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中国博物馆发表论文

中国博物馆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博物馆论文发表

姜永帅 齐云山,又称“白岳”,位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十五公里,高约580米,丹霞地貌,是一处道教圣地。今人将之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为四大道教名山。第一次听说白岳是2018年笔者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在展览的现场看到明初画家冷谦所画的《白岳图》(图1)。当时便对画面上白岳奇特的形象吸引,萌生去实地对图读景之想。然而,真正引发白岳游是因去年安徽省博物院举办的“渐江书画艺术展”,一进门,展屏上赫然打着弘仁的印章——家在黄山白岳之间(图2)。霎时,就被弘仁浪漫的诗思和展览精心的设计打动。疫情期间,看展人数不多,展厅徘徊,有包场之感。现场展出弘仁多幅黄山图,气势憾人。被画中奇峰怪石所包围,大有身临其境之错觉。归后,在心里有了“黄白之游”的计划。 图1 明 冷谦 白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2 渐江书画艺术展 安徽省博物院 10月15日,微雨蒙蒙。早上7:30,考察小组从查济出发,乘包车驰向白岳。途经黄山,远远望去,蒙蒙细雨之中仍可感受到黄山的气势磅礴。过了黄山,天气突然转好,不见一点雨。这一带,植被更加多样,翠竹、茶园与奇峰相争辉。皖南徽派建筑点缀其间,宛若世外桃源。正在与司机谈论徽州的风土人情,一个急转弯闪过,还未缓过神,司机低声的说:到了。当时有一点惊诧,一看时间,9:10。司机娴熟的车技提前了半小时到达。还在转弯时,撇见眼前一抹山脉,观其山脊,似有熟识之感,山间一片狭长的建筑也十分抢眼,瞬间勾起我脑中的图像记忆(图3),还在恍惚之间,司机的宣布使一切变得清晰起来。 图3 明 陆治 《白岳纪游图册》之“垂虹桥” 由于提前购票,我与五位研究生直奔登山道。登山道的起点是在登封桥,桥建于万历十五(1587)年,徽州知府古之贤倡建,原名桥东桥,桥成之时,恰逢之贤调任广东按察副使,县民将之称为“登封桥”(图4),意味“步步登高”。其后康熙、乾隆、民国时重建,大致保留了明代建桥时的形制,现在的桥应为民国时代桥体。形制古雅,为桥下横江增添了几分画意。横江,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之源。发源于黟县漳岭白顶山,由北向南。流经齐云山最西骆驼峰突然转折向东,在齐云山又吸纳一条支流东亭河,壮大起来。成为徽州母亲河新安江上流重要古道。 图4 登封桥 走在登封桥上,天气甚好。大有“云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感。登封桥至天门登山古道,共“九里十三亭”。古道沿山北麓蜿蜒而上,旧传为徐霞客登山之道,今称“霞客古道”。山脚下古道口,矗立着一牌坊,上面赫然地写着“天下第一名山”。随与同学们开玩笑说,江南的山很多第一,去年登无锡惠山、苏州虎丘皆有第一的字样,镇江北固山亦称“天下第一江山”(图5)。 图5 天下第一名山 但这“天下第一”并不相同,“九里十三亭”也非今人开发的景点,明代已有(图6)。在晚明一齐云山版画中,便有这“天下第一名山”的匾额与“十三亭”的名称了。今依古造,十三亭的名称也保留古称,每亭匾额对联选海内书家,显示时人出再造风流的意图。 图6 明 丁云鹏 齐云山版画 白岳与道教的结缘是在唐代。乾元(758-760)年间,山东高道龚栖霞在齐云山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白岳虽然未被杜光庭纳入道教洞天福地序列,但在明代达到了前所未有之地步。晚明崇祯年间休宁知县鲁点修有《齐云山桃源洞天志》,更是将之置身于道教名山之列。由于整座齐云山为丹霞地貌,山岩呈赤色,横带状,绝壁断崖,蔚为壮观。《明一统志》云: (白岳)中锋独耸,旁有悬崖,小径可凭,而上绝顶有池,池西有石室,学仙者居多之。其东又有五彩石壁,状若楼台,有飞动之势。 山有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九座山峰组成。中有太素宫、真仙洞、石桥岩、紫霄崖之胜。远观之,大有群峰并峙、云霞蒸蔚的景象。康熙《休宁县志》对白岳的记载亦突出奇峰与断崖:“奇峰四起、绝壁断崖,游齐云者,必先登焉”。初游齐云山,至天门(图7),粗算起来,已步行6公里,方到检票口。尤其一口气登完天门口164个台阶时,大家俱喘粗气,对于景点的辨别已有心无力了。临行前,我已读过几遍徐霞客笔下的《游白岳日记》,也多次观摩陆治1554年作的《白岳纪游图》册。对其中的景点熟稔于心,迫切于对景观之。一过天门,看到丹崖绝壁之景象,心情极为舒畅,双脚顿感轻松起来。相对于徐霞客的坚韧,我们当感羞愧。万历丙辰年(1616)正月二十六日至二月初一,徐霞客游白岳,前后共六日。而时,天气严寒,冰雪弥山漫谷,霞客未曾倦怠。冒雪蹑冰,访太素宫、香炉峰、紫霄崖、三姑峰、五老峰、文昌阁、五井、桥崖、石桥岩、龙井之胜。其中对太素宫的描述颇见文字功底: 宫北向,玄帝像乃百鸟衔泥所成,色黧黑,像成于宋,殿新于嘉靖三十七年,庭中碑文,世庙御制也。