thickness depositional model

海洋灾害及其防治 工业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过去相比,中国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目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转变,从简单的企业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与1995年相比,2004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废水、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了58%、72%、42%、55%和39%。与1990年相比,2004年全国每万元人民币GDP能耗下降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7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煤耗、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11.2%、29.6%和21.9%。 ——淘汰和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九五”(1996—2000年)期间,国家关闭8.4万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2001—2004年,连续三次发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淘汰3万多家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炼焦、皂素、铬盐等八个重污染行业进行集中整顿,停建、缓建项目1900多个。2005年,关停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水泥、铁合金、炼焦、造纸、纺织印染等企业2600多家,并对水泥、电力、钢铁、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和技术改造,使这些行业在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呈持续下降趋势。 ——开展循环经济实践。一是实行清洁生产,在企业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目前,化工、轻工、电力、煤炭、机械、建材等行业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全国已有12000多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00多个企业、180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年产值约600亿元人民币。二是在工业集中地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延长生产链条,做到废物产生量最小,实现“零排放”,并建设生态工业区,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目前,中国已建立了17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园。三是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国家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有关省市选择82家单位开展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等24个城市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海南、吉林、黑龙江等9省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全国150个县市开展了生态县(市)创建工作。 ——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2005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以及预警信息监控、信息发布等提出明确要求。国家制定和完善了涉及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应急预案、大气环境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应急预案、核与辐射应急预案等九个相关环境应急预案,以及《黄河流域敏感河段水环境应急预案》、《处置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处置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近年来,中国对127个分布在全国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附近的重点化工石化类项目进行了环境风险排查;对近5万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全面、拉网式检查。 ——对工业危险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制度。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强化了工业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等各项制度。2005年,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由1998年的131万吨增至339万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实行严格的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国共有运行的核电厂5座(9台核电机组)、研究堆18座;在建的核电厂2座(4台核电机组)、研究堆1座,没有出现重大核安全问题,实现了“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不遭受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辐射照射和污染”的目标。中国严格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放射源安全与保安行为准则》,实行许可证制度,规定放射源进出口必须依法履行审批等有关手续。 三、重点地区污染治理 近年来,中国政府把“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国家重点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两控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作为全国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取得明显成效。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三河”、“三湖”流域面积达81万平方公里,跨越全国14个省(市) ,居住人口3.6亿。国家制定并实施重点流域“九五”、“十五”(2001—2005年)水污染防治计划,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削减指标落实到排污单位,逐步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方式,并建设了一批重点治理工程项目。截至2005年底,列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2130个项目中,已完成1378项,占项目总数的65%。“三河”、“三湖”流域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达416个,日处理能力2093万吨;流域内的500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已有80%以上实现了达标排放。目前,流域水污染物大幅度削减,水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一些河段和湖体水质有明显的改善。国家投入181.67亿元人民币在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建设了一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清理了库底固体废物,确保库区水质安全。 ——“两控区”污染防治。1998年中国政府批准划定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5个城市、地区,总面积约为109万平方公里。国家在“两控区”内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燃料和低硫煤,大中城市禁止民用炉灶燃用散煤。与1998年相比,2005年二氧化硫控制区内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标城市比例由32.8%增加到45.2%;2005年酸雨控制区内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由15.7%下降到4.5%。 ——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自1998年以来,北京市连续实施了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天然气、电采暖、地源热泵、建筑节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和节能技术进一步推广,到2005年,北京市天然气用量达到32亿立方米,城市热网集中供热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严格机动车排放管理,对在用机动车实施了环保标志管理,对高排放黄标车采取限行措施,并淘汰老旧机动车30多万辆,发展天然气公交车2800辆,2005年提前实施了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相当于欧洲三号标准);修订完善了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加大建筑工地管理,加强对道路机械清扫、冲刷和喷雾压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对市区100多家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搬迁,全市水泥立窑生产线全部关停。经过积极治理,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从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05年的234天,各种大气污染物浓度普遍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渤海污染治理。2001年中国政府批复《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截至2005年底,已完成各类渤海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工程项目166个,在建项目70个,投资达175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44个,形成污水日处理能力355.3万吨,新建城市垃圾处理场18个,形成垃圾日处理能力7000多吨,新建生态农业、生态养殖项目89个,新建船舶港口和溢油反应项目9项,初步遏制了渤海海域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四、城市环境保护 中国城市化率已从1995年的29.04%提高到2004年的41.76%。