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桐城市智慧课堂论文发表

桐城市智慧课堂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桐城市智慧课堂论文发表

工作室三年个人总结范文(精选5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工作室三年个人总结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xx年12月,雨山区三名工作室成立,12月18日,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举行第一次活动,雨山区教研室主任程刚及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参加了揭牌仪式和会议。会议通过了“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章程、工作规划和20xx年工作安排。本工作室本着学习交流、实践提升的宗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工作室成员之间、工作室成员学校之间、本地学校与外地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交流;成员个人学习理论及各类专业知识,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升自己。实践——学习——思考——磨砺——实践——提升,现将两年了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室自身建设:

工作室成立以来,制定了工作室章程及工作规划,每年有具体工作安排,指定专人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工作室经费使用到活动开展之中,为工作室成员服务。安排专门资金,为成员购买学习资料,组织外出活动。编印工作室简报或专刊,发表成员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工作室还组织成员参加市初中研究会开展的相关年会活动,撰写论文,参与交流。工作室成员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做出了有益的成绩。

二、工作室组织的主要活动:

1、20xx年5月30日,由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发起的“雨山区名校长工作室中小学教育衔接研讨会”在十二中召开。雨山区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黎林春名校长工作室和严之春名校长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共20余人参与研讨。十二中王友明校长主持研讨会。来自雨山区各中小学的校长们,结合各自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围绕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学校与社会、学生与教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十二中王武权副校长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做了主旨发言。雨山实验学校的张志玲校长结合本校九年一贯制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在中小学教育衔接方面的做法和构想。

2、20xx年4月24日上午,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赴当涂江心初中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先后听了语文、外语、数学、物理等四节常态课,听课结束后,工作室成员和该校听课人员一起,与授课教师一对一进行反馈交流。

3、20xx年12月14日,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组织成员赴安徽贵池中学学习参观,工作室还邀请了十二中部分领导老师参与活动。

4、20xx年3月24日,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赴南京溧水,考察学习东庐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参与此次活动的成员,撰写了体会文章,认真领会东庐经验,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消化吸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5、组织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市初中教育管理研究会活动,多人次获奖。

三、工作室成员取得的主要成绩:

工作室主持人王友明校长,热爱学校热爱教育,学校工作成绩突出,13年中考均分列雨山区第一名,14两年中考全面完成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20xx年在区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xx年学校还成功承办了“全国语文报名师大讲堂”、全市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教学展示周活动,受到好评。本人有多篇论文在市区两级教育报刊发表或获奖。20xx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鲍先学同志在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建设》上发表论文1篇。获市级一等奖论文1篇。主持20xx年省级立项课题《区域科研教研一体化研究》,已经获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20xx年市级立项专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大学区管理的实践研究》。

许道林同志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切实转变观念,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拓宽了视野,了解教学改革的动态。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积极撰写论文,取得了点滴成果。20xx马鞍山市初中教育管理年会论文二等奖,20xx马鞍山市初中教育管理年会论文二等奖,20xx雨山区多媒体制作比赛三等奖,20xx雨山区优秀教师。

王武权同志分管教学工作,20xx、20xx年中考均获得优异成绩,创造了学校历史;20xx、20xx蝉联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第二名;20xx年学校还被评为市田径项目传统学校;20xx年学校体育工作获得区“特殊贡献奖”;小班化教育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连续三学期成功举办校内小班化展示月活动;20xx年11月底在我校成功举办市小班化教育改革展示周活动和推进会;20xx年10月底成功举办全国性的“语文报名师大讲坛暨初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艺术研讨会”;20xx学年度考核本人为“优秀”等次;20xx年教师节表彰,本人获得雨山区“优秀教育管理者”称号。教科研方面:20xx年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的省级课题《初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结题并获得省三等奖;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的课题《初中阶段特殊群体家庭子女的实践研究》,成功申报为20xx年市级课题;积极带头参与学校小班化教学展示课并获得一等奖;提交的论文《絮谈家访》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交流并发表在20xx年《教师理论学习》第5期上。

汪峰同志工作勤奋,20xx—20xx年学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20xx年,被评为市理论学习“先进个人”;马鞍山市中学生“图说家乡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作品评选二等奖;《大变革的时代》获市多媒体课件一等奖。20xx年,被评为雨山区“优秀教师”;《多媒体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浅议》获市电教论文三等奖。

查辉同志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活动,先后参观了贵池中学、东庐中学,开阔了眼界。工作室利用十二中提供的校报专版进行教育管理的交流,如论文、学习心得、反思等文章,这是我们“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园地,多看书,多思考,多实践,以积淀我们的思想。

寒来暑往,光阴荏苒。加入“魏文琴名师工作室”已经三年了。三年来,在主持人魏文琴的引领下,我行走在“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征途中。我时刻以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上进,业务上勤于钻研,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我更加注重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较好发挥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指导、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专业发展目标。

一、加强专业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读一些好书,多学习别人的思想,会让自己思维永远活泼,情操高雅。

三年来,我阅读了《李吉林与情境教育》、《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于永正的《教海漫记》、李镇西的《爱与教育》等十余部教育专著,欣赏了《小学语之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等十几种教育刊物。读书让我开拓了视野,升华了思想境界,更从中感悟到了不少人生的真谛。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让我真切感受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老师对教育的执着、思考和追求让我动容,更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我要像于老师那样去追求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追求教育的幸福。行走在“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我仿佛走进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她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启发我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实现教学与生活的链接,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这与我们研究的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相契合,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迪。

读书,特别是读教育专著,让我养成了缜密思考、操笔为文的好习惯,提升了我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我坚持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回归生活的土壤》在《桐城师训》(20xx.01)发表,《未成曲调先有情》、《因为有爱所以有效》、《牵手生活真情流露》、《你发现了吗》相继在《小学语文教师》(20xx.01)、《名师教语文》(20xx.1.2)、《作文成功之路》(20xx.2)、《教育文汇》(20xx.5)上发表,这更激发了我的阅读热情。

二、积极参与活动

加入“魏文琴名师工作室”以后,我获得了更多的向同行学习的机会,工作室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已于20xx年12月顺利结题,并获得安庆市第十届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市级课题《小学生学习负担现状及减负增效措施研究》已于20xx年12月通过专家评审结题。课题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我理论素养和专业发展的水平。

为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我每学期在学校主上两节示范课,给广大青年教师以指导;主持校本研修(语文、英语)学科集体研修活动;开设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20xx年3月28日,《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评课》讲座获得好评;在20xx年5月31日“班级管理”主题沙龙活动中,我作为主讲人发言:班级要用爱心管理,用智慧构建,用文化经营,班主任要树立“共生共美,幸福同构”的新时代学生观。给与会人员深刻的启迪。

几年来,我辅导、培养的青年教师汪藕花、刘绿林老师已逐渐成为学校骨干教师,汪老师的优课获得省级优秀奖,论文《冰灯不冰》在《小学教学》(20xx.10)上发表,刘老师是学校教研组长,多篇论文在《桐城师训》发表。

我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魏文琴名师工作室”的培养与熏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何况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中。作为工作室的一名成员,我开设了教育博客,及时发布、更新教育日志,积极参加工作室的各项教育教研活动,阅读教育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制作、上传微课,网络研讨,讲座、沙龙等。与优秀的人为伍,可以让自己走得更远,并时常带给我见贤思齐、与时俱进的感念。

回首来路,既有沉甸甸的收获,仍有诸多不足。但有了工作室的历练与引领,我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了信心。我要在优化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努力减负增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还要及时做好总结,不断反思课堂,日益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力争在教科研上有更大的突破,从而无愧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光荣称号。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进入“魏文琴名师工作室”已三年了。三年来,本人在工作室主持人魏文琴校长的关心和指导下,基本完成了自己制定的研修计划。

一、树立了终身学习观念,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年来,我一直坚持主动阅读教育专著以及教学刊物,并反思、感悟,每学期都坚持写五、六千字的读书笔记,现在阅读、写心得已成为我的习惯。工作室活动,激发了我们的工作潜能,增强了团队意识和精神,激发了成员爱岗敬业精神。我们青年教师之间讨论工作的话题多了,研究教学的时间多了,对学生的关爱多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增强了。工作中能静下心来读书,能静下心来教书,能潜下心来育人,能潜下心来进行课题研究,与同事团结协作,为学校发展努力工作。

二、 在教育研究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工作室有的放矢地去影响和引领我们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根据每位学员的特长,帮助学员确立教学风格和个人教学特色,并制定计划帮助他们朝着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开展活动,提供学习机会,定期和不定期地帮助学员打磨教学特色研究课,在尊重学员的同时帮助大家把握大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争取让学员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脱颖而出,早出成效,早日成长,全面促进年青教师的专业成长。各成员也能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短短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工作室的成员无论是在理论水平还是在课堂教学水平上都有了可喜的进步。

我在活动中能做到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今年我在我市“青蓝工程”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了《永生的眼睛》一课,获得了领导、同行的一致好评!

回首三年来走过的道路,我深感充实与快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扎实地学习,认真地反思、践行,向着“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成为一名语文名师”的目标努力。

三年前,我有幸加入到XX名师工作室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三年的名师工作室研修即将结束。回顾自己三年来走过的.历程,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感受颇深,收获不少。

一、专业引领,用心体验。

三年中,参加了工作室组织的到宜昌、武汉等地的学习观摩活动,与国家级名师面对面切磋交流,收获满满,并写了学习感悟和心得体会。在工作室里浓浓的学习氛围深深的吸引着我。在名师的引领和同伴的感染下,我的学习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利用所学来指导具体教学。我觉得每一次都有很大的收获。教学反思是形成教学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我在学习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把先进的理念做法搬进课堂,随时反思,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做好读书卡;三年来撰写的三篇论文先后发表。

网络是当今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的平台,信息量大,学习资源丰富,共享互动性强。网络教育的各种资源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我利用工作室的微信群,学习工作室主持人XX老师发在群里的好资源好视频,让我信心倍增。

平常上最多的如“教育在线”、“小学数学教学网”等网站,里面有许多数学教育名家,致力于数学教学研究的大师们的博客,有“新教育”的实践,在那里我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专家学习、请教,同专家交流、对话。网络拉近了我们与大师的距离,他们的教育理念时刻激励着我,思想在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灵魂深处总有股沸腾的潮流在涌动着。如何用生命去构筑属于孩子们的课堂。启发我去思考,思考数学,思考人生。

二、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记得刚参加工作室时,工作室主持人要我们每个核心成员写一句自己的座佑铭,我当时写的是:用心教书,用爱育人。这三年来,我就是用这句话来时时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在这里,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诠释这八个字。记得2020年上学期刚开学,由于学校扩班,数学老师紧张,学校领导临时决定将我原来的班换另外的老师带,我下去带二年级的双班,刚开始,原来三(2)班的好多家长都打来电话询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带孩子了?孩子们回家后都说很失落,舍不得曾老师。最让我感动的是班上有一个叫陈奕衡的孩子,他奶奶是将近七十岁的老人了,居然用微信洋洋洒洒给我写了很长的一封信,信的最后一句:曾老师,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能让孩子如此不舍,如此喜欢,您真的已经成功了。

三年来,下课的时间我从未离开过教室,我不离开教室不是占用孩子们的下课休息时间来讲课写作业,那十分钟的宝贵时间我戏称为“为您服务”时间,孩子们下课时如果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身体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都会来找我求救,寻求解决的途径,时间久了,润物细无声,那种无言的爱已深深地渗透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其实小孩子是最感性最天真最无邪的,你对他们一点点的好,他们都会记得。

还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那是孩子们在预习二年级下册第89页“量一量,比一比”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对那上面的习题不是很理解,班上有个叫陈泊乔的孩子,平时就特别喜欢动脑筋,他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知识点讲得特别精彩,全班孩子听到他精彩的发言后情不自禁的送给他最热烈的掌声,这个孩子的表现当时让我惊喜万分,我激动得连连说到:你真是曾老师的乖宝宝,老师给你一百个赞。孩子回家后,把我赞美他的话惟妙惟肖地学给她妈妈听,她妈妈问他:“你喜欢数学课吗?”“超级喜欢”“那你喜欢曾老师吗?”“超级喜欢”,她妈妈后来给我打电话说,经过那件事后,现在孩子比原来更加喜欢动脑筋思考数学上的问题了,更加喜欢学数学了,真的谢谢您!

