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词来形容上海科技大学:年轻!研究型!高水平!京领新国际此前曾对上海科技大学进行深度研究,现与您分享。
对于很多成长于80年代后期的人来说,大学一直被视作是“象牙塔”,由于恢复高考的时间不长(1978年),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大学生真是少之又少,如果谁家出了个大学生,家长出门买菜的时候脸上仿佛都带着光。
如果说“大学生”在那个年代算是稀罕物的话,大学生活则显得更加神秘,人们一提起大学生,往往脑中浮现的是穿着白大褂手拿烧杯试管的科学家形象。而这种传统的印象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大面积的扩招所改变,很多人直到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大学生活主要是在获取知识,研究什么的要等到研究生阶段才会涉及。这一普遍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式,直到上海科技大学的出现。
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2013年9月由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短短几年时间上海科技大学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园、5个学院的理工科大学。目前共有学生3221人,157个研究组。
之所以说这所大学扭转了人们对大学的传统认识,是因为这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说到规模,这所学校占地不足1000亩,不光是在全国的大学中,就算是在上海这种寸土寸金的城市来说(上海最大高校面积4000余亩)学校的面积都算小的。除了占地规模以外,学校只设有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五个学院,于其他大学动不动就十几二十个学院相比,算是规模“比较小”的。但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学校虽没有什么大楼,但却是聚集了一大批(1000人)出色的教授和科研人员。
学校实行常任教授制,教授主要来源于国际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特聘教授主要来源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国内外著名教授。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已选聘448位教授(特聘教授291位、常任教授到位155位,教学教授2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6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中央千人”24位、“外专千人”2位、“上海千人”14位、“青年千人”35位、“杰青”95位。大批的优秀教授极大的降低了学校的师生比,目前学校的师生比非常接近1:10,在全国的院校中位列前茅。
除了师生比出色以外,学校的本科生1198人、研究生由1098人,比例将近1:1,尤其是博士生所占比例非常高(400人)。一流的教授和研究生聚集于此,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学校除了拥有一流的授课质量以外,还开展着大量的研究项目。截至2017年底,学校科研人员共参与发表科研论文1379篇,其中上科大为第一单位598篇,“成功解析人源大麻素受体三维结构”等高水平科研成果开始涌现。可以说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研究型大学。
这所学校特别的牛,师资力量雄厚,而且所有的学生成绩都非常的好,都是佼佼者,想要进这所学校也不是普通人可以进去的。
2009-2015年是我院加速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关键时期。为保障我院持续、健康、平稳、较快发展,为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按照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廊坊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中医为主办院方向,坚持继承创新工作方针,深入推进“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医院改革,明确医院功能定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扩大医院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功能,努力适应中医药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医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健康权益。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医疗质量持续提高为主线,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医院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3、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原则。医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突出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中医特色的有效发挥,使之贯彻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 三、发展现状 建院20年来,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不懈努力,医院由建院初期门诊部式医院发展成为一所以血液专科为重点,其他学科同步发展,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并成为中国中医血液专病医疗中心,河北省老年病医疗中心和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2009年,医院占地37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3600万元,拥有螺旋CT、DR、大型全自动生化仪、彩超等万元以上设备110台(件),设备总值3500万元,开放床位306张,病区9个,科室45个,职工408人,其中副高职以上95人、中级职称118人,年门诊量8万人次,出院人次5000人次,业务收入7600万元。医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诚信十佳示范医院、省首批百佳医院、省文明示范单位及省文明服务三星级单位,连续多年获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末,医院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数达到800张,职工人数达到900人,固定资产总值超过3亿元,业务收入超过3亿元。医院建设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的地级市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真正发挥全市中医医疗、技术指导中心、中医预防保健示范中心和临床教学、科研基地作用,力争成为市内一流医院、省内一流中医院,国内一流专科医院。 五、规划任务和主要指标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扩建门诊大楼:按照国家地市级中医院建设标准,拆除现有门诊楼旧楼(三层砖混3200平方米),投资8500万元,在原址新建一座框架结构30×60米、高10层总面积为17038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建设时间:2009年-2013年。 