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文学革命论是谁发表的论文

文学革命论是谁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文学革命论是谁发表的论文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 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等文1919年初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李大钊发表《新纪元》、《什么是新文学》等文章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鲁迅的《狂人日记》接着又发表《孔乙己》、《药》等。稍后郭沫若发表《凤凰涅盘》等后来收在《女神》中的大量诗篇

文学革命是陈独秀提出的。

最早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陈独秀。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为文学的正宗,用来取代文言文。

继胡适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反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主张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陈独秀的文章,是文学革命的正式宣言书。

文学革命主要原因:

1、我们有了一千多年的白话文学作品:禅门语录,理学语录,白话诗词曲子,白话小说。

2、我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年之中,渐渐地把一种大同小异的“官话”推行到了全国的绝大部分。

3、我们海禁开了,和世界文化接触了,有了参考比较的资料。尤其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国语文学产生的历史,使我们放胆主张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学革命。

文学与革命是谁发表的论文

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从1928年到“左联”成立前后,正当左翼文学运动蓬勃兴起时,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陆续发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等十多篇文章,否定文学的阶级性,兜售资产阶级人性论,攻击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批评界对此也进行了有力的回击。鲁迅以一系列犀利的杂文,剖析了梁实秋理论的资产阶级性质。他指出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相同、永久不变的人性。他形象地指出:“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 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鲁迅认为,人性是人类社会文化、文学艺术活动的普遍存在,但是,在阶级冲突激烈时代,人的阶级性又异常明显地表现出来。梁实秋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 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认为文学与大多数不发生关系。目的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但他批评革命文学倡导者把文学当做阶 级斗争的工具而否认其本身的价值,指出人生现象有许多方面都是超于阶级的,又带有一定的合理性。鲁迅、冯乃超等予以反批评。鲁迅指出,梁实秋提出文学就是表现喜、怒、哀、乐、爱等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是矛盾而空虚的。文学只有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然而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同时,鲁迅也批评了把文学的阶级性绝对化的倾向,指出文学与阶级性的关系,是都带,而非只有。这些辩驳,既击中了梁实秋论点的错误,也显示出鲁迅对马克思主义人性与阶级性的深刻理解。“文艺自由”的论争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从1931年10月到1932年10月,以自由人自诩的胡秋原,连续发表《阿狗文艺论》,《勿侵略文艺》等一系列文章,鼓吹文艺“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叫嚷政治“勿侵略文艺”。反对“某一种文学把 持文坛”等等。正当“左联”批评界开始同胡秋原论战时,又有自称为“第三种人”的苏汶(杜衡)连续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等多篇文章,指责“左联”霸占文坛,“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艺观,实质上体现出某些小资产阶级作家的超阶级文艺立场,它与“左 联”所张扬的阶级论观点是相悖的。从1932年下半年开始,瞿秋白、鲁迅、冯雪峰、周扬等纷纷撰文,全面展开了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瞿秋白尖锐地指出,“当无产阶级公开地要求文艺的斗争工具的时候,谁要出来大叫‘勿侵略文艺’,谁就无意之中做了伪善的资产阶级的艺术至上派的‘留声机’。”鲁迅认 为:“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自由人”、“第三种人”究其实质,是处于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缝隙地带的“自由”文人作家,鲁迅指出对他们要区别对待,“在这混杂的一群中,有的能和革命前进、共鸣;有的也能乘机将革命中伤,软化,曲解。左翼理论家是有着加以分析的任务的”。苏汶等反对政治干涉文学,态度偏激,文艺思想理论多有错误;但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是正确和必要的。左翼作家于反批评中,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有所阐发,但提出文艺永远是政治的留声机,理论上片面、错误。歌特(张闻天)维护 了文学真实性标准的独立价值,对真实性与党性、政治倾向性作了较为辩证的分析。通过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斗争,“左联”的批评界对文学的阶级性有了更深入的阐发,对团结“同路人”和暂时处于中间状态的作家有了初步认识,这些都成为左翼批评界的重要成果和宝贵的历史经验。“大众语文论争”这场论争是因为1934年5月汪懋祖、许梦因等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引起的。6月,进步作家陈望道、胡愈之、夏丐尊、傅东华、黎烈文、陈子展、赵元任、沈雁冰等集会,决定掀起反对文言、保卫白话的运动,展开大众语文的讨论。论争的焦点集中于文学语言问题。它上承左联内部两次文艺大众化讨论,参加人员涉及整个文化界,发表文章数百篇。论争总结了五四文白之争以后 文学语言发展的经验教训,批评了欧化与半文半白的倾向,纠正了一些左联作家否定白话、提出语言有阶级性等左的错误,探讨了现代文学语言的 特点及其发展的方向。这是继文白之争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文学语言论争,对此后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革命论于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该论的作者是陈独秀,其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文学革命论的核心思想是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笔名茅盾,生于1896年,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和翻译。1921年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并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同年接编《小说月报》,该刊自第12卷第1期,内容大加改革,除发表大量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的学术论文和文艺作品外,并经常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趋向,讨论中国文学革进的方法,成为中国现代第一个大型文学刊物,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建设有杰出贡献。1923年在上海大学教授小说课,还任教于上海大学等校。1925年8月,与陈云等领导商务印书馆职工罢工,要求承认职工会和改善生活条件,取得基本胜利。年底被选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代表、执行委员,1926年赴福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国民党中宣部秘书,3月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传部部长,北伐时期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后又兼汉口《民国日报》总主笔,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1927年9月后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幻灭》等小说,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上海,与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完成长篇小说《子夜》,由开明书店出版。1936年生活书店出版了他主编的《中国的一日》,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抗战爆发后,应生活书店邀请创办《文艺阵地》杂志, 1938年冬,任新疆大学文学院院长,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到重庆,任文化工作者协会常委,皖南事变后,一度赴香港主编《笔谈》。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回上海主编《文联》,并撰写话剧《清明前后》。1947年到香港任《小说月报》编委,1949年2月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学改造者协会主席。建国后,在周总理建议下出任我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主持日常工作、出访、写评论、扶持文学新人。在政务繁忙之际,他对文学创作仍念念不忘,曾写成反映新时代干部形象的小说《锻炼》等。后又着手撰写一部以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黎明》,作为《子夜》的续集,但未发表。他于1981年去世。发表有《动摇》、《追求》、《文艺阵地》、《虹》、《三人行》、《茅盾散文集》等小说和散文著作。小说《子夜》在建国后曾被拍成电影。

