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可能需要的投稿要求,但每个期刊的具体要求可能不同,应当在投稿前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和要求: 1. 论文类型:期刊会接受原创研究论文、综述论文、案例报告、临床研究论文等。 2. 格式要求:一般要求提交的文章应为Word文档格式,具体排版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段落间距、页码等等。 3. 文献引用格式:期刊一般会要求引用文献的格式遵循相关标准,如APA、MLA、中国学术期刊排版规范等。 4. 语言要求:大多数的中文学术期刊要求文章必须为标准汉语,该语言表达方式应准确、规范。 5. 内容要求:期刊会对文章的研究设计、数据来源、结果呈现等方面提出特殊要求,并对相应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进行关注。 注意事项: - 确认文章内容对该期刊是相关和有意义的; - 建议先行提交征求意见稿,以了解文章是否符合期刊要求; - 文章的创意度和原创性将是文章被接受与否的关键; - 发送文章之前请注意拼写和语法错误,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文章被接受的几率。 以上是一些可能影响中国中药领域主要期刊投稿的因素,提交前请确保已经充分了解并认真考虑了这些因素,以免浪费时间。
中国药理学通报在确定录用后大概6个月左右可以通过知网检索到,7个月左右纸质版出刊,整体来看,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是核心期刊,版面一直都比较紧张,从投稿到见刊大概10个月左右。现在很多核心期刊见刊都要等一年时间,周期比较长,大家要是想保证投稿效率,最好是有课题基金为宜,2022年国自然评审也已经接近尾声,根据专家反馈以后的基金申请竞争力会越来越大。
中国药理学通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辉主办的学术性月刊,杂志审稿周期2个月左右,如果有课题基金的话,审稿周期会更短,可以申请走审稿。以下是详细审稿流程,大家可以做个参考:根据投稿经验来看,中国药理学通报在确定录用后大概6个月左右可以通过知网检索到,7个月左右纸质版出刊,整体来看,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是核心期刊,版面一直都比较紧张,从投稿到见刊大概10个月左右。现在很多核心期刊见刊都要等一年时间,周期比较长,大家要是想保证投稿效率,最好是有课题基金为宜,2022年国自然评审也已经接近尾声,根据专家反馈以后的基金申请竞争力会越来越大。
一、选题要小而精 选题是撰写医学论文的第一步,只有确定了题目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在选定题目时一定要"小题大做",切忌大题大作。二、文章要有创新性 文章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即作者对某一疾病的新发现或新见解以及新的治疗方法等。
1 本须知刊登在本刊每卷卷首,主要参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订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Uniform Requirements of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Writing and Editing for Biomedical Publication(Updated Oct 2007) ]、中国国家标准(GB 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和(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原国家教委科技司1997年发布《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医药院校学报编辑学会1991年制订的《医(药)学院校学报编排规范》。2 《中国药理学通报》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理学会主办、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全国性学术性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药理学研究原著,特别欢迎化学成分明确的新药研究论文,辟有论著、综述与讲座、小专论、实验方法学、研究简报、快报等专栏。本刊原则上不用复方制剂、粗制剂、水煎剂、贴剂等无恒定药效成分的研究文章,但对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各批次(需有各批次批准证号)中药药理稿件将选择刊用或集中刊用。下列文章将优先发表:①受到省部级以上资金资助的文章;②属于攻关或重点项目的文章;③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④两院院士及博士生导师的文章;⑤有重大发现,发表后准备报奖的文章;⑥引用了本刊近年已发表论文的文章;⑦经本刊两位以上编委推荐,并明示确有“创新”的文章。3 通讯作者应当把此项研究的总体设计、此前工作的总结和今后打算,本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以及所取得的创新点和难点加以介绍。英文和统计学处理部分应经专家核实无误。作者投稿到本刊,即可从自动回复中得到《CPB论文投送调查表刊用合同书》(与介绍信一同寄回)和《CPB发表论文追踪调查表》(论文发表后若干年内回复)。4 来稿后应按本刊回复要求填写调查表(合同书)。并保证:①未“一稿两投”并遵循本刊《投稿与阅读须知》之要求;②署名无争议;③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④无泄密内容;⑤不违反伦理道德之要求。5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严谨、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用电脑打字并认真校对,确保无误。研究简报要求在800字左右,论著为6 500字以内(包括文题、正文、摘要、关键词、图表、参考文献等,以版面计,每版2 000字)。本刊特别欢迎研究快报。6 综述与讲座稿:①一般只接受第1作者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生(需有博士生导师的实际指导)的高级综述;②内容要求结合作者的科研课题,写出作者的科研心得,力求专、新、深,切忌空、旧、泛;③强调要有国内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第1作者的创新文献;④不接受开题报告或文献调研方面的文稿;⑤不超过6 500字。7本须知著作权归《中国药理学通报》编辑部所有,未经许可,不准摘录。