三、终生阅读,不断积淀。

在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这三年来我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走进新课程》、《智慧课堂》、《数学概念的行与思》等等,使自己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积淀,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并阅读了一部分文学书籍,撰写了读书心得。

俗话说:心有书香,不畏浮世。三年来我除了大量阅读一些教学上的书籍外,还读了一些文学书籍。《假如明天来临》书中的女主角特雷斯,美丽、果敢、坚强、睿智,我喜欢她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我最爱的特雷斯的模样,一定是那个进过监狱,失去过孩子,被爱人抛弃……历经一切哀痛的平凡女子,因为尽管在这种如同炼狱般一天比一天更糟糕的岁月里,她仍然相信踏过尸横遍野的黑夜就是触手可及的黎明。

《呼兰河传》、《生死场》、《萧红散文集》,是我今生看到的最干净的文字,那种孤傲冰洁,天然灵秀,是文坛里的一泓清泉。

还有阅读《一个人的朝圣》的读后感被《荆门日报》选中,刊登在2020年4月8日的报纸上。

四、坚持写作,笔耕不缀

三年来,协助工作室编辑出版了《智慧小语》一书,撰写教育小故事28篇,写读书心得36篇,积极参与了工作室多次组织的读书分享活动。

五、岁月朗朗,结伴同行。

我和我的小伙伴丁芳琴,虽然我们都带双班,但我们一有空闲,就工作上、学习上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就要发挥辐射、引领、带头的作用。将自己的学习所得,自己的观点、理念、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徒弟”交流探讨,并且指导“徒弟”一起备课。为了发挥好引领辐射作用我经常性地听徒弟的课,听课后及时和她交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查漏补缺。对她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三年来,我和同伴将自己在名师工作室中学到的知识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收获颇丰。修正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力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校正课堂教学的弊端,真正落实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课堂灵魂。

如今,我和同伴围绕工作室主课题申请的子课题已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六、工作上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这三年一路走来,我过的充实而快乐,每一次工作室的研讨活动都给自己带来诸多的思考与收获,让我在学习中成长,并在自我激励中坚持学习与提升。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室活动,勤于实践,勇于探索,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在这三年成长的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一是不能积极主动完成工作室领导交给的任务,如教育小故事不能按时完成,二是对工作室平台的关注度不高,今后要注意转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多的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力争在教学、科研上取得更大的进步,无愧于名师的称号。在名师这条充满艰辛和汗水的教育之路上,砥砺前进,一路前行。

时光飞逝,转眼,工作室成立到现在,三年已过去了。这三年中,我们工作室,在相城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做了些事,读了些书,探讨了些话题,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堂探讨,有实效

这三年中,我们工作室紧紧围绕了我们的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我们做到每人每年至少上一节区级公开课。公开课期间,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共同探讨、研究、商量,认真打磨每一节课,力争把课堂教学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到最好。三年中,我们共开设了20多节市、区级公开课。

同时,我们每一位成员的课也体现着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杨征燕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扎实而灵动”;吴秦华的高段语文课堂“沉稳而有效”;徐征贤校长的课堂教学“严谨而丰厚”;胡静老师的课则是“简约而文艺”;陈莉华的课堂教学“亲和而感性”。每个人都在彰显着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课题研究,有成果

这三年,我们申报了一个区级课题《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切实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三年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不断探索,共开设区级公开课20多节,组织了两次关于课题的区级交流活动,分别由周丽芳、周丽萍开设专门的讲座。三年中,我们撰写了20篇相关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在20xx年9月份,本课题顺利结题。

三、读书沙龙,有收获

这三年,我们工作室共同阅读了五本教育教学名著和文学类读物,大家收获颇多。每读完一本,大家都撰写读后感,并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大家读完后交流各自的感受,互相启发、思想互相碰撞,产生了更清晰的认识。目前为止,我们撰写了读后感30多篇并发布在博客上,举办读书沙龙活动4次。

四、网站建设,显特色

三年前我们工作室在新浪网上申请了以工作室命名的博客。这个博客分为13个子栏目,分别是“工作计划”“教学反思”“读书沙龙”“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论文发表”“教学随笔”“成长规划”“成员简介”“教案交流”“活动记录”“专题活动”“他山之石”。三年中,我们工作室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传2篇随笔,2篇教学设计,2篇教学反思,1篇读书心得。至少在省级刊物发表1篇论文。目前为止,我们工作室的博客共有博文196篇,点击量9841。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五、荣誉提升,有进展

在这三年中,我们工作室共6名学员,其中一名被评为苏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一名由教学能手上升为相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一名学员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实现学员50%的称号提升率。

六、反思不足,待提升

三年中,工作室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如何在学员称号的提升上更上一层楼,还有待于一开始就要设定更清晰的目标。

2、在课题研究上,如何更提升一个层次,至少要申报市级乃至省级课题,这不仅涉及工作室主持人的能力,更依赖于工作室每人成员的共同努力。

3、活动的开展上,如何更有实效性。这还需要在开始阶段,要加强对每个成员的了解,设定更清晰的提升目标,制定更明确的工作计划。

通过三年的摸索,尽管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好在经过三年的积累,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也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相信这些经验对今后的工作会有指导意义。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目标更明确,过程更有效,成果更明显。

2018年9月撰写并提交的论文《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在本会十一月于北京市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证书编号:N0.201809125562018年9月被评为小学数学景德镇市级学科带头人,任期三年。 2018年10月报送的成系列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教案》通过专家评审被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录用。 2018年10月执教微课《包装的学问》荣获第二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8年10月执教的微课《包装的学问》荣获第二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9年3月参加景德镇市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荣获景德镇市一等奖。 2019年5月31日在校执教六年级《我的安全我知道》现场课《同学之间好相处》。 2019年5月 在全市科技工作中,被评为乐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9年5月对全校教师进行“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培训。 2019年6月参加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荣获江西省一等奖。 2019年8月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江西省首期“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培训班研修项目,做了题为《小学数学课堂应渗透数学思想》的讲座,效果良好。 2019年9月带领学校5位教师参加“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教师中华经典集体诵读大赛”活动,荣获景德镇市一等奖。 2019年11月荣获乐平赛区“江西少年诗词大会”优秀组织奖。 2019年11月 兹聘请为乐平市教师进修学校为2019年新教师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班授课教师。 (两个大班约200人) 2019年12月被景德镇教育局综教科推荐江西省第四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2020年9月份承担乐平市进修学校给200多名新入职的教师进行讲座培训。 2020年12月荣获乐平市第十一小学教师书写大赛一等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承担了江西省线上教育教学课程录制工作(录制了10节录像课),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先进个人”。 2020年9月份承担乐平市进修学校给200多名新入职的教师进行讲座培训。 2020年9~10月份承担省“赣教云”10节线上优质数学录课视频课。 2020年9月被中共乐平市委、乐平市人民政府,评为2019——2020学年度挂牌督导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10月执教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第一单元除法复习》荣获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二等奖。 2020年10月执教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第一单元除法复习》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20年10月执教的微课《比例的认识》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等奖。 2020年10月执教微课《比例的认识》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20年12月在2020年秋季“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中,有6节省级公开课被“赣教云”平台收录,供全省师生使用。 2020年10月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探究的案例》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二等奖。。 2020年12月荣获乐平市第十一小学教师书写大赛一等奖。 2020年12荣获江西省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2020年7月由杨晓玲负责课题《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研究》YB2020——060课题经景德镇市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建设办公室学科考核小组评审,学术委员会审定并报市课题研究与基地领导小组批准,准予该课题立项。(成员:王才生、胡文祥、周俊娇、朱文福、程伟栋) 2020年12月由杨晓玲负责申报的江西省基础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JDZSX2020-166,准予该课题立项。(成员:蒋铭国、王才生、邹毅军、李蛟龙、吴巧萍) 2021年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承担了江西省线上教育教学课程录制工作(录制了10节录像课),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先进个人”。(乐平市教育体育局) 2021年6月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FHB160592)课题名称: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时间研究《益智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实施》给予结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 2021年6月杨晓玲老师在2020-2021学年度学校教学工作中表现优秀,被评为“青年教学能手”。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6月杨晓玲老师在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举行的“教师自我成长变好行动”中,荣获“学习标兵”。(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7月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征文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中共乐平市教育体育局委员会) 2021年7月在乐平市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中,撰写的《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与反思被评为壹等奖。(乐平市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8月申报的课题《“双减”背景下基于智慧作业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杨晓玲),经审定,同意立为2021年度江西省中小学智慧作业项目研究专项课题。 (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2021年9月兹聘请您为景德镇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聘期两年。(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所) 2021年10月制作的课件《一起做游戏》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等奖。(江西省教育厅)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的教育技术论文《论“智慧课堂”中老师的主导作用》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的微课《观察物体》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的课件《一起做游戏》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壹等奖。(景德镇市教育局) 2021年11月在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举行的“自能写吧”21天日更中连续三期挑战成功,荣获“学习标兵”称号。(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12月兹聘请杨晓玲老师为乐平市2021年新教师提高培训班授课教师。聘期:2021年12月10-12日(乐平市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12月杨晓玲老师省级公开课《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被“赣教云”平台录用,为我省“双减”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2021年12月撰写的作品《以思维“三向”话数学课堂》在乐平市小学数学“我为‘双减’来助力”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二)指导教师获奖情况: 2018年7月指导的学生刘熠嘉在江西省“‘黄慎杯’全国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读写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您荣获指导老师一等奖。江西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 2018年8月指导的学生在“黄慎杯”全国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读写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授予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指导的教学活动《我们不乱扔》在“2018年度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景德镇市二等奖。 2019年4月20日指导王才生在乐平市小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优质课竞赛中,荣获 二等奖。 2019年4月10日指导汪璠老师在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19年4月10日指导王斐老师在“2019年景德镇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小学综合实践学科二等奖。 2019年4月5月指导学生课本剧《金色的鱼钩》准备参加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生课本剧大赛。 2019年5月11日指导顾芳老师在“2019年景德镇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小学英语学科二等奖。 2019年6月1日指导的课本剧《金色的鱼钩》在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生课本剧大赛中荣获全市二等奖。 2019年11月10日 指导李礼梅老师在全市城区小学“新教材•本体性课堂”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20年11月指导石丹老师在乐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 2020年11月指导程停停老师在乐平城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活动中,荣获乐平市一等奖。 2020年12月指导学生徐辉敏、黎响、李金洋作品《课本剧金色的鱼钩》荣获江西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2021年10月 杨晓玲老师指导的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配套微课)》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荣获省一等奖。(江西省教育厅)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指导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填数游戏》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指导的课件《观察物体》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2月杨晓玲老师指导刘丹丹老师执教的小学科学课例《运动与摩擦力》在2021年江西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智慧课堂论文发表

