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斌. 大同矿区综采40 a开采技术研究[J]. 煤炭学报, 2010, 35(11): 1772-1777 .于斌,陈蓥,韩军,刘锦荣. 口泉断裂与同忻井田强矿压显现的关系[J]. 煤炭学报, 2013, 38(01): 73-77 .于斌. 多煤层上覆破断顶板群结构演化及其对下煤层开采的影响[J]. 煤炭学报, 2015, 40(02): 261-266. 徐晓炼,张茹,戴峰, 于斌,高明忠,张艳飞. 煤岩特性对超声波速影响的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15, 40(04): 793-800. 于斌,朱卫兵,高瑞,刘锦荣. 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大空间采场覆岩结构及作用机制[J]. 煤炭学报, 2016, 41(03): 571-580 .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热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重要规范,也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实际上,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一般说来,当一位热爱体贴学生而又被学生爱慕和尊敬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乐意接受他的情感传递,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便油然而生。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教育过程是师生间的认识、情感等心理交流过程。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 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就会使师生关系愉快。老师要从爱心出发,爱心出发即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能够理解学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戴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1)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普遍需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这种自尊心往往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但学生的个性由于多方面原因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 例如星期一的一个早上,我班的金瑞侵没有及时到校来上课,没马上批评,而是了解到的情况是期中考试后语文成级不够理想,家长不够理解,她平时性格比较孤僻,看问题有些偏激一时不想上学,针对这个特殊的学生,我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进行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还与语文老师共同进行家访,经过半个学期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同时,尊重学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活动只有在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性,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性的时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尊重学生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心态,但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 第一,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三、 严格要求、严中有度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并不等于对学生放任自流,对他们自身存在的错误视而不见。尚处于成长之中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难免犯错误,教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将对学生的感情灌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的要求相统一。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门学问。随心所欲、严格无边不仅不会对学生的成长、进步起到有利的作用,弄不好还会使学生逆反心理膨胀,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激化师生间的矛盾,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严格要求也要讲求科学性。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是严而有理。严格要求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的,是由教育过程的需要及教学教育任务决定的。 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确的了解,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的实际,能为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所接受的要求。三是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单纯地命令、禁止不一定有显著的效果,采取疏导的方式,寓教育教学要求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效果就比较理想。四是严而有恒。一种要求一经提出就要使它相对稳定,不能时严时松。教师应该对要求的落实作经常性的检查,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四、互相交流,教学相长 师生间的互相交流虽然始终是一种双向交流,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交流的主体。因为学生既不是单纯接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同样有着交流的主观愿望与能动性,忽视这一点,交流就失去一方,也就不成为交流了。因此,作为握有交流主动权的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看成有多方面需要的有主观能动性的对象,以平等的身份和满腔的热情寄希望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进行一种持久的和谐的师生交流。 (1)充分开发互相交流的功能 师生间的互相交流是一种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交际。这种交流既可以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以及构建相应、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学生培养成有通才基础的专才,或有专才基础的通才。 (2)充分突出师生交流的心理氛围 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重要的适宜的信息交流活动。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的态度和情绪呈正比,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高,感受性较灵敏,反应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逐步被打破的今天,特别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的巨大进步,知识的迅速增长,新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况更为明显。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每当讲解难题时、充分给学生讨论发表见解的机会,对于不同的看法我总是鼓励的态度。使没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能积极的调动教学 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做到教学相长。 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教学是师生间的智慧与情感融合。