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在nips发表论文

在nips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在nips发表论文

NIPS是机器学习领域的顶级会议。该会议固定在每年的12月举行,由NIPS基金会主办,在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国际学术会议排名中,NIPS为人工智能领域的A类会议。

NIPS是由连接学派(connectionist)神经网络的学者于1987年在加拿大创办,后来随着影响力逐步扩大,也曾移师美洲、欧洲等地举办。

早年发布在NIPS中的论文包罗万象,从单纯的工程问题到使用计算机模型来理解生物神经元系统等各种主题。但论文的主题主要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统计学为主。

举办地:

自1987年到2000年,NIPS都在美国的丹佛举办。而在2001年到2010年,NIPS的举办地则是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此后,NIPS分别在在西班牙的格兰纳达(2011年),太浩湖(Lake Tahoe)(2012年到2013年),以及加拿大的蒙特利尔(2014到2015年)。

已经过了。每个期刊的审稿周期不同,而且不同专业的期刊周期也不同,那我们专业来说一般审稿周期都是一个月。其实近年来nips投稿数量激增,审稿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著名的nips实验证实The NIPS experiment,如果所有论文再重新review一遍,大多数之前录用论文就被拒了。

如何在nips上发表论文

可以在知网、维普这些权威网站上寻找一些正规合法的期刊,然后通过:邮箱进行投稿、审阅以及文章的修订、获取审核结果、录用、汇相关费用、排版出刊等流程后,就完成论文发表了,或者找专业的机构协助。

可以在知网、维普这些权威网站上寻找一些正规合法的期刊,然后通过:邮箱进行投稿、审阅以及文章的修订、获取审核结果、录用、汇相关费用、排版出刊等流程后,就完成论文发表了。

可以发初中化学教学相关的教育专刊,当然也可以发综合刊,不过相对水一些

期刊上发表论文,一定要搞清楚需求,比如,对期刊有什么要求,是需要SCI, EI等核心检索,需要外刊,还是任何普通的学术期刊都可以。在查找期刊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单位对出版的要求,避免浪费时间。如果是自己查找期刊,一定要核实期刊的刊号,国内期刊都有正规的CN号,国际期刊也有国际刊号ISSN,只有有刊号的期刊才是正规期刊。国际期刊刊号核实可以在portal.issn.org查询验证。如果对核心检索没有硬性要求,且想快速出版,可以查看科研出版社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主要出版英文学术文章)。

nips发表论文

已经过了。每个期刊的审稿周期不同,而且不同专业的期刊周期也不同,那我们专业来说一般审稿周期都是一个月。其实近年来nips投稿数量激增,审稿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著名的nips实验证实The NIPS experiment,如果所有论文再重新review一遍,大多数之前录用论文就被拒了。

NIPS (1): 神经计算方面最好的会议之一, NIPS主办, 每年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会每年的举办地都是一样的, 以前是美国丹佛, 现在是加拿大温哥华; 而且它是年底开会,会开完后第2年才出论文集, 也就是说, NIPS'05的论文集是06年出. 会议的名字是"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所以, 与ICML\ECML这样的"标准的"机器学习会议不同, NIPS里有相当一部分神经科学的内容, 和机器学习有一定的距离. 但由于会议的主体内容是机器学习, 或者说与机器学习关系紧密, 所以不少人把NIPS看成是机器学习方面最好的会议之一. 这个会议基本上控制在MichaelJordan的徒子徒孙手中, 所以对Jordan系的人来说, 发NIPS并不是难事, 一些未必很强的工作也能发上去, 但对这个圈子之外的人来说, 想发一篇实在很难, 因为留给"外人"的口子很小. 所以对Jordan系以外的人来说, 发NIPS的难度比ICML更大. 换句话说,ICML比较开放, 小圈子的影响不象NIPS那么大, 所以北美和欧洲人都认, 而NIPS则有些人(特别是一些欧洲人, 包括一些大家)坚决不投稿. 这对会议本身当然并不是好事,但因为Jordan系很强大, 所以它似乎也不太care. 最近IMLS(国际机器学习学会)改选理事, 有资格提名的人包括近三年在ICML\ECML\COLT发过文章的人, NIPS则被排除在外了. 无论如何,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会.

