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健康 医药前沿 世界临床医学
还是老话,没有容易发表的期刊,相对来说普刊肯定比核心期刊容易太多,具体还是要看各个期刊的编辑部审核流程和力度的!
1.医学信息
和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合作,联合主管主办,杂志级别定位为国家级,可以由国家医学发展中心授予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本刊以广大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信息学及临床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医学信息杂志编辑委员会
2.口腔医学研究
分别为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温州医学院口腔系、海南医学院口腔系、遵义医学院附...
3.实验与检验医学
请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翻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1984年版,英汉对照)》或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英文关键词应写全称,不得使用缩写字母。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应隔行打印。 第一作...
4.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主要反映本校医药学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登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
5.滨州医学院学报
《滨州医学院学报》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滨州医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
省级期刊很容易投的,主要看文章的格式,文献,相对内容来说不太重要,反之,核心期刊的要求就高了,一篇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在一到三个月左右,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中途返修稿件,大约从投递到收录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刊出的时间,每本杂志有所不同,但大都在半年以上,所以想投递核心期刊,请提前一年以上时间准备,职称晋升导师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首先,你需要确认你说的核心期刊是哪一种?医学的核心期刊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也就是俗称的北大和统计源。另外,需要纠正核心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其次,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一本核心版面页数越多自然收录的概率就会越大。例如,旬刊,半月刊肯定要比月刊双月刊收录的多一些。如果你能说明您的研究方向或者科室,可以为你推荐一些不错的期刊。
(均为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1] 当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A1类期刊)[2]宏观经济、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A1类期刊)[3] 德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管理世界》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4] 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财贸经济》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资源》2011年第6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5]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八大难题,《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5年第10期全文复印。(B1类期刊)[6] 戴维·卡德与艾伦·克鲁格对经验微观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5期。(B1类期刊)[7]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思考,《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B1类期刊)[8] 网络组织研究的最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B1类期刊)[9]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5期。(B1类期刊)[10]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完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9期。(B1类期刊)[11] 美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9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2] 论美国货币市场构成及其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B2类期刊)[13]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国有企业改革中若干不同认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1期。(B2类期刊)[14] 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经济评论》199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3期索引。(B2类期刊)[15] 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B2类期刊)[16] 中外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1期。(B2类期刊)[17]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8] 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B2类期刊)[19] 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经济学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0] 几个重大所有制关系的梳理与重构——兼论“和谐所有制”理论体系的构建,《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1] 旅游集团异质群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陕西旅游集团为例,《旅游学刊》2006年第8期。(B2类期刊)[22]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新探——“农联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经济学家》2008年第1期。(B2类期刊)[23]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制理结构,《求是》2002年第12期。(B2类期刊)[24] 显性契约还是隐性契约——公司和农户缔约属性的影响因子分析,《学术研究》2015年第5期。(B2类期刊)[25] 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到现代虚拟经济,《学术研究》2013年第6期。(B2类期刊)[26]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7] 意大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8]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几点想法,《广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南大核心)[29] 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南大核心)[30] 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专辑。(南大核心)[31] 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江汉论坛》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4年第6期索引。(南大核心)[32] 论我国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江汉论坛》1994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3期索引。(南大核心)[33]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系统分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1995年第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34]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若干对策,《江汉论坛》199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5年第11期索引。(南大核心)[35]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6年第1期。(南大核心)[36] 海外华人和华人经济,《当代亚太》1996年第2期。(南大核心)[37] 论粤港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当代亚太》1996年第3期。(南大核心)[38] 关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的三个糊涂认识,《福建论坛》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39] 韩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亚太》1996年第4期,载《东北亚论坛》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0] 英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国有资产管理》199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1] 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载《财经科学》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6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2] 日本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财经》1996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7期索引。(南大核心)[43] 西欧各国国有企业私有化对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启示,《当代亚太》1999年第11期。(南大核心)[44]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7年第1期。(南大核心)[45] 现代企业制度呼唤现代企业家,《江汉论坛》199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8期索引。(南大核心)[46] 关于国有企业托管的几个问题,《学术界》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10期索引。(南大核心)[47] 国有企业托管中的误区,《财经科学》1998年第4期。(南大核心)[48]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的目标模式,《国有资产研究》1999年第4期。(南大核心)[49] 马克思的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0] 试论对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开放时代》2000年第2期。(南大核心)[51] 对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的探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南大核心)[52] 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经济经纬》2000年第4期。(曾载于《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4期。)(南大核心)[53]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4] 国外农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南大核心)[55] 论控制内部人控制,《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南大核心)[56]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比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7] 两种不同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及其评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8]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9] 论我国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开放时代》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0] 论国有公司产权关系问题,《桂海论从》2001年第5期。(南大核心)[61] 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当代亚太》2001年第7期。(南大核心)[62] 略论东南亚华人经济,《当代亚太》2001年第8期。(南大核心)[63] 西部大开发之逻辑演进,《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4] 要素投入与创新支撑:广东制造业增长路径的实证分析,《南方经济》2013年第6期。(南大核心)[65] 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暨岭南经济论坛综述,《南方经济》2012年第2期。(南大核心)[66] 关于国有公司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南方经济》2001年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67]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行为初探,《现代财经》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8] 关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两个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9]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八大难题,《中州学刊》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0] 两种不同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模式比较分析,《现代财经》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1] 论现代公司的产权关系,《上海经济》2002年04期增刊。(南大核心)[72] 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几个基本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3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73]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缺陷,《求是学刊》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9期、《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2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4] 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5]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合著,第一作者)《求是》2002年第16期。