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发表一篇论文

发表一篇论文

发布时间:

发表的一篇题为一篇论文

根据最近的学术报道,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汪胜教授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CoCu纳米芯片的反应性气体传感器应用研究”的论文。该研究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CoCu合金纳米芯片,并将其应用于反应性气体传感器中。研究显示,在CO2和NH3等反应性气体的作用下,CoCu纳米芯片的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实验,研究人员得出结论:CoCu纳米芯片可用作一种非常灵敏和准确的反应性气体传感器,并有望在环境检测、医疗诊断和制药生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项研究成果为新型纳米电化学材料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对于促进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史植物地理学”发生了革命,促使学者们重新考虑植物分布类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少以“生物地理学”命名的著作,其中都有植物地理的内容。随着科学新理论的出现和新的研究手段的采用,植物地理学正面临变革。这种变革的两个最明显的趋势是:由定性走向定量,描述配合实验。认识植物是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前提。植物地理学不仅 以种为基本的研究单位,同时也常应用更高级的分类单位进行分析。

最近,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汪胜教授团队在高水平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Hybrid nanogenerator for simultaneously harvesting sun and rain energy”的一篇论文。该研究团队成功地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混合纳米发电机,可以同时从太阳和雨水中收集能量。该混合纳米发电机采用了多层结构,包括由半导体纳米线、珍珠岩和碳纤维布组成的柔性基板和由钛酸锶、银、氧化锌和聚丙烯腈等复合材料制成的光电极。在实验中,该混合纳米发电机可以同时输出太阳能和雨能电能,达到了不错的能量转换效率。这项研究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实现清洁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还证明了科学家们通过将不同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

【地理与植物】研究地球表面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又称地植物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的边缘学科。属于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常与动物地理学(Zoogeography)合称为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生物作为自然环境的有机成分,形成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结构——生物圈。生物圈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和,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约为20km。实际上生物的大部分个体繁衍于地表上下约100m厚的范围内,因此对于整个地球来说,这仅仅是很薄的一层“生物膜”。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远远超过无机物质的类型,已知现存植物50万种、动物150万种、微生物10万种,生物种类总数可能超过500万种,这不仅构成人类生活必需的生物资源,更维持着全球生态平衡。二、植物地理学发展简史植物地理知识的萌芽十分古老。中国,公元前六世纪前的《诗经》记载有植物分布的知识,提到“山”与”低下的湿地”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特别是对“枢”(刺榆)和“榆”这两种性质非常相近的榆科树木,当时已观察到它们分布的生境不同:一在山地,一在于原。公元前六世纪《考工记》中,已提出因地形、气候差异,中国植物南北分布存在的界限。公元前五世纪《管子·地员》中,已述及山地植物的垂直分布现象以及阴、阳坡的差异,还记载了随地形变化的植物分布,列举了从水中到陆地依次更替的12种植物。公元前三世纪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已有植被水平地带分布的记载。东晋时期稽含所著《南方草木状》中,则提出南岭为中国植分布的一条界限。西方 最早关于植物分布的记述公元前334~前332年间古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记述在《植被历史》和《关于植被的论文》中。植物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出现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把植物地理的知识系统化,被称为“植物地理学之父”。他发表的著作中,首先提出了植物地理学的概念,并指出了植物分布对气候的依赖性。在这期间,达尔文提出了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进化的理论,给植物地理学带来深刻影响,使生物分布规律的解释具备了正确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建立了关于自然地带的学说,促进了植被地带性规律的研究。至20世纪上半期,植物地理学逐步发展为3个分支:①区系植物地理学。包括植物种类地理学和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的起源、分布和变化历史。②植物生态地理学。在植物生态学的基础上,研究植物分布的环境原因与规律。③植物群落地理学或植被地理学。研究植物群落、植被带以及各种植被类型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形成、变化和发展趋向等。 20世纪60年代,随着“板块构造说”的出现,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受到广泛重视。板块构造说和大陆漂移理论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广泛为生物地理学家所接受,解释了许多植物的分布现象,并使传统的“历史植物地理学”发生了革命,促使学者们重新考虑植物分布类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少以“生物地理学”命名的著作,其中都有植物地理的内容。随着科学新理论的出现和新的研究手段的采用,植物地理学正面临变革。这种变革的两个最明显的趋势是:由定性走向定量,描述配合实验。认识植物是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前提。植物地理学不仅以种为基本的研究单位,同时也常应用更高级的分类单位进行分析。

大一发表一篇论文

首先来说含金量是很高的,但是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可能他们的论文是没有太大学术价值的,因为刚刚入学,基础课课还没有学明白,专业课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可能对本专业,本行业都不一定能了解,那么写出来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是很费力的。但是如果你发表出了一篇好的论文,它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首先这篇论文可以用来评奖学金,其次如果学分不够的话,还可以通过发论文增加学分,像出国留学的同学发表论文也是能帮助你申请到更好的学校。