智慧教育的内涵及特征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智慧教育成为了引领教育界的新特征与新体验,受到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智慧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一系列的无线通讯设备相结合,从而打造出的具有智能化、感知化的教育系统模式。现已成为了数字教育的升华版,被现代化教育界一致看好。智慧教育功能是能够将数字化教育体系变为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教育,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与传统教育方法不同的是,智慧教育能够为学生在教育中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并突出技术特征的优势,具有众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下,使智慧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成为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手段[1]。为有效的促进教育体系的发展,应将数字化教育体系逐渐向着智慧教育的方向转型。目前,智慧教育已成为了必然趋势,成为了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智慧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引领着全国传统数字化的教育迈向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使教育被信息化覆盖。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智慧教育具有自身新的内涵与特征,本文就智慧教育的内涵及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其的了解。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

(一)信息时代下的智慧教育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智慧教育以互联网、云计算、无线通讯等结合智能化的教育体系的形式呈现于人们眼前[2]。将数字化教育升级为智能化的水平,实现了信息化的覆盖,以信息与智能引导数字化的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通过智慧教育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周围的信息环境,为人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与改变。智慧教育优化了信息系统,信息化发展促进了智慧教育的进步,两者的和谐进步已成为了带动教育界发展的新目标,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数字教育与管理水平以及信息技术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带动了教育界的发展。然而却也存在着些许不足,使其不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迅速的发展,但智慧教育的到来,有效的改变了现状,促进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与进步。

(二)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在信息化的视角下,智慧教育可以说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升级产物。智慧教育虽基于数字化的教育统筹内,却又不同于数字化教育,具有云计算、移动通信等全方位的技术相融合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在数字教育的影响力度。与数字教育相比较,智慧教育具有培养智慧型与创新性人才的战略目标。在建设模式方面,根据教学的设备环境与资源应用了驱动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云学习、泛在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数字教育的静态固化等转变为了动态的生成[3]。在教学方式上具有极大转变,由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了以学习者为教育主体,突出了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实现了在线学习与智能化教学的相和谐的局面。并且在管理方式与思想评价上较数字教育有较明显的不同,进一步实现了归一化管理与智能化管理的手段,推进了科学性评价的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二、智慧教育的特征

(一)教育特征

随着智能教育的到来,完全打破了教育信息的生态平衡,成为了信息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从智慧教育的教育特征而言,具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入融合的特点。所谓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是指管理手段、科研成果、教学方式与校园生活的融合。对于智慧教育而言,如何在课堂上将信息与课程的内容快速详细的传递给学生,是首要的追求目标。智慧教育还具有资源共享的教育特征。智慧教育根据现今社会的需要,将目标转变为了培养智慧型与创新性人才的战略,将优质的教育信息迅速传遍于学习者的眼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为教育体系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打开优质教育的大门,进行智能化无障碍的交流,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可以看出,智能教育的教育特征能够有效的提高各地区的教育水平。

(二)技术特征

在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智能教育的技术具有显著的特征。其特征包括智能的管控、对情境的感知方面。对于情感的感知,主要是根据数据的显示为学习者提供推送式的优质服务的过程。能够有效的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知识背景及交往的需求。而智能管控主要是通过教育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管理进行教育操控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智能操控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并对数据与结果进行智能诊断,使教育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利用智能分析,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共享业务的升级。由此,智能教育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结论

本文通过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解,得知了信息时代下的智慧教育与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的关系与作用。并对智慧教育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而了解了智慧教育的教育特征与技术特征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智慧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必然的发展趋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信息体系,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新一代的智慧型与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06):3-11。

[2]陈耀华,《杨现民.国际智慧教育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4,29(10):5-11。

[3]杨现民、余胜泉,《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15,08(01):77-84。

历史学作为一门链接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轨迹在人们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中的反映。历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看似简单的教材背后确隐藏着丰富多彩的内容,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多的挖掘和探索,采取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直接激活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一、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至于在具体的每节历史课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教师的科学定位与选择。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此介绍几种重要的历史教学教法。� 1.讲述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和内容,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时候适合使用这种方法,另外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时候也可使用。主要包括叙述、描述和概述三种具体方法。采用这三种方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运用叙述的方法时史实要确凿。教师所述史实,应来自可靠的史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叙述要具体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如亲临其境,感受历史真实场面。(2)描述法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自然领悟有关的历史结论。如讲《戊戌变法》这节课时,着力描述谭嗣同拒绝出走、慷慨就义的壮烈情景,把谭嗣同这位维新志士的光辉形象深深铭刻在学生心中,可以使学生受到强烈感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3)概述法主要用于对于教材中较为次要、但又必须讲到的部分,以便勾勒出历史的全貌和线索。 � 2.讲解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讲解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法令条约和科技文化等内容,主要是理论性比较强、已经定性、定型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的详细讲解可以加快学生的理解,形成正确的认识。讲解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释义说明、举例论证、分析综合、 比较和对比等等。 � 3.谈话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以谈话或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师生之间直接地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加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进程,产生深刻的印象,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4.图示法。这种方法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的特点,可快捷地向学生展示或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迅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积极调动学生的感官,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 � 5.讨论法。这种方法指的是对待某些问题,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通过具体史实向学生阐明正确观点。在讨论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这种办法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等等。� 6.各种历史教学方法的灵活选用。俗话说,教无定法。能够把复杂深奥的历史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呈现出来,这类教师用讲述法教学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喜欢研究分析历史问题、不擅长表达的老师,可多设计一些历史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索。 � 7.教授新知识时的注意事项:(1)课前准备――教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如何把课堂教学任 务通过轻松、 愉快、 和谐的授课方式交给同学们, 这是老师所追求的,也是培养学生对这门课兴趣的基础。 (2)前导――包括上课前检查学生出勤状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导入新课。 (3)传授新知识――这是课堂的中心内容和核心环节。(4)总结教学内容和巩固历史知识。对提高历史课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是一节课里画龙点睛之处。 (5)布置课后作业――复习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记忆应知应会内容;运用已学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生们学会运用已学知识点分析历史事件。 � 二、初中历史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参观教学。结合本地区的有利条件,适时地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本地具有特色的历史古迹,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 2.演讲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举办演讲活动,开展“人人学历史, 讲历史”的演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记忆,还可以让历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明白历史并非是已经过时的“古董”,而是对当代社会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 3.知识竞赛。例如可以举办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等等。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4.课外写作。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札记、知识卡片,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教师还可以指导他们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等等。 � 5.办历史手抄报。各班建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评比,各班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 三、小结 � 初中生历史教育不容忽视,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巧,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们都需要不断的通过试验和实践来充实总结,以求教会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尽管历史的事实是唯一的,但历史的结论却可以是多元的。历史教师把有效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具备了能力,就会化解成认知,进而升华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稚嫩的,他们对教学中心的理解也许与我们预设的那个教学中心不完全一致,这很好,说明学生“加工”了老师的知识,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对此,我们应该小心呵护,静心倾听,并给与鼓励。