(南大核心)[76]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当代亚太》2002年第4期。(南大核心)[77] 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8] 对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9] 从价值理论到价格论的演变,《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南大核心)[80] 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4年8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81]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模式初探——“农联”模式化的改革道路,《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析——“农联”模式的集体化之路,《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南大核心)[83]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研究综述,《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4] 我国“三农”问题形成原因的系统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南大核心)[85] 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分析,《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南大核心)[86]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南大核心)[87] 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与内涵研究,《经济问题》2008年第7期。(南大核心)[88] 不确定性与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南大核心)[89]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南大核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7期摘要。[90]我国农村机构改革存在问题及改革策略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南大核心)[91] 威廉姆森对企业理论的贡献与未来发展方向,《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南大核心)[92] 评“社会劳动价值论”,《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南大核心)[93] 在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04期。(南大核心)[94] 农业中的三维契约及治理机制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1期全文复印。[95] 关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的几个问题,《岭南学刊》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8期全文复印。[96] 关于国有公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0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97] 泛珠三角制造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演进趋势,《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第3期全文复印。[98] 我国跨国经营的步骤与组织机构的探讨,《对外经贸实务》1995年第6期。(北大核心)[99] 关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经营范围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北大核心)[100] 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第三产业,《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北大核心)[101] 国有公司新老三会关系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1期。(北大核心)[102] 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法人财产权问题,《学术探索》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3] 独立董事的涵义、职责、角色定位的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4]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5] 评“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6] 应如何繁荣和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与许兴亚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7]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必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8] 我国纺织业如何应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商业时代》2007年第5期。(北大核心)[109] 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商业时代》2007年第7期。(北大核心)[110] 改进SA8000认证体系与市场秩序之我见,《商业时代》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1] 广东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2] 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综述,《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3] 广东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北大核心)[114] 论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特区经济》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5] 我的学术研究之路——近20年学术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6] 广佛同城化的博弈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北大核心) 1.《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联模式》,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出版,独著。2.《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7月。独著。3.《东南亚华人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专著(第一作者)。4.《现代企业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独著。5.《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独著。6.《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借鉴、启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独著。7.《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主编。8.《宏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9.《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主编。11.《政治经济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主编。12.《政治经济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主编。13.《政治经济学》,武汉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主编。14.《实用政务大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0月,副主编,撰写10万字。15.《土地有偿使用理论与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11月,副主编,撰写4.5万字。
2007年以来,主要关注绿色转型和底层社会问题。主持或参与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A630025)、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081010819)、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SSKLZDKT2009014)、山西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080028)、日本丰田财团资助项目(1105001)等国家级、省部级、企事业单位委托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8项,主笔或参与起草和论证各级各类政策文件数百份。2009年以来,先后在《中国行政管理》、《岭南学刊》、《三农中国》、《改革内参》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1部 。主笔撰写的《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中村社区参与研究——基于太原市10个典型城中村社区的实地考察》、《绿色转型:利益调整和观念演进——以山西省太原市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分别荣获2009年度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0年度山西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先后获邀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教育、文化与人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新农村建设协作者论坛、第六届县乡干部论坛 等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演讲。先后荣获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西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山西省兴晋挑战杯作品一等奖、全球基金山西省防治艾滋病项目优秀志愿者、山西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山西大学“汾酒公益·自强之星”十杰、广灵县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国家级、省级、校级、县级荣誉20余项。个人事迹多次得到山西电视台、中国网、《山西青年报》、《山西大学报》等媒体报道。
好。1、知识。岭南读写杂志,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杂志中有关哲学的知识非常丰富,所以是很好的读物。2、价格。岭南读写杂志,一本的价格为15元,与其他杂志相比便宜了10元,价格更实惠,性价比更高。
1. 论科技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河南法学,1992年第2期2. 对“孤立的个人”的理解,法学学刊,1992年第4期3. 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罪的行为本质,检察学文选,1993年第10期4. 关于自诉案件几个问题的探讨,法学学刊,1993年第4期5. 论公司犯罪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3期6. 商业受贿罪的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1期7. 公司犯罪定罪与量刑,中国检察报,1995年4月4日8. 论刑法条文结构改革,法制日报,1995年5月25日9. 论刑法分则立法形式的选择与协调技术,现代法学,1995年第6期10. 论刑法改革的必要性,湖南法学,1995年第3期11. 论刑法分则各种立法渊源的协调技术,贵州法学,1995年第5期12. 谈发票犯罪,检察日报,1996年12月2日13. 刑法分则条文语言表述的规范化是,江西法学,1996年第1期14. 论发票犯罪,法学学刊,1996年第3期15. 论刑法分则条文立法技术的完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16. 发票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法律函授,1996年第3期17. 论市场经济发展与刑法变革的必要性,载《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研究》文集,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18. 新刑法对三个口袋罪的分解,云南法学,1997年第3期19. 评新刑法的立法技术,法律函授,1997年第5期20. 无罪推定与我国刑事诉讼,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7年10月版21. 简论贪污贿赂罪立法的特点,中央政法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22. 论罪名解释权的归属,载《新刑法典的理论与实践》文集,重庆出版社1998年12月版23. 关于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的几点异议,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24. 论死刑执行程序的适应与完善,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25. 对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几点思考,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26.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27. 评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论,法学评论,2000年增刊28.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29. 对代销商在售机过程中犯罪行为的处理,经济与法,2000年第6期30. 论简易程序中被告人的选择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31. 人权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载《证据学论坛》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的年12月版32. 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立场看中国的死刑问题,载《刑法学研究精品文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33. 略论扰乱电信市场的犯罪,天津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34. 评我国1999年刑法修正案,载《新世纪刑法新观念研究》文集,人民法院出版2001年第4期35. 简易程序的正当性研究,《刑事法评论》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8期36. 设立中国式辩诉交易的设想,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37. 论黑社会犯罪的刑法完善,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38. 