环境问题没有国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涉及全球,危及人类生存。这必然要求全世界共同参与环保,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为了人类的未来和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协作,建立全球环境新秩序。环境保护部行政体制与人事司司长陈亮在其著作《人与环境》有关章节中,系统论述了如何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建立全球环境新秩序。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沙化和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发展,真正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刻了。世界著名自然灾难专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Seven Years To Save the Planet: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一书中提出:“从现在起到2015年,人类只剩7年时间来拯救地球”,他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说,“未来7年里,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达到稳定状态,否则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包括战争、瘟疫、干旱、洪水、饥荒、飓风等在内的各种灾祸将轮番席卷地球”,从而使人类遭遇末日劫难。挪威国际极地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奥拉夫·奥尔海姆认为,一个更为明显的事例是,由于气温升高,北海航道已经浮出水面,届时从远东前往欧洲将缩短1/3的航程。“由此,冰层覆盖面积多少已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变成了经济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此外,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海平面上升问题将会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而受此影响最大的将会是亚洲地区。”“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已不仅是一场危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场‘气候战争’之中。”《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近百年来(1906~2005年)升高了0.74℃,预计到21世纪末将上升1.1~6.4℃。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引起的。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近50年来中国降水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有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夏季高温热浪增多,局部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干旱加剧,南方地区强降水增多,西部地区雪灾发生的几率增加。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据科学家的研究,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现象更加明显,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海平面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剧。”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科学家蒂莫西·伦托说:“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因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继续上升,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地球的主要物理学基础发生变化,并使地球进入危险状态。”科学家研究领导小组提出,包括北极冰融化、格陵兰岛冰盖变薄、西部南极冰床崩塌、大西洋一些特定环流消失、“恩索(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循环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异常天气事件增多、印度洋夏季季风消失、西非季风中断、亚马逊热带雨林枯萎消退和泰加林(北方针叶林)的枯萎消退等九大因素的“爆发点”有可能在今后100年内出现。不过,科学家认为,通过实时监测和模拟数据可以制订早期预警体系,仍有可能通过温室气体减排等措施避免它们的出现。当然,也有学者对是否存在人为的气候变暖持不同观点。气候物理学家S.弗雷德·辛格、丹尼期·T.艾活利在其《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Unstoppable Global Warming,Every 1500 Years)一书中写道:“有证据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充其量扮演了一个次要的角色。相反,如果我们往回追溯到100万年历史的气候变化历程中,我们会发现,温和、适度的全球变暖只是1500年(±500年)气候周期自然变化的一部分。”对气候变化的长周期性,逐步为一些科学发现所证实,它是太阳系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反应,如果我们了解了1500年的气候变化周期,就会觉得近期气候变暖完全是人为的说法或导致人类末日灾难的危险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是荒谬的。丹斯加德和奥斯切格于1984年写的《格陵兰岛深层冰芯揭示的北大西洋气候振荡变化》认为:“温和的气候周期,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其精确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几乎可以说是令人吃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在11年前写的《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一书中,根据中国地理学家长期研究结果,指出以往7000年间中国气候曾多次呈现寒暖交替,而至当时为止的气候变化离历史上的气温上限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观点不断为地质物理学家发现和勘探以及海洋暖流变化所佐证,并将进一步得到证实。无论气候变化呈长周期性循环规律与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的气候变化报告的结论谁是谁非,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活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行动,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签署的《环境宣言》第一条就明确提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有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综观环境问题,主要原因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伦理等方面出现了偏差和问题,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是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利益对立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人性扭曲的结果。资本逻辑通过自身活动建构的国际经济秩序维持自身的利益存在。尽管网络化使社会更加透明和公开,但资本逻辑使不同利益集团更加竞争和对抗,世界尽管多极化,但各国都必须考虑相互间的竞争和合作的利害关系。这正如中国古代春秋战国纷争之世,谁能占领道德和科技的制高点,谁能率先实现人类的梦想——共产主义,也可称之为“生态共产主义”,谁就能引领世界潮流。在决定结果的诸多因素中,有两点是决定性的:一是教育,二是经济。只有教育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一部分人口能够脱离体能性劳动,而从事脑力劳动,进行精神再生产时,这个社会才会步入良性循环。因此,在当前资本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情况下,要努力地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建立一个全球环境新秩序,相互协作,“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涉及全球,危及人类生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必须面对共同的环境问题,这必然要求全世界共同参与环保,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共同的地球家园。