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第一03.11 论成套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南昌航空学院学报》第一04.8 人工神经网络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组分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第二05.4 成套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一05.11 水泵性能试验分析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南昌航空学院学报》第一05.9 教材“计算机系统结构” 水利水电出版社 主编06.9 主成分-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饲料中的痕量铁、锰、铜、锌” 《分析实验室》 第二08. 6 基于径向基函数拟合水泵特性曲线 《机械设计》 第一08. 6 定量分析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模型体系 《农机化研究》 第一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期刊名称 1 孙氏太极拳传播的研究 陈威 中国体育科技 2 从传播类型的角度审视孙氏太极拳的发展现状 陈威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 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组织与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超 四川体育科学 4 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刘超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5 论我国体育课程技术发展特征 裴德超 体育文化导刊 6 现代生活方式与健身项目推广 李晓静 体育与科学 7 体育赛事赞助商风险评估与风险规避的研究 李晓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8 安徽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黄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9 我国近代体育销售与制造业的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0 电子商务系统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赵先卿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1 基于WSR方法论的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研究 赵一平 体育与科学 12 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3 20世纪初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的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4 近代以来社会变迁下的武术活动——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研究 陈威 体育科学 15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技术领域拓展研究 裴德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6 也论太极推手竞技化——与《论太极推手的技术和文化特性——兼论传统太极推手竞技化不可行》作者商榷 陈威 体育学刊 17 近代我国体育博彩业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8 奥林匹克运动会财务收入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裴德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陈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 健走运动对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马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1 蚂蚁水提取物疲劳的研究 马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2 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脂联素受体基因表达及运动的影响 李蕾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3 中学体育理论课研究 赵先卿 体育文化导刊 24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陈威 EI收录 25 Applic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for Wushu Equipment 陈威 EI收录 26 Thinking about the Expans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PE Major Under the Stern Employment Situation 裴德超 EI收录 27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Motion Perception Ability on Football 马力 EI收录 28 Research on College PE Teachers Evaluation 刘超 ISTP收录 29 A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on System. 赵一平 ISTP收录 30 国际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对我国的启示 赵先卿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1 中国田径运动项目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赵先卿 中国体育科技 32 安徽省全民健身现状调查 赵先卿 体育文化导刊 3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体育之关系 赵先卿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4 安徽省高校“扩招”后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刘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5 安徽省高校“扩招”后体育教师队伍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超 体育科学 36 自愿转轮运动条件下雄性长爪沙鼠体重、能量代谢和血清瘦素的变化 胡振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37 对武术进奥运会的理性思考 郑贺 体育学刊 3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群众体育研究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9 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的启示 郑贺 体育文化导刊 40 太极拳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41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郑贺 中国体育科技 4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走向 郑贺 体育文化导刊 43 大学生体育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44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赵一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5 体育测量信度估价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杨继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46 运动性猝死之研究 肖玉红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47 心理训练对比赛影响的分析 马翠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8 更新准备活动的实验研究 马翠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9 从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谈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 刘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我只知道 旅游学概论 高级程序语言设计 不好过 带国际的好像都不错
楼永倞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准分子屈光中心主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30年,为中国大陆较早开展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医生之一,也是湖北省第一个开展飞秒激光手术的专家(2009年)。现受聘担任美国威视VISX湖北地区培训中心讲师。擅长常规准分子手术、个性化切削手术、飞秒激光手术、ICL(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屈光矫正手术。致力于眼视光学与屈光矫正手术的完美结合,针对患者眼部个体条件设计最适合的手术方案。他已完成屈光矫正手术三万余例,准分子、飞秒激光手术量均在国内排名前列。张晓农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院长 白内障专科首席专家同济医科大学眼科专业医学硕士,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眼科教授,湖北省著名白内障手术专家,普瑞眼科集团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医师指定培训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1993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赴德国波恩大学眼科医院进修临床眼科学,重点主攻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并于1997年回国后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作为湖北最先开展超声乳化手术的专家,曾赴着湖北省多个地区的医院眼科专业的手术指导工作,积累了万余例手术经验。作为白内障学科带头人,他先后培养眼科学研究生20人,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并率先开展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及表面麻醉下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擅长复杂疑难的白内障手术及复杂晶体囊袋内张力环处理与应用。截至2011年年底,已成功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万余例,为“湖北省白内障学科最早期的专家之一”。黄齐斌 普瑞眼科集团白内障手术专家 白内障专科主刀医师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先后到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广州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湖北省人民医院眼科、山东省鲁南眼科医院深造学习及工作,于2006年加入普瑞眼科集团,原成都普瑞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主任,普瑞眼科集团中部医师指定培训专家,从事眼科近二十年。作为普瑞眼科集团白内障主刀医师,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国际眼科专业和白内障专科学术会议。