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籍院士:石屏 江西籍院士:邱定蕃 江西籍院士:刘友梅 江西籍院士:曾庆元 江西籍院士:朱伯芳 江西籍院士:艾兴 江西籍院士:周镜 江西籍院士:钟掘 江西籍院士:蔡方荫 江西籍院士:程孝刚 江西籍院士:余瑞璜 江西籍院士:郭大力 江西籍院士:陈桢 江西籍院士:黄家驷 江西籍院士:胡仁宇 江西籍院士:陈寅恪 江西籍院士:饶毓泰 江西籍院士:邓从豪江西籍院士:李家明 江西籍院士:高镇同 江西籍院士:俞鸿儒 江西籍院士:杨叔子 江西籍院士:吴征镒 江西籍院士:温诗铸 江西籍院士:刘高联 江西籍院士:吴学周 江西籍院士:陈述彭 江西籍院士:刘天泉 江西籍院士:简水生 江西籍院士:潘际銮 江西籍院士:刘恢先 江西籍院士:贺其治 江西籍院士:盛彤笙 江西籍院士:黄春辉 江西籍院士:徐建中 江西籍院士:欧阳自远 江西籍院士:熊大闰 江西籍院士:王梓坤 江西籍院士:江元生 江西籍院士:吴式枢 江西籍院士:吴有训 江西籍院士:胡先骕 江西籍院士:林皋 江西籍院士:徐性初 江西籍院士:谢光选 江西籍院士:黄克智 江西籍院士:阳含熙 江西籍院士:朱中梁江西籍院士:程书钧 江西籍院士:袁隆平
作为农大本科三年级学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朱有勇。他去年来农大作了名家论坛 ,向我们分享了他在学习、科研、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人生感悟。从云南省红河自治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在世界权威性期刊《Nature》上发表论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经历可谓之奋斗的典范。现在,他依然扎根于农民扶贫工作中,亲身工作在第一线,学农为农,不得不让人敬佩。
(图片来源:【名家论坛】朱有勇:一个“农民教授”的科研经历)
2.高福。我简单说一说生平。1983年他考入我校就读研究生,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去英国牛津大学读博,毕业后在国外做博后研究。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更在今年,他当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截止目前,当选美国院士的中国籍人只有近二十位,而且当选院士被认为是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可见他取得了多么著名的成就。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高福、颜宁、锁志刚等华人科学家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3.刘福辰。他是我农畜牧兽医学博士,著名的中国鸵鸟大王,现任河北神农庄园大酒店董事长。他是石家庄赞皇人,毕业后回乡创业,因为一位鸵鸟养殖户的求助,使他走上了鸵鸟养殖的创业之路,经过努力,现在建成了集团化一条龙式有限公司。我们只知道社会给予了这位师兄了不起的称号,以为他严肃、古板,然而,当接触之后,你会发现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刘董,而只是中国农大的校友、平易近人的叔叔、敬畏的师兄。
(图片来源:【寻友记】刘福辰(04届博,河北):尊重自然的中国农大人)
作为一个老牌名校,农大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农大人,活跃在国家各行各业,其中涌现的知名校友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还望谅解。他们始终在各自的行业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构建了中国第一个DNA体外重组质粒质粒是一种细菌细胞内独立存在于染色体之外的可进行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erg教授等人首次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切割病毒SV40DNA和λ噬菌体DNA,经过连接组成重组DNA分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1973年,Cohen等进一步实现了细菌间性状的转移。他们将大肠杆菌(E.coli)的抗四环素(Tcr)质粒psc101和抗新霉素(Ner及抗磺胺(Sr)的质粒R6-3在体外用限制内切酶EcoRI切割,连接成新的重组质粒后转化大肠杆菌。在含四环素和新霉素的平板中选出了既抗四环素又抗新霉素的杂和重组菌落,表型为TcrNer,这标志着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出现受到了人类的极大关注,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都非常重大,它将为解决世界面临的能源、粮食、人口、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开辟新途径,并直接关系到医药、轻工、食品、农牧业等传统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质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基因工程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可能。范云六是中国最早开展质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中国基因工程和农业基因工程的主要开创者。20世纪70年代初她开始基因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质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1976 年在国内第一个发表了质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科研报告。1979 年,又在中国率先建成DNA体外重组质粒(即基因工程)。她将λ噬菌体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III切割,插入到质粒pBR322上的四环素抗性区,获得了表型为AprTcs的重组质粒。该工作发表在《遗传学报》1979年6卷3期上,这标志着基因工程在中国的诞生。由于她出色的工作,1979年应世界著名的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Cohen教授特约邀请,在国际细菌质粒大会上做报告。1980年,应中国遗传学奠基人之一谈家祯院士特约邀请,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全国基因工程讲习班上做了学术报告,对中国基因工程研究的启动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功转移目标基因,获得多种转基因植物传统育种技术对作物品种改良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常规育种由于所用的基因源仅限于种内和种间,遗传背景狭窄,难以实现远缘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和重组。基因工程育种即大大拓宽了基因源,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基因,可以在三者间相互转移,不但突破了种间隔离的天然屏障,而且可突破生物分类上的门、纲、目、科、属,实现基因的界间转移。范云六在从事基因工程的研究过程中针对中国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先后克隆了几个具有重要经济性状的目的基因:对苏云金芽孢杆菌两个亚种的δ-毒素基因(即Bt基因)进行了克隆、修饰、缺失和重组;在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按照植物基因密码子选择的偏向,人工改造了天然Bt基因的密码子;人工设计、合成并建构了在植物中能高效表达的蛋白酶抑制基因(即CpTI基因),此基因来源于植物,是一种与Bt基因杀虫机制不同的基因;人工设计和合成了在植物中能高效表达的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蝎毒基因),此基因与前两种基因的杀虫机理不同;人工设计、合成并构建了一种来自海洋生物鲎的广谱抗真菌病害的鲎素基因,该基因的产物对农业重要真菌病害如水稻稻瘟病、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有高效杀菌作用。