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李刚发表的医学论文题目

李刚发表的医学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李刚发表的医学论文题目

先后在《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Plant Cell》、《Cell Research》、《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和专业综述100余篇,SCI收录50余篇,SCI他引500余次,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1. Gang Li, Hamad Siddiqui, Yibo Teng, Rongcheng Lin, Xiang-yuan Wan, Jigang Li, On-Sun Lau, Xinhao Ouyang, Mingqiu Dai, Jianmin Wan, Paul Devlin, Xing Wang Deng and Haiyang Wang. Coordinate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underlying the circadian clock in Arabidopsis. Nature cell biology, 2011, 13 (5), 616-622.2. Xinhao Ouyang*, Jigang Li*, Gang Li*, Bosheng Li*, Beibei Chen, Huaisun Shen, Xi Huang, Xiaorong Mo, Xiang-yuan Wan, Rongcheng Lin, Shigui Li, Haiyang Wang and Xing Wang Deng. Genome wide targets analysis of FAR-RED ELONGATED HYPOCOTYLS3 in Arabidopsisreveals its novel function in Arabidopsis development. The Plant Cell, 2011, 23 (7),2514-2535. *co-first author.3. On Sun Lau, Xi Huang, Jean-Benoit Charron, Jae-Hoon Lee, Gang Li and Xing Wang Deng. Interaction of Arabidopsis DET1 with CCA1 and LHY in mediating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in the plant circadian clock. Molecular Cell, 2011. 43,703-712.4. Gang Li and Hongwei Xue. Arabidopsis PLDζ2 stimulates auxin responses through regulating vesicle trafficking. the Plant Cell, 2007,19(1):281-95.5. Gang Li, Fang Lin and Hongwei Xue. Genome-Wide Analysis of Phospholipase D Family Genes in Oryza sativa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OsPLDβ1 Involved in Seed Germination. Cell Research, 2007, 17(10), 881-94.6. Jigang Li, Gang Li, Shumin Gao, Cristina Martinez, Guangming He, Zhenzhen Zhou, Xi Huang, Jae-Hoon Lee, Huiyong Zhang, Yunping Shen, Haiyang Wang and Xing Wang Deng. 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factor ELONGATED HYPOCOTYL5 plays a role in th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phytochrome A Signaling. the Plant Cell, 2010, 22 (11), 3634-3649.7. Huixia Yang, Hong Liu, Gang Li, Juanjuan Feng, Huanju Qin, Xin Liu, Hongwei Xue and Daowen Wang. Reduction of root flavonoid level and its potential involvement in lateral root emergenc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grown under low phosphate supply.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2009, 36(6) 564–573.8. Stefano Mancuso, Anna Maria Marras, Sergio Mugnai, Markus Schlicht, Viktor Zársky, Gang Li, Li Song, Hong-Wei Xue and Frantisek Baluska. Phospholipase Dζ2 Drives Vesicular Secretion of Auxin for Its Polar Cell-Cell Transport in the Transition Zone of the Root Apex. Plant Signaling & Behavior 2007, 2(4), 240-244.专业综述1. Hongwei Xue, Xu Chen and Gang Li. Involvement of phospholipid signaling in plant growth and hormone effects. Curr Opin Plant Biol 2007, 10: 483-489.2. Jigang Li, Gang Li, Haiyang Wang and Xing wang Deng. Phytochrome Signaling Mechanism. The Arabidopsis Book, 2011, e1048.

已从事神经外科专业19年,工作兢兢业业,技术精益求精。独立完成了许多难度较大的手术,如脑干肿瘤切除术、颅底肿瘤切除术、岩斜区肿瘤切除术、脑血管畸形切除术及复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等,近几年先后开展了扩大前颅窝底入路肿瘤切除、导航引导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等新手术。在山东省率先开展单侧开颅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手术获得成功,使术前濒临死亡的病人重获新生。2001年采用创新手术入路一次手术切除颅内9个不同部位的肿瘤,此病例获当年齐鲁医院危重病人抢救一等奖,随后又获得2001年度危重病人抢救三等奖及优秀新技术三等奖各1项,2002年获危重病人抢救三等奖及优秀新技术三等奖各1项,2003年获危重病人抢救三等奖和优秀新技术奖各1项,2005年获新技术三等奖1项。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基金、省科委、卫生厅及院级课题8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各1项,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7项,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获山东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优秀医学论文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30余篇,主编、副主编及参编著作10部。多年来一直参与对医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年轻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教学和培养,已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7名。2003年获山东大学医学院英语讲课比赛第1名,同年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多媒体教学比赛二等奖,2003年度被评为课堂授课先进教师,2006年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双语教学比赛第1名。

李刚发表的论文题目

目前,全球汽车数量呈现大规模的增长趋势,汽车尾气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我整理了汽车尾气治理技术论文,欢迎阅读!

