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中国石化发表论文奖励

中国石化发表论文奖励

发布时间:

中国石化发表论文奖励

有奖金。中石化有科技技术进步奖的奖励,分为一二三等奖,其中的三等奖有5万元的奖金。中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中国石化的对外技术许可业务,向全球客户提供有关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工艺技术,以及工程、咨询等服务。

作为我们学校来说,没有单独的稿费,但是每个人都努力发论文,因为不仅涉及到奖学金评定,并且都希望能多发一些高质量论文争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如果单要论赚钱的话,那就是发一篇A2级别的期刊,也就是C刊(文科类),在我们学校基本上可以申请到国家奖学金,不过每年要看当年整个学部的学生发文质量和比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2万,所以如果你发了一篇C刊,你就可以挣2万。

假如发的是普通中文核心,在研一升研二评奖学金时,这个在我们学校基本上可以拿到当年的一等奖学金,因为那个时候能发论文的不多,一等奖学金是8000。但是我们学校的奖学金是抵消学费的,一等奖学金的8000刚好抵消学费,剩下的是二等奖学金只有4000,所以还需要自己再交4000的学费。有的学校是不以这些来评定奖学金,所有人都是8000,所有人都不用交学费,只需要努力发论文争取国奖。所以我们学校因为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每年也异常激烈。

所以你看,发一篇论文并不能挣多少钱,除非发的是SSCI或CSSCI,普通研究生发论文首先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白上几年学,还有的是因为学校有要求,必须要有至少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才能毕业,最后一种就是有读博士的追求,不计较能带来什么,只管他有多少好的成果。

其实作为研究生来讲,写论文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发表了是一个成果,就像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钱不能完全衡量这个成果,带来的是一种满足。

我觉着真实的货币会比较少,但是附加的价值会很大。

嗯现在培养研究生或者是一些人准备晋级职称的时候,都要求大家发表学术论文。所以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而是用来毕业谋得学位的,一些讲师教授副教授都是用来评职称,学术更加进一个台阶的。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老师要求是发表学术论文从而给我们奖励的水平也不相同。如果发表一篇科技核心的学术论文,就可以得到600块钱一个月的劳务费,以及500块钱的论文奖励金。如果我们发表一篇中文核心的学术论文,还是拥有一个月600块钱的劳务费,但奖学金却提高到了800块钱。如果我们发表了外文文献,可以在外国的期刊上发表刊载,而且影响因子在1.5分以上,老师直接给我们2500块钱的奖励金,而且我们学校的学业奖学金也是最高的一项。所以说在上研究生时期写论文是每天必须的工作,搞科研也是每天让我废寝忘食所追逐的东西。

学生时期如果一个月你可以得到2到3000块钱的奖金,那么生活就会相当的滋润也可以不用顾及到下个月怎么样,可以疯狂的购物和消费。这种感觉真是爽的不得了,等到工作以后这个学术论文更显得很重要。

因为我们知道走向社会工作就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怎么才能证明你好好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呢?就是用论文代表你自己的成果,如果你写不好的就代表真的是技术的问题,尤其像一些科研单位教育单位以及一些医疗单位特别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老师会督促你学着玩也不会用奖金来引诱你,最多的就是在职称的评奖以及工作会议上这种原始的压力会督促你自己前进。就感觉头上真的是选了一根绳子时时刻刻在敲响自己的警钟,努力奋斗才是证明自己最好的通行证,而同行证的制作就是需要论文来填充。