2018年9月撰写并提交的论文《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在本会十一月于北京市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证书编号:N0.201809125562018年9月被评为小学数学景德镇市级学科带头人,任期三年。 2018年10月报送的成系列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教案》通过专家评审被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录用。 2018年10月执教微课《包装的学问》荣获第二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8年10月执教的微课《包装的学问》荣获第二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9年3月参加景德镇市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荣获景德镇市一等奖。 2019年5月31日在校执教六年级《我的安全我知道》现场课《同学之间好相处》。 2019年5月 在全市科技工作中,被评为乐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9年5月对全校教师进行“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培训。 2019年6月参加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荣获江西省一等奖。 2019年8月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江西省首期“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培训班研修项目,做了题为《小学数学课堂应渗透数学思想》的讲座,效果良好。 2019年9月带领学校5位教师参加“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教师中华经典集体诵读大赛”活动,荣获景德镇市一等奖。 2019年11月荣获乐平赛区“江西少年诗词大会”优秀组织奖。 2019年11月 兹聘请为乐平市教师进修学校为2019年新教师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班授课教师。 (两个大班约200人) 2019年12月被景德镇教育局综教科推荐江西省第四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2020年9月份承担乐平市进修学校给200多名新入职的教师进行讲座培训。 2020年12月荣获乐平市第十一小学教师书写大赛一等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承担了江西省线上教育教学课程录制工作(录制了10节录像课),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先进个人”。 2020年9月份承担乐平市进修学校给200多名新入职的教师进行讲座培训。 2020年9~10月份承担省“赣教云”10节线上优质数学录课视频课。 2020年9月被中共乐平市委、乐平市人民政府,评为2019——2020学年度挂牌督导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10月执教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第一单元除法复习》荣获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二等奖。 2020年10月执教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第一单元除法复习》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20年10月执教的微课《比例的认识》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等奖。 2020年10月执教微课《比例的认识》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20年12月在2020年秋季“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中,有6节省级公开课被“赣教云”平台收录,供全省师生使用。 2020年10月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探究的案例》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二等奖。。 2020年12月荣获乐平市第十一小学教师书写大赛一等奖。 2020年12荣获江西省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2020年7月由杨晓玲负责课题《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研究》YB2020——060课题经景德镇市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建设办公室学科考核小组评审,学术委员会审定并报市课题研究与基地领导小组批准,准予该课题立项。(成员:王才生、胡文祥、周俊娇、朱文福、程伟栋) 2020年12月由杨晓玲负责申报的江西省基础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JDZSX2020-166,准予该课题立项。(成员:蒋铭国、王才生、邹毅军、李蛟龙、吴巧萍) 2021年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承担了江西省线上教育教学课程录制工作(录制了10节录像课),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先进个人”。(乐平市教育体育局) 2021年6月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FHB160592)课题名称: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时间研究《益智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实施》给予结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 2021年6月杨晓玲老师在2020-2021学年度学校教学工作中表现优秀,被评为“青年教学能手”。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6月杨晓玲老师在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举行的“教师自我成长变好行动”中,荣获“学习标兵”。(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7月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征文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中共乐平市教育体育局委员会) 2021年7月在乐平市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中,撰写的《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与反思被评为壹等奖。(乐平市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8月申报的课题《“双减”背景下基于智慧作业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杨晓玲),经审定,同意立为2021年度江西省中小学智慧作业项目研究专项课题。 (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2021年9月兹聘请您为景德镇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聘期两年。(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所) 2021年10月制作的课件《一起做游戏》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等奖。(江西省教育厅)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的教育技术论文《论“智慧课堂”中老师的主导作用》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的微课《观察物体》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的课件《一起做游戏》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壹等奖。(景德镇市教育局) 2021年11月在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举行的“自能写吧”21天日更中连续三期挑战成功,荣获“学习标兵”称号。(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12月兹聘请杨晓玲老师为乐平市2021年新教师提高培训班授课教师。聘期:2021年12月10-12日(乐平市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12月杨晓玲老师省级公开课《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被“赣教云”平台录用,为我省“双减”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2021年12月撰写的作品《以思维“三向”话数学课堂》在乐平市小学数学“我为‘双减’来助力”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二)指导教师获奖情况: 2018年7月指导的学生刘熠嘉在江西省“‘黄慎杯’全国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读写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您荣获指导老师一等奖。江西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 2018年8月指导的学生在“黄慎杯”全国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读写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授予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指导的教学活动《我们不乱扔》在“2018年度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景德镇市二等奖。 2019年4月20日指导王才生在乐平市小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优质课竞赛中,荣获 二等奖。 2019年4月10日指导汪璠老师在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19年4月10日指导王斐老师在“2019年景德镇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小学综合实践学科二等奖。 2019年4月5月指导学生课本剧《金色的鱼钩》准备参加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生课本剧大赛。 2019年5月11日指导顾芳老师在“2019年景德镇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小学英语学科二等奖。 2019年6月1日指导的课本剧《金色的鱼钩》在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生课本剧大赛中荣获全市二等奖。 2019年11月10日 指导李礼梅老师在全市城区小学“新教材•本体性课堂”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20年11月指导石丹老师在乐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 2020年11月指导程停停老师在乐平城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活动中,荣获乐平市一等奖。 2020年12月指导学生徐辉敏、黎响、李金洋作品《课本剧金色的鱼钩》荣获江西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2021年10月 杨晓玲老师指导的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配套微课)》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荣获省一等奖。(江西省教育厅)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指导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填数游戏》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指导的课件《观察物体》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2月杨晓玲老师指导刘丹丹老师执教的小学科学课例《运动与摩擦力》在2021年江西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中华智慧课堂论文发表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网络教育有了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将其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网络教育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一) 1. 网络研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概念、特征及实施框架 3. 财经类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4. 远程开放教育数学课程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5. 探究移动平台教学模式在盲人按摩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6. 基于微博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探索 7. 硕士生精品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分析 8. 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对我国高校线上教育的影响与研究 9. 高等院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10. 应用于网络教育的大数据技术探析 11. 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12. 语料库构建实用性与商务英语网络化的发展 13. 混合式教学在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4. 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探讨 15. 省级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融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7. 病例驱动的“医院虚拟实习”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18. 面向区域医疗协同的可扩展远程医学教育系统设计与实现 19.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应用 20. 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满意度影响因素 21. 运用网络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2. 网络视频课件在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23. 基于CiteSpace的网络教育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4. 网络课程开发中教学设计人文化的实践 25. 网络机房与校园网接入的设计方案研究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二) 1. 我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 “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教师的心理反应与调试策略 3. 网络教育背景下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探析 4. 浅析智慧教育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搭建及运行 5. 网络环境下知识建构模型对比研究 6. 成人网络教育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7. 借鉴微课教育功能创新网络德育工作 8. 远程教育高校以党建工作促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9.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构建 10.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下中小学教育网站安全防护研究 11. 美术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12. 成人网络教育的学习监控策略初探 13. 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4. 对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15. Java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 16. 网络环境下“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7. 网络环境下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 18. 网络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9.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传统成人教育的模式研究 20. 农村老年教育网络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2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创新思考 22. 生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实践探索 23. 基于云平台的口腔内科学微课程开发应用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三) 1、网络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 2、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探析 3、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4、基于新媒体的管理机制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5、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6、基于网络技术条件探讨中职政治教学策略 7、网络游戏对教学活动的可借鉴性研究 8、网络学习空间中交互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9、泛在学习视角下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模式 10、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1、远程开放学习者网络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2、“微课”教学模式下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13、网络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学科的应用 14、基于Moodle平台《建筑测量》网络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5、网络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多单元评价模式的构建 16、动漫、游戏等网络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审美取向的影响 17、基于慕课教学理念的中西文化对比课程建设与实践 18、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19、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 猜你喜欢: 1.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2. 网络教育有关发展的论文 3.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4. 网络教育浅析论文 5. 网络教育方面相关论文

学无止境,教师需要终身学习,暑假期间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进行了教师研修活动,各位老师们有什么收获?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心得(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通过这次新课改远程研修培训的学习,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次培训使我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使我对其有深刻理解。我在思想认识、教育理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教师在建设发展中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理清了各项工作的思路和头绪,进一步思考了教学宗旨和理念,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教育理想的信心。此次研修对自己是思想有着极大的触动和震撼,通过学习思维活跃了,观念更新了,思路清晰了。另外,丰富的课程资源,雄厚的专家阵容,广泛的研修团体,本次研修无疑对我们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开拓视野的机会。让我们领略了知名专家的思想和智慧。

夯实了理论基础,丰富了文化底蕴。本次研修课程蕴含了深厚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我对现代教育理论有了新的更深刻地认识和领会,提高了知识层次和理论素养。通过本次研修,丰富了自己的教育理论,许多教育问题更加豁然开朗,思路更加开阔,更有助于今后的管理实践。在学习中,我掌握了很多的理论知识,武装了自己的头脑,使我在日常的工作中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指导。

教师每时每刻都要学习,所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之余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多读一些有价值的教育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同时希望远程培训越办越好!

首先、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

智慧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成长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尊重学生表现在,一是紧扣考纲,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智慧学生扎实地掌握考点知识,富有实效;二是生动活泼,激情飞扬,课堂有乐趣、有笑声,让学生愿意去学习,师生互动。

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叶谰先生在论述智慧型教师的特征时认为:“智慧型教师具有把握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况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其次、智慧课堂是一项纷繁复杂、没有定格的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要提高学生能力心得体会,要寓智慧于德育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智慧教育不仅是一个智力范畴,也是一个伦理范畴,“有一种智慧叫师德”,就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强调智慧的内涵,特别是教育智慧。教师除了要具备,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外,还要有良好的师德形象、崇高的理想、强烈的责任心去影响学生,还要用耐心、细心去智慧教育每一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智慧课堂教育效果。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教育智慧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智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智慧、课堂语言的智慧、角色把握的智慧、临场应变的智慧等。

总之,智慧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上好智慧课堂,教师只有如醉如痴地钻研教材,如琢如磨地研究教法,让自己的智慧教学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才能让学生喜欢。愿智慧课堂之花开满每个校园!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聆听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教授专家的报告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下面我就名师学习、同组教研交流和日常教学感受三部分做简单总结。

一、名师学习研修情况部分体会和收获

首先聆听知名教授、专家讲座,使我耳目一新。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学科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他们的讲座为当前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走进学生思维,学有效地教学,教生活中的知识”。专家们鼓励我们一线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反思。要求我们做高素质的教师,做有品位的教师。每场讲座结束之前,学员都会和专家们进行互动交流,对学员的困惑,专家们都一一给予解答。我为我能走进名师培训而庆幸,我为我在名师培训班遇见这些专家型的教师而感到庆幸,我为我是他们的学生而有点小小的骄傲感。所以我用眼睛关注着他们,我用笔记录着他们,我用心采撷着他们。这些老师学历高、经验丰,每个人都有特别之处。他们的课堂不但全面,而且细致,有对最新学术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例的反思、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之谈。每天能倾听他们对学科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让我感觉到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享受。常常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教授独到的视角、深邃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二、在同组交流教研部分体会和收获

听完知名教授、专家讲座后,我们学员又在本组进行学习和交流,我学得到了不少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在互动环节,学员与组长教师就怎样备课,怎样收集素材以及怎样调动课堂气氛等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的交流。学员们,在组长老师指导下,又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更加清楚自己的薄弱方面,这为以后加强薄弱方面的学习指明了方向。通过此次本次深入学习和交流 ,学员进一步认识到了如何更好的上好课,这为即将返回学校中学讲台,上好课的学员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在岗学习研修情况部分体会和收获

我带着学习得来的理论和新的知识、技能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自己做了一个自认为符合自己的计划一是把学习得来的理论和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教学当中去,并且制定符合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的计划,比如因为我所在的中学是一所私立中学,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接受能力都有所欠缺,不能向公立的学生那样,见识比较广,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比较好,如果按教科书所要求那样去上课,在省市的学校可能效果很好,但是在我们私立学校里,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学习回来后,在七年级的教学课上,就尽量把教材处理本地化、通俗易懂、读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所用的方法、教学实例,不再担心这样做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这样处理教材做法是否行得通,另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为教学服务,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懂怎样处理和利用,生怕这样做为误人子弟或者影响。 二是我在返回工作岗位时撰写一些平时想写的教学心得体会,如果说到通过这次名师的收获是什么,那么这也算是一大收获吧,因为在我没有去培训之前自己根本就不会这样利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经过这次培训之后,自己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在专家和教授的耐心细致的辅导下学到了。教学之余有空就在自己建立的博客上,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以及自己想到的教学反思等等,计划以后让博客来为自己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促进自己业务的提高与进步服务,为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名师培训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这是我汲取教育教学知识营养大餐的学习,也是促进我专业化发展的好机会。今后我将努力做到,将这次学习到的教育理论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做科研型老师而努力。加强学习。除继续学习理解本次学习培训内容外,还要多读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做终身学习的表率。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转变观念,探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充分利用好平台,加强交流,让智慧碰撞,让“名师”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结果。

两天的智慧课堂学习之行,聆听了xx关于助理教育信息化变革主题报告、xx二中校长关于“聚焦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报告。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和逐步的变革。

第一天参观了xx七中和八中这两所学校,感受了这两所学校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习了xx八中的生物老师的一节课——“基因的表达”。这节慕课中,让我们看到八中老师们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智慧。上课的老师在课堂上的知识总结和分析的机会更多的留给学生讨论、交流和总结。这节课,老师使用平板辅助教学恰到好处,让学生对比两种基因表达过程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拍照上传。平板教学让老师能及时的了解每个学生的思考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

