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有:《中国煤炭》《煤炭科学技术》《矿山压力研究》《煤矿支护》《煤矿安全》《探矿工程》《煤炭工程》《煤炭科学》《煤矿机械》《煤矿机电》《矿产与地质》《煤矿现代化》《当代矿工》《煤》《选煤技术》《煤矿开采》《煤矿爆破》《地矿测绘》《山西煤炭》《内蒙古煤矿》《山东煤炭科技》《河北煤炭》《江西煤炭科技》《洁净煤技术》《建井技术》《煤炭经济研究》《中州煤炭》报纸:《中国煤炭报》、《徐州矿工报》及其它地方都有这类的报纸网站:比如中国矿业论坛、中国煤炭网、国家安监局网站,只要搜“煤炭网”、“煤矿安全”就大量OK了。新疆仨核桃俩枣 致 红石爱心团队 林宇
你说的这类发表的比较慢,因为不容易发表,所以才叫核心。
《中国地层典》是一部系统的、以现代地质学与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对我国迄今已积累的极为丰富而又十分繁杂的地层资料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按照多重地层划分原则,经综合分析研究,科学地取舍,精确的定义与说明,编纂而成的以岩石地层“组”和未建“组”的组以上级别地层单位为主要词条的中国地层名称词典。《中国地层典》(Stratigraphical Lexicon of China)与一般的地层学词典(Dictionary of Stratigraphy)不同,它主要包括对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地层单位名称的描述,而不是一般的地层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单词解释。地层典体现地层单位的命名体系及其名称的由来与沿革,系统表达具体地层的特征、层序、分布和相互间关系等,是地层学和地层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和工具书,也是整个地质学和地质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同时,它也反映一个国家地质工作的程度和研究水平,对于限定地层单位定义、稳定地层名称,促进地层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地层典》是一套系列词典,按照地史阶段,划分为15个断代,分别单独成册。自老而新包括:太古宇、古元古界、中元古界、新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中国地层典》各断代分册累计收录地层单位名称7700余个。按编典原则和实施细则,以及筛选条目原则的规定,共收入正式撰写条目3582个。
编纂中国的地层典,是自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后,随着我国地层工作飞速发展的形势,成为我国广大地层工作者多年来的夙愿。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尹赞勋教授就力主编纂我国自己的地层典,并率先主持试编出版了《中国地层典(七)石炭系》,揭开了编纂《中国地层典》的序幕。后因十年动乱而终止。1977年以后,我国地层工作和地层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地层资料的积累更加丰富,全面开展编典工作的时机已成熟,条件也更充分,呼声也愈高。至80年代末(1989年),由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出面,向当时的主管部门(国家科委)和挂靠单位(地质矿产部)提交了“编写《中国地层典》的立项建议”(包括修订《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此立项“建议”得到原国家科委和地质矿产部的大力支持和批准。1991年,在原国家科委和地质矿产部的联合资助下正式立项,被确定为原国家科委“八五”期间的重点资助专项,并被列入原地质矿产部“八五”期间“重要基础性研究计划”中一个重要项目,由全国地层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全面开展编纂自太古宇至第四系的《中国地层典》,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编典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地顺利进行,首先健全、完善了组织机构。由全国地层委员会牵头,成立了以武衡、王鸿祯、卢衍豪为顾问,程裕淇为主编,杨遵仪、王泽九、王勇、叶天竺、赵逊为副主编,由44 名委员组成的编委会。编委会下设“编典办公室”,负责起草、制定统一的《编典原则和实施细则》,进行项目的日常管理、组织与协调工作。根据具体编典任务,按地质时期划分了15个断代编典组和两个专题组(即《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组、《中国地层典?总论》组)分别开展工作。各断代编典组的主编、副主编和专题组的负责人由全国地层委员会聘请,各组的参加人员由各组聘请。参与本项编典工作的总计有84位具高级职称的专家,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阳地矿所、天津地矿所、宜昌地矿所、成都地矿所、西安地矿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原地质矿产部区调处、贵州省地矿局区调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煤炭工业部徐州地质普查大队,浙江石油地质研究所,新疆地矿局等18个单位。各组正式人员组成如下:太古宇组,主编:沈其韩,成员:耿元生、刘国惠、高吉凤;古元古界组,主编:金文山,成员:王汝铮、孙大中、吴昌华;中元古界组,主编:陈晋镳,成员:张鹏远、高振家、孙淑芬;新元古界组,主编:邢裕盛,成员:高振家、王自强、高林志、尹崇玉;寒武系组,主编:项礼文,副主编:朱兆玲,成员:李善姬、周志强;奥陶系组,主编汪啸风,副主编:陈旭,成员:陈孝红、朱慈英;志留系组,主编:林宝玉,副主编:苏养正,成员:朱秀芳、戎嘉余;泥盆系组,主编:侯鸿飞,副主编曹宣铎,成员:王士涛、鲜思远、王金星;石炭系组,主编:金玉玕,副主编:范影年,成员:王向东、王任农;二叠系组,主编:金玉玕,成员:尚庆华、侯静鹏、李莉、王玉净、朱自力、费淑英;三叠系组,主编:杨遵仪,副主编:杨基端,成员:张舜新、周惠琴、曹洪升;侏罗系组,主编:王思恩,副主编:郑少林,成员:于菁珊、刘桂芳、张武、陈其奭;白垩系组,主编:郝诒纯,副主编:苏德英,成员:余静贤、李友桂、张望平、刘桂芳;第三系组,主编:郑家坚,副主编:何希贤,成员:刘淑文、李芝君、黄学诗、陈冠芳、邱铸鼎;第四系组,主编:周慕林,副主编:闵隆瑞,成员:王淑芳;“指南修订”组负责人;陈克强、赖才根、张守信,成员:高振家、魏家庸、简人初;《中国地层典?总论》组负责人:程裕淇、王泽九、黄枝高,成员:张振寰、沈其韩、邢裕盛、赖才根、侯鸿飞、王乃文。