辛亥革命论文发表期刊

无论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还是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大家都无一例外地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一个重要时段来考察。而要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谁也不能忽略《新青年》这个杂志。这个杂志的出现及其所凝聚的力量、所产生的影响,都太大太重要了。它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光芒四射的一页,对此后中国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新青年》创刊的背景《新青年》的创刊,最大动因是辛亥革命后,以袁世凯为首的旧势力倒行逆施,导致政局混乱、民怨沸腾,让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先进知识分子于混乱与苦闷中力图为国家、民族寻找到一个新的出路。辛亥革命的主动力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其领导的武装起义严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力量。但清室退位后,全国政权却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旧势力手中。袁世凯在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先是取消国会中国民党议员的资格,紧接着就解散国会,把立宪派也踢到一边。表面上,袁世凯似乎使天下“定于一”了,实际上他的有效统治只限于北方数省。革命党与立宪派分别在南方数省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但真正拥有权力的,除了袁世凯的势力,是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政客。承清末数十年腐败政治,加以数年革命与动乱,人民早已穷蹙不堪。当时的中国外债累累、外患频频,内战不断、灾荒连年。于是,变乱迭出,土匪遍地,民不聊生。身历清末民初革命、改革与动乱的梁启超有一段话,最能表明当时人们的失望心理。他说:“我国民积年所希望所梦想,今殆一空而无复余。惩守旧而谈变法也,而变法之效则既若彼;惩专制而倡立宪也,而立宪之效则既若彼。曰君主为之毒也,君主革矣,而其效不过若彼;曰乱党为之梗也,乱党平矣,而其效不过若彼。二十年来朝野上下所倡言之新学、新政,其结果乃至为全社会所厌倦所疾恶。言练兵耶,而盗贼日滋,秩序日益扰;言理财耶,而帑藏日益空,破产日益迫;言教育耶,而驯至全国人不复识字;言实业耶,而驯至全国人不复得食。其他百端则皆若是。”他形容当时社会之险象“譬犹悬千石之钟于坏宇,而恃一发以系之,旁无化身,而后无替人,天下险象孰过于是”。可以说,当时一些人心理上都以为中国必亡。另一位身历当时种种艰难困苦的陈独秀也说:“自国会解散以来,百政俱废,失业者盈天下。又复繁刑苛税,惠及农商。此时全国人民,除官吏兵匪侦探之外,无不重足而立,生机断绝,不独党人为然也。”在这种状况下,先进知识分子们秉承中国历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苦苦寻觅国家和民族的出路。《新青年》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创办起来的。从《青年杂志》到《新青年》陈独秀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特别具有代表意义的一个人。他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党人,但却不曾参加过同盟会。“二次革命”后,他就想到要办杂志,从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为国家和民族寻找走出愚昧、穷困、动乱并朝向长期发展的道路。他到上海,对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说想要办一个杂志,“只要十年、八年的工夫,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这就是他创办《青年杂志》的最初动机。为什么以“青年”为刊物的名号呢?这是因为,当时头脑比较清醒的人都认为,中国社会积腐太深,中年以上的人大抵都为旧污所染、旧习所困,唯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一线生机所系。李大钊说:“国中分子,昏梦罔觉者去其泰半,其余丧心溃气者又泰半。”希望只能寄托于青年。陈独秀认为,当下“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所以他说:“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就连梁启超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对青年学生们说,“以诸君一己之命运,即吾中国之命运也。我辈年已老大,对于国家已负莫大之罪孽。国家之所由致此者,皆吾辈中年人之责也。而吾国将来唯一之希望,即未来之学生,即今日在座诸君是也。”他断定“吾国处飘摇欲倒之境,所恃者厥为青年。”陈独秀等人都认为,创造一个新国家,求得真共和,只有把希望寄托于青年。所以,他们的杂志主要是面对青年说话。其创刊号所登的《社告》第一条即明言:“国势凌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而这一期上的重头文章,就有陈独秀的《敬告青年》、高一涵的《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汪叔潜所写的《新旧问题》,实际上也是向青年说话,文章最后一语即请“吾社会未来之主人翁”对新旧问题要“急择所趣舍”。陈独秀翻译的《妇人观》,无疑也是对青年女子说话。此外,还有自署“一青年”翻译的美国人的《青年论》。我们从《青年杂志》和后来改名《新青年》的“通讯”专栏内容中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刊物感兴趣的、作出回应的恰恰主要是青年人。他们有问求学门径的,有希望介绍新书的,还有讨论卫生问题、女子问题、文学问题、统一国语问题、政党问题、国体问题、对孔子的态度问题等等的。《青年杂志》出版后很受青年人的欢迎,第一卷第二号已登出在全国各地有代派处76处。据当时的亚东图书馆编辑汪原放回忆,《青年杂志》初办时每期只印千余册,后来增加到一万五六千册。这一万五六千册的数字,应该是到五四前后的时候了。但从第二卷改称《新青年》后,发行量应有较大增长。《青年杂志》改称《新青年》,原属偶然。负责印行《青年杂志》的群益书社受到了教会方面的压力。教会方面借口教会办有《上海青年》,反对他们用“青年”的名号。群益经理人遂提议改名《新青年》。没想到,这恰好正中陈独秀及其朋友们的下怀。《新青年》带动了受新思想、新观念影响的一代新青年出现。个性主义和世界化《青年杂志》和《新青年》是用什么样的新思想、新观念熏陶出来、鼓动起来一代新青年的呢?多年来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一致认为,《青年杂志》和《新青年》所倡导的新思想、新观念最主要的是科学与民主。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科学与民主作为一种观念在清末已经比较普遍流传,只是在新文化运动中这两个概念变得充实和深刻得多了。如果仔细考察《青年杂志》和《新青年》所着力倡导并加以深刻论述和身体力行的,我觉得还可以有更具涵盖力、也更容易与清末以来先进知识分子们所大力宣扬的东西有所区别的说法。这个说法,可以用个性主义和世界化来概括。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所发《敬告青年》一文,实际上相当于发刊词。他提出六条倡议:“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里的第二、第三条即“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和“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基本上是进化主义观念,在清末已经相当流行。第五条“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与嘉道时期以来的经世致用思想显然有相承的关系。第六条“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上面已说过。第一条“自主的而非奴隶的”,陈独秀所表达的是个人主义的精义。因个人主义在汉语文献中经常被扭曲,故《青年杂志》和《新青年》的作者们更多地使用个性主义的提法。这种个性主义观念,清末虽有梁启超宣传过,但不曾普及。《青年杂志》和《新青年》的作者们把个性主义看成是青年们能否觉醒、民主制度能否在中国得到落实的最大关键。第四条“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应当说是比较新鲜的提法,而且它可以涵盖更多东西,其基本要义是开放的观念。个性主义追求的是人的解放,主要是个人的解放和个人创造精神、创造力的解放。世界化追求的则是与世界文化的充分互动。人家有好的东西,我尽量地学习借鉴;我们自己有好的东西,则要尽量地介绍给别人,完全打破“夷夏之防”,消除“中西文化”的困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解放自己每一个成员的创造力,又能够轻松地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其进步与发展呢?可以说,这就是当年陈独秀他们及其所呼唤的新青年们热烈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们要传递给全体中国人的主要的新思想、新观念。