重点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并结合临床及药材生产开展工作,在中药资源的普查、开发和保护,中药炮制和制剂研究,中药药理学、 药物化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据统计,已经鉴定而有学名的中药品种达5000种以上。在此基础上, 编写出版了《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等中药学巨著。通过本草考证、分类学研究,化学和组织学鉴定等,基本上弄清了800余种常用中药的动植物资源,澄清了900余个混乱品种,积累了500余种药材的组织结构特征,初步做到正本清源,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在中药材的人工培植和饲养研究方面,已有150余种野生植物药材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栽培,通过对药用动物的饲养研究,已实现人工养鹿取茸、人工养麝取香。以往靠进口的60种南药,也已成功地引进 20种。全国已对500多种常用中药的不同炮制技术和各地现行的炮制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通过对传统炮制工艺的改进研究,提出了“真空加温软化”、“少泡多闷”、“热压”、“冷压浸润”、“减压冷浸”和“酶处理”等方法,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提高了饮片质量。通过对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改变的深入研究,初步阐明了药物经过炮制处理而制毒、增强疗效的机理,也为中药炮制工艺的改进、建立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新剂型研究方面,除了丸、 散、 膏、丹、酒、露、茶等制剂外,新发展了胶囊、口服安瓿、袋泡、气雾、乳剂、注射、含服液、膜、滴丸、栓剂等40余种剂型。在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研究方面,已对150余种常用中药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出活性单体500余种,发现一批活性强的新结构成分,如青蒿素、棉酚、鹤草酚、靛玉红、丹参酮、联苯双脂等。其中,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抗疟药物史上继喹啉类药物后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对抗喹啉型疟疾、脑型疟疾的治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按国际标准进行研究的青蒿素栓、注射用青蒿琥酯、蒿甲醚注射液,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与氯喹无交叉抗药性以及使用方便的特点。作为一类新药已分别于1986和1987年通过国家新药审批,其临床研究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抗疟新药的临床研究技术要求。自1956年以来,围绕着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的临床需要广泛开展了对中药复方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所涉及的方剂已有650多个。运用同位素、电子显微镜、生物化学、免疫、细胞培养等技术,从整体、器官、组织乃至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和阐明了生脉散等一批复方的作用原理。通过补中益气汤、正柴胡饮等方剂的拆方和配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药物间的 “七情”和 “调动”作用,初步揭示了方剂组成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复方研究推动了中成药生产的发展,目前经常供应市场的中成药品种已达4000余种。
古之谓“七方”,有大、小、缓、急、奇、偶、复,其中“复方”为二方、三方及数方相合之方,或别加余药及分两均齐之方。其意与今之复方概念有别、所论复方,系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按照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病情有机地组合而成的方剂,系与单味药相对而言。由于疾病的病程和性质复杂多变,往往寒热交错,虚实并见,一时一身而数病相兼,只凭单味药难以照顾全面,故须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 追溯人类用药的历史,是以用单味药开始的。随着人们对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病 因病机理解的逐步提高,才逐渐将药物配伍使用。《五十二病方》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张仲景的伤寒金匮方,便是急慢性传染病学和多科杂症治疗的典范,是中国医学高度光辉发展的里程碑。从单方过渡到复方,是中药治疗学上的一个飞跃。 (一)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 复方除在临床上观察研究、总结疗效外,用现代科学方法的实验研究已引起多方的关注,复方的研究可以有多种途径,而各种途径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选方原则 选方应以临床疗效为基础。选择临床常用、组成简单的复方,先进行实验研究,制定药理指标,观察对动物离体及整体的反应及对病理模型的作用。也可先研究“药对”的基本作用,为了解复方的作用原理奠定基础。如当归与川芎、芒硝与大黄、天冬与麦冬伍用等都是重要的“药对”。