同时,由于国内资源环境的严重性,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国外所取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成果,凸显了中国加强国际环境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环境安全问题是长期的、具有潜在性的问题,诺曼·迈尔斯指出,“如果世界环境问题像心脏病突发那样危害我们,我们就会高度重视生态系统并努力使之恢复。相反,环境问题像癌症那样静静地在暗地里侵害我们肌体,不易察觉,也没有抵制,直到它们深层的损害非常明显时才最终爆发出来。”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涉及全球,危及人类生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必须面对共同的环境问题,这必然要求全世界共同参与环保,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共同的地球家园。同时,由于国内资源环境的严重性,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国外所取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成果,凸显了中国加强国际环境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中国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实施了一批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协议的签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1年6月18日、19日,中国发起并在北京举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并发表了《北京宣言》,提出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必须建立一个有助于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持续和持久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应以主权国家平等的原则为基础,发达国家必须率先行动保护全球环境,并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其面临的问题,以优惠或非商业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化技术,发展中国家应通过相互间的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对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做出贡献。1992年联合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后,中国政府制定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方向。要按照“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明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指导思想。作为发展中大国,要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坚持“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条件下,捍卫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量力而行地逐步承担“共同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各项事务,按照“相互帮助、协力推进”的原则,努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积极签署一系列维护世界资源环境的公约并加大履约力度,承担一个发展中大国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共同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认真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努力控制和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并于2008年10月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为此,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应对举措。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有减排达标的“豁免权”,要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加强国际合作时,要注重环境安全,坚决维护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环境安全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社会“继续生存还是自我毁灭”的问题,是一个比国家领土安全更严峻的安全问题。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加强环境保护国际交流和合作中,一方面,必须维护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任何国家和地区不能以环境保护为由干涉中国内政,不得借此提出任何形式的援助或发展资金等附加条件,尤其是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全球环境新秩序还未建立的情况下,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际资源环境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承担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的环境责任。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支撑不了现行的发展模式,不减排、不转型也不行,发达国家设计好的不公平的国际规则,导致我们生态成本难以转移出去。即使可以我们也不能转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和平与和谐,不能搞生态殖民主义。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全球科技合作和攻关,迎接科技自由时代的来临。要充分发挥人类创造性,整合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消除技术壁垒,实现科技共有共享。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潮汐发电等清洁能源;加强合成材料研究,开发利用纳米技术,尽快实现合成材料的持久耐用和可循环利用;加强核聚变能和平利用的研究和开发。美国已建成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激光束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准备探索以核聚变利用核能的可能性。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相比核裂变,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更大,而且几乎不会带来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其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中的氘,经过计算,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进行核聚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0升汽油燃烧释放的能量,来源几乎取之不尽,是理想的能源方式,如太阳能就是核聚变。但核聚变瞬间产生的温度超过1亿千瓦时,人类已经可以实现“不受控制”毁灭性、破坏性的核聚变,如氢弹爆炸。但是要想其能量被人类有效利用,必须能够合理地控制核聚变的速度、规模、材料等,实现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为了和平利用核聚变能,2006年11月2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参加方签署了《联合实施协定》,并在2007年由参加方批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建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艾克斯附近的卡达拉奇,费用估计为50亿欧元,建造期大约持续10年,预计建成后运行20年,运行费用同样为50亿欧元。核聚变能源利用有可能为人类提供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和平利用核聚变能源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目标;加强航天技术开发,探索太空和利用月球、火星等其他星体资源;加强雷电和氢氧分离的研究,有朝一日人能够经济有效地使水分离为氢气和氧气,使用氢气这种最为清洁的能源,那将是人类的福音,可以为实现马克思所说的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永无枯竭、清洁循环的物质支撑,迎接科技自由时代的来临。