在获得了上述目的基因的基础上,范云六广泛开展了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所涉及的植物包括:水稻、棉花、玉米、杨树、马铃薯、番茄、油菜等。她采用原生质体、农杆菌感染、花粉管导入的方法,在国内最早报道获得转Bt基因的水稻和棉花植株。用人工改造的Bt基因及CpTi基因经基因枪法转化水稻,已得到高抗二化螟、三化螟的水稻材料(经国际水稻研究所昆虫系鉴定),为中国的水稻抗虫育种展示了光明的前景。此项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重视,并应邀在1996年举行的东亚地区国际水稻生物技术大会上做学术报告。范云六在从事基因工程应用研究的同时,一直非常重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为中国生物工程工作的应用和发展做了许多上游的基础性工作,包括:(1)首次报道了外源基因在人畜共患的小肠结肠炎病菌中的表达,为防治农畜病害提供了新途径;(2)首次定位了球形芽孢杆菌杀虫基因;(3)首次报道了水稻种子醇溶蛋白4a基因启动子的结构及其在转基因植物种子胚胎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的功能,揭示该基因的表达受串联复合启动子调控;(4)首次发现在植物细胞中,哺乳动物基因转录调控因子Jun和Fos能激活水稻醇溶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并增强下游基因的表达。率先实现旨在提高和稳定抗虫遗传改良效果的多基因转化植物抗虫基因工程发展迅速,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植物已达10多种,转Bt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已在美国等进入商品化阶段。然而Bt棉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商业化应用的初期,均出现大面积防效降低的问题。另外,农业生产上经常发生因长期施用某一种生物杀虫剂或化学杀虫剂来防治害虫而导致效果下降的现象。范云六在从事抗虫基因工程开始,就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在中国最早提出了用多种不同抗虫机制的基因转化植物,来延缓害虫对转基因植物产生抗性的策略,率先获得了含Bt基因-CpTI基因的双抗虫基因的转化植物。其中,转双基因烟草——‘抗虫931’新品系,在大田全生长期中可以不施农药,对烟青虫的防治率达90%以上,与使用农药的原品种相比,上等烟的比率提高10个百分点,具有显著的增产增值效应。转双基因烟草除了具有比转单基因烟草更高的杀虫活性外,还能显著延缓害虫对单一Bt基因产生抗性的周期。查新证明,转不同杀虫机制抗虫基因的新品系的培育成功,在国际上尚属首次。该工作的实际意义已超出烟草增产、增值的范围,对其它转基因作物如水稻、棉花的持久性抗虫育种也起到了借鉴和示范作用。1995年还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合作,获得了转双基因的抗虫棉。创建中国农口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基因工程在发展的初期,首先在医药领域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农业方面(主要是转基因植物)成功的例子还很少。1983年,范云六从美国回来不久预计到基因工程在农业上一定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在华中农业大学陈华癸院士的鼓励下将重点放在农业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于是主动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并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创建了中国农口的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并作为主要负责人建起了农业部农作物分子及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农作物基因工程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对农业生物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范云六学风严谨、治学勤奋,已培养出博士18名,他们均活跃在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中,有的已在国际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成为出色的高级研究人员,有的已成长为科技管理专家。此外,还为荷兰Wagenigen农业大学培养了进修生。
本人是中农农学院大四的一名学生。
在本校呆了有四年时间,本身学的专业也是学校比较特色的专业,对学校的各方面算是比较了解。在当初报考的时候,也多少了解过一些关于学校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些校友。从中农走出的学生,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发挥出一些影响力,作为农大的学生还是很值得骄傲的。
王泽农茶学家、茶学教育家王泽农,这位老先生出生于安徽省婺源县,1925年9月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他参加筹创了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茶叶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茶学科技人才。是我国茶叶生物化学的创始人。我国茶叶研究的开端可以说有这位老先生的很大功劳。
孙伊萍蒙牛集团总裁孙伊萍,这位美女是在199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共获得了食品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两个学位,但是她已经在2016年9月15日,孙伊萍辞去蒙牛乳业公司总裁职务。顺便提一句,每年蒙牛企业都会在中农进行校招的。
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1993年12月以前,邵博士在北京农学院担任教师,在12月辞去了教师职务,以2万元创办了北京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在大北农公司已经是个比较大规模的农业公司拉,真的很厉害也很有魄力。
中农建校有100余年,从中农走出了千千万万的学子,有的从政,有的从商,有的搞科研。当然了并不是每位学生在毕业后都成为人们口中的“那个人”,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这所学校的文化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拥有优良的品质,他们淳厚朴实,脚踏实地,心系百姓。这样无论以后在哪个岗位,都会有一番作为的。
序言:首先简要介绍自己的岗位及职责正文:对先进事迹进行分类、列几项标题(简明扼要),但内容要有重点,详略得当。结尾:今后如何打算、如何再提高自己等。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1、论文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9、论文摘要之撰写通常在整篇论文将近完稿期间开始,以期能包括所有之内容。但亦可提早写作,然后视研究之进度作适当修改。有关论文摘要写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0、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间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11、用简单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语、俗语或不必要的技术性用语。12、请多位同僚阅读并就其简洁度与完整性提供意见。13、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亦不要矫枉过正,将应有之字眼过份删除,如在英文中不应删除必要之冠词如a''an''the等。