由于他们组成简单,作用方向一致,故研究较易。也可从基本方着手。基本方一般疗效较好,组成比较简单,许多方剂都以此为基础再加味组成,开展研究较易,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较大。且研究了一个基本方的药理作用就可为研究与此有关的一类方的药理作用打下基础。如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是桂枝汤类的基本方,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可设想研究其对感冒及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对免疫、血液循环系统(主要是微循环)、胃肠道平滑肌及对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的影响,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本方重用桂枝成了桂枝加桂汤,治“气从少腹上冲心”的奔豚证,显示了桂枝的心脏作用;原方重用芍药成了桂枝加芍药汤,适应证增加了“腹满时痛”,突出了芍药治腹满痛的作用。桂枝加附子汤,治证有“手足冷,身痛不仁”,显示附子有镇痛作用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原方加葛根称为桂枝加葛根汤,治桂枝汤证有项背强痛者,提示葛根能治项背强痛等,说明研究了桂枝汤一方后可为研究这一类的许多方子奠定基础。 方剂来源广泛,有历代医方书中的老方,也有现代临床报道的新方,还有经方、时方;不论什么方,总以有无疗效为依据。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方,多数是方简效高,故可以选作研究课题。但汉唐以后的方,也有很多屡经验证卓有成效的名方,特别是解放以来中医院校设立后的一些新方,病例多,验证广,符合当前防病治病需要,作为研究课题更切合实际些。另外有一些为人民群众喜用而方便有效的中成药,也是研究的重要对象。总之,选题应以疗效为基础。 (2)指导思想。 药理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与中医的理论和临床相结合。中医诊病处方要辨证, 故中药复方研究,也必须与“证”相结合。注意那几味药怎样配伍,才能解决某“证”,从而有可能阐明该味药或几味药在复方中所起的作用。如对血瘀证,应首先研究活血化瘀治则。须针对“证”的治疗,考虑复方药理研究中的病理模型问题。根据过去几年对冠心2号方、通脉灵及其他有关活血化瘀方的研究,初步认为该类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抗变态反应、促进骨折愈合、抗癌等作用;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毛细血管,改善组织缺氧,增加脑血管、肾血管及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抗血栓形成等,此类药物的作用对用于血瘀证的治疗已提供了相当有说服力的药理依据。又如通过桂附八味及六味地黄丸治疗阴虚阳亢、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高血压,分别相当于神经原性、肾性和内分泌性高血压病,也促进并沟通了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 (3)研究方法 针对复方的多效性,复方药理研究的指标也相应要多样化,动物也不能限于一种,应根据复方要求选择实验动物,给药途径也要多种方法,先口服(灌胃)粗制剂,观察临床疗效的重现性,再适当提取,制备各种剂型,供多种途径给药,进一步探索其作用。制剂从粗到细,给药方法从口服到注射,在肯定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作用机制分析。多效性不一定要求各种作用的研究全面铺开,可攻其一点,突破某一方面而打开全方作用研究的大门。 其具体的方法,要按课题的目的、要求而设计。首先要分析该复方的适应证,设计几项指标,除研究该方对正常机体的作用外,还要制造相应的病理模型,来验证复方的作用或疗效。药理作用不但要研究复方对整体的作用,而且还要用离体器官进行研究分析。其次,在全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拆方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哪一味药或哪几味药在该方中对某项指标起决定性作用,拆方的方法可以根据中医药理论将全方药物分成几个组,也可利用优选法、正交试验法以筛选有效的单味药。再次是在研究时,尽可能采用现代科学新成就、新技术、新方法。至于实验设计的要求、剂型、剂量的选择,观察时间、间隔和时程的安排,结果记录和分析等,都和合成药的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近似,同时也应熟悉毒性及安全试验方法及生物统计知识。 (4)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存在与植化提取协作和精粗制剂两个争议问题。复方药理研究中应与植化提取协作,如同单味药的化学提取与药理作用探索相结合,相得益彰,对发生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可以较易搞清。复方的成分复杂,药理反应更复杂,如何协作,需要在实践中找办法。复方配伍后,特别是炮制后进行配伍煎煮,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可形成新的成分或出现一些络合物及沉淀物,这方面问题已被学者所注意。几年来对中药复方的化学研究,已有长足的进展。 麻黄的研究己有几十年,称得上中药研究中较成熟的一味,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在不断有新的报告。单体左旋麻黄碱只是麻黄中有效成分之一,但它不能代表麻黄。麻黄汤中的麻黄也不能以麻黄碱来代替。麻黄中的其他成分各有其用,在复方中各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为了搞清作用机制及受体部位,成分一定要纯。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特别是其临床药理,在现阶段尚需多多进行粗制剂的实验研究工作。
