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既是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双核心期刊,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一类期刊。
是核心的级别。可以发评副高或者是高职的文章。
会尽快规划及法规合格后个
sci3区固体电化学是SCI 3区。固体电化学是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主要是固体离子导体以及离子和电子的混合体。
你去百度欧洲化工期刊吧,上边有介绍。这些刊物包括印度化工周刊、印度化工产品发现者、印度化学工程世界、欧洲医药与化工SP2、拉丁涂料、美国现代塑料、美国油气、俄罗斯欧亚油气等。我就不给你复制粘贴了。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胶体与界面科学进展》 ISSN:0001-8686,1967年创刊,全年21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4.057,2003年EI收录73篇。刊载界面与胶体现象以及相关的化学、物理、工艺和生物学等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论文。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化学研究述评》美国 ISSN 0001-4842,1968 年创刊,全年12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 15.901,被引频次15616、年载文量112。刊载反映化学各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的分析和评述文章。 Acta hydrochimica et hydrobiologica《水化学与水生物学报》德国 ISSN:0323-4320,1968年创刊,全年6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0.460。由《水与废水研究杂志》改名而来。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应用化学国际版》德国 ISSN:1433-7851,1962年创刊,全年26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8.427,2003年EI收录1098篇。1962-1997年刊名为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 1962 - 1997。 Annali di Chimica《化学纪事》意大利 ISSN:0003-4592,1910年创刊,全年6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0.488。发表分析化学、应用化学、质谱测定法、电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研究简讯。侧重于应用化学研究。用英文出版。 Die Angewandte Makromolekulare Chemie《应用大分子化学》瑞士 ISSN:0003-3146,1967年创刊,全年10期,John Wiley出版社,刊载与技术问题或技术应用有关的大分子化学与物理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报告。文章用英、德或法文发表。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胶体与表面,A辑:物理化学问题和工程问题》荷兰 ISSN: 0927-7757, 1980年创刊,全年80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1.350,2003年EI收录450篇。刊载胶体与界面现象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札记、快报及书评。 Corrosion Science《腐蚀科学》英国 ISSN: 0010-938X, 1961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1.442,2003年EI收录160篇。刊载腐蚀和防腐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论文和评论。高价刊。 Chemical Reviews《化学评论》 ISSN 0009-2665,1924年创刊,全年8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20.993,被引频次35148、年载文量146。刊载化学研究关键领域进展的评论与分析文章,旨在节约读者查找过多文献的时间。本刊内容包括有机、无机、物理、分析、理论和生物化学。 Chemistry of Materials《材料的化学性质》 ISSN 0897-4756,1989年创刊,全年12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3.273,被引频次10433、年载文量544。刊载材料化学最前沿的研究论文、通讯和短评,着重从分子角度研究化学、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化学工程与技术》德国 ISSN:0930-7516,1978年创刊,全年12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 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0.542,2003年EI收录187篇。1987-1997年刊名为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1987-1997,刊载工业化学、加工工程、化工设备及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和研究简讯。 The Chemical Record《化学纪事》美国 ISSN:1527-8999,2001年创刊,全年6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2.459。由日本7个学会联合出版,报道化学业发展概况及最新动态,涉及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聚合物化学、材料化学、表面化学、医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等学科。 Chemie in unserer Zeit《当今化学》德国 ISSN:0009-2851,1967年创刊,全年6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0.361。介绍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评介有关文献和新书。 Chemie Ingenieur Technik - CIT《化学,工程师,技术》德国 ISSN:0009-286X,1928年创刊,全年12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 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0.306,2003年EI收录147篇。