工程设计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工程设计优秀员工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国家水利大发展号角的吹响,陕西省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陕西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渭河综合整治、引汉济渭工程、引红济石、李家河、咸阳亭口、龙潭水库建设等相继开工建设,许许多多的水利人投身到了施工一线。在他们中间,有这样一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视工程如战役的水利建设者,他就是陕水集团工程项目管理者。
满腔热血投身水利事业十六年
1997年,从就读四年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了,怀揣着对水利事业的梦想和热情,走进了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工程局(陕水集团前身),投身到了陕西水利事业建设的最前沿,一干就是16年。十六年来,他在水利施工一线摸爬滚打,奉献热血,从不抱怨、不放弃、不退缩,参与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坚固牢靠的堤防、水库、大坝、水电站等工程,也见证着陕西水利事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一路走来,的足迹遍布省内诸多大大小小的水工建设现场,深山里有他摸爬滚打过的痕迹,大坝下有他挑灯夜战的汗水,河堤上有他喜极而泣的泪水。从进入陕水集团以后,他先后参建的大小工程不下于50余项,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杨陵水上运动中心、大荔雨林堤防加高培厚、渭河渭南城区段堤防治理、渭南涧峪水库等一些省内水利建设的重点工程。十六年来,他凭着一股子对水利事业的热情,凭着自己对水利建筑工程的深爱和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取得了令水利人交口称赞的好业绩,赢得了陕水集团广大员工的赞许和尊敬。他自己也随着岁月的变迁,从一个初进单位的腼腆书生、初涉工程的迷茫技术员、生产科长、总工、项目经理和工程处处长,一步步成长为了现在的陕水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一名水利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
勤奋好学沉浸水工建筑知识海洋
是一个好学的人,他常常挂到嘴边的两字就是“学习”。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学习劲头丝毫没有松懈过。他上的第一个工地是大荔雨林堤防加高培厚工程,这对他来说正合心意,因为他的愿望就是力争尽快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工作上的实践能力,促进自己成长。他深知自己身为一个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与老技术员甚至工地现场工人相比,欠缺工作经验。所以从一个小的测量数据到培厚高度的确认,他都要问个清楚,直到自身完全理解了为止。有一次,快到吃饭时间,埋头于一堆施工图纸中的他突然起身出了项目部,去了施工现场,消失在大家疑惑的眼神当中,后来他没有回项目部吃午饭。等到晚上回到项目部时,大家才知道他为了搞明白图纸和现场的一个数据,竟然“忘食”了。项目上的员工们看到这个年轻的技术员有如此高的学习劲头,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也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他。工程进展了几个月后,他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在的背包里发现三个笔记本,一个笔记本主要记录业务知识学习笔记,第二个笔记本主要记录党史、工程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第三个笔记本主要是工作笔记,随时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他后来胜任工程管理部部长一职后,更是注重学习,通过报考一些职称考试,让自己潜心学习专业知识;通过杂志书本,学习先进企业、重点工程学管理经验;通过向与施工一线的同事们交流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好学必有收获,多年来,通过学习他先后取得了水利水电、公路、市政三项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严抓细管扎根施工一线铸精品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即以“细节决定成败”。无论他是技术员,还是项目总工、项目经理,他总是能抓住施工项目的细节管理环节,为单位创造效益,为客户提交一个满意的产品。项目上,有人形象地把管理比作树,把产品比作果实,把大树的枝叶比作细节,放弃细节就等于打光树叶,这样,再好的树也结不出美丽的.果实。就时常用这个比喻提醒项目部的员工,只有干好施工当中的细枝末节,夯实施工基础,才能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才能结一个好果。在平时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控制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分成一个个细小的动态控制目标,区别进行控制,从最小事抓起。同时狠抓三个“过程控制”,让项目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做到决策零失误,技术管理零差错,工程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伤亡。他善于创新,在施工技术的创新上不以重大、高精尖为准绳,经常从工作中的细枝末节切入,在项目部人员的分工,现场道路的布设,检查表格的设定等方面创新了许多可行性强、操作简单的管理方法,且他的很多管理方法在企业的项目管理上得到了传承应用。在注重项目管理细节的同时,他不失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魅力的项目带头人。
渭南市涧峪水库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作为陕水集团承建的第一个水库枢纽工程,如何干好该工程,对水库主体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工和展现企业的施工实力来说至关重要。时任该工程项目副经理的,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施工中,他针对该工程的一些施工特点和难点,时常熬夜看施工图纸,汇测量数据,写爆破方案,一头扎进工作里不分白昼黑夜。他虽然担任副经理,但工地上的事情无不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从无怨言,甚至涵盖了测量放线、外围协调等工作都落在了他的肩上,工期紧张时,他可以连续三个月放弃休假,几乎每天都是早上六点左右起床组织开展施工各项工作,晚上12点以前从来没有早休过。他这实干的劲头,为员工做出了表率,带动起了整个项目部的干劲,大家众志成城抓生产,有力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展,得到业主的高度赞许。
开拓创新力创工程管理工作新局面