中国科学家在nips发表论文

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基金等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被国内外广泛引用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7部,译著5部,参与主编计算机类辞典、词汇5部,主审、主编计算机类各种教材8部。获国家级二等奖以及部、省、院级一等、二等、三等奖共14项。 [1] 陈国良等,《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陈国良,《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陈国良等,《遗传算法及其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4] 陈国良,《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 陈国良,陈崚,《VLSI计算理论与并行算法》,中国科大出版社,1991。[6] 陈国良,《并行算法:排序和选择》,中国科大出版社,1990。[7] 王鼎兴,陈国良,《互连网络结构分析》,科学出版社,1990。 陈国良,基于曙光1000的中尺度数值气象预报系统及其在江淮流域适用性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Vol.21, No.11, p1121-1125, 2000.11。陈国良,淮河中上游群库联合优化调度算法及其并行实现,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Vol.21, No.6, p603-607, 2000.6。陈国良,林洁,顾乃杰, 分布式存储的并行串匹配算法的设计与分析,软件学报, 11(6), pp. 771-778, 2000.6Chen gouliang,Heuristics for Line Capacity Design of PWE Assembly Systems,J. of China Univ. of Sci. & Tech.,Vol.30, No.2, p142-150, 2000.4。陈国良,桂孝生,杨勃,Walch变换的截断方法及其并行实现,中国科大学报,Vol.28,No.3,pp.270-276,1998陈国良,许锦波,LogP模型上的一类蝶式计算的通信策略,计算机学报,Vol.20,No.8,pp.695-701,1997陈国良,熊焰,顾乃杰,面向应用的神经信息处理系统(NIPS),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33,No.12,pp.887-892,1996陈国良,李晓峰,黄伟民,并行FFT算法在3种并行计算模型上的设计和分析,软件学报,Vol.7,增刊, pp.57-63,1996陈国良,并行算法的可扩放性分析,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Vol.16,No.2,pp.10-16,1995陈国良,梁维发,沈鸿,并行图论算法研究进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32,No.9,pp.1-16,1995陈国良,更实际的并行计算模型,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Vol.16,No.2,pp.1-9,1995Chen Guoliang,Zhu Song-chun,Chin Shao-ou,On the Master-Slave Neural Network Models,proc.IJCNN’92,Beijing,1992陈国良,熊焰,方祥,通用并行神经网络模拟系统GP2N2S2,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Vol.13,No.12,pp.16-21,1992陈国良,神经计算及其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29,No.5,pp.1-21,1992陈国良,朱松纯,秦小鸥,主从通用神经网络模型,电子学报,Vol.20,No.10,pp.24-32,1992陈国良,张永民,改进的多层栅格嵌入算法,计算机学报,Vol.14,No.5,pp.332-339,1991陈国良,韩雅华,Benes网络的半自动选路法,计算机学报,Vol.13,No.3,pp.161-173,1990G.L.Chen,An O(n) Switch setting Algorithm for the Benes Network,PPCC-3,Beijing,China,Vol. 8,pp.16-19,1989陈国良,VLSI并行计算,计算机工程与应用,No.2, pp.1-35,1989G.L.Chen,H.Shen,A Bitonic Selection Algorithm on Multiprocessors,J.of comput. Sci.&Tech.,Vol.4,No.4,pp.315-322,1989陈国良,非数值计算的并行算法(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25,No.12,pp.1-10,1988Chen Guoliang,A Partitioning Selection Algorithm on Multiprocessors,J.of comput. Sci.&Tech.,Vol.3,No.4,pp.241-250,1988陈国良,刘峻,多处理器上的分组选择网络,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25,No.8,pp.1-9,1988陈国良,王忠良,并行归并选择算法,计算机学报,Vol. 11,No.1,pp.14-21,1988陈国良,沈鸿,SIMD机器上的双调选择算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Vol. 25,No.1,pp.1-14,1988陈国良,沈鸿,双调选择网络及其在多处理器上实现的双调选择算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24,No.9,pp.1-10,1987陈国良,熊焰,两个不同机种局部区域网络Cnet和Omninet网际互连,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No.2,pp.1-8,1987K.L.Chen and H.Shang,Bitonic Selection Algorithm on SIMD machine,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 On computers and applications,Beijing,China,pp.176-182,1987陈国良,数据流计算机的互连结构,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23,No.9,pp.2-10,1986陈国良,计算机网络互连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23,No.11,pp.2-10,1986陈国良,选择网络的比较研究,中国科大学报,pp.109-120,1985陈国良,多处理机系统的互连网络,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28,No.8,pp.30-50,1985陈国良,计算机网络拓扑(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22,No.10, pp.37-45,1985陈国良,计算机网络拓扑(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22,No.11, pp.7-15,1985B.W.Wah and K.L.Chen,A partitioning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selection networks, IEEE Trans. On-computers,Vol.c-23,No.3 pp.261-268,1984陈国良,平衡递归选择算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21,No.4,pp.7-17,1984陈国良,并行排序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pp.62-72,1984B.W.Wah and K.L.Chen,Generalized parallel selection networks,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 On computers and applications,Beijing,China,pp.406-413,1984数据流计算机,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21,No.9,pp.34-46,1984陈国良,平衡分组选择网络,计算机研究与发展,Vol. 21,No.11,pp.9-21,1984个人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陈国良教授,数十年来,他呕心沥血,勇攀科技高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国良受聘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暨院士学术报告会在学校科学会堂报告厅举行。