难~发表论文需要有课题,有研究内容和成果,大一就像发表,除非入校就能找到导师带着做课题研究

研一发表一篇论文

当然可以,必须可以本科生都可以发表

发表论文并没有什么可不可以的,只要你的论文达到杂志社要求就可以发表。

研一发表论文首先你要和你的导师去商量确定好论文选题,而且炎一般来说不应该发表论文,还有很多的专业课需要学习。

完全可以。发表的时候你的和导师联系,打好招呼。

一年发表一篇论文

期刊论文发表有次数限制吗?中级职称及以上级别的职称基本都是需要发表若干篇职称论文的,发表若干职称论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准备早发表,但一些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耽搁了发表,几篇论文打算集中发表,职称评审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一年发表两篇或更多的文章,只要作者时间安排合理,最终也能按时提交职称论文,一年发表两篇或者更多的职称论文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职称评审文件中会明确规定职称论文不能集中同一时间发表尤其是不能集中发表在同一刊物上,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集中发表了。 很多职称申报者不是很清楚论文发表时间的有效期,有的一次突击发表2、3篇。根据众多作者的论文发表经验,原则上最好是一年一篇,或者1年2篇的话,发表时间上最好错开下。主要是给评审老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至于发表时间间隔多久,职称文件一般没有对此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按照我们推荐的最佳做法就行,也就是一年一篇。当然,有部分朋友可能没有提前做好准备,2、3个月左右发表2篇也是可以的,所以,这里我们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论文发表的准备,这样给自己留出充分的时间。 职称论文发表时间很关键,往往决定了作者能否晋升,如何把握好论文的发表时间需要作者先了解清楚当地或是本单位的具体时间要求,按照要求合理规划积极准备,总体来说职称论文发表是宜早不宜晚,广大作者要尽早准备为好,最好不要出现集中发表的情况。

一个期刊能发表多少论文,是由期刊自身所决定的有些期刊保一些些期刊厚一些不能笼统的来归纳一个期刊能发多少篇论文,相对来说,核心期刊,一年的论文数量基本都在100至150篇以内,而非核心期刊的数量都在百篇以内。质量越高,篇数也就越少

一个团队一个杂志一年能发几篇?答:一个团队一个杂志一年能发12篇。

发表一篇一区论文

sci期刊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位列一区的sci期刊,其影响因子最高,属于相关领域内顶流的期刊,其刊登发表的论文,肯定要有分量,才能保持其领域内的地位。因而,在sci论文发表中,sci一区论文发表难度是最大的。

一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一区期刊上的文章。

由于SCI分区共分为四个区,一区学术价值最大,因此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一区文章写作难度更大,发表难度也更大,就目前国内情况来看,能发表一区论文的作者是比较少的,二区相对较多。

一区期刊是学科顶尖期刊

一区期刊是国际上各学科顶尖期刊,可以说是国际之最了,这样的刊物发表难度自然就很大,而国内很多作者英文写作水平还有一定欠缺,普通作者发表一区文章似乎有些太难了,一些专家学者还是可以发表的。

对于普通作者来说,选择二区期刊发表的人数就要多一些了,一来二区期刊发表难度没那么大,二来很多毕业或者晋升要求中明确要求发表二区及以上期刊。

因此,二区期刊在国内认可度比较高,其余三区四区可能有些高校或者科研单位是不大认可的,但也有认可的,不同单位要求不同。

东京大学都市工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士,目前东京大学都市工学博士在读。DIY完成东京大学及其他各日本的大学院英语项目申请,方向为环境经济学,环境政策。收到东京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以及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offer。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SCI一区的文章,拥有丰富的科研经验以及日本大学院英语项目申请经验。导师信息 AdmitWrite留学​背景简述: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专业 GPA3.84 (均分89.2)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SCI一区论文,并在国际学会上获得过最佳海报奖TOEFL: Total 101 (Reading 29 + Listening 23 + Speaking 22 + Writing 27)最后录取情况:东京大学 全奖硕士前言:其实留学这条路我是大三才开始考虑的。大三的时候身边的同学都在思考毕业后的出路,我也开始迷茫。摆在我面前的就两条路,保研和出国。但如果保研的话,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可能比较难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老师和学校;如果出国的话,当时的自己既没有语言成绩,对于留学申请的了解也是一片空白。于是空闲的时候,自己就开始搜集留学的各种情报,包括英美的各个院校还有日本的英语项目申请,但还是迟迟下不了决定。大三的生活非常的忙碌,除了学习各种专业课,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科研上。于是某一段时间我就在想,要是在国内保研的话,这样的生活又得持续三年,虽然很安定,但有一种一眼望到头的感觉。在这样的想法的不断刺激下,出国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于是我开始准备托福和GRE的考试,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完全放弃保研,也没有认真准备语言考试,大三期间考了三次托福,分数都不太理想。于是终于来到了大三的暑假,保研夏令营我没有入选到心仪的学校。九月份的时候就狠下心放弃了保研的名额,开始专心准备留学这条路了。早做准备&早做决定:在这里我想要给纠结于保研和留学的同学一些建议。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早做准备。第一是语言成绩,即使还没有决定要留学,也可以在大二到大三那个暑假之前把托福和GRE考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因为托福成绩的有效期是两年,GRE成绩的有效期是五年,一般留学的申请季开始于大四的上学期,

在以上分区中所对应的期刊上发表的sci论文分别称为An1类、An2类、An3类、An4类和An5类的论文。一区论文是在期刊为An1区发表的,一区占百分比是最少的,影响因子是最大的,相对的sci一区论文发表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 索引序列
  • 发表的一篇题为一篇论文
  • 大一发表一篇论文
  • 研一发表一篇论文
  • 一年发表一篇论文
  • 发表一篇一区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