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工》期刊是国家级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系中国教育总工会会刊、G4纯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社总署批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
《中国科技人才》杂志是科技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同时该杂志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主办。
扩展资料:
《中国科技人才》杂志投稿要求:
1、作者投稿要求:观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简练,体现科学性、可读性和创新性。字数以3000-10000字符(2版起发)为宜。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
2、文章学术规范:作者要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3、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技人才-《中国科技人才》杂志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工-关于我们
《中国教工》是教育工会会刊,不是学术期刊,没有公开上知网 维普 万方等
我是这样的,两个封面除了期号以外,其他的都是一样的。真正的《中国教工》是月刊,每年最多只有12期,我收到的却是15期!这个连增刊都不算,百分百假刊!的太惨了。
中国教工 不要再相信这个刊物了。收费后 就消失了。
我是这样的,两个封面除了期号以外,其他的都是一样的。真正的《中国教工》是月刊,每年最多只有12期,我收到的却是15期!这个连增刊都不算,百分百假刊!的太惨了。
这个要看所在单位认可程度,有的规定必须是某个数据库收录的,有的不规定收录情况,但是不管怎么要求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定,必须是正规期刊才有用。
职称评审单位在检查参评者的期刊杂志的时候,只需要将杂志的目录跟知网,维普,万方的登录数据对比一下就可以辨别出真假。
职称评定的意义: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象征,代表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工作业绩,表明工人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对其职业素质的一种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评价。
对于个人来说,职称是与工资福利、晋升联系在一起的,是找工作的敲门砖,是聘用专业技术职位的基础。对具有资质的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格评定、资格升级和资格年度评审的必要条件。
2016-11-04论文收录情况是指论文发表后,在期刊被收录的数据库里能查到该论文,这就说明论文被成功收录了。学术界有很多可以收录期刊数据的数据库,我们常见的有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也是我们常用的数据库。论文被期刊刊登出来后,杂志会被做成电子版收录进数据库里。论文具体会被哪个数据库收录要看所发表的期刊有哪些数据库收录。如今大多单位为避免论文造假情况,要求论文发表后不仅上交论文原文和样刊,还需要填写发表论文的收录情况或者说证明。那论文收录情况怎么填呢?很多作者不知道这个论文收录情况是个什么意思,根本不知道怎么填写,其实就是把论文的详细情况、期刊的详细情况、数据库的收录情况填写到一张表格上便于评审委员会查实。首先,我们得了解所发表的论文题目、论文编号、作者名称、发表日期、期刊名称、国内刊号、国外刊号、有哪些数据库收录填写进去,尤其期刊被收录的数据库名称要填写全面。如《中国药房》这本期刊的收录数据库非常多,国内国外均有,具体是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Pж(AJ) 文摘杂志(俄)、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这么多数据库不可能一一都查,一般单位要求的数据库也就是那么几个,那就看看该期刊的数据库有哪几个是单位要求必填的,查找这几个数据库有没有你的论文即可。
《中国教工》期刊是国家级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系中国教育总工会会刊、G4纯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社总署批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
《中国科技人才》杂志是科技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同时该杂志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主办。
扩展资料:
《中国科技人才》杂志投稿要求:
1、作者投稿要求:观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简练,体现科学性、可读性和创新性。字数以3000-10000字符(2版起发)为宜。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
2、文章学术规范:作者要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3、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技人才-《中国科技人才》杂志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工-关于我们
教师评职称论文大体上和别的职称论文差不多,教师职称论文内容肯定是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只要是题目正确了并且是原创的一般就差不多了。不过具体要求要问一下当地部门。每个地区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地方不要求发布过论文。职称论文写好了,一定要发布在国家正规的期刊上。一般中级职称论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一到两篇即可。具体含义看当地要求。1 文章的质量要说得过去,文字通常 结构合理 逻辑严密 观点正确。质量的核心是实用性。一定要切合实际,行的通,容易落实掌握。2 文章的选题与刊物定位要匹配。每一本刊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投稿之前一定要对此了解清楚。3 建议尽量提前2到3个月投稿,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稿件到样刊出来大约需要2到3个月4 要客观看待文章的学术性。目前投稿方式多以电子邮件为主。除少数刊物外,绝大部分学术刊物都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投稿。大体上是这样,但是每个人跟每个人。每个地区与每个地区也有差异。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我,大家一起交流,总比一个人犯难好。希望能帮到你。
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找出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
教育类核心期刊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管理》《中国高等教育》《当代教育科学》《教育与职业》《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教学研究》《继续教育研究》《兰州学刊》《教育探索》《教学与管理》等等,一般他们的发表周期都在4—6个月之间。
另一种途径是,上网查找相关讠仑文代理的信息,他们中有很多是正规的权威的论文代理机构,由于他们长期和一些教育类核心期刊合作,文章的审核和发表比较容易通过。像网页输入壹品优再输入刊是家很专业的讠仑文代理,教育类专业他们做得很出色的。
一、教师想要发表论文一般有2种方式: 1、直接向杂志社投稿, 2、通过论文代理或期刊采编中心投稿。 ( 这两种方式,费用方面基本差不多,都是社里统一定的价格。) 二、论文发表的过程基本: 投稿→审核→答复通过(不通过)→办理版面费(修改稿件或换文章)→安排版面→出刊→邮递样刊。
省级普通期刊。《中国市政工程》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主办。 主要栏目:道路和交通、桥梁和结构、给排水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与管理、学术探究、综合。可以安排相关稿件。如有一点帮助,请及时采纳。
收论文的那个是非法期刊!《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是电子期刊刊号(连续电子出版物),载体为CD-ROM。载体只能是光盘(CD-ROM),而不是纸质。所以以光盘形式出版的就是正规期刊,以纸质出版的单独版本就是违规期刊了。投稿需要谨慎!