补强证据,载《证据学论坛》第3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0月版39. 论刑事简易程序的审判方式,政法论丛,2002年第2期40. 刑事简易程序价值论,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41. 论刑事简易程序中的被告人异议权,云南法学,2003年第6期42. 公诉与自诉关系研究,刑事诉讼前沿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12月版43.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44. 比较法视野下的警察出庭作证,犯罪研究,2004年第2期45. 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基础,西南法学,2004年5月号,吉林出版社2004年5月版46. 简易程序审判方式比较研究,司法审判动态与研究第6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版47.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48. 各国民众参与检察的实践,检察日报,2004年11月5日49.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50. 司法潜规则导致司法腐败,法治内参(机密,供厅局级以上领导阅),2005年第7期51. 再审程序之老调重弹,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52. 口供不含辩解,北京日报,(理论版),2005年7月4日53. 美国乞讨者的权利及其限制,人民法院报(域外法制,)2005年7月8日54. 不人道是废除死刑的充足理由吗?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55. 教育改革与人性解放,学术探索,2005年第4期56. 反思司法潜规则,政法学刊,2005年第4期57. 人道对死刑的诘难,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58.我在美国法庭上看到的陪审团,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7期59.从政坛流星高勇的学术辉煌说起,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60.检察改革中应当处理的五大关系,《检察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61.论民众参与检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62.质疑“法盲可以当法院院长”的立法,法治与社会,2005年第6期63.评我国辩诉交易的实践,《刑事法判解》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版64.让佘祥林成为中国的米兰达卡片,《律师文摘》,2005年第4辑65.论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明理学刊》,2005年第4期66.中美陪审制度比较,《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5期67.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诉讼法学研究》,2005年总第10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0月版。68.陪审制度与基本政治伦理,《安徽大学法学评论》,2005年总第5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69. 侦查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重庆社会科学,2005第5期70. 向胡耀邦同志学习如何对待冤假错案,学习月刊,2005第10期71. 死刑复核,应从秘密走向公开,检察日报,2005年11月7日72. 中美律师资格制度比较研究,法治论丛,2006年第1期73. 论诉讼及时原则,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74. 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2月下75. 美国被指控者律师帮助权的百年历程,律师与法制,2006年第3期76. 霸道的校规与遥远的宪法,人文论坛,2006年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77. 美国科罗拉多州法官优选制度及其启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78. 美国的律师资格与律师考试,学习月刊,2005第12期79. 和谐社会:和而不同的社会,载《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月版80. 西方防止媒体审判的五种方式,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2期81. 媒体监督司法的底线权利,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3期82. 世界死刑立法和司法的最新动向,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4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83. 美国陪审团审判观察,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5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84. 借鉴美国经验防止法官腐败,学习月刊2006年第12期。85. 行贿人揭发对合的受贿犯罪应认定为“自首并立功”,检察日报理论版,2007年4月9日。86. 兰成长案引发的思考,青年记者,2007年第3期87. 隐姓瞒名: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载《证据学论坛》第12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88. 论盘查的法治化,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89. 目前应否对贪污贿赂罪废除死刑,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月上90. 国际社会对待性交易合法化的态度,检察风云,2008年第1期。91. 澄清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几点误解,法制与新闻传播,2008年第2辑92. 论记者拒证权,证据科学2008年10月第16卷,第5期。93. 法院该如何对待“负面舆论炒作”,青年记者2009年第16期。94.“群众的感觉”与死刑司法中的人道关怀,《中国诉讼法判解》第7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95. 国际准则视野下的媒体与司法关系基本范畴,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96. 律师媒体宣传与司法公正,《全球传媒学刊》2010 年第2 期,第1---5页。97. 论残疾人就业优先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98. 评《刑事诉讼法(草案)》证据部分,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61-68页。99. 论看守所立法,时代法学,2012年第2期。100.司法公开的国际发展趋势,刑法前沿问题研究,2012年卷。101.英国庭审录音录像改革的新动向,法治研究,2013年第1期。102. 围观杀人:美国死刑执行的示众与电视直播,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03.犯罪记录查询模式比较研究,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104.李尔本案与沉默权的确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05. 庭前会议制度的实施难题与解决方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106. 美国联邦证据法的制订与修改,孙长永主编:《刑事司法论坛》2013年第1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12月版。107. 美国地方法院关于本拉登的尸体解剖照片是否应当公开的裁判,司法评论,2014年第2卷108.罗斯法院信息公开法的立法与实施,人民法院报,2014年7月25日第8版。109. 媒体采访监所的法治化,新闻春秋,2014年第3期。110.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6期。111. 未决在押人员羁押表现评鉴制度的实证考察,中国监狱学刊,2014年第5期112. 论侦查耳目的法治化,东南法学,2014年第2期113. 论司法公开的及时原则及其实现机制,时代法学,2014年第5期114. 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公开宣告制度,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15. 保障人权视野下的看守所立法,中国法律评论,2014年第4期116. 检务公开的救济:依据、主体与方式,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第5期。117. 中国看守所的医疗社会化改革,云南法学,2014年第6期118. 检务公开评估指数设计探索,长江论坛,2014年第4期119. 最大限度公开原则下的检察机关“工作秘密”,阴山学刊,2015年第1期120. 场所公开视野下的检务公开窗口建设,天津法学,2015年第1期121 .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建议性陪审团,财经法学,2015年第1期122. 检务公开中的最大限度公开原则,岭南学刊,2014年第6期123.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5年第1期。
吴育林,1964年10月出生,哲学学士(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法学博士(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院社科系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主讲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与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西方思潮。曾于2002年获中山大学蔡冠深奖;其《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论文,获2005-2006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2008年1月获广东省教育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优秀教学片一等奖;2008年1月获广东省教育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优秀教案二等奖。近五年研究情况如下: 一类期刊:1、简论实践主体及其品质,《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2、唯物史观语境中的集体和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8期二类期刊:1、论马克思的劳动休闲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7期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同构性,《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3、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学术研究》2006年第8期4、实践主体与马克思哲学的生存维度,《现代哲学》2006年第4期5、公共生活理论范式对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示,《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6、当代西方社会公共领域中权力异化性扩张的成因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7、马克思实践主体哲学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战线》2007年第1期8、十七大精神与社会正义,《现代哲学》2008年第1期三类期刊: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式下的公平效率观的当代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CSSCI)2、论‘天人合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求索》2007年第2期(CSSCI)3、论公共生活及其主体性品质,《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CSSCI)4、西方本真的个人主义及其现代嬗变的文化成因,《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CSSCI),5、论市场经济的自由与平等价值,《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4期(CSSCI)6、市场经济视域下的自由与平等价值探析,《开放时代》增刊,2005年第10月(CSSCI)7、论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价值,《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CSSCI)其他类期刊:1、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核心期刊2、大学生德育教学内化的个体认知机制,《当代青年研究》大学生版2004年第5期,核心期刊3、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道德价值意义,《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核心期刊4、论实践主体性在价值选择中的作用,《岭南学刊》2006年第4期,核心期刊5、论市场经济中人的主体性价值,《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核心期刊6、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隐性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期,核心期刊7、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探求》2005年第2期,一般期刊8、和谐社会视域下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第二作者),《唐都学刊》,2005年第6期,核心期刊9、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奉行集体主义原则的必然性,《岭南学刊》2007年第3期,核心期刊论文转载:1、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新华文摘》2006年第23期头版头条全文转载2、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3、公共生活理论范式对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示,《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1、《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统一性研究》,独著,25万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2、《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第五章、第六章共9万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第六章、第七章共7万字,副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4、《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第1章、结束语共4万5千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5、《西方人生哲学》第九章、第十一章共5万字,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一般规划课题(07JA710014):和谐社会视域的价值共识问题研究;2、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度一般规划课题(07Z43):和谐社会的共识性价值问题研究;3、主持中山大学“985工程”二期“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与价值教育”中的子课题: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价值重构问题研究(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4、参与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支助项目: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研究(03BZO44),李萍教授主持,第一参加者;5、参与教育部“十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加入WTO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郭文亮教授主持,第四参加者;6、 参与2002年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价值研究(02SJA710001),叶启绩教授主持,第一参加者。