3、新建科教大楼:拟重新规划医院家属楼,采取市场运作形式,新建一栋集临床教学、后勤办公和小区住宅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具体为底层三层连体底座,面积约15000平方米,向医院院内开门,主要用于医院行政、后勤、教学及临床辅助用房。上面建三栋18层左右的住宅楼,用于搬迁户和商业销售,收益用于三层底楼的建筑费用。建设时间:2014-2015年。 (二)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至2015年末,医院年门诊量达到23万人次,出院人次达到1万人次,业务收入达到3亿元,病床使用率大于85%,力争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小于60%,中医药参与率≥90%,门诊中药处方占门诊处方比例>60%,中药饮片处方>30%,完成援疆、援坝、援藏及对口支援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等任务。各项医疗指标符合或超过三级甲等中医院标准,走在河北省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前列。 (三)队伍建设 1、人才结构:至2015年,形成人才结构比较合理、人才梯队相对完善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职工规模达到700~800人,专业技术人员≥600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院职工比例≥60%,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全院职工比例≥25%,医护人员比例逐步趋于合理。培养省名中医1名、市名中医2名,研究生导师1~2名。 2、人才引进:每年临床医生、护士15~20名(中医药人员引进比例占引进总量的60%以上),侧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引进。 3、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确保中医药人员结构比例。注重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师带徒活动,建设名医工作室,鼓励老专家从事临床指导和学术经验继承及研究工作,注重病例的积累和医案的整理,培养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团队。 4、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全员培训,重点抓好中层干部培训,进一步强化中层的有效执行力,提高宏观思维和管理经营等方面能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素质较高、运转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队伍。 (四)学科建设 1、科室设置:到2015年,住院病区达到15个,独立的一二级科室不少于20个,专病专科门诊不少于40个。改善住院环境,加强病房、床位的单元质量建设,提供差异化的住院服务,特需床位和惠民床位比例分别占总床位数的10%和20%。 2、专科建设:血液专科进一步做强做大,力争成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进一步巩固提高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新增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成立针灸脑病(中风单元)病房等中医特色专业。 3、学科建设:内科逐步细化分为肿瘤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神经(消化)、中风(康复)4个病区;骨科细分为骨外、创伤2个病区;血液科新增病区2个,包括普通病区和骨髓移植病房,共达到6个病区。组建急诊病区、ICU标准病房和特需病房。建立科研中心,加强应用医学研究工作。 4、完善业务功能:加强急诊建设,建立医院120急救站,积极开展院前急救业务,提高中医药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外科手术水准,扩大业务范围。继续加大妇产科扶持力度,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和对外影响力。 5、开展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根据患者需求,制定中医特色诊疗方案,鼓励各科室积极开展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中医药参与率和治疗率。 (五)中医护理 1、积极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争取覆盖面达100%。 2、认真落实中医护理工作《指南》,深入开展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且每年开展中医项目不少于2项。 3、加强护理人员引进培养,积极开展中医护理知识培训,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五)设备购置: 1、医院大型设备:在螺旋CT基础上,引进64排CT,购置低场核磁共振成像仪,肿瘤治疗设备、流式细胞仪等标志性设备。 2、科室专业设备:设备配置按“三甲”医院普通标准配置,引进部分发展必需中医诊疗设备。 3、引进适宜技术所需设备:购置各种腔镜设备、微创设备。 (六)科研教学 1.科研项目:争取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项≥50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项≥2项,完成省部级科研2-4项,地厅级科研12-18项,发表科研论文200篇以上;对重大科研难题,成立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 2.中药制剂:积极开发、推广应用院内中药制剂,新开发、申报院内特色中药制剂10种,使医院制剂数量不少于30种。 3.临床教学:具备每年接收60名中医本科医学生和50名进修生在院进行临床课程教学与临床实习的能力。 (七)加强“治未病”建设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积极筹备建立“治未病”科,争取在1到2年内,完成“治未病”服务的平台建设,建成规范的“治未病”科,通过成立组织、完善制度、配备设备,加强培训,加强中医预防保健对亚健康的指导和干预,提升中医预防保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构建有我院中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八)、信息化建设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对现有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全面升级更新,新建EMR(电子病历)、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RIS(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远程会诊等系统,门诊实施“一卡通”服务,实现患者挂号、交费、取药一卡通式服务。六、主要措施(一)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医院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一把手负总责,明确目标责任,每年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加强宏观监控,微观管理,定期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规划逐步实现。(二)筹集资源,为医院跨越式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建立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纳入省、市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争取财政的专项投入。充分利用我院毗邻京津优势,积极探索招商引资,风险资金、社会资金参与医院的发展和建设。用足、用活国家重点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我院发展筹集和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条件。 (三)解放思想,着力实施“三项工程” 1、人才立院工程 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推进四项人才计划。 (1)人才引进计划。制定年度人才引进补充计划,加大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使之与医疗、教学、科研需要相适合,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2)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院内内部培养、以老带新,院外进修学习、攻读学位、短期培训以及学术讲座等方式,着力培养专科专病特色突出的人才和有一定能力的实用人才;要充分考虑医院综合服务功能的需要,实施中西医互学、互补。 (3)名医支持计划。实施好“燕赵中医药薪火传承工程”,加强名中医的培养和遴选工作,建立有利于名医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使用机制和竞争机制,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或者名医,并成立名中医工作室。 (4)科技创新计划 投入一定经费,鼓励职工积极科技创新,申报论文,开发制剂等,激发职工科研热情,形成较为浓厚的学术氛围。根据学科的发展需要制定培训计划,每年选派3-5名有明确目标和培养前途的骨干外出学习。进一步加强带教工作,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2、特色兴院工程 就发挥特色优势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符合实际的调研报告,挖掘特色,突出特色,保护特色,发展特色,支持特色专科、特色项目的发展。 (1)制定特色建设计划。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创造品牌优势,将现有的优势专业做大做强,树立起其在特定治疗领域中的特殊声誉;每个专科要确定3—5个特色专病及研究方向,优化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达到专病有专科、专科有专家、专家有专方。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室、实验室的建设,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积极培植满足现代医学需求的潜力学科,提升综合实力。 (2)加强重点专科学科建设。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为龙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优势学科群。加强专科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指导、考核、管理体系;重点专科建设要加大力度、集中培植、实施人才、经费、资源的优先和重点配置;定期对重点专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在专科建设过程中,实行学科带头人责任制,制定明确的奖惩条例,学科带头人必须与医院签订重点专科建设合同书,对建设成效突出的学科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没有达到建设目标的专科,责成其整改或取消其重点专科资格。要提高中医专科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 (3)制定中医干预政策,鼓励中医特色治疗。制定出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将中医治疗率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和工资绩效考核,支持和鼓励非药物治疗,提高中医药处方在门诊总处方量中的比例,提高中医药参与率,鼓励临床科室多使用中草药,对新开展的中医药疗法提供人力、物力支持;从师承、名医、医学教育等各方面进行中医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理疗、三伏贴等中医适宜技术,丰富中医治疗手段。 (4)建立健全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充实力量,成立治未病中心,加强中医中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着力建设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积极应用针灸、推拿、中药敷贴、冬病夏治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保证临床疗效;在推广使用原有院内中药制剂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院内特色制剂。 (四)强化内涵,创建“四型医院” 1.创建“学习型医院”。在全院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医院自我发展的动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2.创建“规范型医院”。大力推进医疗正规化建设,坚持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尤其要确保诊疗核心制度落到实处,使疑难病例讨论、查房、会诊、危重病人抢救、交接班等制度真正成为每个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大力推进管理规范化建设,促进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精细化。 3.创建“创新型医院”。 做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靠创新求突破,在创新中求发展。要大胆放手,大胆引进,吸纳各方各面的资金、人才、项目,善于借助外力壮大实力,不断扩大规模,自我膨胀,从而实现我院的快速增长。 4.创建“文化型医院”。 挖掘、提炼我院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并加以丰富完善,综合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特质,形成独具我院特色的医院文化。要普及职工对院歌、院训、院徽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文化氛围。 (五)注重创新,深化改革 1、继续深入改革用人机制和分配办法。按需设岗、以岗定编、按编聘任,健全人事分类管理规范化体系和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和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转变,最终实现高学历、高质量的行政、专业、后勤队伍建设目标。分配制度改革要处理好效益增长与分配比例的关系,与医院积累的关系,与医院发展的关系。在维护医院公益性前提下,正确处理效益与效率关系,逐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坚持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全院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强化行政管理职能。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从组织架构上建立符合市场运作的行政管理体系,及时修订规章制度,以提高管理效能为目标,合理合并、强化一些职能相近的科室,整合成立医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党政办公室、事业发展部等综合职能部门,明确科室职责,实行集中办公,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以形成精简、高效、务实的行政管理体系。 本规划符合医院长期和短期利益,对保持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重要作用。规划目标具体、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院职工要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战胜困难,一定会实现医院规模扩大,综合实力提高、基础设施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规范的奋斗目标。