考我们学校吧,桂林工学院,这所学校就快改名桂林理工大学了,你是明年考吗?那就是你考近来没多久就改了,改名之后入学考试肯定就没你考时那么轻松了1,这里是C区,分数线划的国家最低 2,专业课的试题就是历年考试的原题,所以你只要把近三年的考试原题看会了,考130以上没问题 3,专业课试题学校就卖,把钱邮寄给研究生处题目就拿到了 4,复试就是走走过场,非常简单,不会卡人 5,这所学校等你考进来马上就能改名桂林理工大学了,到时候分数线会提高,知明度也会提升,而你毕业时拿的就是桂林理工大学的毕业证了 6,就目前来看,桂林工学院的研究生招了几十年了,各专业第一志愿就从来没报满过,别说第一志愿了,就是调剂过来的都有很多公费指标,你的分数只要达到国家C区最低分数线,就高枕无忧了 学 校 简 介桂林工学院座落在“山水甲天下”的世界风景名城——桂林市,西依蜿蜒如带的漓江,南临美丽如画的七星公园。校内翠柏参天,桂树成林,四季鸟语花香,环境十分优雅,是一处学习深造的理想场所。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为国家部委所属院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建校50年来,已培养出4万多名毕业研究生、本科生等各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在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调整的同时,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院校。学校于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1997年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办对学校硕士点合格评估。从1990年开始,先后有10名博士生导师与其他院校合招博士研究生;从2004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 学校教学条件良好,以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而享誉广西区内外。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00多名,国内外兼职知名教授40多人,聘有专职外籍教师;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一批,人均年科研经费约10万元。学校拥有先进的Internet校园网;学校图书馆是广西高校先进图书馆,是CNKI知识网络服务中心(一级中心)和中国期刊网开放式定向站点,设有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和多媒体阅览室。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流及友好往来关系。目前,有一大批年青教师和研究生分别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国进修或学习;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明多萨克斯大学等世界级名校每年相互交换留学生;《桂林工学院学报》是CA收录期刊、BIG固定刊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刊源(CSCD),连续多年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被国内权威机构确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活动独树一帜。1998年以来,先后获省级以上各类科技竞赛奖50余项。参加第五至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保持总分广西第一。我校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居广西前列,研究生就业率为100%、考博率超过50%。学校为国家级“绿化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绿色大学”。1989年以来,连获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半世纪沧桑砥砺,五十载春华秋实。今天的桂工人将继续坚持“勤奋、求实、献身、开拓”的校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为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而努力!专 业 简 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宝石矿物的研究与开发、有色及贵金属矿床成因学、矿物岩石材料、花岗岩及成矿等。宝石矿物的研究与开发是在矿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我校是国内率先培养宝石矿物的研究与开发专门人材的学校之一。1989年在全国最早开始招收矿物宝石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与中南大学合招)。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项目4项,已出版专著3部、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5年起,我校一直与英国宝石协会、英国珠宝学院联合办学。由我校培训的考生,FGA证书考试通过率平均93%以上,在全世界各国考点中为最高。最近我校又与美国加州大学工艺制作中心联合办学,聘请高水平教授来校讲授首饰工艺。本专业已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构造地质学》专业构造地质学是现代地质科学的当采学科,是我校地质类学科群中的骨干学科。长期以来,本学科点在着力研究地壳中各级各类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控矿规律的同时, 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并在显微构造与组构、成矿构造与构造地球化学、定量遥感以及地质灾害构造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学科点师资力量较强,其中有教授6人(含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10人,有2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他们具有综合研究解决成矿构造、构造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和地质灾害等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和构造地质学发展中有关的前沿课题的能力,承担过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数十项,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地球化学》专业本专业是由化学、物理学以及地质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通过采用现代分析和观测技术手段,不断吸收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充实和完善自身学科。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博导1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3人。学术队伍整齐,科研学术水平较高;在2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本学科已经形成了勘查地球化学、地球电化学、环境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等几个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一些研究成果已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2项,年科研经费达到100万元以上。近年来,本学科在深穿透勘查地球化学、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成矿成晕能量-动力学定量模型预测等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市政工程》专业市政工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给水处理的理论、技术和设施,城市污废水处理和回用,着重研究废水资源化过程的工艺或技术、饮用水水源微污染化处理技术、地下水污染综合整治、给排水设计和运行优化技术,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技术等。我校市政工程是广西唯一的硕士点,毕业生可在中央和地方的市政建设部门、各工业部委和工业企业的给水排水科研、设计和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工作。市政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市政工程专业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教育部科研基金1项、广西区自然基金项目2项;广西区科委攻关项目4项、广西区教委科研项目5项;以及近百项横向项目。近年来,本专业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研究成果已经获得各种奖励12项,其中,获省部级成果奖5次。《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本专业主要研究地表水体、地下水体的水量与水质的测评,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水资源论证与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勘查与水资源开发等多项内容,紧密结合城乡、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服务于社会与经济发展之大势。