其广东工作期间参与的《“削梨法”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的科研课题获当地科技部门表彰。并多次参与国家“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行动”白内障手术主刀工作。近二十年来主攻白内障专科,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非球面、多焦点等新型功能性人工晶体在白内障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截至2011年年底,已积累了白内障手术8000余例,受到广大白内障患者好评。刘垠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原武汉市第三医院眼科主任,武汉市儿童弱视斜视防治中心主任,湖北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斜视及小儿眼病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专业擅长:从事小儿眼科工作32年,擅长各类斜视、弱视诊断,复杂性斜视、特殊类型斜视手术治疗,重度弱视治疗,各类屈光不正疾病的矫治,青少年及儿童近视眼病防治,小儿先天遗传性眼病诊断及治疗。至今已完成斜视手术过万例。科研成果:曾获“武汉市劳动模范”称号及多次获得“武汉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科研课题曾获武汉市科技发明三等奖,省、市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教学成果:曾参与全省弱视斜视培训班授课,带教培养眼科专业医生与临床实习生。学术会议:主办过全国第八届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每年参加各项全国、省、市眼科专业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发言。王海铭:主任医师 武汉普瑞眼科医院综合眼病专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眼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武汉眼科学会委员,湖北省及武汉市医疗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198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曾任武钢总医院眼科主任、大五官科教研室主任。从事眼科工近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眼科显微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等疾病。在国内各眼科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多次荣获武汉市及武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其中《白内障摘除术与局限性脉络膜出血的相关关系》、《YAG激光联合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等发表于美国中华眼科杂志。专业擅长:视网膜脱离、眼眶肿瘤、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眼科疑难疾病的诊治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刘珊 白内障专科 副主任医师中华眼科学会会员,新疆乌鲁木齐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屈光不正的诊断和治疗,对眼科疑难病症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专家履历:197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78年起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至2008年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退休;1983年赴兰州医学院二附院眼科进修一年;1992年赴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进修一年;1998年赴卫生部北京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进修半年。杨剑 医学验光配镜中心眼镜验光技师从事视光验配工作7年,能合理运用视光学知识,对各种常见疑难屈光问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通各类国内外尖端验光设备及眼部检查设备的操作,拥有丰富的眼部医学配镜经验,善于为配镜者提供人性化、个体化的配镜服务。专业擅长:各种屈光问题及老视的检查。擅长青少年各种屈光不正的验光配镜。针对老视,斜视的验配有着独到的见解。
(1)刘珊,陈全家,苏秀娟,王莉萍,曲延英,周梦颖. 英国薰衣草愈伤再生体系的建立[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73-77.(2)李琼,曲延英,杨婷,王莉萍,刘正,周丽容,陈全家. 海岛棉转Bt基因两种方法的研究[J]. 棉花学报,2012,24(4)(已接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 [论文关键词]商业 个人理财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新兴发展的个人理财业务,本文通过对目前个人理财理念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的研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一、国内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述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个人理财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而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产品,通过发掘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分析自身状况,制定个人财务计划,并帮助客户选择金融产品的一系列服务过程。具体的讲,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自然人(或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包括代理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代理保管、转账汇兑结算、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可是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的发展,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以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最早推出的“私人理财中心”为开始至今的10年期间,在以银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基础上,各家机构纷纷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和服务。2001年6月,上海出现了以杨韶敏等6位理财员命名的理财工作室,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服务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在纷纷设立,新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地推出,国内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该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核心的效益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单一,存在同质化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尽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财品牌,如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品牌,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品牌,工行的“理财金账户”等。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理财产品上,关于投资类理财产品相对较少,更谈不上结合客户的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同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趋同现象严重,一家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 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立刻就能跟进,尽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 各行间的差异就主要表现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 (二)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这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因而,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三)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业务,涉及到、资本、、、贸易、等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行个人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资本、、、投资、、房地产等相关金融知识,具有综合性强、灵敏度高、涉及面广等特点。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素质也普遍不高,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而未能真正为客户提供适当的理财建议,不能让客户了解理财的核心和含义,只会让客户感到自己离理财服务越来越远。 (四)宣传渠道单一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经营上基本上都将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分开,在对外营销中,还是个人归个人的,公司归公司的,没有形成联动营销,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推介,仅限于柜台、少数的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室,分销渠道建设落后,未能将客户经理、网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有形无形的营销渠道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难以形成交互式、立体式的营销网络。在个人理财服务方面所做的宣传,也极其有限,即使做了一些广告,也是零打碎敲,没有很好地策划。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理财产品以及服务多样化原则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不同年龄、职业客户,其理财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并由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多元化的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提供银行结算、授信、咨询、代理业务等“一揽子”服务,还要提供保险、税务等银行代理的综合性服务,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多样性。 (二)做好市场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为客户“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客户收入高低进行市场细分,还可通过客户的年龄层次进行市场细分。