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医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引用习惯对中文期刊零被引率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0年载文为例.《科技与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孔朝霞.陈璐.[2].《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10年发表中国医学科研论文分析与思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5期.李晶.[4].应当慎重对待零被引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3期.孔朝霞.陈璐.[7].互联网+医学教育开启“人卫开放大学”之门中国医学数字教材与慕课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6期.王运平.[8].中国医学、法医学与解剖学关系之探析.《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3期.陈琦.[9].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害救援分会在京成立.《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9期.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员部.[10].中国医学中的信息、系统和复杂性思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4期.邬焜.二、中国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基于LibQUAL+®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被引次数:1作者:周琴.情报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学位年度)[2].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作者:魏民.情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0(学位年度)[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方剂学数据库建立的研究.作者:陈桂卿.中西医结合基础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学位年度)[4].近代日本汉洋医学之争探析——兼论日本岛国文化的特点.作者:邹小凤.世界历史四川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5].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被引次数:2作者:高晞.专门史复旦大学2008(学位年度)[6].中国医学作者撰写的英文研究性论文前言部分的体裁分析.被引次数:4作者:梁少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四军医大学2005(学位年度)[7].《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观念中的人文世界》英译实践及译后总结.作者:楼佳伊.英语笔译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8].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宋阿霞.内科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2010(学位年度)[9].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论五行学说是怎样与古代中国医学合流的.被引次数:2作者:罗曼.中国哲学上海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10].当代中国医学 精神的模式构建及其实践意义.作者:许启彬. 学东南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医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Globalperformanc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verthreedecades.Fu,J.Y.Zhang,X.Zhao,Y.H.Chen,D.Z.Huang,M.H.《Scientometr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forAllQuantitativeAspectsoftheScienceofScience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3[2]Adynamic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ethodforthemultiplecomponentsquantificationofcomplex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parations:NiuhuangShangqingpillasanexample.Liang,J.Wu,W.Y.Sun,G.X.Wang,D.D.Hou,J.J.Yang,W.Z.Jiang,B.H.Liu,X.Guo,D.A.《Journalofchromatography,A:Includingelectrophoresisandotherseparationmethod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Identificationofrawcuscutaesemenanditsprocessedproducts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iodearraydetection/massspectrometrycombinedwithprinciplecomponentanalysis.Cheng,X.L.Xu,L.Y.Wei,F.Dong,L.Li,Z.M.Du,H.Xu,X.J.Guo,Z.Y.Ma,S.C.Li,X.R.Lin,R.C.《Journalofliquidchromatographyandrelatedtechnologi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5/8[4]Quickdete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piecesbysurfaceenhancedRamanspectroscopy.HaoHuangHongShiShangyuanFengJuqiangLinWeiweiChenYunYuDuoLinQianXuRongChen《LaserPhysics:AnInternationalJournaldevotedto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LaserResearchand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5]Advancesinanalyticaltechnologiestoevaluatethequal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Jing,J.Parekh,H.S.Wei,M.Ren,W.C.Chen,S.B.《TrAC: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6]PhotoacousticSpectroscopyAnalysi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uChenBinxingZhaoHongtaoXiaoRongshengTongChunmingGao《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ophys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8/9[7]Isothermaltitrationcalorimetryvs.