1.《试论孙炎的语言学成就》,《古籍研究》1987年第4期。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格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87年第6期。3.《中国现代史上的广东语言学家》(合作),《岭南文史》1988年第1期。4.《试论古汉语修辞中的层次性》,《淮北煤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5.《“乡思”呼唤着“月夜箫声”--香港诗人杨贾郎〈乡思〉〈月夜箫声〉赏析》,《语文月刊》1988年第5期。6.《中国哲学思想在汉语辞格形成中的投影》,《营口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7.《试论吴方言数词的修辞色彩》,载《语文论文集》,百家出版社,1989年10月。8.《试论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与成就》,《岭南文史》1990年第2期。9.《〈经传释词〉在汉语语法学上的地位》(合作),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 年第 期转载。10.《〈西湖二集〉:一部值得研究的小说》,权威期刊《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2期。11.《情·鬼·侠小说与中国大众文化心理》,《上海文论》1991年第4期。1994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论文奖。12.《点化名句的艺术效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学语文》1992年第4期。13.《情真意绵绵,绮思响“雨巷”--谈戴望舒〈雨巷〉一诗的修辞特色》,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2年第5期。14.《回顾·反思·展望--复旦大学组织全国部分青年学者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讨论综述》,《鞍山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15.《语言美学发轫》,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3年第5期。16.《汉语外来词音译艺术初探》,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17.《论〈文则〉在中国修辞学史上的地位》,《鞍山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18.《汉语外来词音译的特点及其文化心态探究》,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19.《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新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4年第4期。20.《试论赋的修辞特点》,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1期。21.《先秦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上海文化》1995年第2期。2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手法的范围》,《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3.《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5年第10期转载。24.《王引之〈经传释词〉的学术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5.《修辞结构的层次性与修辞解构的层次性》,《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6.《两汉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综合类核心期刊《江淮论坛》199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2期转载。27.《〈经传释词〉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中西学术》第1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28.《创意造言的艺术:苏轼与刘攽的排调语篇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5年第11卷第6期(总第126期)。29.《旧瓶装新酒:一种值得深究的语言现象》,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5年第4期(总第6期)。30.《改革开放与汉语的发展变化学术研讨会综述》,1995年11月《上海社联年鉴》。31.《〈经传释词〉之“因声求义”初探》,核心期刊《古籍研究》1996年第1期。1998年获上海市(1996-199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2.《谐译:汉语外来词音译的一种独特型态》,《长春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33.《英雄侠义小说与中国人的阿Q精神》,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1卷第8期(总128期)。34.《论修辞的三个层级》,《云梦学刊》1996年第1期。35.《音义密合:汉语外来词音译的民族文化心态凸现》,《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36.《咏月嘲风的绝妙好辞--晏子外交语篇的文本解构》,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2期。37.《论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几种独特型态》,《雁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38.《触景生情的语言机趣--陶糓与钱俶外交语言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2卷第6期(总138期)。39.《〈语助〉与汉语虚词研究》,《平原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40.《关于〈声类〉的性质与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41.《论夸张的次范畴分类》,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6期。42.《新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和我们的历史使命》,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43.《论委婉修辞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缘由》,核心期刊《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44.《清代语言学繁荣发展原因之探讨》,《云梦学刊》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8期转载。45.《论中国修辞学研究今后所应依循的三个基本方向》,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6期转载。46.《80年代以来中国修辞学理论问题争鸣述评》,《黄河学刊》1997年第2期。47.《论委婉修辞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效应》,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48.《中国修辞哲学论略》,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49.《论夸张表达的独特效应与夸张建构的心理机制》,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50.《训诂学居先兴起原因之探讨》,载《语文论丛》第5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51.《语言美学的建构与修辞学研究的深化》(第一作者,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5期。52.《“夫人”运用的失范》,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7年第6期。53.《论〈马氏文通〉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54.《论委婉修辞生成的心理机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2期。55.《论孔子的修辞哲学思想》,《雁北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56.《“水浒”现象与历史变迁》,《人民政协报》1998年4月27日第3版《学术家园》。57.《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的省思》,全国综合性社科核心期刊《社会科学》(上海)1998年第5期。58.《修辞心理学论略》,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8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1998年第11期转载。59.《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走向语言美学建构的历史嬗变进程》,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0.《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丛书《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61.《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各个时期研究成就的估价问题》,载《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问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宗廷虎教授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2月。62.《潘金莲形象的意义》,台湾《古今艺文》1998年11月第25卷第1期。63.《进一步沟通海峡两岸的修辞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4期。64.《吴方言数词的独特语用效应》,载《修辞学研究》第8集,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年 6月。65.《中国风格学源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6.《语言理论新框架的建构与21世纪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云南)1999年第1期。67.《修辞学转向与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2期。68.《论夸张》,载《中国第一届修辞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1999年6月。69.《论修辞文本建构的基本原则》,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0.《平淡情事艺术化的修辞策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1.《修辞主体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72.《方言研究:透视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1999年第3期。73.《[请读我唇]三人谈》(与宗廷虎教授等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9年增刊。74.《看文人妙笔生花,让生命得到舒畅——评沈谦教授[林语堂与萧伯纳]》,台湾《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总508期)。75.《修辞学研究新增长点的培植与催化》(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4期。76.《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2期选摘。77.《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上)》,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4号(1999年)。78.《[金瓶梅]的语言艺术》,载《经典丛话·金瓶梅说》,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79.《中国古典言情小说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1期(总181期)。80.《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下)》,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5号(2000年)。81.《评黎运汉著[汉语风格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9日第2版。82.《论比拟修辞文本的表达与接受心理》,《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8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论中国文学中的双关修辞模式》,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4期(总184期)。84.《委婉修辞的语用学阐释》,载《语文论丛》第6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85.《修辞学研究的深化与修辞学教材的改革创新》,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1期。86.《比喻修辞文本的心理分析》,《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87.《论精细修辞文本的心理机制》,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88.《异语修辞文本论析》,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4期。89.《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学的建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90.《论旁逸修辞文本的建构》,湖南省一级学术期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91.《论拈连修辞文本》,《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92.《论结尾的修辞策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93.《顶真式衔接:段落衔接的一种新模式》,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2年第2期。94.《论顶真修辞文本的类别系统与顶真修辞文本的表达接受效果》,《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95.《论锻句与修辞》,《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96.《吞吐之间,蓄意无穷——留白的表达策略》,台湾《国文天地》2002年8月第18卷第3期(总207期)。97.《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武汉大学《长江学术》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98.《论事务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9.《从统计分析看“简约”与“繁丰”的修辞特征及其风格建构的原则》,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3年第2期。100.《与时俱进:语言学由理论研究走向应用研究的意义》,《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01.