为使编典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断代地层典间既能反映各自的特色,又能相互间保持必要的统一性,尽量达到体例和格式的统一。经编委会扩大会议多次讨论,制定了统一的“编典原则和实施细则”,确定了统一的“筛选正式编写条目的原则”和各条目描述时的统一撰写格式及内容要求等。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编典总原则1)《中国地层典》以现代地质学和地层学理论(特别是多重地层划分原理)为指导。
2)《中国地层典》的编写,原则上以经国家科委批准公布的(1981)《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为主要参考依据。
3)《中国地层典》正文中所收入的条目,以岩石地层单位“组”,或未建“组”的“组”以上级别的地层单位为主要对象。
4)对前寒武系和第四系中有特殊意义的非“组”、“群”级正式地层单位(如前寒武系中的“岩组”、“岩群”、“杂岩”,第四系中的“冰碛层”、“洞穴堆积”等)可酌情收入条目。
5)《中国地层典》正文中所收入的岩石地层单位条目,以1993(1995)年年底前在公开出版物上正式发表的为准。
(二)岩石地层单位条目的筛选录用原则1)《中国地层典》中正式选用的撰写条目,必须是在公开出版物上正式发表或使用过的地层单位名称(含1:20万区调报告中使用或命名的地层名称)。
2)所选条目必须是被各方面广泛使用,或在区域地层中有重要意义并符合《中国地层指南》关于建立岩石地层单位要求的地层单位名称。
3)凡同物异名的地层单位,须经分析研究后,确定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又符合立典要求的地层单位名称作为正式选用条目;其他名称建议不再使用,只在所选用的相关条目的描述中予以说明。
4)凡异物同名的地层单位名称,必须按“优先权”原则保留最早命名的那个地层单位使用该名称,其他同名的地层单位,需通知原命名人重新命名,或进行其他必要的技术处理后再予录用。
5)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凡“群”级单位已被正式解体划分成若干“组”,这些“组”级单位已被广泛使用时,以这些“组”级单位名称作为正式选用条目,原“群”级单位名称不再作为正式条目选用,只在相关“组”级单位条目的 [沿革] 一栏中予以说明。
6)对前寒武系(尤其是早前寒武系)和第四系中的一些目前研究程度较低,划分、对比意见分歧较大的地层单位名称,本次编典暂不作为条目选用。
7)对前寒武系中一些“群”或“岩群”级地层单位,虽已被划分成若干“组”或“岩组”,但当这些“组”或“岩组”的地区分布很局限,无横向延伸、对比意义时,不单独作为条目选用;仍以原来的“群”或“岩群”的单位名称作为条目选用,并在其[特征] 一栏中,按所划分的“组”或“岩组”的顺序分别予以描述;但这些“组”或“岩组”名称在索引一章中均单独列出。
8)对一些不太符合《中国地层指南》关于地层命名的规定,在正式地层单位名称前冠有“上、中、下”的地层单位名称,鉴于其在地区上的重要性,加之原命名者难以在短期内正式发表文章予以重新命名,本次编典将其作为特殊情况,暂予以选用作为撰写条目。
9)对于一些以生物地层方法建(或厘定)“组”的地层单位,如其岩石组合特征与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相吻合,且已被广泛使用时,可作为正式条目选用。
按照以上原则确定各断代地层典选用地层单位名称条目,从总体上保证了《中国地层典》所收条目具有有效性、典型性、代表性、严谨性和实用性,从而体现其科学性,并真正起到立典作用。
(三)编典实施细则1.各断代地层典统一按以下章节顺序编排(每章节名称居中排列,不列序号)(1)序(由部门领导署名,统一置于各断代地层典首篇)主要阐明编纂《中国地层典》的背景、重要意义及其作用等。
(2)前言(由编委会统一撰写,置于各断代地层典的次篇)主要交代本次编典的目的、意义、任务来源、组织实施简况、编典原则和对一些共性问题的处理原则和规定等。
(3)绪言(由各断代地层典自行撰写)主要交代本断代地层的研究历史、程度及其现状的概况,简述本断代地层发育、分布及特征,编典过程中完成的工作量(收集地层名称数量、按筛选原则正式选用描述条目数量等),本断代收集资料的截止时间,对本断代一些重要问题的处理情况,以及人员分工等。
(4)地层区划主要以图表示,并附以高度概括的简单文字说明。各断代地层区划图,统一在1:2500万地理底图上制作,区划到二级分区;有些断代(如下、中前寒武系和第四系等)难以区划,且意义不大的,可不做地层区划图。各断代地层区划的分区编号,统一采取由北而南,由西向东的顺序编号,其数字一律采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对区划命名时,要求一级地层区与二级地层分区的名称不应重名。
(5)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要求以精练的文字概述本断代多重地层划分的基本情况(包括有些断代的建“阶”情况),并附两个表:一个是本断代标准地层层序的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单位间的对应关系表(有条件的断代也可附加同位素年代地层和磁性地层等);另一个表是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要求按地层区划(一、二级)范围,将所有已被录用为正式撰写条目的地层单位,分别按其层位列入所属地层区(或分区)栏内,以显示各被描述地层单位所属地层分区位置及其地层单位间上、下层位和横向对比关系。