本学科点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3人。主要研究方向有: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岩溶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水量计算与评价、地表水体和地表水体污染与防治等。2000年以来,主持与承担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科研项目,经费总额150余万元,发表论文73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是我校最早建立的学科专业点,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独立招生,1995年成为了广西第一批的15个重点学科之一,2001年再次确认为广西的重点学科,与之相关的“地质工程中心实验室”也成为广西的重点实验室,为本专业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本学科点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6人。曾在国家“六五”至“十五”科技攻关中承担了重要科研课题,并取得过良好成绩,曾取得过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种奖励,其中有3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多人成为省部级跨世纪学科骨干。《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点是我校较早(1993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并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是广西区的重点学科。与之相关的“地质工程中心”是广西区重点实验室,为本专业点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本专业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其中有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为中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本专业现有5个研究方向:数值模拟及反演成像、工程地震勘探、工程电法勘探、工程检测、对地观测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已经承接了大量科研项目,年科研经费在50万元以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属于一级学科“环境与安全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是广西重点建设学科,环境工程中心实验室是广西区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力量较强,并以中青年学科骨干为主。学科点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8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已获得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6%。曾先后承担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数十项,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和环境地质等。《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专业减灾防灾与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学科中多学科交差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建筑灾变风险评价及防灾对策、特殊场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和工程灾变监测理论与技术方法等。目前该学科点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3名。其中博士7人,具有硕士学位15人。近年来,已完成的科研项目近200项,获得28项奖励,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正在承担的科研及科技开发项目42项(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近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该学科拥有广西重点实验室《建筑工程检测与实验中心》和力学 实验室等,有一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精密工程测量与变形观测技术,测绘数字化技术与自动化成图,测绘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3S”技术集成与应用。目前该学科点有教授或研究员5人,副教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士学位13人;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发表科研论文二百余篇,编写教材2部。教学设备有国内最先进的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有配套的实验室、网络机房,有国土基础信息工程广西区级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系的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二个本科专业,为该硕士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科群体。近5年已承担并完成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原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广西重点工程项目10余项,课题经费300余万元,尤其以“精密工程测量与变形观测”为主导,在“工程灾变测防理论与方法”领域,瞄准“建筑物变形观测必要精度确定模式”进行攻关研究,取得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筑物安全监测必要精度确定模式研究”,研究成果被同行专家评定为“处于当前国内领先水平”。《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工程 , 地理信息与移动通讯集成,数字城市与城市规划,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中应用。目前该学科点有教授或研究员4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生共3人,具有硕士学位10人;获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教学设备有拥有美国惠普HP/DESIGNJET/5000PS、HP-DJ750C大型彩色绘图仪等先进设备,具有CASS5.0测绘内外业一体化成图软件、MapGIS、Mapinfo等国内外GIS软件。有与之配套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等实验室。近5年已承担并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1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和广西区重点项目10余项,课题经费200余万元。《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是将力学、土木工程学、地质学原理用于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的一门科学。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有利与不利的因素,论证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各类地质灾害等。本学科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工程师) 7 人,注册监理工程师 15人,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 3 人。该学科设有原位测试室、GIS研究中心、测量试验室、计算机试验室、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中心和近二年投资2000多万建设的地质工程中心、投资1000多万建设的结构试验中心,具有良好的实践科研条件。《分析化学》专业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取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是解决有关物质体系问题的关键技术。其研究领域涉及科学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该学科拥有教学科研人员二十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是学校重点学科之一。经过十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本学科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化学计量学与光谱分析、电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环境与生物分析化学、色谱分析与分离富集技术等。目前本学科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学科带头人基金等在内的项目十余项。