汽车尾气治理技术方法概述

摘 要:目前,全球汽车数量呈现大规模的增长趋势,汽车尾气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尾气治理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汽车尾气内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严重破坏大气环境,尾气治理也面临较大的压力,为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性,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本文主要针对汽车尾气的治理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汽车尾气;治理技术;污染

汽车行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捷,逐渐成为普遍的大众交通工具,但是汽车尾气排放治理一直是环境保护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汽车尾气中存在大量的有害物质,破坏大气环境,所以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以及高效的净化尾气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共同维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一、汽车尾气的污染分析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非常大,如果汽车尾气不经治理直接排放,会严重危害到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汽车尾气中的污染主要包括:(1)氮氧化物,此类污染物本身存在毒性,再加上紫外线的分解,直接形成二次污染,氮氧化物排放严重的地区,会出现光化学烟雾,不仅破坏了大气环境,更重要的是危害人体健康;(2)CO、HC,同属于危害极高的气体,此类气体长期混合在空气中,能够引起人体中毒,而且此类污染物在游离状态下的排除难度非常高;(3)二氧化碳,其属于汽车尾气的主要产物,引发严重的温室效应,直接破坏了大气的保护层。

二、汽车尾气的治理技术

汽车尾气的治理关键主要集中在汽车的发动机部分,治理技术可分为燃烧净化技术和尾气净化技术两部分。

(一)燃烧净化技术。燃烧净化技术的治理对象是汽车发动机的内部,主要降低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燃烧净化技术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1 电控点火系统的应用。电控点火系统在汽车发动机内部控制中,提供充足的点火能量,保障准确点火,避免汽车因点火问题发生污染。电控点火系统着实提高了混合气的质量,促使其在不同的点火条件下,均能实现精确点火,防止汽车因点火不足而发生污染性燃烧。部分汽车的电控点火系统已经做了改进,通过控制点火,完善电控点火系统在发动机中的应用,提供最佳点火状态,着实降低了CO、HC等的排放量。

1.2 可变进气管道。改进进气管道的供气效率能够促进完全燃烧,可变进气管道适度控制进气管,利用可变进气过程中的波动条件,优化进气管道的工作状态。进气管道的长度是可变的,其可根据发动机的状态变化进气管道,发动机的转速变低时,可以选择长距离供气,转速加快时,转变为短距离供气,由此发动机不论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得到最佳的供气量,实现充分燃烧。

1.3 电控燃油喷射。电控燃油喷射控制能够保障空燃比处于最佳状态,促使燃油具备充分燃烧的条件,避免发动机内部产生有害物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比较多,有利于燃烧净化,汽车发动机在电控燃油喷射的作用下,能够提高喷油的质量,可以根据汽车发动的需求,不断调整供油系统,提供精准的供油量。因此电控燃油喷射通过控制燃烧条件,有利于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最主要的是保障充分燃烧,避免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及烟尘微粒。

(二)尾气净化技术。尾气净化技术作用在汽车发动机的外排部分,利用净化技术治理汽车尾气,实现安全排放,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性。

2.1 过滤与再生。过滤与再生是尾气净化技术的基础部分,由过滤和再生装置构成,主要净化汽车尾气中的颗粒。尾气净化中的过滤装置,可排除尾气中的特定颗粒,吸附含有毒害物质的烟气,以免其排放到大气中,过滤装置的吸附效率高达80%。同时过滤与再生装置还具有重新利用的功能,将可利用的气体重新送入汽车发动机系统内,体现节能环保的技术优势。

