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孟子论文发表视频

孟子论文发表视频

发布时间:

孟子论文发表视频

众所周知,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孟子仁政学说中的两项主要原则即经济原则和道德教化原则做一番阐释。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两个必然之前提,此两前提互为补充说明,缺一不可。一前提为井田经界之准确划分(“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另一前提为百姓民众生无衣帛渔肉之忧,死无送终厚敛之虞(“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认为,实施仁政一定要从正经界开始,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1]经界不正,就会导致各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滋生及暴君污吏胡作非为、无是非曲直价值标准等混乱局面的出现。若井田之经界划得准确,皆为百亩之田,“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因此,正经界是实施仁政之第一要务。经界既正,孟子设想的西周时期实行过的井田制便有了实施的可能[2],正经界是正井田的基础,正井田是正经界之必然。“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3]孟子所说的“耕者九一”具体说就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家,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4]。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与西周初年实行的井田制已大不相同,带有理想化的成分在内。孟子设计的井田制是以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制度,其政治目的就在于使庶民百姓都能牢牢扎根于土地之上,从而达到“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5]的目的,百姓民众才会无衣帛渔肉之忧,送终厚敛之虞。做到了“正经界”和“养生丧死无憾”,只是孟子实施仁政王道的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解体,对社会政治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形成了“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同乐”的社会风尚。孔子曾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6]在孔子看来,只有解决了庶民百姓的生计问题,消除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才能使社会达到稳定和谐的局面。可见,关注庶民百姓的生存条件、生活状态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其仁政思想体系中同样把儒家的这一鲜明思想主题作为自己的题中应有之义。孟子针对当时社会上兵燹不已、战乱不断,庶民百姓“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7]的悲惨局面,指出要让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制民恒产的问题。如果说“正经界”与“养生丧死无憾”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基础的话,那么,制民恒产就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的第一步。所谓“制民恒产”就是为百姓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孟子的政治逻辑就是,治民之要在民事,民事之重在民生,民生之保障在民产,有民产之结果是民心向善,民心向善之结果是便于实行仁政。故使民有固定之民产(恒产)便成为孟子推行仁政的当然要务,这就是孟子所强调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8]实行仁政必须从解决棘手的经济问题入手,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入手。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往往突破了孟子仁政思想体系的框架而蕴涵着宝贵的思想资源。具体说来,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主张给民众百姓以足够的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使民众百姓能够自觉地依附在土地上,“死徙无出乡。”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证,才会在此基础上产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保持社会处于和谐与稳定的状态中,若百姓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和保障,就会铤而走险,“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义哉!”[9]民众就会做出危害社会、危害道德的事情,“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善之,故民之从之也轻。”[10]孟子试图从经济生活中去寻找和解释道德意识和观念产生的原因,肯定人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要求的正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庶民百姓的愿望,是一种正确的政治思维方法。孟子的这一表述是在继承其前辈思想家特别是孔子先富后教思想及管子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升华出来的,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真实朴素的反映。孟子得出的结论就是:对广大民众百姓来说,有无恒产至关重要,它是决定国家之兴衰、社会之治乱、政治之是非、政权之安危的最重要前提。因此,如何使民众能够拥有恒产就成为孟子实施仁政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制民恒产”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在满足民众百姓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具体说就是:(1)养老政策。孟子为有恒产者老有所养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好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孟子还以文王善养老为例来说明:“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也。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实,老者足以无失肉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12]这可以说是孟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与《礼记》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子对养老政策的描述是中国早期思想家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种有益探索,对我们今天所实行的养老政策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2)土地政策。所谓土地其实就是孟子所谓的“恒产”。在以农耕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土地无论对广大民众还是对国家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孟子把土地与人民、政事并列为诸侯的三宝,足见孟子对土地问题的重视。孟子主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13]。孟子认为,为政者只有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才能使民众能够世世代代安心于土地劳作,有了充裕的物质财富,国家才会稳定,君主地位才会巩固。(3)渔业政策。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最重要的经济特征之一就是倡导渔盐之利。孟子长期游学于齐国,深受齐文化重商思想的熏陶和影响[14]。像充分利用土地一样,孟子主张开放湖泊河塘,“泽梁无禁”,任人捕捞,百姓就会增加渔业产品。为了避免竭泽而渔现象的出现,应制订禁渔措施,如在规定的时间里禁止捕渔,不得用密网捕渔等,如果按照这一措施执行,则“鱼鳖不可胜食也”[15]。(4)林业政策。与土地政策、渔业政策一样,在林业上,孟子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在以(土葬)棺椁为主要安葬材料的古代社会,拥有一定数量的林木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孟子的意识中,林木并非永久性资源,不可任意无节制地砍伐,而是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砍伐,“斧斤以时入山林,”只有做到循序渐进,林木才有再生长的时间,长此以往,“材木不可胜用也”[16]。材木不可胜用,百姓才能得以厚葬其父母以尽孝道。因为在孟子看来,“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谓当大事。”[17]孟子“制民恒产”的几项政策措施可以说是对孔子重民富民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制民恒产”的第三层含义就是主张发展流通型商业经济和商业生产。显然,这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社会里也是一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了齐文化对孟子思想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耕社会,对商业生产一直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早期法家尽管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进步的措施,但在对待商业问题上却是相当保守落后的,认为发展商业生产势必会影响和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如商鞅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目的就在于逼迫百姓弃商返农[18]。孟子认为,商品只有在流通交换中才能实行其商品价值,这与孟子的社会分工思想是相一致的。孟子认为,对贩运中的商品不必征收关税,“去关市之征”[19],而对欺行霸市的奸商行为,则必须征之关税,“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焉。”[20]这个主张除了有利于发展工商业外,同时也减轻了对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的征税,维护了他们最基本的权益。针对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许行提出的“市价不贰”的主张,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给予了批判。许行的一系列理论是以原始公有制社会为基础提出来的,是不切实际的理论空想。尽管孟子的理论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对许行辈的批判却击中要害,具有非常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孟子对流通型商业经济和商业生产的强调,表明在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不再是纯粹的不受外在思想影响的儒家,而是熔铸了各家各派思想精华的儒家,是为了摆脱困境而不得不调整和改变自身发展方向的儒家,同时也使儒家在与各家各派的争鸣中有了更大的包容性。 民有恒产只是从经济制度上解决了百姓的生产生活资料问题。因为没有恒产,其他一切就根本无从谈起。但如果给了百姓足够的土地,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社会就可以太平无事,就可以顺利推行王道仁政,在孟子看来,这也是不可能的。在制民恒产的同时,还要辅之于取民有制,这一点非常重要,制民恒产与取民有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合则美,分则伤;两者共同构成了孟子仁政思想中的经济利益原则。怎样做到取民有制?孟子有非常明确的主张。首先,孟子反对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主张省刑罚,薄赋税。他希望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1],“明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22]。具体措施就是实行什一税制度,孟子认为最理想的赋税当以古代圣君尧舜所实行的十取一税率为法度标准,“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23]在三代时期,土地归国家和王者所有,不准买卖,即《礼记·王制》所谓的“田里不鬻”制度。自春秋以来,铁器的广泛使用使私有土地的存在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各国统治者不得不制定和出台对私有土地进行征税的管理办法。这样一来,实际上是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论语》中就记载了春秋末期鲁哀公与有若的一段对话,“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4]可见,在土地私有制实行的早期,国家收取十分之二的税率是很高的。孟子反对什二税制度,并从历史上的先圣先王那里寻找历史根据,他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25]十分之一的税率比鲁哀公时的税率降低了一倍,这在孟子看来是合理的税率。税赋征敛关乎国计民生,为各国政治家、思想家所关注。孟子反对重赋,反对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徭役赋税之征用征收对于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收入,徭役赋税之轻重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若徭役赋税过于繁重无度,就会造成“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26]的社会恶果;若赋税太低,虽能减轻百姓负担,但却难以支付国家机构庞大的经费开支。因此,孟子并不反对民众对国家应承担的正常的赋税义务,并不认为赋税越低越好,他主张征收赋税应保持适中适度的原则,要有节制,要合理、适度,以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为最终依据和标准。因此,当白圭提出“吾欲二十而取一”时,孟子认为这种税率太低,不可取,并斥之为“貉(貊)道”。孟子认为,二十取一,放之貉之国则可,放之中原华夏之地则不可。若一概以二十取一征之,则是“貉(貊)道”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27]可见,孟子是主张把税率限制在民众能够接受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使百姓能够满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以达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28]的目的。孟子还指出,征收赋税的方式有三种:即征收布帛、征收谷米及征用劳役。贤德之君一般只用其中的一种,若同时用两种,百姓便有冻馁之虞;若同时采用三种,即使父子之亲也难以相顾惜[29]。从孟子仁政思想中所设定的经济利益原则可以看出,孟子不但为统治者在大政方针上设计了一套治国方略,而且在具体措施上也设计了一系列的治国步骤,不论其所设定的政策原则可行与否,至少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那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维护现存政权统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民众的利益,真正体现了“民为贵”的思想,即使在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其恒久的思想价值和意义