副校长张顺颐教授主持仪式和报告会。副校长郑宝玉教授向陈国良教授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受聘后,陈院士将不定期到我校对计算机学科和信息与计算学科的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等工作进行指导。陈国良院士是我国计算机并行算法的理论、设计和应用方面杰出的科学家。最早提出并行算法研究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方法,形成了“并行算法—并行计算机—并行编程”一体化研究体系。在非数值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是全国100名名师之一。陈国良院士受聘我校兼职教授后,将会极大地促进计算机学科和信息与计算学科的发展。研究成果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陈国良教授开展了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推进了我国该领域的发展;开发了自主版权的国产曙光并行机“用户开发环境”商用软件,为推广国产并行机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以陈国良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成立10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多项,总经费达4000余万元。在国内高校率先开设了并行算法、并行体系结构等一系列高性能计算方面的专业课,形成了并行算法类教学体系,推动了我国高性能并行计算学科的研究与发展。陈国良图册陈国良教授将高性能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的防洪、防污和水环境的治理。他与淮委合作研制开发的国家863重大项目安徽省防灾减灾智能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在汛期对淮河中上游九大水库进行防洪调度,他负责研制的淮河流域防洪防污智能调度系统,以削峰、错峰调度为目标,将气象数值预报、水情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流域汇流计算与洪水预警预报、水库的联合调度等有机结合,在流域防洪调度决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夏,淮河流域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陈国良带领中国科大师生一行十多人跑到一线现场,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为确保计算参数的准确性,他还与淮河水利委员会的技术人员一同到方邱湖、西大坝等防洪重点区域实地考察,提出了洪水演进计算方案,为这一区域的防洪调度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陈国良眼里,教学永远是第一位的。30多年来,他一直站在教学一线。他培养的30多名博士生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1998年,陈国良荣获安徽省教育系统模范和安徽省模范教师称号,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人物语录亦工亦农:农民出生,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情况非常的熟悉。陈老说,虽然自己经历了很多,做过很多职业,但自己骨子里却始终不该农民的本色。至于“工”,则是因为进过军工厂,当过工人。陈老说自己对工人也有深厚的感情,他觉得工人的感情十分的朴素真挚,人也很容易相处。陈国良图册亦文亦武:念了大学,还出过国深造,也算得上是一名知识分子。而且自1973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至今就一直在与“文”打交道。“武”方面是因为自己在大学毕业后参军在军队里呆了四五年时间,还到过福建前线。亦强亦弱:进入大学,先是在电力系学强电,则是“强”,后来转学的无线电与计算机都是弱电压,所以称之为“弱”。亦硬亦软:先是研究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后来又研究了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知识。亦理亦实:既做理论,又实践。两手抓,两手都硬。亦中亦西:虽然自己在国内外都没有取得博士学位,但是研究还是有一定的成就。经常到别的国家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在中西两方面都有一定成果和影响。陈老还与在场的所有听众分享了他的一些小小故事:学英语发音、教专业英语、在部队的种种经历……,他幽默诙谐的语言引来了一阵阵掌声。他还认真回答了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的积极提问。二十四个普通的汉字,堆砌的是陈老不平凡的一生。他的谦和、朴素、认真的品质尽现了大师风范,也是这次讲座座无虚席的理由。个人影响重奖成果中科院院士陈国良获得个人一等奖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中心(合肥)主任陈国良教授申报的高性能并行计算及其应用项目获得个人首届“浪潮高性能计算创新奖”一等奖。陈国良教授及其开创的高性能并行计算及其应用,为推动中国高性能科学计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际上,使我国的高性能并行算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性能并行计算及其应用形成了并行计算理论--并行算法设计--并行计算实现--并行计算应用一套完整的学科研究体系,提出了并行机结构--并行算法--并行编程一体化的研究方法。高性能并行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内容涉及一些经典问题的并行算法研究,如网络与排序算法、图论算法、互联网络及其路由算法、VLS布局算法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高性能并行计算及其应用,将结构、算法和编程有机联系起来,解决了水科学、气象预报、石油开采钻探等实际科学工程计算问题,也在国际同行研究中独具特色。 陈国良图册高性能并行计算及其应用目前在国内许多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高性能并行计算及其应用为基础的国家863重大项目安徽省防灾减灾智能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这一系统将中尺度数值气象预报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水情预测和群库优化调度的决策参考依据,在汛期对淮河中上游九大水库进行防洪调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淮河流域防洪防污智能调度系统,以削峰、错峰调度为目标,将气象数值预报、水情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流域汇流计算与洪水预警预报、水库的联合调度等有机结合,其研究结果作为预报的参考依据,在流域防洪调度决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战胜2004年夏季淮河遭受的超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中,为政府部门防洪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为防洪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众所周知,淮河流域是一个水患与污患并重的特殊流域,非汛期的防污、控污任务非常艰巨。以陈国良院士的并行计算为基础,利用计算网格、信息网格等网格计算技术,构建的流域数字化基础信息平台,开发水资源污染控制系统,为淮河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2004年夏,淮河遭受到10年一遇的特大污染,追踪污水团沿河顺流下洩的情况,为提前开闸泄污,消化与稀释污水团提供了高性能计算支持。