我说一说学生论文本身他不会赚很多钱,但是他带来的附加价值是特别大的,因为他是对你学历学识以及工作能力的最好证明。

国内期刊一般200-300稿费,减去写作过程中一些不可报销的费用比如打印费,邮局手续费之类的大概可以纯赚2000左右

中国石油大学发表sci论文奖励

sci大部分都是收作者版费的,对于质量很好的稿件,杂志社会给一些稿费但是不多,远低于支出版费

众所周知,SCI论文意味着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水平,于是发表SCI也成了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目标,并且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代表着其高校单位的学术水平。因此很多高校和单位为了提高自身含金量和促进自身科研水平发展,推出了许多鼓励政策。其中最直观的奖励就是——钱! 如果这还不够明确,觉得有点抽象,那我们来列举几所知名高校: 重庆大学 SCI一区/二区 0.8w 郑州大学 SCI一区 2w 武汉大学 SCI(IF≥15) 5w 浙江大学 SCI(IF≥10) 1.5w 湖南大学 SCI一区 2w …… 而这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更勿要提发一篇顶尖刊物的奖励。比如重大, 一篇CNS论文奖励高达60w! 其他如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等也有 50w 。 还有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科研站“招聘信息”,下面这是他们给出的奖励: 书中自有黄金屋诚不欺我。 不得不说,发一篇SCI论文给作者带来的好处还是不少的,这也是许多作者拼命想发SCI的原因。既可以展现自己的学术科研水平,又可以获得奖励,岂不是美滋滋。 在这里给自己插播一个广告~如果有想发SCI的小伙伴,也可以找我们哦~可以私信留言咨询哈。 CNS是一个英文缩写,确切说是三个刊物的名称首字母缩写,全称是cell nature science,即《cell》(细胞)、《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是国际最顶尖的三大期刊。所以CNS并不是一大类期刊,而是特指表示生命科学高水平学术杂志的这三个顶尖刊物。 《CELL》是一种美国爱思维尔(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的关于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发现的杂志。 《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创刊于1869年。与当今大多数科学杂志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其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其它类似的杂志有《科学》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Science》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主要是看发表的sci论文实际情况,大多数时候是没有报酬的。尤其是向收取版面费的sci期刊投稿发表,还需要作者花钱。至于sci论文发表成功了,本单位是否有奖励,那要看本单位相关规定。