1949-1999年刊名为Chemie Ingenieur Technik 1949-1999,主要刊载有关工业化学、化工工艺与设备、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兼载化工经济、专利等方面的情报以及行业消息和书评。 ChemInform《化学信息》德国 ISSN:0931-7597,1970年创刊,全年52期,John Wiley出版社,文摘刊物。每期文摘量为380余件,内容分物理有机化学、化学热力学与平衡、反应与工艺方法、无环系、等环系、杂环系、有机元素化合物、有机染料、天然化合物等大类。 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化学:欧洲杂志》德国 ISSN:0947-6539,全年24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 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4.353,2003年EI收录625篇。系发表世界知名作者学术论文的欧洲论坛,内容涉及化学及其边缘学科的各个领域,用英文出版。 CHEMKON《化学课堂与教学论坛》德国 ISSN:0944-5846,1994年创刊,全年4期,John Wiley出版社。 Chemoecology《化学生态学》瑞士 ISSN:0937-7409,1990年创刊,全年4期,Springer-Verlag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 0.949。刊载论文,涉及化学物质及其相互作用。 Energy & Fuels《能与燃料》 ISSN 0887-0624,1987年创刊,全年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1.011,被引频次1779、年载文量162。从化学角度研究非核能源(各种矿物燃料和生物质)的各个方面,发表最新科学和技术研究成果。系本学科的重要期刊之一。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电化学通讯》瑞士 ISSN:1388-2481,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2.400,2003年EI收录162篇。 Electrochimica Acta《电化学学报》英国 ISSN:0013-4686,1959年创刊,全年28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1.996,2003年EI收录450篇。刊载基础界面电化学、电极与电解质材料、分析电化学、分子电化学、电化学能变换、腐蚀、电沉积与表面处理、工业电化学与电化学工程等电化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评论。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欧洲聚合物杂志》英国 ISSN:0014-3057,1965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1.086,2003年EI收录292篇。刊载合成与天然高分子物质的理 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简报。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环境化学快报》德国 ISSN:1610-3661,2003年创刊,全年4期,Springer-Verlag出版社。刊载环境化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报告和评论。 Helvetica Chimica Acta《瑞士化学学报》德国 ISSN:0018-019X,1918年创刊,全年12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1.861,2003年EI收录339篇。瑞士化学会编辑出版。刊载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简报。 Heteroatom Chemistry《杂原子化学》英国 ISSN:1042-7163,1990年创刊,全年7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0.825,2003年EI收录112篇。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工业化学与工程化学研究》 ISSN 0888-5885,1962年创刊,全年12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1.290,被引频次7554、年载文量587。刊载基础研究、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及研制方面的论文和评论。内容包括动力与催化、材料与界面、加工工程与设计、分离技术等。侧重新的科技领域的研究,是重要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分子结构杂志》荷兰 ISSN:0022-2860,1967年创刊,全年66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录期,SCI 2003年影响因子1.021。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分子结构杂志:理论化学》荷兰 ISSN:0166-1280,1981年创刊,全年72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1.027。刊载理论化学在有机、无机和生物分子,包括聚合物、固态与液态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快报。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美国 ISSN 0002-7863,1879年创刊,全年51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6.201,被引频次197794、年载文量 2680。重要的化学学术杂志。发表反映化学各个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原始论文,兼及相关的图书和软件评论等。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天然产物杂志》美国 ISSN 0163-3864,1939年创刊,全年12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1.652,被引频次4972、年载文量442。刊载生药及其相关科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札记和简报。美国化学会与美国生药学会合作出版。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杂志》美国 ISSN 0022-3263,1936年创刊,全年2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3.440,被引频次60651、年载文量1516。发表有机化学所有分支 原始研究和阐释的文章、札记和简讯。