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文章结构要清洗,有层次其次在主题上,可以围绕着一个艺术家来写,也可以围绕某一个作品来写。这个时候要注意,要理清艺术家的师承、影响他艺术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属于哪个流派等;把这个作品与同时代或同主题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
艺术写作的基础与文学或历史学的分析原则是一样的,在一篇艺术史论文中,我们必须使用能描述视觉的词汇以便能把我们的视觉印象转化为清晰具体的语言文字。一、形式分析:形式分析是艺术写作的基本形式,通常首先会出现在艺术史的课堂上。在一个严格的形式分析中,除了你能看到的物理形式之外的任何其他信息都不是必须的,虽然一些知识性内容可能会起到帮助作用,但你只需要关注作品的视觉元素。形式分析需要关注线条、颜色、构图和风格等内容,还需要描述观者所感受到的美学效果。因此任何形式分析必须进行大量的描述,重要的是要记住,即便是纯粹的形式分析也必须让其中每一个要点与随后进行的对作品的全部解释有关。二、研究性论文一篇艺术史论文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这取决于写作中的观众预设和写作动机。一个肖像学分析专注于有代表性的个体肖像,要考虑到图像的象征作用,历史或神话人物的身份,以及其他任何有视觉意义的要素。研究性论文也会关注到艺术家的传记细节,如米开朗基罗描绘西斯廷教堂的故事,或者凡高的《星夜》与艺术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可考虑赞助和社会背景这些因素以及将作品置于某种历史框架中。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重要的是使连接事实的背景研究与对作品本身的分析达到平衡。许多情况下,你会依赖形式分析原则来支持你的一些说法。三、比较分析对两件艺术作品进行比较的方法常常用于学术论文和应付考试。这种方法能结合艺术家信息,主题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形式分析,以此来推断两件作品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关注这两件作品在哪些方面是值得特别注意的,而无论这些特点是否为双方所共有。比较通常始于相似性,如果两件作品有一个相同的产生背景,是同一个艺术家或同一历史时期,或者描述相同的题材,再根据这些共性的条件去开展比较。然后,再去发现两个作品的不同之处,从显而易见的差别到更微妙和更具体的差别。再通过分析推断每一个差异中可能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四、进一步建议永远不要忘记你的读者是谁。一篇报纸上的文章会大大不同于纯粹的学院论文,它可以使用更随意的语气去吸引更广泛的读者。那么,显而易见,它也不同于一个展览评论。如果你在写作中能分别对待这些文体的不同要求,你的文章就会更加生动有趣。尽管艺术史没有固定的读者,但你也应该永远针对某个目标读者群,通常最安全的假设是为你的同学而写作,而不要仅仅考虑你的教授。当你描述艺术作品时,你要使用一般现在时。当你提到艺术家的生活和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时,就要使用过去时。而形式分析应该永远使用现在时,应该将其看做是作品本身在进行自我说明。
其次在主题上,可以围绕着一个艺术家来写,也可以围绕某一个作品来写。这个时候要注意,要理清艺术家的师承、影响他艺术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属于哪个流派等;把这个作品与同时代或同主题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最后还要针对你写的目标,写出他/它的个性在哪里,进行具体深入的赏析;有关人物、作品的逸闻趣事会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但使用的时候要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态度。如果要增色,可以引入一定的专业内容,比如赏析构图、对艺术史的影响等。
东西方设计绘画美学异同: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绘画审美基点在于“意味”,西方绘画的基点在于“再现”中国绘画最求形象之外的意,线条与超然的色彩更能充分表达主管情感,成为东方美术造型的主要手法。西方人致力于物象属性的研究,造型艺术便充分利用了自然科学,借助明暗规律光与色的关系,空间,体积,结构,运动的表现成为主要造型的依据。东方审美的本质在于尚意,领悟,对真实的理解是物体对应情思后“升华了的真实”,西方审美本质是尚形的,他们认为认为造型艺术的认识必须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而理性认识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审美必须有客观依据,有准确的概念,推斥了东方的“领悟性”重视自然给人的美感及生活体验的功用。东方:逻辑体系严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足不求颜色似”如山水画讲究意境,讲究“澄怀味道”,“有无相成,虚实相生,灵气往来,无画处皆成妙境”。画面上用大面积的空白,大块的墨线与墨块,多视域的构图处理,成为东方人理解到有相辅相成的艺术创造中的宇宙和谐实体。西方人认为:“之所以世界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有各自都具有不同的数量关系。雕塑绘画等艺术的美在于‘数的和谐与比例'。一切造型艺术要依靠对数据恰如其分的把握”。如此自然最完美的比例节奏构成了重要依据.完美的古希腊雕塑来自理想中比列的和谐与完美,神庙建筑来自几何图形的和谐统一,艺术史成了这种和谐与人感知的理想契合.
这个专业的专业考试内容是要经过系统学习的,学生自己学习是很难写出深度的,而且对于作品也要有了解才行的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首先,是人的发现。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1)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2)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要求表达人的感情,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3)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强调运用人的理智,反对盲从;要求发展个性,反对禁锢人性;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道德”,认为事业成功及发家致富是道德行为。(4)提倡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这些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其次,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权威,在当代人中间唤起了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和反感。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讽刺、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丑恶。 第三,文艺复兴打破了以神学为核心的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培根)。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为后来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霍布斯、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起“自然权利”、 “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 第四,否定了封建特权。在中世纪,封建特权是天经地义,门第观念根深蒂固。文艺复兴则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高层的阶梯。 第五,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这种求实态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为17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无价的瑰宝。中世纪,圣经传说充斥艺坛,窒息了艺术的生命。文艺复兴则不但把圣母变成人间妇女(拉斐尔),把图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解剖、透视等科学也第一次结合于艺术。西欧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从此发端。 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细化) 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他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机、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它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他道德高尚,举止温雅,且体格健壮,力量过人,据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地折断马蹄铁。他左右手都会写字、作画,他用左手写的字是反向的,人们只有在镜子里才能看懂。 “这是世界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右手;这副脸庞,只要见过一次,就永远离不开我们的记忆。”(《蒙娜丽莎》)“这是人类绘画的极品,这幅画的巨大成功致使以后的画家没人敢再涉足这个题材。”(《最后的晚餐》)“这是画家62岁时的自画像,寥寥数笔,就为后人留下了素描艺术史上的典范之作。”(《达芬奇自画像》) 在同时代的人看来,达芬奇就像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魔术师,有万能天才的美誉。在现代人眼中,令人惊异的是,他仅用十二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伟大的画家的地位。 人们一般认为,艺术不是科学。但是按照达芬奇的界定,艺术,尤其绘画,不但是一种科学,甚至是“所有科学之后”。 达芬奇既能发现事物表面迷人的美感,又不丧失物理学者与解剖学者的视角。他同时具有科学家的观察力与艺术家的表现力,是艺术史上第一位对人体和动物的比例做过系统研究的艺术家。他研究解剖长达40年之久,还亲自解剖了三十几具各种年龄的尸体。他不但熟悉人体外部的比例,而且了解人体的内部构造,因此笔下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都十分准确,无懈可击。这幅著名的人体解剖素描把完美的人体造型包含在一个圆形和正方形中,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设想。 达芬奇对几何比例与构图十分着迷。《蒙娜丽莎》除了那永恒的神秘微笑外,还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三个多世纪以来,西方那些卓越的半身像无一不受这幅画的影响。他还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的金字塔型构图,《岩间圣母》中群像以圣母的头部为顶点,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如金字塔般稳定而和谐。与其他作品一样,《最后的晚餐》以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画面,体现出数学的对称美。有人评价这幅画是科学与艺术成了婚,而哲学又在这种完美的结合上留下了亲吻。 达芬奇最大的艺术贡献是运用明暗法使平的画面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在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一般都用线条来表现透视,单线平涂,色彩较单调。而达芬奇研究光影学,首创明暗渐进法,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人物、景致,使之呈现逼真的立体感。一直到印象派出现的几百年内,无人能够逾越达芬奇建立的三度空间绘画体系。由他首创的明暗法使这一时期的绘画为之一变,艺术史家普遍认为它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从《最后的晚餐》起,西方绘画才真正进入了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 达芬奇画的人物像 达芬奇还进一步归纳整理了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技法知识,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审视。在他的《论绘画》手稿中,最初是想记录下对物理世界客观描述,但不久就转而注意到透视、比例、几何与光学,之后是解剖学与机械学,最后则是探索宇宙本身的机械功能问题。《论绘画》是后人从达芬奇十八本笔记中抽取出来编撰而成的,有人称它是整个艺术史上最珍贵的文献。 尽管有的时候,对科学的兴趣浓厚到使他不愿提笔作画,但绘画毕竟是他最初的事业。达芬奇就像研究别的学问一样,努力把绘画当成一种科学,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在同时代的人看来,达·芬奇就像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魔术师,有万能天才的美誉。在现代人眼中,令人惊异的是,他仅用十二幅完整的作品就奠定了最伟大的画家的地位。 人们一般认为,艺术不是科学。但是按照达芬奇的界定,艺术,尤其绘画,不但是一种科学,甚至是“所有科学之后”。 达芬奇既能发现事物表面迷人的美感,又不丧失物理学者与解剖学者的视角。他同时具有科学家的观察力与艺术家的表现力,是艺术史上第一位对人体和动物的比例做过系统研究的艺术家。他研究解剖长达40年之久,还亲自解剖了三十几具各种年龄的尸体。他不但熟悉人体外部的比例,而且了解人体的内部构造,因此笔下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都十分准确,无懈可击。