针对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使城市环境逐步改善,部分城市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与1996年相比,2005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增加了3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下降了39个百分点。 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中国的许多城市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全面达标规划,测算大气和水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许多大中城市在城区发展中实行“退二进三”的策略,即退出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利用地价杠杆把一些污染企业迁出城区,按照“工业入园、集中治污染”的原则,实行技术改造和污染集中控制。一些城市把旧城改造与调整城市布局相结合,解决老城区脏乱差的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大力调整城市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集中供热,减轻燃煤污染。在城市建设工程中推行使用预拌混凝土,对直辖市、省辖市、部分大中城市、旅游城市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减少建筑工地的粉尘污染。 中国各级政府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财政投资的重点,促进了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截至2004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2%,城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40%。近年来,机动车排放标准从国家第Ⅰ阶段标准提高到国家第Ⅱ阶段标准,并制定了国家第Ⅲ阶段标准。一些城市开展清洁汽车行动,积极推行低污染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清洁燃料汽车。自2000年7月起,全国停止销售、使用含铅汽油,每年可减少排铅1500吨。 全国500多个城市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对城市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工作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量化,综合评价城市政府的环保工作。从1997年起,按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设施完善、环境改善的要求,开展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目前,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区)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其中56个城市和直辖市的5个城区已创建成功。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的天数均大于8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0%,城市绿化覆盖率大于35%,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和谐”已成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建设国家园林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到2004年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1.66%,绿地率为27.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39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长3.51%、4.05%和3.7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翻了一番。目前,全国已命名国家园林城市83个、园林城区4个,国家园林县城10个,并有12个城市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五、农村环境保护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国有178个乡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国家重点在“三湖”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畜禽渔养殖污染、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一些省市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近年来,国家兴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解决了67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开展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防治示范,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粮食、茶叶和中药材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污灌带来的面源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开发生产新型安全优质高效饲料,提高饲料吸收利用率,减少养殖产品药物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工程。 ——生态农业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国政府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县达到400多个,开展示范区建设县市达500多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县10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33个。近年来,有机食品相关的管理和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出台了《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国家标准》;出台了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和认证实施规则,开展源头治理;开展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已命名43个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推动有机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全国有机认证面积超过300万公顷。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截至2005年,国家投入7亿多元人民币,在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建设了460多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及旱作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能力,控制水土流失。国家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启动了以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深松和除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项目,重点在环京津区和西北风沙源头区建立了两条保护性耕作带。截至2005年底,共建立示范县100个。 ——农村新能源建设。开发与推广农村新能源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十五”期间,国家先后投入35亿元人民币,重点推广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到2005年底,全国沼气用户已达1700多万户,年生产沼气65亿立方米。国家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沼气工程,已建成2200多处,年处理畜禽粪便6000多万吨;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3.7万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500多处;推广省柴灶1.89亿户,太阳能热水器2850万平方米。同时,还积极推广使用太阳灶、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六、生态保护与建设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开始得到改善。 ——造林绿化。中国政府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指导方针,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营造林面积自2002年以来连续四年超过667万公顷。近年来,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迅速增加,林龄结构、林相结构趋于合理,森林质量趋于提高,实现了由持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历史性转折。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8.21%,森林蓄积量达124.56亿立方米。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从1998年起,中国开展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十五”期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共营造生态公益林800万公顷,9333万公顷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2133万公顷,其中生态退耕538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200万公顷,封山育林133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共完成各项治理任务达667万公顷;“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造林34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346万公顷。 ——草原保护。