孟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思想,其中之一便是“发政施仁”。这一思想主张政治统治应该以仁爱为本,以民生为重,让人民得到更好的生活。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孟子发政施仁的优点与弊端。

优点:1. 民心所向:孟子发政施仁的主张符合人民的期望和需求,因为人们都希望得到政府的关注和帮助。在孟子的思想中,政府应该为人民的福祉着想,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就能够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理效果。2. 社会和谐:孟子发政施仁的主张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在这种政治制度下,政府不再是一个单方面的权力机构,而是与人民建立了互信和互动的关系,政府会秉持着人民的需求,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3. 优化资源分配:孟子发政施仁的政治思想将人民的福祉作为政治的出发点,政府会更加注重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这样一来,社会的效益将更高,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弊端:1. 领导者的仁爱是主观的:孟子发政施仁的思想虽然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但是它基于领导者对仁爱的理解。如果领导者对仁爱的理解存在偏差,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政治制度的错误和混乱。2. 政策实施的难度:在孟子发政施仁的政治制度下,政策的实施会遇到许多难题,比如资源的有限性和政策的复杂性等等。如果政策实施不当,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出现,从而导致政治制度的失败。3. 缺乏约束机制:孟子发政施仁的思想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政府可以自主决定政策,而没有受到外部力量的监管。这样一来,政府可能会滥用权力,从而使政治制度变得不稳定。