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fingerprint:PredictionofadversedrugreactionsofcombinationforChinesemedicineinjections.Chen,L.Qiu,L.Yan,D.Zhang,P.Xue,F.Tan,M.Yan,Y.Du,X.Xiao,X.《Journalofthermalanalysisandcalorime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8]Determinationofxanthatinby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coupledwith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ry:Applicationtopharmacokineticstudyofxanthatininratplasma.CuipingYanHuanLiYuWuDonghaoXieZebinWengBaochangCaiXiaoLiuWeidongLiZhipengChen《Journalofchromatography,B.Analyticaltechnologiesinthebiomedicalandlife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9]Acombinationofpharmacophoremodeling,moleculardockingandvirtualscreeningforiNOSinhibitorsfromChineseherbs.Wang,X.Ren,Z.He,Y.Xiang,Y.Zhang,Y.Qiao,Y.《Biomedicalmaterialsand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10]Groupedpenalizationestimationoftheosteoporosisdatain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YangLiYichenQinanmingXieFengTian《Journalofappliedstatist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4四、中国医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医学大成》研究.曹丽娟,2011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2]《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011年度摘录基金文章统计.魏民.王梓宁.李琳.庞玉萍,201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1年学术年会[3]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4]中文医学影像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为例.杜艳霞.史晓娟.孙超.赵娜,2015第十三届(2015)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5]从文献计量角度聚焦中国医学科技发展现状——中国医学科技国际论文计量分析.王敏.张玢.李海存.刘晓婷.许培扬,2009第九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6]曹炳章与《中国医学大成》.曹丽娟,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7]《中图法》四版“中国医学”类目设置质疑.任书俊,2009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文献信息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8]中
首先,实现了两个“第一”。这是我国腐蚀学科,也是世界华人腐蚀研究者首次在Nature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同时这是北科大在Nature刊物上首次发表研究论文。其次,这一成果得到世界顶级科学杂志《Nature》的接受,表明中国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十二五”期间的基础研究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读博时在世界顶刊发表论文北京科技大学有奖励。一般来说,北京科技大学对于研究生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有相应的奖励政策。
看你的情况要找一个诚信度高的编辑来发表达了, 推荐你去淘宝网找店名叫图书网屋的人,可以成功发表论文,成功概率高,而且版面费很低
看你是什么专业了!
对于专科生来说,和本科生的第一个不同,需要毕业两年具有同等学力才可以报考(招生简章里说的同等学力考生指的就是专科生)。
这个概念可能有的伙伴不太清楚,小编给你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专科生,今年6月份毕业,那么你2020年(明年)就有研究生考试资格了;如果2020年就考上的话,2021年9月就可以读研究生,这跟你毕业的时间刚好相差两年多一点,具有了同等学力。
当然,专科生也可以直接升本,然后按照本科生的考研流程准备,这种做法也是可取的。另外,像自考、函授这些考生,也可以考研。
二、报考的基本要求
对于专科生来说,和本科生的第二个不同,就是大部分学校对于专科生报考有更硬性的条件限制。
1.对英语的要求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南开大学都需要考生英语过四级,否则不能报考。大多数专科生英语水平比较差,所以选择学校的时候要注意这个要求。
2.对发表论文的要求
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都要求学生在省级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过论文,否则不能报考。所以要考这些学校的专科生,记得在学校的时候要发表论文。
3.对跨专业考研的要求
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报考,所以准备跨专业考研的专科生要注意。
4.进修课程要求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都需要考生进修完本科阶段的主课程或所有课程,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还要考察你在学校的时候大部分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所以也不能掉以轻心
不一定,一般要求发表文章或要求外语等级的都是比较好的大学,一般的大学就不会有更多的要求,只要你毕业工作后2年就能报考。所以你必须得了解报考学校的具体招生简章,那上面会说的很清楚。例如: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对此规定为:“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实验等科目。”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对此规定为:“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须具备以下条件: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从大专毕业到2007年9月1日)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名时外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提交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文章。”祝你好运!!