中国石油石化发表论文

高分子材料专家牛人很多,我介绍些院士你认识认识:周其凤——中科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现任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曹镛教授,1998年至现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室主任。200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徐 僖教授,1921年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我国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程镕时教授,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江苏宜兴人。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江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高分子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毛炳权院士,高分子化工专家。广东省东莞市人。1933年11月2日出生。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获工程师学位。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已故院士:我国高分子物理的一代宗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前所长钱人元先生于2003年12月6日因患胰腺癌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86岁.钱人元先生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是我国高分子物理、有机固体的奠基人之一。从1956年起,钱先生就一直在化学研究所工作,12月16日,化学研究所将新建成的分子大楼的一间会议室开辟为钱先生缅怀室,悼念这位在化学研究所工作了47年的科学家。颜德岳 中科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2002年获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不规整聚合物的超分子组装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等分子结构参数及其与聚合反应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利用不同聚合反应基团的活性差别,建立了用商品化的双组分单体原位合成AB2型中间体的方法大量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基于氧杂环单体的自缩合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带超支化“核”合聚氧化乙烯“臂”的两亲性多臂共聚物;进而提出了其分子堆砌模型和宏观分子自组装机理,在实验室实现了宏观尺度的分子自组装和结构不规整大分子的宏观自组装。王基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副董事长。王先生1964年9月华东化工学院石油炼制专业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拥有三十多年管理工作的丰富经验。自1984年11月至1993年6月,任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副厂长、代厂长、厂长;自1993年6月至1994年2月,任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自1994年2月至1998年4月,任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1998年4月至2000年2月,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自2001年12月至2003年7月,兼任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先生自2000年2月至2003年4月,任中国石化首届董事会董事,并任中国石化总裁;自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任中国石化总裁;在2003年4月当选为中国石化第二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吴奇院士,我国著名的高分子物理学家,激光光散射领域的国际权威。何炳林,男,1918年生,广东番禺人。高分子化学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纳尔哥公司任高级有机化学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何炳林和夫人陈茹玉怀着强烈爱国心愿冲破诸多困难和阻挠,于1956年回国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南开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与人工器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顾问;兼任青岛大学校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编委,《高分子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英文副主编,《离子交换与吸附》和《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主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俊武,男,中国科学院院士,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1927年3月出生,福建省长乐县人。1948年北京大学化工系毕业。陈院士是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六十年代,他担任了我国第一套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师,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套12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及时解决了催化剂损耗大的技术难题,并开创了国内首次大型流态化工业测试技术,因此他在1978年获得科学大会奖。七十年代,他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工业试验装置,并于1982年在兰州炼油厂工业化放大成功,此项技术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2年,陈院士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组织科研、设计、炼油等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关,成功地开发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 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过多个炼油厂的总体设计,指导过上百套炼油装置设计,尤其对流化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陈院士一直是我国炼油工程技术的带头人之一,为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95年,陈俊武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汪景砺,男,北京市人,1927年10月生,1949年北京大学化工系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设计大师。六十年代,汪景砺从事油母页岩制取页岩原油技术开发,对当时中国天然原油还未大力开发前的能源利用做出了贡献,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政府的重奖。1965-1974年,他担任工厂设计师,完成了长岭炼厂国内第一套独创设计的趸船式码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972-1974年,担任格尔木—拉萨输油管线设计总负责人,受到西藏自治区政府和国家奖励,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优秀设计银奖。他负责过洛阳炼油厂总体规划及设计,先后主持审定了广西炼油厂、重庆炼油厂、东北南输管线等一批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审定了洛阳、广西等一批炼油厂环境评价,为炼油厂设计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负责的石油化工厂环保(噪声)预评价方法及应用软件开发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负责约旦页岩油试验,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叶杏园,男,浙江宁波人,1934年2月生。1956年浙江大学煤炼油设计专业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设计大师。 叶大师指导设计了我国当时国内单系列最大的洛阳石化总厂80万吨/年加氢精制,担任了我国第一套中压加氢裂化装置改造的项目负责人,在国内的炼油装置首次实现了中压加氢裂化,该项目分获中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还负责参与过茂名石化公司、南京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的引进工作,成功地将上海石化总厂9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改造为能生产航空煤油的装置,将扬子石化公司1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改造成200万吨/年油、化、纤相结合的加氢装置,为我国炼油化工装置国产化创造了条件。八十年代后期,叶大师负责国家“七. 五”攻关项目——镇海炼化新建8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国产化的设计,该装置成套技术,分获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工程设计,被评为全国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九十年代初,叶大师担任中石化总公司“八.五”十条龙攻关项目之一--大庆中压加氢改质技术项目攻关组副组长,该项目1994年获中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国际知名杂志誉为世界三大催化柴油改质技术之一。叶大师负责组织茂名渣油加氢处理(S-RHT) “十条龙”攻关项目的设计与开发,2001年通过国家鉴定验收,得到了集团公司及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在含硫原油加工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此项目 2001年获石化总公司技术进步一等奖。 郝希仁(1942- ),男,山西大同人,国家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郝大师1964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四十多年来,他曾参加过多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发,主持完成了蜡油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等海内外四十多个炼厂、五十余套装置的工程开发和设计。他主持完成的我国规模最大的300万吨/年蜡油催化裂化装置,于1999年在镇海炼化投产,能耗、产品收率、操作性能均达到了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获得了第十届全国优秀设计银奖、中石化优秀设计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大连石化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解决了世界级大型装置处理重油的技术难题,于2002年投入工业运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该装置荣获中石化优秀设计一等奖。自2000年以来,他作为攻关组主要成员,参与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的MIP催化裂化工程技术。2003年在镇海炼化1#催化裂化装置改造中又实现了MIP-CGP技术的成功应用。仅镇海炼化一套装置每年就增加效益3亿元。该技术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工程技术开发中,他作为第一发明人提出的2项专利已获授权。多年来,他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优秀设计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优秀设计奖5项,申请专利10项。为我国催化裂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装置规模达到世界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合著专著1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技术论文16篇。曾先后获得中国石化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管理专家、国家劳动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称号。1997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他仍然奋战在我国石化工程建设的一线,主持着多个催化裂化新建及改造项目的设计工作,正致力于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催化裂化技术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下面这几家期刊都在征稿的,刊登的几率应该比较大一些~《特种油气藏》《安徽化工》 《广东化工》《石油钻探技术》全国知名的化工石油类期刊如下:楼主都可以试试,每家都投一下~多投几个,总有回音的,加油!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化工石油实验地质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钻采工艺油田化学新疆石油地质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石油机械钻采工艺石油炼制与化工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油气储运石油天然气学报中国海上油气石油钻探技术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石油物探油气田地面工程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测井技术断块油气田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原名《中国石油》,是由国务院所属的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一本面向石油石化行业的国家级综合类新闻月刊。但这好像于 新闻类的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比较少。