综上所述,孟子发政施仁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人民的期望和需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优化资源分配。然而,该思想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领导者的仁爱是主观的、政策实施的难度、缺乏约束机制等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弊端,适度发挥孟子发政施仁的优点,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以保证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建立一些监管机制,确保政策的公正实施,同时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加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让政策更符合人民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孟子发政施仁的优点,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

孟非发表论文视频

乐嘉上海人,孟飞重庆人,黄菡对她没兴趣

品牌营销策略简言之就是以品牌输出为核心的营销策略,包括品牌精神理念的规划、品牌视觉形象体系的规划、品牌空间形象体系的规划、品牌服务理念和行动纲领的规划、品牌传播策略与品牌通路策略的规划、公关及事件营销策略的规划等。以下是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非诚勿扰》的品牌营销策略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非诚勿扰》的品牌营销策略全文如下:

时下最火爆的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从 2010年1月开播至今已有三年了,收视率一直高居各省级卫视同类型节目的榜首。该节目自推出以来,一边备受争议,一边观众热捧。在众多电视相亲节目的激烈竞争中,《非诚勿扰》是如何脱颖而出的?笔者认为,《非诚勿扰》高明的品牌营销策略,是该节目保持热度的原因之一。

一、出奇制胜:策划引发争议的话题。

《非诚勿扰》的品牌营销策略之一,就是出奇制胜。喜新厌旧、追求新奇是人的一种天性,新奇事件犹如导火索,一旦点燃某个话题,必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进而引起全社会的讨论,最终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品牌推广时利用新奇策略会起到“一发抵千钧”的效果。①《非诚勿扰》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节目总是给公众带来备受争议的新鲜话题。

《非诚勿扰》设置的话题,总能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热议和思考。可以这样说,该节目已经不是单纯的生活服务类或娱乐类电视节目了,舞台上展现的男女嘉宾的思想碰撞以及主持人或幽默或犀利的点评,已经超越了节目制作人的初衷,经过了公众的“再创作”,变成了折射当代中国社会种种现象的一面镜子。

在2012年10月20日江苏卫视播出的《非诚勿扰》节目中,四川阆中天宫乡副乡长戴彬遭遇现场24位女嘉宾集体“灭灯”。节目播出后,戴彬迅速走红网络,众多媒体相继追踪报道,公众质疑主持人孟非言论不当,有“丑化基层干部形象”的倾向。

当晚,当戴彬穿着一件格子衬衣,外套天蓝色鸡心领背心,下着运动裤出现在节目现场时,主持人孟非评论说,基层政府官员都喜欢穿一件西装,然后里边鸡心领的羊毛衫,天比较凉的时候,穿一件;天再凉一点儿,两件;最冷的时候,三件。三件鸡心领,里面还打个领带,领带打上去了之后,还把领带夹夹在这个位置(手指比划在胸口之上)……据《成都商报》报道,该节目播出后数天,戴彬所在的天宫乡写了一封《致江苏卫视及其主持人孟非的公开信》,署名为“阆中市天宫乡全体乡干部”,要求孟非道歉。这份公开信通过网络发给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组,表达对栏目组的不满,希望改变对基层看法,同时尊重基层干部。公开信说,节目忽视了乡镇基层干部工作的兢兢业业与品性的坚韧谨慎,而强调了衣着的土气以及嘲讽表象的固执死板,大大恶化了基层干部的形象。

面对该事件,江苏卫视总编室工作人员张毅给成都商报记者发来邮件称,节目没有任何贬低乡干部的意思,嘉宾黄菡和孟非也屡次表达对基层干部工作辛苦的敬佩。节目播出后,由于反响很大,我们一直与戴彬保持沟通,从他的反馈来看很正常,他对于孟非在微博上支持他非常感谢,也对节目组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表示感谢。

此外,公众还质疑孟非的言论并不是现场发挥,而是为了让节目吸引更多“眼球”而设的“套”。对于在节目中被主持人调侃衣着一事,戴彬说,前往江苏卫视录制节目时,还带有西装和衬衣,上台前节目后台人员在审核嘉宾衣着时说,穿背心很好,后来却成了孟非发挥的由头,感觉有点像个“套”。当时自己非常尴尬,但是出于对主持人的尊重,没有进行争辩。

可见,新奇品牌策略存在相当的操作难度,一是创意,二是结果控制。创意的新奇程度,决定了事件的关注度和推广效果。由于社会上对新奇事件看法不一,竞争对手的反应和对策以及媒体报道方向等因素,新奇事件一旦发生结果很难预测。比如《非诚勿扰》初期的“宝马女”事件。女嘉宾“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宣言,不单引发了公众对畸形婚恋观的广泛批评,还引发了社会对主流价值观遭受挑战和践踏的忧虑,其影响之大甚至令广电总局连发两份对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管理规定分别是:《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广电总局〔2010〕15号文和《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广电总局〔2010〕16号文。因此,在策划新奇事件时要注重过程控制和迅速反应,防止产生负面效应影响品牌形象。②《非诚勿扰》栏目组在“宝马女”和“乡长相亲”两期节目引发社会热议和公众质疑后,迅速回应并调整嘉宾遴选程序,加强主持人话题引导,有效地减轻了负面效应。