量子计算、通讯、加密——这些技术名词听起来还很高大上,离进入平常百姓的生活还很远。
不过,借助无人机的力量,最近量子通讯移动组网方面取得一次关键进展。而获得这个进展的主角是一所国内大学科研团队——南京大学团队。该团队首次使用光学中继,减少信号损耗,还将中继节点放到了载荷只有几千克的小型无人机上。
这一进展,有望在未来使得无人机组网的量子通讯成为可能。
包括美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等在内的国际权威机构和期刊,近日刊登了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论文 Optical-Relayed Entanglement Distribution Using Drones as Mobile Nodes.
论文详细介绍了该团队最近的一项实验,首次将光学中继的节点放到了出于飞行状态的小型无人机上,在分发距离1公里的情况下,仍然高度保持了光子对的纠缠特性,证明了量子链路的有效性。
常规的电子通讯采用电或波信号,通过光纤或空气传播,而量子通讯作为目前最前沿的通讯技术方向,其工作原理是量子的纠缠效应,也即两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成为纠缠粒子,分别放在通信的双方,对其中一个粒子进行测量便可立即得知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因为这种效应,量子通讯几乎无法被截取和窃听,可以被用于加密通讯。
此前,自由空间内的光量子通讯,已经在距离超过1000千米的卫星和地面站之间成功实现。不过卫星的造价和运维昂贵,难以适应地面上随时发生、不断变化的需求,通信量较低,如果要实现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覆盖,需要全球卫星组网。
而在固网量子通讯方面,光纤可以用于远距离传输,但链路范围受限于光纤网络基础设施,并且光纤也有传输损耗,同样需要中继点。
而南大团队的这项研究证明了,采用相对更为廉价的小型无人机等设备,完全可以在相对更近的距离内组建量子通讯网络,并且由于无人机的可移动性,组网可以更加灵活,网络的可用性也比卫星量子通讯更高 (卫星通讯存在窗口限制)。
南大学生刘华颖、田晓慧、范鹏飞、顾昌晟等人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谢臻达、龚彦晓、祝世宁教授等人为共同通讯作者。
在去年年初的前序实验中,团队已经证明了无人机网络在雨天等多种气象条件下工作的能力。结合该团队在量子纠缠光源制备技术突破的基础上,本次研究又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
谢臻达教授透露,这次实验采用的量子纠缠光源重量只有468克,加上光信号收发一体系统,重量仅3.7千克,最终,单架无人机的起飞重量只有35千克左右。 这一实验,在自由空间光量子通讯领域内,首次实现关键器件的高度集成化、轻量化,并且实现了光链路可靠连接。
简单来说,在无人机A上,量子纠缠分发系统采用水晶将一枚光子分裂成一对纠缠的光子,其中一枚发送给距离400米的地面站1,另一枚通过距离200米的中继无人机B,发送给和B距离400米的地面站2。整个通信网络的横跨长度为1千米。
为了解决自由空间光量子通讯常见的光衍射导致的损失,团队设计了一套光的准直系统,在无人机B上重塑接收到光子的波前,使得光子能以更高效率被中继,让地面站更容易光测到。
团队进行测试后发现,两个地面站收到的光子能够保持纠缠特性(CHSH S值为2.59 0.11),证明了整个系统虽然相对低成本,但在小巧、灵活的基础上,仍然能够达成量子通讯的基准目标。
谢臻达表示,希望未来能够通过高空无人机、气球等更多种类的平台,构建更长距离(300公里)的通讯链路。除了拉长通讯距离之外,这样做还可以改善自由空间光量子通讯在不同天气和污染情况下的通讯质量。
前面提到,当下的量子通讯要么在纯地面(光纤),要么在地面-太空(卫星)完成。而南大团队的这项研究,获得了不少国际上的量子通讯专家的赞赏。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项研究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白,让更大范围的量子通讯组网成为可能。
想象在未来,那些有量子通讯需求的用户,不再需要等待卫星通讯窗口,或者必须要前往特定的地面光纤通讯站——只用无人机,即可随时随地完成组网,实现通讯。
届时的量子通讯网络,链接结构可能是这样的:用户端设备——布满低空的小型无人机——高空无人机和气球——量子通讯卫星+地面光纤系统,最终实现全球量子通讯组网。
近日,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张利剑教授课题组与德国乌尔姆大学 (Universität Ulm)Martin B. Plenio教授课题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子文博士和澳大利亚悉尼 科技 大学俞能昆教授合作的成果"Experimental Quantification of Coherence of a Tunable Quantum Detector"发表于 《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5, 060404 (2020), DOI: 10.1103/PhysRevLett.125.060404)。该工作从量子资源理论的角度出发,对量子探测器利用量子资源的能力进行了研究,首次在实验中量化了一类量子探测器--可调弱场零差探测器—在不同配置下对相干性这一量子资源的利用能力。 图1. 量化探测器相干性的实验原理图 量子探测器的结构和应用场景比经典探测器更为复杂,因而用来量化经典探测器性能的参数,如探测效率、噪声强度等,无法全面描述量子探测器的性能,而应该从量子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量化量子探测器性能的新方法。量子相干性是量子技术超越传统设备性能的基本资源,而实现此优势的先决条件是测量设备可以有效提取量子态和量子操作中的相干性。基于最近发表的量子操作相干性的资源理论,研究团队将其推广并用来定量研究量子探测器提取相干性的能力,并针对一类重要的量子探测器—可调弱场零差探测器—探测量子相干性的能力进行研究,利用量子探测器层析(quantum detector tomography)实验重构该探测器的测量算符,进而计算探测器的相干性。通过对可调弱场零差探测器在不同配置下相干性的实验标定,研究团队得到导致该量子探测器探测相干性能力变化的因素,对将来进一步使用这类探测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同时该工作首次以资源理论的角度对量子测量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准确评估量子测量设备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2. 