2.2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在尾气净化中负责控制转化与传感部分,构成尾气净化装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三元催化转化器,利用催化还原的方式,将有毒的氮氧化合物转化成没有危害的氮气和氧气,再次利用导管将氧气重新输送到发动机耗氧环节。根据试验分析,三元催化转化器在闭环控制中,当空燃比控制在14.6:1的范围内时,催化转化的效率可以提高到90%,大大提高了尾气净化的水平。

2.3 AIR系统。AIR系统有利于尾气净化技术的应用,其可提高尾气净化的效率,发挥高质量的辅助作用。AIR辅助尾气净化技术闭环控制的环节,能够深层次的净化汽车尾气。 AIR系统与三元催化转化器配合,采取燃烧的方式消耗掉尾气中的HC、CO等有害气体,此类有害物质会以水和二氧化碳的方式排放到空气中,强化汽车的尾气治理。

三、汽车尾气的治理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尾气治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高端的治理方法已经投入汽车尾气治理应用中,比较典型的治理方法包括:磁化净化方法、等离子处理方法等。

(一)磁化净化方法。磁化净化的治理方法能够改变汽车燃油中的构成,促使燃油具备充分燃烧的条件,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尾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大量污染气体,经磁化净化方法治理后,尾气的质量可得到很明显的提升,而且还在不同程度上调节了气体的有效燃烧,符合汽车尾气的治理要求。

(二)等离子处理方法。等离子处理方法在汽车尾气治理中较高的效率,具有全面净化的优势。等离子的活性非常高,其可治理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还可利用二次治理的方法,避免出现尾气污染。等离子处理方法可以在空气进入汽车发动机之前实行治理,保障空气内含有足量的可燃性氧气,利用不同状态的氧气,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以此来氧化尾气中的CO、HC,提升尾气治理的水平。等离子处理方法在尾气治理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不仅可以降低尾气中的污染物,还可起到还原作用,重点还原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无污染的气体,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四、结束语

大气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因此保障空气洁净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由于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危害较大,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可靠的治理方法,充分发挥治理技术的过滤和净化作用,严谨处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物质,从技术层面探讨更先进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尽快实现汽车尾气的零污染排放,保障汽车行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大国,袁宗宣,谢春梅,赵君科,贺克斌.等离子体汽车尾气治理技术[J].重庆环境科学,2003,02:28-32+60.

[2] 张圣宇,张兴安. 汽车尾气有害物质治理技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07:81-84.

[3] 刘明海,邬钦崇,俞国扬,梁荣庆,任兆杏,胡希伟.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汽车尾气治理的发展动向[J]. 环境科学动态,1999,03:18-20.

[4] 邵宇,李国祥,艾萍.汽车尾气污染治理技术新进展[J].云南化工,2005,06:68-70+59.

作者简介:李刚(1977-),男,陕西西安,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环境保护。

张瑞军(1983-),男,陕西榆林,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环境工程。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汽车尾气治理技术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国际贸易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张晓京,张玉喜,赵丽丽,张路蓬.货币危机理论和汇率理论:发散与交融[J].经济研究导刊.2013(05).

[2]唐斌.资本理论的脉络及延展[D].复旦大学,2013.

[3]杨宏.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4]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5]黄雯.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D].福建师范大学,2011.

[6]李翀.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J].学术研究.2013(01).

[7]黄先禄.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2).

[8]陈雨露,侯杰.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5(05).

[9]齐行黎,孙伯良,张志海.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看我国汇率制度建设[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10]罗红兰.谈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J].山西财税.2005(04).

[11]沈国兵.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比较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05).

[12]黄先禄.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13]许罕多.新汇率理论[D].吉林大学,2006.

[14]朱宗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D].河南大学,2010.

[15]贾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

[16]谢振东.关于交易者心理预期对汇率影响的量化问题探索[D].中共中央党校,2010.

[17]叶莉,林瑞凤.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理论探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03).

[18]赵文胜,张屹山.货币政策冲击与人民币汇率动态[J].金融研究.2012(08).

[19]赵斌.漫谈从马克思主义的汇率观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06).

[1]徐盈之,郭进.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碳排放责任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1).

[2]赵兴国,潘玉君,王爽,姚辉,崔文芳.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及其动态预测——基于“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新方法[J].资源科学.2011(03).

[3]任力,黄崇杰.中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03).