作为陕水集团施工一线的施工管理骨干力量,在经历数个项目的磨砺后,终于成为了陕水集团工程管理部门负责人,从至今,全面负责陕水集团所有承建项目的施工生产管理工作。他既要从宏观上管理好各项目,确保施工产值的完成和进度的兑现,又要从细节上确保陕水集团所建项目都能满足合同要求。多年来他始终把工程管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他上任工程管理部长后,为建立一套科学、有效、规范的项目管理长效机制,他亲身走访同行业单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虚心向领导、同事、项目部征求管理意见,着手大刀阔斧地修订起了各项工程管理制度。通过修订完善《工程管理成本管理办法》、《文明工地评选办法》、《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有效理清了工程部和各工程项目部的管理职责,严格了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提升了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至,他又组织部门员工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陕水集团工程管理、二级单位管理标准化管理文件,将陕水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同时,极力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和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他先后三次组织体系文件换版工作,以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在4月份陕水集团进行的第三次体系文件换版工作中,他更是认真组织编制和审核,换版后第三版体系文件得到了北京方圆委外审老师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在体系文件的贯彻执行中,他更是严格要求,深入各单位、各项目部检查指导、纠偏改错和解答疑惑,并要求各单位、各项目在各项工作的管理中要以体系文件为依据,认真做好过程管理的相关记录证据,务必将三合一体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工作中,为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他每年组织编制《陕水集团技术论文集》、《技术管理期刊》,开展项目于项目之间的技术管理人员交流活动,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11月份,他组织编写的《混凝土溢流堰拼模施工工法》、《水工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施工工法》、《柳石搂厢水中进占工程施工工法》三项工法,顺利通过省建设厅工法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得了省级工法证书。在他的推动下,陕水集团承建的项目合格率均达到100%,连续十三年安全生产保持“两个为零”,项目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精品不断,得到了业主和社会的赞誉。
正是因为陕水集团有太多像这样开拓创新、甘于奉献、任劳任怨的水利人,企业才建设了许多亮点工程、代表性工程。承建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s10标工程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授予“文明工地”,被河北省南水北调办评为“质量、进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文明施工单位”;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市政道路工程规范的管理为企业在阎良树立了良好形象;定边供水续建支管工程被省建管局评为“文明工地”;铜川龙潭水库工程被铜川市政府树为“文明工地”样板工程;甘肃庆阳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赢得了业主好评。同时,企业也先后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水利企业”、“陕西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先后连年被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水集团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中层干部。
十六年来,立足岗位做奉献,矢志不渝干工程,他用行动诠释着对建筑事业的热爱,用行动实现着建筑人心中的梦想。他说,唯有心中有梦,才会努力拼搏;唯有信仰坚定,才会勇往直前。
允小红2010年9月进入工程部工作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工作能力强,善于沟通,乐于助人,团结同事,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的炙热的心。主要先进事迹表现如下几点:
一、工作主动,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完成部门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不让领导为之操心。
二、他做为物业公司南门国际项目工程部的一名普通员工,他爱岗敬、文明礼貌;与同事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员工的崇高素质,他履行公司的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工作要求以及工作流程,坚信公司管理理念和公司一起进步。
三、“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他在工作中注意细节这是一种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的体显。他经常下班很晚才回家,为业主中的孤寡老人维修线路更换照明灯,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可和好评,他的细心、耐心、热心温暖着业主的心,照亮了行家万户,并于今年1-3月份被评为优秀员工季度之星。
四、在平常的工作中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自己技术方面的学习,了解更多的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修知识,相继在2012年8月和11月份经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国家认证的高压电工资格证和电梯管理员证,并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去,他的爱岗敬业的事迹在公司传为佳评,受到公司领导和员工的一致认可。
五、在这一年的的工作中,他没有请假一天,节假日公司有事他准时到岗,逢年过节他都主动要求留下坚守工作岗位,让家远的员工回家过年、过节,从来没怨言。成为公司一名合格的电工是他的目标,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他都会做好本职工作,树立全局意识是重要问题。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他会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业务水平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更好地为业主服务。
六、平时工作时就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工作努力,做事效率高,而且组织观念强,劳动纪律好,没有一点私心杂念,用平常的心态对待平凡的工作,平时他总是这样说:“我不需要领导表扬,只求领导不批评就是最大的满足!”用这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值得全公司的同事们学习。
七、一粒沙中着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他认为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几年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觉得只要能为自己所热爱和追求的事业默默奉献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他的工作是平凡的但他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塑造着不平凡的敬精神,实现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正在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者,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情,捧出了全部真诚,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赞扬。
下文是提供的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精彩范文请关注!