浅谈《非诚勿扰》的品牌营销策略论文

二、定位明确:针对消费力最强的80后90后适婚人群。

定位是品牌营销的经典理论,其核心是以打造品牌为中心,以竞争导向和进入顾客心智为基本点。“竞争导向”要求营销者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品牌与竞争品牌区分开来,实现差异化,把生意从竞争对手那里转换过来。这是定位思考的起点。“进入顾客心智”指的是让顾客对产品产生某种认知。事实上, 广告 的目的都是要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否则广告就是失败的。离开认知,就没有办法谈营销。《非诚勿扰》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节目定位明确,赢得80后90后适婚人群的高度认知。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高楼林立的封闭式居住环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女性经济独立后对高品质婚姻生活的追求……造成现代都市出现大量“三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高)女青年,她们被调侃为“剩女”。当“剩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电视相亲”也就应运而生了。

2010年以来,电视荧屏出现了众多婚恋交友类节目,除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外,还有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等。众多婚恋交友类节目火爆荧屏不是偶然的,“剩女”现象就是其出现的社会背景。拓展社交圈子,展现自我个性,是都市80后90后适婚人群的心理需求。需求决定目标,只有满足了市场和观众的需要,电视节目的价值才能被认同。在网络时代,看电视的主要人群集中在老人和小孩。80后90后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获得各种资讯和进行娱乐活动。而《非诚勿扰》却赢得了最少时间观看电视的人群的青睐。因为《非诚勿扰》节目的定位是明确的,它的目标受众就是都市80后90后适婚人群及其周围亲友、同事,当节目获得一定的收视率后,节目内容成为大众的谈资,又会引发更多的人欣赏这个节目,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三、培育市场:利用互联网扩大节目影响力。

如果说《非诚勿扰》是 文化 产品,那么观众就是消费者。培养观众也就是培育市场。在网络逐渐成为时尚策源地的今天,《非诚勿扰》善于和网络平台联欢,唱搭手戏。它利用网络推荐节目的参与者,用QQ短信和观众互动,实际上是利用自身品牌跟观众建立培养关系,有了培养关系就有了观众的收视期待,有了观众的忠诚度,也就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收视半径。③《非诚勿扰》的热播使得节目登陆各大视频网站,拥有超高的点击率。从理论上说,只要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男女嘉宾的可选择范围就扩展到全世界。

事实上,目前《非诚勿扰》的影响力已经辐射许多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频频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寻找有缘人。中国的一档电视节目获得全球华人的关注,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品牌的珍贵,在于它的独特性与魅力,在于它足以俘获消费者心灵的无名力量。有种观点说:“三流的营销用数字说话,二流的营销用产品说话,一流的营销则让消费者自己开口说话。”《非诚勿扰》的舞台就像人生的大舞台,形形色色的嘉宾陆续登场,当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在舞台上碰撞的时候,它的结果是千变万化的,它永远有新鲜的内容呈现给观众。当观众无意识地将这些新鲜内容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时,《非诚勿扰》已经展现出一个电视品牌的独特魅力。可以这样说,该节目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其高明的品牌营销策略功不可没。

注释:

①②《以小博大的十大品牌策略》, 百科 知识库www.100zsk.com③王向辉:《半是PK半是缘 半是相亲半是玩——〈非诚勿扰〉节目看点分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这位主持人只是名高中生,他曾经打过5年工,在流水线上作业时,他的双手甚至差点被机器卷走。2、对做秀的心理底限3、新锐

有希望。郭德纲跟孟非的关系非常要好,其次,郭麒麟和孟星亚年纪也差不多,应该会比较谈得来。

孩子发表论文视频

昆明市北清实验学校举办了一场小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会,此视频和内容一发布在网上引起了众多人群的关注和评论,大多数人群都认为这样的形式过于成人化,面对如此超纲的话题内容,孩子们真的能hold住吗?

根据采访报道,此小学举办的答辩会主题范围广泛,除了有关于生态环境的内容,还有中国女子服饰变迁的探讨、秦始皇对历史的影响等等,校方的回应称“重点不在答辩,而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没有家长包揽”。不过这一回应很快就淹没在了网友的评论中。部分网友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发现学生们都是全程脱稿演讲的,并且在其阐述过程中也能明显的发现有背诵痕迹,使用的词句等也有些偏成人化,因此也引发了网友的猜测,“说不定这个答辩会的各个文章都是家长帮忙撰写的”、“这不就是给家长的答辩论文吗”等。

其实大家出现这种反应很正常,答辩论文一般是属于大学教育阶段的一个考核方式,并且对于论文的写作有很严格的要求,除了对主观意识、观点阐述、论点论证和材料收集等有标准,更是需要在答辩过程中展现自身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有难度的答辩真的适合小孩子吗?而校方也因此回应,其答辩会只不过是一个形式,学生们从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准备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话题进行探讨,教师从旁协助,而学校出此形式也是为了让学生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成长和提升自我。

当然,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场教育内卷,有的人也认为如今的时代发展迅速,上小学的孩子们从网上汲取知识的程度也不比其他年级的学生差,如果能从小培养也能更好的让孩子多元化发展,也能在此过程中感受学习、团队合作的乐趣等。那么,你对此类活动又是怎么看的呢?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和见解,大家共同探讨~