左右为王灵官、赵元帅殿,俱雄丽。背依玉屏,前临香炉峰,峰突起数十丈,如覆钟,未游台、宕者或奇之。出庙左,至舍身崖,转而上为紫玉屏,再西为紫霄崖,俱危耸杰起。再西为三姑峰、五老峰,文昌阁据其前。五老比肩,不甚峭削,颇似笔架。 图7 天门 除了文学价值、地理 历史 价值外,这段文字还透露了太素宫的兴废。唐时有高道龚栖霞修真结庐(图8),至宋道教规模已发展为高规格的宫。真正使其名声大振,而跻身为道教名山的乃为明代嘉靖皇帝的求子事件。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遣真人李得晟建斋醮,其目的为“求嗣绪储、纬宗社于万年”。嘉靖十二年、十五年、十六年分别得长子朱载基、次子朱载睿、三子朱载垕。自此,齐云山盛名远扬,遂成为“江南第一道教名山”。 图8 栖真岩 下天门,过石桥。沿路标识者“永乐古道”、“正德古道”的字样,增添了几分 历史 的想象。转过山峰,便到了栖真岩。栖真岩设有龚栖霞的塑像,大约是为纪念这位最早来齐云山的道教鼻祖。岩下现存有两处建筑遗址,标为明代兴圣殿、雪崖馆旧迹。两处遗迹仅剩石门和两侧的残破的墙垣,石门阔大,观之亦可遥想当年之恢弘。门前尚遗留一对石狮门当,顽皮的倒立,倚在门框之上,似乎对来访者表示亲昵的欢迎。 稍驻足片刻,我便迫不及待地继续前行。最令我挂记的当是陆治《白岳游》图册之《石桥岩》一景(图9)。陆治笔下的《石桥岩》十分独特,细观画面,陆治将石桥岩绘制在画面左上角的位置,并配有纪游说明性文字。由于画中岩洞两面相通,既是景观,也是一条连接内外的道路。凭借着绘画表现经验和文字说明,我断定这一处景观是真实存在的,并在2020年所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充当视觉证据,认为此类岩洞可视为通往桃花源的入口。后得知晚明徽州文士修有《齐云山桃源洞天志》,将之比作桃源,心中难掩兴奋之情。但当时没有实地到访,文章虽已发表,内心不免忐忑不安。我一边继续四处寻找,一边欣赏山下美景。蓦然向上望去,在头顶的正上方绝壁处,果见一石洞穿空,急忙沿阶而上,在洞口右侧,有一处红色石构建筑,大约为宋元时期的石阁,与陆治画中所画位置几乎可以对读。走近石洞,洞高数丈,呈长方形,与陆治所画的椭圆形略有不同。从岩洞的两侧,都可以看到洞外的山峰和树木,这与陆治描绘的景观如出一辙。反复对比一番,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图9 明 陆治《白岳游》图册之《石桥岩》 其实,徐霞客《游白岳山日记》对石桥岩有精彩的描述: 桥侧外岩,高亘如白岳之紫霄。岩下俱因岩为殿。山石皆紫,独有一青石龙蜿蜒于内,头垂空尺余,水下滴曰龙涎泉,颇如雁宕龙鼻水。岩之右,一山横跨而中空,即石桥也。飞虹垂蝀,下空恰如半月。坐其下,隔山一岫特起,拱对其上,众峰环持,较胜齐云天门;即天台石梁,止一石架两山间,此以一山高架,而中空其半,更灵幻矣! 岩洞下立有数方石碑,据路过巡山的工作人员介绍,碑是从齐云山四处移来,集中保护。另据齐云山官方公布,齐云山存碑碣537处,其中摩崖305处;宋代13处,明代283处,足见人文之鼎盛。也正是明代嘉靖皇帝求子灵验后,明代中后期,成为士人到访的热点。大殿碑文为嘉靖三十七年(1558)御制,另有唐寅1523年撰文、戴鍊书、汪肇篆一方巨碑,有七八米高,为重要文物。 穿过石桥岩,迎着岩口的便是醒目的四个大字:天开神秀,十分应景(图10)。下石阶,便抵达真仙洞府(图11)。洞府在崖脚下,三面环崖。唯正前方有一池水,其下如临深渊,真乃福地也。真仙洞府分多个岩洞,有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文昌洞等,供奉各路神仙。其上崖壁题有“近蓬莱”、“人世蓬瀛”等大字摩崖石刻,多为明人旧迹。游至此处,略微疲倦,恰好赶上道教仙真表演,便次第落座,与“天师”一起诵读《道德经》。 图10 天开神秀 图11 真仙洞府 稍憩之后,于是寻找本次考察最后一处景观——太素宫。远远望去,一线石阶通向山腰,红色的太素宫隐藏在白色的民宅之中。拾阶而上,我告诉学生,现在大家真在画中行了。这一段阶梯,正是陆治画中通向太素宫的那段石阶。农家与仙家共居,正可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不过十分钟,便抵达太素宫。宫背靠主峰,面对一峰特秀的香炉峰,一处绝佳的圣地。太素宫为后来重建,神像早不见“百鸟衔泥”的踪影,旧迹难觅。殿内的碑刻显示出宫殿的 历史 和重要性。但此刻我已无暇细读了,匆匆一顾,径直走了出来。 图12 香炉峰 鸟瞰横江之畔,只见黄澄澄的一片稻田散落几户白色徽派建筑,色彩甚美。学生告我,稻田中有一巨大的葫芦形状,我定睛辨认,果不其然,一个修剪整齐的葫芦正躺在山间盆地,呼应着整座仙山,悠悠然一派道家世外风景。 图13 考察小组合影 姜永帅,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2018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吴门绘画与道教主题山水画。在《美术研究》《新美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美术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校对:徐亦嘉

