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论文发表和会议报告

论文发表和会议报告

发布时间:

论文发表和会议报告

论文发表是发表你的学术论文在正规拥有刊号的国家机关或者认真组织举办的期刊上正式发表你的学术观点。会被各大学术资源网站收入以及检索的。研究报告就是自己写着玩自己看看就行。

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有什么区别?一个纯理论,一个偏实践。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automation (ICMTMA2020)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legates to exchange new ideas and application experiences face to face, to establish business or research relations and to find global partners for future collaboration. Submitted conference papers will be reviewed by technical committees of the Conference.ICMTMA2020 is sponsored by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ina, Department of Urban Management, Hunan City University, Hongkong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Associtation and will be held during Jan 4-5, 2020, in Phuket, Thailand.The proceedings will be published by CPS and it will be arranged possible index such as Ei and CPCI (ISTP), non-presented authors will be no show in the proceedings.For the furture informatin of the conferencem, please contact the orgainzing committee of icmtma2020:(1) via email: (2)mobile phone(+86)(yu)

其实这个不算的,很多人都这么干。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投的学术会议是国际学术会议,因为国际学术会议是英文投稿,而你再投国内的中文杂志社,基本上就是没得问题的。但是建议你最好还是把文章的题目摘要做少量改动下,表格数据也改动下。关于这个问题,建议你百度搜:壹品优刊,有这个问题的详细剖析和解释。

论文发表和学术会议报告

论文往往是针对某个点展开的研究,针对性比较强,而研究报告的覆盖面就比较广了,没有特别针对某个点。研究报告是简单陈述,将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客观真实的表述出来,从内容上说较为客观,没有主观性的内容,而论文则是经过作者一些列的实验、整理、分析得出自己结论和观点,主观性内容比较多。SCI论文润色可以找我们辑文编译,我们有原始数据

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第一、写作目的来看,学术论文是以阐述作者的科学见解为目的,是探求新理论、新论点、新解释、新规律的;而研究报告则以报道研究结果和进展为目的。从题目上来看学术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

应该指出的是所有的研究成果都能写成研究报告,但不一定都能写成学术论文,因为研究结果的素材不一定都能满足形成新见解的要求,绝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发表。

第二、内容要求上,学术论文是记叙研究课题中最富创造性的部分,是选用最精彩最具说服力的、与论证内容有关的数据,经过科学整理、综合分析、判断推理,以形成论点,因此在写作上应包含三个基本要求:

明确的论点、充足的论据、科学的论证,而不应包括一般过程的论述,不应包括与论点无关的具体观察所得;而研究报告则是科学研究结果的真实记录,包括整个工作的重要过程、方法、观察结果及对结果进行讨论等细节。

第三、在资料引用上,鉴于学术论文有以上两个特点,为了建立自己的新论点和新见解,它不仅需要利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引用前人以及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数据。

而研究报告则只能如实的报告本课题的观测所得,都是第一手资料,它除了前沿和讨论部分引用必要的参考文献外,一般不能也无必要在正文中引用他人的数据,因为它不要求做观点上的论述,也不一定承担课题的最后结果,这样来看,研究报告具有更强的资料价值。

第四、在撰写格式上,学术论文的一般格式为: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前提、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后附英文摘要,但由于其论述的内容不同,它具有比其他科技问题更复杂、更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没有股东的撰写格式;而研究报告的写作格式大体相容。因此可以说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高级表达形式,而研究报告则为科研成果的一般表达形式。

第五、在保密性上,学术论文因着重于解释事实和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一般不涉及保密问题;而研究报告侧重于报告事实,内容比较具体,因而保密性较强。故对于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则要对技术关键部分和需要保密的数据做适当的处理,有的甚至暂不发表。

第六、在发表时差上。由于学术论文要形成新的观点,就需要充分的占有材料,要进行严密的逻辑认证,有时甚至还要做些补充实验。因此,撰写难度较大,费时多,发表较慢;而研究报告由于是对研究结果如实的描述,并且不一定要形成论点或得出结论,因此,写作速度较快,发表也较快。

扩展资料

下面先说几条基本原则

1、先要以事实为依据

研究报告中列举的全部数据和例子,都应该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不可有半点虚假,不能编造,不能无中生有。报告中对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对教育原理和规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科学研究报告中的每一句带有判定性的话。