这幅著名的人体解剖素描把完美的人体造型包含在一个圆形和正方形中,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设想。 达芬奇对几何比例与构图十分着迷。《蒙娜丽莎》除了那永恒的神秘微笑外,还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三个多世纪以来,西方那些卓越的半身像无一不受这幅画的影响。他还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的金字塔型构图,《岩间圣母》中群像以圣母的头部为顶点,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如金字塔般稳定而和谐。与其他作品一样,《最后的晚餐》以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画面,体现出数学的对称美。有人评价这幅画是科学与艺术成了婚,而哲学又在这种完美的结合上留下了亲吻。 达芬奇最大的艺术贡献是运用明暗法使平的画面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在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一般都用线条来表现透视,单线平涂,色彩较单调。而达·芬奇研究光影学,首创明暗渐进法,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人物、景致,使之呈现逼真的立体感。一直到印象派出现的几百年内,无人能够逾越达·芬奇建立的三度空间绘画体系。由他首创的明暗法使这一时期的绘画为之一变,艺术史家普遍认为它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从《最后的晚餐》起,西方绘画才真正进入了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 达芬奇还进一步归纳整理了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技法知识,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审视。在他的《论绘画》手稿中,最初是想记录下对物理世界客观描述,但不久就转而注意到透视、比例、几何与光学,之后是解剖学与机械学,最后则是探索宇宙本身的机械功能问题。《论绘画》是后人从达芬奇十八本笔记中抽取出来编撰而成的,有人称它是整个艺术史上最珍贵的文献。 尽管有的时候,对科学的兴趣浓厚到使他不愿提笔作画,但绘画毕竟是他最初的事业。达芬奇就像研究别的学问一样,努力把绘画当成一种科学,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 二、“宁愿在探索中失败” 《岩间圣母》 他已经画出了一幅足以同《最后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画,但最后关头却因为一个低级错误毁于一旦。 他盼望着像鸟儿一样扇动起飞翔的翅膀,但片刻间就摔碎了飞行的梦想。他要雕塑世界上最大的前蹄腾空的铜马雕像,但由于浇铸方面的困难两年后不得不将其改成步行的姿势。 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期“巨人中的巨人”的达芬奇,在人类知识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时伴随着他的,也有鲜为人知的辛酸、磨难与失败。但是,他宁肯在探索中失败,也不愿无所用心,安然享乐生活。他一生都在实践着这种人生哲学。 在绘制可以与《最后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画《安加利之战》时,他亲手研制新型颜料和外层涂油。壁画已经气势磅礴、栩栩如生地站在墙上,但墙上的涂料却迟迟不干,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试验自己配制的外层涂油,于是让助手抬来两个大火盆放在壁画下烘烤,结果油料被烤化了。他用两个火盆把八个月的辛劳毁于一旦。 在壁画变成五颜六色的小溪淌下来后不久,他又满不在乎地开始了飞行试验。51岁的达芬奇就像一个狂热的少年,把自制的巨鸟搬到山顶。年轻的学徒抓住巨鸟的木架向山下飞去,可没多远就跌落下来。这个飞行器是靠手臂与双腿的肌肉来驾驶的,不过他忽略了人体自身所无法克服的重量问题:鸟类用于飞行的肌肉要占全身重量的二分之一,而人却仅有五分之一。但是,如果对他飞行探索的失败过于苛求,就等于在责备用风筝引来闪电的富兰克林为什么没能发明电灯。当时,教会思想主宰着世人的一切观念。比如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而接近赤道的海洋一定热得像烧开的水。 他曾被任命为宫廷建筑师,雕塑世界上最大的骑士青铜雕像,设计中马的前蹄要腾空跃起。他用蜡像模型试验了无数次,工棚地上堆起十几厘米厚的残肢碎片。最困难的是,必须将重达10吨的金属溶液快速注入铸模中,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均匀的冷却问题。当时的技术条件显然无法支持这种设想。两年的期限到了,他无法使马站立起来,最后只好改成步行的姿势。在他死后100年,西班牙人继续尝试这一技法,才建立起一座马上骑士的纪念碑。 异想天开的灵感能让他抓住别人抓不住的东西,可他又常常半途而废。也许是为了追逐永远在飞的思想,他不得不时常停下手头的工作。当时羊毛纺织业在意大利很发达,而纺织作坊里最容易磨损的是织布针。他在笔记本上画满了各种磨针的机器,经过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最理想的一种。但是他随即产生了织布机的设想,于是又沉浸在织布机和滚珠轴承机的发明设计中。遗憾的是,这些设计图只是躺在了草稿纸上,最终没有变成机器,而他又转向了其它研究。 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人们发现。科学史学家丹皮尔这样评论道:“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的。” 旷世奇才达芬奇为后人留下了充满智慧的财富。他那具有先知灼见的才华和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在几个世纪之后看来,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三、“阻碍我的只是时间不够” 达芬奇画的人物像 他怀有神灵般漫无边际的梦想,却只拥有凡人的生命和力量;他设想过千百个计划,但只完成了少数几个;他最大的抱负是发现一切、研究一切、创造一切,然而只有那些线条、色彩组成的艺术为他带来永恒的赞誉。 达芬奇的生命是一条没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洒满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页。他说:“我不曾被贪欲或懒散所阻挠,阻挠我的只是时间不够。”他想做工程师、军事家、音乐家、数学家、哲学家、建筑师,但世人认为他只是一名画出了永恒微笑的画家。 达芬奇曾以军事工程师、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和音乐师的身份为米兰公爵工作了十七年之久。他当时是最受欢迎的宫廷司仪官,负责组织宫廷节日庆典,独自担当了相当于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总导演、主持人、编剧、作曲、服装设计师和舞美设计师等多种角色。 从留给后人的十二幅绘画作品和七千多页手稿、设计图可见,达芬奇对科学的兴趣要比对绘画大得多。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决不亚于他的艺术成就。 在天文学方面,他观察天体,曾作出“太阳是不动的”结论,早在哥白尼之前就否定了地球中心说,并幻想过如何去利用太阳能。他认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辉。 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液体压力,提出了连通器设想,还发展了杠杆原理,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的关系。他关于物体惯性的描述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还否定了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 达芬奇对解剖学和生理学十分着迷。他研究解剖最初是为了让艺术造型更加准确,后来却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他在解剖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一套图解,这种样式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着。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是设想采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甚至绘制过婴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图。达芬奇研究过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幅有关动脉硬化的解剖图。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领域,他设计了飞行机械、直升机、降落伞、机枪、坦克、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纺车、机床、冲床、自行车等等。他在数学和水利工程领域等方面也作出过重大贡献。 达芬奇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坚信科学,常常流露出对宗教的怀疑和厌倦。他曾写道:真理只有一个,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他提出以自然造化为师,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他认为认识起源于实践,知识的获得是依靠直接的观察和经验。他的实验工作方法经伽利略从实践上加以发展,后来由英国哲学家培根从理论上予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 艺术史家曾评论说:只有一个达芬奇走在时代之前,他是包罗万象、精湛无比的天才,永不满足的孤独的探险家;他的思索的触角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有的竟然能够和我们的时代会合。 后人对达芬奇研究想法的实践 之所以说是对达芬奇“研究想法”的实践,是因为在其所处的年代,达芬奇的研究只能体停留在“想法”阶段,没办法前进到“成果”阶段。但他的一些想法已被现代人成功的实现了。 一、达芬奇“设计”降落伞 英一男子成功仿制 南非报章28日报道,一名英国男子使用按照15世纪发明家达芬奇设计草图制造的降落伞,在空中下降2120米的高度,证明这款金字塔形的降落装置运作良好。降落伞在空中缓慢飘落,直至900米高度,他割断与降落伞的联系,用现代降落伞完成着陆的动作。他表示,虽然使用15世纪发明家设计的降落装置可以安全降落,但他无法操作它来准确选择着陆点。 达芬奇1485年设计的降落伞草图,过去从未有人照此做出实物,因为专家怀疑它的可行性。降落伞由油布、绳索和6根1米长的木棍组成,重量达到180公斤。 二、挪威建成达芬奇设计的桥 10月31日,在北欧的寒风细雨中,挪威王后和500多名各界来宾为一座造型独特的大桥剪彩。直升机在人们头顶盘旋,起重机缓缓掀起了足有4.8万平方英尺的白布,一座100米长、8米高的木桥展现在大家面前,三个浅色的木拱如同三只被射手用力向后拉的硬弓,牢牢地支撑着桥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座桥的设计者竟是500年前的达芬奇。也正因如此,桥被命名为“蒙娜丽莎”。 1502年,达芬奇为土耳其横跨两大洲的伊斯坦布尔市绘制了一幅美妙绝伦的拱形桥设计草图。该桥长346米,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如果能建成,它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但土耳其苏丹却拒绝建造此桥,他认为该工程难度太大、造价太高。于是,这座桥在图纸上呆了500年。 1995年,挪威艺术家韦比约恩·桑德因一次偶然的机遇见到了这张设计草图。他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她精美的造型征服了。她是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桑德通过种种努力,终于使挪威公路管理局相信,达芬奇设计该桥的原理完全成立,这座桥是可以被造出来的。经过一翻考察,建桥地点被确定为挪威首都奥斯陆以南30多公里的奥斯,正好毗邻从斯德哥尔摩到奥斯陆的欧洲18号公路。 目前落成的这座步行桥,共耗资136万美元,除扶手使用了不锈钢之外,完全采用木料建造。其实,达芬奇当年的设计是用石头作材料,但是挪威人觉得石头太贵了,所以将建桥的材料改为木料。 据悉,这是达芬奇的建筑设计首次被付诸实施,这个设计在美学和设计学上都是经典的范例。桑德自豪地说:“5个世纪前,人们认为这座桥不可能建起来,但我们把它建起来了。我们成功地证明了达芬奇设计该桥的原理是可行的。”桑德说他还有一个梦想,“我们要在全世界推广这种桥,让每个大陆都架起‘蒙娜丽沙桥’”。 其实达芬奇的想法被现代人实现的远不止以上两个,还有很多,譬如前面提到的飞机、直升飞机、潜艇、纺车、自行车等。这些设想加在一起充分反映了达芬奇的思想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似乎时代局限性对他的思想不起作用一样。我觉得这一点才是达芬奇最值得人们回味的地方。 这一张是具有经典意义的画 达芬奇认为艺术 , 不仅仅是一门手艺, 当然他的手艺在当时也是无与伦比的, 更是一门科学!以古希腊文明渊源的西方文艺复兴画家 无不博学多才多艺 达芬奇还发明了一系列的军事玩意 现在看来还是非常的有意思 还有象飞碟一样的飞行器 就象他自己所说 绘画只是自己的很小一部分的才能而已 米还是一个诗人 建筑师 雕塑家 兼画家。 他亲手解剖过数具尸4体 当然在当时一个基督教的权利 很牛的时期 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 是不允许的 解剖了一定的动物 并列出其中的关系! 达是一个贵族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 这为当时的他开展艺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可以不估计生计,他和贝多芬 凡高 一样终生未婚,这些条件都是一定的前提 并且 达思考问题很有一套 很安静一个一个的来(参看绘画论 一部分已经遗失) 对自己画很在意(不能听他说绘画只是自己一部分的才能)蒙娜里莎画了 4年 ! 很有探索精神 尝试做不同材料的绘画!