比如淡菜牡蛎。海产品里面有海鱼,贝类虾等。通过吃这些食物都可以起到壮阳的作用。第一,核酸食物。核酸,能够有效地增加身体的各项功能,也能够间接地提高性功能,延缓性衰老,所以应该多吃一些肉类,比如动物的肝脏及瘦肉。也可以吃一些海产品,比如海鱼贝类虾类等。第二,蜂蜜。因为蜂蜜中的糖对精液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蜂蜜中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每天我们都要坚持喝一点蜂蜜,可以把蜂蜜泡到水里,每天早晨起来喝一点。第三,坚果类。坚果中含有能够促进神经兴奋的维生素e。而维生素e也可以调节性功能。因为坚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微量矿物质。
是。《东方药膳》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东方药膳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43-1461/R,国际刊号:ISSN1671-3591。东方药膳杂志社由湖南中医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营养药膳分会主办,本刊为月刊,开本: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Oriental Medicated Diet,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东方药膳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东方药膳杂志可以用于正常评审职称加分!可以用与考研保研以及课题申报,均有效!本站为《东方药膳》杂志社合作采编中心,具有绿色通道咨询服务可优先加急录用!《东方药膳》创刊于1995年,由湖南中医学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协办,《药膳食疗研究》杂志社编辑。 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份以介绍药膳食疗内容为主的科普性期刊,它填补了我国药膳食疗刊物的空白。它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切合实际、雅俗共赏。
壮阳如果仅靠药物的话,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甚至是导致不育,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从日常饮食去特别选择一些食物,以求能够达到补肾壮阳的效果。那么,壮阳食谱有哪一些呢?壮阳食谱有哪些不仅药物能够壮阳,很多食物也是有这样的功效的,而且还不会像药物那样可能影响生育能力。那么,很多人都想知道,壮阳食谱有哪些?海参豆腐,食材有:海参400g,水豆腐300g,鸡蛋6个,冬菇片15g,青菜心3棵,火腿片20g,熟鸡片25g,牛奶150g,料酒、葱姜汁、味精、盐、肉汤、猪油、淀粉各适量。豆腐加蛋清、牛奶、盐、味精拌匀,蒸20分钟。海参切片,沸水焯一下。锅内放入猪油,下海参、料酒、葱姜汁、盐、味精、肉汤烧开,焖入味后,加火腿片、冬菇片、熟鸡片、青菜心烧炖片刻,淀粉勾芡,起锅装盘,海参放在盘中间,再将芙蓉豆腐放在海参四周,即可食用。其功效为补肾壮阳,滋阴养血,丰肌。韭菜炒虾肉,原料有:鲜虾250克,韭菜适量,生姜3片。先将虾去肠去壳,然后爆香姜片,放入鲜虾炒熟。最后放入韭菜略炒,与虾一起上碟即可。虾性味甘、温。蛋白质含量为16.4%,脂肪以及糖类,无机盐,菸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虾有下乳汁,壮阳道的作用,是一种强壮补精药。此菜可治肾虚、阳痿等症。壮阳药膳食谱药膳是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的一部分,很是受到大家的欢迎,壮阳同样也有药膳,没有副作用还能补肾壮阳,提高生育能力。那么,很多人都想问,壮阳药膳食谱有哪些呢?山药枸杞粥,食材有:山药10克,枸杞子10克,大米50克。将这三样食材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煮成粥,即可食用。每周可以吃3~4餐。山药能强健脾胃固肾,枸杞养肝,小米滋阴健脾。黑芝麻枣粥,原料有:粳米500克,黑芝麻适量,红枣若干,糖适量。将黑芝麻炒香,碾成粉,待锅内水烧热后,将粳米、黑芝麻粉、红枣同入锅,先用大火烧沸后,在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时加糖调味即可。芝麻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此药膳芳时扑鼻,甜润可口,具有补肝肾、乌发等食疗效果。冬瓜干贝炖田鸡,原料有:田鸡500克,冬瓜500克,干贝80克,味精、精盐、陈皮、姜片各适量。将田鸡斩去头,剥去皮,去内脏,洗净后斩成块,放入锅内,加入清水。将干贝洗净盛入小盅内,加入少许开水,上笼蒸10分钟取出,待冷却后用手撕碎投入盛田鸡的大炖盅内,放入姜片上蒸1小时取出。冬瓜去皮,挖瓤,修成荸荠形,下沸水锅滚片刻后捞出,放入田鸡炖盅内,加入精盐、味精,再上笼蒸半小时,取出即成。田鸡具有解热毒、利水气、消浮肿功效。干贝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此药膳适用于肾虚水肿,或体虚浮肿兼有腹胀等病症。壮阳补肾汤的做法要不少的汤品能够壮阳补肾,坚持服用还能提高生育能力,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那么,很多人都想知道,壮阳补肾汤的做法有哪些呢?杜仲温肾汤,原料有:猪腰一对,杜仲20克,核桃仁50克。食盐、味精适量。将杜仲、猪腰、核桃仁一起加水,煮成粥后用食盐、味精调味。食用猪腰和核桃,喝汤。其功效为补肾虚。对肾虚所致的腰脊酸疼、足膝软弱无力、小儿肾虚两下肢麻痹以及妇女肾亏引起的习惯性流产者,最为适宜。猪肾山药汤,原料有:猪肾2只,山药100克,沙参50克,枸杞子50克,薏苡仁50克,姜、葱、盐各少许。将猪肾洗净切开,除去筋膜,放冷水中浸泡2小时,每隔半小时换水1次,最后用热水焯一下以去臊味,切成小丁备用。将山药去皮洗净后切丁,与其他药一起放入锅中,再加入猪肾及水适量,并加料酒、盐、姜、葱、胡椒等,先以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炖至酥,即可食用。其功效为补肾健脾,补血养颜。猪肾补肾,山药健脾,枸杞子补养肝血,沙参和胃养阴,苡仁化湿祛斑美容。鳅虾汤,原料有:泥鳅200克,虾30克,盐、味精、淀粉、姜各适量。将泥鳅用温水洗干净,剖除内脏。虾、姜洗净,切丝或小片。将泥鳅,虾同入沙锅,武火煮汤,待煮熟后,加入姜,盐,味精调味勾淀粉芡即成。其功效为温阳补肾。