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聊城职称论文发表

聊城职称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聊城发表职称论文

论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改进摘要管理是企业生存之本,现场是企业立足之地,现场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企业的现场管理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合理制定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成为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的当务之急。生产现场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对生产过程诸要素,包括人(操作者、管理者),机(机器设备、工艺装备),料(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能(水、电),法(操作方法、工艺制度、规章),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将它们有机结合,达到一体化,通过生产过程的转换,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质量合格的、成本低的、交货期及时的产品的一种综合管理方法。本文通过加强现场的重要作用和现场管理对安全生产的现实意义来说明生产现场管理的意义,并结合本人工作单位山东聊城东海锻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管理现状,指出其现场管理的经验及不足,联系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加强零件设计的规范化,改进生产现场的流程管理,产品工序设计与安排,完善生产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产品质量改进与保障体系,员工现场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培训教育对生产管理优化作用的探讨。从而找出生产现场管理改进的方法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指导企业的生产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企业价值与员工发展的有机结合,也为其他中小型制造类企业的生产现场改进提供一个借鉴。关键词: 生产现场管理改进 5S管理 TQM质量管理前 言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制造业是其他行业的基础,只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才能从根本上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方法,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对的技术和产品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制造类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管理能力,突出区域优势,加强整体产业整合,优化人员配置,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双重突破,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现场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流、物流、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客观存在以物在场所的科学管理为前提,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文明、科学、达到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我的毕业设计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学会进行方案的比较和各种管理方式的综合运用;(2)了解设计的一般步骤和现代企业生产的基本流程;(3)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均衡,从战略上进行管理的能力。利用所学的机械及工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及对生产现场管理的深入研究,我选择这个课题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进行大胆的尝试。设计中主要以课本和各种参考资料作为依据,从简单入手,聆听设计人员,厂长经理,一线管理人员及现场员工的建议与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此我非常感谢东海锻压厂长李玉西,厂总设计师张云和,车间主任马振东及其他一线管理人员及所有职工的大力支持,是你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材料和建议,才能顺利完成本篇论文。当然,由于知识有限,经验不足,一些问题考虑不周,也可能存在有某些错误和遗漏,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目 录第一章 我国制造业的概状………………….……….……..……………11.1 我国制造业历史发展状况…………….……….……………………11.2 现代制造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11.3 我国生产现场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3第二章 我厂生产现场管理概述…………………………………….……52.1 我厂发展概况………………….……….……….……….….…… 52.2 我厂生产现场管理实际情况及改进方向……………………………6第三章 现场操作维修与保养的改进…….…. ….……….…….……113.1. 我厂产品生产流程……………………………………………………113.2. 机床操作与维修保养改进………………………..…………………133.3. 数控设备的预防性维修……………………….…….……………163.4 5S的现场管理法……………………………………….…………… 17第四章 产品质量控制改进…………………………………….………… 204.1. 产品退货及质量问题…………………………………………………204.2. 厂部改进意见………………………..………………………………214.3. TQM的现场质量改进………………………………………………21第五章 改进后现场管理状况及总结……………………………………24参考文献…………………………………………………....…………...……25 第一章 我国制造业历史发展状况1.1 我国制造业历史发展状况1978年的中国,刚刚从文革中解脱出来的中国百废待兴。在建国之后的29年中,中国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能够制造各类工业和消费产品,通过“三线建设”,军工制造业建立了一定基础。 八十年代中叶,中国的制造业开始重新崛起,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放开,以及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的逐渐提高,民营企业逐渐崛起。“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为两种体制改革的模式,使得中国基本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中国市场也逐渐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中,伴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中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民营制造业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的进入是突出特征是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大量出现,这些企业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逐渐形成了国际竞争力,赢得了大量的OEM订单,成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外包基地。