刊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考古学专业资料性、学术性刊物。刊登关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古代中外关系及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审稿周期为3个月,若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省级、国家级、核心档案类刊物,对专业性比较高,如需快捷发表,可联系楼主用户名。

中国博物馆发表论文

刊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考古学专业资料性、学术性刊物。刊登关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古代中外关系及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审稿周期为3个月,若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1.《昂仁县文物志》(李永宪霍巍尼玛),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2.《阿里地区文物志》(李永宪霍巍更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3.《吉隆县文物志》(霍巍李永宪尼玛),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4.《错那、隆子、加查、曲松县文物志》(霍巍李永宪更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5.《西藏石窟遗迹》(中国四川连合大学霍巍李永宪チベット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专著,日本株式会社集英社出版,1997年11月30日。6.李永宪:《西藏原始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次印刷。7.霍巍、李永宪:《西藏西部佛教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8.《西藏古近代交通史》(第一、二章执笔),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8月版。9.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四川大学考古系、陕西省考古所:《青藏铁路西藏段田野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10.霍巍、李永宪主编:《西藏考古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1.《盐边县岩门公社僳僳族调查》(李永宪马云喜),研究报告,载《四川省苗族、僳僳族、傣族、白族、满族历史调查》,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4年。2.《陈列设计中的形与色》(李永宪),论文,载《中国博物馆》第三期,1985年。3.《川大博物馆的陈列形式设计》(李永宪),论文,载《博物馆工作》第二期,1986年。4.《大汶口文化的骨牙雕筒不是斧柄尾饰》(李永宪霍巍),论文,载《中国文物报》1988年10月14日第三版。5.《我国史前时期的人体装饰品》(李永宪霍巍),论文,载《考古》1990年3期。6.《西藏记原新发现旧石器》(李永宪霍巍),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0年10月4日第一版。7.《藏族先民的人体装饰品》(霍巍李永宪),论文,载《雪域文化》1990年第3期。8.《西藏壁画中的藏族古代体育史料》(霍巍李永宪),论文,载《文史杂志》1990年6期。9.《藏南吉隆崖葬习俗的调查与初步研究》(霍巍李永宪),论文,载《南方民族考古》第3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0年。10.《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原始文化》(霍巍李永宪),论文,载《西藏研究》1991年3期。11.《西藏拉萨曲贡村新石器时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工作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报告,载《考古》1991年10期。12.《西藏史前时期的骨器》(李永宪霍巍),论文,载《雪域文化》1991年第1期。13.《西藏史前考古的新收获》(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1年12月6日第三版。14.《略论西藏的细石器》(李永宪),论文,载《西藏研究》1992年1期。15.《关于琮、璧的两点刍议》(霍巍李永宪),论文,载《考古与文物》1992年1期。16.《西藏吉隆罗垄沟石器地点》(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17.《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石器遗存──兼论西藏细石器的相关问题》(李永宪),论文,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18.《西藏昂仁古墓葬的调查与试掘》(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19.《西藏昂仁日吾其寺的调查》(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20.《叶村的玛尼石刻》(李永宪),论文,载《邦锦花》1992年2期。21.《略论鲁日朗卡岩画的狩猎场面》(李永宪),论文,载《雪域文化》1992年第3期。22.《西藏高原西部发现石器遗存》(李永宪),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3年3月7日第1版。23.《西藏山南拉加里宫殿勘察报告》(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文物》1993年2期。24.《漫话拉加里》(李永宪),论文,载《雪域文化》1993年第2期。25.《吉隆贡塘王城及卓玛拉康遗址的调查与阿里贡塘王国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索朗旺堆霍巍李永宪),论文,载《西藏研究论丛?5》,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26.《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曲松、加查两县古墓葬的调查与发掘》(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5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年12月。27.《西藏岩画述略》(李永宪),论文,载《中国文物报》1994年3月13日第3版。28. The present Archaeology of the Neolithic period in Tibet,Current Issues in Sino-Tibetan Linguistics,1994,Osaka,Japan.29.