[4]刘华军,闫庆悦.贸易开放、FDI与中国CO2排放[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03).

[5]诸大建.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J].学术月刊.2013(10).

[6]彭水军,张文城,曹毅.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是否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基于地级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3(08).

[7]黄娟,田野.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2(08).

[8]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04).

[9]陈琰,由黎,赵淳,胡荣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生态足迹核算[J].资源科学.2010(07).

[10]杨来科,张云.基于环境要素的“污染天堂假说”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国行业CO2排放测算和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04).

[11]陆旸.从开放宏观的视角看环境污染问题: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12(02).

[12]刘耕源,杨志峰,陈彬.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城市代谢过程研究——理论与方法[J].生态学报.2013(15).

[13]宋树理.马克思国际不平等交换思想的动态博弈新解[J].当代经济研究.2013(05).

[14]严立冬,陈光炬,刘加林,邓远建.生态资本构成要素解析——基于生态经济学文献的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05).

[1]张恒义,刘卫东,王世忠,单娜娜,梁红梅.“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以浙江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01).

[2]王闰平,荣湘民.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8(10).

[3]蔡九菊,王建军,张琦,李广双.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对CO2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8(01).

[4]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LeonardK.Cheng,K.C.Fung,Yun-WingSung,祝坤福,裴建锁,唐志鹏.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05).

[5]刘建兴,王青,初道忠,顾晓薇,李广军,梁桂燕.中国三大产业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生态环境.2007(02).

[6]毕秀水.我国经济有效增长研究——基于自然资本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学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03).

[7]陈艳莹,原毅军.基于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条件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04).

[8]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陈东景.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02).

[9]仇睿,姚俭建.自然资本简论[J].东南学术.2002(01).

[10]李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物质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11).

[11]刘宇辉,彭希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5).

[12]黄玖立,李坤望.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06).

[13]杨充霖,文先明.自然资本的起因、含义及问题[J].求索.2006(04).

[14]曹淑艳,谢高地.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生态足迹模型[J].生态学报.2007(04).

[15]林娅,孙文营.深化自然资本理念与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5).

[1]金实.一本书读懂经济学[M].九州出版社,2010年1月.

[2]李毅.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可能遭遇的保障措施和几种特保措施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4期:第105-108页.

[3]乔生.‘特保条款’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评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5期,第102页.

[4]钱磊.论特保条款中几个主要问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页.

[5]华民.西方混合体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6]郑秉文.公司治理:美国模式之谜[N].经济观察报,2002-08-12.

[7]李俊江.论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2003-9-28.

[8]还有许多纸和电视上的新闻,因看的时候没有仔细记录,故现在不能详尽的罗列.

[1]陈策.外国直接投资的国际贸易效应:基于我国行业数据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3):28-33

[2]陈丽珍,王术文.技术扩散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2):56

[3]黄晓玲. 我国中西部区位优势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类型定位[J]. 国际贸易问题, 2003,(01) .

[4]姚利民 ,唐春宇. 独资与合资方式的技术溢出效果比较[J]. 国际贸易问题, 2005,(10) .

[5]崔到陵,任志成.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人力资本成长的实证分析——以“长三角”为例[J]. 国际贸易问题, 2006,(03) .

[6]平新乔等.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闭.世界经济,2007(8):3-13

[7]秦晓钟,胡志宝.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江苏经济探讨,1998(4):47-50

[8]饶燕.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技术扩散途径的门槛回归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07

[9]Cheung, K.Y., Lin P. Spillover effect 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rovince vincial dat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4, 15 (1):25-441.

[10]Hejazi,Walid,Sufarian,Edward.A.Trade,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R&D Spillover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30 (3) :491-511 .

[11]Kokko, A.T. Technology,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4, 42 (2) :279-293 .

[12]熊晶晶,史本山.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机理研究[J]. 商业研究, 2006,(22) .