我们每一位教师若都能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真诚地沟通交流,在不远的明天,学校必将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中国教育也将更充满生机与活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手抄报微生物手抄报简单 第1页人们在微生物上取得的成绩手抄报 生物手抄报-手抄报微生物手抄报简单 第1页微生物手抄报科尔沁实验初中七年二班生物第一期手抄报主题内容显微镜与细胞微生物与我手抄报其它 科尔沁实验初中七年十七班地生手抄报第一期 写美篇细胞生物学是科学微生物手抄报 生物手抄报关于微小生物的手抄报七年级上册的微生物手抄报 五年级上册手抄报最好看的微生物手抄报 好看的手抄报七年四班生物第一期手抄报对于微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手抄报 生物手抄报-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手抄报 生物手抄报-小学生微生物手抄报 小学生手抄报科尔沁实验初中2020级10班生物第四期手抄报附校生物组初中部徐君和高瑞萍两位老师也对同学们完成的手抄报进行了科区河西实验初中七年十六班生物手抄报第一期四年级微生物手抄报 四年级手抄报-七年级学生精心制作了一期生物学知识手抄报院内围观龙岩市博爱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创意手抄报比赛 邀您投票
科学家现在认为,狗比猫聪明。这项结论是基于对大脑神经细胞数量的比较得出的,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瑞士《神经解剖学前沿》杂志上。美国、巴西、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等国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系列动物的大脑,包括猫、狗、雪貂、猫鼬、狮子、棕熊、浣熊等。研究表明,狗的大脑皮层有5.3亿个神经细胞,而猫只有2.5亿个。当然,它们与人脑的160亿个神经细胞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最聪明的狗狗,大概能有七八岁小孩子的智商,学习能力和服从能力都很好。聪明的猫差不多有两三岁孩子的智商,而且不会那么服从管教,所以相比较而言,还是狗狗聪明一些。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篇幅长106页的论文一篇对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功能性进行了大量系统的文献查阅,详细而完整地查阅了自1862至2002年期间国内外470多篇文献,对有关芳族二胺的氧化聚合、酶催化氧化聚合、光催化氧化聚合等四种新型聚合及所合成的聚合物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就五大类芳香族二胺的化学氧化聚合反应首次作了详尽的理论总结与展望,系统论述了该材料的多功能性等前沿性关键问题,特别论述了难溶难熔性、低分子量、脆性等世界级难题的根本原因以及可能的有效解决对策。在美国化学会ChemicalReviews(影响因子21.036)上发表标题为Novel multifunctional polymers from aromaticdiamines by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s”的篇幅长106页的综述论文。该文所提学术观点得到了评审专家和该刊主编一致的高度评价。该文为芳香胺以及衍生物的氧化聚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功能的优化和应用的开发奠定了较扎实的文献及理论基础。该文正式发表2年多,已被SCI引用37次。 Chemical Review2)建立了无添加剂原位反应制备纯净苯胺共聚物纳米颗粒方法利用磺酸基团的静电排斥效应和大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选用二苯胺磺酸钠作分子内稳定剂,在无乳化剂和分散剂的条件下,通过沉淀型非均相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出二苯胺磺酸与苯胺或苯二胺的共聚物纳米粒子,为电活性聚合物颗粒的纳米化提供了新途径。该法工艺简单,无需外加稳定剂,所获纳米粒子纯净,易于直接使用。制备出的纳米二苯胺磺酸共聚物粒径为11~130nm,平均粒径60nm,粒子分布较为均匀,形貌为球形或椭球形。该法与乳液和分散聚合法相比,突出优点在于没有外加稳定剂,这不仅避免了聚合前期配置乳液和分散液的繁琐步骤,而且聚合产物纯净,性能稳定,无需进行复杂的后处理。因而有望发展成为制备纳米聚苯胺的优选方法,从而大大拓宽其应用领域。3)聚1,8-萘二胺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高效反应吸附利用简易的化学氧化聚合法,首次成功地合成了1,8-萘二胺聚合物。该聚合操作简单、可获得大量聚合产物,着实为开拓聚合物的功能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该聚合物对银离子具有高效反应吸附性能,拓宽了导电高分子原有的功能性。室温下聚萘二胺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2000mg/g,还原吸附的银是其自身重量的2倍,明显高于其它吸附剂如二硫代羧基哌嗪乙基聚合物和活性碳纤维对银离子吸附量。4)液晶高分子合成,气体分离膜,高性能碳材料,功能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高分子材料热降解及动力学。三、学术论文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自1994年在美英日德荷与瑞士等国出版的20种权威与知名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全文论文(FullArticle)97篇,累计约1100页160万字。这些论文发表刊物的累计影响因子约170。SCI收录论文99篇,EI收录约90篇。
因为他的实力够强,所以他才能如此自信,那些没有实力的人才会不自信。
原因是他的基础很扎实,学的很好,而且也对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很有把握。
写毕业论文 《浅论钱绍武先生的教学》以及《论线的精神》。1985年自创油墨画《穿和服的小女孩》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登于《艺术报》。1990年在家乡创建《岳飞》十二米立像。1992 年雕塑《生命之源》等参加意大利、米兰、“中国当代艺术大展”并收入目录本。1994年 在扬州市博物馆、高邮市博物馆两地博物馆举办个人艺术展。1996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展览馆举办“回归 自然·王晓水墨人体小品展”,北京电视台、《人民政协报》、《中国日报》(海外版) 、《中国艺术报》、《中国青年报》等16家新闻媒体予以介绍。1997年“水墨人体”画参 加欧洲六国《中国画佳作巡回展》获佳作奖。参加“'98中国艺术博览会、'98首都艺术博 览会”,广受好评。作品及传略发表和刊登编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录》、《中国美 术全集》、《20世纪国际美术精作博览》等画集、典、册、报刊近六十种。长期潜心于具 有中国特色的东方人体艺术美的研究探索。艺术表现形式:雕塑、水墨、剪纸、版画、线 描、水彩、粉画、诗歌、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
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试验研究、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及科研管理工作。主持或参加黄土高原世行贷款项目、黄委会基金项目、国家“948”项目等十余项科研课题(项目)。主持完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规划等十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及产沙输沙规律研究”获2003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国家“948”项目“水土保持优良植物引进”获2003年黄委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项目主持人,主持完成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大汶河流域莱芜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典型小流域设计报告》和《大汶河流域泰安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典型小流域设计报告》,于2001年7月获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初步设计二等奖。在国家及省部级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10余次。出版《淤地坝试验研究与实践》专著一部(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