而支撑这些企业实现低成本优势的,是来自中国农村的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和沿海地区逐渐形成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化生产,是这种优势让我国一步步的成为制造业大国,而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国有制造业体系,制造业有了相当的基础,并已形成规模,在制造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1.2 现代制造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工业生产大国,但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中国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透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环境和能源的制约。目前,我国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单位产值能耗远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2)核心技术的制约。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一方面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3)产业结构的制约。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一方面,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产品严重积压,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4)中国制造业原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低廉的产品价格,但这一优势正逐渐减弱。 (5)人力资源缺乏。一方面,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外流严重影响中国制造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影响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能力。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技工荒”问题已十分突出,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6)很多制造行业由于底层技术缺失,导致产品同质化,陷入无序的恶性竞争。中国制造企业在竞争中自相残杀,相互压价,导致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利润水平极低,很多企业甚至只是靠国家的出口退税而维持微薄的盈利。(7)制造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了制造行业的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综上所述,虽然我们的制造业很大而全,但是没有突出优势,仅仅是靠代工生产及一些低档产品的重复生产,附加值不高,综合利润率低,特别是在此次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好多的中小型企业就无法生存下去,严重制约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总体来说,我认为面今天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把握:1、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制造业的创新体系,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2、以品牌塑造为核心,实施创名牌战略,增强产品质量及市场认可度。3、发展绿色制造。兼顾发展、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制造模式,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4、全方位培养制造业人才。应大力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总之,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必须通过新的技术革命及管理革新,在全面确立产业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既靠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又要凭借一流的科技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领导世界工业发展的新潮流。1.3 我国生产现场管理的现状及原因所谓现场,就是指企业为顾客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服务以及与顾客交流的地方、现场为企业创造出附加值,是企业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在制造业中,开发部门设计产品,生产部门制造产品,销售部门将产品销售给顾客。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与顾客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及销售的整个过程都是现场,也就都有现场管理,这里我们所探讨的侧重点是现场管理的中心环节--生产部门的制造现场。现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生产现场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就必须使所用的资源处于良好的、平衡的状态,加强现场管理,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现场是企业管理活动的缩影,企业的主要活动都是在现场完成的。它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点:1、现场能直接创造效益。现场是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场所,企业要降低生产成本、按期将产品交付给顾客,以及产品质量要达到顾客期望的要求,这一切都要在现场实现,企业也正是从现场获得产品的附加值而得以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 2、现场能提供大量的信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间接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实的,要想获得准确的第一手材料,只有到现场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 3、现场是问题萌芽产生的场所。现场是企业活动的第一线,无论什么问题,都是直接来自现场,出现问题时如不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放任自流而任其发展,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概率要比向坏的方向发展的概率要小得多。 4、现场最能反映出员工思想动态。人是有感情、有思维的,一个人所做的不一定是他认为是最理想、最顺心的工作,如果他感到不称心,心里就可能别扭而意气用事。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会反映到他的工作上,都是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和生产效率。 总之,到了现场才能清楚地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就看其现场管理是否完成总的经济目标而设定了各项阶段性和细化了的具体目标,是否很好地引导广大员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经济合理地完成目标。现场是企业所有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不重视现场管理的企业终究是要衰败的,然而我国企业现场管理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制造业的生产车间都是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现场给人一种忙碌、杂乱的感觉,地上到处都是垃圾、油污和灰尘,零件及各种零件箱在地上随意乱放。