中华民族美术过去之灿烂 傅抱石 近时外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性的批评,总是离不了说中国是"自尊"、"自大"的民族。殊不知中国人的"自尊"和"自大",是有原因的,是有道理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必须保守着这种"自尊"、"自大"的好国民性。今日的中国,尤其有急切的需要和重大的意义。 单论美术这一项,其发达之古,创造之精,莫说东方,就是世界上也难寻其匹。日本还在请中国人办外交主政事的时候,我们已把西域的美术精华吃下肚子。吐出以后的唐宋光辉之花。埃及是最古不过的了,然而把那粗笨的刻画,和我们三代的玉器铜器比上一比,若根据他的遗物,他就发展到与三代同一时期也办不到的。"铜器时代",哪一民族拿得出如此雄壮伟大神妙不可言状的宝贝?虽一二遗留,它的价值,除供考古学者的摩娑研究,物器本身,已没有什么,然中华民族在世界美术史上有了最伟大最先进的创造是无疑的。虽然有许多学者,硬说我们古代那批宝贝,某种是间接学自波斯的,某种又是直接从印度偷来的,总而言之,说我们中国人是没有多大用的东西,然而这无非是因为我们的宝贝太高贵,把他们吓得没有什么可说。眼见中国如何贫弱,所以他们还要这样说:"中国何德何能?龟甲铜器,《春秋》三传,完全是伪造,你汉人尚能做什么呢" 虽然,他们尽管侮辱,若是有人送他们一个同治年的瓷器,或是乾隆年的雕漆,保证他脑筋中起不可思议的作用,佩服得五体投地。难道这又是从英吉利法兰西偷来的么? 展开东方艺术系统图来看一看,所谓"古代系"、"希腊系"、"印度系"、"中国系"的四大系中,实际上只中国与印度的二大系。假使中华民族不负起吸收、融化和创造的责任,到现在朝鲜有美术么?日本有美术么?"印度系"又走得几步路呢?关于这些理论,姑且不论。总之我们就是说:中华民族曾经包办东亚的美术,是东亚美术名正言顺的不祧之祖,也不为过。 我中华民族特别的长处,是不但能够闻一知十,而且是只要和别的民族文化见见面,就会造出比人家更好的文化。一般美术史学者,他们把中国自三国至五代(约西纪二○○--一○○○年)的一个时期,定为"佛教艺术时代"(德人Hirth氏)或是"古典时代"(英人Bushell氏)或是"西域艺术攫取时代"(日人伊东忠太氏),述说当时以后的美术,完全没有独自的发展,而决定中国的中世美术史。我可以举一个极简单的例,来证明这种述说的不确。诚然,中国的美术,受了不少印度的影响。但是要明白,这些影响,到了六朝初期,早被中华民族聪明的脑袋将它化得干净。譬如说,张墨顾恺之的《维摩变相图》,陆探微载安道的《无量寿佛》则学印度的么?印度有没有?云岗龙门巩县等佛窟两足交叉的弥勒像,又是学印度的么?印度的弥勒像,是否两双脚交叉还是并垂呢?像这种例,举不胜举,一二学者,觉得中国人太不可方物,于是拼命从佛教经典内,拖出中国佛教艺术的前身来。似乎带哭带骂地说:"中国真聪明!印度没有的东西也会造!你看呵!菩萨头背后那道圆光,印度又那里有呢?"我们并不否认人家如此地讥评,这正是我们所欣慰的事。美术是什么?佛教美术又是什么?朝鲜日本的古美术,都是中国美术的儿孙,然不能说朝鲜日本便没有它自己的美术。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在美术上特殊的伟大的表现!是世界美术史上最光荣灿烂的一页! 只是创造,创造得不高明是不行的;只是吸收,吞进去受不住也是不行的。中华民族,有无量成绩做本身最高度文化的证明。纪元前一千年的工世,能作出就是现在五千年后也还是奉为标准的"形式"和"纹样"。葡萄花纹,就说是外国货,然"云纹"、"雷纹"、"蟠纹"、"饕餮纹"总是本号自造!并且形体周备,意匠完美,会在砖瓦头上刻字描画!会将一双雀子,站在乌龟背脊上做灯盏!檐会飞!柱会雕!凡是与生活有关系的器物,哪一样不施以美的设计?秦始皇为防胡人而筑的万里长城,其雄伟盖世的气慨,又谁不咋舌吃惊? 绘画较工艺发达稍迟一点。古书上,舜皇帝的妹子,以及"苍颉作书,史皇作画"等等传说,姑不信它。在今日可得见的古代绘画作品,汉朝的已有很多了。孝堂山武梁祠的石刻画,固然不是二十世纪图案最发达的欧洲画家可以"便化"得出来,就是一块汉画像砖上的人物,也够使现代东西方的人物画家惊异。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橱内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那画上的人物,态度优美而庄重,线条遒劲,布置闲雅,第四世纪的东西,我们不知道那时候欧洲的人物画如何?再说唐代的阎立本,它的驰名世界的《历代帝王像》,听说尚有十三张在福建林氏家中(一说梁鸿志君所)。这稀世的宝物,它的唐代初期绘画的黄金时代,充分表示无遗。日本帝室御物有一张《圣德太子像》,中间画圣德太子,左右画山背大兄王和殖栗王。这张画,他们的确经过许多人研究,据旧法隆隆寺《寺传》上说,是百济国阿佐太子到日本画的。许多人不以为然,说《圣德太子像》的服制全是"本邦的古仪"!但是除此以外,可没有第二张和这画逼肖的作品。是天上掉下来的么?实事求是的先生们,不得不怀疑了,不得不恭维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了。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也是中间画皇帝,两边画侍臣侍女的。于是《圣德太子像》的本源(布置或笔法),便牵在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上。 经晚唐五代而至宋徽宗的花鸟,即今日还原色印在日本寻常小学生的画帖上。不过不说是中国的,但说"距现在有八百多年一个叫做宗的皇帝"而已。绘画到了徽宗时期,无论花鸟,山水,一切部门,都有杰出的大家,彪炳史乘!南渡后,刚刚一百二十年,霹雳一声,蒙古人打定了天下,可怜当时那班画家们,忍着精神上的痛夺,拼命向笔墨间抒其抑郁之孤愤幽绪!黄公望,他叫出"寄乐于画"的口号,以刺激那些利欲熏心的分子。倪云林也曾说过"余之画,不过草草,聊写胸中之逸气耳"!这种艺人的本色,也是当代社会的反面。我们看倪云林的山水,存着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元四大家中,王蒙为了母舅的关系,做过一下泰安知州,在画史上,虽然他的挥洒高妙,有时也逃不了峻刻批评。至明代则文沈唐仇是适合当时代的产物,谨严之中,复邃幽趣。至于清初的八大山人与苦瓜和尚,他们的行径和笔墨,又岂独在一山一水一花一鸟之间?尤其石涛的诗,"梅花"、"遗民"可说是常常应用。我们在三百年之后,应不应该向这些民族艺人表示诚恳的敬意? 雕刻的遗迹,随便说吧,如云岗巩县天龙山等多数的佛窟,真不知接受了几何人的瞻仰和崇拜。东方固是第一大艺术,西方也未见得有出其右者。我们要知道,这成千成万的石佛,都是先民一刀一刀,一尊一尊,累月经年所造成,若说是没有伟大力量的民族办得到,那现在也不让云岗独霸一部东方雕刻史了。 这无量数的遗宝,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唯有这些遗宝,中华民族在世界美术上始值得自豪,值得人家不远万里费长久时间,来研究我们一张纸或是一块石头。 然则中国美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呢?这可分做两方面说:一方面,以异民族的关系,突然接触"形式"、"色彩"与自己绝对不同的美术品,自然产生一种奇异。或者本来存有某种用意(如对于工艺品),因之有些人,拼命地研究。这些人,是把中国美术推崇得真比天还要高不可攀。一方面,就美术品的评价上,中国美术品,大至开山打洞,小至一把扇子、一个酒杯,都具有不可形容的独特境界。这种境界,是中华民族的境界,是东方的境界,也即是世界两种境界之一的境界。因此,与欧洲美术,显然划清了路线,而此辔齐奔。 他们的绘画,是"色彩"和"面"的结合;中国的绘画是"线条"和"点"的交响乐。过惯了都市文明的他们,现在也需要枯淡清冲的刺激,在绘画上,已有相当的证明。不过以欣赏的趣味或能力如何,所以有的欢喜唐宋的谨严,有的欢喜元人的淡逸。 他们的雕刻,是不穿衣服的多;中国的雕刻,则多穿衣服。人体的曲线固属美妙,而衣服飘举,隐约如见,又何尝不美?他们的材料,多用金属,用石头;中国的材料,多用木,用泥,用麻,用漆,这是种种环境造成的分歧当不因此显其轩轾。 中国的美术,无论建筑、雕刻、绘画、工艺,创作上固各有伟大的贡献,理论上更是发世界所未发。东晋有顾恺之的《论画》,南齐的谢赫的《六法论》。当第四五世纪,即有如此完善的绘画理论,可说是惊人的成功。如顾恺之说的:"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完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王微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是何等的透彻合理呵!本来美术不像科学,不一定读熟了理论才去制作,也不一定有理论便有作品。但是世界美术史家们,常常贬人而誉已。我以为这些精湛的论著,是值得特笔大书,任他们存着怎样的偏见,也绝不能稍稍摇动。 在另一种情形之下,"中国美术"这个名词,稍稍费解。它的含义,似乎加了一层限制。欧美人所谓"中国美术",至多包括到嘉道以前。那时候,足迹到过中国的还不多,仅仅从一些布教师或商人的手中,得受中国美术的洗礼。日本人就根本不说出"中国美术"四个字。虽然是一本一本图谱或论著,自序文至版权页都是中国的美术品或研究,但总名之曰"东洋",或名为"支那古代美术",置于印度朝鲜之间。我们自己对于这种现象,应该明白西洋人与日本人的中国美术观,在可能内,他们是以不提起为妙的。此中道理,非常简单。 那种中国美术在世界上,不是被人轻视么?当然!在现在民族竞争的时代,谁肯对我们中国人说出半个好字?事实上,我们早知道有若干的"中国通",在贩卖中国的美术,在靠谈谈中国美术吃饭!更说具体一点,中国美术实在好得使一切不愿谈的人而又不得不谈,更不得不把中国美术似通非通地来利用。美国大来公司邮船上所印的旅客单,也装饰了中国六朝的佛像,江西不值钱的樟木箱子,到了支加哥会变成无上的美术品。日本不必论,著是不相当研究过中国美术,想做美术家是很困难的事。近年上田恭辅氏的《支那美术工艺骨董图说》,翻开封面便是"震惊世界的支那工艺美术"十一个大字。这点,也可见中华民族美术在世界的力量和地位了。 中华民族美术的进展,恰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这条线,随美术的部门而曲折不同,同时随民族意识的强弱而曲折不同。我们要推究它曲折的痕迹,推究何以盛何以衰的原因,做今后民族美术建设的参考。 