(6)岩石地层单位(条目描述)要求各断代地层典将所有录用的正式撰写地层单位条目,统一按其名称的第一汉字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各条目均按“实施细则”第2条各款的要求进行描述。
(7)主要参考文献①凡参阅过的公开出版物(包括1:20 万区调报告)均列入“主要参考文献”一章中;②非公开出版物或待刊文章(专著)一律不列入该章中;③所有参考文献首先按中、日、英、德、法、俄等文种的顺序编排;中文文献,先排以单位或集体名义署名的文献,其顺序按其署名第一汉字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署名相同的,以其年限先后顺序依次排列;接下编排有具体作者署名的文献,以作者(或第一作者)姓氏的第一汉字汉语拼音顺序编排,同一作者再按文献年限先后顺序排列;外文文献,按其作者姓氏第一字母的顺序及同一作者的文献年限先、后顺序排列;④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专著:作者(多个作者时,作者间用逗号分开)(句点)年限(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单位(句点)。举例:李四光.1975.中国第四纪冰川.北京:科学出版社.期刊:作者(句点)(多个作者时,作者间用逗号分开)年限(句点)文章名称(句点)期刊名称(逗号)卷数(逗号)期号(逗号)页码(句点)。例:李四光,朱森.1930.栖霞灰岩层及其关系地层.中国地质学会志,第9卷,第1期,第32~45页.(8)地层名称索引收入各断代地层典正式选用描述的地层单位名称以及从绪言至岩石地层单位(条目描述)各章正文中所有出现过的本断代的地层单位名称,按其名称第一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字母顺序编排,第一字母相同,再按第二字母顺序编排,依次类推;每个地层名称的表述内容包括:地层单位的中文名称,所属时代代号,所在页码。
(9)地层名称附录收入本断代地层典中未被选用作为正式描述条目,且在正文各章中均未出现过,但在历史上曾使用过的本断代地层单位名称,按地层名称索引一章的原则编排,表述内容只列出地层单位的中文名称和所属时代的代号。
2.各断代地层典地层单位条目撰写的格式及其内容要求(1)地层单位名称(不列栏目名称)占首行,以粗黑体注明条目的中文名称及其汉语拼音名称,以及所属时代的代号。几点要求:①中文名称后注释的汉语拼音名称不加括号;②“组”不用汉语拼音“Zu”,而用英文Formation的缩写“Fm”(不加缩写点)表示;“群”不用汉语拼音“Qun”,而用英文Group的缩写“Gr”(不加缩写点)表示;前寒武系的“岩群”用英文Group加缩写点的缩写“Gr.”表示,以示与“群”的区别;③对原已有英文(或其他语种)译名、使用历史悠久且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地层单位名称,在汉语拼音译名后加括号标出原英文(或其他语种)名称,如宝塔组Baota(Pagoda)Fm;④凡以地名命名的地层单位名称,以尊重历史为原则,其名称不随地名的改变(除原地名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侮辱性外)而改变,如“保安组”不应因“保安县”后被改为“志丹县”而改称“志丹组”;⑤以少数民族地区地名命名的地层单位名称,在加注汉语拼音名称时,应以国家统一规定的少数民族地名特殊拼音规则加注;⑥时代代号的标注,以该地层单位所归属的纪的代号,加其层位所处“世”的序号的下脚标标注,例:新厂组以O1表示;如其时代可精确到“期”时,在“世”的代号基础上,再加“期”的序号的上脚标标注,例:铜川组,以
表示。
(2)命名
以黑方框标出栏目名称,以精练的文字依次写出命名人、命名时间、命名剖面及参考剖面的地理位置。
对具体表述方法作如下说明。
1)命名人和命名时间的表述:①凡地层名称自命名后一直没有变化的,直接写出其命名人和命名时间,例:李四光1924年命名(其后不重复写出该组名);②如现用组名与原来的组名同词根而不同词尾的(如“馒头组”与“馒头页岩”),如其地层层位和含义无大变动,仍以原始命名人和命名时间为准表述,但在沿革一栏中说明是谁在何时首次使用现组名;③如地层单位名称是在非公开出版物中命名,后来才见诸公开出版物,其命名人和命名时间仍以该非公开出版物中所见为准,但在其后说明由谁在何时首次公开使用(或介绍);④命名人如果不超过三人(含三人)的,全部列出;如命名人超过三人的,只列出第一人加“等”字,其余人未列出(但在参考文献中需全部列出);命名者如是以单位或集体名称署名,无从查出具体人时,以单位或集体名表述。
2)命名剖面(或参考剖面)地理位置的表述:①凡原始命名剖面一直被公认为该组的最佳剖面的,只写出该剖面的地理位置;②凡原始命名剖面不甚理想,后又发现更好的剖面作为该组的参考剖面,除写出命名剖面的地理位置外,还写出参考剖面的地理位置;③地理位置的表述层次一般包括:××省(自治区)、××市(县)、××乡、××村以及距××村的大致距离或方向,“省”、“市”、“乡”字一般可省略;④如地理位置是在海上或边远沙漠中,无准确地理名称或标志物作依据时,用经纬度表示。
(3)沿革
以黑方框标出栏目名称,用精练的文字,按时间先后顺序概述该组(群)在名称、含义和时代归属等方面有何重要变化的沿革情况。为减少篇幅,无重要意义的一般性变化情况未一一予以列述;凡简单描述的条目或该组(群)自命名后无多大变化的均未列[沿革] 栏目。
(4)特征
以黑方框标出栏目名称,依次描述该组(群)的岩性特征、层位(顶底范围和接触关系)及厚度、生物组合特征、沉积特征、地质事件记录、同位素年龄或古地磁数据、区域分布极其变化情况等。以上内容描述的具体要求是:
1)岩性特征:按下定义的要求,用精练的文字予以表述;岩性较复杂且分了段的条目,在描述时,先高度概括出一个“定义”,然后自下而上分段描述其主要岩性特征及其厚度,如具含矿性,也予以说明。
2)层位:用简练的文字表述被描述地层单位的标定范围及与上、下相邻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为减少重复,一般只着重叙述其下界的接触关系)。对接触关系术语的用法,统一按国务院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的(1993)《地质学名词》中的规定使用,如:“平行不整合”与“假整合”,一律统一用后者不用前者。