为加强草原的生态建设和规划管理,草原工作战略重点实现由经济目标为主向“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生态优先”的转变,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持续增加,2000—2005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9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牧草种子基地、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生态建设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05年底,全国人工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达到1300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1400万公顷,草原围栏3300万公顷,有2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 ——土地保护、开发与整治。中国政府把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国家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使乱占耕地现象得到抑制。2004年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较上年下降37%,总体实现数量上的占补平衡。国家还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十五”期间,通过对农村及城镇土地、灾毁土地、工矿区废弃土地等进行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复垦土地7.6万公顷,建成了一批布局规整、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农村,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和重点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治理和恢复。 ——水土保持。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土保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东北黑土区和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多个专项工程,水土流失重点防治范围由长江、黄河上中游拓展到东北黑土区、珠江上游和环京津等地区。国家开展示范区和示范工程建设,已建成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水土保持工程300多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190个,示范小流域1398条,并开始实施第一批62个面积不少于30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和50多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在全国188个县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所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区全面实施封育保护,封育保护面积达12.6万平方公里,并在“三江源区”实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目前,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80个县全部或部分实施了封山禁牧,封禁范围60多万平方公里,封禁区内的植被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十五”期间,全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2万平方公里,综合整治小流域11500多条,建设基本农田406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果林和水源涵养林1533万公顷,建设拦沙坝、坡面水系等小型水土保持工程350多万座(处),淤地坝7000座。 ——防沙治沙。中国政府将防止土地荒漠化、沙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批复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实施一批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同时出现净减少。截至2004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与1999年相比,五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9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416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有所减轻,重、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24.59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抑制。 ——海洋环境保护。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构建了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制定和实施了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防止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积极实施主要入海河流的污染防治计划和重点海域的环境保护计划,继渤海之后,中国政府于2005年启动了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珠江口及毗邻海域的污染治理工作,在长江口和珠江口及其毗邻海域开展了河海统筹、陆海兼顾的陆域、海域同步的环境监测和调查工作。中国政府严格执行海洋工程和海上倾废的审批制度,强化对倾倒活动的执法监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国家批准了《赤潮灾害应急预案》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溢油应急计划》,并纳入国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海洋灾害应急机制。加强了船舶污染防治和危险品运输管理,积极推进海上船舶溢油应急体系建设。截至2004年底,中国已建立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20个,一批海洋珍稀物种得到保护,珊瑚礁、红树林及海草床等重要生境得以保护。通过采取控制渔业捕捞强度、压缩捕捞渔船、完善休渔制度、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实施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等措施,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资源。 ——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设。中国政府把建立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全国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天然植物群落类型都得到保护。国家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以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开展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在东江源、洞庭湖、秦岭山地等18个典型区域开展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内蒙古、黑龙江、江西、湖北、湖南、甘肃、青海等省(自治区)开展了地方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目前,经中国政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胜区有677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武夷山、庐山、武陵源、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三江并流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一批自然保护区,分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或《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国建有各类森林公园数量超过190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627处。全国共有85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广东丹霞山、湖南张家界、黑龙江五大连池和河南嵩山等八家地质公园首批进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国家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编写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制了《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目前,全国共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殖基地250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或基因保存中心400多处,使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上千种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同时,开展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抢救性收集,建立了67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针对危害较大的主要外来入侵生物开展了“十省百县”灭毒除害行动,提高了公众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意识和能力。全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189种野生植物中有71%的野外种群达到稳定生存发展的标准;全国野生动物调查的252种野生动物中有55.7%的种群稳中有升,扬子鳄、朱鹮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成倍增加,野生大熊猫数量达到1596只,人工圈养数量达到183只。一些物种的分布区逐步扩展,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物种的新记录、新繁殖地或越冬地被不断发现。一百多年未见踪迹、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为世界极危物种崖柏被重新发现。