第二天的学习是实验小学xx老师的数学课。课前xx老师让学生观看视频自学;课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抛给学生,多给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xx老师则是适时地启发、点拨、引导。通过学生对学生质疑,慢慢引导学生往正确方向思考,不断比较总结,最后巩固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看别人的课,想自己课的问题”这两天的学习让我看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对于翻转课堂的实施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也思考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两者之间的差别和转变。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课堂教学流程结构,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两天的学习体会到这几所学校对翻转课堂的积极探索、用于尝试,是的,要在教学上取得突破、取得成功,必须有目标、不忘初心,不断学习和探索。

“智慧课堂”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观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充满了机会与挑战,而知识则是我们面对这一切的筹码,学习“智慧课堂”势在必行。通过这次学习有如下收获:

一、什么是智慧课堂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我校目前进行的“建构智慧课堂”的课题研究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做智慧型教师

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

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智慧型教师与研究型教师有诸多共同之处,如都执着于教育规律的探索,现实问题的研究,对理论学习抱有很高的热情,将研究视为重要的成长基础等。但从二者的内涵和目标指向来看,智慧型教师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目标指向,它对现代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和更高的发展境界——在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水平。

做智慧型教师吧,只有充满爱心的教师,学会读书和反思的教师,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够打造新时期的智慧课堂。

三、建构智慧课堂

1、智慧课堂应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智慧是植根于爱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和宽容学生,更要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不排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唯唯诺诺、亦步亦趋、小心翼翼。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

2、智慧课堂应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

在工作中,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自己很有才华,可惜上的课却并不受学生欢迎。这与不能清晰展开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而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很成功,给学生及听课的老师以一种享受,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

3、智慧课堂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设计

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是指多样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是“用教材”还是“教教材”?如何用好教材?都应该是教师精心预设的问题。当然,多样化的教学设计还包括使用吸引注意力的技巧,变化提问的类型等。

4、智慧课堂应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我们要研究如何增加学生的投入时间,有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可能出现的“意外”预先想好对策、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等都将直接触发学生智慧地学。

5、智慧课堂应重视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智慧课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

6、智慧课堂应追求高效教学

“高效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即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益。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要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更要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教学”的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

国际未来学研究所儒佛内尔博士说过:“明天的资本,就是智慧。”智慧是力量的源泉,智慧是创造的源泉。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从思想上亲近智慧,行动上实践智慧,不断地生成智慧,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之旅。

“智慧课堂”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观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充满了机会与挑战,而知识则是我们面对这一切的筹码,学习“智慧课堂”势在必行。

一、抓住一切可利用的空闲时间来学习

由于这次学习的主体都是教师,工作都很繁忙,能专门用于学习的时间是少之又少。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学习。我个人认为: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否则,可能利用一天的时间学习到的东西还没有一个小时学到的东西多。学习就是要学习课程中的重点,抓住重点用心体会,思想上不要开小差。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分成几个小问题来学习,每次根据时间的长短只学习其中的一到两个小问题,不要贪多,贵在坚持。

二、经常与各位优秀的教师进行交流

我们组的教师在课余闲聊的时间里,转移了话题,“智慧课堂”为我们的聊天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话题,我们老师相互之间进行学习与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掌握各种教学生的方法以及如何与学生更好的相处等。

三、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相应的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则为: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合作。我们可通过在汲取学生时代的经验的同时,通过在职培训、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参与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来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

总之,通过本次的学习使我感受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因此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工作中要不断寻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使自己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为期一周的培训,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天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匪浅。

教师代表着“学的老师”,也代表着“学的学”。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要交心,师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动力和热情。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我们教师适应教学环境、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通过本次学习,使我体会到教师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报,刻苦地钻研下去,一切为的就是一份热爱和执着,在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去思索适合自己学的教学方式,这样,最终自身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终身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有了新的理解。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我还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的信赖。书是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让我有了明确的定位、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良好的心态、高度的责任心、热爱学的行动、进取的意识并且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智慧城市论文发表

文|东篱

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渐退化为一块盐碱地,未来将属于人工智能。

小到公司,大到城市,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必然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以群分的基础已经出现了,未来会按照人的生活轨迹、活动习惯、生活方式去划分,生活环境也将围绕人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来发生改变。

这是数字化的变革信号。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指出,若将智能网联汽车与庞大的商业生态体系对接,则汽车将进一步成为社联网节点,其关键的区隔点在于把车里的人也纳入到生态中,从而出现C2X(Cabin to Everything),商业价值将不再等量齐观。

其中,智慧城市正在曲折中前行着。

2020年5月7日,Alphabet(谷歌)子公司Sidewalk Labs宣布放弃多伦多Sidewalk智慧社区项目。

不过,Sidewalk的CEO Daniel L.Doctoroff表示,虽然放弃多伦多项目令人失望和伤心,但是疫情之下,“当前严峻的公共卫生紧急状况,使我们更加强烈感受到重新构想城市对于未来的重要性。”

不远的未来,5G将纵向融合各个领域,VR、机器人、车联网、工业互联、市政物联、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超标、智慧楼宇……科幻电影中的种种情节即将变为现实。

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此前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通盘设计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建立智能化战略方案(包括综合行动方案及精心设计的实施步骤)。特别是自2012年起,每年发布的智慧城市战略数目均有大幅度提升。

罗兰贝格大致将智慧城市涵盖的领域分为六大部分,包括政府管理、出行、能源与环境、医疗健康、教育、建筑等。

智慧城市主要领域??图/罗兰贝格

在诸多的智慧城市项目中,谷歌和多伦多的合作令人瞩目。

在2017年10月,加拿大多伦多政府正式宣布将该城市东南部的800英亩土地划给谷歌,交由Sidewalk Labs打造一个未来城市。

据Daniel L.Doctoroff透露,在项目启动后的两年半时间里,他们启动了很多创新公司以解决城市交通、新一代基础设施、社区医疗等问题,投资了从智能家居到数字电力等各领域的初创企业,探索打造全电动社区的新思路。

但遗憾的是,今年5月7日,Daniel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我们不再跟进多伦多项目 – 以及Sidewalk Labs的下一步计划》(Why we’re no longer pursuing the Quayside project - and what’s next for Sidewalk Labs)的文章,宣布正式放弃多伦多的未来城市项目。

“经过反复评估,我们得出结论,继续Quayside项目已经没有意义。”Daniel在文中表示。

谷歌退缩了,车企则在加速进入,其中有人将未来城市的蓝图画出,并即将落地。

2019年5月,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旗下全资子公司逸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落地安徽省合肥市的智慧城市项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8月6日,大众汽车集团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试点项目在安徽正式启动。

“数字化、电气化和自动驾驶是大众汽车集团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直言。

在他的计划中,大众汽车将为用户打造整合化的出行服务解决方案,即以电动车提供的自动驾驶服务生态圈(AV MaaS),内涵包括细分的五个层级——自动驾驶系统、电动车平台、确保车队高效运营的精准算法、连接乘客的车联网功能、以及更多的生态圈内容服务。

据悉,在合肥市海恒社区中,大众旗下的奕秒(ezia)车队将行驶在总面积16平方公里的真实交通环境内,包含总里程80公里的全开放道路,连接学校、商超、公园、医院、居民区、工业园等功能辖区,为本地居民开发覆盖多维度的一体化出行选择。

大众自动驾驶车队等在合肥5G示范线开放路段

丰田也没有落后。2021年,一座未来城市将在富士山下拔地而起。这座被命名为“Woven City”的城市,是丰田以互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纯电动汽车(EV)为中心、所有产品和服务通过互联网链接的“智慧城市”。它由丰田工厂改造而成,可以让人们居住、工作和研究社会流动性。

另一方面,智慧社区将是智慧城市最重要的落地环节。据悉,博泰车联网参与的智慧社区项目今年6月率先亮相在上海新天地、淮海路等核心商业区。

“汽车未来绝不是人们想象的场景,会是移动的空间,移动的商业,移动的旅游,移动的社区就业,移动的电力,移动的集市,移动的金融保险等等的形态。”上海博泰车联网创始人、董事长应宜伦对于车联网在未来社区中的落地应用描述如是,“思考技术问题的同时,更要思考商业模式与社会痛点的解决。”

具体来说,打造城市移动商业空间就是智能汽车+零售业的新商业模式。它是以智能汽车为载体的车轮上的移动空间,是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服务,也是搭建在智能汽车上的新零售商业平台。

现在,城市移动商业也正在落地前夜,对于移动商店的落地推进,应宜伦提出“我们希望先和一个社区街道进行一个示范,从最下一级街道社区开始,慢慢落实,逐步推进。”

“城市的智能策略往往都比较局限,缺乏全面性,而且只关注出行、能源、政府管理,而忽视教育、医疗健康和建筑等方面。”这是许多智慧城市的研究者深入研究之后所发现的问题。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以出行为切入口进行智慧城市的升级改造,或许是更稳妥的方案。毕竟交通出行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块,甚至是连接各个环节的神经与血管。

原本车是车、路是路,如今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车路协同越来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车路协同是指采用先进的无线通讯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路、云、人等各方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

“现在,人-车-路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特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认为,智能网联可以做出成绩来的地方首先应该是在中国,国内可以尝试在车和路上的各种创新,比如智慧灯杆、智慧路灯和单车智能结合起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目前国内车路协同发展的其中一项就是基于C-V2X技术(基于蜂窝技术的车辆联网通讯)研发出来的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互联(V2I)、车辆与行人互联(V2P)应用。

以福特汽车在无锡的试点为例,C-V2X让车辆、信号灯、交通标识、骑行者和行人的通讯设备实现互联,;配备C-V2X的车辆就像安装了“顺风耳”、“千里眼”,能够使车主准确及时获取前方道路信息状况,提升车辆在视线盲区的感知力,从而降低碰撞风险和改善道路拥堵。

比如,在很多没有时间显示的红绿灯路口,具备C-V2X功能的车辆仪表盘会提示红绿灯所剩时间,甚至提供顺利通行所需的车速。

不仅如此,在很多路口,行人过马路时,司机存在视野盲区,通过车路协同技术,车辆和路端设备共享感知信息,可以让车辆和司机及时发现视野盲区的行人,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福特汽车(中国)副总裁、信息技术及车联网技术负责人侯新海告诉HD汽车商业周刊,今年年底前,基于C-V2X的车路协同功能将预商用,2021年量产首款搭载V2I功能的车型。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已经迎来了朝霞满天,太阳将很快升起。

早在2019年,中国公路学会自动驾驶工作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就预计,2020年会是爆发成长的一年。

或许由于疫情等诸多影响,车路协同的热潮尚未全面爆发,但政策正在做着铺垫。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这不只是纯粹的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同样涉及到智能网联和车路协同领域。

早在2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下称“《战略》”),提出到202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备受关注。