《西藏仲巴县城北石器地点》(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考古》1994年7期。30.《西藏山南隆子县石棺墓的调查与清理》(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考古》1994年7期。31.《西藏吉隆县发现唐显庆三年〔大唐天竺使出铭〕》(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考古》1994年7期。32.《西藏仲巴县城北石器遗存及相关问题的初步分析》(李永宪),论文,载《考古》1994年7期。33.《西藏岩画艺术》(李永宪霍巍),论文,载《西藏岩画艺术》(图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1994年8月。34.《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几个问题》(李永宪),论文,载《中国西南的古代交通与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35.《塔博寺壁画》(美托玛斯原著,李永宪译),译文,载《西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36.《西藏西部佛教考古新收获──阿里高原皮央?东嘎石窟考古调查记》(霍巍李永宪),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3日第3版。37.《西藏西部皮央?东嘎佛教石窟群遗迹调查记》(霍巍李永宪徐朝龙),综述,载日本《茨城大学教养部集刊》29期,1995年12月。38.《西藏石器时代文化的新发现》(李永宪),论文,载《中国西藏》1995年5期。39.《吉隆的崖葬习俗》(李永宪),论文,载《西藏民俗》1996年2期。40.《略论四川地区的细石器》(李永宪),论文,载《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41.《西藏阿里东嘎?皮央石窟考古调查简报》(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四川联合大学考古专业),考古报告,载《文物》1997年9期。42.《试论中国西南地区的细石器》(李永宪),论文,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12月。43.《西藏原始艺术》(李永宪),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44.《四川云阳县李家坝遗址1994~1995年考古发掘》(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考古报告,载《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35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45.《西藏岩画初考》(李永宪),论文,《中国西南文化研究》第3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2月。46.《西藏岩画之旅》(李永宪),论文,《西藏旅游》19988年3、4期合刊、1999年1、2期单刊(连载)。47.《三峡库区李家坝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黄伟、李永宪、白彬),报道,《中国文物报》1999年2月21日头版头条。48.李永宪:《中国西南细石器与石器时代文化的几个问题》,《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49.李永宪(执笔):《西藏日土县塔康巴岩画的调查》,《考古》2001年第6期。50.李永宪(执笔):《西藏札达县格布赛鲁墓地调查简报》,《考古》2001年第6期。51.李永宪(执笔者之一):《西藏札达县皮央-东嘎遗址1997年调查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52.李永宪、姚 军:《云阳东洋子遗址考古勘探发掘报告》,《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53.李永宪:《初论西藏岩画》,《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54.李永宪:《细石器与中国西南的石器时代文化》,《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书社,2002年10月版。55.王华、李永宪、冯玉梅、涂林玲、张会领:《西藏昌都热底垄石棺墓人骨年代的研究》,《地球学报》2003年12期。56.李永宪:《在5000米高度生存》,《文物天地》2003年第12期。57、李永宪:《札达盆地岩画的发现及对西藏岩画的几点认识》,《西藏考古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58、李永宪、霍巍:《西藏阿里噶尔县“琼隆银城”遗址》,《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5月。59、李永宪:《考古西藏》,《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5期。60、李永宪:《田野考古的教学实践与检视》,《四川大学2004~2006年本科教学实习交流文集》,四川大学教务处编辑出版(内部交流文集),2006年8月。61、李永宪:《聆听天路的远古銎音》,《西藏人文地理》2006年第7期。62、李永宪:《略论四川的细石器》,《川大史学·考古学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63、李永宪:《再论吐蕃的“赭面”习俗》,《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报》25期,2006年12月。64、李永宪:《略论吐蕃的“赭面”习俗》,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藏学学刊》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65、李永宪译、姜源校:[美]托玛斯。J。普瑞兹克尔:《塔波寺壁画》,《越过喜马拉雅——西藏西部佛教艺术与考古译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66、李永宪:《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2008年:(2)67.李永宪:《略论西藏考古发现的史前栽培作物》(1.66万字,西藏史前研究中期成果之一),《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68.赵德云、吕红亮、代鹂娟,冷文娜、李永宪:《四川昭觉县好谷村古墓群的调查和清理》(报告,约1.2万字),《考古》2009年第4期,页30-40。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文博专家杨伯达先生,出生于1827年,于2021年5月21日在北京去世,祖籍是山东蓬莱。毕业于华北大学美术系,曾经担任过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玉器、金银器、玻璃器等器皿方面研究领域较广,鉴定过珠宝、翡翠、玉石等珍宝并进行评估。

