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中国人歌颂十月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1918年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接着,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1919年,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是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独特见解。
最看不起那些问完问题不采纳的 浪费感情+表情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文章,颂扬十月革命。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
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扩展资料:
李大钊同志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大钊同志和其他无数先烈光荣地倒下去了,但是他们的牺牲没有使中国革命停止。
相反,中国革命在牺牲者的血泊中继续前进,直至获得伟大的胜利。作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钊同志的业绩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追怀和崇敬。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后在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祖籍安徽绩溪,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父亲胡传曾在东北、广东、江苏和台湾等地任职。
1895年在绩溪老家私塾读书,接受九年旧式教育,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除背诵经史之外,曾广泛阅读中国古典文学。这时思想受范缜的《神灭论》影响,信仰无神论。1904年赴上海读书,曾认真阅读严复的《天演论》,受到进化论影响。读书期间写作近二百首诗,有“少年诗人”美誉。
1910年夏到美国留学,入康乃尔大学学习。1915年9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和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的主张,吹响了文学革命的号角,从此声名鹊起。1917年提交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后回国,到北京大学担任教授。
B、李大钊。
该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分别作了阐述。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檄告举世的劳工阶级联合起来,推倒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
文章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阶级斗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该文章是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名论文。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同时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艰难环境中,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公开信号。
你好!1917年1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争议》一文. 记得采纳啊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
1917年1月,胡适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诌议》,认为“今日文学之腐败极矣”,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2月1日,他在《新青年》发表《白话诗八首》,是中国白话诗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白话文学的开山之作——比鲁迅的《狂人日记》早一年零三个月(《狂人日记》也发表于《新青年》)。
《白话诗八首》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白话新诗。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现代新诗的诗体范式开始形成。
胡适介绍: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景星学社社员。
光绪十七年(1891年)12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光绪二十年(1894年)3月6日,回到籍贯地绩溪随介如四叔读私塾。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读《水浒传》等小说,随禹臣先生读私塾。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读《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当读到朱熹《小学》中引司马光论地狱的话与《资治通鉴》中引范缜《神灭论》的话时,受到影响,从而成为无神论者。
《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7月4日,《新青年》第三卷五号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
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
第四卷起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刊登新体诗。
1918年4月18日,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
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衰落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被捕,《新》又停刊5个月。此后陈独秀辞去文科学长一职,前往上海。10月迁回上海,设立于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1919年12月的第7卷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
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
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
1920年中共发起组决定将《新》从9月1日出版的第8卷1号改组为机关宣传刊物。封面也做改变:正中为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分别伸出两手相握。暗示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团结,也暗示全球无产阶级团结。封面上隔着大西洋握手的图案,是美国社会党的党徽。
编辑部增加李汉俊、陈望道、袁振英等发起组成员,刊登启示与群益书社解除关系,专门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印行。同时增《俄罗斯研究》专栏,到9卷3号止。胡适对此后《新》的变化提出质疑,认为“色彩过于鲜明”,“北京同人抹淡的功夫决赶不上上海同人染浓的手段之神速”。
1921年1月22日胡适写信与北京同人李大钊、鲁迅、钱玄同、陶孟和和高一涵等,再次声明其主张,指责《新》“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的中译本”并给陈望道寄去明信片表示反对“将《新》所宣传共产主义之用”。
同时《新》的变化也招致社会上的议论和批评,同时部分军阀地区也禁止邮寄,《新》内部开始分裂。胡适主张另创哲学文学杂志,将马列理论分裂出《新》,同时将编辑部移回北京。但陈依旧坚持己见,并取消了北京的编辑部。
1921年2月上海法租界巡捕查抄新青年社,处罚并勒令其迁移。《新》从8卷6号起转入地下编辑,假托迁移广州,继续由陈望道等人编辑。
1921年7月中共成立,《新》成为理论刊物。9月陈独秀再任主编,只出一期后停刊。1922年7月又出一期(9卷6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新青年
《新青年》是20世纪初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革命杂志,也是党早期的重要理论刊物之一。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和发展具有一定贡献,主要表现在:《新青年》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所营造的“中国化”历史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定思想氛围;《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新青年》的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萌芽;《新青年》在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尝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创刊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2、主要内容
①、翻译世界名著,先后译介了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安特莱夫、索洛古勃、库普林、阿尔志跋绥夫,波兰的显克维奇,瑞典的斯特林堡,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格里高里夫人,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创作。
②、进行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如刘半农的《答王敬轩书》、鲁迅的《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钱玄同的一些通信等。
③、宣传马克思思想,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工人运动的论文和译介文章等。
《新青年》的影响: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
《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巨大而久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
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精神文化都是在1919年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是在实践和完成五四先驱的未竟之业。五四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
新青年的创办的历史意义:
1、《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2、《新青年》是20世纪初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革命杂志,也是党早期的重要理论刊物之一。
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和发展具有一定贡献。
3、《新青年》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所营造的“中国化”历史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定思想氛围。
4、《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5、《新青年》的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萌芽
6、《新青年》在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尝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7、《新青年》杂志激励现代中国实现由封建文化到包含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艺、现代传媒在内的现代文化的重大转型,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扩展资料:
《新青年》创办过程
1、《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
初名为《青年杂志》。
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2、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3、《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
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 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4、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5、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
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6、1922年7月休刊。
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7、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
《青春》是1916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文章再次将爱国与救国高度统一,指出中国正处于黑暗与黎明之交,鼓励青年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
新青年
《青春》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李大钊于1916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当时对青年一代有着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他那饱含爱国激情的语言,对祖国再造、恢复青春的热望,影响着很多人。直到今天,仍然有着爱国主义的启迪作用。
新青年
李大钊坚信:中华青年是热爱祖国的,是一定要为中华之再造而努力奋斗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及之忧哉?”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
1917年1月,胡适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诌议》,认为“今日文学之腐败极矣”,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2月1日,他在《新青年》发表《白话诗八首》,是中国白话诗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白话文学的开山之作——比鲁迅的《狂人日记》早一年零三个月(《狂人日记》也发表于《新青年》)。
《白话诗八首》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白话新诗。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现代新诗的诗体范式开始形成。
胡适介绍: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景星学社社员。
光绪十七年(1891年)12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光绪二十年(1894年)3月6日,回到籍贯地绩溪随介如四叔读私塾。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读《水浒传》等小说,随禹臣先生读私塾。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读《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当读到朱熹《小学》中引司马光论地狱的话与《资治通鉴》中引范缜《神灭论》的话时,受到影响,从而成为无神论者。
中国人歌颂十月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1918年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接着,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