《基于计算分析的法律语体修辞特征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02.《论学习修辞学的意义》,《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103.《论起首的修辞策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4.《论口语体的基本修辞特征和修辞基本原则》,载《语文论丛》第8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105.《平淡风格与绚烂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6.《韵文体刚健风格与柔婉风格的计算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07.《庄重风格与幽默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08.《中国修辞学:走出历史偏见和现实困惑》,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09.《从<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与原本的比较看王希杰教授修辞学的演进》,载《修辞学新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110.《从计算分析看文艺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修辞学论文集》第七集,新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111.《评谭学纯、朱玲》,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12.《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8月出版。113.《话本小说“正话”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载《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8月。114.《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5.《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6.《话本小说“题目”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17.《话本小说“头回”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复旦学报》,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118.《论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平顶山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119.《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四种特殊类型》,载《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120.《由汉语词汇的实证统计分析看林语堂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中国人思维特点所作的论断》,《跨越与前进――从林语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与相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06年10月出版。121.《八股文篇章结构形式的渊源》,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2006年(平成18年7月)LXVII。122.《评朱玲[文学文体建构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123.《修辞学的科学认知观与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载《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2007学术论坛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124.《八股文“收结文”之“煞尾虚词”类型及其历史演进》,载《修辞学论文集》第十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125.《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转摘。126.《〈史记〉史传体篇章结构修辞模式对传奇小说的影响》,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27.《“用典”的定义及其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8.《段落衔接的修辞策略》,《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29.《南北朝时代列锦辞格的转型与发展》,《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09年第8期。130.《从〈全唐诗〉所存录五代诗的考察看“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1.《学术史研究与学科本体研究的延展与深化》,《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10年第1期。132.《从〈全唐诗〉的考察看盛唐“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3.《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4.《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5.《不迷其所同而不失其所以异——论黎锦熙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2010年第5期。136.《“列锦”修辞格的源头考索》,核心期刊《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137.《修辞学与汉语史研究》,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138.《“列锦”辞格在初唐的发展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39.《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1期.。140.《艺术语言的创造与语言发展变化的活力动力》,《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5期.。141.《网络词汇成活率问题的一点思考》(第一作者),《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42.《名词铺排与唐诗创作》,《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11,7出版。143.《海峡两岸词汇“同义异序”现象的理据分析兼及“熊猫”与“猫熊”成词的修辞与逻辑理据》,载郑锦全·曾金金主编《二十一世纪初叶两岸四地汉语变迁》,台湾新学林,2011年12月出版。144.《晚唐时代“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状况考察》,《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45.《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走向的几点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46.《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同义异序、”同义异构“现象透析》,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147.《王力先生对汉语修辞格的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148.《由〈全唐诗〉的考察看中唐“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149.《孔子“正名”论的语言学阐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50.《杜甫诗歌与名词铺排》(第一作者),《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51.《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在海峡两岸的存续现状探析——以海峡两岸对西方人名翻译的修辞行为为例》(第一作者),《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3.《先秦两汉诗赋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特点》,《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4.《元曲“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5.《“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经验及对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的启示》,《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156.《修辞的性别分野与女性修辞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157.《宋词“列锦”结构模式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二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158.《明清词“列锦”结构模式的发展演进考察》,《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三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时间作品2000年《中国近代早期对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反响——以受传教士影响的知识精英为考察对象》,《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四期 《长崎贸易中的中国商人与日本汉学者》,《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六期2001年《入关前后的清与日本关系》,《学术月刊》2001年第1期《盛宣怀在汉冶萍公司成立前的日本借款论析》,《近代中国》第十一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8月版《中国近代的对外开放与清政权内部的分裂(1860——1870)》,《思想与文化》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2002年《再现历史过程的真实性——编辑〈二十世纪盛宣怀有感〉》,《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一期《二十世纪盛宣怀研究回顾》,《常州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三期《孙中山、盛宣怀与中日合办汉冶萍借款案》,《史林》2002年第六期《辛亥革命与东南社会学术研讨会专辑》《郑观应与其家族》,《岭南文史》2002年第三期《澳门郑观应诞辰1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盛宣怀与汉冶萍公司》,《二十世纪盛宣怀研究》论文集收录《中日知识界交流实录——冈千仞与上海书院士子的笔话》《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六期《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王韬——兼论1860—1870年代中日知识界的交流》,《近代中国》第十二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南京临时政府与中日合办汉冶萍借款案》,《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论文集,民国档案杂志社2002年4月版2003年《论郑观应的人生历程》,《纪念郑观应诞辰一百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澳门历史学会2003年9月版2004年《1862年日本“千岁丸”访沪武士笔下的中国士绅考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4年期,总第44辑《清康熙朝后期政治与中日长崎贸易》,上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一期《清末新政时期上海官、绅、商结合的实业活动》,《思想与文化》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2005《从沙船业主到官绅和文化人——近代上海本邑绅商家族史衍变的个案研究》,《学术月刊》2005年4月号《同光年间上海本邑绅士的生活价值取向——以张焕纶为主要考察对象》,《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三、四期 《上海城市化进程与本邑绅商及其家族史的衍变》,《上海研究论丛》第十六辑,2005年5月版《清代中前期对日关系认识(1644-1868)》,《思想与文化》第六辑,2005年12版《科举制下湖南士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以长沙士子杨恩寿为例》,上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五期
【著作类】 《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主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教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11月。 《论鲁迅文学世界的个体思想呈现》(独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该书为广东优秀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出版基金(第二届“岭南博士文库”资助项目)资助出版。 《上海九章——“魔都”变迁的历史场景与未来宏图》(执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广西九章——海洋语境中的文化整合与观念建构》(执行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春天纪——改革开放30年的真实记录和鲜活映像》(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东莞九章——现代化中的东莞现象与东莞想象》(执行主编),花城出版社,2008年1月。 《沟通与协调能力的培养》(主编),广东省公务员公共管理能力培养系列培训教材之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走进京华御迎斋——刘广迎艺术之旅》(副主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 《欲望的盛宴——当代广告文化解读》(合著),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论文类】 《论自组织视阈中的广州文化创意产业政府干预机制》,《中国文化管理论丛(2012)》(祁述裕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5月。 《从商业模式论广东动漫产业的政府扶持》,《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江高模式”的创新启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论文化强省建设中的岭南历史文化当代化》,《广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论莞香的文化价值及其当代实现》,《岭南文史》,2010年第3期。 《创新发展视阈中的广东文化现代化》,《战略思维论广东》(郑盛廷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 《论东莞“文化新城”的软实力建构》,《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因香而奇的莞乡情事--曾明了长篇小说<百年莞香>印象》,《东莞文艺》,2009年第8期。 《改革开放30年广东文化创新及其启示》,《科学发展:广东的过去和未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客家悠韵:一种客家“故事”的讲法》,《太原日报》,2007年2月12日。 《“山水汇景·桂林体验”:纯粹中国式体验的文化创新》,《广西画报》,2007年第2期。 《意义与问题:文学的文化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3期。 《个体的精神觉醒:从“超人”到“庸众”》,《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3期。 