都必须在足够的、可信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基础上得出。当然,科学研究报告中也必须把研究问题时所需要的大量事实材料跟撰写报告时应引用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区分开来。有些事实材料,如与研究的主题扣得不紧,应当忍痛割爱;有些事实材料,应当尽量制作成表格、图例以及其它直观形式。

2、内容的阐述有逻辑性

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内容阐述与研究工作的逻辑发展顺序是大体一致的,为了确保研究报告的逻辑性,我们应当首先考虑整个研究工作的发展顺序,然后再考虑报告的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好的科研报告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 科学研究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

3、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在教育科研报告中完全可以引用,采纳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但必须尊重别人的劳动。一方面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实实在在地引用;另一方面,不应当把别人的成就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在研究报告中凡有引用别人的材料、研究成果或观点性词语,必须加以注释或说明,以向读者示知成果界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究报告

论文和调查报告是两种文体."论文":系指专门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而"调查报告":是有指定的调查对象,对事件经过 事实的记录 事件的判断 各方面的反应等,要有"纪实"的文字报告.论文文体下有"论""辩""说"三体.而调查报告文体下也有"纪事""杂记""查证"三体.两类文章,论文可虚可实,可比可张,调查报告是实事相依,不应隐瞒扩大.是最重要的区别. 我要调查网,让调查更简单方便!

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有什么区别?一个纯理论,一个偏实践。

在会议发表论文和口头报告

害怕,紧张,激动。害怕自己会丢脸,在国际上闹笑话那就真的是笑话了。

骄傲,我都能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口头报告了,还是没有错误的说完了,可把我牛逼坏了。

不属于。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不属于重复投稿或重复发表,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过口头报告,或者以摘要或会议板报形式报道过的研究结果(但不包括以会议文集或类似出版物形式公开发表过的全文),对首次发表的内容充实了50%或以上数据的学术论文,有关学术会议或科学发现的新闻报道(但此类报道不应通过附加更多的资料或图表而使内容描述过于详尽)。以上再次投稿时均应事先向编辑说明,并附上有关材料的复印件。国内相关部门对二次发表或再次发表的合理性也有过明确的认同。2000年3月,根据周光召主席的批示,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召开了专门会议,就同一论文(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后又用外文投给国外期刊并被发表是否为“一稿两投”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会议邀请科技部、国家版权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问题开展讨论后认为,根据我国对著作权的有关法律规定,一篇论文(成果)的作者在国内、国外两个学术期刊上用中、外文分别发表其论文(成果),在不违反国内、国外两个期刊有关编辑出版规定的前提下,不应被认为是“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

你向大会投稿了,如果大会觉得你的题目重要,就会邀请你去做口头报告,你就有资格了。

会议报告发表论文

每个领域的标准不一样.在我的领域是可以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找一找你要投的期刊的论文.如果在某此论文第一页的左下角写着"part of the material has been used in ** conference"或"this paper has been presented in **** conference"就说明这个期刊可以发表会议论文.但在投稿的时候要特别注明,告之编辑.另外,会议和期刊的版权要属于同一个组织,否则,你还要向会议要版权转让声明.