表扬鼓励还是要考虑实际情况。发过论文就要毕业了吧,以后工作、结婚,都要放到议程上了,这才是大事,另外,硕士毕业,年龄也不小了,做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不再需要家长鼓励了,所以,当家长的还是要把他们当大人来看,至于说想鼓励他,根据孩子实际需要来,这样更符合他们的心意。

小学超纲的话题怎么能够让孩子们接受,孩子们想要领悟透彻超纲的话题是非常难,甚至会扰乱孩子们学习兴趣,个人建议毕业论文内容要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孩子,小学就不应该接受超纲话题。

这个是非常严肃问题,孩子的成长所受到的教育必须要深思熟虑,内容不能够过于随意。超纲的话题怎么能够给小学孩子学习,这会让孩子的教育失调。

一、孩子们很难领悟到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学习学习压力不是很大,而是处于小学阶段的晚年,应该在一个温馨快乐的童年成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就应该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学情分析,不能够过于随意化以超纲的话题给小学生学习,甚至让小学生进行答辩,这样是很容易混乱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的学习会带来一定的情绪。

二、议论文答辩适合每个年龄阶段

论文答辩应该要适合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些地方小学生是没有论文答辩,如果学校出于形式化考虑或者出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要设计论文答辩的形式,尽量要以符合孩子学习的学情情况来,尽量在孩子学业能力的范围之内,如果也超纲的话,就让孩子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即使不能领悟,反而会引发孩子们对学习厌恶的心理。

三、小学不应该接受超纲的话题

小学的孩子不能够接受超纲的话题,超纲的话题对于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很难深入的了解,在逻辑判断空间想象能力过渡阶段情况下,尽量不要给小学生的孩子学习。更多是以最纯真直接的平衡的学习方式话题,如果太深入,孩子长期接受超纲话题,不仅会扰乱孩子学习思维,对孩子也会带来很大的压力。

我觉得孩子们是不能领悟到的,孩子们的年纪都还比较小,很多知识都没有办法深入的探索。

孩子发表论文的视频

儿子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该怎么表扬鼓励?那你就可以跟儿子说继续努力。

昆明市北清实验学校举办了一场小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会,此视频和内容一发布在网上引起了众多人群的关注和评论,大多数人群都认为这样的形式过于成人化,面对如此超纲的话题内容,孩子们真的能hold住吗?

根据采访报道,此小学举办的答辩会主题范围广泛,除了有关于生态环境的内容,还有中国女子服饰变迁的探讨、秦始皇对历史的影响等等,校方的回应称“重点不在答辩,而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没有家长包揽”。不过这一回应很快就淹没在了网友的评论中。部分网友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发现学生们都是全程脱稿演讲的,并且在其阐述过程中也能明显的发现有背诵痕迹,使用的词句等也有些偏成人化,因此也引发了网友的猜测,“说不定这个答辩会的各个文章都是家长帮忙撰写的”、“这不就是给家长的答辩论文吗”等。

其实大家出现这种反应很正常,答辩论文一般是属于大学教育阶段的一个考核方式,并且对于论文的写作有很严格的要求,除了对主观意识、观点阐述、论点论证和材料收集等有标准,更是需要在答辩过程中展现自身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有难度的答辩真的适合小孩子吗?而校方也因此回应,其答辩会只不过是一个形式,学生们从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准备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话题进行探讨,教师从旁协助,而学校出此形式也是为了让学生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成长和提升自我。

当然,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场教育内卷,有的人也认为如今的时代发展迅速,上小学的孩子们从网上汲取知识的程度也不比其他年级的学生差,如果能从小培养也能更好的让孩子多元化发展,也能在此过程中感受学习、团队合作的乐趣等。那么,你对此类活动又是怎么看的呢?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和见解,大家共同探讨~

王青,何许人也?百度百科一查,是演员歌手主持人?这个王青?皆不是,比“王青”非彼“王青”。王青老师,是辽宁省大连市39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省语文特级教师,全省30名首批名师中大连市唯一入选教师。先后荣获全国语文教育教学名师、辽宁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辽宁省五一奖章、省基础教育领域研究型名教师、大连市三育人标兵、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专家、市首届十大名师、市十大教学名师、市十大杰出教师、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国家级、省市优质课近30节,在知名杂志报刊发表论文60多篇,被《班主任》、《辽宁教育》和《大连教育》等杂志作为封面人物进行过报道。2019年8月9日下午,王青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的教育生涯,为我们语文老师,班主任老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用一生的长度衡量孩子的发展。一个理念,一种信念。 一个蜕变,一颗爱心。 一句忠告,一份情怀。 一种境界,一种信仰。 在分享“一种信念时”,王老师提出“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做出多么精彩的表演”的观点。王老师向我们分享她在语文课堂上的做法,每学习一课,她就会让孩子们写“开场白”和“结束语”。这样的学习方式新颖,一下子提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看到王老师的学生们文笔斐然,诗意如一身瀑布倾泻而下,加之王老师朗读孩子们的文字时声情并茂,情意绵绵,每念完一段文字,便赢得了在座诸位同仁的热烈掌声。这样的掌声,有羡慕,有钦佩。羡慕是羡慕这帮孩子能有如此睿智的老师带路,钦佩是钦佩王老师这新颖的方法背后要付出更多努力,探索,思考,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自行惭秽,自叹不如。 随后,王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她每日在上课前的“十分钟读书”,按照学号轮流。轮到的学生要背出选择的文章。 我极其喜爱“北国之春”视频中的那个男生,视频中的男生气宇轩昂,落落大方,身穿中山装,比“老师”还更“老师”。最逗的是当朗读开始时,他不知从哪拿出一条围巾,将围巾一头一甩,这一份潇洒与自信不禁让我们抚掌大笑。随后他即入情境,一手抬起做深情挽留装,双目悲情,真真切合了他所朗读的思念故乡之感情,我们一边看得津津有味,拍手喝彩,一遍再一次心跳羡慕王老师,有这样的一群情感充沛,大胆表现的孩子,多么幸福! 王老师不愧是个语文老师,她和学生们常常书信往来,在这样一个生活节奏快的时代,还保持着如此质朴美好的交流方式,真是难得! 王老师在教育上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做一名“幸福”的语文老师,自然要有所改变,从现在开始,多思考,多尝试。而王老师的做法正是给我们语文老师指明了新方向,让我们知道,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听了王老师的课,让我不禁感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细看新闻内容,可以发现,昆明这所小学“论文答辩”活动,跟网友谈论的大学里的答辩,并不是一回事,所以说并不能说这是超纲,这更好的增加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孟子论文发表