其学识渊博,在对玉器、玉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有了重大的发展,共发表出版了《古玉考》,《中国美术全集·玉器》及《中国玉器全集》 等书籍,为古玉研究开创了新的途径,并收到国内外专家以及学者的高度重视。

杨伯达先生的逝世,曾让网友一度觉得震惊和惋惜,在网上纷纷热议“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今天发生了什么,一路走好”等言论,在5月这个节点,先后去了四位对我国做出伟大贡献的人物,第一位就是我们都敬爱的袁隆平爷爷,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逝世时91岁,他的离开让市民自发购买花束进行哀悼,并更加珍惜粮食;第二位是在医学领域有着重大贡献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先生,享年99岁,他始终与阎王抢人,拯救无数生命;第三位就是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夏德昭先生,享年104岁,在眼科方面有着重大的成就,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最后这位就是我们敬仰的杨伯达先生。他们的离开,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悲痛,希望他们一路走好,在天堂没有疾病,没有伤痛。虽然他们离开了,但更希望他们下一代的我们秉承遗志,继续为祖国作出更大的奉献。

姜永帅 齐云山,又称“白岳”,位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十五公里,高约580米,丹霞地貌,是一处道教圣地。今人将之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为四大道教名山。第一次听说白岳是2018年笔者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在展览的现场看到明初画家冷谦所画的《白岳图》(图1)。当时便对画面上白岳奇特的形象吸引,萌生去实地对图读景之想。然而,真正引发白岳游是因去年安徽省博物院举办的“渐江书画艺术展”,一进门,展屏上赫然打着弘仁的印章——家在黄山白岳之间(图2)。霎时,就被弘仁浪漫的诗思和展览精心的设计打动。疫情期间,看展人数不多,展厅徘徊,有包场之感。现场展出弘仁多幅黄山图,气势憾人。被画中奇峰怪石所包围,大有身临其境之错觉。归后,在心里有了“黄白之游”的计划。 图1 明 冷谦 白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2 渐江书画艺术展 安徽省博物院 10月15日,微雨蒙蒙。早上7:30,考察小组从查济出发,乘包车驰向白岳。途经黄山,远远望去,蒙蒙细雨之中仍可感受到黄山的气势磅礴。过了黄山,天气突然转好,不见一点雨。这一带,植被更加多样,翠竹、茶园与奇峰相争辉。皖南徽派建筑点缀其间,宛若世外桃源。正在与司机谈论徽州的风土人情,一个急转弯闪过,还未缓过神,司机低声的说:到了。当时有一点惊诧,一看时间,9:10。司机娴熟的车技提前了半小时到达。还在转弯时,撇见眼前一抹山脉,观其山脊,似有熟识之感,山间一片狭长的建筑也十分抢眼,瞬间勾起我脑中的图像记忆(图3),还在恍惚之间,司机的宣布使一切变得清晰起来。 图3 明 陆治 《白岳纪游图册》之“垂虹桥” 由于提前购票,我与五位研究生直奔登山道。登山道的起点是在登封桥,桥建于万历十五(1587)年,徽州知府古之贤倡建,原名桥东桥,桥成之时,恰逢之贤调任广东按察副使,县民将之称为“登封桥”(图4),意味“步步登高”。其后康熙、乾隆、民国时重建,大致保留了明代建桥时的形制,现在的桥应为民国时代桥体。形制古雅,为桥下横江增添了几分画意。横江,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之源。