所以,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宜多食此汤。壮阳食物什么最好如果只是靠药物来壮阳的话,不仅会有副作用,对身体也不好,而且长期服用的话还可能会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所以,很多人都想从日常的食物入手,以达到壮阳的效果。那么,壮阳食物有哪些?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本草经读》中说到:“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还有,鲈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就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此外,干贝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黄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达61.8%,矿物质的含量远在鱼翅、燕窝之上。最重要的是,干贝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功能。还有,坚果种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促进性兴奋作用。维生素E与生育有关,故又称生育酚。维生素E可通过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而调节性功能。
养生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情,关于养生的内容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在合适的季节进行适当的滋补,壮阳是不少男性需要的,但是对于不需要吃药的人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食疗了,很多食物都有很好的壮阳效果,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壮阳的菜谱吧。杞鞭壮阳汤材料:牛鞭100克,牛骨汤1200克,枸杞子15克,肉苁蓉50克,姜10克,母鸡300克。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胡椒粉2克。做法:1、牛鞭汆水后改刀,枸杞子、肉苁蓉洗净,母鸡斩块汆水,姜切片待用。2、将净锅上火,放入牛骨汤、牛鞭、姜片、肉苁蓉、枸杞子、母鸡,大火烧开转小火炖45分钟调味即成。功效:牛鞭可壮阳,富含大量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枸杞子对血虚劳损、头晕乏力、耳鸣健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滋补果色山药食材:毛山药,蜂蜜,蓝莓果酱,甜杏果酱,草莓果酱做法:1.山药洗净,切成段;2.一段消掉皮,一段保留皮上蒸锅蒸熟;3.上面的这根是带皮蒸熟后剥掉的,颜色微微发黄。下面的这根是消掉皮后上锅蒸的,颜色洁白;4.把山药碾成泥,也可以放到保鲜袋中用擀面杖擀碎。擀好的山药加入适量的蜂蜜拌匀。也可以加入适当淡奶油调制,味道会更好;5.装上菊花花嘴,把山药装进裱花袋中;6.挤出造型,填入各色果酱。果酱也可以之选一种,可随意;7.在碗中我放了几粒椰果点缀,可替换其他水果。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壮阳菜谱的介绍了,我们所食用的食材种类非常的丰富,这些食物中有大量我们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只要我们能够吃对,身体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当然,除了食物壮阳,大家也一定不要忘了进行适当的锻炼来增强体质。
1、投递方法邮寄或网络投稿均可。来稿一律要求用电脑打印(Word文件格式),一式2份(附高质量的图),并附3.5寸软盘,寄送本刊编辑部;电子文本可通过E-mail发至本刊电子信箱。请自留底稿。2、补充材料来稿须附单位证明,并应注明对稿件真实性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来稿应列出通讯作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和电子邮件。如系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项目文稿,请在文稿首页页脚位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并附寄项目任务书的复印件。3、稿件处理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发出稿件处理通知,若在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向本刊编辑部查询。不采用稿件一般不寄还,请作者自留底稿(若需要退还原稿者,请在投稿时声明)。作者若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或多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之内拒绝采用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4、修改事宜来稿经同行专家审查后,认为内容需要修改、补充或删节时,本刊编辑部将把修改意见寄回给作者修改,作者必须于I个月内将修改后的稿件及电子文本寄回编辑部。如不按要求修改或逾期不修回者,将作自动退稿处理。5、版权声明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请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并同意将印刷版和电子版出版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对来稿一律要求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性修改、删减等加工处理,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将提请作者考虑,如不同意删改者请事先声明。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时请在来稿时说明。6、稿酬支付来稿一经发表,本刊即按国家有关规定向作者寄付稿酬送2本样刊