试论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国民的宪政意识论文摘要:辛亥革命前十年,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对宪政表现出很大认同,认为宪政代替专制、人治是二十世纪时代发展潮流,也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必须尽快制定宪法,设立国会,建立分权制衡的国家权力体制,努力培养国民的权利意识,从而实现由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立宪政体制的根本转变;但一般民众当时尚不知宪政为何物,权利意识淡薄,只知有王法,不知有宪法,几乎处于无权利状态。因此,对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国民的宪政意识不能估价过高。国民宪政意识的薄弱,是清末直至近现代中国宪政屡次受挫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论文关键词:辛亥革命;权力制衡;宪政意识 所谓宪政意识是人们关于宪政的知识、态度、评价、期望以及由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宪政心理等。诚然,一个国家能否实行宪政,最终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但国民宪政意识的强弱对宪政建设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宪政意识是实行宪政的先导,它制约着国家宪政模式的构造与变迁。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国民的宪政意识。 一、国民对宪政的认同度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寄托在建立西方式的宪政体制上。1903年,《政法学报》发表的《立宪论》一文认为,是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关系国家兴亡。日俄战争日胜俄败的结局,更加点燃了中国有识之士“宪政救国”的希望之火。他们认为,日胜俄败是专制国败于立宪国。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已预感到,爱新觉罗的皇祚已经是惨灯将灭了,要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几千年一以贯之的传统治道——专制、人治已无回天之力,唯一的选择是走宪政之路,这样,立宪则存,不立宪则亡成为辛亥革命前思想界的最强音。张钟瑞的《土尔基立宪说》一文断言:“日本之兴也,兴于宪政;印度、缅甸、安南、朝鲜之亡也,亡于不知宪政为何物。”庆芳预言:“盖国于二十世纪之世界,未有不立宪国家能存在者。”人们认为,由一人政体向数人政体,由独裁政治向立宪政治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日俄战争后,“数年以来,朝野上下,鉴于时局之阽危,谓救亡之方只在立宪,上则奏牍之敷陈,下则报章之论列,莫不以此为请。”“于是,遍四万万人中所谓开通志士者,莫不喘且呼号于海内外日:立宪!立宪!!立宪!!!” 有人甚至过分乐观地估计:“国会一开,四海归心,国是大定,人人沐宪政之福矣。”可见,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当时对宪政建设倾注了很大热情和寄予厚望。 辛亥革命前,思想界的先驱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制度的同时,热情讴歌和赞扬民主宪政。梁启超于1902年撰文指出:“专制政体,实数千年来破家亡国之总根源”,因此,“今民间稍有知识者,莫不痛心疾首于专制政体。”他认为,民主立宪政体代替专制政体为“理势所必至”,谁想阻挡这一历史潮流,“譬犹以卵击石,以螳挡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他自信乐观地预言:“吾国民终归有脱离专制苦海之一日。”他警告清朝统治者,应及早放弃专制统治,实施宪政。因“时势可顺不可逆,机会可先不可后。”他号召国民“当视专制政体为大众之公敌”。觉民于1906年在《东方杂志》第二期发表的《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一文揭示了专制和宪政的本质区别。他说:“专制者君主之护符,而宪政则人民之甲胄也”。在专制制度下,“专制之君袭万乘之尊,挟雷霆之威,以侵人民自由而夺人民之权利。”在宪政体制下,宪法规定人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君民共同遵守宪法,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白坚说:“立宪政治”是“国民政治”, “立宪之事业,为发达民权自由之事业”, “民权自由,立宪政治之真精神”。林懈《在政治之因果关系论》一文中,从人治和法治的角度出发区分专制和宪政。“专制任人,立宪任法。”专制制度的人治统治,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出现仁君圣主身上,而天下“善人少,不善人多”,因此,在专制社会,“治国少而乱国多”;再从西方宪政国家的经验看,要使国家长治久安,也必须断然抛弃专制、人治,实施宪政。如何实现由专制政体向立宪政体的转变呢?汉驹认为,想“开拓平民政治”,必须首先打倒“寡人政治”,要建设法制国,必须“先破专制国”。觉民也认为,“宪政者,必由人民之要求而后得,非君主之所肯施舍也”。汪精卫则指出:“革命者,建立宪制之唯一手段也,立宪者,当望之国民,不当望之君主。”梁启超则将中国由专制制度向宪政政体转变的希望寄托在以皇帝为首的清朝统治者认清世界大势,自动实施宪政上。 当近代中国刚刚迈进20世纪的门槛之时,宪政思潮主导了中国思想界。公共舆论鼓吹宪政,众多学者潜心研究和撰文宣传宪政,立宪派多次请愿,督促清政府早行宪政,清政府最后也被迫允诺预备立宪。似乎中国人对宪政的认同已达到一个相当高度。如果说,在宪政优于人治、专制这一点上,思想界和知识界先进分子基本达成共识的话,那么在对宪政理解和认同上,不仅一般民众,就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势力——立宪派和革命派尚存很大差异。 立宪派知识分子和商人是中国宪政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当时中国社会宪政意识最强、鼓吹宪政最力、研究宪政最深的两个阶层。如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大量宣传和研究西方宪政的文章。这两个阶层对西方宪政有较多的了解和研究,他们为鼓吹宪政不遗余力,绝大多数成员对宪政在心理上有较大的认同、忠诚以及较高的信任,但立宪派以官员和学者为骨干,大多数旧学功底深厚,久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熏陶,立言必称孔孟,很大一部分人在社会舆论和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下,虽认同了宪政,但宪政意识尚未在其思想深处牢牢扎根,因为,从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用几年时间完成。甚至极少数人把宪政作为自己步入仕途或在官场平步青云的政治工具,当时有人就尖锐地指出:“今日国会为宦途之滥觞。” 革命派认为,当务之急是革命而非立宪,因此,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宣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思想上,努力培养国民对革命的认同意识。在宪政领域,则主要集中火力批判立宪派的君主立宪主张,对宪政本身的研究和宣传用力不够,虽然提出了民主宪政主张,但对革命成功后中国民主宪政体制的模式和构造缺乏深入、理性、成熟的思考。 至如一般民众,面对一场场丧权辱国的战争,一张张割地赔款、屈辱求存的条约,以及战祸、贫穷的威胁,他们亟盼来一次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倾覆清朝,改变自己的悲惨生存状况。他们能成为旧制度“野性的、盲目的、放纵的破坏力量”。他们的政治意识本能地倾向于革命,至如宪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与之在1907年发表的《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一文描绘了当时的情况:“自宣布预备立宪以来,人民应之者卒鲜”,“人民不知立宪为何物,恐中国之大,对于宪政能理解者“寥寥无几”至如认同,更无从谈起。 二、知识界的宪法观念 宪政思想和制度皆出自西方,中国宪政理念源于输入,中国立宪也始于模仿,因此,中国国民宪法观念的养成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知识界的先进分子大量译介西方宪法和鼓吹西方宪政。 辛亥革命前,宪政思潮勃兴,中国思想界、知识界的先驱者潜心研读西宪,撰文宣传和介绍西宪,从而把中国国民对宪政、宪法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众所周知,现代民主宪政国家无不信奉人民是主权者,人民作为主权者的根本体现就是由人民制宪和修宪。晚清时代,先进的中国人已明确提出宪法源于人民主权。汪精卫1905年发表《民族的国民》一文,倡言:“宪法者,国民公意也,决非政府所能代定。”荪楼在1910年撰写的《宪法大纲刍议》一文更明确指出:“宪法即国民权利所创,而非宪法畀国民以权利也”,是则“由国民主权以孕育宪法,非由宪法发生国民主权”。宪政与专制、人治的根本对立就在于宪政推崇宪法的至.上权威。国民对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是衡量一国国民宪政观念强弱的重要标准。李庆芳1908年发表的《中国国会议》一文认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也称基本法,因为在宪法之中,“可以生长出无数之法”。荪楼对宪法地位的认识比李庆芳更深一层。他指出:“宪法为国家最强有力之法规”,“定国权之组织及行动大原则”,是“一国法治之准则”,其他“一切章程皆孕育于其内”。宪法的作用也是当时思想界、知识界先进分子宣传和研讨的重点。汪精卫1910年在《民报》第25、26期发表《论革命的趋势》一文,旗帜鲜明地提出,宪法应以限制君权和保障民权为依归。他认为,若宪法出于“限制君权之目的”,使君主与人民权利义务皆定于宪法,用宪法制约君权,则宪政可成。若宪法把巩固君权作为根本宗旨,宪法不仅不能限制君主作恶,反而会成为君主作恶的藏身地和屏蔽所,这样,“则君主之为恶,比专制之时将益肆”。可见,限制君权还是保障民权是专制之法和立宪之法最根本的区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荪楼尖锐批评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悖正义,昧法理,反事实”,其实质是保障君主之大权。 综上所述,当时知识界和思想界的先驱者已经明确指出,宪法源于人民主权,宪法是国民公意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应以限制君权和保障民权为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已经认识到宪法限制政府权力这一主要功能,并从法理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初步阐释。