简明报道有机反应、生物有机化学、理论有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相关的光谱学等进展。注重新化合物报道,包括对其性能、纯度和数据的分析论证。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物理化学杂志,B辑:材料、表面、界面与生物物理》美国 ISSN 1520-6106,1896年创刊,全年51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3.265,被引频次9940、年载文量1420。刊载物理化学与化学物理学基础与实验研究论文、评论、快讯以及部分专题会议录。学科范围广阔,有光谱、结构、分子力学、激光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科学、界面、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等。著名期刊 。 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hemie《实用化学杂志》德国 ISSN:0941-1216,1828年创刊,全年8期,John Wiley出版社,刊载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和应用化学领域的研究论文。用德或英文发表。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应用电化学杂志》荷兰 ISSN:0021-891X,1971年创刊,全年12期,Kluwer Acdemic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0.923,2003年EI收录156篇。刊载电化学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和技术札记,涉及电池设计、腐蚀、电化学工程、固态电化学、新蓄电池系列、太阳能电池、表面加工等。 Langmuir《兰格缪尔》美国 ISSN 0743-7463,1985年创刊,全年2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2.937,被引频次21072、年载文量1218。注重以新的物理学观点研究表面与胶态化学,刊载论文、评论、技术札记和简讯。涉及学科极广。 Macromolecules《高分子》 美国 ISSN 0024-9297,1968年创刊,全年2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3.534,被引频次44707、年载文量1168。刊载聚合物化学基础研究论文,涉及合成、聚合机理与动力学、化学反应、溶液特性、有机和无机聚合物以及生物聚合物的整体特性等。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大分子材料与工程》德国 ISSN:1438-7492,1967年创刊,全年12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1.170,2003年EI收录102篇。1967-1997年刊名为Die Angewandte Makromolekulare Chemie 1967 - 1997,刊载与技术问题或技术应用有关的大分子化学与物理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报告。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大分子快讯》德国 ISSN:1022-1366,1980年创刊,全年18期,John Wiley出版社,1980-1997年刊名为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1980 - 1997,本刊快速发表简短的大分子化学和物理学(含生物聚合物和新型大分子材料)基础研究论文和报告。 Macromolecular Symposia《大分子研讨会文集》德国 ISSN:1022-1360,1986年创刊,全年14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0.895,2003年EI收录470篇。刊载大分子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 Macromolecular Theory and Simulations《大分子理论与模拟》德国 ISSN:1022-1344,1975年创刊,全年9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1.268,2003年EI收录62篇。1992-1997年刊名为Macromolecular Theory and Simulations 1992 - 1997,刊载大分子化学与物理学方面有关理论与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论文、短讯、特写及评论。 Nano Letters《纳米快报》美国 ISSN 1530-6992,2001年创刊,全年12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2年收录429篇。发表有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原始论文,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生物技术、应用物理等方面内容,旨在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个核心学术论坛。 Organic Letters《有机快报》美国 ISSN:1523-7052,1999年7月创刊,全年2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2年收录1169篇。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有机加工研究与开发》美国 ISSN 1083-6160,1977年创刊,全年6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SCI收录期刊,SCI2000年影响因子0.686,被引频次111、年载文量80。刊载分批法及半分批法化学加工工业开发的原始研究报告。 Phytochemical Analysis《植物化学分析》英国 ISSN:0958-0344,1990年创刊,全年6期,John Wiley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1.394。刊载植物生物化学技术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 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活性和功能聚合物》荷兰 ISSN:1381-5148,1982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1.417,2003年EI收录86篇。1996年前刊名为Reactive Polymers,研究活性和功能聚合物的科学与技术及其在分离、催化、合成中应用问题的国际性刊物。 Surface Science Reports《表面科学报告》荷兰 ISSN:0167-5729,1981年创刊,全年32期,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3年影响因子12.650,2003年EI收录11篇。