3)生物组合特征:为节省篇幅,凡被描述地层单位含化石丰富时,只列出对地层划分与对比、确定时代和说明沉积环境有重要意义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名称或代表分子,其余的古生物只写出其中文门类名称(如海百合、竹节石、孢粉……);对已建生物带(或组合)的,只列出化石带(或组合)序列,不详列其化石组合名单;对含化石稀少的地层单位,一般均将已发现的化石名单列出;描述中所列化石属种名单一律用斜体拉丁文表示;为省篇幅,种名一律用双名法表示,省略定名人。
4)沉积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概述具有指相意义的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结论性意见(不加论述和讨论)。
5)对地质事件记录、古地磁和同位素年龄数据的表述,只对那些有这方面记录、资料或数据的地层单位条目才给出简要的记述,没有的未作记述;同位素年龄的记述,一般只述明其测试方法和数据。
6)区域分布:主要说明该地层单位在区域上的展布情况;若其岩性、生物组合、厚度等在横向延伸过程中有明显变化,亦一并予以交代;有同物异名情况的也在此说明。
(5)备考
以黑方框标出栏目名称,主要概述一些不宜置于 [命名]、[沿革]、[特征] 栏目,但又必须加以说明的问题;有些条目没有这方面需说明的问题,就未列此栏目。
(6)署名
每个条目的撰写人姓名,以括号置于 [备考] 栏或 [特征] 栏描述的末尾空一格处。
3.太古宇至中元古界地层典条目描述的撰写格式
所列栏目名称及其顺序,以及撰写人落款格式均与前述条目的描述格式相同;唯[特征] 一栏,考虑到这一地质历史时期情况的特殊性,其描述内容和顺序作了如下调整:①该地层单位的分布范围;②该地层单位内部划分建组情况,如已建组则自下而上分别描述其主要岩性特征(包括含矿性);③变质及变形特征;④原岩特征(包括可能恢复的沉积环境);⑤已发现或测得的古生物特征、地质事件记录、古地磁或同位素年龄数据;⑥层位及与上、下相邻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及厚度等。
(四)对其他一些共性问题的处理
1)不同断代间地层单位名称重名时,均按命名优先权原则保留最早命名的哪个单位的名称,由该单位相关的断代录用;与其重名的其他地层单位均予重新命名,分别由各自相关的断代录用并在其 [备考] 栏中予以说明。
2)有些断代内或断代间存在一些谐音的地层单位名称(如“大青山组”与“大箐山组”、“平湖组”与“坪湖组”等),虽然中文名称不同,但在译成汉语拼音名称时重名。在此种情况下,中文名称未予改动,在译成汉语拼音名称时,其中一个作了必要的技术处理,并在其相关的栏目内予以说明。
3)显生宙时期一些断代已建立的年代地层单位“阶”均未作为条目收入,只在其“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一章中予以简述。同时,许多已建的“阶”名与岩石地层单位“组”名同名,这虽然不完全符合《地层指南》的要求,但考虑到历史原因和我国当前的建“阶”现状,本次编典均暂未作改动。
4)过去相当多的岩石地层单位是以岩性命名的(如馒头页岩、张夏灰岩、宝塔灰岩、石碑页岩等),在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后,有的已陆续改称“组”,或在较长时期内两种名称混用。本次编典为保持名称的统一性,这类地层单位的名称一律称“组”,不再使用岩性名称。
5)对一些跨“系”的岩石地层单位,为避免在选取条目时相关断代间的重复,一律按就下不就上的原则置于下一个断代地层典选用作条目(如安吉组是跨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地层单位,置于奥陶系地层典选用作条目),上一断代地层典不再选其作为描述条目。
6)在各断代地层典的正文和条目描述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一律依照1993年国务院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地质学名词》一书中所规定的统一规范使用。
7)对我国一些“宇”级和“系”级地层单位的划分方案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本次编典作了如下统一规定:①太古宇三分;②元古宇三分;③奥陶系四分;④志留系四分;⑤石炭系二分;⑥二叠系三分;⑦白垩系三分;⑧第四系二分;其余各系仍维持原通用的划分方案不变。
8)在各断代地层典所附的“地层区划图”上,以实心黑圆点按地层分区范围标注出在“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中所列的代表性剖面的位置,并依自北而南和自西向东的顺序编号。
9)在各断代地层典的“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中,各剖面内的地层单位间以不同符号表示出其相互间的接触关系:
代表不整合接触关系,—————代表假整合接触关系,
代表接触关系不明,
代表断层接触关系。
10)鉴于我国北方陆相中生代“热河群”中的义县组、九佛堂组、阜新组及其区域上的相当层位的时代归属是一个长期争论,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为正视目前的研究现状,决定在本次编典时,由侏罗系和白垩系两个断代编写组分别将相关地层单位均作为正式条目选用,按各自的观点进行编写描述,并在有关地层单位条目的 [备考] 栏目中阐明另一种观点的意见,以便读者查考。
11)我国的第四系,长期以来为世人所公认地二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更新统再进一步划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但在使用其时代代号方面却长期存在不符合《地层指南》原则的状况,即将不同级别的地层层位使用了同一级别的代号,如下、中、上更新统(实际相当阶级)分别以Q1、Q2、Q3表示;而全新统以Q4表示。原拟按《地层指南》中的有关规定予以更正,但考虑到长期以来,国内广大第四纪地质工作者已习惯于这种用法,在全国地层委员会对此尚未正式作出修正的决定前,本次编典仍维持习惯的表示方法,未予更改。