在《战略》发布前的两三年,交通运输部就已经开始频繁制定政策,加快中国智慧公路和智能交通的发展。

2018年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的通知》,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是前两个重点方向。

到了2019年7月,交通部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以“数据链”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车路协同这个词汇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智慧道路建设的高频热词,太阳正在升起。

智慧城市的突破口在智慧交通、车路协同,而城区道路的智慧化改造牵涉的利益方同样不少,因此很多企业将目光瞄准了智慧高速。

虽然放弃了多伦多的智慧城市项目,但在今年8月,Sidewalk专门成立了公司Cavnue,计划在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和安娜堡之间建立起一条专供自动驾驶汽车行驶的车道。据悉,福特汽车等车企也是该项目的创始成员。

智慧走廊假想图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早已入局。

政府是绕不开的,未来大概率还将扮演主导性角色。毕竟道路有天然垄断性,道路上面的存在物,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底层的支撑,芯片再到部件模块,到整机、操作系统、应用,路上存在物的东西只要跟应用沾边,越靠应用的端口越被公路部门掌握。

所以,政府及其下属的交通集团仍旧是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投入的主体和规范标准的制定者。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瑞发曾对HD汽车商业周刊表示,“可能底层的东西他不管,但是跟应用结合紧密的东西,交通基础设施的管理部门、交通行业主管部门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主导作用。”

不得不说,目前高速公路的“智慧”是服务于管理者的,也就是各交通部门和管理公司。

因为整个全国的高速公路是一张网,有成千上万的管理者在运营着高速公路,需要利用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预警等等先进的技术获得更多、更准确、更及时的数据信息,使管理更高效、更智慧。

短期来看,智慧高速公路的功能主要还是信息的采集和播发,方便交警部门进行交通疏导,但对象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智能网联车辆吗,毕竟产业和愿景是逐步往前走的。

据HD汽车商业周刊了解,在很多的智慧高速解决方案中,手机端也可以接收信息,让非智能网联车一样能够了解路况、充电桩使用、服务区状况等信息。

当然,随着智能网联车辆的普及,更遥远的以后自动驾驶车辆的增加,智慧高速将是一个更具经济价值的场景。

而各类企业则是其中最具创新活力的参与者,也是寻找未来商业模式的探险者。

冉斌就直言,路和车是一体的,而在整体里面最大的两块玩家,一个就是各大汽车制造商,另外一块就是道路和交通系统,此外结合通讯系统等各类的支撑系统,就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交通系统。

福特、吉利等车企以及华人运通、图森未来等交通出行公司,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华为等通信企业,各类玩家都希望参与其中。

2018年,中国的巨头们开始跑步进场。

百度宣布当年年底开源Apollo车路协同方案,阿里巴巴在同年的云栖大会宣布将利用车路协同技术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作为通信公司的华为公开表示,六家国内外车企搭载其LTE-V2X车载终端。而车企也不甘落后,福特同年也宣布首次在无锡的开放道路进行基于蜂窝技术的车辆联网通信(C-V2X)测试。

可以想见,智慧交通系统供应商将掌握行业的话语权,制定其他企业的活动框架,巨头们肯定希望做那个切蛋糕的人,在道路建设由政府等业主方掌控的情况下,公司瞄准的是支撑高速公路这个系统背后的生态。

仅支持车路协同的V2X领域,在中国就有2000亿的市场,背后的生态将是被放大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市场,规则制定者分配到最大的蛋糕。

但除了还很遥远的主导权争夺,或许先打造一个生态、建立联盟才是更紧迫的事情。

毕竟单一企业无法制定全面的战略方法,而是需要根据其现有产品组合和能力为具体的活动领域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解决方案。

汽车产业未来的生态系统肯定是互联互通的。包括收费、交通控制、公共事业设备、停车场等各类系统,各种有形和虚拟基础设施的运营商将成为交通服务供应商的业务伙伴。

相较于其他家,阿里的优势在全生态领域,阿里巴巴生态当中的阿里云、AliOS、达摩院、高德、千寻位置等都能给解决方案带来强大的助力,支付宝、淘宝等有助于生活场景的打通。

阿里也拉起了“2038”联盟,合作伙伴涵盖交通部公路院、国家电网、中国联通、一汽集团、上汽荣威、英特尔、福特汽车、神龙汽车、大唐电信集团等各方力量。

在密歇根智慧走廊项目中,Cavnue将与多家汽车厂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合作,包括福特、宝马、丰田、Waymo、Argo AI,共同设立未来通用的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标准。

原本冷冰冰的道路,因为有了车路协同、云计算等计算的力量以及大数据分析,让它变成了极富想象空间的地方,整个交通的数字化的升级,在为时不久的将来,会产生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基于智慧高速的突破口,相关企业还要重新审视自身战略,既充分利用这一市场潜力,同时打破思维碎片化的陷阱,尤其不能忘记最初的目标:打造一个充满智慧的未来城市。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致分为下方几种:

规划绿色公共空间:随着全球“碳减排”目标的推进,以及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未来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将更以人为本,城市绿化带可以有效储存和消耗二氧化碳,而合理的绿色规划将有助于降低2-8度的气温,从而降低空调需求量,减少城市电力消耗。

构建智慧健康社区:在老龄化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个人积极管理自身健康;逐步打造运行于传统医疗体系之外的实体,形成有效的疾病预防机制及医疗生态,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一站式”养老服务。

加速低碳智能出行:随着电气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和互联基础设施等逐步普及,以及对碳减排需求的增长,低碳智能出行的趋势将进一步加速。

实践循环经济与本地生产:一方面,通过在产品和材料的生命周期结束时进行回收和再生,形成循环经济,同时,增强城市的本地生产能力,如在屋顶或其他可利用土地上进行城市耕作,以提升城市应对粮食供应的韧性。

城市运营自动化:未来,依托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以数据洞察为驱动,智慧城市将提供城市的整体景观,实现预测分析和事件管理,并提供运营建议。

强化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我国相继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项法律法规,释放了更多极具操作性、执行性和实质性的规定,也进一步驱动网络安全技术产业的发展。

实时监控和警务预测:

除了安全和犯罪侦查预防之外,人工智能等追踪系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于追踪城市污染排放,助力形成合理的碳排放指标,并在赋能“碳中和”目标达成方面贡献力量。

数据可视化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业务信息共享与整合,聚焦城市运行监测、分析决策、可视化指挥、应急管理等环节,Hightopo对人口统计、民生服务、信访举报、产业经济、突发事件等一系列综合指标进行有效监控,并围绕网格化管理、综合执法、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重点领域,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打造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智慧型城市。

智慧城市智能运营中心大屏结合 GIS 地图,以城市地图为背景,辅以左右两侧 2D 面板进行展示。分别从城市综合、生态文明、社会治理、文化旅游四个方面对整座城市进行运营整合,全方位掌控城市运行状况,及时做出运营策略调整。

对接公安系统、消防系统、医疗系统,全方面支持对城市公共安全各领域运行态势进行实时监测与可视分析。为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公安数字运维、社区安全管理等行业提供可视化管理工具。

直观展示包括案件数量、案件种类、完成数量、出警类型在内的实时数据,同时能够查看各区域不同出警力量执行的任务,可以大幅度提高指挥调度效率、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IOC 智慧城市智能运营中心以城市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数据汇聚和分析,结合 GIS 地图的可视化展现形式,以生态化的服务为运营模式,利用“实时、全面、精准”的城市数据建立全程在线、全域覆盖、实时反馈的“城市运行态势地图”,从而快速有效的感知、预警、调度、处置全市网络安全风险,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升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助力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

《城市建筑》《城市建筑空间》应该先清楚自己的选择,还有单位对期刊发表的要求。先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单位的评定细则,根据职称文件的加分细则,再去找相关的期刊投稿。比如有些单位评中级职称要求至少发表2篇省级期刊论文。那我们就只满足“省级2篇”这个要求就好。不同的要求,期刊属性都是不同的。评职要想顺利,首选肯定是知网、万方或者维普收录的期刊,如果要求没那么高,像龙源、期刊网的期刊也可以。(具体还是要看当地的评审文件要求)看你的单位,还有你自己,对文章质量要求高不高,价格能不能接受。要求不高可以选择综合刊,综合刊是对论文专业没有太多限制的刊物,许多专业的论文都能安排发表,而专业期刊只能发表相应专业领域的论文,所以相比较来说,发表在专业期刊的论文是要比发表在综合期刊上的论文更有价值的,能够更好的起到指导学术的作用