中国石化发表论文

如今,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安全不是最后的终点,而是一段连续的旅程;安全并非昂贵,而是无价;安全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生活。安全生产对于改善我们的业绩,促进我们业务的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个人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然而,不计其数的事故和灾难每天都在人们的麻痹大意下滋生。因此,我要安全就意味着在我们真正安全之前,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我,作为新加入石化大家庭的一员。从进入石化这个企业起,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公司的管理者和同事就向我灌输了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首要任务。在工作一年之后,自己对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深刻体会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为了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部署全面的安全措施。我们的企业不遗余力以零事故为目标,以不违背健康和危害环境为前提。艰辛的工作和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现在就以我在加油站亲眼目睹的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一点。一辆汽车在加完油之后正准备离开,就在这时,突然汽车窗户冒烟。我们的员工马上意识到汽车可能起火,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当时的紧急情形。但是,欣慰的是,由于我们员工的及时发现和熟练地灭火操作流程,一场潜在的事故得到了制止。安全措施的及时执行、贯彻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每个人,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在安全生产上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在此,我想表达我个人对我们企业真诚的感谢,感谢他们在安全生产上为我们,为我们的同事以及我们的家人做出的巨大的努力。另一方面,企业从成立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并且制定有效相关方面的措施。的确,安全生产就是我们的中心工作。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企业已经在石化行业内树立起自己的名声——一家视安全第一的企业。现在的问题是:在安全生产中我们员工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拥有更为安全的工作环境?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我们每天在为之努力。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以及我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的方法和策略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明白工作中的危害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此外,我们应该树立起这样的观点:安全的员工不是天生的,相反,他们需要教育和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员工。没有人会自动得知道在工作中如何保护自己。员工需要教育和培训以防止伤害!对于那些新员工,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研究表明,50%以上的工作相关事故发生在新员工的第一年内。最后,员工必须认清自己的义务。员工有使用安全装备和防护衣的义务;员工需要时时刻刻遵守规章制度,并且鼓励我们的同事们一起遵守;员工有改正危险工作条件并报告上级的义务。我们肩上的重担是如此的沉重,坚守安全这段漫长而艰辛的旅途需要我们坚持走下去。女士们,先生们,没有人否定大家都渴望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工作这个事实。因此,我要安全这个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立即行动;是发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是我们期待的一种生活,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安全都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我们将坚持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继续我们的旅程。

到万方这类论文数据库找,那里论文多,且质量高。自己懒得去找的话,可以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看看,店主应该能帮你下载到这论文的