各类人员和各种运输设备就在这样脏、乱、差的环境中低效地作业,最先进的设备也加入不良机械的行列,等待维修或报废。员工在这样的工厂里,当然是越干越没劲,要么过一天算一天,要么另栖他枝。这样的现场我们认为它只会生产问题和制造麻烦。可以想象,这种工作环境,是很难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的,其产品的成本不可能是最低的。所以不难看出我国企业的现场管理在世界总格局中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 我国企业在现场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国有、私营企业的现状,其现场管理没有完全强调现场意识和作业标准化,导致有些企业浪费严重、不良品增加、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对一些企业来说,全面质量管理(TQC)似乎成了过去,近几年流行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也确实让一些企业耳目一新,预计我国通过认证的企业数量不久将会位居亚洲前列。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一些企业的基础工作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较大,许多具体工作没有去做,或者只是浮在表面;定量把握工序中的因果关系对许多企业来说还是天方夜谭;新产品开发的策划和开发还是凭拍脑袋、拍胸脯,最后是拍屁股解决问题的思路还是天真的想当然。 2、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现场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及企业文化直接反映在现场的管理上。造成我国企业现场管理的这种现状是有其根源的,主要原因是: (1)旧体制的影响,在我国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由于物资供应相对缺乏,就形成了所谓的卖方市场。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需要关心市场需求,而是根据指令性计划。工厂不需要考虑产品的销路,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就行了。所以体现在形式上是为了扩大生产量而争取国家尽可能多的设备物资,也就无所谓什么市场竞争。改革开放了以后,企业管理的重点没有及时适应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导致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企业没有及时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制订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在机构调整的过程中随意撤并了质量、计量等职能机构,以致企业内部一些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处于空白状态;导致企业管理不严、劳动纪律松懈、现场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 (2)管理观念守旧,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仍然有不少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资本经营意识、创新意识等都十分薄弱。企业管理者,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方法,重领导政绩,轻经济效益;重外部环境,轻内部管理;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等等。相当一部分企业以改代管、以包代管、以股代管、以奖罚代管的现象依然相当严重。不少企业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产销率下降,库存积压严重。企业的管理者也养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员工抱着看似铁一样的饭碗,几十年如一日,按照一个模式工作,这样的企业如何谈发展。 (3)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老化,整体素质较差,其经营管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管理决策水平等,都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忽视了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导致职工的技术素质、道德水平和劳动纪律明显下降,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第二章 我厂生产现场管理概述2.1 我厂发展概况聊城市东海锻压有限公司成立与1994年,是以锻压。铸造为主的综合性股份制工业企业,主要生产农用运输车的铸件,主要销售到时风、巨力、飞彩、双力等大型企业,目前公司资产总额6140万元,各类设备122台套,拥有员工1000人, 是集铸造、锻压、机械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股份制工业企业,占地400亩,产值超亿元,资产总额8900余万元,是以铸造、精锻、冲压、机械加工、装配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拥有员工1200人,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68人,锻件年生产能力18000吨,锻造件15000吨多年被评为聊城市明星企业,山东省先进民营企业 ,AAA级信用单位。本厂主要生产各类精密锻造产品,产品包括臂类、轴类、连杆类、盘类、叉类、各种羊角轴、转向节等;生产各类精密锻造产品,产品包括制动毂、小型铸造件、专门出口美国的制动毂、变速箱体、钢圈、刹车总成、前桥、半轴套管等。年能生产铸造件1.5万吨,锻造件500吨。公司具有完整的QS9000质量保证体系(QS9000质量保证体系是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特三大汽车公司正在采用的质量体系标准。QS9000体系比ISO体系覆盖的内容宽而广,从质量管理角度出发,ISO9001包括质量成本、营销、产品安全和责任等多方面的内容,QS9000是在ISO9001标准基础上结合汽车工业的特点,又增加了生产部件批准过程、不断的改进、制造能力等因素),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及美国、韩国等地。公司现拥有大型机械设备160台(套),其中精密锻造生产线两条、前轴加工线一条、转向节生产线三条、轴头加工线、制动磨檫盘加工线、专用焊接线、磷化处理线、烤漆线、前轴总成自动装配线等生产线。 我公司以“以诚为本、与时俱进、吸天地之灵气、铸世界之辉煌”作为企业发展宗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市场营销,使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获得了超速发展。公司适时的开发生产出了多种铸件、锻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协作关系。公司具有完整的TS16949量保证体系,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公司主要产品 铸件:重型汽车配件、工程机械配件、农机配件、城市建设用品等(球墨铸铁、灰铁) 锻件:转向节、轴类、臂类、盘类、叉类等 主营产品 铸件产品、后桥壳、机座、锻件产品 2.2 我厂生产现场管理实际情况及改进方向现场是由各生产要素所构成的,现场管理是对人、机、料、法、环、信息、制度等生产要素的综合管理,而人是现场管理中诸要素的核心,只有满足了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追求,实现员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人价值观,同时营造出员工"自我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参与管理的"自我改善"机制,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对现场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为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核心学报还是有的。。大家不要误导楼主。。《云南大学学报》还是双核心呢。。核心太贵了,发表周期长,审稿严格。建议发国际刊号的国家级期刊。还便宜,发的也快。