2015- 吴志强、邓雪湲、干靓,《面向包容的城市规划,面向创新的城市规划——由《世界城市状况报告》系列解 读城市规划的两个趋势,《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4期,第28-33页。- 吴志强,陆天赞,《引力和网络:长三角创新城市群落的空间组织特征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15 年第2期,P31-39。- 吴志强,杨秀,刘伟,《智力城镇化还是体力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城市规划学刊》, 2015年第1期,P15-23。2014- 吴志强、刘朝晖,《城市规模和区域差异对中小城市发展影响及其启示》,《城市规划学刊(英文版)》第 23期 P50-57- 吴志强、柏旸,《欧洲智慧城市的最新实践》,《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5期,第15-22页。- 刘海涛、吴志强,《生态文明视阈下水城共生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4期,第52-56页。- 吴志强、刘朝晖,《“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城市规划学刊》,2014年03期,第12-19页。- 吴志强、王兰,2013年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动态,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3-2014),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32-435,2014.09。- 吴志强、杨秀、刘冠鹏,50%城镇化率转折点上的城市生态思考,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3-2014),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51-58,2014.09。2013- 吴志强、刘朝晖、王兰. 2012年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1-2012),2013,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朝晖、吴志强.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第五届欧洲美洲规划院校联合大会,2013年7月,爱尔兰 都柏林。- 王伟,吴志强,《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集合能效测度与比较》,《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7期,第63-71 页。- 吴志强,汪滋淞.《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要点及评估案例[J].建设科技,2013年06期,82-86- 吴志强,汪滋淞. 绿色教育—提高全民环境素养—中国绿色校园与绿色建筑知识普及教材编写[J].建设科 技,2013年12期,22-24。- 吴志强,汪滋淞.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情况及主要内容[J].建设科技,2013年12期,20-24- 吴志强,汪滋淞. 绿色校园-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工作[J]. 建设科技,2013年12期,16-19。2012- 吴志强,吕荟. 《“欧洲绿色之都”评选与城市可持续性评估的思议》,《上海城市规划》,2012(6):81-84.- 吴志强,汪滋淞,干靓.《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研究,《建设科技》,2012年3月。2011- 《中国城镇化的科学理性支撑-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综述》,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11(04),吴志强、仇勇懿、干靓等,第1-9页。- 《世博梦想2.0-上海世博园区后续利用与上海城市整体发展的关系》,刊于《时代建筑》, 2011.01,第45-47页。2010- 吴志强,仇勇懿,《城市创意氛围的比较分析—以上海、嘉兴等地为例》,刊于《时代建筑》,2010.06,第20-24页。- 《世博会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的回顾》,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10.05,第14-19页。2009- 吴志强,朱晓玲,《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布局与动线研究》,刊于《城乡规划论文汇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编,2009.10,第473-479页。- 吴志强,《主题语境下的上海世博会建筑类型解析》,刊于《时代建筑》,2009.04,第4-8页。- 吴志强,《走向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对话吴志强教授》,刊于《时代建筑》,2009.03,第58-65页。- 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刊于《地理学报》,2009.02。- 吴志强,干靓,《上海世博会的生态规划设计》刊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第4期,第57-68页。- 吴志强,《在灾难和重建中反思与学习- 吴志强教授访谈》,刊于《时代建筑》,2009年01期,第30-33页。2008- 吴志强,宋雯珺,《欧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案例研究》,刊于《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p113-116。- 吴志强,《重大事件对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意义及启示》,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8.06,第16-19页。- 吴志强,《世博会:城市转向永续的催化剂》,刊于《时代建筑》,2008.04,第11-17页。- 杨迎旭,吴志强,《英格兰“地方发展框架”(LDF)及其启示》,刊于《国际城市规划》,2008.04,第78-85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刊于《建设科技》,2008.06,第20-22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刊于《城市住宅》,2008.04,第66-69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三:战略的推进与展望》,刊于《城市住宅》,2008.06.25。-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二:战略的形成过程》,刊于《城市住宅》,2008.05.25。-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之一:战略总体构成》,刊于《城市住宅》,2008.04.25。- 吴志强,王伟,李红卫,《长三角整合及其未来发展区势-20年长三角地区边界、重心与结构的变化》,2008.02,第1页-10页。- 吴志强,杨婷,《世博会遮阳系统的空间设计导则探索》,刊于《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文集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2008.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7-6,156-163页。- 吴志强,干靓,《基于室外热舒适度的世博园区控制降温技术研究》,刊于《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文集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2008.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7-6,477-483页。- 吴志强,邓雪湲,《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研制》,刊于《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文集4》,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编委会成员,2008.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7-6,930页。- 吴志强,王伟,《新时期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展望》,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8.01,第23-29页。2007- 王建军,吴志强,《1950年后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发展-轨迹分析与类型分组》,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7年第6期,第47-53页。- 吴志强,《对规划原理的思考》,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6期,第7-12页。- 吴志强,《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设计及其哲学思考》,刊于《建筑学报》, 2007年10月,第35-37页。- 姜涛,吴志强,《西欧1990年代空间战略性规划案例的比较研究》,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月,第53-64页。- 王伟,吴志强,《城市空间形态图析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济南市为例》,刊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4月,第40-44页。-王伟,吴志强,《基于制度分析的我国人口城镇化演变与城乡关系转型》,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4期,第39-46页。- 吴志强,《吴志强教授谈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3月,第9-13页。- 吴志强,李欣,于泓,《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与城市发展》,刊于《建设科技》, 2007年第11期,第25-27页。-吴志强,陈小龙,钱锋,周俭,曲翠松,魏崴,《同济大学文远楼: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更新》,刊于《建设科技》, 2007.06,第30-31页。注:本文荣获“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优秀论文奖。- 王伟,吴志强,《Robert Fishman的郊区化研究述评与启示》,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7年02月,第51-57页。- 吴志强,《五个境界的城市观-吴志强教授谈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观》,刊于《城市中国》,2007.01,第23-35页。- 王伟、吴志强,《基于Voronoi模型的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济南市区小学为例》,刊于《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6- 吴志强,朱嵘、孔晡虹,《从世博会城市设计看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刊于《城市规划学刊》,第86-89页,2006年增刊。- 吴志强,姜楠,《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刊于《城市规划学刊》,第226-229页,2006年增刊。- 吴志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与展望》,刊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5》,2006年07月,356-369页。- 于涛方,吴志强,《京津冀地区区域结构与重构》,刊于《城市规划》, 2006年09月,第36-41页。- 李红卫,吴志强等,《Global-Region: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现象》,刊于《城市规划》,2006年08月,第31-37页。- 吴志强,李欣,《历届世博会园内交通组织的发展演进及特点分析》,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5月,第46-52页。- 吴志强,李欣,《历届世博会到达交通组织的比较研究》,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4月,第61-67页。- 王雷,吴志强,《试论城镇组团式规划的区域协调模式的选择-以中山市东部组团发展规划为例》,刊于《城市规划》,2006.06,第15-21页。- 吴志强,李华,《1990年代北京市外商投资空间分布动态特征研究》,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3期,第1-8页。- 于涛方,吴志强,《 “Global Region”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6年02期,第4-11页。- 吴志强,史舸,《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的空间拓展方向分析方法》,刊于《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第69-74页。- 吴志强,姜涛,《关于武汉市都市核的初步战略研究》,刊于《规划师》, 2006年01期,第66-72页。2005- 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5年06期,第2-10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王伟,吴志强,第132-137页。- 吴志强,李华,《1990年代北京外商投资空间分布的产业特征研究》,刊于《城市规划》,2005第9期,第14-21页。- 吴志强,《世博规划中关于“和谐城市”的哲学思考》,刊于《时代建筑》,2005第5期,第18-23页。- 吴志强,干靓,《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空间发展》,刊于《城市规划学刊》, 2005第04期,第10-15页。- 于涛方,吴志强,刊《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世界500强”投资研究》,于《城市规划学刊》,2005.02,第13-20页。- 吴志强,邓小兵,《从技术主义到理想主义-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世会理念的建设》,刊于《规划师》,2005.02,第75 -78页。2004- 吴志强,邓小兵,车乐,《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的绿色思考》,刊于《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 2004.12,第180-191页。- 吴志强,姬凌云,《从绿色中找寻快乐-上海世博会快乐生态规划及其智能与绿色建筑设计体系探索》,刊于《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2004.12,第45-50页。- 于涛方,吴志强,《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崛起的条件和机制研究》,刊于《同济大学学报》,2004年06月,第51-56页。- 吴志强,《同济建筑规划设计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刊于《时代建筑》,2004年06月,第12-15页。- 吴志强,冯凡,《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同济国际联合体方案构思解读》,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5月,第8-19页。- 吴志强,《都市缝合-20年柏林和上海规划设计分析的都市发展空间意义透视》,刊于《时代建筑》,2004年第03期,第48-53页。- 吴志强,侯丽,《西方空间战略规划的理论及复兴》,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第02期,第1页。2003- 吴志强,崔泓冰,《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透析》,2003年第06期,第16-22页。- 吴志强,崔泓冰,《境外规划设计事务所近年在中国大陆发展的记录与思考》,刊于《时代建筑》,2003年03月,第29-35页。- 吴志强,于泓,姜楠,《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整体方法-沈阳实例中的理性思维的导入》,刊于《城市规划》,2003年01期,第38-42页。- 吴志强,《论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主题》,刊于《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01期,第7-10页。2002- 吴志强,《50周年艰辛创业 新世纪再创辉煌》,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03期,第01页。- 陈小龙,吴志强,《从学生意向看第五代校园空间走向》,刊于《时代建筑》,2002年第02期,第18-19页。2001- 吴志强,《为21世纪的全球的规划教育奠基》,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01期,第1-5页。- 吴志强,《通过国际交流把握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的脉搏》,刊于《教育改革与管理》,2001年第02期,第8-10页。- 吴志强,《从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看世界城市规划发展动态》,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06期,第1-3页。- 吴志强,《“新时代住宅”理念-德国住宅设计竞赛历史经验的思考》,刊于《时代建筑》,2001年第02期,第20-25页。- 吴志强,《论中国城市规划制度与世界接轨》,刊于《规划师》,2001年第01期,第5-9页。2000- 吴志强,《全球化理论的实证研究:上海城市土地开发空间特征》,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04期,第38-46页。- 吴志强,《Lindblom与渐进决策理论》,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02期,第39-41页。- 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导论,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02期,第9-18页。- 吴志强,《波茨坦广场设计过程述评》,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01期,第40-42页。- 吴志强,《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国际比较研究》,刊于《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01期,第4-7页。`- 吴志强,《论新世纪中国大都市发展战略目标-从国际城市发展趋势及城市管理学科研究热点着手》,刊于《规划师》- 吴志强,《城市发展将决定中国21世纪的发展命运》,刊于《城市规划》,2000年第01期,第37页。- 吴志强,《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刊于《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01期,第1-5页,2001.01,p1-5。- 吴志强,《城市发展将决定中国21世纪的发展命运》,刊于《城市规划》,2000年01月,第37-38页。1999- 吴志强,《百年建筑与城市发展》,刊于《中外建筑》,1999年第06期,第9-10页。- 吴志强,《论都市建筑学的世纪探索与新世纪的挑战》,刊于《时代建筑》,1999年第04期,第20-23页。- 吴志强,《博士风采》,规划师,1999年第04期。- 吴志强,《德国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发展动态解析》,《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04期,第2-5 页。- 吴志强,《21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刊于《城市规划》,1999年第10期,第20-22 页。- 吴志强,《论21世纪中国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其准备》,刊于《建筑师》,ISBN7-112-03844-8,1999年第04期,总87期,第4-7页。- 吴志强,姜楠,《评介David Clark的新著<都市的世界/全球城>》,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7月第4期,第77页。- 吴志强,《Shanghai's Xiahai, Xiagang: Wirtschaftliche strukturelle Wanderung in Shanghai huete(上海的下海与下岗:论上海今天的经济结构的提升)》,刊于德国《Stadtbauwelt(城市建筑世界)》1999年06月,总142期,第1324-1325页。- 吴志强,《Hinein in die Stadt und aus der City raus, an der Wohnlagesverlagung in Shanghai (先进城再出城:论上海居住地从市中心到城市边缘的迁移)》,刊于德国《Stadtbauwelt(城市建筑世界)》1999年06月,总142期,第1344-1347页。- 吴志强,《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刊于《东方建设》1999年05月第02期,第12-13页。- 吴志强,《百年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刊于《城市规划》1999年第01期,第27-32页。1998- 吴志强,《建筑与城市》,刊于《建筑学报》,1998年第10期,第4-7页。- 吴志强,《“扩展模型”:全球化理论的城市发展模型》, 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5期,第1-6页。- 吴志强,陈秉钊,唐子来,《21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草案)》,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4期,第1-2页。- 吴志强,《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体系的评述》,刊于《规划师》,1998年第03期,第95-100页。- 吴志强,李京生,童明,陈秉钊,《现代农业与新型的城乡关系-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3期,第1-5页。- 吴志强,《论城市规划法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演进》,刊于《城市规划》,1998年第03期,第11-19页。- 吴志强,《“全球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框架》,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02期,第1-6页。- 吴志强,《21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草案)》,刊于《规划师》,1998年第01期,第1-5页。- 吴志强,《德国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刊于《国外城市规划》,1998年第02期,第30-34页。- 吴志强,《介绍David HARVEY 和他的一本名著》,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1期,第48-49页。1997- 吴志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收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成立45周年教师论文专集》1997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3页。1994- 吴志强,《Koexitanz der Grossstaedte in Industrielaendern and Entwicklungslaendern (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共生)》,刊于《Urbanologie(城市学)》1994年04月,第18-26页。1990-1985- 吴志强,《九十年代大城市研究的重大课题-记在联邦德国召开拓一次为“九十年代城市建设科研方向”的学术研讨会》,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90年第04期,第12-16页。- 吴志强,《上海城市用地开发的一个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7年第01期,第64-65页。- 吴志强,《选址-规模框架理论-城市用地开发活动的理论探索》,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11月,第17-25页。- 吴志强,《选址规模框架理论-城市用地开发活动力的理论探索》,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第06期,第17-26页。- 吴志强,《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第05期,第1-7页。- 吴志强,《大城市土地使用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刊于《城市开发》,1986年第03期,第15-18页。- 吴志强,《如何处理软信息,城市用地规划中多标准分析方法》,刊于《城市规划汇刊》,1985年第03期,第41-49页。