许燕、王芳. 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病. 中国教师,2003,3:5-6许燕. 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枯竭的特点和成因分析. 2002年学术前沿论丛: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204-213许燕、王芳、张西超. 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警察、职业经理人三个职业的比较研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3:39-45许燕. “职业枯竭”不容忽视. 现代商业银行(青年版),2005,03:42-44许燕. 职业枯竭点击职业人. 解读心灵——心理健康手册. 东方出版社,2005,9:1-17许燕. 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青年记者,2005,10:35-37许燕. 让工作带来健康与幸福. 中国记者,2005,12:63-64蒋奖、张西超、许燕. 银行职员的工作倦怠与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的探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⑶:197-199蒋奖、许燕、林丹瑚. 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A型性格、控制点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2004,27⑵:364-366蒋奖、许燕. 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4,4⑴,2:119-121蒋奖、许燕、张西超. 银行职员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⑵:178-180蒋奖、许燕. 心理健康工作者枯竭的研究进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31):87-90王芳、许燕.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心理学报,2004,36⑸:568-574蒋奖、许燕、张姝玥、陈浪. 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⑿:854-856许燕. 职业枯竭:当工作变成心理负担. 北大商业评论,2004,10⑸:156-162许燕、王芳、高山. 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特征的研究.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 北京大学出版社:195-203许燕、王芳. 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看教师的职业压力. 教师教育论坛论文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 论文出版社,2005,1:100-108高山、许燕.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枯竭及其抑郁的关系. 中国特殊教育,2004,9:46-49许燕、王芳、张西超、蒋奖、张姝玥. 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警察、职业经理人三个职业的比较研究. 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5,2:53-58蒋奖、张姝玥、许燕等. 警察工作倦怠的调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⑴:4-8张姝玥、许燕、蒋奖. Maslas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在警察中修订及应用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⑵:85-88许燕. 让工作带来健康与幸福. 中国记者,2005,12:63-64许燕. 工作是美丽的,健康是幸福的——关于职业枯竭的讲演. 书摘,2006,6:94~97许燕. 现代职业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世纪大讲堂(第11辑).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蒋奖、许燕. 应激的资源守恒理论.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2⑶,1:24-26许燕. 大学生教育价值系统及其与专业兴趣关系的研究. 北师大学报,1995,2:87—95.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5,5,全文转载:许燕. 研究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青年研究,1996,8:7—14许燕. 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及其教育建议. 教育研究,1999,5:33—38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9,7,全文转载许燕. 北京和香港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1,4:40-45许燕、刘嘉、蒋奖. 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专刊:5-18许燕、刘嘉、蒋奖、王芳、郑跃忠、付涛. SARS突发病害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历程. 心理学探新,2004,3(24):35-39许燕、蒋奖、刘嘉、王芳. SARS期间北京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特征的研究. 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03-212许燕.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社会取向. 科学时报,2006.1.17许燕. 当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探新,2003,3:15-19许燕. 当代大学生核心人格的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2,4:24—28许燕. 大学生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学探新,1999,4:21—25、41韦克平、许燕. 教师和大学生对教师人格结构评定的因素分析(上)—— 一项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8⑻,3:42-46韦克平、许燕. 教师和大学生对教师人格结构评定的因素分析(下)—— 一项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⑼,2:42-46许燕. 从传统性到现代性的转变上看京港大学生的人格差异. 心理学探新,2000,4:44-49杨莉莉、许燕. 北京香港两地大学生人性观差异的调查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2004,1:64、57于霞、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比较性研究. 社会心理研究,1998,1:许燕、梁向芬. 师范生人际处理方式的研究. 青年研究,1998,4:21—27许燕.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个性特征探析. 北师大学报,1994年增刊:李传银、许燕. 孤独心理研究回顾. 社会心理研究,1999,3:蒋奖、杨六琴、许燕等. 工作控制点量表(WLCS)的信效度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⑼:628-630许燕. 面向12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 教育研究,1999,10:36—41许燕. 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2——素质教育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7-367许燕.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实施策略.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2——素质教育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4-356许燕. 优秀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与素质教育的研究. 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2——素质教育分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72-199许燕. 心理素质是21世纪未来人的教育通行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1999,10:52—55Xu Yan. The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of Chines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2000,35许燕. 认知能力性别差异的探因性研究的现状及未来. 心理学探新,1997,4:许燕. 认知能力性别差异的探测性实证研究及评析. 心理学探新,1997,2:许燕. 小学生言语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9:2—5、10许燕. 小学生空间能力及其发展倾向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科学,2000,2:32—36、125Yan XU.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SSCI):Yan XU.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for Chinese Pupils. Pakist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1997:王中会、许燕. 应用学习风格理论进行因材施教. 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刘在花、许燕. 智力落后研究综述. 当代教育科学. 2003.19:36-38刘在花、许燕. 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03,26⑵:236-239许燕. SARS的社会心理应激与心理重建. 直面SARS的思考. 同心出版社,2003.7:216-223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校园文化及学校满意度的比较性研究. 