计算机视频领域的超级大牛!

看过他的一个TED演讲,叫做《我们怎么教计算机理解图片》,她真的是一个着眼于世界的女性科学家,在演讲中,她更多提到的是世界、生物以及自己的儿子。

在演讲的最后,她说:

这是我的儿子Leo。在我探索视觉智能的道路上,我不断地想到Leo和他未来将要生活的那个世界。

当机器可以“看到”的时候,医生和护士会获得一双额外的、不知疲倦的眼睛,帮他们诊断病情、照顾病人。汽车可以在道路上行驶得更智能、更安全。机器人,而不只是人类,会帮我们救助灾区被困和受伤的人员。我们会发现新的物种、更好的材料,还可以在机器的帮助下探索从未见到过的前沿地带。

一点一点地,我们正在赋予机器以视力。首先,我们教它们去“看”。然后,它们反过来也帮助我们,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这是第一次,人类的眼睛不再独自地思考和探索我们的世界。我们将不止是“使用”机器的智力,我们还要以一种从未想象过的方式,与它们“合作”。

我所追求的是:赋予计算机视觉智能,并为Leo和这个世界,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女科学家郇真论文登上数学顶刊,之所以她会在学术界引发轰动是因为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位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在数学顶刊上发文的中国内地学者。

这位中国女科学家郇真到底有多牛

相信很多学术界的人士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郇真的论文登上数学顶刊Acta Mathematica这则消息一定不会陌生吧,这位中国的女科学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苏步青院士之后第二位以独立作者的身份在数学顶刊Acta Mathematica上发布论文的中国内地学者。

作为国际公认最具有权威性的数学期刊之一的Acta Mathematica,能够在这里发表自己的论文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而郇真作为一位有着多年数学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士,能够在数学顶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这足以证明她自身的优秀。

对学术多年的执着成就了现在的郇真

郇真论文登上数学顶刊之后,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在华中科大数学中心官网上的资料中显示,郇真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2017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这样看来她的读博之路长达8年之久,就是秉承这这种对学术的认真、坚持与热爱,才成就了现在的郇真。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非常不理解郇真他们在做的事情,他们的付出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从其他人的角度上看,会觉得很奇怪,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抱着对学术的热爱,没有按照主流的想法去走学术之路,而是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最终获得了成功。