不同本地振荡器和干涉对比度下可调弱场零差探测器的相干值变化趋势。 量子相干性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学和量子生物学等量子技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量子相干性作为一种资源的定量评估引起了广泛兴趣,并有大量工作针对相干性的产生和调控展开研究。但是要将量子相干性应用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仅仅产生和调控相干性是不足够的,我们还必须能够探测相干性,而本工作正是填补了这一空白,从而完善了量子相干性的研究框架,将量子相干性的应用进一步推广。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慧超,许飞翔和乌尔姆大学博士研究生Thomas Theurer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Dario Egloff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张利剑教授和Martin B. Plenio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该研究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306202,2017YFA0303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以及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大力支持。论文链接:
因为他是非常有实力的,而且专心的研究一些东西的,这些论文都是他在实践中所得出来的结论。
还可以。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至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如果时间不允许的,可以选择其他的报刊投稿。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以通信、电子和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电子通信类期刊之一。南邮学报主要刊登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学术论文。
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比南京邮电大学的师资力量更深厚、重点学科更多、教学建设更齐全。
一、师资力量
1、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7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7.71%,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3.74%。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师资力量更深厚。
2、西安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有教职工16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60余人。有双聘院士4人,客座教授13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和省级教学团队13个。师资力量更更缺乏。
3、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有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 23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46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700余位。师资力量更更缺乏。
二、教学建设
1、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省级实践教育中心)14个。教学建设更齐全。
2、西安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学建设更缺失。
3、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有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建设更缺失。
三、重点学科
1、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4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重点学科更多。
2、西安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更少。
3、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类别。。重点学科更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南京邮电大学
百度百科——西安邮电大学
百度百科——重庆邮电大学
三所学校中,重庆邮电大学要更好一点,也更值得报考。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
学校简介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4200余人。在职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3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900余位,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校董事会主席。
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30余名院士及1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英才计划、百人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
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以上内容参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