"1.现在发表学术论文一般要求作者交一定的版面费给杂志社,除非是知名专家和学者。具体多少各个杂志社都有不同的规定。2..根据你的实际需要找相关刊物,一般来说,中级职称发国家级或者省级专业刊物或者相关刊物就可以,国家级刊物所需的版面费比省级刊物贵不了多少。高级职称则可能需要发核心刊物,各地的规定有所不同,比如北大核心、cssci、sci等,一定要弄清楚你所在地区认可哪个核心。3.注意判别刊物的真假,可以先去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或者中国记者网查询,然后去诸如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浏览网、龙源期刊网等查询。4.严防论文!一定要去杂志社验证对方的身份。可以通过114查询或者去百度搜该杂志社编辑部的电话,然后打电话查询验证。如果没有头绪,我推荐给你一个以前我发表过的网站,书已经收到了,网上口碑也不错,百度 百姓论文网 你可以查一下,具体的东西你可以问他,比较耐心,同时也祝你发表成功! "

一般是两篇,直接找到杂志社采稿中心投稿就行

聊城职称论文发表

评职称很多人会选择发表职称论文,这就涉及到了期刊的选择,作者们在学术领域可能非常权威,但是对于发表论文来说,很多人可能还是个小白,有些作者文章是发表了,评职称时却不能用,白白浪费了时间,具体我们说一说以下几种情况~1、单位对期刊发表的要求先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单位的评定细则,根据职称文件的加分细则,再去找相关的期刊投稿。比如有些单位评中级职称要求至少发表2篇省级期刊论文。那我们就只满足“省级2篇”这个要求就好。不同的要求,期刊属性都是不同的,如果你不清楚如何自己适合发哪种期刊,可以找小刊详细咨询!评职要想顺利,首选肯定是知网、万方或者维普收录的期刊,如果要求没那么高,像龙源、期刊网的期刊也可以。(具体还是要看当地的评审文件要求)2、过于追求核心期刊,错过评职核心期刊大家也都了解,确实是学术质量更权威,所以有很多作者也是奔着发表核心期刊准备的,但是小刊在这里跟大家说清楚,不一定你发表的论文就一定要选择核心期刊,如果你的文章水平没够到,你投稿也是会被拒的,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所以发表文章符合单位评审要求,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普刊也有很多优秀的期刊,不一定非追求核心期刊。(如果有要求必须发核心,大家一定要提前至少一年去准备,核心的评审周期长,审核也较为严格。)3、综合期刊和专业期刊的区别?综合刊是对论文专业没有太多限制的刊物,许多专业的论文都能安排发表,而专业期刊只能发表相应专业领域的论文,所以相比较来说,发表在专业期刊的论文是要比发表在综合期刊上的论文更有价值的,能够更好的起到指导学术的作用。(如果没有写明必须要本专业的期刊,可选择综合期刊,出刊较快,价格也更合适。)4、假刊、套刊一定要清楚大家一定要提起注意,避免发到假刊、套刊上,建议大家可以在新闻出版总署查询,能查出的肯定就是正规期刊,没有信息的那就是假刊,大家要警惕,文章发表在这样的期刊上,毫无价值,浪费精力和时间。

目前,职称论文的评价方式有三种:即论文鉴定、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职称论文发表规定有哪些呢?论文鉴定和论文评审长期沿用至今,形成普遍使用和基本手段的主流评价方式。 1.论文鉴定方式,要求送审者的代表作隐去姓名、单位等标识后,由相关系列部门负责送交两位专家进行鉴定,并按照规定时问及要求,写出定性评语,确定等级意见。专家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鉴定结果大相径庭。提交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论文评审方式,一般由相应的专业组或评委会,在有限的时问和空问里,对申报者的论文进行审阅评议。有的评审对象戏言:“论文能否过关,一靠评委脾气,二靠个人运气”。 3.论文答辩方式,是改革职称评价扫制的新举措,值得充分肯定和倡导。但目前仅适用于破格晋升和“选优”对象;职称论文发表规定,在论文答辩的实体和程序规定方面,缺少开放性,技术含量低,答辩时问太仓促等,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总之,只要记住小编所列的发表规定,按要求进行操作,发表职称论文就不是什么难事。