《<广东九章>:新世纪的增“广”贤文》,《新快报》,2006年第4期。 .《从<外来媳妇本地郎>谈情景短剧的品牌生命》,《岭南视听研究》,2006年第2期。 《历史的鲜活“再现”》,《广州日报《,2006年10月30日。 《谈罗沙叙事诗理论与创作(序)》,《我与叙事诗》(罗沙),花城出版社,2006年12月。 《.当下基点:中国眼光和全球胸怀》,《社会科学报》,2005年9月1日。 《市场时代,我们坚守什么——金岱长篇小说<精神隧道>之<心界>的生存本体论》,《粤海风》,2004年第1期。 《试论鲁迅序体文》,《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短篇小说的写作》,《大学写作教程》(陈妙云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现代人生存的哲性体验与诗性建构——金岱长篇小说<精神隧道>三部曲研讨会述评》,《作品》,2002年第11期。 《中国式后现代主义—先锋书写与当代长篇小说》,《世纪之交:长篇小说与文化解读》(金岱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历史叙述与当代长篇小说》,《世纪之交:长篇小说与文化解读》(金岱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得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吴育林,1964年10月出生,哲学学士(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法学博士(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院社科系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主讲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与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西方思潮。曾于2002年获中山大学蔡冠深奖;其《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论文,获2005-2006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2008年1月获广东省教育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优秀教学片一等奖;2008年1月获广东省教育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优秀教案二等奖。近五年研究情况如下: 一类期刊:1、简论实践主体及其品质,《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2、唯物史观语境中的集体和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8期二类期刊:1、论马克思的劳动休闲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7期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同构性,《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3、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学术研究》2006年第8期4、实践主体与马克思哲学的生存维度,《现代哲学》2006年第4期5、公共生活理论范式对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示,《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6、当代西方社会公共领域中权力异化性扩张的成因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7、马克思实践主体哲学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战线》2007年第1期8、十七大精神与社会正义,《现代哲学》2008年第1期三类期刊: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式下的公平效率观的当代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CSSCI)2、论‘天人合一’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求索》2007年第2期(CSSCI)3、论公共生活及其主体性品质,《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CSSCI)4、西方本真的个人主义及其现代嬗变的文化成因,《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CSSCI),5、论市场经济的自由与平等价值,《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4期(CSSCI)6、市场经济视域下的自由与平等价值探析,《开放时代》增刊,2005年第10月(CSSCI)7、论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价值,《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CSSCI)其他类期刊:1、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共识的形成,《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核心期刊2、大学生德育教学内化的个体认知机制,《当代青年研究》大学生版2004年第5期,核心期刊3、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道德价值意义,《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核心期刊4、论实践主体性在价值选择中的作用,《岭南学刊》2006年第4期,核心期刊5、论市场经济中人的主体性价值,《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核心期刊6、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隐性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期,核心期刊7、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作用,《探求》2005年第2期,一般期刊8、和谐社会视域下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第二作者),《唐都学刊》,2005年第6期,核心期刊9、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奉行集体主义原则的必然性,《岭南学刊》2007年第3期,核心期刊论文转载:1、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新华文摘》2006年第23期头版头条全文转载2、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3、公共生活理论范式对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启示,《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 1、《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统一性研究》,独著,25万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2、《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第五章、第六章共9万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第六章、第七章共7万字,副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4、《加入WTO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第1章、结束语共4万5千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5、《西方人生哲学》第九章、第十一章共5万字,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一般规划课题(07JA710014):和谐社会视域的价值共识问题研究;2、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度一般规划课题(07Z43):和谐社会的共识性价值问题研究;3、主持中山大学“985工程”二期“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与价值教育”中的子课题: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价值重构问题研究(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4、参与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支助项目: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研究(03BZO44),李萍教授主持,第一参加者;5、参与教育部“十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加入WTO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郭文亮教授主持,第四参加者;6、 参与2002年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价值研究(02SJA710001),叶启绩教授主持,第一参加者。
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营造校园和谐心理氛围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放松,在活动中愉悦,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互助,在活动中成长,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5月已成为我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活动活动月,至今我校已成功举办七届心理健康活动月,本年度我校学生教育活动,围绕“青春行、中国梦”的理念,追逐青春梦想,传扬爱国情怀,做一个有中国梦的健康青年,因此本年度我校第八届5.25心理健康活动月以“心灵真善美 凝聚正能量”为主题,拟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心灵真善美 凝聚正能量
二、活动目标:
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关键,本届心理健康活动月通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设计丰富多彩的心理自助活动,营造健康心理体验的环境和氛围,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三、活动时间: 5月1日——5月25日
四、活动内容及要求:
1、系列宣传
在全校悬挂心理名言警句,营造心理教育的和谐氛围。
2、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
“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其来自学生,更能及时的发现和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困惑,从而实现助人自助。
参与培训对象为:各院系心理辅导部正副部长、班级心理委员以及自愿报名同学;
活动时间:5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活动地点:模拟法庭
3、“心灵真善美 凝聚正能量”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5月3日——5月16日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要求:(1)以班为单位,可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灵真善美凝聚正能量”的主题班会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幸福感,加强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2)5月16日中午十二点之前各班级上交班会总结,总结需包含文字和图片或者视频,记录发言人及发言内容,到会人数,缺勤人数),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将评选优秀班会活动3-5项,并将其班会总结张榜。
纸质档交至
4、“我的心灵成长日记”暨“心灵真善美 凝聚正能量”征文大赛
活动时间:5月3日-5月21日
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内容:(1)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反映自我成长中的情绪、情感、学习、就业、交友等的心得体会。或撰写与本届活动主题“心灵真善美凝聚正能量”相关的各种类型的文章均可。
(2)本次征文比赛我们将筛选出优秀的作品去校里参选。大赛设一、二、三、优胜奖等奖项,优秀作品将在《简单》刊物和《心理教育报》上载出,并将选送优秀作品参与省级评奖。
(3)在5月21日十二点半之前纸质档交至 XX:XX
电子档发至邮箱:
5、“我爱我”LOGO设计大赛
为提升我校心理教育活动的品牌特色,传承我校特色的心理教育活动,特面向全体学生征集“我爱我”心理教育活动,活动图徽。
活动内容:
(1)初选:5月9日之前,向同学征集以“5·25,我爱我”为主题的LOGO设计作品,进行评选
(2)复选:将优秀的作品推荐至学校,最后获奖作品将会办法证书,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特等奖作品将作为《简单》刊物,《心理教育报》和心援社的统一标志。
奖项设置:特等奖1名 一等奖2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4名
(3)在5月9日12点之前之将作品交至 XX:XX
6、“心灵真善美 凝聚正能量”游园会
本届活动月,设立大型心理文化游园会,从新校区总理楼至食堂路段,分项目设立各类心理文化活动,增强活动的整体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性,营造积极热情的校园心理氛围。
活动时间:5月25日
活动地点:从新校区总理楼至食堂路段
心理咨询部
XX年5月3日
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增进院系间的友谊,引导学生提高艺术品位,陶冶情操,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因此,学院特举办“舞艺超群——舞蹈大赛。”
一、指导思想:
舞蹈大赛以融入爱国思想,舞动爱国情操为主题,充分展示出我校大学生心系祖国、与祖国的脉搏一起跃动的良好精神面貌。 我们将用充满艺术性的舞蹈,把此次科技文化节推向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高潮。
二、活动时间:决赛时间:20xx年5月26日
三、活动地点:东区篮球场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各团体以二级学院为单位
五、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事务中心、校团委
承办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六、比赛要求
舞种以中外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为主,各种积极向上的艺术创新以及师生喜闻乐见的舞蹈,鼓励原创。每个学院推荐1-2个作品参加比赛。每个作品表演时间不超过6分钟。每位参赛选手只能参加一个舞蹈的表演。
每个作品表演人数最多不超过30人。
七、奖项设置:
大赛将分为专业组及非专业组,评选出专业组一、二、三等奖;非专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
校团委、商学院
【晚会组织能力】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领域覆盖面广,涵盖微电子、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是四川大学基础学科学院之一。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秉承独有的风格和优良的传统,培养出了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学生会是一支有着极强凝聚力的学生队伍。学生会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能力突出。回首往昔,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四川大学普通物理知识竞赛”,组织了主题为“成都市农转非居民问卷调查”的大型公益性调查活动,有组织“窦江南申奥行”、“因特尔奔腾4川大校园行”、“‘三多里’杯卡拉ok大赛”等大型文体活动的丰富经验,特别是XX年10月份举办的“‘白家之夜’迎新晚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赞助公司“雅士集团”的好评。另外,我们还曾与兄弟院校、多家赞助商与新闻媒体成功合作。
我们将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竭诚为您服务!