《材料学》专业材料学为广西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点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为研究范围。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广西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学科具备从材料设计、合成到测试表征一系列的良好研究条件。材料学学科目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学术队伍,其中有教授4人(博导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目前在研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学科五次获美国国际衍射数据中心(ICDD)重要贡献证书,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是研究材料制备、成型加工工艺及其控制与相关设备和理论的应用基础科学。本学科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学科,近年来加大了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的建设,建成了研究设施先进的学习、科研基地,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近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多项,获省部级奖4项,科研成果产业化或转让8项。《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对生物技术人才日益增长需求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新兴学科。我校的应用化学专业已逐步形成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应用电化学技术、天然有机化学及功能材料合成化学等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目前,本专业已有教学、研究与实验人员20多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职博士3人,硕士生导师6人。目前本学科点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近年来,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百多篇,其中被SCI、EI及ISTP收录近50篇。《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是以控制系统中的检测元件、自动化仪表和其它控制装置为对象,以被控对象信息获取和处理为核心,研究控制系统部件及其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制造业信息化和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中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学科培养从事各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制造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网络、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1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4人。近年来,共完成了二十多项高水平的省部级项目和军工预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了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0多篇),出版专著3部,教材8部,授理专利1项。《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学科之一,本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本专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值模拟与成像、图像处理、自动化、仪器仪表和制造业信息化等学科领域,主要培养从事各类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数值模拟与成像、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数据库应用技术、计算数学等。本学科已拥有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12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8人。近三年来,已经完成了二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军工预研项目,在国内外的专业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0多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0部。《旅游管理》专业我校的旅游管理学科设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经济管理、旅游资源经济、生态旅游与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民族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旅游人类学等研究方向。设有旅游中心实验室(下设8个专业实验室)并建立了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目前,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9人,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95%。近年来,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获得的各种奖项有40多种,其中省部级以上的奖项有6项。《企业管理学》专业企业管理学科主要为企业单位培养输送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证券等高级管理人才,我国进入WTO后,尽快与国际接轨急需大量的企业管理人才。企业管理学科现有七个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与危机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技术经济评价、金融工程和国际贸易。该学科拥有一支力量强大的学术队伍,有管理学博士6名,教授、副教授22名,兼职教授中有5名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省级课题36项,大型企业委托项目18项。已累计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50余部,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城市建设杂志社》组稿编辑直接审稿,审核通过即可发表。《城市建设杂志社》(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是国家级期刊,收稿范围: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栏目安排:建筑管理栏目: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工程管理、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地质勘探、环保工程、地基基础、暖通技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综述等。水电管理栏目:电气设计、水电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水电工程勘测、水电施工技术、技改和检修、电网工程建设、电力设备制造、综述等。路桥管理栏目:工程勘测、路面工程、路基建设、道路设计、桥梁设计、桥梁施工、交通运输管理、智能交通、综述等。
《中国教工》期刊是国家级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系中国教育总工会会刊、G4纯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社总署批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
《中国科技人才》杂志是科技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同时该杂志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主办。
扩展资料:
《中国科技人才》杂志投稿要求:
1、作者投稿要求:观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简练,体现科学性、可读性和创新性。字数以3000-10000字符(2版起发)为宜。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
2、文章学术规范:作者要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3、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技人才-《中国科技人才》杂志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教工-关于我们
《中国教工》是教育工会会刊,不是学术期刊,没有公开上知网 维普 万方等
我是这样的,两个封面除了期号以外,其他的都是一样的。真正的《中国教工》是月刊,每年最多只有12期,我收到的却是15期!这个连增刊都不算,百分百假刊!的太惨了。
中国教工 不要再相信这个刊物了。收费后 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