美术是一面社会的镜子,它的发生,成长,或是灭亡,都有它背后的一切做主人,使它不得不顺着而同一步骤,同一进退。前面说过,中国美术发达最早的是工艺,如玉器、铜器等,在三代已有精致的作品。因为朝廷设了玉府,召了许多琢玉的人从事研究制作,铜器也定有制度,形式大小等等,都有一定的标准。在这统一的机构指导之下,所以呈露当时代工艺极盛的时期。以后秦汉承继三代有组织的宏规,遂蔚成中华民族独立的伟大的美丽轮廓,造型的样式上,也愈见复杂,一一合于生活的需要了。绘画也可以用此种在统一下始得发展的方式来证明它的盛衰。绘画上黄金时代的唐宋,在唐有玄宗的好艺,育成吴道子李思训阎氏兄弟(立德立本)许多凌铄古今的大画家,山水画之勃兴,佛像画之转变,这不都是玄宗的功劳么?宋代更是值得我们崇仰,徽宗皇帝,他不但扩充翰林图画院的机构,并且高等官吏都要考一考绘画,当时的文臣武臣,有几个不能伸纸挥洒的呢?基于这种原因,一直到南宋中期的绘画,人材之多,发达之速,元明清固然不能及,即两晋六朝又哪能相提并论?其次雕刻,隋唐佛教造像之盛,梁武帝的优崇佛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至于最近的清代康雍乾三朝,不是朝廷的奖进,那中国美术史可以划明代为最后的一个阶段。现在我们所资为最丰富最可靠的美术参考资料,大部分是这三朝的成绩。 现在我们足以相信,相信中华民族美术的建设,是在先负起时代的使命,而后始有美术的可言;是在造成统一的倾向,而后始有"广大"、"庄重"、"永远"的收获。我们过去的痕迹,很明白地呈在眼前,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的中国美术,时代的使命是什么?统一的倾向是怎样?前者可以把近几十年的美术看一看,自然可以发觉我们应该走的大道,后者就是审度目前的缓急,决定这些大道,走哪一条?如何走法?
蒙娜丽莎,这幅艺术史上最著名最珍贵的油画,现在存放在巴黎的卢浮宫中,编号为779号。在卢浮宫迄今拥有的6000幅名画中,唯有此画被放置在特制的固定的水泥盒容器里,上面再覆盖上彼此相隔了25厘米的3层防弹玻璃。每天,无数慕名而来的人们在她的面前驻足,只为一睹传说中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一幅画?难道真如王尔德所说,画中女子的微笑,是在向人们揭示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么?达·芬奇,这位暗号大师,又在这幅画作之中暗示着什么?为什么达·芬奇在几乎休笔之后,还要承接这一幅画作?为什么这幅画作完成之后,没有交给买画人?为什么这幅画在达·芬奇最后的十几年里,和他寸步不离? 1503年,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列奥纳多·达·芬奇开始着手创作这幅传世之作。他用了10年的时间,直到1513年才完成了这幅油画。在他的一生留下了相当多的笔记,可是关于这幅画,却没有找到任何记载,这位暗号大师也没有在画作间留下蛛丝马迹的线索。 蒙娜丽莎究竟是谁?神秘微笑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简妮·卡洛葛蒂丝在她的小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给出了有史以来最大胆、最不可思议,然而也是最合乎情理的答案。这本在2006年大热的历史悬疑小说仅凭着故事大纲便卖出全球十余国版权,已售出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俄国、希腊、韩国、中国等近二十国版权,声势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达芬奇密码》。 这是一本挑战智力的小说。简妮·卡洛葛蒂丝从2005年1月11日意大利考古学家最新发现的达·芬奇在佛罗伦萨市中心桑蒂西马·安侬兹亚塔修道院里的工作室出发,为我们构建了一座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螺旋迷宫。与普通的悬疑小说不同,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简妮·卡洛葛蒂丝采取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法,让秘密的主角,蒙娜丽莎本人,来引领我们在这座由阴谋与情欲交织成的迷宫中探险。 蒙娜丽莎———在这本小说中自称丽莎小姐,将我们带回了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生活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萨。这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而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佛罗伦萨,而是在历史的真实中,被十字架与鲜血的阴影所笼罩的佛罗伦萨。神秘的占星术、大教堂撑起的信仰、贵族的爱恨情仇和家族势力之间的争夺,与艺术的伟大光芒同时盘踞在这座城市的上空。佛罗伦萨的两个最大的家族———梅第奇家族和帕奇家族———展开了长达二十年的争斗。而故事是从1478年,在圣母百花大教堂由帕奇家族策划的对梅第奇家族的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开始的。作为佛罗伦萨的统治者、梅第奇家族的亲密朋友,列奥纳多·达·芬奇也卷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他目睹了谋杀的过程,并且凭借画家惊人的记忆力画下了凶手的肖像。但是为了保护他所爱的两个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从未公开过这幅画像。直到他遇到蒙娜丽莎,他在这少女出生之前就承诺过要帮她画一幅肖像。而在绘制这幅肖像的过程中,他发现佛罗伦萨的阴谋从未停止过,为了保护他所爱的人,他决定通过蒙娜丽莎的画像,来透露这个从未公开的秘密。随着蒙娜丽莎本人的叙述,我们发现坐在她面前的这个画家,与蒙娜丽莎和她的母亲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在蒙娜丽莎神秘的身世之中同样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天才画家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母亲安娜、梅第奇家族的朱利亚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共同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蒙娜丽莎,就是这段情欲纠葛之间的产物,而在她的画像后面,则隐藏着一个联系着过去与未来的秘密…… " 妥协╮
艺术写作的基础与文学或历史学的分析原则是一样的,在一篇艺术史论文中,我们必须使用能描述视觉的词汇以便能把我们的视觉印象转化为清晰具体的语言文字。一、形式分析:形式分析是艺术写作的基本形式,通常首先会出现在艺术史的课堂上。在一个严格的形式分析中,除了你能看到的物理形式之外的任何其他信息都不是必须的,虽然一些知识性内容可能会起到帮助作用,但你只需要关注作品的视觉元素。形式分析需要关注线条、颜色、构图和风格等内容,还需要描述观者所感受到的美学效果。因此任何形式分析必须进行大量的描述,重要的是要记住,即便是纯粹的形式分析也必须让其中每一个要点与随后进行的对作品的全部解释有关。二、研究性论文一篇艺术史论文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这取决于写作中的观众预设和写作动机。一个肖像学分析专注于有代表性的个体肖像,要考虑到图像的象征作用,历史或神话人物的身份,以及其他任何有视觉意义的要素。研究性论文也会关注到艺术家的传记细节,如米开朗基罗描绘西斯廷教堂的故事,或者凡高的《星夜》与艺术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可考虑赞助和社会背景这些因素以及将作品置于某种历史框架中。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重要的是使连接事实的背景研究与对作品本身的分析达到平衡。许多情况下,你会依赖形式分析原则来支持你的一些说法。三、比较分析对两件艺术作品进行比较的方法常常用于学术论文和应付考试。这种方法能结合艺术家信息,主题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形式分析,以此来推断两件作品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关注这两件作品在哪些方面是值得特别注意的,而无论这些特点是否为双方所共有。比较通常始于相似性,如果两件作品有一个相同的产生背景,是同一个艺术家或同一历史时期,或者描述相同的题材,再根据这些共性的条件去开展比较。然后,再去发现两个作品的不同之处,从显而易见的差别到更微妙和更具体的差别。再通过分析推断每一个差异中可能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四、进一步建议永远不要忘记你的读者是谁。一篇报纸上的文章会大大不同于纯粹的学院论文,它可以使用更随意的语气去吸引更广泛的读者。那么,显而易见,它也不同于一个展览评论。如果你在写作中能分别对待这些文体的不同要求,你的文章就会更加生动有趣。尽管艺术史没有固定的读者,但你也应该永远针对某个目标读者群,通常最安全的假设是为你的同学而写作,而不要仅仅考虑你的教授。当你描述艺术作品时,你要使用一般现在时。当你提到艺术家的生活和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时,就要使用过去时。而形式分析应该永远使用现在时,应该将其看做是作品本身在进行自我说明。