在市场细分中,抓住目标客户群,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加强复合型个人理财人才的培养 个人理财服务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品,从业人员若没有丰富 的相关专业知识,是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他们具有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和分析知识,具有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投资技巧,在个人理财业务中,能够为顾客提出详尽具体的规划,并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风险偏好、个人目标等因素,对投资工具的种类和投资的回报率做出详尽的分析说明,使理财服务能真正立足于理财。 (四)加强横向联合,降低分业限制影响 当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国只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应积极参与,加强与证券、保险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房产商、汽车商等高档消费品商家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设计更多适应理财业务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依托信用资源,拓展基金业务,推进保险代理,加强银企合作,从而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新兴阶段,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通过一系列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的银行业带来收益。 参考文献 [1]宋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1) [2]刘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价值工程,2005,(2) [3]孙艳荣,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2005,(6)
序号 论文题目 作者 期刊名称 1 孙氏太极拳传播的研究 陈威 中国体育科技 2 从传播类型的角度审视孙氏太极拳的发展现状 陈威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 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组织与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超 四川体育科学 4 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研究 刘超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5 论我国体育课程技术发展特征 裴德超 体育文化导刊 6 现代生活方式与健身项目推广 李晓静 体育与科学 7 体育赛事赞助商风险评估与风险规避的研究 李晓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8 安徽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黄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9 我国近代体育销售与制造业的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0 电子商务系统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赵先卿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1 基于WSR方法论的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研究 赵一平 体育与科学 12 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3 20世纪初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的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4 近代以来社会变迁下的武术活动——基于一个武术之乡的研究 陈威 体育科学 15 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技术领域拓展研究 裴德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6 也论太极推手竞技化——与《论太极推手的技术和文化特性——兼论传统太极推手竞技化不可行》作者商榷 陈威 体育学刊 17 近代我国体育博彩业发展研究 李显国 体育文化导刊 18 奥林匹克运动会财务收入主要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裴德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陈威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 健走运动对农村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马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1 蚂蚁水提取物疲劳的研究 马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2 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中脂联素受体基因表达及运动的影响 李蕾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3 中学体育理论课研究 赵先卿 体育文化导刊 24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陈威 EI收录 25 Applic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for Wushu Equipment 陈威 EI收录 26 Thinking about the Expans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PE Major Under the Stern Employment Situation 裴德超 EI收录 27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Motion Perception Ability on Football 马力 EI收录 28 Research on College PE Teachers Evaluation 刘超 ISTP收录 29 A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on System. 赵一平 ISTP收录 30 国际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对我国的启示 赵先卿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1 中国田径运动项目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赵先卿 中国体育科技 32 安徽省全民健身现状调查 赵先卿 体育文化导刊 3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体育之关系 赵先卿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4 安徽省高校“扩招”后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刘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5 安徽省高校“扩招”后体育教师队伍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超 体育科学 36 自愿转轮运动条件下雄性长爪沙鼠体重、能量代谢和血清瘦素的变化 胡振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37 对武术进奥运会的理性思考 郑贺 体育学刊 3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群众体育研究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39 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的启示 郑贺 体育文化导刊 40 太极拳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41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郑贺 中国体育科技 4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走向 郑贺 体育文化导刊 43 大学生体育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郑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44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赵一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5 体育测量信度估价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杨继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46 运动性猝死之研究 肖玉红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47 心理训练对比赛影响的分析 马翠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48 更新准备活动的实验研究 马翠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49 从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谈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 刘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刘超刘超,清华大学史学2006级博士生。获得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被评为清华大学2009年“优秀研究生”和“学术新秀”,多次获得综合一等奖学金。已发表作品百余篇,合计约200万字。其中论文数十篇,著作2部。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能够熟练运用英、日、法三门外语。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博4班党支部书记、清华大学《文苑》报执行主编。“人在30岁以前主要做加法,尽可能多体验、多尝试、多历练,发现自己最有潜力、最喜欢做的事;30岁以后是做减法,善待自己和家人,在此前提下,集中力量把自己最想做的一两件事做到最高境界。”这是清华大学2009年“优秀研究生”和“学术新秀”双项荣誉获得者刘超同学对自己人生的初步构想。改变人生的转学“苦难的童年,是一生的财富。”刘超生长在一个并不宽裕的家庭,但他的父母尽最大的努力给他创造了好的教育条件,一直默默支持着他。刘超从小喜欢读书,但到了中考的时候,由于发挥不好,进了一所学风很差的高中,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对生活得过且过。在这样的学校里,所有的学生对未来的期许就是高中毕业之后南下打工,娶妻生子。刘超也并不例外地对未来没有什么希冀,他极度地厌学,凑合地应付各门功课,对数学则几乎是完全放弃了。以他当时的成绩,连最差的本科院校也考不上。所幸的是,刘超有一位理解儿子并有远见的父亲。即使手头并不宽裕,刘超的父亲还是做了一个改变了儿子一生的决定。在儿
02.9 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第一03.11 论成套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 《南昌航空学院学报》第一04.8 人工神经网络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组分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第二05.4 成套设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一05.11 水泵性能试验分析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南昌航空学院学报》第一05.9 教材“计算机系统结构” 水利水电出版社 主编06.9 主成分-偏最小二乘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饲料中的痕量铁、锰、铜、锌” 《分析实验室》 第二08. 6 基于径向基函数拟合水泵特性曲线 《机械设计》 第一08. 6 定量分析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模型体系 《农机化研究》 第一