发源于黟县漳岭白顶山,由北向南。流经齐云山最西骆驼峰突然转折向东,在齐云山又吸纳一条支流东亭河,壮大起来。成为徽州母亲河新安江上流重要古道。 图4 登封桥 走在登封桥上,天气甚好。大有“云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感。登封桥至天门登山古道,共“九里十三亭”。古道沿山北麓蜿蜒而上,旧传为徐霞客登山之道,今称“霞客古道”。山脚下古道口,矗立着一牌坊,上面赫然地写着“天下第一名山”。随与同学们开玩笑说,江南的山很多第一,去年登无锡惠山、苏州虎丘皆有第一的字样,镇江北固山亦称“天下第一江山”(图5)。 图5 天下第一名山 但这“天下第一”并不相同,“九里十三亭”也非今人开发的景点,明代已有(图6)。在晚明一齐云山版画中,便有这“天下第一名山”的匾额与“十三亭”的名称了。今依古造,十三亭的名称也保留古称,每亭匾额对联选海内书家,显示时人出再造风流的意图。 图6 明 丁云鹏 齐云山版画 白岳与道教的结缘是在唐代。乾元(758-760)年间,山东高道龚栖霞在齐云山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白岳虽然未被杜光庭纳入道教洞天福地序列,但在明代达到了前所未有之地步。晚明崇祯年间休宁知县鲁点修有《齐云山桃源洞天志》,更是将之置身于道教名山之列。由于整座齐云山为丹霞地貌,山岩呈赤色,横带状,绝壁断崖,蔚为壮观。《明一统志》云: (白岳)中锋独耸,旁有悬崖,小径可凭,而上绝顶有池,池西有石室,学仙者居多之。其东又有五彩石壁,状若楼台,有飞动之势。 山有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九座山峰组成。中有太素宫、真仙洞、石桥岩、紫霄崖之胜。远观之,大有群峰并峙、云霞蒸蔚的景象。康熙《休宁县志》对白岳的记载亦突出奇峰与断崖:“奇峰四起、绝壁断崖,游齐云者,必先登焉”。初游齐云山,至天门(图7),粗算起来,已步行6公里,方到检票口。尤其一口气登完天门口164个台阶时,大家俱喘粗气,对于景点的辨别已有心无力了。临行前,我已读过几遍徐霞客笔下的《游白岳日记》,也多次观摩陆治1554年作的《白岳纪游图》册。对其中的景点熟稔于心,迫切于对景观之。一过天门,看到丹崖绝壁之景象,心情极为舒畅,双脚顿感轻松起来。相对于徐霞客的坚韧,我们当感羞愧。万历丙辰年(1616)正月二十六日至二月初一,徐霞客游白岳,前后共六日。而时,天气严寒,冰雪弥山漫谷,霞客未曾倦怠。冒雪蹑冰,访太素宫、香炉峰、紫霄崖、三姑峰、五老峰、文昌阁、五井、桥崖、石桥岩、龙井之胜。其中对太素宫的描述颇见文字功底: 宫北向,玄帝像乃百鸟衔泥所成,色黧黑,像成于宋,殿新于嘉靖三十七年,庭中碑文,世庙御制也。左右为王灵官、赵元帅殿,俱雄丽。背依玉屏,前临香炉峰,峰突起数十丈,如覆钟,未游台、宕者或奇之。出庙左,至舍身崖,转而上为紫玉屏,再西为紫霄崖,俱危耸杰起。再西为三姑峰、五老峰,文昌阁据其前。五老比肩,不甚峭削,颇似笔架。 图7 天门 除了文学价值、地理 历史 价值外,这段文字还透露了太素宫的兴废。唐时有高道龚栖霞修真结庐(图8),至宋道教规模已发展为高规格的宫。真正使其名声大振,而跻身为道教名山的乃为明代嘉靖皇帝的求子事件。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遣真人李得晟建斋醮,其目的为“求嗣绪储、纬宗社于万年”。嘉靖十二年、十五年、十六年分别得长子朱载基、次子朱载睿、三子朱载垕。自此,齐云山盛名远扬,遂成为“江南第一道教名山”。 图8 栖真岩 下天门,过石桥。沿路标识者“永乐古道”、“正德古道”的字样,增添了几分 历史 的想象。转过山峰,便到了栖真岩。栖真岩设有龚栖霞的塑像,大约是为纪念这位最早来齐云山的道教鼻祖。岩下现存有两处建筑遗址,标为明代兴圣殿、雪崖馆旧迹。两处遗迹仅剩石门和两侧的残破的墙垣,石门阔大,观之亦可遥想当年之恢弘。门前尚遗留一对石狮门当,顽皮的倒立,倚在门框之上,似乎对来访者表示亲昵的欢迎。 稍驻足片刻,我便迫不及待地继续前行。