据学术堂了解,职称论文发表流程共分为八步:第一步撰写稿件、第二步查询意向期刊、第三步咨询杂志社稿件安排情况、第四步投稿并确认对方收稿、第五步等待审核或返修、第六步录用稿件、第七步版面费缴费及见刊时间确定、第八步出刊邮寄.

我大部分都是找靠谱的出版媒介进行协助。不怕笑话,我是基层专技人员,很多时候找不到发表的办法,自己写的论文,有时候也不一定完全通过,但是有发行单位跟我联系,有些迟疑当中发了自己第一篇职称需要的论文。发论文,首先要找靠谱的公司,然后说明你要发几篇,怎么发,发表要求啥的。可以自己投稿,自己投稿就是要知道论文的基本格式,记一下参考文献,实在写不了或者想偷懒的时候,可以交给给你发表论文的公司,一般会收一点写作费用。文章准备好之后,拿去投稿检查重复率,通过之后拿到录用通知,等3-6个月左右,期刊就出来了。帮我发论文编辑说过要有校对和排版,时间虽然长了点,但是比较安心说起来就是找靠谱的公司,安排好发表时间。评职称真的是我们奋斗在基层的同志的一个机会了,真的不想因为一篇论文又耽误一年两年的,我都提前一年半年联系发表。最后给点进来看到我的回答的朋友们一个祝福,希望都能顺顺利利的通过职称评审。

聊城发表论文评职称加分

按工作分配的不同,一到六分不等。国家级课题的一级子课题=省级课题=主持人6分,第二成员4分,第三成员2分,其它成员1分; 国家级课题的二级子课题=市级课题=主持人4分,第二成员2分,其他成员1分。

一篇SCI论文撰写完后,如果想让它投稿之前变成一篇高质量的SCI文章,就得针对论文进行润色修改,只有这样你的论文才能更好的发表成功。那么,SCI论文到底如何进行润色修改? 一、撰稿人的自我修改 SCI论文修改中,研究的主要承担者通常在实验和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过程中开始撰稿。在撰稿过程中,自身作者和通讯作者(通常是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一般也会参与。大多在资料分析完成之后不久,可以形成初稿。 一篇SCI论文的初稿完成后,撰稿人在投稿之前必须静下心来检查和修改SCI论文的内容、文体和格式,其目的是提高SCI论文质量和避免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一篇高质量SCI论文往往要经过多次自我修改,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作者,也难以一次定稿。 二、合作者的参与修改 职称评审中,论文是如何加分的?评职称发表论文是作为学术成果加分用的,每个地方的加分规则不一样,今天我们就大多数情况给大家说说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1、首先论文的加分项与论文等级有关系,论文等级分为以下几种 ①国际权威检索学术刊物:SCI、SSCI、EI、ISTP收录的国外期刊,国外期刊是指带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的国外期刊; ②专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核心期刊等被核心期刊检索收录的刊物; ③国家学术刊物: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期刊; 综合以上分析,其论文等级越高,加分项越多。 2、不同行业的职称评审在论文上的分数是不同的,那么到底如何加分 ①评职称总分一般是100分制,分配到论文论著上最高是10分,也有8分、7分、6分的,大多数情况下,研发类职称论文加分要高于非研发类职称论文,比如工程技术研发类高级职称论文量化分数最高为8分,工程技术非研发类高级职称论文量化分数最高为6分。 ②位置排列不同,加分也不同,论文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评分依次降低,后边的位置一般比前边的位置低一分。国外刊物一般能加10-8分,国家级刊物(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能加6-4分,省级刊物能加5-3分,地(市)级刊物能加4-2分数,内部刊物能加2-1分。 一个科研探究的过程通常比较复杂,我们常常会选择几个合作者一起共同探究这个课题。那么在初稿形成后,应该将SCI论文的初稿送给各位合作者阅读。因为每名合作者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均有所不同,他们可以从各自的角度来阅读SCI论文,发现撰稿人未能发现的问题,包括对分析的方法、结果的解释、SCI论文的表达方式等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有些合作者甚至可以直接帮助修改SCI论文,提高SCI论文的质量。 三、SCI论文投稿后修改 第一步是关于文章的结构,我们要调整文章的结构,结构的条理要清楚,但是要尊重文章的原有结构,否则可能越改越乱。 第二步是关于文章的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那些表述模糊的数据和案例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如果数据不充分的话,需要寻找相关的数据进行补充。 第三步是对论文的材料进行再次的整合与修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引用的材料进行整合,使其能够简练准确地支持论文的观点。对不能支持文章的观点要大刀阔斧地进行删除,否则就会造成论文冗长。对于证据不足的文章,要重新去寻找充分的证明材料。对于引用的数据和名言之类的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性。