但必须指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缺乏民主政治实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根本找不到宪法观念的蛛丝马迹,这就使当时研究、倡导、鼓吹宪政思想的先驱者,只能把目光完全投向西方政治文化,对西方宪法理念进行宣传和介绍,因此,他们的宪法思想模仿多于创造,移植多于创新,一方面他们提出了一些现在看来仍不失为先进的宪法观念;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短,只能对西方宪政学说生吞活剥,特别是对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历史漫长、民主法制传统薄弱的东方大国创制宪法,缺乏成熟的思考。特别是对军队在宪政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活动范围这个关系宪政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尚未发现有人论及。至如绝大多数国民,只知有王法,不知有宪法,“不知立宪为何物”。当时就有人发出这样的慨叹:“使我民昏然冥然,仍以服从命令为独一无二之天职,不敢越黑暗地狱一步也,则何从而有要求宪法、拥护宪法、享受宪法之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虽反对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但他们仍象往常一样,企盼好朝廷和好皇帝出现,用人治之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知识界的权利意识 公民权利意识是宪政赖以建立的重要思想条件。专制、人治建立在义务本位基础上,其核心是培养公民对君主为代表的统治者服从、甚至盲从的政治意识。宪政是全体国民参与的政治,需要塑造具有权利意识的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正确的政治判断和抉择的合格国民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奉行的愚民政策使国民养成了安分、柔顺、服从的性格,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仁君圣主身上。而“权利二字之识想,断绝于吾人脑质中者固已久矣”。 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政治法律思想传入中国,权利思想也随着思想界先驱者的鼓吹而逐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了解和认同。康有为第一次明确喊出“人有自由之权”,“人有自主之权”,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声”的严复竭力宣扬天赋人权。梁启超倡导“民权救国论”,他大声疾呼:“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总的看来,在戊戌变法失败前,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主要宣传民权对国家兴亡的极端重要性,而对权利概念本身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也没有从宪政这一制度层面来认识和思考国民权利问题。二十世纪初,随着宪政运动的勃兴,权利问题成为中国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国民报)1901年第2期发表的《论国民》一文指出:“何谓权利?日:天之生人也,既与以身体自由之权利,又与以参与国政之权利”。《说国民》一文把是否具有权利意识看成国民和奴隶的根本区别。该文指出:“奴隶无权利,而国民有权利;奴隶无责任,而国民有责任;奴隶甘压制,国民喜自由;奴隶尚尊卑,而国民言平等;奴隶好依傍,国民尚独立”。康有为把能否培养合格公民提到国家存亡高度,他在1902年发表的《公民自治篇》一文明确指出:“有公民者强,无公民者弱,有公民虽败而能存,无公民者经败而即亡。”梁启超则把国民是否具有权利思想看成国家富强的根本。他说:“国家譬犹树也,权利思想譬犹根也。国民无权利思想的国家犹如无根之树,必亡无疑。”国民的权利既然是立国之本,因此,神圣不可侵犯,“暴君不能压,酷吏不能侵,父母不能夺,朋友不能僭”,也不能拱手让与他人,若君主、贵族、外人侵害它,必须坚决维护和捍卫它。 宪政需要一大批合格国民,而培养具有权利意识的国民有赖全社会共同努力。雨尘子1903年在《新民丛报》第28期《近世欧人三大主义》一文中精辟指出:不知主张权利的国民是“无能的国民”,而无能的国民,是不可能制定宪法、开议会、享受自由幸福的。中国国民权利意识的淡薄,令思想界的先驱者忧心如焚,梁启超强烈呼吁:全社会都要把培养国民权利意识放在首位。“为政治家者,以勿摧压权利思想为第一要义;为教育家者,为养成权利意识为第一要义;”为一私人者,无论士、农、工、商、男女“各以坚持权利思想为第一要义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在辛亥革命前宣传权利思想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讴歌和赞美西方宪政国家的民权保障制度,以唤起中国国民的权利意识。如梁启超曾赞美英国道:“权利思想之丰富,权利思想之敏锐,即英人所以立国之大原也”。他们充分肯定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倡导的“多数人的权利”,高度评价西方国家宪法对多数人权利的有效保障,已初步认识到保障多数人的权利是民主宪政的实质。 辛亥革命前,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权利意识已经觉醒,参政意识普遍增强。有人已明确认识到国民是否具有权利意识是立国之本和实施宪政的关键,有些论者对权利这一政治学和法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深刻和精辟之见解。 但是必须看到,在中国,不仅漫长的封建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排斥宪政,而且传统法律文化的礼治主义和义务本位也排斥宪政,这一切,阻碍着占全国人口最大比例的农民和城市市民权利意识的产生和成长。维新时期大力倡导民权,辛亥革命前为宪政奔走呼号的梁启超当时曾发出感叹:“吾见地球千五兆生灵中,其权利思想之薄弱,未有吾国人若者也。”1906年,他指出,能否正确运用选举权是宪政的关键。由于中国国民政治上的幼稚,他担心有人或将选举权视若“弁髦”,随意放弃,或受贿赂胁迫,在投票时违背自由意志,或在选举中用武力手段不正当竞争,或选出的议员不代表人民意志,只为私人和地方小局部谋利,危及中国宪政的实施。觉民在《论立宪与教育关系》一文指出,中国国民最大多数不仅不熟悉法律之学,而且对“国与民之关系,亦多茫然不知”。当时日本舆论也曾指出:“中国人民之泰半,于一己之权利利益殆无所知,而冷漠茫然。”总之,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国民处于“不知何物为权,何物为度”。政治思想非常薄弱,政治能力非常幼稚,政治知识非常缺乏,几乎处于无权利意识状态。如1909年咨议局选举,投票选民平均只有0.4%。 四、权利制衡思想 宪政即“限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民主政治观念。美国著名宪法学家麦基尔恩指出:“宪政意味着对政府施加合法的制约……(它的反面是专制统治)。”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缺乏分权制衡思想。“一国之主权一人握之,万般政务一人决之,政治之主人则皇帝是,政治之目的则皇帝之幸福是。”君主始终掌握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最高司法权。“法自君出”、“朕即法律”被视为万古不变的定律,历史上从无“治君之法”,君权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近代以来,西方分权制衡学说传入中国。随着晚请宪政思潮的蓬勃兴起,中国思想界的先驱者已从纯粹的理论研究、介绍、宣传转向理论研究、宣传鼓动与政治实践两者相结合的新阶段。他们一方面撰文积极宣传英、美、法等国的分权制衡学说,另一方面深入思考在中国未来宪政体制的构建中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权力分割以及职能分离是宪政制度的核心,是宪政和专制、人治在政府体制设置方面的根本区别。辛亥革命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已经明确认识到分权对宪政的重要性。汪精卫在《民族的国民》一文中指出,从国家机关的设置看,“专制则以一机关用事,而无他机关与之分权;立宪则其机关为统一的分科,立于分功之地位。” 他们认为,中国立宪政府应设立国会和责任内阁。国会是宪政体制的中枢机构,责任内阁替国会负责。吕志伊在《国会问题之真相》一文中阐述了国会在宪政体制中的核心地位。他说:“议会政治者何?谓以国会为国家政治之中坚也,国家活动之心髓也。”梁启超在《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一文中,遍考西方主要国家国会的职权和功能,提出国会应拥有以下权力:(一)参预改正宪法之权。(二)提出法律、议决法律之权。(三)议决预算、审查决算之权。(四)事后承诺之权。(五)质问政府之权。(六)上奏、弹劾之权。(七)受理请愿之权。国会是宪政体制中“枢纽之枢纽”。李庆芳特别强调国会对政府的监督权。他指出:“国会为监督政府之机关,它是国民参政权汇萃之中心点,代表国民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明确指出:资政院是“专制政体的议政机关”,国会是“立宪政体的监督机关"立宪派把督促清政府速开国会作为宪政的首要目标,并举行了三次大请愿。在他们看来,是否设立国会是实施宪政还是仍搞专制、人治的首要标尺。梁启超明确指出:“有国会谓之宪政,无国会谓之非宪政,筹办国会谓之筹办宪政,不筹办国会谓之不筹办宪政。” 国民对政府的监督是制约政府权力误用和滥用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中国思想界的先驱者在强调国会对政府监督的同时,十分重视国民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李庆芳深刻指出:“国民为母,政府为子;国民为主,政府为仆。”梁启超也认为:“政府受国民之委托,受国民之雇佣”,政府为国民服务受国民监督是天经地义的。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他指出:报馆为“代表国民发公意以公言者”,监督政府、教导国民是其两大天职。“对政府,当如严父之责督子弟,无所假借;其对国民,当如孝子之事两亲,不忘儿谏”。国民之所以不能放弃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为了有效防止政府的权力误用、滥用,侵犯国民权利。 辛亥革命前,中国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基本上认识和理解了西方分权制衡思想,并运用分权制衡理论粗线条地勾画出中国宪政体制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了以立法权为中心的政府权力主从式构造理论。这些宪政思想,是中国民主政治思想宝库中弥足珍贵的思想成果,对中国当代民主宪政建设仍有启示意义。 晚清朝臣中的官僚知识分子对宪政心存矛盾心理,在宪政思潮的强大舆论压力下他们被迫附和,但对代议政府“知识尚薄弱”,对国会内容,也“懵懵惚惚”,而且害怕开国会后,官位不保,或虽保官位,但受宪政体制束缚,不像旧体制中任职自由,内心极端厌恶宪政,但不敢明目张胆反对,只能采取“暗默反对”。至如一般农民和市民,由于几千年“皆处于专制制度之下,为市民者以为分不当预闻国事,一旦闻国会之名,尚不解为何物,安辩其权限之何如!” 从总体看,辛亥革命前十年,轰轰烈烈的宪政思潮掩盖着国民宪政意识的普遍薄弱,知识界、思想界先进分子对宪政的相对较深的理解和较高的认同,掩饰了绝大多数国民对宪政的茫然无知。