刘超的往事,都会看见登机口不反对,打飞机基本,很喜欢看看,兄弟复习,想等会看看,啊是图库都很健康经常。的感觉看看,睡开个车的感觉基本。多贵是的,回家就行的感觉看电视,v在挂机,分手这款拆开看是。喜欢看看你吧,是看看吧,打飞机看吧这个看来你。带哦就小公举谢谢,吵过架看看。
目录·2015年 13 期 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王建新实施现代教学流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蔡山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谈如何关爱“学困生” 郝建峰分析开放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胡舒予,黄明中国动漫产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以《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为例 刘倩苏州地区小微企业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办学要求的调查分析 刘沁,刘晨,范小莉毕业设计论文审查与规范化管理 刘亚雷,赵莹,侯坤玺浅谈班级管理与教学质量提高的关系 佟爱辉如何有效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体系 覃伟纳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教学管理 汤赐高校教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康青松西部高校跨越式发展 苏丽莲文化产业风险规避模式及其发展探讨--以华谊兄弟的经营模式为例 王晓轩浅谈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 谢佰辰利用智能手机平台辅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朱丽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发展研究 刘亚琼,陈俭勇谈谈艺术职校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符蓉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卢海英运用“体验式”学习理念,构建德育课堂教学新模式 许丽新课改背景下的公民教育课程反思 付超浅谈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丘曦霞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胡伟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引导策略 陈林,何惠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体现感恩教育 崔晓春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王方芳如何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王玉霞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张继国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赵怡悠用“心”浇灌,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文明礼仪教育案例 朱海燕浅析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程对法制教育的不足 李平,魏垚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褚小令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文化 耿金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赵玉萝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互动的提高措施分析 郑杰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周梅香试论中小学教师在区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罗玲武警院校实施任职教育教员应树立的四个观念 金本奎,冷其中现代班主任如何做好初中学生的心灵导师 李占霞教师节的礼物 覃素香加强师德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王亮巧当“妈妈”型的班主任 韦忠敏浅谈中专班主任工作模式的创新 赵锐娟,宋凤姿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探讨 林伟雄实践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严文君“五步预习法”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边娟玲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何丽娜,刘元浅谈问题意识教学 胡平绪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李莉小学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化的实施 刘海娟案例分析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权俊杰创新技法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肖敏,曹鹏彬,肖莉多模态教学在英语文学语篇教学中的实现方式探究 肖西西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徐兵论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措施 冯希传汽车维护实训学生正确选用润滑油的技巧 黄清,黄雅楠物理实验应让学生“唱主角” 黄明金浅议化学实验课对技校学生教学的重要性 付娥仙《服务营销》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马文聪美国大学写作课程研究--以加州富勒敦州立大学为例 曾祥娟对拉深工艺过程的研究及探讨 李建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芳芳提高技工学校珠算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罗利敏浅谈汉诗对松尾芭蕉作品的影响--以松尾芭蕉作品中与“春”“秋”相关的俳句为对象 田少郁,李燕浅析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表综合能力 文兆钧以莲花为例论六朝时期文人诗作与佛教的融合 张玮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数学能力 许毓林基于网络平台下《视频编辑处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李荣欣浅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 吴蓓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张爱丽谈汽修专业实习教学 尹子龙浅议城固县楠竹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宋彼燕关于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几点思考 周建永过去20年全球化对中国教育领导的影响 楼红华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吴凤守正出新返璞归真--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教学初探 董莉四级翻译新题型对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启示 刘雪梅,孔瑜论学习风格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洪越晨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初探 杨欣欣,臧娟,郝东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教学特征探讨 朱文华由“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反思英语学习低龄化现象 胡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二版)》教材分析 兰飞飞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刘梅梅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探析 任哲雪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宋凤姿,赵锐娟经管类独立学院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田丽媛电力拖动一体化教学探讨 王田中高校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优劣浅析 雅茹班主任应关注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岳晓梅会计专业课程双语分级教学模式研究--以湖南工学院为例 张黄,徐飒提高《检测技术》实验教学效果的研究 任海霞,李志斌,夏飞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潘曦让学生在错误中探究成长--由一堂课引发的思考 龚雪梅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苟淑君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以说促思” 韩娟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策略 黄卫平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李杰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刘海棠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卢红梅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蒙丽芬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石燕“童话化”小学作文教学--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王富成浅谈怎样的作文批语效果好 韦素琼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的创新思考 杨学利关注课后作业注重能力培养 叶灵雪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余德水优化导入方式增添课堂魅力 张静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冯小红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高尚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关注的细节问题 黄邦文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黄书发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 李国高课文背诵“四部曲” 李志明教师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卢才新初中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罗继胜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刍议 庞天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探究性习题的设计 沈志雄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探究 