[13]陈涛涛,宋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的政策要素研究[J].金融研究,2005(5):56-66

[14]崔到陵,任志成.外国,[J].国际贸易问题,2006(3):87-93

[15]代谦,别朝霞.外国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数据[J].经济论坛,2006(4):59-65

齐鲁医院李刚发表的论文

是齐鲁医院,齐鲁医院的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且专家都是出国深造过的。

教授,生于1959年11月,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天津大学精仪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8年天津大学精仪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学院客座教授,教授生物医学电子学。1996年3月至1997年3月,在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做访问学者。近年来完成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2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30篇,正式出版著作15部。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成果1项。主讲生物医学电子学、医用电子仪器、单片机原理、数字信号微处理器的原理及其应用、现代仪器电路、专业外语等课程。

先后在《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Plant Cell》、《Cell Research》、《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和专业综述100余篇,SCI收录50余篇,SCI他引500余次,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1. Gang Li, Hamad Siddiqui, Yibo Teng, Rongcheng Lin, Xiang-yuan Wan, Jigang Li, On-Sun Lau, Xinhao Ouyang, Mingqiu Dai, Jianmin Wan, Paul Devlin, Xing Wang Deng and Haiyang Wang. Coordinate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underlying the circadian clock in Arabidopsis. Nature cell biology, 2011, 13 (5), 616-622.2. Xinhao Ouyang*, Jigang Li*, Gang Li*, Bosheng Li*, Beibei Chen, Huaisun Shen, Xi Huang, Xiaorong Mo, Xiang-yuan Wan, Rongcheng Lin, Shigui Li, Haiyang Wang and Xing Wang Deng. Genome wide targets analysis of FAR-RED ELONGATED HYPOCOTYLS3 in Arabidopsisreveals its novel function in Arabidopsis development. The Plant Cell, 2011, 23 (7),2514-2535. *co-first author.3. On Sun Lau, Xi Huang, Jean-Benoit Charron, Jae-Hoon Lee, Gang Li and Xing Wang Deng. Interaction of Arabidopsis DET1 with CCA1 and LHY in mediating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in the plant circadian clock. Molecular Cell, 2011. 43,703-712.4. Gang Li and Hongwei Xue. Arabidopsis PLDζ2 stimulates auxin responses through regulating vesicle trafficking. the Plant Cell, 2007,19(1):281-95.5. Gang Li, Fang Lin and Hongwei Xue. Genome-Wide Analysis of Phospholipase D Family Genes in Oryza sativa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OsPLDβ1 Involved in Seed Germination. Cell Research, 2007, 17(10), 881-94.6. Jigang Li, Gang Li, Shumin Gao, Cristina Martinez, Guangming He, Zhenzhen Zhou, Xi Huang, Jae-Hoon Lee, Huiyong Zhang, Yunping Shen, Haiyang Wang and Xing Wang Deng. 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factor ELONGATED HYPOCOTYL5 plays a role in th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phytochrome A Signaling. the Plant Cell, 2010, 22 (11), 3634-3649.7. Huixia Yang, Hong Liu, Gang Li, Juanjuan Feng, Huanju Qin, Xin Liu, Hongwei Xue and Daowen Wang. Reduction of root flavonoid level and its potential involvement in lateral root emergenc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grown under low phosphate supply.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2009, 36(6) 564–573.8. Stefano Mancuso, Anna Maria Marras, Sergio Mugnai, Markus Schlicht, Viktor Zársky, Gang Li, Li Song, Hong-Wei Xue and Frantisek Baluska. Phospholipase Dζ2 Drives Vesicular Secretion of Auxin for Its Polar Cell-Cell Transport in the Transition Zone of the Root Apex. Plant Signaling & Behavior 2007, 2(4), 240-244.专业综述1. Hongwei Xue, Xu Chen and Gang Li. Involvement of phospholipid signaling in plant growth and hormone effects. Curr Opin Plant Biol 2007, 10: 483-489.2. Jigang Li, Gang Li, Haiyang Wang and Xing wang Deng. Phytochrome Signaling Mechanism. The Arabidopsis Book, 2011, e1048.