写篇关于一件艺术品的论文最好要注意以下两点:1、艺术家想bai要表达什么?2、艺术家表达得怎么样?这个标准在可以在几种情况下使用。这是相对而言较好的标准(如果你不会不切实际地看待作品的话),这个标准划出了一道底线,在这道底线上看作品就会避免出现过好或者过低的评价。你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写书籍、电影、戏剧表演、绘画、音乐以及任何创造性艺术作品。写艺术论文的大量工作时间是用在分析作品以及写提纲上的。在写作中,会面临许多挑战,不过要是你有个足够完美、坚实的大纲的话,论文就会很好写了。难度:比较简单说明你需要的东西:你要写的作品的图文本,电脑/纸和笔分析作品1、写出你认为艺术家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16世纪莱昂纳多·达·芬奇画的著名的《蒙娜丽莎》,众所周知,而且高深莫测。很明显,你不能准确知道达·芬奇本人通过这幅肖像画究竟想传达什么。许多有成就的艺术史家写了大量关于这幅画的文字。所以,你能表述些什么呢?很多很多。在这个例子里,在一篇关于名画《蒙娜丽莎》的论文中,你可以总结说艺术家试图透过肖像画讲述一个特殊女人的故事。这可能看起来很明显,不过你要记得,你要描述的作品是很不一样的,比如,一张宗教教学画作,或者一副现代抽象画,因此,关于这种特殊作品的评价就会变得完完全全的不同。2、写出你看到这件充满创造力的作品时的认识和感受。举例而言,从达·芬奇画的女人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感受不用和她的身份有关,但如果你知道了她背后的故事,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尽量忠实具体地描述你的反应。别在意自己有没有权威性。你要写篇关于《蒙娜丽莎》的好文章,不必先成为一个专业艺术批评家,或者曾画过意大利式杰作。3、检查一下第1步和第2步,你的反应是否和艺术家想要表达的相符合——这件艺术作品是成功的么?记住,你喜不喜欢你写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正在用你自身的感受去写一篇艺术作品分析。记住,你可以写篇文章,比较一下用同样的表现手法的成功与不成功的作品。4、把所有创作作品过程中的变量都列下来——所有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做出的决定。在《蒙娜丽莎》的例子中,这种变量可以是主题、构图、材料(颜料和肌理)、色调、笔触和细节表现程度。5、在每个变量下写个短小的简介。比如,《蒙娜丽莎》,你可以写“主题——女性”,“构图——肖像近照,画面中心”,“色调——宁静”,等等。论文发表声明与大纲敲定1、用上述步骤写一份发表声明的粗稿。别用第一人称,即使你的自身感受影响了你的很多想法。发表声明粗稿可以是“莱昂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副优美的画作,运用文艺复兴的绘画技巧,但主题仍然成谜。”你的发表声明可不能是“《蒙娜丽莎》真是太美了啊”。2、在发表声明里把变量整合一下。你不用把列表里的变量一一写出来,可以每个变量写段话。3、把每个变量如何使作品成功(或者不成功)表现记下来。写正文1、描述变量的时候写得越详细越好,把你的感受也写进去。一般来说。这些描述会让读者更相信你的观点。2、写个引人入胜的介绍和令人满意的总结。3、校对文章。
1903年10月18日,在北京创办军乐队的英国人赫德写信说,其乐队中的第一单簧管演奏者,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被保定的军乐队以四倍高薪聘走,这说明中国人演奏单簧管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 1922年10月,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成立后,单簧管演奏家穆志清先生曾前往任教。[2]经数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下半叶,我国单簧管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但有一些演奏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①单簧管作品也在国际比赛中夺冠。②从60年代初起,国人开展了对单簧管艺术的研究,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这些文献,回顾了单簧管艺术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促进单簧管艺术在我国发展,不揣冒昧草成此文,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 历史文献――从无到有,渐入佳境 笔者在1962年至2004年的我国大陆各类报刊上共搜集到77篇有关的单簧管文献,根据内容可分为作品介绍与分析、演奏技巧与教学、单簧管艺术史、乐器制造与技术四类,各类篇数及所占比例见下表。 在属于作品介绍与分析的11篇文章中,8篇介绍欧洲古典作品,只有3篇介绍中国作品。单簧管演奏界的老前辈张仁富先生在他不足700字的短文《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中介绍了《苏北调变奏曲》(张梧编曲)、《回旋曲》(辛沪光作曲)和《抒情曲》(杨庶正作曲),指出单簧管演奏技术已有惊人的发展,“希望作曲家和演奏家之间更好建立创作上的友谊和联系,同时进行大胆创作”。[3]席伟泷先生在介绍陈其钢的一首单簧管独奏曲时说:“《晨歌》在旋律风格上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某些调式调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旋律发展手法,使得音乐清新、明快且富有生气。还在乐器的性能上做文章,极大地发挥了单簧管与钢琴的表现特色。”他认为《晨歌》对我们有所启迪,其创作手法可以“运用于类似的现代音乐作品,尤其是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中”。[4] 研究演奏技术的文献共36篇,占总数的46%。20世纪后半叶,国外的单簧管演奏家们已探索和介绍了循环换气、双吐、复音、颤音、滑音等新技法,但在上述36篇文章中,除刘波编译的《单簧管新音响》[5] 介绍复音演奏法、韦郁佩译的《复吐音与单簧管乐器》[6](注)2篇文章外,其他文章都没有触及任何新技法,只是介绍呼吸、运指、舌奏等最基本的技法。 在第三类文献中,李华山先生的《单簧管艺术史》较全面地介绍了单簧管艺术在西方的发展,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乐器制造工艺的发展、作曲家对它的运用,还评价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作品。作者还特别提及了我国作曲家胡壁精的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指出它“很有特色,旋律很美,是一首很好的、受人喜爱的单簧管独奏作品”。[6] 在研究乐器制造与技术的16文献中,席伟泷、姜存发的《单簧管哨片研究》最突出,其研究方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文中通过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哨片纵断面照片和对演奏效果频谱的测试数据,证明芦竹经过防腐处理后制成的哨片音色更纯正、寿命也更长。作者还指出:浙江萧山和安徽凤阳出产的芦竹质量很好,但当地无人从事种植。[7] 这些文献按年代分期的结果如表二所示: 张仁富的短文《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不仅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唯一的文章,也是上个世纪发表的唯一介绍中国作品的文章。10年之中只有一篇文章发表出来,说明那时单簧管艺术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演奏技术与教学、艺术史、乐器制造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展起来。 70年代比60年代有所进步,发表的6篇文章中,除了一篇译文谈论演奏技法,其余5篇都是谈乐器制造与技术的,主要探讨如何制造哨片、嘴子等部件。因为当时正处在“xxxxx”时期,几乎不可能对单簧管作品进行介绍与分析,更没有条件研究单簧管艺术史,所以在这两方面“交白卷”并不奇怪。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总数已比60年代增加了许多,说明通过单簧管演奏家和制造家的努力,单簧管艺术这一时期在我国还是有所发展的。 随着改革开放,单簧管艺术也迎来了春天。8 0年代共发表24篇文献,是70年代的4倍。其中5篇有关单簧管艺术史论文的发表,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学术空白。在80年代发表的论文中有11篇研究演奏技术与教学的内容,占论文总数的45%以上,而且从数量上超90年代。其中大部分文章介绍呼吸、运指、舌奏等最基本的技法,说明当时大家比较注重基本演奏技法的探讨和教学。有关乐器制造与技术论文的数量比70年代也有所增加;但作品介绍与分析方面的论文数量和60年代相比却没有增加。 从表面看来,90年代发表的论文总数低于80年代,除作品介绍与分析方面的论文数量有所增加之外,其他类别的论文数量都有所下降,如乐器制造与技术方面的论文从7篇减到了2 篇。但这一时期的论文质量却比80年代有大幅度的提高。如前面提到的《单簧管哨片研究》一文便是90年代发表的,这篇文章的学术价值较高,引起国内外音乐学界的广泛注意。作品介绍与分析文献的从80年代的一篇增加到4篇,但其中没有一篇介绍中国作品,这是一个缺憾。 在21世纪的头4年中发表的论文数量不但超过20世纪90年代,也超过了上世纪发表论文最多的80年代。探讨演奏技法与教学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达到了55%以上,说明这是大家的关注的热点。可以预计,21世纪的头10年,单簧管文献发表的数量会达到历史最高点,如何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保证和提高文章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二、 学科发展――植根传统,放眼世界 我国单簧管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很快,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令人鼓舞。