1900年1月25日,兴中会在香港创办了《中国日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报》、《大江报》、《国粹学报》等,极大的宣传鼓动了革命。

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 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 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 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 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20世纪初,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首先出现排满字样,有的刊物明确主张颠覆清政府。1903年,东京留学界思想愈益活跃,宣传民族主义、民权学说的刊物相继出版。上海知识界也出现了新气象,公开倡言革命。组织革命团体,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903年11月,黄兴建立华兴会。以后,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江苏、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团体。1905年7月,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70余人在东京集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入。8月中旬,孙中山在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了《中国应建设共和国》的演说。同月20日,同盟会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黄兴被推为执行部庶务,会议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纲领。11月,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出版,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 号召。《民报》创办后即同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展开论战。辩论结果,革命派占据上风,改良派的政治影响大为衰落。[3]革命派积极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使同盟会的主力遭到重大损失,但有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扩大了革命影响。与此同时,自发的群众斗争蓬 勃发展,多达千余次。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部分,因切身利益与帝国主义发生矛盾,参加并领导了收回路矿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为了消弭革命力量,拉拢资产阶级,清政府被迫作出一些开明的姿态。1905年7月,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9月宣布预备立宪。1907年9、 10月,下诏筹设资政院和咨议局,允许资产阶级可以通过选举取得向清政府提出建议等部分权利。上层资产阶级从中看到了希望,纷纷成立各种立宪团体,从事君主立宪活动,准备参与政权。但是满洲亲贵们对立宪并不热衷。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帝国万世一系,同时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期。不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改元宣统。摄政王载沣采取集权措施,积极推行由皇族独揽国家大权的政策,满洲亲贵和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加深,1910年,国会请愿同志会在北京连续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发布内阁官制,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立宪派分享政权的希望完全落空,少数人抛弃立宪的幻想,对革命活动开始表示同情。革命的形势愈益成熟。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国主义之命是从,将从中国人民手中夺得的权利拱手献给帝国主义,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与铁路国有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强烈反对出卖路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波澜壮阔。9月, 保路风潮扩展为全省抗粮抗捐,群众暴动接连发生。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会和川路股东会的负责人,并枪杀请愿群众数十名,造成流血惨案。同盟会 员龙鸣剑等和哥老会组成保路同志军进围成都,转战各地,攻城夺地,猛烈冲击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在清政府全力应付四川保路运动的时候,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乘机发动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9月下旬,革命党人感到形势紧迫,决定于10月6日(中秋节)发动起义,后由于形势瞬息变化,起义推迟。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在预定起义的那一天,共进会负责人孙武在汉口装配炸弹时不慎爆炸,湖广总督下令闭城搜查,汉口和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遭到破坏,一些起义领导人被捕、被杀或避匿。在这种情况下,新军各标营中革命士兵开始主动行动。10日晚7时,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汉阳、汉口也先后为革命军占领。11日, 起义士兵聚集到湖北咨议局,在咨议局议长汤化龙等人的参与下,宣布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革命党的领袖们未亲身参加起义,缺乏政治经验的起义士兵对自己 掌握政权没有信心,清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枪口逼迫下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军政府发布文电,号召各省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而奋斗。11月,湖北军政府公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它是全国第一个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拟定的地方宪法。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北方未独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统治较强,如直隶、山东、河南;有的远在边陲,革命党势力较弱,如新疆、奉天。这些省份也不平静,革命党仍然组织了一系 列武装起义。武昌起义之后,立宪派纷纷表示赞成革命,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省起义过程中表现了高昂的热情。新军士兵、会党群众、知识 分子、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海外华侨、爱国士绅、少数民族都作出了贡献。中国的政治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局面。革命的胜利发展使清政府极为震惊。10月27日,清廷起用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授予指挥湖北军事的全权。11月1日,清军攻陷汉口。同日,摄政王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交出全部军政大权,以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黎元洪和黄兴、宋教仁等过高估计了袁世凯的力量和自身的困难,企图利用袁世凯和清朝贵族之间的矛盾,以大总统的位置动员他倒戈,把最终推翻清朝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凯。11月27日,汉阳为清军攻陷。12月1日,双方议订停战3日。此后又拟定双方派出代表讨论大局。停战是辛亥革命从武装斗争走向政治妥协的一个重要转折。12月18日,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和革命军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开始和谈。11月下旬,各省代表议决承认武昌为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以鄂督执行中央政务。接着14省代表会议在汉口英租界召开,筹备成立中央临时政府。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代表会议决定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随即自武汉齐集南京。25日,同盟会总理孙中山自海外归来。29日,17省代表会议以16票的绝对多数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到南京就职,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告全国同胞书》等文件,正式宣告中华民国的诞生。1月2日,通电改用阳历。3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确定临时政府组成人员,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又成立南京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3种政治势力。独立各省的军政府多数为立宪派和旧官僚所操纵,南京临时政府和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对它们事实上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革命派自身的弱点也更多地暴露出来,孙中山的许多正确主张都遭到反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袁世凯感到大总统的位置难以到手,立即撤销和议代表,造成谈判破裂的形势,迫使革命势力妥协。帝国主义列强拒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并且制造外国干涉的空气。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孙中山被迫退让。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朝皇帝终于接受中华民国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正式退位。这样,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垮台了,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随之结束。2月13日,袁世凯向临时政府正式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职。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因实力在北方,拒绝南下就职。孙中山派蔡元培为专使北上迎接,袁世凯暗中指使亲信部队在北京、天津、保定制造兵变;帝国主义也乘机调兵入京,制造紧张空气,以支持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再次退让。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次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个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25日,唐绍仪到南京接收临时政府,组织新内阁。该内阁中内政、陆军、海军、财政、外交等部均由袁世凯的亲信或拥护者担任,同盟会只分配到教育、农林、工商等几个点缀性的席位。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5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和该院迁往北京。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篡夺。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关于十月革命论文发表