最令我挂记的当是陆治《白岳游》图册之《石桥岩》一景(图9)。陆治笔下的《石桥岩》十分独特,细观画面,陆治将石桥岩绘制在画面左上角的位置,并配有纪游说明性文字。由于画中岩洞两面相通,既是景观,也是一条连接内外的道路。凭借着绘画表现经验和文字说明,我断定这一处景观是真实存在的,并在2020年所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充当视觉证据,认为此类岩洞可视为通往桃花源的入口。后得知晚明徽州文士修有《齐云山桃源洞天志》,将之比作桃源,心中难掩兴奋之情。但当时没有实地到访,文章虽已发表,内心不免忐忑不安。我一边继续四处寻找,一边欣赏山下美景。蓦然向上望去,在头顶的正上方绝壁处,果见一石洞穿空,急忙沿阶而上,在洞口右侧,有一处红色石构建筑,大约为宋元时期的石阁,与陆治画中所画位置几乎可以对读。走近石洞,洞高数丈,呈长方形,与陆治所画的椭圆形略有不同。从岩洞的两侧,都可以看到洞外的山峰和树木,这与陆治描绘的景观如出一辙。反复对比一番,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图9 明 陆治《白岳游》图册之《石桥岩》 其实,徐霞客《游白岳山日记》对石桥岩有精彩的描述: 桥侧外岩,高亘如白岳之紫霄。岩下俱因岩为殿。山石皆紫,独有一青石龙蜿蜒于内,头垂空尺余,水下滴曰龙涎泉,颇如雁宕龙鼻水。岩之右,一山横跨而中空,即石桥也。飞虹垂蝀,下空恰如半月。坐其下,隔山一岫特起,拱对其上,众峰环持,较胜齐云天门;即天台石梁,止一石架两山间,此以一山高架,而中空其半,更灵幻矣! 岩洞下立有数方石碑,据路过巡山的工作人员介绍,碑是从齐云山四处移来,集中保护。另据齐云山官方公布,齐云山存碑碣537处,其中摩崖305处;宋代13处,明代283处,足见人文之鼎盛。也正是明代嘉靖皇帝求子灵验后,明代中后期,成为士人到访的热点。大殿碑文为嘉靖三十七年(1558)御制,另有唐寅1523年撰文、戴鍊书、汪肇篆一方巨碑,有七八米高,为重要文物。 穿过石桥岩,迎着岩口的便是醒目的四个大字:天开神秀,十分应景(图10)。下石阶,便抵达真仙洞府(图11)。洞府在崖脚下,三面环崖。唯正前方有一池水,其下如临深渊,真乃福地也。真仙洞府分多个岩洞,有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文昌洞等,供奉各路神仙。其上崖壁题有“近蓬莱”、“人世蓬瀛”等大字摩崖石刻,多为明人旧迹。游至此处,略微疲倦,恰好赶上道教仙真表演,便次第落座,与“天师”一起诵读《道德经》。 图10 天开神秀 图11 真仙洞府 稍憩之后,于是寻找本次考察最后一处景观——太素宫。远远望去,一线石阶通向山腰,红色的太素宫隐藏在白色的民宅之中。拾阶而上,我告诉学生,现在大家真在画中行了。这一段阶梯,正是陆治画中通向太素宫的那段石阶。农家与仙家共居,正可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不过十分钟,便抵达太素宫。宫背靠主峰,面对一峰特秀的香炉峰,一处绝佳的圣地。太素宫为后来重建,神像早不见“百鸟衔泥”的踪影,旧迹难觅。殿内的碑刻显示出宫殿的 历史 和重要性。但此刻我已无暇细读了,匆匆一顾,径直走了出来。 图12 香炉峰 鸟瞰横江之畔,只见黄澄澄的一片稻田散落几户白色徽派建筑,色彩甚美。学生告我,稻田中有一巨大的葫芦形状,我定睛辨认,果不其然,一个修剪整齐的葫芦正躺在山间盆地,呼应着整座仙山,悠悠然一派道家世外风景。 图13 考察小组合影 姜永帅,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2018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吴门绘画与道教主题山水画。在《美术研究》《新美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美术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校对:徐亦嘉