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成果,正式通过国家鉴定是在“文革”前夕的1966年4月。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对诺贝尔奖一直持批判和拒绝的态度。就在这次鉴定会上,有人提出,“诺贝尔奖金本身是资产阶级物质刺激办科学的手段。诺贝尔奖是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我们不要这些奖金,我们要的是人民的奖赏,这是最崇高的。” 1972年,杨振宁向周恩来提出,拟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成果。考虑到中国当时的形势,周恩来婉言谢绝。 1977年6月12日至30日,以钱三强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在同澳大利亚科学家的一次谈话中,有人对钱三强说:“你们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是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问题在於你们愿不愿意接受。”钱三强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认为,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这一可喜的重大成就,不管能否获得诺贝尔奖,应该借此扩大中国的影响。 1978年11月3日,国家科委党组与中科院党组举行联席会议。会议认为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科学家,可以作为候选人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1978年12月11日至13日,钱三强组织并主持召开了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总结评选会议。会议初步选出在合成工作中4名成绩突出者:钮经义、邹承鲁、季爱雪和汪猷。 之后,在呈报国务院的《关於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成果的请示报告》中,中科院建议,以纽经义同志一人名义,代表我国参加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工作的全体人员申请诺贝尔奖金,拟由杨振宁教授和王应睐教授分别推荐。一周后,请示报告获得批准。 最后,197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为美国人布朗和德国人维提希。我国钮经义未能获选。

美国nips期刊上发表论文

发布论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

1、通过导师介绍;

2、自主选择论文代发机构发表。

选择期刊

准备提交在提交稿件之前,您必须选择要发布的期刊。重要的是要注意,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征,并且通过选择与论文领域相匹配的期刊来更容易出版。有数百种期刊,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要求。

修改稿件

论文通过后,期刊编辑将与作者联系。一般来说,论文不会一次通过。需要对其进行多次修改以编辑手稿并提交评论和要求。此时,仅需要根据编辑者的要求进行修改。

与负责编辑交谈时,应保持真诚开放的态度,这将有助于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为您提供更好的建议,并且出版更加顺畅。

1)题目

题目是眼睛,简单切题即可。别太啰嗦,当然也要限定清楚,比如remote estimation of chlorophyll using MODIS images,如果你的内容只是针对一种材料,如小麦,最好题目里面反映出来,因为这种方法可能对其他作物并不适用。改为remote estimation of chlorophyll in wheat using MODIS images要好一些。

2)引言

引言是审稿人评价你对本领域认识的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叙述该领域的发展状况。通常被忽略的是引言的逻辑。首先要对研究现状的概述,从概述中引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是引出自己的文章,要做的东西,关键是把自己的东西怎么引出来,这是引言最重要的。之前的文章被加拿大的一个老外修改,最差的就是引言,没有逻辑性。

3)方法

这部分是数据的基础,一定要写清楚,比如用什么仪器,什么型号,什么材料,哪里产的。遥感里面的实验一般是光谱仪,参考版,作物名称,土壤特性,观测时间,等等。记得小麦的试验中,写光谱仪的高度,距离冠层还是地面,都要写得很清楚。不要怕麻烦,一定要把怎么写的讲清楚,个人觉得如果说不清楚的就不要提,避免越描越黑。

4)结论和分析

这部分是主体,结论里面不要有太多叙述性的东西,很多人结论里面还有别人的文献,这个需要避免,直接把你的结果说清楚即可。分析主要包括精度比较高低,优劣,原因分析,辅助数据,和他人文章结果的间接印证。间接验证是反映你的结果最好的方法。

已经过了。每个期刊的审稿周期不同,而且不同专业的期刊周期也不同,那我们专业来说一般审稿周期都是一个月。其实近年来nips投稿数量激增,审稿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著名的nips实验证实The NIPS experiment,如果所有论文再重新review一遍,大多数之前录用论文就被拒了。

  • 索引序列
  • 在nips发表论文
  • 如何在nips上发表论文
  • nips发表论文
  • 中国科学家在nips发表论文
  • 美国nips期刊上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