xx教授从事心胸外科工作25年,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深受患者、同行和学生医院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的尊敬和爱戴。xxx教授作为郑州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积极开展理论创新、技术改革,独立完成各类心脏手术三千余例,成功率达98%。同时,在科研领域时刻把握医学科技前沿,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数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省内空白,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赞誉,为推动本学科科研发展及技术进步起了积极的作用。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xxx教授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在心肌保护上,当全国范围内还在普遍使用传统心肌保护液—冷晶体液时,xxx教授率先提出一种新的心肌保护液—温血停跳液,并完成“温血停跳液连续灌注术中心肌保护实验与临床研究”,提高了心肌保护效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他对此并没有满足,随后又进一步改进心肌保护液成分,制备去白细胞温血停跳液,完成“脱白细胞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灌注对术中心肌保护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心肌保护效果,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再次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数以万计的心脏手术患者获益。
心脏干细胞移植就像医学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虽然应用前景广阔,但研究道路异常曲折。知难而上,勇于攀登的xxx教授于1994年在省内率先主持开展“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课题组得到河南省创新人才工程项目资助,成功获得了细胞移植的理想种子细胞,发表论文10余篇,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杨辰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程邦昌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志云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均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2006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法教授进一步提出了激光技术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方面的应用,并于2009年成功申请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项目“LLLI(低能激光照射乡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预处理梗死心肌组织提高骨髓干细胞移植存活实验研究”。这一探索将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而且无创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干细胞移植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以临床促进科研,用科研指导临床。在干细胞科研领域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xxx教授适时地将部分科研成果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不能行冠脉搭桥和支架置入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20余名。在经冠状动脉移植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发现,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脏功能恢复和改善是安全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将激光心肌打孔、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与冠脉搭桥相结合,开展冠心病杂交治疗技术,扩大冠心病治疗适应症,使更多患者受益。目前,该项技术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此外,xxx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利用在干细胞研究中掌握的技术,进行“干细胞建立生物起搏器的研究”。该研究为科技厅基础与前沿项目,旨在将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具有起搏及传导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通过转染起搏基因拥有起搏功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此研究一旦获得突破,将有可能取代人工起搏器,应用于临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意义十分重大。
作为国内知名的心脏外科专家,xxx教授在人工瓣膜研究和二尖瓣成形方面享誉省内外。他主持的河南省科技重点项目“组织工程生物瓣的体外构建”,旨在探索出一种具有外科实用价值的细胞移植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解决传统生物瓣衰败问题。目前已完成的“联合种植肌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提示,联合种植肌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一种先进的、有效的细胞种植方法。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杨景学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达优秀医生先进事迹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2010年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在心脏瓣膜成形方面,法教授的“自制软质二尖瓣成形环纠治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临床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设计的软质环获国家发明专利。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此项技术的科室,法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成为全国临床累积病例数最多、随访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多的团队之一。法教授利用该科瓣膜成形的技术优势,在全省范围类积极推广应用,并对成形技术进行改进,提高远期疗效。法教授的工作受到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内科医生感人事迹教频道为此专门制作了一期题为《巨大决心》的专题报道。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医院党委书记和河南省胸心外科主任委员的xxx教授,不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更加注重致力于全省胸心外科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就任河南省胸心外科主任委员后,他积极组织制定并推行我省胸心外科医师专业准入制度,积极筹办《河南省胸心外科医师论坛》,在进一步规范提高河南省胸心外科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搭建了我省胸心外科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我省胸心外科整体水平提高。同时,他积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主持了河南省第十届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2006年)和中南六省第十届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对中南六省胸心血管外科事业发展,尤其对河南胸心血管外科事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无止境,永不懈怠的教授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刻苦钻研技术,勇攀医学高峰,为河南省乃至全国胸心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
自参加工作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医生职业儿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道德规范,廉洁自律,文明行医,多年来钻研业务,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行医30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曾多次受到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多年来,该同志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能做到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作风扎实,为人处事公道正派。医生职业道德模范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工作中,时刻以医院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自觉抵制医药贿赂,拒收红包,用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
该同志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刻苦学习,大量阅读业务杂志和书刊,多次到×××医学院、**等地进修、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诊疗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病。
对急、慢性牙髓炎、根尖炎,采用××××治疗法,治愈率达98%,减少了医生先进事迹材料患者的复诊率,给路途远的患者带来了方便。
针对冠根劈折的患牙,传统上都是建议拔除,她采用××××保留了患牙,成功率达到97%,使患者免除拔牙之痛。
对于可保留的残根,引进新材料新技术,××××保留了该牙根,恢复其正常的咀嚼功能。
她多次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如:×××××
××××年,由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医者仁心,无怨无悔,在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
她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无论贫穷富贵、邋遢整洁,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坚持以服务医务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救死扶伤的原则,做到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
其实像这样的来信,她不知收到过多少,还有的患者为了表示感谢坚持要请她吃饭或送她礼物等,都被她坚决拒绝了,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和我的同事们一样,做了作为一个医生医院儿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该做的事情!"
以他现有的头衔来看,他目前应该称得上是中国最年轻的学者。除此之外,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曹原是在成都出生的,随后跟随父母一起去了深圳,从小就展现了非凡天赋的他,总能在他身上找出超越同龄人的闪光点。年仅11岁的他进入了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而且仅仅花费相当于常人一半的时间,就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全部读完了。也就是在他14岁的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全部课程,并且以理科69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进行学习。
这个时期的曹原除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之外,他还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别的同学正在为考试操心时,他已经轻松完成了所有课业,并且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做实验。当他听说,若是在常温状态下能够找出拥有超导特性材料,便是能够震动整个科研界的发现之后,本来就对物理学充满兴趣的曹原就将其作为了挑战目标。到了大二时期,他就开始着手石墨烯相关方面的实验,并开始请求学校的教授对自己进行指导,等他18岁的时候,他已经成功的考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且于次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从这些履历来看,曹原不愧是一个实打实的“天才”人物,他的惊人天赋,使得他做到了常人要花费两倍甚至是三倍时间才能达到的成就。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他的事迹被众人知道后,才能引起广泛的讨论,才能引起众人的关注,曹原在物理学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天赋,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就研究出了“震动世界”的科研成果,并且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曹原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时候,除了保持自己优异的成绩之外,还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做实验。因为热爱物理学的缘故,他埋头于实验室,坚持不懈的做着自己的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研究之后,他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大约1.1°的角度时,就会产生超导效应。兴奋不已的曹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两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国际学术界,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新篇章。而《自然》科学杂志也发布年度科学人物,而年仅24岁的曹原赫然位列榜单第一名。
曹原取得了震惊学术界的发现之后,收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的橄榄枝,就连向来自大的美国也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加入美国国籍,并且许诺了一系列“好处”。但是面对所谓的“诱惑”,曹原并没有丝毫动心,他并没有觉得美国绿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是祖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他能够在物理学上达成里程碑式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支持,他以中国人的身份而自豪。
在高中时期,我曾听老师介绍过曹原,这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2010年,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12年,他被选为首批交流生赴密歇根大学学习;2014年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在2018年,一连发表两篇重磅石墨烯论文以第一作者在《自然》上而且在2018年12月18日,荣登《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等等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这可真是太赞了!