中国人歌颂十月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1918年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接着,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

中国人歌颂十月革命的第一篇论文,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1918年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接着,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的三篇著名文章是:《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他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迅速传遍全国,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找了一下,好像还真没有什么相关的文献,大部分都是别的国家或人做出的评论,还有就是列宁等在革命期间发表的一些东西,比如: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权力论>: 如今判断俄国革命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为时尚早,我们还只能讲讲它的某些方面.像早期基督教一样,它所宣传的主义是国际性的,甚至是反民族的.它基本上是政治的,在这一点上它像伊斯兰教而不像基督教.可是它的信条中至今经证明的唯一有效的部分是对自由主义的挑战.直到1917年11月为止,只有反动派才反对过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和其他进步人士一样,也主张民主,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以及自由党所使用的别的政治工具.但当苏维埃政府夺得到权力的时候,它却恢复了天主教会极盛行时的教义,那就是:传播真理是当权者的职责,既用正面教育的方法也用镇压一切与之竞争的教义的方法.这当然就要建立一个不明主的独裁政权,靠红军维持其稳定.新的东西是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合并,这就使政府的控制有可能大大增强.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左派作家高尔基,愤然写下《1月9日与1月5日》一文,指责布尔什维克“来复枪驱散了近百年来俄国最优秀分子为之奋斗的梦想 ”。