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奖学金基金学术研究论文集,1996-1997: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校园文化的比较. 青年研究,1997,5:38—44许燕. 北京大学生对校园文化评价的研究. 青年学研究,1998,2:刘在花、许燕. 社会智力评估述评. 上海教育科研,2003⑾:33—36刘在花、许燕. 社会智力研究的理论评述. 上海教育科研,2005⑷总208期:30-32刘在花、许燕. 小学生社会智力发展特点的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05⑴总第55期:8-83许燕. 师范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探析. 青年研究,1997,11:9—14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1998,2全文转载陶红梅、许燕等.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4,9:86-91许燕. 心理学差异的检验方法.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28—30、45陈勇嘉、许燕. 锻炼心理中感情测量研究发展的评述. 体育科学. 2005,(25)4:71-73许燕. 旅客心理——航班延误的冲突致因与对策. 中国民用航空. 2004,8,总第44期:33-36张厚粲、许燕. 面向21世纪的公共课教学的改革方案. 心理学探新,1996,3: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1997,11全文转载Houcan Zhang,Yan Xu. Teaching of psychology to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40(000) :1-7.国内与国际会议论文:Xu Yan.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hinese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6,XXⅥ. Canada: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1996,8:16-21Xu Yan. Gender differences in spacial,verbal and mathematical abilities of Chinese pupils. Asian-Pacific Regional Conference of Psychology,IUPsyS,1995,8:27-30Y an Xu,Jia Liu,Yuezhong Zheng,Tao Fu. SARS outbreak and the evolvement of values in the undergraduates.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August,BeijingFang Wang,Yan Xu. Job burnout in Chinese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suppor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August,Beijing许燕. 京港两地大学校园文化的比较性研究. 第二届全球华人心理学大会论文集. 1997年12月,香港许燕.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1997年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 1997年10月在苏州全国心理学会议报告论文,苏州许燕. 21世纪理想教师心理结构的研究. 第五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技学术研讨会. 2000年12月,台湾许燕:中国教师职业枯竭的特征与成因分析,第七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10月24-26日,台湾许燕:中国职业女性的职业枯竭状况调查,中国女性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国际研讨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2005年2月21-22日,北京许燕:中国教师职业枯竭特征的研究,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以及首届学术报告会,2003年11月5日,北京大学许燕: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比较性研究,2003年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学术前沿论坛:中国社会变迁与公民价值观变化趋势,2003年12月13日,北京许燕:2002?学术前沿论坛 “小康社会:发展与创新” 社会心理学分论坛:“应激与心理健康”,中国教师职业枯竭的特点与干预方法,2002年12月21日,北京许燕: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第四届中国名医论坛,2004年4月25日,北京许燕: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初探,2005年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学术报告会,2005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许燕:SARS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短期与长期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3年第四期管理科学论坛,2003年12月17日,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许燕. 职业枯竭——已知与未知.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10月,上海许燕、梁志祥. 北京大学生多元自尊初步探析.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5年10月,上海出版专著与教材:许燕主编. 实用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张厚粲、许燕. 大学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张厚粲、许燕、寇彧. 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张厚粲、许燕、寇彧. 心理学同步练习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许燕. 人格——绚丽人生的画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许燕. 让孩子人格出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7年许燕. 小学生智力因素的训练. 1997年许燕. 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1997年许燕主编. 心理健康教育(小学3-6,中学1-3,高中1-2).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许燕主编. 思想品德(7年级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许燕主编. 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7年级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许燕主编. 滋润心田的春雨——青少年情感教育. 青岛出版社,2005年5月获奖情况:北师大励耘奖学金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1998)“研究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获北京市道德建设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1997)北京市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培养“百人工程”第一批人选(1995)北京市社会科学界优秀学会工作者(1993—1998年度)北师大华为奖教金(2001)“CIC教学模式——普通心理学课程建设”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大学心理学》获北京市第七届社科成果二等奖(2002)《普通心理学》获北京市第八届社科成果一等奖(2004)《普通心理学》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以核心课程为龙头,全面推进心理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以核心课程为龙头,全面推进心理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mechanical automation (ICMTMA2020)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legates to exchange new ideas and application experiences face to face, to establish business or research relations and to find global partners for future collaboration. Submitted conference papers will be reviewed by technical committees of the Conference.ICMTMA2020 is sponsored by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ina, Department of Urban Management, Hunan City University, Hongkong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Associtation and will be held during Jan 4-5, 2020, in Phuket, Thailand.The proceedings will be published by CPS and it will be arranged possible index such as Ei and CPCI (ISTP), non-presented authors will be no show in the proceedings.For the furture informatin of the conferencem, please contact the orgainzing committee of icmtma2020:(1) via email: (2)mobile phone(+86)(yu)