哎,老师不让吧
1962年出生的柳卫平,1979年考入了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他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后留在原子能院工作。1987年,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柳卫平被物理所领导选派到日本理化研究所作访问学者。当时日本理化所新建成一座回旋加速器,25岁的他刚去就被国际知名的核物理学家Tanihata教授任命为寻找新核素的课题组负责人。在日本理化所的历史上,这还是头一次由外国人担此重任。柳卫平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寻找新核素的方案,在他的主持下,工作进展得很顺利。经过一年多的刻苦攻关,他负责的课题组发现了丰质子新核素镓—61、锗—63存在的重要证据,并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1989年,柳卫平作为访问学者的期限已满,理化所的负责人极力挽留他。如果留下来继续工作,自己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镓—61和锗—63的人,论文发表后,就能获得日本理化所的博士学位。况且,他的妻子也来到了日本,回国后,妻子的工作也成问题。无论是从前途还是从家庭考虑,留在日本无疑都是有利的。但是,柳卫平还是于当年5月如期回国了。此后日本和美国开展的后续研究工作,都使用了柳卫平的上述实验构想,最终合成和鉴别了包括镓—61、锗—63两个核素在内的一系列丰质子新核素。为了打进这一物理领域的前沿,回国后的柳卫平开始了次级束流实验方案的调研和气体探测器的研制工作。1990年,对次级束流颇有见解的原子能院核物理所研究员白希祥提出,在我国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造次级束流线,开展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为了节约资金,他们从退役10多年的旧回旋加速器上借用了两极磁铁和四极透镜作为主要部件;为了筹措资金,柳卫平申请到了当时最高限额的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6万元。1993年11月20日,一条立足现有条件、具有先进物理思想和技术路线的束流线诞生了,并在世界上首次产生了低能碳—11和氟—17次级束,其技术水平与美国及日本同类装置相当。1994年2月,该成果顺利地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它构思巧妙,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缩短了建造时间,所需经费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10%,达到了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它的建成和出束填补了我国在次级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和应用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核物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沿领域。建成的次级放射性核束实验装置,在开展核物理基础研究的同时,也为次级放射性核束在核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柳卫平领导的研究集体,在1994年使用 7Be 束流开展了离子注入生物学研究。这是一项开拓性的交叉学科实验,他们不仅定量地得出了不同能量 7Be 离子沉积在种子表皮和内部的份额,而且观察到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生物学效应。该实验表明,放射性次级束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探针,在核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995年,柳卫平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这么一个设想:用铍—7打击氘反应的角分布,通过渐近归一化常数方法,导出铍—7打击氢反应在零能量的天体物理S17因子,从而估计太阳高能中微子的数目。白希祥和柳卫平提出一个独特的方案,利用串列加速器,把锂—7加速,轰击氢,产生铍—7,然后纯化、加速铍—7,在次级束流线里轰击氘靶,产生硼—8,通过测量硼—8的角分布,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导出S17因子。由于实验准备的不充分,第一次实验无情地失败了,第二次又接着实验……成功的时刻终于来了,仪器上测出了铍—7轰击氘产生硼—8的角分布。柳卫平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处理,得出的S17因子与外国同行用其它实验方法得出的S17因子数值基本相同,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从太阳内部热核反应截面分析,太阳中微子确实存在着失踪现象。美国的权威刊物《物理评论通讯》(Physical Review Letters)刊载了柳卫平这一实验的论文,这是该刊创立40年来第一次发表中国实验核物理领域的论文。国际知名核物理学家在评价这项工作时多次称其为“一个杰出的实验”,认为“这是一个足够重要的结果,应尽快在国际物理学界散布,以激起广泛的讨论”。这项成果还被列入“′96中国科技十大新闻”之一。1996年9月,柳卫平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了德国GSI 重离子实验室的E.Roeckl教授。当时,他已被录取为丁大钊院士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他想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学术思路,研究一些新的课题。在丁大钊院士、白希祥研究员及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他应E.Roeckl教授的邀请到德国GSI 重离子实验室工作了两年。在那里,他主持了在中能次级束流线FRS 上测量40Ti的衰变性质的实验,并将40Ti数据用于 40Ar 中微子吸收截面的计算。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利用实验室数据计算该截面,其结果比国际中微子权威Bahcall教授的预言大了三倍。他的研究工作首次实现了用实验刻度了可以探测中微子振荡的ICARUS探测器。作为第一作者,柳卫平已在国际物理杂志《物理》(Z. Physics)和《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上发表了该成果。他还参加了在同位素分离器上测量56Cu 衰变性质的研究课题,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对该核的衰变性质进行测量。柳卫平在实验中起了关键作用,因而代表实验小组在德国物理学会年会报告该成果。1998年9月,从德国归来的柳卫平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太阳中微子问题相关的两个核物理实验》,并通过了答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从1998年开始,柳卫平投入了测量11C(p,γ)12N反应的研究。该反应是天体物理过程热的pp链内部的重要反应。该实验虽然在核天体物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11C次级束流的产生与鉴别和次级核反应的测量困难,在国际上各个实验室一直无法完成。柳卫平通过选择先进的技术路线,对次级束流线GIRAFFE进行了以安装飞行时间测量系统为标志的关键技术改造,使这种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并于1999年底完成了高统计精度的实验数据测量,从实验上否定了国际核天体理论界认为直接俘获反应可以忽略的结论。可以预期,这个实验结果, 将加深对天体物理过程的了解。由于以上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在国际各大实验室存在激烈竞争。如2H(7Be,8B)n反应的研究在美国Texas T&M大学、40Ti衰变测量在法国GANIL国家实验室都同时开展。由于柳卫平领导的研究集体采用了先进的物理思想和巧妙的技术路线,在以上课题的研究的竞争中,研究成果都走在了国际前列。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实验室作报告。先后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被SCI收录9次,引用24次。柳卫平曾先后十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或国外实验室里作报告;他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8月,他还荣获过由杨振宁、陈省身、周光召等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香港求是基金会评委会推荐的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成为国内核物理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96年10月,他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他被推选为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他领导的项目组获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两项重点基金)、3项核工业科学基金(包括重点基金)的资助;完成的基金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他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建议人和子项目负责人;2000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同年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还被推选为中国物理学会核物理分会副理事长;2003年,他被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授予“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被颁发“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柳卫平在放射性核束和核天体物理中的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承认和好评。国际著名放射性核束物理学家 Tanihata 教授认为:“柳卫平博士是中国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之一。” 由于他在核天体物理实验中的优秀成果,他被选为2004年加拿大NIC8 国际会议我国唯一一名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