韦美琼“以学定教”,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魏兴兰浅析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徐勤友,王端恬中学语文教学多元化思维能力的培养 薛灵瑞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姚彩霞语文素养是“读”出来的 赵瑞光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发展策略研究 崔洪泽浅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管理的困境及解决办法 甘静浅议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景智探索电子技术课程的创新型发展理念 梁国晖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对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借鉴 陈计专关于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探讨 刘瑞洁对“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薛维军翻转教学模式在中职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堂的应用浅析 严侃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的自学能力 杨健运用RET对提升高职学生到课率的影响探究 张川湘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余筱苫中职《人体解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探讨 张林谈数学教育的美学影响 赵雁新常态下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陆剑威高职服装教育对嘉兴本土服饰品牌培育的影响研究--以雅莹服装品牌为例 赵绮,陈泓会计技能比赛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建设的价值刍议 梁婧中职语文听说训练中引入“流行文化”积极元素的探索 张湘穗浅析新形势下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陆仁超高职公关礼仪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易洁工学结合在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朱俊豪浅谈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 陈冬梅浅谈小班表演游戏结合主题的拓展 王晓飞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家园互动有效性的研究 张艳平,胡君浅谈我校幼师生即兴讲故事能力的提升策略 包淑萍培养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探讨 何敬慧,高昌芳,吕杰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现状研究--基于对德阳市区幼儿园的调查 李照会水中游戏在儿童初学者克服惧水心理中的运用 葛宏伟审美素质培养的高中音乐教学研究 林秀芬新理念下有效音乐课堂探索 刘艳春试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蒙永福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彭建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选材研究 水俊华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吴承明湖南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吴旭东论如何引领儿童走进绘本世界 夏艳民族饰品在室内装饰空间中的运用与研究--以高职住宅空间教学为例 张文州浅谈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赵晶莎体育院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指导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廷贵浅谈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赖迁华健美操锻炼对成年女性身体形态的研究 韦爱常“示而不范”--美术教学中教师示范方式新探索 杨双双计算思维在二本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张贵红基于工作流OA系统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刘金涛探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 高淑然浅谈微课在Office系列软件教学中的应用 黄秋燕档案与数字化技术--浅析档案数字化对纸质档案的意义 刘红隽项目教学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张启林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毕业论文是毕业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唐国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模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张寿、于清文,计量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
3、邹至庄,经济计量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
4、古扎拉蒂 计量经济学(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
5、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译本。
6、William H. Greene, Econometrics, 4th ed.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影印本。
7、汉密尔顿,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中译本。
8、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9、张晓峒主编,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0、拉姆.拉玛丹山《应用计量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中译本。
11、Box, Jenkins, Reinsel《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和控制(第三版)》,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中译本。
12、陆懋祖《高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韩德瑞、秦朵《动态经济计量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4、谢识予、朱弘鑫《高级计量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5、弗朗西斯《商业和经济预测中的时间序列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6、朱平芳《现代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7、Pindyck R S, Rubinfeld D L, Econometrics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 4th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8.
18、Johnston, J. and J. DiNardo, 1997, Econometric Methods, 4th ed., McGraw-Hill.
19、Wallace T D, Silver J L. Econometrics-An Introduction.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8.
20、Gujarati, D. N., 1995, Basic Econometrics, 3nd. ed., McGraw-Hill.
[1] 刘晨艳. 浅谈幼儿师范学校数学课程改革[J]. 文理导航(中旬). 2013(01)
[2] 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黄瑾,学科教学知识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J]. 幼儿教育. 2011(36)
[4] 鲍宇,幼师生职业口语素养培养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5] 杨洁,幼师生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6] 萨如拉,蒙汉幼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7] 张奠宙等编着.数学教育学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 矫德凤等编.幼儿计算教学法[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9] 曹才翰,章建跃着.数学教育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0] 沈誉辉,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 2006(06)
[11] 王子兴,论数学素养[J]. 数学通报. 2002(01)
[12] 龚劭(丰刀女). 幼儿在数学领域发展的现状与幼儿园数学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13] 张丽,幼小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0
[14] 邹晴,我国全日制小学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15] 车艳,小班幼儿家庭中数学教育的调查研究[D]. 苏州大学 2009
[16] 连玥,家长对幼儿园教育需求的研究[D]. 河南大学 2009 师范大学 2009
[17] 孙永清,幼师生学习动力匮乏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8] 郑向梅,农村教育硕士生的`教师教学满意度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19] 王静,幼师生心理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20] 周超,关于如何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22)
[1]李志生,梅胜等.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与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
[2]孙政荣,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4).
[3]姚裕群,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7).
[4]晋燕“目标体验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方案,《教育前沿与探索》2009.2
[5]马连湘郭桂萍广告学实践教学环节与方案的设计,《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6]专业指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描述中,毕业生就业岗位涉及广告行业的专业。
[1]张红,易崇英。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新余高专学报,2009(10).
[2]陈月明,美国高校广告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3]杨先顺,建构我国广告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思路[n当代传播,2008(5).
[4]张信和,苏毅超.广告专业“业务专案组”型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成人教育,2004(12).