【晚会目的及意义】
一年过去了,我们物理学院迎来了新一届的同学,他们带着青春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加入到物理学院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我们院团委、学生会打算通过举办迎新文艺晚会,师生共聚一堂,欢迎他们的到来,表达对新同学的关心与期望,让他们能更多地了解物理学院的传统和四川大学百年多的优秀文化,使他们能尽快地在大学生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进入角色。同时,我们通过这个文艺晚会发掘我们学院的文艺人才,使他们的特长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还借它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提供一个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
【晚会主题】
这台文艺晚会的主题是“”。大一新生目前非常需要了解大学生活和校园文化。也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有学长对学弟的,有老师对学生的。【大学活动策划书范文5篇】出次序由晚会主持人和晚会策划组决定。
一、比赛主题:
我为学风建设做贡献”
比赛时间:
初赛:4月2号到5月4号
决赛:5月7.8号
二、比赛地点:
1、初赛地点:各学院自行组织
2、决赛地点:崇实会堂
三、主办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党委学工部
共青团武汉科技大学委员会
四、参与人员:
校团委相关领导、老师及各学院团委书记、副书记、基层团支部
五、参赛对象:
武汉科技大学所有团支书(含本专科生、研究生)
六、活动经费预算:
1、4条13米的横幅,1条8米长横幅,每米5元:4*13*5+8*5=300元
2、4块彩打宣传板,每平方米25元:2.4*1.2*4*25=290元
3、南北园网吧电脑桌面以及餐巾纸、水果、托盘、茶杯、糖、矿泉水
4、舞台幕布、舞台布置(可以考虑实物布置)
总计
七、比赛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八、比赛安排:
此次竞赛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各分团委(团总支)自行开展。各团支部要在“我为学风建设做贡献”大主题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主题,策划、组织相应团组织生活。要求团组织生活题目健康向上、青春活泼;形式不限,可以是团会、竞赛、测验、会、交流会、研讨会或其他易于被青年学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上要能够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促进支部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各团支部可参考以下内容开展活动:
1、深入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组织团员青年专题讨论学风建设,动员同学们踊跃提出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风建设的建议和设想,广开言路,广泛听取同学的声音。
2、开展“三早一晚”监督检查。各团支部组织全体同学早起床、早读书、早锻炼、晚自习,班干部要认真做好督促工作,使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学习专业前沿知识。结合本专业特点,了解专业发展动态,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国家相关,鼓舞同学们树立奋发学习的意识。可以开展观看专题展播、行业成就展示、观看专业相关影片、主题演讲、主题等。
4、开展学科相关的学术科技和知识竞赛、考试测验。依托专业,开展形式活泼的竞赛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结合课堂学习,组织同学们进行集试,强化课堂知识学习。
5、组织集体自习。集体自习也是团组织生活的一种形式,团支部可以设定自习内容,做好自习的设计和安排,做好自习效果的监督检查。
6、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选拔推荐班级优秀学生或邀请成绩突出的学长,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开展英语四六级经验交流、交流,也可举办学习技巧交流。
7、举办报告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专业教师、杰出校友,开展学术科技相关报告会,帮助团员青年弘扬科学素质、培养人文精神。
8、与就业相关的团组织生活,如模拟、制作培训、就业经验交流会、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通过就业导向,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意识。
9、开展实习实践和实训活动。组织同学们到工程训练中心、就业见习基地或相关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理论学习效果。
10、与学风建设相关的其他团组织生活。
各分团委(团总支)认真组织评审,按照校团委分配的奖项名额进行评选,确定本单位的一、二、三等奖。在单位内获奖的团支部将全部入围校级奖项的角逐。(各单位初赛奖项设置分配表见附件一)
各分团委(团总支)请于5月4日下午7点将入围决赛支部的材料报送校团委组织部(入围决赛支部的材料必须按照校团委的格式样板提供,见附件二)。
决赛:校团委根据各学院报送材料的质量,确定可以参加决赛的支部。支部书记以ppt展示和集中答辩的形式,确定最终名次。时间、。
校团委将把优秀团组织生活材料汇编,出版武汉科技大学团组织生活集《“我为学风建设做贡献”——武汉科技大学学风建设活动成果汇编》。
4月26日(周二)晚上7点在校团委会议室各学院团委副书记抽签决定本学院参赛团支书的演讲顺序
备注:最佳组织奖评分细则
决赛现场30%
上交材料40%
初赛现场:各个学院组织部长10%(各个组织部长未到按印象打分)
校团委组织部20%
九、决赛工作安排:
1、主持人
2、提前借好崇实会堂,并通知到位。比赛当天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到达会场,检查相关设备是否可用,同时指导同学入场并注意维持现场纪律
3、参加评选的领导、老师在接待人员的陪同下到指定位置就坐,各学院团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签到
4、选手提前十五分钟到场,可以带上自己的亲友团
5、由主持人对评委和嘉宾进行介绍
6、请校团委领导,并宣布比赛开始
7、团支书依次上台演讲,演讲时间不超过5分钟
8、比赛每隔五人公布一次分数,由人员收集评委手中的分数,然后交由计分人员统计
9、评委嘉宾代表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评总结
10、宣布获奖团支书名单,并请相关领导给获奖团支书颁发奖状
11、演讲比赛结束后,工作人员留下收拾会场
十、活动准备及宣传工作:
1、至少提前一天准备好餐巾纸、水果、托盘、糖果等成套物品(纯净水另外由组织部准备好)
2、购买文具(笔等),电池等一系列小物件
3、拟请评委、嘉宾名单,准时向评委、嘉宾发送请帖
4、确定参赛人员及主持人和主持人的服装
5、礼仪人员的联系以及相关指挥
6、提前把奖状准备好
7、维持比赛现场秩序
8、5月4号前校内机房网吧桌面背景换为与我为学风建设做贡献比赛有关背景
9、由校团委宣传部出宣传板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南北苑各二块,南北苑各拉一条横幅,比赛当天北苑拉横幅一条,提前一两周
10、与校广播台取得联系从3月28号到3月31号中午12点和下午6点播报参加决赛选手的有关情况
11、联系记者团对比赛进行报道
12、提前借好崇实会堂,并确认音响等设备一切正常
13、决赛的当天摄影
14、比赛主持人串词由**至少在7号晚上之前弄好,以及现场的ppt
15、比赛现场两边签到,签到表
16、主持人化妆,礼仪队化妆由
17、现场统计分数
20、比赛现场计时
21、比赛现场机动组人员:
22对各个学院啦啦队进行区域划分,指导同学入场
十二、工作人员安排:
1、主持人:
2、接待人员:校学生会礼仪队
3、控制时间人员:
4、维持会场纪律人员:国旗班
5、负责宣传板:
6、会场布置人员:
7、会场收拾人员:
8、负责灯光和音响人员:
9、负责计分人员:
10、机动组人员:
十三、活动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本次演讲比赛将通过团支书对和经验交流提高整体素质,是加强我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团支部建设,更好地发挥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精心组织。本次团团支书演讲比赛要在全团范围内开展,要求活动在各学院团委的覆盖率达到100%,并要求各团支部的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到演讲现场共同学习。
3、扩大宣传。各学院团委在活动组织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培育先进典型,扩大宣传,把竞赛活动与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加强团员教育管理、推进本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十四、活动表彰:
对推荐到全校参加评比的团支部,将根据名次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外根据各单位组织工作开展的情况,设置“优秀组织奖”5个。
十五、注意事项:
1、高度重视。本次团组织生活竞赛是我校开展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分团委(团总支)要高度重视,积极争取单位党政领导的支持,以此作为学风建设的有效载体,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2、精心组织。本次团组织生活竞赛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要求活动在各单位团支部的覆盖率达到100%,要重视专科生、研究生团支部的活动开展。
3、扩大宣传。全校各级团组织在活动中要亮出“我为学风建设做贡献”的旗帜,通过各种形式,及时宣传、报送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宣传活动开展的情况。
要求:
(1)、思想健康,感情真挚,题材不限;
(2)、体裁限定为诗歌(包括现代诗、散文诗、古典诗词等诗歌体裁);
(3)、数量不超过三首,行数不限,行列形式正确;
(4)、来稿必须使用正规A4打印稿纸;
(5)、打印版页眉处须注明作者的姓名、年级专业班级、联系方式。
(6)、投稿方式:
电子稿发至:(*********邮箱****)
纸质稿送至逸夫楼S500办公室
3、评奖阶段初评由XX评委会执行,终评由XX指导老师执行,最后由宣传部公布评选结果。
4、颁奖阶段
(1)、宣传部负责举行颁奖大会,以创作交流会的形式进行。
(2)、颁奖时间待定,地点初定在s508。
(3)、出席颁奖大会的嘉宾有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获奖同学,并邀请老师、学生会部分干部等有关人员参加大会。
(4)、主持人宣布获奖情况,随后由部分获奖同学自由上台谈获奖感受及创作经验,并选择适合朗诵的佳作朗诵。
(5)、由指导老师给获奖同学颁奖,并就本次活动作总结。
(三)、活动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四)、评比标准方案:
1、诗歌思想内容健康、立意新颖、文笔娴熟,思想深刻,语言意蕴丰富;
2、所有文章的评审工作将由评委会完成,并且成立监督委员会(简称监委会)对评审工作进行监督,评委会将由宣传部成员组成,由指导老师进行终评。
3、评比标准细则:参评诗歌行数不限制,要紧扣主题,内容积极,健康向上,有哲理性。作品要求写出自己真实情感,能够引起共鸣,富有真正的诗意。具体评分参照如下(百分制):
1、语言流畅10分
2、写作技巧10分
3、艺术手法10分
4、意象10分
5、主题10分
6、节奏明快10分
7、情感饱满10分
8、韵律优美10分
9、富有音乐感10分
10、整体感受及印象10分
(五)、评委会、监委会设置
评委会:待定
监委会:由学生会、春蕾志愿社主席团成员组成
(均为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1] 当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A1类期刊)[2]宏观经济、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A1类期刊)[3] 德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管理世界》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4] 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财贸经济》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资源》2011年第6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5]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八大难题,《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5年第10期全文复印。(B1类期刊)[6] 戴维·卡德与艾伦·克鲁格对经验微观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5期。(B1类期刊)[7]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思考,《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B1类期刊)[8] 网络组织研究的最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B1类期刊)[9]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5期。(B1类期刊)[10]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完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9期。(B1类期刊)[11] 美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9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2] 论美国货币市场构成及其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B2类期刊)[13]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国有企业改革中若干不同认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1期。(B2类期刊)[14] 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经济评论》199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3期索引。(B2类期刊)[15] 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B2类期刊)[16] 中外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1期。(B2类期刊)[17]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8] 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B2类期刊)[19] 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经济学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0] 几个重大所有制关系的梳理与重构——兼论“和谐所有制”理论体系的构建,《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1] 旅游集团异质群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陕西旅游集团为例,《旅游学刊》2006年第8期。(B2类期刊)[22]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新探——“农联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经济学家》2008年第1期。(B2类期刊)[23]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制理结构,《求是》2002年第12期。(B2类期刊)[24] 显性契约还是隐性契约——公司和农户缔约属性的影响因子分析,《学术研究》2015年第5期。(B2类期刊)[25] 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到现代虚拟经济,《学术研究》2013年第6期。(B2类期刊)[26]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7] 意大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8]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几点想法,《广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南大核心)[29] 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南大核心)[30] 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专辑。(南大核心)[31] 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江汉论坛》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4年第6期索引。