毕业生个人事迹精选1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用到过事迹吧,事迹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推动工作,对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如实记载和反映的书面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毕业生个人事迹,欢迎大家分享。
本人自我学习力量较强,工作仔细负责,性格活泼开朗,具有团队意识,在同学中有较好的人缘,虽然学习成果不是的,但是我的学习看法和工作力量还是颇受老师同学的赞扬的。虽无什么工作阅历,但是我肯学,对于我来说不管你在学校如何的辉煌,去到一个公司你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孩,所以,吃苦耐劳,虚心受教是必需的,而我就是这么一种人。
本人综合素养佳,能够吃苦耐劳,忠诚稳重,坚守诚信正直原则,勇于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擅长学习,勤奋务实,刻苦钻研,具备广泛的爱好和很丰富的学问,适应力量强,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融入一个新的领域,适应它并且把它做好。
老实守信,待人处事热忱大方,性格开朗,能很快接受新事物,富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和责任心,擅长思索,虚心向学,并始终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懂得“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的道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丰富的专业学问为我的胜利之路作了铺垫
老实守信,具有良好的感恩意识,勤勉务实,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擅长创新,拥有优异的制造性思维,责任心强,对待工作尽职尽责。进取意识烈剧烈,虚心好学,有良好的团队组织力量及协作精神,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担当较大的工作量及较强的工作压力。
侯志林,女,1991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现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20xx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聚离子液体、超支化聚离子液体。自入校以来,没有丝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师长的关怀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同学的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其主要事迹材料列举如下:
科研方面
20xx年至20xx年在中南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获本科学位。期间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家三等奖、中南大学20xx-20xx、20xx-20xx学年校优秀学生、中南大学优秀毕业生等称号。并获得中科院有机所硕博连读、上海交通大学保研资格,最终以专业第三的成绩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颜德岳院士课题组学习,师从周永丰教授。在交大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科研平台下,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作风,保持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期间,努力学习专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报告,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优秀,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参与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研究工作,并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发表SCI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一篇、第二作者一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一篇,并有幸完成由江明院士等编著的书籍《大分子自组装新编》第十七章。
思想方面
除了在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侯志林同学在思想上也毫不松懈,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她通过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关心国内国际大事,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和提高自己,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热爱同学,关心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认真参加学校及院里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和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主动的向党组织靠拢,时刻督促自己,检查自己,让她在思想行为方面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按排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事务。并且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
课外活动
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为同学们带头做表率,树立起一个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大学生的典范,同时积极配合老师、同学,认真负责完成各项工作。本科时,担任过中南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人力资源部助理助理、副部长,中南大学升华读书社副主席,班级学习委员等职务,所在部门、社团、班级多次获得各类荣誉称号。研究生期间先后担任过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通识课助教、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仪器助管。默默无闻的工作作风,积极认真的工作心态和强烈的责任感,赢得了同学老师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助教和优秀助管的荣誉称号。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和其他老师同学交流思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外,还利用假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为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后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科时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南大学第五届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等竞赛项目。研究生期间参加了壳牌商业精英挑战赛,学习了社会化媒体品牌运营,所在团队获优秀奖。参加了法国液化空气暑期实习商业策划项目,所在团队获一等奖。并作为法国液化空气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大使,协助公司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企业奖学金,策划组织企业开放日、宣讲会等活动。
生活方面
在生活中积极乐观,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中每一天的挑战。她认为完成当代大学生的使命需从身边做起,尽自己最大努力带动身边的人,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培养大家乐于助人的精神,
事迹材料
《优秀毕业生个人事迹》。在班级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也努力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影响周围的同学。他还乐于助人,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始终以节约向上、艰苦奋斗的价值观指导生活。平时的他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且坚持体育运动,保持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的面对新一天的挑战。
导师简介
周永丰
周永丰,男,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76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1995年9月至20xx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学习,获本科和硕士学位。20xx年至20xx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xx年7月留校任教,20xx年晋升为副教授,20xx年晋升为博导,20xx年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超分子自组装,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可控合成,生物膜仿生自组装等方面的研究。主持(部分已完成)包括国家973重大项目子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人才培养计划。获20xx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xx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xx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xx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xx年度“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目前已经在Science, 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他引20xx余次。