信息技术革命论文发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IT产业将得到迅猛发展,IT产业化将对世界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下文是我整理的it新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it新技术论文篇一:《浅析IT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 文化 观念,促进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并成为了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劳动力与科技人才在不同产业、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并促使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掀起,促使人类走向新的文明。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信息化背景着手,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 企业管理 的影响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全球信息化 现代企业管理 城市发展 物流产业发展 0 引言 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IT)无处不在,信息技术产业化也已初具规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IT产业将得到迅猛发展,IT产业化将对世界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我们都知道,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对IT信息技术已经不陌生,随着其新技术快速的发展,其甚至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杠杆,并已深人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推动生产力突破传统的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更应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正在被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甚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也被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着。做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应该知道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为企业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应该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和深刻含义。 因此,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或服务性的工具已经成为过时的观念,无疑,一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技术革命已经到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企业家们习以为常的经营之道。企业必须迎接挑战,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立于不败之地。 1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信息化背景 我们知道,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信息 网络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特别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尤其在企业的发展中,信息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实施企业信息化可使企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劳动生产力率提高10%一30%,库存降低30%一60%,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提高60%一200%,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90%以上。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讲,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程度。 因此,许多国家认为提高生产率的最重要办法就是最优先发展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已变为科技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核心和主流,可以这样说,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谁能拥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谁便迅速获得信息并使之转化为经济优势,谁就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我国每生产一美元产品所消耗的能、原材料约为发达国家的二至五倍,而消耗的信息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可见,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中大量的利用了无形的科技知识等信息资源,而我国生产的增长主要靠有形的物质资源消耗。 2 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2.1 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产品和生产过程、企业和产业、甚至竞争本身的性质。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或服务性的工具已经成为过时的观念,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和深刻含义,以及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用力而持久的竞争优势。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就成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对象,并且资讯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重视程度和原来远远不一样,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 财务管理 、人事管理和研发管理鼎足而立,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树立资讯意识,在企业中建立全面的资讯管理(To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技术的崛起因其自身特有的经济技术特性而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管理作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也必然深受其影响。信息技术不仅使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为企业的管理 方法 、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进一步推动了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发展,导致了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2.2 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分析 信息化建设人才现在是企业紧缺的人才,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和经营和管理方面,电子商务软件、ERP软件以及CRM软件已正逐步地被使用,但由于信息部门仅重视软件的技术开发和设备维护,信息资源的管理显得非常薄弱,由于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需求定位出现偏差,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对企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提高企业中普遍人群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核心技术,使之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步,是当务之急。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匮乏,由于待遇和企业重视程度等因素决定了中小企业召到和留住高素质信息化建设人才比较困难。 2.3 建立企业网站、开展电子商务 网站和电子商务等手段,已经早被一些企业运用的炉火纯青,国际互联网作为近年崛起的网络技术革命的代表,其互联互通性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为企业展出现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同传统媒介相比,企业网站作为一种新的形象传播途径,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更亲密、更稳固的联系,对受众更具有亲和力与吸引力。因此,很多企业开始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网站的易用性与实用性可全面充分地发挥品牌已经具有的价值,有必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数字化策略来建立和提升网站形象,这一点已经被广大企业所深刻认识到。 2.4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 我们知道,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和财务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当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①业务运作层。简单的讲,它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帮助企业合理的规划企业的所有运作资源,目的是得到最大限度的获利,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帮助控制企业的运作成本。 ②业务支持层。这也是一个主要功能,通过它,对企业财务及资金状况、企业管理成本的比率等会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可以清楚了解员工对企业资产的使用程度,企业的满意度状况。 ③企业决策层。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要内容,能使企业能够事先避免出现的危机,立于不败之地。它可以帮助监控和判断企业的现状,及时调整企业的管理战术,它的操作不仅仅停留在帮助企业的决策者模拟和决定企业的管理战略上,对现代企业来说,更为实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家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原有企业管理模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的生产力,能对内外环境作出快速反应,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使其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环节减少,速度加快。 参考文献: [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A.V.Oppenhei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Leon W.Couch,II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泽平.一种多用途电度表的红外通讯问题[J].湖南电力,2003,4. [4]朱磊,郭华北,朱建.单片机89C52在多功能电度表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5]罗兆虹,詹学文,戴学安.红外通讯技术在电能表数据交换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2,12. [6]吴叶兰,廉小亲,石芹侠.电能计量芯片组AT73C500和AT73C501及其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2. [7]蒋俊峰.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讯设计[J].电子设计应用,2003,11. [8]曾庆立.远距离红外通讯接口的硬件设计与使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it新技术论文篇二:《刍议企业IT网络信息安全性的技术》 【摘 要】如今全球已经步入了一个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的工作中与平时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本文针对企业IT网络信息安全性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 措施 。 【关键词】企业IT网络 网络信息 安全性 一、引言 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多数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动化一体办公,并且很多企业都构建了自己的专属网络以及专属办公平台,这为企业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并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在网络的存在下,企业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还可以对所需要的资料进行快捷的查询,实现了高度地信息整合化[1]。伴随着数字信息全球化,无论是在学习中、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人们已经不能离开计算机网络。但正是因为这些数字信息化的高效性、便利性也让人们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在企业使用网络进行办公的过程中,如何加强IT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难题。 二、企业IT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虽然在企业网络建设的过程中,会设置一定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比如企业网络防火墙、企业专用病毒查杀软件等等。即便如此,企业的工作网络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企业用户一般都是通过Super Administrator root(超级用户权限)登录计算机并进行计算机系统操作。但是某些用户由于在计算机系统操作过程中使用不当,这会导致所使用的计算机受到外界病毒和木马的攻击。一旦企业中的某台计算机受到不良攻击,如果没有及时制止的话,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甚至让企业的整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对企业计算机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合理地限制将有助于企业IT信息管理工作的实施[2]。 (二)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技术需要提高 部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为低下,缺少专门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同时又具有超级用户权限,这会对企业的网络管理带来一定的不便。