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SCI收录期刊最高影响因子100种之一。 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表面科学评论与快报》新加坡 ISSN:0218-625X,1994年创刊,全年6期,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出版,SCI、EI收录期刊,SCI 2002年影响因子0.940,2003年EI收录120篇。论述材料表面与内界面(包括固-固、固-液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发生的过程,界面结构,特性鉴定技术等。刊载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评论及成果快报。 Today's Chemist at Work《今日化学家》美国 ISSN 1062-094X,1993年创刊,全年12期。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出版,旨在反映和评论化学科学家日常的科研活动和所关心的问题。
journalofappliedelectrochemistry需要选择研究方向。《应用电化学杂志》是以技术为导向的电化学杂志。强调了电化学科学与工程之间的接口,强调了电化学在技术开发和实践中的应用,并记录了材料的性能和数据;电化学装置和工艺的设计因素、设计方法、放大、经济和测试。广泛的技术包括能量转换、节能和储存、新电池系统、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电力输送、工业合成、环境修复、电池设计、腐蚀、电化学反应工程、电化学和生物电化学的医学应用、以及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湿法冶金、熔盐和固态电化学、表面处理、电镀、电沉积、传感器和分子电化学的应用。它还出版受邀的评论文章、书评和新闻项目以及综合电化学事件日历。
导读: 据外媒消息,锂硫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也就是可充电电池。和现在广泛使用钴、镍和其他高价稀土元素(如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不同,锂硫电池使用硫这一最丰富的元素,锂的低原子量和硫中等的原子量意味着锂硫电池相对较轻(大约是水的密度),这使得他的能量密度可以轻松达到550Wh/kg。
一般来说,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50-260Wh/kg。而最近刷屏的福建猛狮花两年时间研发的圆柱18650-3800mAh可以达到290Wh/kg。锂硫电池可以达到锂离子电池的两倍。
锂硫电池因为不用贵重金属,其制造成本更低,被认为是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但是, 当锂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与硫接触时,就会产生所谓的“多硫化锂”作为中间产物。多硫化锂在用于锂硫电池的常用电解质中具有很高的溶解性,发生穿梭现象,从而导致正极材料在反复充电或放电后损失。多硫化物穿梭被认为是阻碍锂硫电池商业化的最大障碍,因为这个问题与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退化直接相关。
在2017年位于英国牛津郡的OXIS Energy向公众展示了具有高达 1,500 次充电和放电循环的锂硫电池。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是商业可用的报道。
公众号 “康桥电池能源CamCellLab”的消息,近日,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 (Korea Electr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KERI)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采用活性炭和磷。活性炭纤维由于其高吸收性能广泛用于多种类型的过滤器和漂白剂。研究小组将活性炭作为涂层材料涂覆在隔膜上,用来捕获在充电或放电循环时产生的多硫化锂。
此外, 研究人员在碳材料中使用了高吸收性磷进行化学捕获。这种双重捕获方法有助于避免由于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而导致锂硫电池的性能下降。该团队在硫阴极上使用高强度、高导电性和柔韧性的碳纳米管材料来代替现有的集流体(以增加能量密度)。而这些都是在确保耐久性和弯曲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通过这种工艺开发,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的锂硫电池具有400 Wh/kg的能量密度。最引人注目的是这种锂硫电池的产业化机会很高,因为它结合了高能量密度、性能安全(寿命)、灵活性(持续时间)以及轻质和低成本等现有优势。
在需要轻量化、长续航的领域,锂硫电池的优势很突出,预计将广泛应用于航天、飞行 汽车 、无人机等。
作为对其出色工作的认可,世界知名科学期刊small将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封面报道。知名科学期刊small在2005年创立,一开始是月刊,在2009年改为双周刊,2015年改为周刊。他涵盖先进材料包括先进功能材料和先进工程材料等的最新研究。2020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13.28。
领导这一研究成果的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朴俊宇(Jun-Woo Park) 博士对这一成果被认可非常满意,他说道:“像韩国这样的对稀土元素和其他资源稀缺国家而言,锂硫电池是一项重要技术,因为他使用丰富且廉价的硫和碳材料。
我们计划 将这一研究成果与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开发并拥有的“大规模合成固体电解质”技术相结合,以确保下一代固态锂硫电池的原始技术。”
公众号 “康桥电池能源CamCellLab”认为,锂硫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是夹在一些先进电池中间的。例如采用硅碳的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他们的产业化进度明显很快。而下一代电池的明珠固态电池面临的问题更多,产业化进程还需要5-10年时间。
而锂硫电池夹在这些之中。固态电池的一种路线是采用硫化物作为固态电解质,他也和锂硫电池有循环问题。正如朴俊宇博士所说,把固态电解质和锂硫电池技术相结合,会对现有锂离子电池独霸市场的局面有最大的冲击。