12)为便于扩大对外交流和增强《中国地层典》的国际影响,拟将《中国地层典》译成英文出版对外发行。英文版的内容以中文版为基础,除正文中各条目中的 [沿革]一栏和“岩石地层单位附录”一章不翻译外,其余各章及各条目的其他内容均全部译成英文。英文版以合订本形式出版,共分如下分册:①《中国地层典?前寒武系》;②《中国地层典?下古生界》;③《中国地层典?上古生界》;④《中国地层典?中生界》;⑤《中国地层典?新生界》。
通过按以上编典原则和实施细则进行的编典工作,各断代编典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各断代全面、系统地收集了我国百余年来所积累的、凡能查找到的岩石地层单位名称,总计约7700余个;按照筛选条目原则,经过清理,共选取3582余个岩石地层单位作为各断代的进典条目,其余的作为建议不再使用或被废弃的名称。据此,本次编典基本达到了立典的预期目的,为今后全国各有关方面使用统一、规范的地层单位名称奠定了基础。
2)各断代地层典分册,都根据本断代地层在三维空间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地层区划。这项工作高度概括地向读者展示了各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及沉积环境的发育、演变及其空间展布特征;生物群的发生、发育、演化及其分区特征;客观地再现了从太古宙至第四纪各地质历史时期我国地层在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发育、演变历史。
3)各断代地层典分册(主要是显生宇)都建立了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标准地层层序和反映各分册所收进地层典中各岩石地层单位间相互关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标准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层序的建立,为今后各有关方面的读者在应用时提供了参考依据;岩石地层单位对比表,则全面反映出所有进典岩石地层单位在纵向上的层位关系和在横向(区域)上的对应关系,而且还以不同线条标示出相关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所有这些,不仅向读者清楚地提供了各断代不同区域的地层层序及其区域对比框架,而且还直观地展现出各地层区(或地区)内地层的发育、演变历程。
4)本次编典,各断代所收条目虽然是以岩石地层“组”或“群”等为基本单位,但在定义一个地层单位时,基本上摆脱了过去“单一地层分类”观点的影响,突出了“多重地层”的观念,使每个地层单位在定义时,尽可能地涵盖所有能看得见、测得到、推断得出的多重地层的特征或属性(包括岩性特征、层位关系及厚度、生物组合特征、沉积特征、区域展布特征、已测得的同位素年龄和磁性地层特征,以及可观察到的地质事件记录等),为今后建立新的地层单位树立了典范。
5)通过各断代编典过程中对地层单位的清理,澄清了一批“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地层单位,初步纠正了我国地层单位名称长期存在的混乱局面,起到了规范地层单位名称的作用,为今后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国外:science、nuture,EI(The Engineering Index),这三个是研究生的论文发表的硬性杂志。一般看出版单位,一般是中科院、地大、北大这些学校出的相关报刊质量高些。当然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能源公司的出版刊物也有相当高的份量。给你一份2011年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石油勘探与开发 2.43地理学报 2.31矿床地质 2.09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86地质学报 1.783石油学报 1.701中国沙漠 1.691岩石学报 1.561地球物理学报 1.56地理研究 1.48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434地球学报 1.374中国科学D 1.354第四纪研究 1.323岩矿测试 1.319地质力学学报 1.30地理科学 1.28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252干旱区地理 1.239石油实验地质 1.18自然资源学报 1.165煤炭学报 1.119古地理学报 1.086沉积学报 1.077天然气工业 1.006
地质学核心期刊研究 刘立学,赵淑琴,徐卫红,王冬翌 地质学核心期刊研究刘立学,赵淑琴,徐卫红,王冬翌(图书馆)期刊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知识信息的一种最迅速、最重要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期刊的出版品种迅速增加。从本世纪50年代起到60年代,发达国家出版的期刊品种几乎是每10年以倍增速度上...【分类号】:P5-5【DOI】:cnki:ISSN:02536072.0.1994-03-022【正文快照】: 地质学核心期刊研究刘立学,赵淑琴,徐卫红,王冬翌(图书馆)期刊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知识信息的一种最迅速、最重要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期刊的出版品种迅速增加。从本世纪50年代起到60年代,发达国家出版的期刊品种几乎是每10年以倍增速度上升。70年代起,增长速度虽然趋缓,但每年新创刊数量多于停刊数量。80年代以来,新刊增长速度尚在进一步加快。以空前的速度和数量涌来的期刊,给阅读、馆藏和经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世界上任何情报所、图书馆、文献馆都不可能对所有期刊进行全面收藏,即使国际…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中国区域地质》首次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J];地质通报; 1992年04期; 89