元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群山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到本世纪初,该地区曾经过多轮勘探,未获得工业油气,被认为没有勘探潜力。2001年,中国石化[微博]勘探分公司登记了该地区的探矿权,这是四川盆地内最后一个被登记的区块。2007年,中国石化在元坝1井取得重大突破,拉开了元坝气田大规模勘探的序幕。至2014年底,元坝地区共实施了4轮30口探井,已测试的28口井中26口获得工业气流,其中10口井获得日产超百万立方米。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元坝气田勘探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认为该项目起到了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通过超深层大型生物礁沉积、储层及成藏富集理论创新,发展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创新复杂山地超深层生物礁储层地震勘探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元坝所形成的超深层钻井、测试工艺技术国际领先,使我国站在了同类气田勘探技术领先行列;元坝大气田的高效勘探,证实超深层天然气领域的巨大勘探潜力,带动我国超深层领域的勘探发展。元坝气田集埋藏超深、目标识别难度大、成藏机理复杂、压力系统复杂,以及施工难度大于一体。在勘探发现过程,中国石化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科研团队,依托16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攻克四大难题,实现四大创新。一是攻克超深层是否发育优质储层的难题,发现元坝大型生物礁带,创新形成超深层优质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前人认为埋深超过5500米的超深层储层致密,物性差。科技人员通过深入研究元坝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发现该区具备形成优质储层的沉积背景;通过开展超深层动态沉积演化过程和区域沉积格架恢复,建立“早滩晚礁、多期叠置、成排成带”的发育模式,突破前人认为元坝地区处于深水沉积的观点;通过高精度地震勘探,发现三排大型生物礁带;通过成岩演化和烃类相态转化过程分析,提出“孔缝耦合”的超深层生物礁优质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二是攻克超深层能否形成大气田的难题,提出超深层油气成藏富集机理新认识。一般认为,超深层时代老、地质过程复杂,油气富集难度大。科技人员通过烃源对比研究,提出元坝台缘生物礁带紧邻生烃中心,解决了元坝超深层气田的气源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第一手勘探资料,提出微断层、微裂缝及层间缝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的新认识,创新建立“三微疏导、近源富集、持续保存”的超深层油气成藏模式。三是攻克复杂山地超深层地震信号弱、信噪比与分辨率低,目标识别难度大的难题,创新形成复杂山地超深层地震勘探技术系列。针对超深层地震信号弱、信噪比低和分辨率低的难题,勘探分公司开展面向生物礁储层的地震采集、处理一体化攻关。地震资料采集方面,建立超深层生物礁储层地质模型,设计大排列、高覆盖、宽方位三维地震地震观测系统,确立“单深井、大药量”激发方案,改进检波器串并联接收方式,超深目的层地震反射能量提高了70%;地震资料处理方面,建立复杂山地高保真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流程,成功解决了信噪比低、分辨率低、信号弱的超深层地震勘探难题;储层预测方面,突破传统的一元孔隙-速度模型,创新形成“基于非均质孔缝双元结构模型”的孔构参数反演技术,超深层储层预测厚度与实钻误差小于7%,孔隙度误差小于10%,探井钻遇储层成功率100%,探井成功率达92%。四是攻克超深复杂井钻探工程事故多、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创新形成复杂超深井完井和测试技术。元坝气田的探井具有超深层、超高产、超高温、超高压和高含硫的特点,中国石化创新形成特种井身结构、非常规井身结构及气体钻、复合钻等钻井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四高一超”气田压力控制测试及储层酸压改造技术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元坝气田第四轮探井比第一轮井钻井周期缩短了160多天,杜绝了井喷失控和硫化氢泄漏等重特大安全环保事故,测井成功率100%,储层酸压改造成功率100%,并创造了多项测试作业世界纪录。

中国石化论文发表

如今,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安全不是最后的终点,而是一段连续的旅程;安全并非昂贵,而是无价;安全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生活。安全生产对于改善我们的业绩,促进我们业务的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个人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然而,不计其数的事故和灾难每天都在人们的麻痹大意下滋生。因此,我要安全就意味着在我们真正安全之前,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我,作为新加入石化大家庭的一员。从进入石化这个企业起,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公司的管理者和同事就向我灌输了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首要任务。在工作一年之后,自己对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深刻体会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为了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部署全面的安全措施。我们的企业不遗余力以零事故为目标,以不违背健康和危害环境为前提。艰辛的工作和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现在就以我在加油站亲眼目睹的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一点。一辆汽车在加完油之后正准备离开,就在这时,突然汽车窗户冒烟。我们的员工马上意识到汽车可能起火,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当时的紧急情形。但是,欣慰的是,由于我们员工的及时发现和熟练地灭火操作流程,一场潜在的事故得到了制止。安全措施的及时执行、贯彻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每个人,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在安全生产上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在此,我想表达我个人对我们企业真诚的感谢,感谢他们在安全生产上为我们,为我们的同事以及我们的家人做出的巨大的努力。另一方面,企业从成立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并且制定有效相关方面的措施。的确,安全生产就是我们的中心工作。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企业已经在石化行业内树立起自己的名声——一家视安全第一的企业。现在的问题是:在安全生产中我们员工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拥有更为安全的工作环境?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我们每天在为之努力。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以及我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的方法和策略去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明白工作中的危害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此外,我们应该树立起这样的观点:安全的员工不是天生的,相反,他们需要教育和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员工。没有人会自动得知道在工作中如何保护自己。员工需要教育和培训以防止伤害!对于那些新员工,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研究表明,50%以上的工作相关事故发生在新员工的第一年内。最后,员工必须认清自己的义务。员工有使用安全装备和防护衣的义务;员工需要时时刻刻遵守规章制度,并且鼓励我们的同事们一起遵守;员工有改正危险工作条件并报告上级的义务。我们肩上的重担是如此的沉重,坚守安全这段漫长而艰辛的旅途需要我们坚持走下去。女士们,先生们,没有人否定大家都渴望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工作这个事实。因此,我要安全这个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立即行动;是发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是我们期待的一种生活,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安全都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我们将坚持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上继续我们的旅程。