7月7日,2021中国国际锂电产业大会(简称金砖锂电论坛)在上海 汽车 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届金砖锂电会议为期两天,主题为以“新技术、新应用、新发展”为主题,采用“会议论坛+展览展示+体验营销”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多项重点活动同期同地举办,充分协同联动,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蜂巢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的固态电池研发总监-陈少杰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研发挑战与思考》。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上午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和交流,因为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在中科院工作,后面加入了蜂巢,所以接下来我将结合这两个工作单位的工作经验,同大家进行汇报。
一、背景介绍。
固态电池主要是有几方面的优势:
1、固态电解质替代了易燃易爆的电解液,所以它相对比较安全。
2、固态电解质的非流动性,可以实现电芯内部的串联、升压,一方面可以降低电芯的包装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体积能量密度。
3、因为它比较安全,所以在PACK层级可以不用或少用冷却系统,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它也被认为可以匹配更高压的正极材料,同时可以使锂金属负极成为可能。
正因为它有这些优点,所以国内外对技术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就全固态技术而言,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有丰田、三星等。
从专利的申请趋势来看,其实70年代开始,欧洲和美国率先在聚合物电解质方面开始了申请。2000开始,大规模的申请在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方面,主要是在日本。
中国是2010年以后才有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大规模申请,近几年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可见技术的热度。
在产业界也呈现了对该技术的高度热情和关注,一些非常著名的公司、伟大的公司,包括丰田、大众、福特、宝马、奔驰等等,都对该技术进行了投资和布局,丰田更是计划这个月在东京奥运会展示装有全固态电池的概念车。
回过头来看,固体电解质的类型目前研究比较多,并且有产业化尝试的有三类: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
室温电导率方面,硫化物比较高,氧化物次之,聚合物最低。
二、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全固态电池。
聚合物最具典型的代表是PEO类,通常认为氧原子和锂离子络合解离再络合的形式进行传导,PEO具有比较高的结晶度,所以室温下自由移动体积比较小,通常电导率比较低,只有10的负6次。
常用的改性方式是通过加入无机的填料,包括导离子的快离子导体,以及不导离子的惰性填料。
通过引入无机电质可以形成两方面的效益:
(1)通过路易斯酸碱理论可以提高锂离子的迁移数。
(2)形成交联中心,降低PEO洁净度,提高电导率以及机械性能。
这方面之前做过比较多的研究,整个来看电导率大概可以达到10的负4次水平。
除了无机的复合,也可以通过分子结构的设计层面来对它进行改性,通过交联、接枝、共聚等等,形式上可以采用热固化、光固化的形式。比较遗憾的,目前电导率还是没有超过10的负3,尤其在室温条件下。
在聚合物全固态原型锂电池的验证方面,曾经我们也做过一个工作,拿磷酸铁锂的极片表面直接涂布共聚的小单体,利用光或热进行固化,来构建正极和电解质一体化的结构,降低界面阻抗。
比较遗憾的,电解质的电导率比较低,软包电池只能在60度下面才有比较好的电池性能,进一步也利用聚合物的非流动性来验证和实现了内串结构。确实可以一个包装,一个电芯封装内实现内部升压。
在产业化方面,涉及比较多的就是薄弱雷(音)技术,包括三千辆的出租车,以及最近在梅赛德斯、奔驰上电动公交车上的应用,他们采用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挤压成形,进行卷对卷大规模的生产。
整个电芯采用磷酸铁锂为正极,PEO为电解质,金属锂为负极,整个电池模组上不需要冷却系统,整个电芯工作是在60-80度下才能工作,事实上在这个温度下,聚合物属于一种熔融状态,所以缺乏一定的机械强度,最近因为发生了一些绝缘短路的事件,进行了召回。
总体而言,聚合物的优势在于分子结构设计比较灵活,想象空间比较大。另外它的工艺比较简便,对兼容稳定性比较好。
具备挑战是锂离子的传输性能不够高,尤其是窗口比较窄,在锂离子输运机制、动力学和宏观性质的基本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氧化物电解质体系全固态电池。
在座有很多专家,我说得不对还请指正,氧化物主要类型是钙钛矿型、NASICON型和石榴石型。
钙钛矿型典型的代表是LLTO,通常离子电导率比较高,缺点是对金属锂接触不稳定,锂可以把四价钛还原成三价。
NASICON的典型代表是LATP、LAGP,通常电导率只有10的负4次,但是稳定性比较好,而且电化学窗口比较宽,同时粉体比重相对比较轻。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电导率比较低,而且做成陶瓷电解质薄弱韧性不足,对锂不稳定。
LLZO是典型的石榴石型的代表,电导率比较高,可以达到10的负3次,电化学窗口也比较宽。但是合成价格比较高,另外比重比较大,而且片材比较脆,空气中也会有些副反应。
蜂巢能源在氧化物方面,包括粉体和陶瓷片也有积累,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在氧化物全固态锂电池验证方面做过一个工作,拿LAGP陶瓷片作为电解质隔膜,同时正极用磷酸铁锂,负极用金属锂,并用PEO进行保护。
整个电池在60度工作温度下,有非常好的循环,但是这里要提到一点,陶瓷片如何做薄,把比重减轻是非常大的技术挑战。
在产业化方面,氧化物主要还是日本、韩国有比较多的研究,主要他们在微型器件上,包括传感器、电脑芯片等方面都有一些全固态电池的应用。
当然TDL公司也采用有机、无机复合的方式来制造软包电池,也可以制作2安时、4安时的软包,但是电芯需要在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右边的图是前段时间非常火的Quantum Scape技术,技术的核心是把陶瓷片做薄,做得基本可弯曲,单片电池表现出非常好的电池性能。
我认为电池要做大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整体而言氧化物稳定性是非常好的优势,存在的挑战是室温电导率比较低,颗粒比重比较重,成膜性不好,部分对空气敏感,而且堆叠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硫化物电解质体系全固态电池。
硫化物电解质有Thio-lisicon(音)体系,通常分为三元体系、二元体系。
1、三元体系。
以硫化锂和五硫化二磷以外,再引入第三种组分,通常是硫化锗、硫化硅、硫化锡、硫化铝这些材料,可以构建三维离子通道,导电率比较高。
但是硫化锗、硫化硅这些材料非常昂贵,一克要四五百块钱,而且很多公司由于储存的问题已经停产,所以个人认为这类材料要产业化,可能成本控制上会是比较大的挑战。
2、二元体系。
二元体系顾名思义以两种原材料:硫化锂、五硫化二磷,硫化锂占硫化物电解质成本达到70%以上,甚至达到90%,所以从这里可以思考,如何把硫化锂的用量进行减少,来进一步控制成本。