株洲市智慧城市论文发表

可参考下图填写高中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

研究性学习代表成果

研究课题:“物联网时代”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成果简介:

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并指出“物联网”概念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伴随云计算日益普及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日益成熟,物联网时代已经从 1.0 时代悄然迈入 2.0 时代。

物联网时代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物联网即服务”走向落地,二是物联网呈现局域化、功能化、行业化互联化,三是物联网技术设备升级,四是物联网的安全性引起重视。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简单介绍了物联网 2.0 在物流、交通、家居、安防、医疗、建筑、零售等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展望了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 物联网时代 ” 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摘要 通过对“物联网”的概念介绍,引出物联网时代 2.0 的基本内涵,总结出物联网 2.0 时代的基本特点,并简单介绍了物联网 2.0 在物流、交通、家居、安防、医疗、建筑、零售等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 人工智能 云计算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能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自动化,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能够整体提高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将在提升信息传送效率、改善民生、提高生产率、降低管理成本等社会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系统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概念及其发展,阐述物联网时代 2.0 的一些特点,并简要叙述了物联网在交通、医疗、建筑等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一、 “ 物联网时代 ” 基本内涵

1 1.1 物联网

1999 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凯文·阿什顿(Kevin Ashton)最早提出了物联网(IoT)的概念。阿什顿认为,计算机最终能够自主产生及收集数据而无需人工干预,因此将推动物联网的诞生。简单来说,物联网的理念在于物体之间的通信,以及相互之间的在线互动。

2005 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 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将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

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

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它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 1999 年 Ashton教授和 2005 年 ITU 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2 1.2 物联网时代

伴随云计算日益普及,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日益成熟,推动信息科技向物联网时代转变,特别在IoT+AI 融合下,使得万物具有感知能力,物理设备不再冷冰冰,而是具有生命力,让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继此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人类进入全新的智能社会。

物联网时代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时代。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随着“物联网”的概念从提出到发展,从实践到创新,物联网时代已经从 1.0 时代悄然迈入 2.0 时代。物联网 2.0 可以理解为 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而物联网 1.0 是 IoT(Internet of Things),前者范围比后者更大,囊括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IoE 强调的万物互联概念是任何设备、事物都能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并在网络中彼此之间进行通讯。“万物互联”(IoE)的时代,所有的物(Everything)将会获得语境感知、增强的处理能力和更好的感应能力。

二、 “ 物联网时代 ” 的特点

与互联网时代相比,物联网时代具有显著的特点:

1、“物联网即服务”走向落地

既然叫做物联网 2.0 时代,当然是和物联网 1.0 时代有较明显的进步的。所以,物联网 2.0 时代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邬贺铨院士曾提到的“物联网即服务”走向落地。

2、物联网呈现局域化、功能化、行业化互联化

物联网既然要通过服务的方式落地,那么如何落地?此时承担落地职责的便是真正的物联网企业——物联网平台企业。物联网的人连物、物连物具有局域化、功能化、行业化互联化,各个行业应用在应用中形成对网络层的具体需求,并逐渐行业标准化。

3、物联网技术设备升级

上层应用逐渐与物联网网络层剥离开来,物联网网络支撑技术(NB-IoT、Lora 等)充分发展、百花齐放。在感知层将传感器升级为“传感器+执行器”,使“眼手”能够协调一致,发挥其更大的功能和作用。

4、物联网的安全性引起重视

物联网的安全性自这个概念提出以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今后,物联网的安全性将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展。

未来的物联网 2.0 应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技术的完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的水平,完善语言助手技术,加强物联网的安全性与信任感,外在体现就是操控方式的迭代升级。

也就是说,未来的物联网设备不再单纯依靠语音控制来进行操作,而是整合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技术,这样即便我们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想法,甚至即使我们面无表情,物联网也可以了解我们的想法。

三、 “ 物联网时代 ” 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近些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悄无声息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小至路由器、智能音箱、冰箱,大到汽车、工业设备,越来越多的物品都接入了物联网。

3.1 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指的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处理等功能。当前,应用于物联网领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仓储、运输监测以及快递终端。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的监测以及运输车辆的监测,包括货物车辆位置、状态以及货物温湿度、油耗、车速等。物联网技术的使用能提高运输效率,提升整个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2 3.2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物联网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将人、车和路紧密的结合起来,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保障交通安全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运用物联网技术具体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公交车、共享单车、车联网、充电桩监测、智能红绿灯以及智慧停车等领域。

3 3.3 智能安防

安防是物联网的一大应用市场,因为安全永远都是人们的一个基本需求。传统安防对人员的依赖性比较大,非常耗费人力,而智能安防能够通过设备实现智能判断。

目前,智能安防最核心的部分在于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传输与存储,并对其分析与处理。一个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统主要包括

三大部分:门禁、报警和监控,行业中主要以视频监控为主。

4 3.4 智慧能源环保

智慧能源环保属于智慧城市的一个部分,其物联网应用主要集中在水能、电能、燃气、路灯等能源以及井盖、垃圾桶等环保装置。

如智慧井盖监测水位以及其状态、智能水电表实现远程抄表、智能垃圾桶自动感应等。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传统的水、电、光能设备进行联网,通过监测,提升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

5 3.5 智能医疗

在智能医疗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必须以人为中心。而物联网技术是数据获取的主要途径,能有效地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管理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

对人的智能化管理指的是通过传感器对人的生理状态(如心跳频率、体力消耗、血压高低等)进行监测,主要指的是医疗可穿戴设备,将获取的数据记录到电子健康文件中,方便个人或医生查阅。

除此之外,通过 RFID 技术还能对医疗设备、物品进行监控与管理,实现医疗设备、用品可视化,主要表现为数字化医院。

6 3.6 智慧建筑

建筑是城市的基石,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的智能化发展,以物联网等新技术为主的智慧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的智慧建筑主要体现在节能方面,将设备进行感知、传输并实现远程监控,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同时也能减少楼宇人员的运维。

目前,智慧建筑主要体现在用电照明、消防监测、智慧电梯、楼宇监测以及运用于古建筑领域的白蚁监测。

7 3.7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细分概念范围很广,涉及很多行业。制造领域的市场体量巨大,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工厂改造上,包括工厂机械设备监控和工厂的环境监控。

通过在设备上加装相应的传感器,使设备厂商可以远程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监控、升级和维护等操作,更好的了解产品的使用状况,完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收集,指导产品设计和售后服务。厂房的环境主要是采集温湿度、烟感等信息。

8 3.8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指的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和设备,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能力,使家庭变得更舒适、安全和高效。物联网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能够对家居类产品的位置、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同时根据人的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反馈。

9 3.9 智能零售

行业内将零售按照距离,分为了三种不同的形式:远场零售、中场零售、近场零售,三者分别以电商、商场/超市和便利店/自动售货机为代表。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近场和中场零售,且主要应用于近场零售,即无人便利店和自动(无人)售货机。

智能零售通过将传统的售货机和便利店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打造无人零售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并充分运用门店内的客流和活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给商家提供更高的经营效率。

0 3.10 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指的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实现农业可视化诊断、远程控制以及灾害预警等功能。

物联网应用于农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农业种植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卫星等收集数据,实现农作物数字化和机械装备数字化(主要指的是农机车联网)发展。

畜牧养殖指的是利用传统的耳标、可穿戴设备以及摄像头等收集畜禽产品的数据,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算法判断畜禽产品健康状况、喂养情况、位置信息以及发情期预测等,对其进行精准管理。

四、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已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四处开花,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得到应用,并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相关配套的完善,在未来几年,技术与标准国产化、运营与管理体系化、产业草根化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探究性学习

《城市情报》省级万方,3版5400字符征集2022年2~3月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国家级万方,3版5600字符征集2022年7月版面,预计2022年09月下旬出刊

《城市周刊》省级万方,3版5200字符征集2022年38期版面,预计2022年10月中旬出刊

《城市建筑》省级知网,3版5700字符,上旬刊4版起发征集2023年8月版面,预计2023年09月下旬出刊

《智能城市》省级知网,3版5000字符,含图表征集2023年1~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筑空间》省级万方,3版5100字符,计空格征集2023年1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

《城市道桥与防洪》省级知网,1篇约5000字符征集2023年2月版面,预计2023年02月下旬出刊,周期约为10个月,以录用为准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国家级知网,3版5200字符征集2023年4月版面,预计2023年05月下旬出刊

《城市勘测》省级知网,3版6000字符征集2022年4期版面,预计2022年08月下旬出刊

《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国家级龙源,1版2500字符,图表另外收费,征集2022年4月版面,预计2022年06月下旬出刊

《城市建筑》《城市建筑空间》应该先清楚自己的选择,还有单位对期刊发表的要求。先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单位的评定细则,根据职称文件的加分细则,再去找相关的期刊投稿。比如有些单位评中级职称要求至少发表2篇省级期刊论文。那我们就只满足“省级2篇”这个要求就好。不同的要求,期刊属性都是不同的。评职要想顺利,首选肯定是知网、万方或者维普收录的期刊,如果要求没那么高,像龙源、期刊网的期刊也可以。(具体还是要看当地的评审文件要求)看你的单位,还有你自己,对文章质量要求高不高,价格能不能接受。要求不高可以选择综合刊,综合刊是对论文专业没有太多限制的刊物,许多专业的论文都能安排发表,而专业期刊只能发表相应专业领域的论文,所以相比较来说,发表在专业期刊的论文是要比发表在综合期刊上的论文更有价值的,能够更好的起到指导学术的作用

  • 索引序列
  • 桐城市智慧课堂论文发表
  • 智慧课堂论文发表
  • 中华智慧课堂论文发表
  • 智慧城市论文发表
  • 株洲市智慧城市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