到万方这类论文数据库找,那里论文多,且质量高。自己懒得去找的话,可以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看看,店主应该能帮你下载到这论文的

元坝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群山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到本世纪初,该地区曾经过多轮勘探,未获得工业油气,被认为没有勘探潜力。2001年,中国石化[微博]勘探分公司登记了该地区的探矿权,这是四川盆地内最后一个被登记的区块。2007年,中国石化在元坝1井取得重大突破,拉开了元坝气田大规模勘探的序幕。至2014年底,元坝地区共实施了4轮30口探井,已测试的28口井中26口获得工业气流,其中10口井获得日产超百万立方米。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元坝气田勘探发现和技术创新成果,认为该项目起到了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通过超深层大型生物礁沉积、储层及成藏富集理论创新,发展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创新复杂山地超深层生物礁储层地震勘探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元坝所形成的超深层钻井、测试工艺技术国际领先,使我国站在了同类气田勘探技术领先行列;元坝大气田的高效勘探,证实超深层天然气领域的巨大勘探潜力,带动我国超深层领域的勘探发展。元坝气田集埋藏超深、目标识别难度大、成藏机理复杂、压力系统复杂,以及施工难度大于一体。在勘探发现过程,中国石化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科研团队,依托16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攻克四大难题,实现四大创新。一是攻克超深层是否发育优质储层的难题,发现元坝大型生物礁带,创新形成超深层优质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前人认为埋深超过5500米的超深层储层致密,物性差。科技人员通过深入研究元坝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发现该区具备形成优质储层的沉积背景;通过开展超深层动态沉积演化过程和区域沉积格架恢复,建立“早滩晚礁、多期叠置、成排成带”的发育模式,突破前人认为元坝地区处于深水沉积的观点;通过高精度地震勘探,发现三排大型生物礁带;通过成岩演化和烃类相态转化过程分析,提出“孔缝耦合”的超深层生物礁优质储层发育机理新认识。二是攻克超深层能否形成大气田的难题,提出超深层油气成藏富集机理新认识。一般认为,超深层时代老、地质过程复杂,油气富集难度大。科技人员通过烃源对比研究,提出元坝台缘生物礁带紧邻生烃中心,解决了元坝超深层气田的气源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第一手勘探资料,提出微断层、微裂缝及层间缝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的新认识,创新建立“三微疏导、近源富集、持续保存”的超深层油气成藏模式。三是攻克复杂山地超深层地震信号弱、信噪比与分辨率低,目标识别难度大的难题,创新形成复杂山地超深层地震勘探技术系列。针对超深层地震信号弱、信噪比低和分辨率低的难题,勘探分公司开展面向生物礁储层的地震采集、处理一体化攻关。地震资料采集方面,建立超深层生物礁储层地质模型,设计大排列、高覆盖、宽方位三维地震地震观测系统,确立“单深井、大药量”激发方案,改进检波器串并联接收方式,超深目的层地震反射能量提高了70%;地震资料处理方面,建立复杂山地高保真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流程,成功解决了信噪比低、分辨率低、信号弱的超深层地震勘探难题;储层预测方面,突破传统的一元孔隙-速度模型,创新形成“基于非均质孔缝双元结构模型”的孔构参数反演技术,超深层储层预测厚度与实钻误差小于7%,孔隙度误差小于10%,探井钻遇储层成功率100%,探井成功率达92%。四是攻克超深复杂井钻探工程事故多、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创新形成复杂超深井完井和测试技术。元坝气田的探井具有超深层、超高产、超高温、超高压和高含硫的特点,中国石化创新形成特种井身结构、非常规井身结构及气体钻、复合钻等钻井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四高一超”气田压力控制测试及储层酸压改造技术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元坝气田第四轮探井比第一轮井钻井周期缩短了160多天,杜绝了井喷失控和硫化氢泄漏等重特大安全环保事故,测井成功率100%,储层酸压改造成功率100%,并创造了多项测试作业世界纪录。

  • 索引序列
  • 中国石化发表论文奖励
  • 中国石油大学发表sci论文奖励
  • 中国石油石化发表论文
  • 中国石化发表论文
  • 中国石化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