3、硫银锗矿。
最具典型的代表就是锂六磷硫五氯,三星和日立造船公开的报道,都是采用了该种电解质。
制备方法上,通常有球磨法、熔融萃取法、液相法,以及最近的气相法,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进展,可以进一步从放量制造的工艺上降低成本。
最后要提到一点是硫化锂的合成优化,事实上由于整个产业链没有形成,大家对硫化磷的合成方案没有进行过多的关注,实际上硫化锂有很多种合成方案。
从电解质材料降本的维度思考,一方面可以从原料硫化锂合成方案进行优选,以及达到规模化,完全可以做到9000元每公斤以下,进一步结合电解质组成设计的优化,把成本再降到5000元每公斤以下,进一步利用规模化效应降到100万每吨以下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是成本控制方面的思考。
当然还有个稳定性,我们都说硫化物不稳定,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就要有面临溶剂的稳定性,包括干房的稳定性。
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通过非极性溶剂的选择以及元素掺杂,能够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善。
还有对锂稳定性,二元体系比三元体系更加来得稳定,因为它是可逆反应。另外通过材料的改性,比如碘化铝掺杂314(音)体系,也可以显著提升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界面改性,包括锂金属的保护等等手段,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改性。
产业化方面,对外报道比较多的是Solid Power,采用传统锂电池的制备方式。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把注液、化成和排气制成设备和场地全部减下来,计算出来的成本可以降低34%。
因为固态电芯相对比较安全,所以PACK层面不需要冷却系统,也可以相应降低9%,整个电芯采用NMC三元高镍系列,负极是高含硅负极、金属锂,电解质是硫化物。
他们计划今年的Roadmap是340瓦时/公斤,720瓦时/升,计划2026年进行量产,认为锂金属会比2026年晚。
硫化物最大的优势是室温电导率比较高,质量较柔软。挑战是稳定性比较差,确实难度非常大,工程化技术非常难。
另外一点通常被疏忽的,全固态电池真正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外界的束缚压力,目前我们国内对这方面研究比较空白,在日本方面从电芯、模组、PACK方面不同的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可以供我们参考。
接下来跟大家汇报一下蜂巢能源在全固态方面的进展,首先电解质材料,我们也开发了在干房中两小时内保持96%的电导率,已经形成了百克级的能力。
进一步我们也做了正极,开发了4毫安时每平方厘米的正极极片,在室温条件下是0.1C充放放,首效可以达到96.3%,克隆量可以达到220,这个0.1C倍率完全可以接近现在液态的水平。
循环方面,我们选择了1/3 C倍率。这个循环来看,目前也是可以有比较好的循环,但是倍率方面我们确实要下一步重点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想把极片做得更厚,做成5毫安时每平方厘米厚电极,很遗憾首效下降了,比容量也有所损失,这是接下来要攻关的难题。
电解质膜方面,我们也用了湿法涂布的方式,室温条件下厚度可以达到20-30微米,跟三星报道的数据基本接近,蜂巢能源从材料工艺、组件、器件、测试方面形成了积累,也申请了专利54项。
目前开发的AH级全固态锂电池,正极采用三元高镍材料,负极是以硅基的合金材料为主,电解质和电解质膜是我们自主开发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20瓦时/公斤,安全性上面有充分保障,也通过了针刺以及进行了一些裁剪火烧的演示。
四、总结及展望。
无论是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认为关键材料固体电解质的革新和突破是加速全固态技术应用的关键,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有卤化物等新型的材料出现,给了我们更大的选择。
除了材料方面,还需要解决加工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改善材料和界面的控制。
(2)解决加工的挑战和成本。
(3)表现出超越先进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4)保持固态电池组的最佳堆叠压力,而不影响成本和能量密度。
我们认为以3C消费类、特种电池等应用需求为目标的全固态电池会在短期内实现,事实上在日本航天航空领域已经实现,而满足电动 汽车 所需性能、成本和可制造性的全固态电池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我们蜂巢能源作为定位于因创新而前进,打造伟大公司的企业,愿意持续关注这个技术的发展,谢谢大家!
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不但安全性高,同时还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意形状化等优点,外壳也使用了更轻的铝塑复合薄膜。不过,其低温放电性能可能还有提升的空间。 由于各个厂商生产工艺的不同,市场上的聚合物锂电分为卷绕式(索尼、东芝为代表)、叠片式(TCL、ATL为代表)两种不同结构,但适应于手机需求的规格大都在4mm厚度以下。与液态比较,由于聚合物外包装采用了更薄的铝膜,比钢壳、铝壳更薄,而且生产方式与液态锂电不同,聚合物越薄越好生产,理论上可以生产出0.5mm以下厚度的电池。液态锂电正好相反,越厚越好生产,低于4mm厚度的电池很难生产,即使生产出来了,容量明显不如聚合物锂电,成本也没优势。因而,电池越薄,聚合物生产成本越低、液态生产成本越高。但较厚的规格上,液态锂电供应链成熟,工艺成熟,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有很强的制造成本优势。从市场来看,5mm、6mm厚度系列的液态锂电池虽然比3mm、4mm厚度系列电池容量高很多,但售价要低很多。聚合物从理论上来讲,在5mm、6mm厚度规格上的材料成本与液态接近,但目前 5mm、6mm系列电池的工艺成本要比液态高出很多,因而,要在此规格上与液态真正形成竞争,还有不少距离。一般的电池主要的构造包括有正极、负极与电解质三项要素。所谓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说在这三种主要构造中至少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使用高分子材料做为主要的电池系统。所开发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系统中,高分子材料主要是被应用于正极及电解质。正极材料包括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或一般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无机化合物,电解质则可以使用固态或胶态高分子电解质,或是有机电解液,负极则通常采用锂金属或锂碳层间化合物。