有用的,有的地方是硬性要求必须发表,有的地方发表论文算是加分项

有用,论文是职称评比的必要条件

聊城中小学职称论文发表

这个里面收录了全国所有的期刊,你可以看一下你要发什么期刊,直接跟他们联系就可以了

职称评定一直是僧多粥少,竞争很激烈。评职称,职称论文是关键。那么如何去准备职称论文呢?

在中小学教师当中,想要发表,只称论文,首先,你要知道,这些职称论文,哪些地方可以发表?然后你就好好的去写你的论文,进行润色和加工,当你觉得满意的时候,你就可以给他们投稿,然后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是否发表,是否给您发郑?

教师评职称论文大体上和别的职称论文差不多,教师职称论文内容肯定是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只要是题目正确了并且是原创的一般就差不多了。不过具体要求要问一下当地部门。每个地区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地方不要求发布过论文。职称论文写好了,一定要发布在国家正规的期刊上。一般中级职称论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一到两篇即可。具体含义看当地要求。1 文章的质量要说得过去,文字通常 结构合理 逻辑严密 观点正确。质量的核心是实用性。一定要切合实际,行的通,容易落实掌握。2 文章的选题与刊物定位要匹配。每一本刊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投稿之前一定要对此了解清楚。3 建议尽量提前2到3个月投稿,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稿件到样刊出来大约需要2到3个月4 要客观看待文章的学术性。目前投稿方式多以电子邮件为主。除少数刊物外,绝大部分学术刊物都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投稿。大体上是这样,但是每个人跟每个人。每个地区与每个地区也有差异。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我,大家一起交流,总比一个人犯难好。希望能帮到你。

聊城发表论文

非常感谢您对山东省聊城中专教师职称工作量标准的关注。根据《山东省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山东省聊城中专教师职称工作量标准为:教授级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历,发表论文数量达到20篇以上,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数量达到10篇以上;副教授级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历,发表论文数量达到10篇以上,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数量达到5篇以上;讲师级教师应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历,发表论文数量达到5篇以上,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数量达到2篇以上。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满意的答复。

(1)在A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每篇10万元或1万元。(2)在B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SCI”(光盘版)、“SSCI”、“AHCI”收录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每篇5仟元。(3)在C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的学术论文,被“SCI”(网络版)、“EI”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3仟元。(4)在D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ISSHP”、“ISTP”、“CSSCI”“CSCD”收录的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每篇1仟元。