已从事神经外科专业19年,工作兢兢业业,技术精益求精。独立完成了许多难度较大的手术,如脑干肿瘤切除术、颅底肿瘤切除术、岩斜区肿瘤切除术、脑血管畸形切除术及复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等,近几年先后开展了扩大前颅窝底入路肿瘤切除、导航引导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等新手术。在山东省率先开展单侧开颅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手术获得成功,使术前濒临死亡的病人重获新生。2001年采用创新手术入路一次手术切除颅内9个不同部位的肿瘤,此病例获当年齐鲁医院危重病人抢救一等奖,随后又获得2001年度危重病人抢救三等奖及优秀新技术三等奖各1项,2002年获危重病人抢救三等奖及优秀新技术三等奖各1项,2003年获危重病人抢救三等奖和优秀新技术奖各1项,2005年获新技术三等奖1项。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基金、省科委、卫生厅及院级课题8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各1项,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7项,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获山东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优秀医学论文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30余篇,主编、副主编及参编著作10部。多年来一直参与对医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年轻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教学和培养,已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7名。2003年获山东大学医学院英语讲课比赛第1名,同年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多媒体教学比赛二等奖,2003年度被评为课堂授课先进教师,2006年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双语教学比赛第1名。

李志刚北中医发表论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去的优秀翘楚不胜其数,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近因为采访接触到的一个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雪茜老师

王雪茜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王庆国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以及全国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弟子,致力于探索经典方剂的现代应用。

在这次采访中老师提出认为在中医经典的理论其实很多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我们现在去理解它,有的时候觉得似难非难、似易非易,觉得他说的道理很浅显,但是依旧惊讶于为什么古人能够想出来这么精妙的道理呢?老师对于科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的看法都有很深刻的看法,也在提示我们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在这条学医之路上应该刻苦坚定的方向。

老师谈起自己是如何学习、综合理论,如何学习中医经典,中医经典对我们大学生的意义,经典方剂如宝库般的重要性以及经典理论在她的科研中的奇妙印证。听完这些,我不禁思考对于学习和背诵反复的枯燥的学习进程后,才有融会贯通,灵活自如。中医药,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

正如王雪茜老师所言,“中医之路是我们将要走的一条光荣但充满险阻的道路“。中医典籍浩如烟海,思想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纵横数千年,我们宛如初入海洋的小船,跌跌撞撞,但又无比谨慎的采撷古人的智慧来填充自己。

我谈这次采访的内容和感受,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通过老师们身上对于中医学习和科研的严谨,在中医之路上的不断探索,感受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人的责任和方向。

(以上图片来源于本次访谈的视频截图)

介绍一个我的导师的导师:

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的教学、应用和研究,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的全国中医经典著作示范教学主讲人。

郝教授首先提出,消除肿瘤产生的环境,活泼人体的生机,是治疗的重要原则,而在如何活泼人体的问题上,教授是从疏导活泼少阳来思考并实践的。大家可能会疑惑,选取少阳,有什么依据呢?

教授说,《黄帝内经》把春三月和寅、卯、辰(早晨)这三个时辰叫做少阳,古人又常讲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很自然想到,可否有“一人之计在于少阳”。去论证这个推导是否正确,教授引导我们回忆人体的少阳——胆和三焦,对人的精神情志的影响,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

现在的国医大师中,对王琦先生印象最深刻。

王琦国医大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毕业后从事内科呼吸并专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系疾病,咳嗽、喘证、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等。

作为北中医16级的学生,我的好多老师都是王琦教授的学生,老师们谈起王琦教授,语气里总免不了的自豪感,王琦教授真的是配的上国医大师称号的中医人。

浅谈一下我了解的王琦教授吧~

1. 中医体质学创始人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王琦教授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如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禀赋遗传论,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背景。

其中最著名的是,“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

中医体质学应用范围广泛,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实现个体化诊疗,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

2. 男科学创始人

作为男科学的创始人、学科带头人,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男科系统专著《中医男科学》,将男科分化成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

这就是几点个人对王琦教授的了解啦,希望对您有帮助~~

1975.10——1978.02广西河池地区气象台报务员(其间:1975.10——1976.10广西气象学校技术干部训练班学习)1978.02——1982.12广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学习1982.12——1985.05广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师1985.05——1989.03广西中医学院教师、教学秘书1989.03——1994.12广西中医学院基础部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1994.12——1998.10广西中医学院基础部、基础医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其间:1996.03--1996.06教育部中南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学习)1998.10——2000.10广西中医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2000.10——2001.05广西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其间:2001.02——2001.05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地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2001.05——2003.10广西桂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8.09——2001.07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03.10——2004.01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2004.01——2008.02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2008.02——2008.02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2008.02——2013.01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市长2013.01—— 广西来宾市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十二届人大表