你是借用还是原班,网上有的是亚

不好意思,还没有,我是刚刚开始学地质的

海洋地质论文期刊投稿

1 本刊以报道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为主,重点刊载有影响的重要技术研发成果论文。内容主要涉及江河湖海、沼泽湿地等方面的高端科技论文,学科涵盖生物、物理、化学、地质等多个学科及其分支,形式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高新技术、高水平综述、学术争鸣等。2 来稿要求语言通顺,逻辑严密,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必须附有中、英文提要和中、英文图表题。提要要求简洁明了,其内容要“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英文图表题与中文图表题的信息量要保持一致。3 本刊对所有投稿在初审前和发表之前都将要接受至少2次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检查,以阻止任何可能的学术剽窃或科学不端行为,如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行为。被证实的抄袭(包括自抄)造假稿件或一稿多投将会被直接退稿并列入黑名单。4 每篇论文应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或5版)确定本文的专业分类号。5 项目来源、基金号、通讯作者E-mail地址等信息请置入论文首页脚注。6 本刊特别欢迎中外合作或来自国外资助项目的高端论文。7 文中的量和单位要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外文字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要清晰。8 语言文字和科技名词的使用应该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术语标准。具体内容请访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网站。9 凡涉及国界和领土权益的地图,均须以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图作为本图件的底图。10 参考文献排列顺序为先中文后英文,中文文献按笔划顺序排列; 英文文献按字母顺序列。详细投稿格式请参阅我刊主页“常用下载”栏下载格式模版文件。11 稿件文责自负。凡编辑部对稿件所做的实质内容的修改须经作者同意。12 本刊现已采用在线投稿,请登录我刊网站,第一次登录请点击“作者”—“注册”—“登录”。登录后按照提示投稿,请提供Word版本稿件。投稿时请推荐4-5个审稿人,提供其专业特长、姓名、职称及地址、电子信箱等通讯方式。稿件收到后即通知作者。审稿优秀者优先刊用。13 投稿时请在系统提交版权页的扫描文件(在我刊主页“常用下载”栏下载,填写扫描后作为附件上传,并命名为xxx-HYHZ论文著作权转让书); 请提供所有作者的详细信息(姓名,工作单位,电话,email,身份证号等)。14 图件要求:(1) 投稿时请一并上传文中所有插图的原始格式的图文件。所谓原始格式,即该图件首次生成时所用软件的内置默认格式,请勿转换格式。请尽量提供矢量图。建议的格式如eps、emf、xls、cdr、psd等,尽量不要使用jpg、bmp格式。如确实无法提供矢量图,请“另存为”或“导出”原始位图(tiff格式),文字图层不要栅格化并合并到图层;在设定图件的长宽大小后,设定分辨率至少600dpi。可用普通打印机打印出图片判断是否合乎出版要求,也可以在电脑上放大500倍后观察;如出现模糊、毛边、像素点等现象,图片质量不合格。图中线条粗细至少要求0.5磅以上,不大于1.5磅,以便在pdf文档或互联网上能清楚显示。(2) 插图要求线条圆滑;图中的文字数字尽量少,不能重叠; 地名、数据等要与文中出现的一致。欢迎提交彩色图件。黑白照片要求反差明显、内容清晰。(3) 所有图做好后请直接插入主文件Word文档中,版式请用嵌入型,并同时将所有图件一起打包压缩(zip或rar格式)上传。

《社科纵横》 应该可以发的

像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热带海洋学报、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洋科学、海洋环境科学、海洋地质动态等。这些在网上很容易查到的

不好意思,还没有,我是刚刚开始学地质的

海洋地质相关期刊投稿

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通报 海洋科学 海洋工程 海洋环境科学 台湾海峡 海洋技术 海洋地质动态

您好,海洋类核心期刊在08年为核心期刊,目前已经不是了。目前这些是海洋学核心期刊的名称1.海洋学报 2.海洋与湖沼 3.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5.热带海洋学报 4.海洋科学进展 6.海洋通报 9.海洋科学 7.海洋工程 8.海洋环境科学 10.海洋预报 11.海洋学研究 12.海洋技术13.海洋湖沼通报 具体的排名没有。