你说的这类发表的比较慢,因为不容易发表,所以才叫核心。
首先你是干什么用。 如果是要省级的话我有几个 很好发! 华北国土现代矿业都很好发。
地质类期刊排名介绍如下:
中国地质期刊排名
1. 岩石学报
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3. 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 地质学报
6. 地球化学
7. 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 沉积学报
10. 地质科学
11. 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 现代地质
14. 高校地质学报
1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 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
19. 地质与勘探
20. 矿物学报
21. 地层学杂志
22. 地质科技情报
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 矿物岩石
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
年度发表论著及出版期刊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16.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64.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
《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
你说的这类发表的比较慢,因为不容易发表,所以才叫核心。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应指专业核心期刊,即属于某专业或行业的核心性刊物。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为了避免马太效应,还要看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 地质类的期刊: 采矿技术 地层学杂志 地理科学 地质与勘探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工程地质学报 中国地质 地球科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物探与化探 世界有色金属 国土资源情报 工程勘查 等等
1. 岩石学报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 地质论评4.地学前缘 5. 地质学报6. 地球化学7. 地球科学8.矿床地质 9. 沉积学报 10. 地质科学11. 中国地质12.地球学报13. 现代地质14. 高校地质学报 1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6. 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18.岩石矿物学杂志 19. 地质与勘探20. 矿物学报 21. 地层学杂志 22. 地质科技情报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 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28.古地理学报29.新疆地质30.地球与环境
期刊出版 PERIODICALS'PUBLICATION
期刊出版PERIOLICALS'PUBDICATION
主办的《地质学报》(英文版) 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组织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通知》(科技发学字〔2012〕14号)精神,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积极申报,经过专家评审,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每年奖励办刊经费200万元,连续支持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900余种刊物中仅有5个学会主办的刊物英文版获得一等奖。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学报》(中文版、英文版)、《地质论评》三刊同时荣获新闻出版总署、清华大学CNKI数据库颁发的“2012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学报》(中文版)再次荣获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的“201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分支机构和省级学会期刊服务面和影响力继续扩大