1、稿件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文字精练,数据可靠,中医诊断及疗效标准应参照(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2、稿件请用电子版投稿(同时附打印稿1份)。稿件以5000字以内为宜(包括图表与参考文献)。3、署名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文章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4、来稿须标注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3-8个。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类论文正文前须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过300字。5、稿件所用医学名词术语力求规范,可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GB/T16751.3-1997)及《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中药名以《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医古籍出版社)为准,草药应注明拉丁学名。稿件要使用规范字,简化字按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范书写。6、文章的图表应少而精,不与正文重复,图表应列出图题、表题,图表设计要合理,统计表请采用三线表,附图可以是照片或手工绘制图,绘图请另用碳素墨水在绘图纸上绘制,图面力求清洁、清晰、准确。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7、文章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有关量和单位的一系列国家标准(GB3100-3102)执行。有关数字用法请按《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T/T15835-1995)执行。正确使用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统计学符号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3358-82)规定书写。8、参考文献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以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与稿件内容密切有关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近期文献为主,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文后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9、取得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资金项目的来稿,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基金的名称及编号,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奖中获奖或被二次文献转载、摘录者,烦请作者通知本部。10、临床及实验类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证明(稿件资料的真实性及保密审查由作者单位负责)。来稿请注明单位所在地所属城市、街道、门牌号码及邮政编码,请勿投寄给个人,以免因故延误审稿。11、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刊具体情况,接到来稿后,即给作者寄回执,并在3个月内将稿件处理意见通知作者。本刊拥有对来稿的独家首次刊登权。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若来稿不愿意入编者,请在稿件上注明。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一俟刊用,赠当期杂志1册。
1、稿件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文字精练,数据可靠,中医诊断及疗效标准应参照(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2、稿件请用电子版投稿(同时附打印稿1份)。稿件以5000字以内为宜(包括图表与参考文献)。3、署名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文章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4、来稿须标注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3-8个。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类论文正文前须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不超过300字。5、稿件所用医学名词术语力求规范,可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GB/T16751.3-1997)及《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中药名以《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医古籍出版社)为准,草药应注明拉丁学名。稿件要使用规范字,简化字按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范书写。6、文章的图表应少而精,不与正文重复,图表应列出图题、表题,图表设计要合理,统计表请采用三线表,附图可以是照片或手工绘制图,绘图请另用碳素墨水在绘图纸上绘制,图面力求清洁、清晰、准确。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7、文章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有关量和单位的一系列国家标准(GB3100-3102)执行。