一般锂离子技术使用液体或胶体电解液,因此需要坚固的二次包装来容纳可燃的活性成分,这就增加了重量和成本,另外也限制了尺寸的灵活性。新一代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形状上可做到薄形化(最薄0.8毫米)、任意面积化和任意形状化,大大提高了电池造型设计的灵活性,从而可以配合产品需求,做成任何形状与容量的电池,为应用设备开发商在电源解决方案上提供了高度的设计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最大化地优化其产品性能。同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单位能量比一般锂离子电池提高了50%,其容量、循环寿命(超过500 次)与环保性能等方面都较锂离子电池有大幅度的提高。锂电池涂碳铝箔 一、材质说明涂碳铝箔是由导电碳为主的复合型浆料与高纯度的电子铝箔,以转移式涂覆工艺制成。二、应用范围Ø细颗粒活性物质的功率型锂电池Ø正极为磷酸亚铁锂Ø正极为细颗粒的三元/锰酸锂Ø用于超级电容器、锂一次电池(锂亚、锂锰、锂铁、扣式等)替代蚀刻铝箔三、对电池/电容的性能作用Ø抑制电池极化,减少热效应,提高倍率性能;Ø降低电池内阻,并明显降低了循环过程的动态内阻增幅;Ø提高一致性,增加电池的循环寿命;Ø提高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粘附力,降低极片制造成本;Ø保护集流体不被电解液腐蚀;Ø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高、低温性能,改善磷酸铁锂、钛酸锂材料的加工性能。四、建议参数对应涂覆的活性物质D50最好不大于4~5μm,压实密度不大于2.25g/cm,比表面积在13~18㎡/g范围内。五、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存储要求:在温度为25±5℃、湿度为不超过50%的环境中,运输时须避免空气和水蒸气对铝箔的侵蚀;2.本产品分为A、B两款,各自的关键特性为:A款外观为黑色,常规涂层厚度为双面4~8μm,导电性能较更为突出;B款外观为淡灰色,常规涂层厚度为双面2~3μm,涂层区可做较少层的焊接,并可以涂布机识别跳间隙;3.B款(灰色)涂碳铝箔可以在涂层区直接做超声焊,只适合卷绕式电池焊接极耳(极片最多2-3层),但超声的功率、时间需做一些微调;4.碳层的散热性要比铝箔差些,故做涂布时需对带速与烘烤温度适当微调;5.本产品对锂电池与电容的综合性能有较可观的提升,但不可作为改变电池某方面性能的主要因素,如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高电压等等。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和平常电池的差别在电解质上。在20世纪70年代最初的设计中,采用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这类电解质类似于塑料薄膜,不能导通电子但是可以让离子交换(能够充电的原子或者原子团)。聚合物电解质取代了传统的浸透电解液的多孔隔膜。干态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允许组装简化,提高电池机械强度,安全,并且能够制造成为超薄的几何外形。单个电池的厚度可以薄到1mm。设备设计师能够根据他们的想象力来自由设计电池的形状和大小。不幸的是,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受制于其较差的导电性。内阻太高而无法提供当前通信设备所需要的高脉冲电流,无法驱动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加热电池到60摄氏度,电导率迅速提高,但是这样的要求不适合在便携设备上应用。作为一种折中方式,引入了一些凝胶电解质。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手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都是包含了凝胶电解质的混和型电池。用锂离子聚合物来修正这一系统,使之成为唯一用于便携设备的聚合物电源。 加入凝胶电解质以后,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和一般锂离子电池又有什么不同呢?虽然这两种电池在性能表现上非常相似,但是锂离子聚合物作为唯一固态电解质替代了多孔隔膜。凝胶电解质只是增加了离子电导。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并没有像一些分析家预测的那样流行。它的优越性和低制造成本还没有被认识到。因为其容量并没有得到提高,实际上,容量比标准锂离子电池还有轻微减少。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在超薄几何形状电源的应用上,例如信用卡电源等类似的应用。
聚合物电解质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有点内似纯盐和混合盐的区分。虽然都是电解质,但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纯的导电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内部含有导电的离子基团,例如聚苯乙烯磺酸系列。而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通常由三种物质(高分子聚合物、盐类、低分子溶剂)混合形成凝胶,也含有导电离子基团。它们都具备离子导电功能,当然导电率、稳定性、应用范围及价格肯定就不同了。我的回答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普瑞赛思检测回复(ptl-global.com)锂电池包括聚合物电池。通常我们所提到的锂电池是指锂离子电池。根据所用电解质材料不同,锂电池可以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battery,简称为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olymerlithiumionbattery,简称为LIP)两大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所用的正负极材料与液态锂离子都是相同的,电池的工作原理也基本一致。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解质的不同,液态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是液体电解质,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以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来代替,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干态”的,也可以是“胶态”的,目前大部分采用聚合物胶体电解质。聚合物离子电池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有什么优点?——由于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了液体电解质,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意形状化等优点,也不会产生漏液与燃烧爆炸等安全上的问题,因此可以用铝塑复合薄膜制造电池外壳,从而可以提高整个电池的比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可以采用高分子作正极材料,其质量比能量将会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提高50%以上。此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工作电压、充放电循环寿命等方面都比锂离子电池有所提高。