中国地质学会与江苏省地质学会合办的《地质学刊》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正式启用,并成为美国《化学文摘》(光盘版)的收录期刊。《西北地质》、《地质与勘探》等刊物载文量持续扩大,影响因子不断提升,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四川地质学报》、《重庆地质矿产》、《贵州地质》、《新疆地质》及上海、辽宁、安徽、河南、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科技刊物稿源丰富,充分发挥了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为推出新成果、新进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地质学会主办(联合主办、协办)刊物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1. 岩石学报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 地质论评4.地学前缘 5. 地质学报6. 地球化学7. 地球科学8.矿床地质 9. 沉积学报 10. 地质科学11. 中国地质12.地球学报13. 现代地质14. 高校地质学报 15.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6. 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18.岩石矿物学杂志 19. 地质与勘探20. 矿物学报 21. 地层学杂志 22. 地质科技情报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4.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 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28.古地理学报29.新疆地质30.地球与环境
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英文版)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地理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Applied Geophysics 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地质学报(英文版)找了会,主要的都在这了,都是SCI(2009)
顶,读完博士后,回头看,除了那些高档一些的EI\SCI可能有些难度,其他全都那样的,有些装得有些品味吧,其实垃圾,不过不赞成的是,创新难度大,不能要求全部社会的人都去搞创新,不现实,生活本就这样,平淡而已,真正的,上至所谓的伟人,下至黎民百姓,都要生活,不能太苛求,哈哈。
给你几个不同层次的:吉林大学的《世界地质》,还有吉大、地大、北大、东北大学学报,这几个学校都有地质。除了世界地质以外都是中文核心期刊。《金属矿山》、《中国矿业》这两个都比较边缘,文章质量要求也不算太高,很容易发。《地球物理学进展》这个比较难发表一点,他的英文版《地球物理学报》应该是中国地质类期刊中SCI影响因子最高的了。还有你可以去CNKI,一般的高校网上图书馆都有入口,可以轻松查到上百中地质杂志。其实发表文章说白了就那么回事,发表了基本上没人看,也就自己图新鲜,看看自己的名字,如果不是那些非要找抄袭的JR,基本上没人仔细看,经历了硕博发论文的阶段后,猛然回头发现都是给钱就发的事,什么这编辑那编辑,P,强烈鄙视他们,一个个见到钱,垃圾都有创新意义。
评定标准:地质勘查专业高级工程师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法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科技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或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中取得良好效果;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和指导工程师工作的能力。 一、 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矿产地质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探矿(安全)工程、实验测试、地质机械(仪器)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二、政治思想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三、学历、资历条件 获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获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 四、外语、计算机条件 (一)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参加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或技术难度大、综合性强、影响面广的科研项目,并任专题负责人;或参加两项市(厅)级科研项目的主要技术骨干。 (二)主持两项省(部)级或技术难度较大的技术开发项目或主持两项新产品投产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三) 完成一项省(部)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四)完成二项省(部)级中型项目或市(厅)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五)完成4项市(厅)级中型项目并担任专业负责人。 (六)主持完成工程结算额500万元以上或两项单项工程结算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施工;或单项工程结算额在50万元以上或两项单项工程结算额在20万元以上的勘察设计项目。 (七)主持完成省(部)级一项或市(厅)级两项新技术推广、新工艺(设备)应用项目,在工作中实施并取得预期效益。 (八)在省、部级中型项目及市(厅)级大型项目或重点项目实施中,担任本专业的生产、安全及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六、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获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获奖证书为准) (二) 建设工程项目获省(部)级优质工程奖或勘察设计项目获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主要完成人或二项市(厅)级优质工程奖或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主要完成人。