[5]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李晓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兼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高级经济顾问,并兼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多所高校(研究单位)兼职教授。被国家多个部委和若干省市聘为顾问。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一年。从事研究的主要领域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资源经济。20多年来,先后撰写了《宏观经济学:转轨的中国经济》、《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对经济改革的哲学分析》等十余部著作。郑贵斌,1954年生于山东淄博。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员。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海洋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兼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人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山东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山东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济南市规划专家组成员,青岛市政府经济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海洋经济。主持国家和省级重大谍题20多项。1981年以来在《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12部,合著10部,主编(合编)著作60多部。两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北方十五省市优秀图书奖、山东省优秀图书奖与精品上程奖等多项奖励。论著和观点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和多种媒体报道。?代表作主要有:《比较利益与协调发展研究》、《乡镇企业经济学》、《“海上山东”建设概论》、《蓝色战略》、《海洋经济前沿丛书》、《关于经济学学科体系分类的研究》、《现代经济学学科的演变与发展》、《海洋经济集成创新初探》、《海洋资源开发战略位理论与开发战略整合》等。
自 2001 年以来,我所先后承担各级各类项目 58 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 863 ”、“粮食丰产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部“跨越计划”、“ 948 ”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级项目 20余项,累计合同总金额 4000 余万元。建所以来,先后获国家和省 ( 部 ) 级科技成果奖励 112 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 50 余个,其中 20 世纪 70 年代育成的“泰山 1 号”小麦累计推广面积达 3.5 亿亩,享有“泰山压顶”的美誉, 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近年来育成的济麦 19 、济麦 20 、济麦 21 等小麦品种、齐黄 27 、 28 、 29 、 31 等大豆品种及济薯 15 、济薯 18 甘薯品种和鲁谷 10 、济谷 12 、济谷 13 等谷子品种均通过国家审定,济麦 20 、济麦 21 、济薯 18 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近年来小麦研究成绩显著,济南 16 号( 2000 )和济麦 19 号( 2003 )小麦分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济南 17 号小麦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 )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 ),济南 18 号小麦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 ),济麦 19 号 小麦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大豆、谷子、甘薯等 10 余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济南 16 、济南 17 、济麦 19 三个小麦品种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均超过了 4000 万亩,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150 多亿元。近 10 年来共发表论著 600 余篇,参加编写专著 10 余部,每年在 Field Crops Research 、 Photosynthetica 、 Euphytica 、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遗传学报等国内外一级刊物发表论文 10 余篇,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外同行间有较广泛的影响。近年来与美、英、德、法、澳、日、韩等十几个国家及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CIMMYT )、国际马铃薯中心( CIP )等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派出和邀请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专家都在 5 人次以上,促进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提高了我省的农业科技水平。服务“三农”是作物研究所服务社会的根本宗旨。全所每年分赴全省各地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的专家百余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 10 余万份,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逾万人次,多名专家被省电台、省电视台、山东科技报、山东科技信息报、农村大众等媒体和地方政府聘为科技专家。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在青州、潍北农场、曹县、郓城、莱州、广饶等地建立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在阳信建立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阳信分所。这些举措,对推动我院科技成果推广、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 电话:
学校所在地:山东省青岛市鱼山路5号 传真:
邮政编码:266003 网址:http://
一、专业设置
自1999年以来,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设理学地质学专业(海洋地质方向)和工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2003年新增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3年学院3个专业计划招生90名。地质学专业(海洋地质学方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现有海洋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个硕士点和海洋地质学博士点。现有硕士研究生86名,博士研究生67名。2003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80名,博士生45名。学院现已成为以海洋地质为特色、地质理论与地球物理方法交叉渗透、理工结合、教学与科研相长的综合性学院。
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教师51名,有院士1人,教授22人,副教授12人,讲师7人,工程师5人,实验员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占教师人数的48%(另有12人在攻读博士学位)。其职称与年龄结构见表1。
表1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教师职称和年龄结构一览表
从表1可以看出,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基础理论扎实,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一代老教师,又有一批学历高、科研起点高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学术思想活跃,勇于探索,在海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各个方面已取得辉煌业绩,已成为各学科学术带头人。
李庆忠院士,是我国物理地震学的奠基人,他的波动地震学的基本思想,最早发表在题为《地震波的基本性质——复杂断块油田的反射波异常波和干扰波》的20万字长篇论文中,最早提出“积分法绕射扫描叠加”偏移归位的方法,获得了我国第一条叠加偏移剖面,其构造成像准确、断层清晰,推广应用后获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在胜利油田商河西地区仅仅两年内就探明石油储量5400万吨。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三维地震勘探”的方法原理,并在胜利油田首次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的早期实验。该成果在美国SEG第48届年会上首次宣读,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高度评价。目前,三维地震勘探已成为石油物探普遍应用的重要勘探手段,为国家的石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作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河口海岸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学、沉积矿物地球化学、陆架河口沉积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分列一、二、五)、三等奖3 项(分列一、二、三),全国及省科技大会奖1项(一),“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1 项、“九五”攻关优秀成果1 项。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代表性论文13 篇。在研项目主要有:黄河口拦门砂形成演化及治理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黄河口水下岸坡快速蚀退对黄河入海水砂锐减的响应(教育部项目,项目负责人);黄河口水下岸坡快速蚀退过程研究;中德政府间合作项目泥质沉积物输运数学模拟(项目负责人,中德合作项目)。