电动车要能够普及,电池是一大关键。从近 10 年来电动车续航力发展来看,电池技术的确在进步当中,只是速度仍嫌缓慢。不过 Samsung 三星电子在 Nature 期刊上所发表的一份固态电池新技术研究,很可能促成电池发展的一大跃进,并且带动电动车普及化发展。
其实不少集团手上都掌握有新电池技术,但目前多在实验或研发阶段,距离商业运用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许多能量密度与充电速度看起来十分理想的技术,仍无法出现在量产车款上。目前电动车电池主流仍为使用许久,稳定度与性能表现相对理想的锂电池。2018 年 IBM Research-Almaden 创新实验室据称开发出不依靠镍、铬等重金属的新电池技术,不仅降低成本且更环保,同时能量密度与充电速度皆大幅提升。这就是一个才从实验室诞生,还没办法来到现实世界的最佳例子。
而由 Samsung 研发的固态电池技术就显得实际许多,电池阳极常用锂金属为材料,这在固态电池里会出现容易产生树枝状结晶的问题。研究团队发现将锂金属换成银碳复合材料层,不仅能够提升电池安全性,也可以让能量密度增加至 900Wh/L,同时还能延长使用循环次数。
这种袋式结构能够让电动车电池在具备 800 公里续航力的同时,保有 1,000 次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也就是一组电池就能提供 80 万公里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固态电池还有充电速度更快、能量密度更高的优势。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状况,这项固态电池新技术开发出来的时间尚短,想要达到量产商用化的水平,恐怕还得至少数年功夫。即使如此,和其他更具革命性的电池技术相比,这样的进度已经十分快速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东西3月11日消息,近日,三星高级技术研究院(SAIT)和日本三星研发中心(SRJ)的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自然·能源》上发表文章,文章称,如果采用银-碳复合材料作为固态电池的阳极,固态电池将拥有更长的寿命、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性。三星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固态电池如果用于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续航可以达到800公里,并且可以循环1000次。
▲三星研究人员在《自然·能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由于目前固态电池使用的阳极大多含有锂金属,电池内部的锂会随着电池不断老化出现树状晶体,从而影响电池的寿命,甚至出现安全隐患。而银、碳两种物质比较稳定,因此使用寿命较长。不过,这项技术目前仅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真正实现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三星研发银-碳固态电池正极复合材料 能量密度达900Wh/L
近日,位于英国伦敦的三星高级技术研究院(SAIT)和日本三星研发中心(SRJ)的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自然·能源》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题目是《High-energy long-cycling all-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enabled by silver–carbon composite anodes》。
▲论文主要作者。从左至右:SRJ首席工程师Yuichi Aihara、SAIT首席研究员Yong-Gun Lee、SAIT负责人Dongmin Im
文章指出,如果软包固态电池的阳极采用银-碳复合材料制成,电池的寿命、能量密度、安全性都将会大幅提升。
三星的研究人员采用一层厚度为5微米的银-碳复合材料作为软包电池的阳极,就能有效防止锂离子电池老化出现树状晶体的问题。同时,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提升至900Wh/L。相同电池容量下,采用银-碳阳极的电池比传统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小50%。
如果这一技术用于电动汽车,可以使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达到800公里,电池循环次数也可以达到1000次。也就是说,电池的寿命可达到80万公里。
三星高级技术研究院电池实验室负责人Dongmin Im表示:“三星的这一研究可用于未来制造更加安全、更高性能的动力电池。”
二、传统阳极老化产生树状晶体 银-碳复合材料可完美解决
生活中常见的锂离子电池当中,都含有电解质成分,不同电解质在常温下有液体和固体两种状态,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为固体,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的优势。
不过,在充电过程中,含有金属锂的阳极容易产生沉积,这些沉积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树状,这些树状晶体就会慢慢覆盖电池的阳极表面,导致电池阳极无法充分利用,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
▲显微镜下电池阳极的树桩晶体
如果阳极中树状晶体持续增长,数量变多,可能侵蚀阳极和阴极之间的隔膜,对电池的是安全性将造成影响。
也就是说,目前固态电池中采用含有锂金属的阳极材料,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降低。
三星研究员采用银-碳复合材料制成固态电池阳极,由于银、碳两种元素都比较稳定,性状难以改变,这样一来就能解决产生树状晶体的问题。
结语:三星固态电池新技术离上市还有一定距离
三星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类产品数一数二的“大厂”,研发能力自然也非常强大。此次三星试制的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得到巨大提升,用于制造固态电池或将帮助电动车打一场“翻身仗”。
不过,由于这项技术目前还在实验阶段,距离真正上市还有一定距离,在全球各大电池厂商努力研发电池新技术的今天,相信还将有更多新电池技术走进人们的生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