西电李刚发表的论文

ieee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

IEEE一般指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下面,我为大家分享ieee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姚芝凤. 磁悬浮机床主轴控制方法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2] 程晓菊. SAE J1939网络管理协议的实现及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3] 陈振东. 载重轮胎动平衡实验机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4] 关静. MicroCANopen协议栈的实现及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5] 宋爱玲. 一种基于PEGASIS的无线传感网链式分层路由协议[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6] 宋俊毅. 轻量级IPSec协议一致性测试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7] 王会利. 载重轮胎动平衡机的研究[D]. 天津大学 2008

[8] 陈溪. 未来网络组件行为的动态感知与组件聚类机制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9] 王珠珠. 嵌入式操作系统裁剪技术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10] 刘兴贵. 容迟与容断网络中信任协作机制的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1] 钱雅秋.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Sybil攻击防御与检测技术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2] 窦轶. 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数据查询技术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3] 汪凯. 基于智慧物流平台的安全通信协议的实现与应用[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4] 宋柳柳. 基于动态层的簇间路由协议DLCR的.研究与仿真[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5] 孙皓. 统一通信系统规划与实施[D]. 南京邮电大学 2014

[1] 白莉娟. 基于脑机接口的资源管理器[D].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 徐发荣,张涛,高建卫. 一种基于W91284PIC的外设端双向并口设计[J].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1(05)

[3] 邹志成. 应急响应联动系统模型的研究和典型工具的建立[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4] 李兴锋. 基于S-57国际标准的电子海图显示与导航系统[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5] 孙小平. 嵌入式IPv6实时通信技术的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6] 黄晓曦. 基于SOPC的1553B总线接口的研究与设计[D]. 福州大学 2010

[7] 林嘉洪. 基于ARM和FPGA的数控系统人机接口设计[D].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8] 刘勇杰. 面向手机应用的TFT-LCD驱动芯片版图设计[D]. 天津大学 2013

[9] 罗波. 基于XDSP64的多接口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

[10] 马俊. 数字视频接口(DVI)发送器的设计与实现[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11] 陈锦葵. 网络管理系统中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12] 王珠珠. 嵌入式操作系统裁剪技术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13] 袁小勇. 电子海图无缝拼接显示技术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14] 何继成,王厚生,陈长敏. 打印机IEEE1284并行接口的设计[J]. 计算机工程. 1998(12)

[15] 侯伯亨,李伯成编着.十六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2

[1] 安笑蕊. 电能路由器的研究与应用[D]. 天津大学 2014

[2] 黄鑫,王永福,张道农,李芹,卞宝银. 智能变电站IEC61588时间同步系统与安全评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13)

[3] 许铁峰,徐习东. 高可用性无缝环网在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应用[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10)

[4] 谢志迅,邓素碧,臧德扬. 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冗余技术[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09)

[5] 唐敏. 基于OMNeT++的INET框架消息传递研究[J].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1(01)

[6] 李永亮,李刚. IEC61850第2版简介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望[J]. 电网技术. 2010(04)

[7] 王洋. 电信网中基于IEEE 1588标准的时钟同步研究[D]. 浙江大学 2010

[8] 叶卫东,张润东. IEEE 1588精密时钟同步协议2.0版本浅析[J]. 测控技术. 2010(02)

[9] 余贻鑫,栾文鹏. 智能电网述评[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34)

[10] 熊瑞辉. 多传感器系统在智能轮胎中的应用[D]. 天津大学 2014

[11] 刘建才. 基于PVDF多传感器的轮胎防抱死仿真研究[D]. 天津大学 2012

[12] 庾智兰,李智. 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最佳主时钟算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11)

[13] 李振杰,袁越. 智能微网--未来智能配电网新的组织形式[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17)

[14] 胡巨,高新华. SNTP对时方式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应用[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03)

[15] Song Ye. Beidou Time Synchronization Receiver for Smart Grid[J]. Energy Procedia . 2011