地理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地理研究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进展 岩石学报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经济地理 气象 中国沙漠 古地理学报 地学前缘 高原气象 地球科学进展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干旱区研究 水科学进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测绘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沉积学报 遥感学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海洋与湖沼 地质科技情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湿地科学 冰川冻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地球与环境 地质与勘探 测绘科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测绘通报 海洋工程 热带地理 海洋科学 测绘信息与工程 世界地震工程 海洋湖沼通报 地层学杂志 矿物学报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海洋技术 空间科学学报 海洋地质前沿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天文研究与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海洋科学集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地质学报 广东气象 地球物理学报 当代经济管理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进展 海洋开发与管理 地质通报 地质论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气象研究与应用 应用气象学报 石油实验地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第四纪研究 气象学报 湖泊科学 热带气象学报 气象科技 石油物探 海洋学报(中文版) 中国地质 现代地质 大气科学学报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山地学报 地理空间信息 遥感信息 地球化学 海洋通报 矿床地质 水文 地球学报 地质科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灾害学 物探与化探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气象科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工程地质学报 矿物岩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气象与环境科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测绘工程 高校地质学报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世界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陕西气象 地震地质 国土资源情报 气候与环境研究 台湾海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测绘 新疆地质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国际地震动态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农业气象 资源环境与工程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国土资源导刊 山东国土资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洋科学进展 中国海洋平台 地理信息世界 地震学报 沙漠与绿洲气象 南方国土资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中国岩溶 海相油气地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现代测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海洋预报 地质找矿论丛 干旱气象 浙江国土资源 贵州气象 西北地质 四川地质学报 海洋学研究 暴雨灾害 山东气象 海洋信息 铀矿地质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内蒙古气象 地震 北京测绘 地震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地质与资源 云南地质 吉林地质 地矿测绘 贵州地质 西北地震学报 黑龙江气象 测绘 地质学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地质调查与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国土资源信息化 测绘技术装备 浙江气象 资源调查与环境 安徽地质 西部资源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地震 吉林气象 化工矿产地质 华南地质与矿产 华南地震 天文学报 甘肃地质 天文学进展 华北地震科学 青海国土经略 Applied Geophysics 福建地质 极地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陕西地质 防灾减灾学报 山西地震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内陆地震 四川地震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城市地质 高原地震 时间频率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国外测井技术 资源导刊 海洋世界 地图 国土资源通讯 城市与减灾 今日国土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青海气象 江西测绘 山西气象 黄金地质 防灾博览 华北国土资源 中国测绘 世界地震译丛 湖南地质 测绘科技情报 岩相古地理 测绘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测绘文摘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 大地纵横 气象教育与科技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北京地质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南海地质研究 江西地质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西北地质科学 福建地震 天文爱好者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内蒙古地质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Global Geology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江西地质科技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时间频率公报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人天科学研究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Continental Dynamics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地震地质译丛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 Journal of Arid Land Geoscience Frontiers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国外火山地质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不好意思,还没有,我是刚刚开始学地质的

海洋地质相关期刊投稿费用

3个月以上,因收录的文章范围较宽,不缺稿子,不好录用,要求交高。

像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热带海洋学报、海洋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洋科学、海洋环境科学、海洋地质动态等。这些在网上很容易查到的

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通报 海洋科学 海洋工程 海洋环境科学 台湾海峡 海洋技术 海洋地质动态

不好意思,还没有,我是刚刚开始学地质的

海洋地质相关期刊投稿要求

《海洋学报》和《海洋与湖沼》,一个第一,一个第二(排名不分前后)。各自的英文版也都越办越好。

海洋学报 海洋与湖沼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热带海洋学报 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通报 海洋科学 海洋工程 海洋环境科学 台湾海峡 海洋技术 海洋地质动态

《社科纵横》 应该可以发的

  • 索引序列
  • 发表海洋地质论文
  • 海洋地质论文期刊投稿
  • 海洋地质相关期刊投稿
  • 海洋地质相关期刊投稿费用
  • 海洋地质相关期刊投稿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