有关数字用法请按《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T/T15835-1995)执行。正确使用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统计学符号按《统计学名词及符号》(GB3358-82)规定书写。8、参考文献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以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与稿件内容密切有关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近期文献为主,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文后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9、取得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资金项目的来稿,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基金的名称及编号,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奖中获奖或被二次文献转载、摘录者,烦请作者通知本部。10、临床及实验类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证明(稿件资料的真实性及保密审查由作者单位负责)。来稿请注明单位所在地所属城市、街道、门牌号码及邮政编码,请勿投寄给个人,以免因故延误审稿。11、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刊具体情况,接到来稿后,即给作者寄回执,并在3个月内将稿件处理意见通知作者。本刊拥有对来稿的独家首次刊登权。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若来稿不愿意入编者,请在稿件上注明。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一俟刊用,赠当期杂志1册。
1.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2.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3.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4.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文稿要求内容真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重点突出,说理透彻,文字精炼,具实用性、真实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字数以5000字内为宜,重大研究成果及综述性论文不受篇幅限制。2、文题应简明确切,一般不超过20字,并能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不宜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避免使用简称、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名词,尽量不设副标题。3、所有来稿均要求标注关键词,请参照《医学主题词表》(MeSH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选用;超过2000字论文请附100~200字的中文摘要,要求以第三人称撰写,报道性论文采用结构性摘要,要求能说明该文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大要素;一般研究性论文均必须设小标题,一般不超过4级。4、报道性论文要注明临床资料采集的具体时间和疗程,所用方药均要标明各药剂量,所用药品必须注明生产批准文号或制剂许可证号,诊断、分型、计分、疗效等各项标准要注明出处。5、名词术语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为准;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医学名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公布)为准。缩略语可以在文稿中使用,但首次出现时应使用全称。6、量和单位的使用以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为标准(引用经典原文和中医药特殊计量单位除外),表达量值时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符号(如g、ml、L、mmol、℃、min、h、d)。血压计量单位使用mmHg,但首次出现时应注明毫米汞柱与千帕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7、统计名词及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2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范书写。8、图表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力求少而精,避免与文稿内容重复,注明图表内指标的单位,并符合制版要求。9、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著录。10、本刊接受网上投稿,欢迎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来稿必须附寄单位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本刊不退还来稿,以传统纸质方式投稿者请自留底稿。11、本刊每篇稿件收取30元审稿费,作者投稿的同时请及时邮寄。12、本刊执行稿件三审制,必要时请专家外审,审稿期限在3个月以内。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请及时按通知要求补充修改和办理刊用手续。若投稿后3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