但笔者通过阅读文献看出,我们在单簧管学术研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 任何一门艺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的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她的传统文化土壤。卞萌在《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一书中认为:近百年来钢琴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茁壮成长,是因为中国人民把外来的“钢琴文化这一种子,播种在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8]要促进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我们也必须把它播种在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之中,然而在20世纪,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相当不够。为了在21世纪把单簧管艺术植根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我们必须做大力提倡创作、推广中国作品,学习传统音乐,及时总结经验,并尽快建立我国的单簧管教学体系。 我国钢琴界的老前辈胡伯亮教授在谈到建立中国钢琴学派这个重要问题时曾经指出:“要多多写出为中国人所接受、所欢迎的好作品来”。卞萌则认为:“有了优秀的中国作品,才能有自己的钢琴演奏方面的中国特点,才能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演奏特色来,否则建立中国钢琴学派就是一句空话”。[9]虽然50多年前,张仁富先生就希望作曲家和单簧管演奏家建立创作上的友谊和联系,中国作曲家也为单簧管创作了不少作品。(13( 已发表的单簧管文献中几乎只介绍和分析外国作品,很少介绍我国作品的现象,反映出演奏家们对中国作品兴趣不大的事实。与外国经典作品相比,现有的中国作品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写作技巧方面亦可能不够成熟。但演奏家们应当积极支持和鼓励我国作曲家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更应大力提倡演奏中国作品,促使更多更好的中国作品问世,只有积累一定数量的中国作品,单簧管艺术才有可能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张仁富先生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建议,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演奏家急需增强与作曲家的友谊和合作,为能有好作品问世创造条件。 由于单簧管是外来乐器,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学单簧管的人只要学好西方人的技巧就可以了,他们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学习我国的传统音乐,而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也没有什么可以供他们学习和参考的技术与方法。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众所周知,20世纪后半叶单簧管演奏技法在西方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其中一些技法(如循环换气法)则是从东方学习到的。据王汉华先生研究:“最早使用循环换气法的当属我国的唢呐艺人。50年代初,我国笛子演奏家赵松庭成功地将这一技巧运用于笛子。国外的一些管乐演奏家也竞相学之,获得了一定的成功。”[10] 王汉华的文章早在1983年就发表了,而且那时,唢呐、笛子等民族乐器演奏家已经普遍掌握了这种方法,但我国大多数单簧管演奏家对它几乎全然不知。直到1998年,由国际单簧管协会(ICA)主办的单簧管艺术节在北京举行,当该协会主席斯普瑞博士(Dr.Robert-Spring)用这种源于中国的“新技法”演奏罗西尼的《引子、主题与变奏》时,我国的许多演奏家才第一次听到它的实际演奏,有的与会者甚至感慨地说:“这种方法我们过去连想都没敢想过!”。如果在50年代,能有一位单簧管演奏家不耻下问,向民间艺人或民族管乐器演奏家学习,我们可能早就掌握了这种技法,外国人则要来向我们学习这种方法了。循环换气法的“出口转内销”说明我们在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扩大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同时,忽视了对本民族传统音乐、传统演奏技法的学习,也没有重视与国内民乐界同行的交流。如果我们在这一方面不能有所改进,单簧管艺术就永远不可能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植根,永远不可能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民族管乐界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根据原来只用在长音上的循环换气法原理,发明了在吐音上应用循环换气法的方法,并已经在竹笛和唢呐等乐器上运用和推广。我们应当尽快地向他们学会这种换气法,不要让它再来一次“出口转内销”。 因为发展单簧管艺术,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所以介绍单簧管在欧洲发展的历史是必要的,但更应当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这包括了总结单簧管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和总结我国制造单簧管的历史经验两方面的内容。现在,学生们还能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史,如果我们如果不开展这项研究,把“口传”的记录下来,再过十几年,补写这段历史都将成为不可能的事。一种乐器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该国制造此种乐器能力、规模和技术都有密切关系。钢琴和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提高是不可想象的。目前单簧管制造及其技术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十分薄弱环节,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及时总结已有的经验,才能对单簧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有所促进。 1980年,国际著名单簧管演奏家唐纳尔德?韦斯特莱克先生应邀访问我国时曾经认为“中国的语言很美,充分具备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中国单簧管学派的基本条件",他还预言中国“必将培养出震惊世界乐坛的艺术大师”。[1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单簧管学派应当是我国单簧管界的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起中国独特的教学体系。因为教学是发展器乐艺术的中心环节,如果不对教学进行研究,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后继乏人,根本就谈不上发展,更没有可能去建立学派了。据统计,仅在1979年到1990年间,中国钢琴界便发表了80多篇有关钢琴教学的论文,[11]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极大地促进了钢琴教学的发展,为我国选手攀登世界钢琴艺术的高峰和建立我国特有的钢琴学派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涉及演奏技术与教学的单簧管文献中介绍演奏技术的多,讨论教学问题的少。加强对单簧管教学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21世纪,我们如果能够将单簧管艺术植根于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单簧管学派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陶亚兵《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史稿》[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第210页。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第95页。 [3] 张仁富《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J],《人民音乐》,1962年9期第10页;席伟泷、陈其钢的《单簧管曲晨歌》[J],《交响》2001年9期。 [4] 尼・拉姆齐《复吐音与单簧管乐器》[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3年4―5期第183页;《单簧管新音响》[J],《黄钟》,1991年第1期。 [5] 李华山《单簧管艺术史》[J],《齐鲁艺苑》,1987年第1期第45页。 [6] 席伟泷、姜存发《单簧管哨片研究》[J],《黄钟》,1991年第2期。 [7]张仁富《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曲》[J],《人民音乐》,1962年第9期第10页。 [8]席伟泷、陈其钢的单簧管曲《晨歌》[J],《交响》,2001年第9期。 [9] 王汉华《“音不间断换气法”在管乐演奏中的运用》[J]《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第50―53页。 [10]王端玮《与单簧管专家威斯特莱克的一席谈》[J],《音乐艺术》,1982年第1期第81页。 邸晓嫣 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张宁)