由于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 操作系统 ,如果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不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将很容易产生一些误操作,而这些误操作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导致局部性的故障产生。举例来说:某些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一定的计算机 网络基础知识 ,在设置上网的过程中便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容易出现IP冲突的情况;在保存文件的时候,由于误操作导致文件不但没有有效地进行保存反而被删除了,如果该文件是较为重要的文件,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在浏览网站进行工作资料查询时,由于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被一些非法网站或链接攻击,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从而对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3]。 (三)缺乏合理的管理 企业在IT网络信息上缺乏合理的管理。由于IT网络信息都是通过分散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这使得这些信息资源可以被随便调用,这便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企业也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即便存在管理制度由于执行力不够而不能保证制度的合理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信息管理部门”便显得可有可无,其工作不能得到落实,这给整个企业的网络信息带来了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四)信息管理部门工作负担太大 在大多数企业中,都会存在着相应的信息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的IT网络信息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无疑,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 网络知识 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部分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使用上对于系统的维护从不注意,一旦出现问题总是让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解决,这无疑加大了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为信息管理部门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这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三、如何保证企业IT网络的安全性 加强企业IT网络安全性建设可以从网络硬件和软件以及使用人员三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计算机网络硬件建设 良好的硬件支持是企业IT网络信息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陈旧硬件要进行相应地更换、更新。对于损坏或者出现故障的硬件进行相应地修复,对正常工作的硬件设备要给予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另外,也需要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 硬件知识 培训,向他们传送一些基本的维护、维修技巧,让他们能够具备一定的解决硬件问题的能力,至少要保证他们对日常所用到的网络硬件能够进行正确的识别。总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是企业IT网络信息的承载基础,通过加强硬件设备的建设,让企业内部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网络环境。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软件管理 在企业内部IT网络的建设中,计算机网络至始至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企业在日常办公中所使用的系统几乎都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因为该系统具体广阔的使用范围和相对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所以受到了企业用户的欢迎。通过对SMS(微软公司系统配置服务)和BDD(客户端桌面组件)进行部署来保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实施。通过构建相应的物理网络、目录服务、文件服务、文件共享和储存与备份模块让企业内部IT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得到应有的保障。 (三)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养 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各部门员工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对于企业的IT网络建设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信息安全的潜在保障。 四、结语 企业IT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工作模式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这给企业的IT网络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要求。通过加强计算机网络硬件建设和加强计算机网络软件管理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来促进企业的整体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超,胡洲,朱彤.加强企业IT网络信息安全性的技术方案[J].2102(12):121-123. [2]邱雪松,陈坚,郭海生,高志鹏.企业IT网络异常流量综合检测模型[J].2010(11):112-113. [3]葛鸿伟,王俊标.IT网络综合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2011(03):12-13. it新技术论文篇三:《浅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二十一世纪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甚至是学习。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不仅是自身在飞速发展,而且已贯穿到许多其他学科,现在的各个科学领域的发展都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从计算机技术涵义入手,探讨一些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发展趋势 一、前言 当前计算机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计算机技术也从单一化领域逐步发展到多元化领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要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深入研究计算机技术,以使计算机技术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何为计算机技术呢?计算机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起逻辑链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作用。这与传统的多种媒体简单组合是完全不同的。计算机技术是将视听信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集成在一个系统中,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查。 二、计算机保持关键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将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受到物理极限的约束,采用硅芯片的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的性能还会持续增长。超高速计算机将采用平行处理技术,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改进计算机结构、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关键技术。同时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外,虚拟与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传统的磁存储、光盘存储容量继续攀升,新的海量存储技术趋于成熟,新型的存储器每立方厘米存储容量可达10TB。信息的永久存储也将成为现实,千年存储器正在研制中,这样的存储器可以抗干扰、抗高温、防震、防水、防腐蚀。 三、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随着硅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硅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为了解决物理性对硅芯片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制新技术,计算机领域将会出现一些新技术,给计算机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虽然这些新型计算机技术还在发展中,但不久这些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将会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1、量子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是根据量子效应设计出来的,借助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实现开关状态,分子状态变化借助于激光脉冲改变,使相关的信息跟着聚合物转变,然后实现运算。量子计算机是立足于力学规律之上进行运算及存储信息的,量子计算机的存储量是非常大的,不仅能高速地处理数据,还有着安全的保密体系。量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科学界一直追逐的梦想,现在还只是利用了量子点操纵、超导量子干涉等方面,此领域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必会给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 2、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也就是全光数字计算机,就是用光子代替电子,用光互连代替导线互联,光硬件代替电子硬件,从而实现光运算代替电子运算。光与电子相比,其传播速度非常快,它的能力超过了现有电话电缆的很多倍,同时光子计算机在一般室温下就可以使用,不易出现错误,和人脑具有类似的容错性。这些优势必会提高计算机的效能,使光子计算机获得广泛的发展与应用。 3、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也即是分子计算机,其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生物计算机的转换开关是由酶来担当的,要更好地显现出酶,就需要酶和蛋白质融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技术制作的生物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存储量大,还能运行在生化环境或者有机体中,比较适合应用于医疗诊治及生物工程等。 4、纳米计算机 纳米属于计量单位,大概是氢原子直径的十倍。纳米技术从开始就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也是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技术,科学家们一直深入研究。现在纳米技术应用领域还局限于微电子机械系统,还没有真正应用于计算机领域。在微电子机械系统中应用纳米技术知识,是在一个芯片上同时放传感器和各种处理器,这样所占的空间较小。纳米技术如果能应用到计算机上,必会大大节省资源,提高计算机性能。 四、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1、无线化趋势 计算机实现无线化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这与当前 笔记本 实现的无线是不同的,未来计算机无线化是指网络与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如果无线化得到了实现,未来在家中使用台式电脑比用笔记本还方便,因为 显示器 与主机不用再连线。也就是说实现无线显示器,这种技术被称为UWB技术,属于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为无线局域网和个人局域网提供方便,带来低功耗、高带宽的优势。 2、网络化趋势 目前,信息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各种家用电器也开始走向智能化,未来有可能实现家电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调控家电的运作,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从而提高家电的性能。同时利用互联网也可以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办公室就能让家中的电器工作,为生活提供便利。 3、人性化趋势 计算机的普及必会要求计算机更好地为人服务,这就需要计算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人性化,这样人们才会真正使用计算机。要实现这个目标,计算机的交互方式将会走向多样化,可以通过书写控制,也可以通过语言控制、眼镜控制等。随着智能化的提升,计算机可以自动选择操作流程,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有可能达到与家用电器操作一样简单,使用者不需要专门学习就能操作。 五、 总结 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故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是必要的。目前,一些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一些领域,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必会超出人们的预想。 参考文献 1、赵玉帅,有关计算机技术的讨论及未来的发展方向[J],信息与电脑,2010年第3期 2、杨晔,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7期 3、冯航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今日科苑,201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1. 计算机新技术论文 2. 浅谈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3. 软件开发技术论文范文 4. 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论文3000字 5. 关于科技论文3000字左右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这些物理学大咖们的贡献

可是可以,最好是专业毕业的。

1.语言的使用 2.文字的创造 3.造纸和印刷述的发明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1844年5月24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 索引序列
  • 文学革命论是谁发表的论文
  • 文学与革命是谁发表的论文
  • 辛亥革命论文发表期刊
  • 关于十月革命论文发表
  • 信息技术革命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