(以获奖证书为准) (三)负责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设备),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 (四) 负责完成两项技术开发项目使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或两项新产品批量生产并取得预期效益,获省(部)级验收通过。 (五)主持编写一项专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或两项专业技术发展规划,经省(部)级批准颁发实行。 (六)获本专业发明专利两项,并得到实施。 七、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撰写有较大价值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 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 (二) 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 (三) 在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宣读交流论文2篇以上; (四) 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撰写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分析报告或重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两篇以上。 八、破格条件 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确有突出贡献者,并取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可破格申报: (一)获国家级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项的主要完成人;或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或三等奖二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奖励证书为准)。 (二)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方面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处于本行业领先水平,并被省(部)级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三)担任大、中型项目中的技术负责人,完成大型工程一项或中型工程两项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通过省级权威部门鉴定,填补了省内外技术领域空白。 (四)在国家或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篇、省级5篇以上,或正式出版专著一部(独著10万字以上,合著20万字以上)。
这得看凭什么职称,如果是企业单位,评高级职称,很多省级期刊都能用,前提是正规的。因为很多单位的文件会写明,需要在CN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两篇。这就是管用的。如果是学校医院单位或者就是搞研究工作的,要求高一些,可能需要核心期刊或者SCI,这时候省级期刊就不管用了。需要你看下你们单位的文件。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你可以去淘淘论文网上看下,那上面有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介绍。
地质专业职称主要有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第一、土木工程;第二、岩石工程;第三、土岩方;第四、窑炉;第五、隧道工程;第六、需要条件:1.本科毕业后任助理级3年以上;2.大专毕业后任助理级4年以上;3.中专毕业后任助理级5年以上。4、对任助理级年限不够的,必须是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4年以上;5、大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
国外:science、nuture,EI(The Engineering Index),这三个是研究生的论文发表的硬性杂志。一般看出版单位,一般是中科院、地大、北大这些学校出的相关报刊质量高些。当然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些能源公司的出版刊物也有相当高的份量。给你一份2011年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石油勘探与开发 2.43地理学报 2.31矿床地质 2.09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86地质学报 1.783石油学报 1.701中国沙漠 1.691岩石学报 1.561地球物理学报 1.56地理研究 1.48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434地球学报 1.374中国科学D 1.354第四纪研究 1.323岩矿测试 1.319地质力学学报 1.30地理科学 1.28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252干旱区地理 1.239石油实验地质 1.18自然资源学报 1.165煤炭学报 1.119古地理学报 1.086沉积学报 1.077天然气工业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