众所周知,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孟子仁政学说中的两项主要原则即经济原则和道德教化原则做一番阐释。 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两个必然之前提,此两前提互为补充说明,缺一不可。一前提为井田经界之准确划分(“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另一前提为百姓民众生无衣帛渔肉之忧,死无送终厚敛之虞(“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认为,实施仁政一定要从正经界开始,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1]经界不正,就会导致各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滋生及暴君污吏胡作非为、无是非曲直价值标准等混乱局面的出现。若井田之经界划得准确,皆为百亩之田,“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因此,正经界是实施仁政之第一要务。经界既正,孟子设想的西周时期实行过的井田制便有了实施的可能[2],正经界是正井田的基础,正井田是正经界之必然。“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3]孟子所说的“耕者九一”具体说就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家,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4]。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与西周初年实行的井田制已大不相同,带有理想化的成分在内。孟子设计的井田制是以一家一户小农生产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制度,其政治目的就在于使庶民百姓都能牢牢扎根于土地之上,从而达到“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5]的目的,百姓民众才会无衣帛渔肉之忧,送终厚敛之虞。做到了“正经界”和“养生丧死无憾”,只是孟子实施仁政王道的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解体,对社会政治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形成了“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同乐”的社会风尚。孔子曾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6]在孔子看来,只有解决了庶民百姓的生计问题,消除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才能使社会达到稳定和谐的局面。可见,关注庶民百姓的生存条件、生活状态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其仁政思想体系中同样把儒家的这一鲜明思想主题作为自己的题中应有之义。孟子针对当时社会上兵燹不已、战乱不断,庶民百姓“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7]的悲惨局面,指出要让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制民恒产的问题。如果说“正经界”与“养生丧死无憾”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基础的话,那么,制民恒产就是孟子仁政思想实施的第一步。所谓“制民恒产”就是为百姓提供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孟子的政治逻辑就是,治民之要在民事,民事之重在民生,民生之保障在民产,有民产之结果是民心向善,民心向善之结果是便于实行仁政。故使民有固定之民产(恒产)便成为孟子推行仁政的当然要务,这就是孟子所强调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8]实行仁政必须从解决棘手的经济问题入手,从解决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入手。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往往突破了孟子仁政思想体系的框架而蕴涵着宝贵的思想资源。具体说来,孟子所主张的“制民恒产”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主张给民众百姓以足够的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使民众百姓能够自觉地依附在土地上,“死徙无出乡。”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证,才会在此基础上产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保持社会处于和谐与稳定的状态中,若百姓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和保障,就会铤而走险,“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义哉!”[9]民众就会做出危害社会、危害道德的事情,“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善之,故民之从之也轻。”[10]孟子试图从经济生活中去寻找和解释道德意识和观念产生的原因,肯定人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要求的正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庶民百姓的愿望,是一种正确的政治思维方法。孟子的这一表述是在继承其前辈思想家特别是孔子先富后教思想及管子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升华出来的,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真实朴素的反映。孟子得出的结论就是:对广大民众百姓来说,有无恒产至关重要,它是决定国家之兴衰、社会之治乱、政治之是非、政权之安危的最重要前提。因此,如何使民众能够拥有恒产就成为孟子实施仁政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制民恒产”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在满足民众百姓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具体说就是:(1)养老政策。孟子为有恒产者老有所养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好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孟子还以文王善养老为例来说明:“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也。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实,老者足以无失肉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12]这可以说是孟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与《礼记》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子对养老政策的描述是中国早期思想家对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种有益探索,对我们今天所实行的养老政策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2)土地政策。所谓土地其实就是孟子所谓的“恒产”。在以农耕为基础的中国社会,土地无论对广大民众还是对国家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孟子把土地与人民、政事并列为诸侯的三宝,足见孟子对土地问题的重视。孟子主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13]。孟子认为,为政者只有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才能使民众能够世世代代安心于土地劳作,有了充裕的物质财富,国家才会稳定,君主地位才会巩固。(3)渔业政策。