翟世奎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3月至今,任中国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兼海洋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兼任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研究中国工作组组长。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八五”攻关等课题10余项,以及现代“海底热液成矿机制及成矿理论”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编的《东海地质》专著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冲绳海槽地形地貌及地质地球物理勘测”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和参加完成专著或工具书8部,翻译出版工具书《海洋科学大百科》1部。2001年出版《冲绳海槽的岩浆作用与海底热液活动》专著(海洋出版社,2001)。
曹志敏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从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及地球化学教学与研究,致力于稀贵金属,有色金属地质地球化学、矿床成因、成矿规律与金属矿物学、矿相学研究,近年在分散元素成矿作用领域做出了优异成绩。共负责和已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课(专)题等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日本文部省国际合作项目等6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龙门山泥盆系铅锌矿床》、《大水沟独立碲矿床——世界首例碲化物脉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哀牢山蛇绿岩带金矿地质》等7部,在《Ro.J.of Mineralogy》、《SCIENCE lN CHINA》、《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学报》、《矿物学报》、《地质论评》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1997年入选地矿部“百名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998年曾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任中国地学哲学研究会理事和山东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地质分会理事;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dvanced Association of Sciences,USA)、纽约科学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USA)和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USA)会员等。
王修田教授,留英博士。现从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现主要主持MBP(Model Based Processing)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一体化软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目前承担“863”“复杂构造与中深层地震处理技术”项目。在地球物理软件开发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李广雪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专项课题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加1项,主持山东省青年基金1项、重点基金1项,参加国际合作项目2项、部级项目3项,局级项目1项,主持地方项目3项,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较大型(50万元以上)海洋工程地质应用开发项目10余项。发表被SCI、EI收录的论文6篇。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论文获青岛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
近几年来,在海洋大学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党、政领导加大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根据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条件留人并举的原则,亲自走出去,请进来,引进包括院士、博士生导师和省级拔尖人才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另外,积极支持和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专长作用。目前,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7人,已超过教师人数的50%以上。已经形成了以院士、博士生导师、校聘关键岗位教授为各学科学术带头人,以具有博士学历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术梯队,为学院今后的发展,为取得更大的教学、科研成果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人才培养
学院地质类本科专业近几年招生保持在60~90人,2002年上半年在院本科生达360人,约占全校在校生的6.2%左右。学院自建系以来,已向国家输送了2300多名地质类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学院每年有地质学专业(海洋地质学方向)和勘察技术与工程本科毕业生75人左右。他们基本上以50%的比例考取海洋大学、同济大学、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广州)、国家海洋局各海洋研究所、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他部分毕业生在国家各沿海城市(青岛、大连、上海、广州)的相关单位和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就业,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他们当中有些已经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有的已成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如李士先(1960届)曾担任山东招远功勋地质队总工程师,在胶东金矿成矿理论和找矿工作中做出了重大成就,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路九华(1965届)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学院毕业生的主体在我国沿海的海洋研究机构工作,已成为科研和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参加过国家重大海洋研究工作,如极地考察、海上导弹发射降落区的区域环境调查、大洋锰结核调查、东海大陆架及冲绳海槽的综合研究、南海大陆边缘及中央盆地综合研究等,为我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3大难题。人类要维持自身的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占地球总面积71%以上的海洋——这块地球上有待开发的蓝色疆土。因此,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和海洋开发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围绕着海洋的国际竞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将更加激烈。因此,加强海洋地质学科的研究,培养大批海洋地质人才是我国面对海洋世纪参与国际竞争的当务之急。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均要取自于地球。人类为了更好地索取和保护地球资源,就必须认识地球。现代地球科学认为,认识地球就必须首先认识海洋。海洋地质科学作为与海底、海洋岩石圈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科学,不仅在解决资源,环境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继续发挥关键的作用,而且,将成为探索海洋深处的奥秘,认识地球运动规律的前沿学科。
中国海洋大学是全国较早进入“211工程”的高校之一,把海洋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特色大学是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和实际行动。根据李岚清副总理关于青岛海洋大学是特色学校,要保留发展它的特色的指示精神,由教育部、山东省政府、青岛市政府、国家海洋局对海洋大学的共建项目的正式启动,将为改善海洋大学的办学条件,发展海洋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省是我国的海洋大省,“海上山东”建设项目实施10余年来,已取得可喜的成果。青岛不仅是海洋科技力量集中的城市,又是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优越的海滨城市,已经具备了增进国际、国内的海洋地质科技交流,吸引国内外海洋地质科技人才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中国海洋大学乳山分校的建成启用,以及崂山分校的即将建立启用,均将为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优越的空间优势。
五、学科建设