《故事世界》在2000年改版为上半月《故事世界》《华夏故事版》。 一、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栏目主要刊发反映现当代生活的故事作品,要求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情节生动精彩,讲究曲折变化、跌宕起伏、要突出悬念,强调趣味。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处。 二、都市风情 发生在城市的现代故事。要求匠心独运、故事性强、题材新颖、角度奇巧、嘻笑怒骂,皆可成文。挖掘人性或至善至美或至恶至丑,表现人生遭遇、反映时代社会命运的催人泪下的作品,本栏目力求煽情。 字数要求在1000字至2500字左右,最长不要超过3500字。 收件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七路21号《故事世界》 收(请注明收件人) 邮政编码:450002 电话: 3834563 传真: 另:电子信箱共用,所以必须注明所投栏目名称,不写编辑姓名也可。 故事类报纸: 古今故事报 430077 武汉市武昌黄鹂路75号 生活T台:现代传奇、淘金生涯、官场百味、案影迷踪、百姓茶馆、乡村野话。要求题材新颖,情节曲折,语言精练,故事性强,6000字以内。云妮 历史传奇:历史人物、民间故事、武林传奇、风土民情故事等。5000字以内。柯贤柳 情感画廊:2000~5000字,其中“微型情感”2000字左右。晓照 我心珍藏:第一人称,情感倾诉故事,4000字以内。晓照 社会写真:真人真事进行艺术加工,注重故事情节,6000~8000字。预言 《古今故事报》——“微型故事”栏目向您征稿 1、人生百态:演绎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浓缩生活精华! 2、人物素描:典型小人物事例——微小中见大人物! 3、人性人情:亲情友情爱情故事--小故事真善美! 4、官场现形:官场之风云变幻,辛辣讽刺的故事. 5、商海风云:创业道路上的奇招怪式故事——看你怎么接招! 6、魔幻空间:以魔幻的形式表现现实生活的故事——微小中见真神奇! 7、其他各类题材,构思独特——微小中见新、奇、趣、巧! 以上来稿均要求题材新颖,情节完整曲折,结尾出人意料,语言精练,故事性强兼具小说意味。 字数在1500字左右。 稿酬100-200千字 优稿优酬! 除微型故事外,小薇也开始通编其他栏目的稿件了,欢迎各位小小说写家不吝赐稿:) 生活T台——以当代生活为背景,抓住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经历、人生际遇做文章,展现丰富多彩 的社会现象,作品要求时代色彩鲜明,题材新颖,情节曲折,语言精练,可读性强,带给读者畅快淋漓的阅读感受。字数在4000以内。 现代传奇——以国内当代题材为主,要求故事情节新奇可读,题材新颖,可读性强。字数在3500字以内。另设分栏目如下: 1,奇幻故事:现实生活为创作背景,情节离奇夸张,带有一定的奇幻、传奇色彩。 2、案影谜踪:侦破或揭示案件(事件)真相类故事。要求有一定的推理色彩,情节紧扣,出人意料又符合情理,揭开扑朔迷离的案情。 3、惊心时刻:惊险、恐怖,或者是看似离奇、却藏有玄机的故事,情节诡秘,令人惊诧(纯粹鬼怪题材不用)。 情感话廊——紧扣时代背景,讲述当代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情事,包括爱情、亲情、友情。题材广泛。要求揉情于事,事中显情;题材新颖,情节曲折,情感动人,有鲜明的时代感。字数在3500字以内。 1.非常情感:挖掘特殊背景下的特别情事。力求情节跌宕起伏,情感憾人。 2.热线情感:从简单而平凡的日子里寻找动人的生活奇遇和情事。 3.边缘情感:由徘徊在道德与情感之间的微妙情感而引发的故事。 历史传奇——建国前(1949年以前)的古人古事。故事背景有一定的历史感,符合当时的社会风貌、风情;题材上有传奇色彩。包括武林侠影、乱世风云、民间传奇、人物演义等版块。字数在4000字以内。 社会写真[包括海外故事]—— 1、国内题材为主,内容健康可读; 2、故事有纪实性,或以真人真事改编亦可,时代感强; 3、故事取材平常人的不平常经历、特殊职业或真情感人的故事,不局限于重大案件和婚外情感纠葛故事; 4、重叙述少议论,注重情节编织和人物言行刻画,力戒新闻评论体裁和盲目煽情的手法。字数在5000以内。 5,海外故事:以中国人在海外的事业、情感、生活等内容为主,具体可涉及到出国留学、打工、移民及婚恋等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字数要求4000字以内。 投稿方式: 来信请寄:武汉市武昌区黄鹂路75号《古今故事报》 小薇 收 邮编430077 (一月内未接到电话通知或回信,请自行处理) e-mail: (收费) (免费) 《故事报》 关于编辑信箱、稿费、报样、用稿栏目及要求的说明 李永宏 7月份重新分工的栏目:头版故事要求在2000字以内、故事性强、题目打人、有看点。(稿费增加一倍) ”幽默故事“要求在职1500字以下,令人忍俊不禁。 ”官场故事”要求3000字以下,讽刺为主,批评揭露欢迎,歌功颂德也可。 栏目不是固定的,我们会根据读者的需求与时俱进,再设立新栏目也请各位朋友多出点子。最缺的稿子是头版故事! 绿茶飘香 《故事报》编辑绿飘香诚挚向各位腰稿:奇幻故事、爱情故事、星座故事。邮箱: 我们《故事报》新近增加的版面——奇幻故事,今天隆重登场了!!绿茶飘香为该版的责任编辑,在这里怀着急切的心情,期盼着您的来稿!有稿子尽管砸来。 字数要求:4000字以内 内容要求:请您尽可能地发挥您的想象力,构思出情节曲折、奇幻的故事来。题材不限,写人,写事件,写感情等都可以。 关键词:新奇、悬幻。 特殊说明:不同于悬疑恐怖故事,奇幻故事侧重于情节、内容的新奇性、幻想性。就是写人们生活中目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象。 !!!投稿邮箱: 关惠钰 我负责民间故事栏目包括:历史上的名人传说、民俗故事、武林故事、妙文趣事、鬼狐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民间传奇等等,凡是建国前的故事都属于这个栏目;情感故事栏目包括各类人婚姻恋爱故事。来稿字数要求在1——4千字,故事情节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且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来稿可发至我的邮箱e_mail:ghy_gsbao@163.com.我保证尽快反馈信息,如果您的作品在两个月内得不到答复,请自行处理。谢谢! 王蛟 “恐怖悬疑”栏目寻求各位的支持 自今年改版以来,我承接了“恐怖悬疑”一栏,运作了近半年的时间,现在就栏目用稿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说明如下并寻求各位的支持。综合这半年来所用稿件,大体上“恐怖”一词都被鬼、怪故事所取代,这与我们的初衷是有一段距离的。应该知道不单只是那些虚无的鬼怪可以带给人们毛骨悚然的感觉。而“悬疑”几乎没有,其实,悬疑故事在我们生活中是一大块,它涵盖了很多,如已知的(有过相关报道:过去的青铜制造、野人、第三类接触等等)和未知的(***去想像了:工业、农业、甚至就在你的身边;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我们生活的星球造成了巨大灾难,如污染,如抗生素带给人或其他生物的异常反应等等)的自然谜案,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拓展读者的想像空间,并藉此告诉人们一点我们并不了解,但却有可能(甚至已经)发生的事情。在此,希望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开动你的脑筋,多在这几个方面下下功夫。我们也可以就此多交流__ 我会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苏老师的信箱: 精短故事、亲情故事、村落故事。希望作者支持! 其它的我会很快贴上。工作不周,抱歉。 关于稿费:发稿后的一个月。 样报:最晚是随稿费同寄。 注意:本报编辑的信箱全是下划线(—),而非上划上,请注意,以免错了发不进来。 经典故事 1,只登当代新故事.民间传说的,武侠的,民国时代的,文革时期的,此类故事不可能刊发. 2,我们的读者定位是成人,以流动人口,打工一族为主.故关于校园的,学生故事也不会刊登. 6,字数超过4000或少于500字的. 一、《经典故事》面向城乡普通读者,主要刊登当代新故事,本报一周两期,采用原创首发稿件,稿件需求量大,稿酬从优,欢迎投稿。 二、来稿要求:(1)题材上以都市情感、生活隐私、社会热点、城乡奇闻、百姓趣事、恐怖奇幻等为主;(2)风格上力求时尚,激情,有趣。好的正面作品能催人泪下,好的情感故事要前卫,一波三折,好的短故事能搞笑,妙趣横生。(3)语言运用上要通俗,口语化,特别欢迎网络语言,但要少用方言,忌庸俗、污秽、下流的词汇。(4)篇幅要求500-4000字。(5)不要投寄新闻纪实性的稿件。 三、来稿必须是原创首投作品,无抄袭、侵权之嫌。本报对一稿多投的作品不发稿费。优稿优酬,发放及时,一般60-100元/千字。稿件发出满4个工作日,登录本报网站,在“用稿快报”栏目中查不到你的作品目录,即可另处。 四,本报无纸化办公,只收电邮稿件。 E-MAIL: 发表小小说的杂志: 百花园 微型世界 微型小说 文艺生活 精选小小说 金山 短小说 《小小说月刊》 佛山文艺 ;; 发小小说的报刊: 《光明日报》 《现代快报》副刊 《安徽市场报》 《天府早报》: 《杂文报》 《五味子》李晓娜 《郑州晚报》 小说擂台 陈泽来 《金陵晚报》百姓坊 凡子 500字 《合肥晚报》 副刊 王小波 《海口晚报》 杂文、小小说 《柳州日报》副刊 肖柳宾 城市笔记: 金陵晚报 百姓坊 有生活气息的幽默小品文。