1、《吴门书派研究的界定与成因探析》发表于《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5期。2、《文徵明的出蓝高足——陈淳》发表于《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3、《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徵明书法的影响》发表于《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4、《丰坊的书法学习观及其得失》发表于2004年第1期《云梦学刊》(全国社科核心期刊)。5、《从文徵明写经谈起――兼论书家写经与经生抄经的区别》发表于2004年第5期《书法》。6、《丰坊的书法学习观》发表于2004年第12期《书法世界》。7、《吴门书派》发表于2004年第8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8、《文彭的篆刻与书法艺术》发表于2005年第1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9、《明代苏州的书画市场与吴门书派成员的书画交易》发表于2005年第3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10、《论吴门书派的领袖祝允明》入选2005北京书法国际双年展学术讨论会,入编《2005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书法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5年10月。11、《论吴门书派的领袖―――祝允明》发表于2005年第6期《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王宠书法艺术风格研究》发表于2005年第6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3、《文徵明的处世思想与书法审美观》发表于2005年第6期《艺术教育》(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14、《对四年制书法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入选“中国书法文化国际论坛”,入编《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12月。15、《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徵明书法的影响》入编《翰圃积跬·理论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3月。16.《技能课程设置----书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一道难题》入选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入编《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7月。17.《“启功模式”与当代书法人才培养》入选“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入编《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8、《简论陆游的书法观》(合著,第一作者)发表于2006年第12期《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从心境到书境――略论周雪耕书法艺术》发表于2007年第2期《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状况》(独著)发表于2008年第4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1、《中国古代皇室书法教育考察》(独著)发表于2008年第5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2、《文徵明的书法题跋刍议》入选“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会”,入编《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年7月。23、《我国古代书学设置始末管窥》山东省第二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2009.06。24、《西晋至北宋书学设置沿革管窥》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入编《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09。25、《论当代书法本科教育中文字学课程的设置----从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谈起》参加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二届文字与书法学术讨论会”,2010.04。26、《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生源状况与人才培养——以聊城大学为例》入编《2010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12。27、《肩负培养学者书家的使命——丛文俊先生的书法教育观》发表于2011年2月2日《书法导报》。28、《学习正典 培养通材----张传旭博士的书法教学观》发表于2011年2月16日《书法导报》。29、《在三种学术意识中成材----浅论张金梁教授的书法育人观》发表于2011年2月23日《书法导报》。30、《在书法教学中育人——任平教授的书法教学观》 发表于3月9日《书法导报》。31、《从文徵明的书法题跋看其在书法考证与鉴定上的成就》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08。32、《中国古代小学书法教育的教材研究》发表于《美术学报》(广州美术学学报)2011年第5期。33、《自我修养与艺术追求——论我国古代文人对书法学习的定位》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11。34、《论我国古代书院中的书法教育》发表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社科核心期刊)2011年第6期。35、《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首位),发表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6、《谁给书法家验明正身》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4期。37、《文徵明书法题跋在考证、鉴定上的作用》发表于2012年4月7日《中国书画报》。38、《论当代书法本科教育中文字学课程的设置——从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谈起》发表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39、《欧体成为小学书法技能教育内容的可行性分析》(首位),发表于《书法》2012年第11期。40、《论草书之格——从米芾<论书帖>谈起》,入编《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41、《书法门槛与书法圈》发表于《书法》2013年第1期。42、《文不饰者乃饰之极——评杨宝林教授<刘熙载书学研究>》发表于2013年第1期《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3、《小学书法教材内容选择探析》(首位),发表于《书法》2013年第4期。44、《文徵明<西苑诗>书法研究》,发表于2013年第5期《中华书画家》。45、《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何以能为当代书坛树典范》,发表于2013年第5期《书法》。46、《蒋伯宣藏<十七帖>题跋考论》,发表于2013年第7期《书法》。47、《文徵明跋钟繇<荐季直表>考论》,发表于2013年第8期《中华书画家》。48、《楷体印刷字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负面影响——以“重捺出锋”为例》,发表于2013年第4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论文徵明的书法审美观》,发表于2013年第10期《书法》。50、《论草书之‘格’——从米芾<论书帖>谈起》发表于2014年第2期《书法》。 51、《文徵明跋<王右军思想帖>考论》发表于2014年第7期《书法》。 52、《当代书法的创作心理与形式应用分析》发表于2014年第10期《中华书画家》。 53、《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发表于2014年第5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西晋至北宋书学设置沿革管窥》被2014年12月31日《书法导报》全文转发。 55、《徐悲鸿书法形态研究》发表于2015年第1期《美术观察》。

  • 索引序列
  • 聊城发表职称论文
  • 聊城职称论文发表
  • 聊城发表论文评职称加分
  • 聊城中小学职称论文发表
  • 聊城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