随着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学院办学的思路更加明确,采取了“努力突出海洋特色,切实强化地质之本,对内优化资源配置,对外发挥群体优势”的基本思路,在办学方面,努力实践“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培养素质”的办学目标。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①加强了海洋地质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改地质学专业学3类数学为1类数学,提高了毕业生终身教育和考研的能力;②打通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与地质学专业、工程地质专业的壁垒,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融进了海洋地质学、工程地质的部分课程,拓宽了考研和就业的渠道,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③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动于能力,在实习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确保野外教学实习安全高效地实施,把学生的野外表现与实习成果结合评定实习成绩,并把教学实习的时间从酷暑季节调整到春暖花开的4月,提高了实习的效率,确保了野外实习的质量;④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12号文件精神,坚持教授上讲台讲课的原则,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研讨,定期开展教师多媒体教学观摩表演,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教学研究论文;⑤积极鼓励教师编写、出版具有海洋特色的高质量的教材,学院教师先后出版了《海洋地球化学》、《海洋自生矿物》、《近代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海岸工程环境》、《第四纪环境演变》等海洋特色鲜明的教材。上述措施的实施,使学院本科生教学水平明显提高,研究生考取率逐年上升。目前,平均考研率为30%,高者已达50%。一次性就业率逐年提高,2003年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
六、实验室建设
学院现有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一个。其中海底资源与探测技术为部级重点实验室,下设海底资源与成矿作用、地球物理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海底沉积和工程环境研究方向;地质学基础教学实验室为山东省一类实验室,下设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地史古生物学等实验方向。
七、“九五”以来的科研概况
近几年,由于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学院的科研工作得以快速地发展,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成倍增加,科研项目出现了由陆向海、由横向到纵向、低层次向高层次和由小到大的转变。目前,学院在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专项课题2项,“973”课题2项,“863”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十五”期间学院累计科研经费达5000多万元。学院为“科技兴鲁”和建设“海上山东”在“鲁南建港”、“山东核电场选址”、“中韩光缆路由调查”、“黄河泥砂冲淤稳定性模型的建立”,“胜利油田埕岛海域底积稳定性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学院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翟世奎教授承担的西北太平洋环境调查项目(国家专控项目,1600万),赵广涛教授承担的“6000m海底有缆观测与采样系统——电视抓斗的研制”(863项目,268万)、曹志敏教授承担的“大洋成矿环境FIA传感器与长期定点探测技术”(863项目,500万),王修田教授承担的“复杂构造与中深层地震处理技术”(863项目,280万)。已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有
1)分散元素碲聚集成矿的关键因素,曹志敏等,1994~2000年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原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8)、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该项研究通过解剖在我国四川发现的世界首例碲独立矿床,主要分析分散元素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的聚集机理,探讨成矿远景等问题,总结其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元素不是绝对分散,在一定的有利地质构造因素、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碲不仅能够形成独立矿床,而且可以形成大而富的矿床,对成矿理论和地球化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典型河口冲淤灾害预测技术研究,杨作升等,2001年,项目成果被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联合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完成了黄河口专题研究,首次观测到河口入海泥沙异重流过程全貌,揭示了周期性特点和作用机制,建立了河口泥沙异重流新模型。建立了冲淤演变的控制系统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反映了黄河断流的影响。建立了河口第一个泥沙及环境多因子冲淤预测动力模型。研究成果在黄河三角洲治理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3)浅海工程勘察与评价研究及其在埕岛油田的应用(应用成果),姜效典等,2001年,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一项应用研究项目,是多年在为胜利油田浅海开发(埕岛油田)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成果。埕岛油田是我国惟一自主开发的浅海大油田,年产原油200多万吨,本校已为本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井场,平台施工安全等方面完成项目10余项,项目金额已超过1000万元,为油田的开发做山了突出贡献,为学校创造效益200多万元。
4)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作用机理研究(理论成果),李广雪等,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10篇,SCI收录6篇、EI收录4篇,论文获青岛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对现代黄河口动力沉积作用机理开展详细研究,发现黄河口滨海区切变锋,证明切变锋是造成黄河口地区快速沉积的主要动力原因之一;证明河口内潮汐敏感段的存在,对感潮段在潮周期内的动力和沉积规律进行了研究;证明黄河下游高含沙量下的水流变性,研究提出黄河三角洲上的河道在高含沙量下水流态发生变性,揭示了黄河高含沙造成的水流结构的特殊性。
5)翟世奎教授等2001出版的《冲绳海槽的岩浆作用与海底热液活动》著作,2003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088)。著作系统地论述了在冲绳海槽岩浆作用与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研究中所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认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是近十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国际热点,热液成因多金属矿床是继大洋锰结核之后所发现的又具有开发远景的海底矿产资源;热液流体与大洋沉积物和大洋玄武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化学元素全球循环的重要因素,海底热液活动对海水化学成分的影响很可能不亚于大陆入海河流的影响;研究热液流体的化学成分可以用于用来判断地下深处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一步阐明温压条件超出我们取样能力范围的地质作用过程;海底“热液生物”、“黑暗生物链”以及“深部生物圈”等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成果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对诸如生命起源这种重大科学问题的传统认识,很可能会导致新理论的建立。因此,该著作必将为促进我国海底岩石学与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做出贡献。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办学思路,在黄河口、长江口、东海、冲绳海槽、太平洋等地区的科学研究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挪威等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九五”期间,学院成功举办了“中日地下水学术交流会”。多次邀请国外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学院目前有6名中、青年教师在国外进修学习。学院与国外学术团体建立了进行长期国际交流的关系,并委派专家担任一定职务,其中,翟世奎教授担任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研究中国工作组组长。杨作升教授长期担任国际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曹志敏教授长期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dvanced Association of Sciences,USA)、纽约科学院(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USA)和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USA)会员等职务。
(撰稿:栾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