中国博物馆期刊投稿

历史方面的期刊分为三个档次好像!好像只有一本是核心期刊,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不过有很多地方性的杂志像《西夏研究》等等这些杂志一般好投,对于那些核心期刊一般是很难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管理期刊一般初审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回信的时间。一般来说,期刊初审处理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文章的质量、篇幅、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审稿人的数量等诸多因素。如果您提交的稿件没有问题,会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初审,并在收到审稿人意见及建议之后尽快做出处理并回复。如果需要进行修改或者有其他情况,期刊的编辑将会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给予回复。一般来说,如果您的稿件初审通过,那么一周内左右就可以收到回信。但是具体的回信时间还需要期刊编辑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判断。

百科探秘 探索发现

刊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考古学专业资料性、学术性刊物。刊登关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古代中外关系及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审稿周期为3个月,若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国国家博物馆期刊投稿

《中国博物馆 》是 国家级普刊,非核心复合影响因子:0.523 综合影响因子:0.102 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 主办: 中国博物馆学会周期: 季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2-9648CN: 11-1462/G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博物馆创刊时间:1984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是国家级核心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 中国国家博物馆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2095-1639CN: 10-1005/K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曾用刊名:中国历史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创刊时间:1979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0)

刊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考古学专业资料性、学术性刊物。刊登关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古代中外关系及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审稿周期为3个月,若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管理期刊一般初审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回信的时间。一般来说,期刊初审处理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文章的质量、篇幅、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审稿人的数量等诸多因素。如果您提交的稿件没有问题,会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初审,并在收到审稿人意见及建议之后尽快做出处理并回复。如果需要进行修改或者有其他情况,期刊的编辑将会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给予回复。一般来说,如果您的稿件初审通过,那么一周内左右就可以收到回信。但是具体的回信时间还需要期刊编辑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判断。

中国博物馆期刊投稿经验

刊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Journal of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考古学专业资料性、学术性刊物。刊登关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古代中外关系及我国民族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审稿周期为3个月,若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管理期刊一般初审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回信的时间。一般来说,期刊初审处理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文章的质量、篇幅、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审稿人的数量等诸多因素。如果您提交的稿件没有问题,会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初审,并在收到审稿人意见及建议之后尽快做出处理并回复。如果需要进行修改或者有其他情况,期刊的编辑将会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给予回复。一般来说,如果您的稿件初审通过,那么一周内左右就可以收到回信。但是具体的回信时间还需要期刊编辑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判断。

  • 索引序列
  • 中国博物馆论文发表
  • 中国博物馆发表论文
  • 中国博物馆期刊投稿
  • 中国国家博物馆期刊投稿
  • 中国博物馆期刊投稿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