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最重要的经济特征之一就是倡导渔盐之利。孟子长期游学于齐国,深受齐文化重商思想的熏陶和影响[14]。像充分利用土地一样,孟子主张开放湖泊河塘,“泽梁无禁”,任人捕捞,百姓就会增加渔业产品。为了避免竭泽而渔现象的出现,应制订禁渔措施,如在规定的时间里禁止捕渔,不得用密网捕渔等,如果按照这一措施执行,则“鱼鳖不可胜食也”[15]。(4)林业政策。与土地政策、渔业政策一样,在林业上,孟子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在以(土葬)棺椁为主要安葬材料的古代社会,拥有一定数量的林木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孟子的意识中,林木并非永久性资源,不可任意无节制地砍伐,而是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砍伐,“斧斤以时入山林,”只有做到循序渐进,林木才有再生长的时间,长此以往,“材木不可胜用也”[16]。材木不可胜用,百姓才能得以厚葬其父母以尽孝道。因为在孟子看来,“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谓当大事。”[17]孟子“制民恒产”的几项政策措施可以说是对孔子重民富民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制民恒产”的第三层含义就是主张发展流通型商业经济和商业生产。显然,这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社会里也是一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同时也表明了齐文化对孟子思想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中国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农耕社会,对商业生产一直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早期法家尽管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进步的措施,但在对待商业问题上却是相当保守落后的,认为发展商业生产势必会影响和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如商鞅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目的就在于逼迫百姓弃商返农[18]。孟子认为,商品只有在流通交换中才能实行其商品价值,这与孟子的社会分工思想是相一致的。孟子认为,对贩运中的商品不必征收关税,“去关市之征”[19],而对欺行霸市的奸商行为,则必须征之关税,“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焉。”[20]这个主张除了有利于发展工商业外,同时也减轻了对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的征税,维护了他们最基本的权益。针对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许行提出的“市价不贰”的主张,孟子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给予了批判。许行的一系列理论是以原始公有制社会为基础提出来的,是不切实际的理论空想。尽管孟子的理论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对许行辈的批判却击中要害,具有非常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孟子对流通型商业经济和商业生产的强调,表明在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不再是纯粹的不受外在思想影响的儒家,而是熔铸了各家各派思想精华的儒家,是为了摆脱困境而不得不调整和改变自身发展方向的儒家,同时也使儒家在与各家各派的争鸣中有了更大的包容性。 民有恒产只是从经济制度上解决了百姓的生产生活资料问题。因为没有恒产,其他一切就根本无从谈起。但如果给了百姓足够的土地,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社会就可以太平无事,就可以顺利推行王道仁政,在孟子看来,这也是不可能的。在制民恒产的同时,还要辅之于取民有制,这一点非常重要,制民恒产与取民有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合则美,分则伤;两者共同构成了孟子仁政思想中的经济利益原则。怎样做到取民有制?孟子有非常明确的主张。首先,孟子反对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主张省刑罚,薄赋税。他希望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1],“明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22]。具体措施就是实行什一税制度,孟子认为最理想的赋税当以古代圣君尧舜所实行的十取一税率为法度标准,“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23]在三代时期,土地归国家和王者所有,不准买卖,即《礼记·王制》所谓的“田里不鬻”制度。自春秋以来,铁器的广泛使用使私有土地的存在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各国统治者不得不制定和出台对私有土地进行征税的管理办法。这样一来,实际上是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论语》中就记载了春秋末期鲁哀公与有若的一段对话,“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4]可见,在土地私有制实行的早期,国家收取十分之二的税率是很高的。孟子反对什二税制度,并从历史上的先圣先王那里寻找历史根据,他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25]十分之一的税率比鲁哀公时的税率降低了一倍,这在孟子看来是合理的税率。税赋征敛关乎国计民生,为各国政治家、思想家所关注。孟子反对重赋,反对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徭役赋税之征用征收对于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收入,徭役赋税之轻重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若徭役赋税过于繁重无度,就会造成“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26]的社会恶果;若赋税太低,虽能减轻百姓负担,但却难以支付国家机构庞大的经费开支。因此,孟子并不反对民众对国家应承担的正常的赋税义务,并不认为赋税越低越好,他主张征收赋税应保持适中适度的原则,要有节制,要合理、适度,以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为最终依据和标准。因此,当白圭提出“吾欲二十而取一”时,孟子认为这种税率太低,不可取,并斥之为“貉(貊)道”。孟子认为,二十取一,放之貉之国则可,放之中原华夏之地则不可。若一概以二十取一征之,则是“貉(貊)道”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27]可见,孟子是主张把税率限制在民众能够接受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使百姓能够满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以达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28]的目的。孟子还指出,征收赋税的方式有三种:即征收布帛、征收谷米及征用劳役。贤德之君一般只用其中的一种,若同时用两种,百姓便有冻馁之虞;若同时采用三种,即使父子之亲也难以相顾惜[29]。从孟子仁政思想中所设定的经济利益原则可以看出,孟子不但为统治者在大政方针上设计了一套治国方略,而且在具体措施上也设计了一系列的治国步骤,不论其所设定的政策原则可行与否,至少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那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维护现存政权统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民众的利益,真正体现了“民为贵”的思想,即使在大力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其恒久的思想价值和意义