文章要有生活,并且一定要使人看了发笑。如果不幽默,很难上稿。 要求:500字左右。南京地区首发。发表寄样报,稿费按篇算,一般一篇80,最低也不会低于60。 另我的邮箱设自动自复。来稿原则上15天无复可自行处理。我也会尽量多回复作者的稿件。 《武汉晨报》“市民故事” 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每个人都有故事。 不好笑不要,不原创不要,500字以内 热烈欢迎源自生活的好笑小故事、童言无忌,字数不宜长。 每周三截稿, 迷糊悠悠谢谢各位。 晨报 说吧 字数800以内(请严格控制), 厦门日报 城市副刊 (身边人身边事) 南方都市报 城市笔记 ( 叙事性笔记小品) 余少镭 反映民生百态的 南方周末 百姓记事 《长江日报》副刊部 人生百味 周璐 《长江日报》副刊部 江花 周璐 "人生百味"主要反映百姓生活,栏目以写事为特点来设置,强化亲民色彩,着笔世事人心。亲情友情爱情,趣事怪事尴尬事,酸甜苦辣唏嘘感叹,凡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皆可入文。以情感动人,以趣吸引人。现有栏目:"心事"、"往事"、"难忘事"、"尴尬事"、"家事"、"趣事"、"烦恼事"、"乐事"、"险事"、"意外事"、"开心事"、"亲情故事"、"友情故事"、"爱情故事"等(字数在1000字以内)。"江花"为文学作品版,主要适应报刊文学特点,力求贴近时代脉搏,贴近生活,并追求文学品位,期能以优秀作品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兼顾不同层次需要,力求丰富多采。促进和繁荣文学创作。现有栏目:"作家写武汉"、"随想录""小小说""哲理小品""精美散文""另类酷文"等(字数在1500字以内)。 《郑州晚报》 城市笔记 《新安晚报》 人生百味 春城晚报 城市物语 或 《生活新报》 3,世相(随笔版)、男女(男女情感版)需要1000字以内的随笔,稿费是每篇60元,见报后一个半月汇出,有样报。 三湘都市报 湘韵??;万象 刘银艳 周一、五 《天府早报.生活知味》 张波心 600-800字 扬子晚报“城市笔记” 邹小娟 或 1000字以内 长沙晚报 星城市井 郑州晚报 城市笔记 敬告各位文友 1。本报城市笔记来稿要求:用第一人称讲述发生在城市市民身边的故事,尽量做到真实、可信、感人。 2。来稿字数最好控制在600字以内。 3。来稿一般半月内即可刊出,特优稿件一周内即可刊出,半个月内没有收到本报用稿通知者,即可另处。 5。在河南省内重稿,本报半年内不再发。 7.本报在中国文友网开设有在线征稿专栏,文友们如果方便,可以到本报的征稿专区里去粘帖稿件。
2011年《可爱女生》征稿,于2010年10月20日已正式启动。每一期的截稿日期,大致都在8号左右。初审:你的来稿是否过了初审,请在来稿投出一个月之内,留意你的信箱,编辑会在来稿回复中告诉你。如果一个月之后,还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建议你另投。终审:终审结果不再一个个通知,而需要你在每个月的14号左右留意《可粉论坛》里公布的终审结果。文字编辑收稿信箱如下(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信箱都不属于《可爱女生》征稿,与小可无关):端木:锦葵:征稿栏目与要求如下:——《轻粉纯爱城》——风格要求:轻粉,温暖,清纯,朦胧,纯美,浪漫……总之,要阳光明媚一些,不可太阴鸷,更不可算计爱情。内容要求:关于中学生的懵懂小爱恋。拒绝大学时间的爱情,更不要成人爱情。拒绝狗血,小白。字数要求:3000字——4500字。请不要超字数。4500字最高限制。5000字及以上的,自行删节,否则,直接退稿。——《果绿阳光季》——风格要求:阳光、真实、温暖、青春。内容要求:关于中学时代的友情故事(同性或异性的友情皆可),或是师生情(不是师生恋)。拒绝书信留言式来稿。字数要求:3000字——4500字。请不要超字数。4500字最高限制。5000字及以上的,自行删节,否则,直接退稿。——《天蓝手心海》——风格要求:真实、温暖、感人。内容要求:亲情故事。文中的“我”必须是少年时代的我。拒绝家庭暴力文,拒绝批斗父母文。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最高不能超过4000字。——《他界空醒纪》——风格要求:玄幻、浪漫,想像庞大而奇特。内容要求:玄幻文、穿越文、魔幻文等。想象要大气,最好不要纠结在某一点上,要为读者营造出一个大的他界背景,故事在此背景上发生。语言要么具有青春活泼之美,要么具有古典之美,但古典不是文言。字数要求:3000字——4500字。请不要超字数。4500字最高限制。5000字及以上的,自行删节,否则,直接退稿。——《惊世悬疑志》——风格要求:悬疑、推理。内容要求:发生在校园里的悬疑故事,或是主人公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内容不可血腥、暴力、迷信。悬疑气氛要浓厚;推理意味要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字数要求:3000字——4500字。请不要超字数。4500字最高限制。5000字及以上的,自行删节,否则,直接退稿。——《映刻时光机》——风格要求:真实,深刻,经典。内容要求:青春最小说,关于青春的成长的迷茫与疼痛。可以爱情为伏线,但也只能是伏笔,切不可喧宾夺主,写成了纯爱文。重点要体现青春成长的心路。字数要求:4000字——6000字。字数超过7000字的,直接退稿。——《单向街》(小栏目)——@“乐活点歌厅”以一首经典老歌或是时下流行的歌曲为主线串联起一个可爱情可亲情可友情的故事。字数要求:1000字左右。另:此栏目,欢迎可宝们点歌祝福。@“橡皮树诗社”关于青春的诗歌。适合15岁左右的男女生品读的诗歌。要求,原创。字数:15行以内。责任编辑统一为:朋克。其他编辑不再负责这些栏目收稿。朋克的收稿信箱:电子来稿不回复的情况:每个小编的信箱里,都有自动回复。自动回复里会告诉你,多少天之内会给回复。在这里顺便说一下以下几种“来稿不复”的情况:第一种,附件来稿。恕不回复。直接撤稿。第二种,来稿中没有附上个人详细信息的,不回复,直接撤稿。第三种,同一期来两篇及以上来稿,又未最后声明投哪一篇撤哪一篇的,你的来稿全撤。第四种,成人类来稿。第五种,未注明所投栏目的,看你稿件,如果还可以,就回复;如果压根就不搭调,甚至根本就不是小可征文中要求的稿子,不回复,直接撤稿。所以,来稿未注明所投栏目的,如果没得到任何回复,你也不用追问。邮寄来稿注意事项:来稿统一寄往:(450011)郑州市鑫苑路008号端木(收)要求:1.字数符合约稿要求。2.请注明所投栏目。3.附上作者个人的详细资料。注意:1.如果要求退还原稿,请自付回程邮资3元。2.因为编辑工作时间有限,无法保证来稿必复,所以,两个月之内,如果未收到回信,建议另投。稿费标准及发放:千字40-120元样刊发放时间:杂志出版之日(每月20日)后两三天即寄发样刊。稿费发放时间:杂志出版之日(每月20日)起,两个月后,根据读者评刊回馈意见,评出读者喜欢的文章,按照文章的优劣确定稿费档次,进行发放。所以,建议你在来稿的时候,在文前或文后,直接附上你个人的详细资料,包括收信地址。如果有银行账号的话,直接附上。写手签约制:2011年开始,《可爱女生》的作者,将实行签约制。如何成为《可爱女生》的签约写手,成了签约写手之后,会有那些优惠以及义务,请至《可粉论坛》进行详细了解。多谢你的支持。欢迎赐稿。
《做人与作文》;
1.人民文学: Renminwx@2.中国作家: ZGZJ@.cn3.当代 mdangdai@4.收获 eharvest@ 萧飞 QXF300@5.鸭绿江:yljwxyk@6.《天津文学》qcyd@;xmammon@7.山花 shanHua GZ@;shanhua2@ 8.长城: 河北省作协主办changcheng7979@9.钟山:zhongshanzazhi@vip.10.芙蓉:湖南文艺出版社主办lotus888@11.《花溪》星悦 story@ 木每 yxmumei@12.《作家天地》张桂生 zhangguisheng2000@13.长江文艺: cjwy1949@14.《当代人》小小说栏目 于卫真 zajicheg@15.小说月报(原创版)百花文艺出版社发行 bhpubl@16.作家杂志:editor@;ccwriter@17.《百花》 风味小剧场 bhxdz@18.《广西文学》 1hh-nn@19.《百花园》 邹磊:chchlei@秦俑:xxs2004@孙萍:sunchuchu@王彦艳:xxshuo@20.《小小说读者》 xxsdz@vip.21.《通俗小说报》 way617@22.金山 zjjszz@;jinshan2@23.文艺生活 精选小小说 hnwysh@24.短小说 dxsdxs2001@25.微型小说 wxwx168@26.《儿童文学》杂志小说栏目 84514228@27.《南方文学》tea927@ tea927@28.辽河 yklh2636@29.天涯 tiya@ 30.《天池》ybtianchi@31.《鹿鸣》cnluming@32.海燕 DLHY2002@33.《北方文学》 小说编辑 乔柏梁 bailiangqiao@34.《百花》E—mal:bhxdz@35.红岩:hongyanzazhishe@36.写作:作家学者领地 writing@37.《文友》编辑部 wenyou1232@ 38.萌芽:上海市作协主办 mengya@;mengyac@39.北京文学:BJWX1@40.《莫愁》陆艾 lay@ 文稿 wxn@ 41.《母语杂志》-原创文学 muyux2000@42.海峡 haixia2003@vip.43.大家杂志社 djmag@ 44.天涯 电子邮件 tiya@ 45.大鹏湾 广东 文学艺术 shgch@;46.飞霞 广东 文学艺术 flyclous@.c47.岁月 黑龙江 文学艺术 sywxyk@48.楚风 湖南 文学艺术 dq1001ef@49.天地人 湖南 文学艺术 tdren@;50.少年文艺 江苏 SNWY@;snwy@51.采风 上海 文学艺术 cfyk@52.佛山文艺 打工族 史佳丽 sjl@ 米涓涓 lj@ 53.《女友》花园版 四少sishao456@ 54.《啄木鸟》 jiseer929@;jiseer929@55.含笑花 电子信箱:xm2866@56.广州文艺 邮箱:gzwyzzs@57.《爱人.心理》 伊莲 coolnini@58.幽默传奇小说 德州 dxzhn168@59.《都市小说》 hblzzs@ hblzzs@你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