邱xx,男,xx职校1992级电子专业学生,现为xx市水利局工程师。
邱xx于1992年9月就读xx职校。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团支书,学校团总支委员。毕业后,进入xx市水利局工作,先后任水利局团支书、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期间,1996年8月到1999年3月,到省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学习并毕业,同期在华南理工大学学习建筑学并毕业。他在工作中注重学习,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标准规范,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能根据工作需要,服从领导的安排,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水利工程设计任务,如:协助完成xx市100宗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前期测绘及设计工作,完成总投资1300多万元的xx市南溪镇自来水工程及自来水厂设计工作,负责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xx市麒麟镇自来水工程及自来水厂设计工作,以及完成xx市多宗改造薄弱学校的重新设计工作等。
谈到发展问题, 邱xx认为:当代中职生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设计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及早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为自己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任何挑战都具备自信的`心,信任只要经过虚心受教,勤奋向上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学习上进意识。时间观念强,工作仔细,注意工作方法,敢于担当责任。做事细心,负责的事情都能仔细做好,并能吸取别人的阅历为自己服务。
在大学的短短几年间,xx同学由初出茅庐的高中生成长为如今一名自信,自立,积极,进取,懂得感恩的新知识青年。
在大学里xx同学的思想在不断成长进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时刻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来督促自己,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大学是她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作为一名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而奋斗是青年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她把个人的信仰同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把个人的价值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学校和班级体的奋斗之中,把个人成长与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锻炼成长。2XXX这一年,一月的南方冰雪灾害,五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使我们为受灾的同胞们心痛,更是全世界对中国人民的考验,我党和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挽救出无数生命,全中国人民奉献爱心,各行各业尽职所能,是中国共产党让我们相信,天灾无情人有情,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党和千万官兵及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众志成城,度过难关,也使党和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在学习方面,xx同学深知学生以学习为重,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博康医药奖学金,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辽宁省计算机二级,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时刻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校训记在心中.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习时在门诊和病房所见所学,不仅使她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同时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积累临床经验。在班级组织的学习小组中,她也是其中一员,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讨论,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成绩,还经常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值得高兴的是,在成立学习小组以后,全班成绩都有所提高,优秀率也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在课余时间,她还经常到图书馆阅读医学以外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眼界,同时也参加了国家高级美容师、国家高级营养师的培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在工作中,她加入校美容健身协会,曾多次参与组织以女生为主题的活动,经常与本协会成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及时了解女同学们的想法,适时开办讲座,以解决女同学们的困惑.该协会定期举办的时尚沙龙更是在学校的各大活动中成为一道风景线。同时,在班级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班长与团支书的工作,一直把成为校优秀班级和优秀团支部作为她们全班级努力的目标.力求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希望得到同学们的信任与肯定。在实习生活中,她认真的完成带教老师安排的工作,努力做好一名优秀的实习医生,注重培养自己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能够更好的协助老师的工作,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接触不同的疾病,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也形成了“沉稳果断,热忱高效,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受到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
在生活方面,xx严格要求自己,合理规划时间,关心同学,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她愿意尽其所能帮助他们,在同学心情不好时,她愿意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当同学们开心时,她也由衷的为他们高兴.因此,在陌生的城市,同学们互相关心,倍感贴心.同时,她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曾代表本专业参加校英语知识竞赛、“星海杯”第二届辩论大赛、模拟招聘大会等等,并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xx同学曾获得大连医科大学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三次,三等奖学金一次,博康医药公司企业奖学金,xx-xx年度优良学风先进个人,xx-20xx年度优良学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是一名合格的优秀毕业生!
本人性格随和乐观,主动向上,爱好广泛,喜爱钻研,工作仔细负责,拥有较强的组织力量和适应力量,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养。乐于沟通,易于融入集体,乐于助人,学习力量较好,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学问之余,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做人、做事的的力量,争取将工作做得更好,争取做更好的自己!
从小就在农村家庭长大的我,养成了独立自主,顽强不屈的个性。工作上,我会以主动、热忱、有责任感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上,我会主动接受适应新事物、新观念,新环境,发挥我的团队精神结交更多的新伴侣。另外,我更是个喜爱不断挑战的人,有很强的上进心,上高校以后参与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熟悉.上的各种人,也不断使自己融入.。
可以啊,不过具体看你应聘的是什么职位。在汉斯出版社的gzh上有文章写了发论文也是日后找工作的一个加分项
都算是吧,既属于工作业绩,也算是荣誉,二者不发生矛盾,不管怎么样,都能证明你很优秀
现在很多本科同学因为各种学业上的需求是需要发表论文,一是发表论文来丰富自己的科研方面成果,二是评选奖学金的需要,更多同学是为了考研或是保研的需要,希望自己的研究生面试的时候让自己的学术成就方面更突出一点。其实需求总结就是四点:1、发论文拿奖学金,评三好学生2、发论文保研推研究生3、发论文找工作需求4、学分不够,发论文来凑,四级不过,发论文拿学位证
如果是你自己对名人事迹的描述的话,一般是不会重复的,毕竟每个地对语言的阐述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你是抄袭的名人事迹的话,看到是会被查重系统检测出来的,如果是必须要的话,那就加上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