简析孟子道德修养学说论文

孟子认为,人性先天就是善的,人性先天含有仁义礼智这些美德的萌芽。下文是我整理的关于简析孟子道德修养学说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摘要 :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发扬孔子道德学说的基础上,对道德修养的思考更具有理性思辨的色彩。他以“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论为理论起点,将“浩然正气”的养成作为道德修养的中心议题,提出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三不能”独立人格,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要有“以先知觉后知”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严于律己”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 孟子;道德修养;浩然之气

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尤其重视知识分子的道德修养。孔子曰:“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孟子在继承孔子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对道德修养的思考具有更加浓烈的理性思辨色彩。他的道德修养学说以“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论为理论起点,将“浩然正气”的养成作为道德修养的中心议题,提出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三不能”独立人格;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要有“以先知觉后知”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严于律己”的自觉意识。

一、孟子道德修养的人性论基础——“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善恶是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人性作出的不同论断建构出不同的道德修养理论。性善论者认为人具有先验善性,人的道德修养就是要继续发扬这种善性。性恶论者认为,人不具有先验善性,人们具有总结经验的能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造先验的恶性,培育德性。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来构建理想的道德体系,确立了儒家道德学说的主流传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人性先天就是善的,人性先天含有仁义礼智这些美德的萌芽。(P41)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但人性是会改变的,人们所具有的本性是“善”的萌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由此可见,“四端”只是善端的萌芽,它还不完备,具有不稳定性,并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要充分发挥“善端”的内在因素,通过后天努力,积极拓展善性,否则,善端也会丧失,而倾向于“恶”。“富岁,弟子多赖;凶岁,弟子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人的道德资质是相同的,那些丧失了善良之心的人是因为自己主观上不能发挥自己的善性。孟子的性善论,不仅鼓舞人们要具有道德自信,更为人们道德修养的后天努力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显示出了人的价值所在。

二、孟子道德修养的核心——浩然之气

以性善论为基础,孟子以“浩然之气”的培养为中心对高尚道德的养成展开了深入的分析。

什么是“浩然之气”呢?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合指正大刚正的精神。(P546)《孟子》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当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的诱惑、威胁,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孟子将此概括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三不能”高尚道德情操。

道德的存养,不是一成即永成的,一念向善,固可以促成精神的升迁;一念向恶,也可以导致道德的崩溃。(P181)

在孟子看来,作为道德人格修养的“浩然之气”的培养,标准是很高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它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人人可以养成。但人们对自身道德要求不应因为标准高,要求严而放弃,浩然之气是高尚道德养成的基本品质。

三、孟子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

以人性善为基础,以浩然正气的养成为核心,孟子提出了高尚道德修养的具体内容:

(一)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有高洁的独立人格。

什么是独立的人格呢?独立人格就是不依附于权贵,不屈从于物质利益,坚持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孟子将它概括为“三不能”,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不能”强调了知识分子即使面对着高官厚禄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立场。孟子认为是人就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不管个人境遇是困窘还是很通达,都要坚持道义。这样,人才有内心的主心骨,才有独立的高洁人格,“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孟子尽心上》)独立人格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横遭物议之时,能够坚持高洁,拒绝平庸,特立独行。

(二)高尚的道德养成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浩然”原指气象宏大,胸怀宽广。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是浩然之气的重要表现。《孟子》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

在孟子看来,历史每过五百年一定会有一位圣明的君主出现,并且会有一位辅助君主的杰出之士,从周武王到现在已经七百年了,论时势,现在正是需要圣贤大有作为的时候。如果上天想使天下太平,在当时的形势下,只有他才能承担这样的伟大使命。

应当说,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影响着整个孔孟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但凡仁人志士,都有这样一种博大胸怀,延续到今天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社会责任感。他们能够超越一己之私,将整个社会的安乐作为自己的关怀对象,作为自己一试身手的场所,这是儒家的传统,也是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三)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有“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社会责任感。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上》)

在孟子看来,知识分子相对于一般的社会民众来说,他们先掌握知识,先明白道理,先提高了道德水平,上天把这些知识分子培养出来,就是要去启发教育帮助那些普通的人民大众,让他们也能够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上天把他们培养出来,就应尽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

“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它本身对士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先知先觉的前提是要具有真才实学,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如果文化水平不高,掌握的知识不精准,甚至道德水平低劣,就无从去教育民众,要真正履行好社会职责,就必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四)高尚道德的养成要有严于律己的自觉意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孟子非常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问题。上天将伟大的历史使命赋予某人,一定会使这个人经历艰苦卓绝的身心磨难,通过这种磨难,来锻炼他的体魄,坚定他的意志,增长他的才干。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正是通过不断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才能不断地砥砺情操,增长智慧。这要求人们要严于律己,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道德修养目标,这不是靠外在的法律条文来规范,而是靠内心的道德律令来指导。严于律己的道德自律是人们追求内心完善的一种驱动力量。

孟子的道德修养学说,昭示着人类道德理性的自觉,以及道德实践的既内在又超越的绝对价值。继承和借鉴其道德修养学说中所蕴含的精髓,有利于我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完善自我道德人格,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也有利于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养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索引序列
  • 孟子论文发表视频
  • 孟非发表论文视频
  • 孩子发表论文视频
  • 孩子发表论文的视频
  • 孟子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