亢海龙,男,陕西宝鸡人,博士。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意大利比萨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亢海龙博士近年来主要从事雷达信号处理方面的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单/多基ISAR高分辨二维及三维成像,(2)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ISAR成像及ISAR目标识别。(3)用于智慧交通的路侧及车载毫米波雷达成像。亢海龙博士作为主要成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装发领域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173JCJQ、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际权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并担任IEEE TGRS、DSP、RSN、IEEE Sensors Journal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亢海龙博士曾被授予“全国成长成才优秀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先后在《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Plant Cell》、《Cell Research》、《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和专业综述100余篇,SCI收录50余篇,SCI他引500余次,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1. Gang Li, Hamad Siddiqui, Yibo Teng, Rongcheng Lin, Xiang-yuan Wan, Jigang Li, On-Sun Lau, Xinhao Ouyang, Mingqiu Dai, Jianmin Wan, Paul Devlin, Xing Wang Deng and Haiyang Wang. Coordinate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underlying the circadian clock in Arabidopsis. Nature cell biology, 2011, 13 (5), 616-622.2. Xinhao Ouyang*, Jigang Li*, Gang Li*, Bosheng Li*, Beibei Chen, Huaisun Shen, Xi Huang, Xiaorong Mo, Xiang-yuan Wan, Rongcheng Lin, Shigui Li, Haiyang Wang and Xing Wang Deng. Genome wide targets analysis of FAR-RED ELONGATED HYPOCOTYLS3 in Arabidopsisreveals its novel function in Arabidopsis development. The Plant Cell, 2011, 23 (7),2514-2535. *co-first author.3. On Sun Lau, Xi Huang, Jean-Benoit Charron, Jae-Hoon Lee, Gang Li and Xing Wang Deng. Interaction of Arabidopsis DET1 with CCA1 and LHY in mediating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in the plant circadian clock. Molecular Cell, 2011. 43,703-712.4. Gang Li and Hongwei Xue. Arabidopsis PLDζ2 stimulates auxin responses through regulating vesicle trafficking. the Plant Cell, 2007,19(1):281-95.5. Gang Li, Fang Lin and Hongwei Xue. Genome-Wide Analysis of Phospholipase D Family Genes in Oryza sativa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OsPLDβ1 Involved in Seed Germination. Cell Research, 2007, 17(10), 881-94.6. Jigang Li, Gang Li, Shumin Gao, Cristina Martinez, Guangming He, Zhenzhen Zhou, Xi Huang, Jae-Hoon Lee, Huiyong Zhang, Yunping Shen, Haiyang Wang and Xing Wang Deng. 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factor ELONGATED HYPOCOTYL5 plays a role in th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phytochrome A Signaling. the Plant Cell, 2010, 22 (11), 3634-3649.7. Huixia Yang, Hong Liu, Gang Li, Juanjuan Feng, Huanju Qin, Xin Liu, Hongwei Xue and Daowen Wang. Reduction of root flavonoid level and its potential involvement in lateral root emergenc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grown under low phosphate supply.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2009, 36(6) 564–573.8. Stefano Mancuso, Anna Maria Marras, Sergio Mugnai, Markus Schlicht, Viktor Zársky, Gang Li, Li Song, Hong-Wei Xue and Frantisek Baluska. Phospholipase Dζ2 Drives Vesicular Secretion of Auxin for Its Polar Cell-Cell Transport in the Transition Zone of the Root Apex. Plant Signaling & Behavior 2007, 2(4), 240-244.专业综述1. Hongwei Xue, Xu Chen and Gang Li. Involvement of phospholipid signaling in plant growth and hormone effects. Curr Opin Plant Biol 2007, 10: 483-489.2. Jigang Li, Gang Li, Haiyang Wang and Xing wang Deng. Phytochrome Signaling Mechanism. The Arabidopsis Book, 2011, e1048.

1 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结论,因为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不同,选择最值得跟的导师也会有所不同。2 但是,可以从导师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实验设备等方面考虑,找到最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导师。同时,可以关注导师是否对学生有耐心、是否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等。3 如果你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可以参考学长学姐的选择和建议,同时可以和导师交流,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对学生的要求。总之,选择最值得跟的导师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最终以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为主导。

  • 索引序列
  • 李刚发表的医学论文题目
  • 李刚发表的论文题目
  • 齐鲁医院李刚发表的论文
  • 李志刚北中医发表论文
  • 西电李刚发表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