(南大核心)[32] 论我国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江汉论坛》1994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3期索引。(南大核心)[33]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系统分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1995年第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34]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若干对策,《江汉论坛》199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5年第11期索引。(南大核心)[35]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6年第1期。(南大核心)[36] 海外华人和华人经济,《当代亚太》1996年第2期。(南大核心)[37] 论粤港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当代亚太》1996年第3期。(南大核心)[38] 关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的三个糊涂认识,《福建论坛》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39] 韩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亚太》1996年第4期,载《东北亚论坛》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0] 英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国有资产管理》199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1] 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载《财经科学》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6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2] 日本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财经》1996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7期索引。(南大核心)[43] 西欧各国国有企业私有化对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启示,《当代亚太》1999年第11期。(南大核心)[44]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7年第1期。(南大核心)[45] 现代企业制度呼唤现代企业家,《江汉论坛》199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8期索引。(南大核心)[46] 关于国有企业托管的几个问题,《学术界》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10期索引。(南大核心)[47] 国有企业托管中的误区,《财经科学》1998年第4期。(南大核心)[48]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的目标模式,《国有资产研究》1999年第4期。(南大核心)[49] 马克思的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0] 试论对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开放时代》2000年第2期。(南大核心)[51] 对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的探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南大核心)[52] 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经济经纬》2000年第4期。(曾载于《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4期。)(南大核心)[53]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4] 国外农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南大核心)[55] 论控制内部人控制,《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南大核心)[56]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比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7] 两种不同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及其评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8]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9] 论我国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开放时代》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0] 论国有公司产权关系问题,《桂海论从》2001年第5期。(南大核心)[61] 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当代亚太》2001年第7期。(南大核心)[62] 略论东南亚华人经济,《当代亚太》2001年第8期。(南大核心)[63] 西部大开发之逻辑演进,《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4] 要素投入与创新支撑:广东制造业增长路径的实证分析,《南方经济》2013年第6期。(南大核心)[65] 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暨岭南经济论坛综述,《南方经济》2012年第2期。(南大核心)[66] 关于国有公司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南方经济》2001年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67]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行为初探,《现代财经》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8] 关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两个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9]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八大难题,《中州学刊》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0] 两种不同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模式比较分析,《现代财经》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1] 论现代公司的产权关系,《上海经济》2002年04期增刊。(南大核心)[72] 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几个基本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3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73]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缺陷,《求是学刊》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9期、《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2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4] 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5]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合著,第一作者)《求是》2002年第16期。(南大核心)[76]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当代亚太》2002年第4期。(南大核心)[77] 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8] 对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9] 从价值理论到价格论的演变,《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南大核心)[80] 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4年8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81]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模式初探——“农联”模式化的改革道路,《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析——“农联”模式的集体化之路,《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南大核心)[83]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研究综述,《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4] 我国“三农”问题形成原因的系统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南大核心)[85] 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分析,《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南大核心)[86]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南大核心)[87] 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与内涵研究,《经济问题》2008年第7期。(南大核心)[88] 不确定性与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南大核心)[89]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南大核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7期摘要。[90]我国农村机构改革存在问题及改革策略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南大核心)[91] 威廉姆森对企业理论的贡献与未来发展方向,《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南大核心)[92] 评“社会劳动价值论”,《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南大核心)[93] 在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04期。(南大核心)[94] 农业中的三维契约及治理机制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1期全文复印。[95] 关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的几个问题,《岭南学刊》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8期全文复印。[96] 关于国有公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0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97] 泛珠三角制造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演进趋势,《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第3期全文复印。[98] 我国跨国经营的步骤与组织机构的探讨,《对外经贸实务》1995年第6期。(北大核心)[99] 关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经营范围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北大核心)[100] 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第三产业,《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北大核心)[101] 国有公司新老三会关系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1期。(北大核心)[102] 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法人财产权问题,《学术探索》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3] 独立董事的涵义、职责、角色定位的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4]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5] 评“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6] 应如何繁荣和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与许兴亚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7]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必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8] 我国纺织业如何应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商业时代》2007年第5期。(北大核心)[109] 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商业时代》2007年第7期。(北大核心)[110] 改进SA8000认证体系与市场秩序之我见,《商业时代》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1] 广东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2] 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综述,《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3] 广东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北大核心)[114] 论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特区经济》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5] 我的学术研究之路——近20年学术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6] 广佛同城化的博弈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北大核心) 1.《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联模式》,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出版,独著。2.《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7月。独著。3.《东南亚华人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专著(第一作者)。4.《现代企业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独著。5.《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独著。6.《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借鉴、启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独著。7.《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主编。8.《宏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9.《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主编。11.《政治经济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主编。12.《政治经济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主编。13.《政治经济学》,武汉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主编。14.《实用政务大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0月,副主编,撰写10万字。15.《土地有偿使用理论与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11月,副主编,撰写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