会议论文发表方式有很多种:第一:自己写文章,自己翻译,自己找合适的会议,自己投稿,然后录用,自己注册会议。但是会议信息不是那么好找的,而且网上能够找到的会议信息都不是很权威,要投会议论文至少投个EI检索的会议稍微好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EI会议,建议你百度搜:EI学术会议中心,里面有很多EI会议信息和发布的详细流程说明。第二:找相关机构弄,这个是当你没时间写论文或者写出论文被拒多次才用。毕竟这个方法花代价比第一条要大些。但是可以节约不少时间和精力。

发表论文学术会议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在职博士毕业要求是完成课程学习、通过综合考核、满足毕业条件。1、完成课程学习。在职博士研究生需要修读一定学分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成绩。2、通过综合考核。在职博士生需要参加综合考核,包括学科基础知识考试、外语口语考试等。3、满足毕业条件。在职博士生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例如论文发表、学术会议报告等。

每年都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召开,但怎样的简报才能更吸引人的眼球又不是严肃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学术会议简报范文一:

××年××月××日,××学术会议暨继续教育学习班隆重召开。会议由××医学会呼吸专委会主办,××医院呼吸内科研究所承办。

本次大会是重庆哮喘联盟成立五年来第三次学术会议,会议的主题为“重症与难治性哮喘:未能满足的临床需要”,会议共设9个专题,邀请了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会长××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重庆42家医院,150多名呼吸届同行参与会议。会议开始,大会主席、重庆哮喘联盟组长、新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教授发表了热情、简短的致辞。随后,各位专家就重症哮喘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过敏性与非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支气管过敏性肺曲菌病的诊断分类及治疗经验、哮喘个体化治疗的进展等进行深入的探讨。

通过本次会议,重庆呼吸医师对重症与难治哮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学术会议简报范文二:

2015年4月17日至19日,华东地区第十二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在浙江省××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青岛市、宁波、厦门市预防医学会主办,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承办,温州医科大学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和××市预防医学会协办。来自华东六省一市和三个直辖市预防医学会的领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及其他公共卫生相关单位的450多名流行病学专业人员济济一堂,进行了精彩的流行病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成果交流。山东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山东大学、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前召开了预备会,承办单位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汇报了会议征文和筹备情况,讨论确定了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华东流行病学学术会的承办单位。会议日程包括开幕式、专家专题报告、优秀论文交流、优秀论文评选及颁奖典礼、下届会议承办单位交接仪式五部分。

在本次会议开幕式上,由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丛黎明主持,首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夏时畅代表浙江省向华东地区流行病学专业的同行们介绍了浙江省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概况,并期望通过本次会议推动华东地区公共卫生相关机构的团结协作,共同促进华东地区乃至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省科协副秘书长、学会部部长谢牧人讲话中指出,学术交流是学会的立会之本,创新之泉,要进一步发挥学术交流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同时,新常态下学会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把握“五会”,即依法办会,开放兴会,品牌立会,创新活会,党建强会;最后,××市卫生局的陈根成局长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及同行表示了热烈欢迎。

本次会议的学术交流紧紧把握二十一世纪公共卫生发展的脉搏,传达了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热点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会议上进行了10场专题报告,并从收到的200余篇论文中选出了17篇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交流;山东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组织了88篇论文参会,属华东地区组织论文最多的,有3篇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来自各流行病学分会、院校的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公共卫生发展历程、肿瘤流行病学、大数据在流行病学的应用与发展、公共卫生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流感疫苗效果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等。山东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姜宝法教授应邀作了“洪水事件与人类健康”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对流行病学各个领域深入浅出的报告,增加了会议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给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使与会代表受益匪浅。

会议交流期间,主办单位各派出一名专家对大会报告的17篇优秀论文进行了打分、评奖,经综合评判评选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九名,我省获得三等奖三名。

在会议闭幕上,一是对获奖论文进行了颁奖仪式,给获奖者分别颁发了奖励证书;二是进行了华东地区第十三次流行病学术会议交接仪式,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秘书长朱江代表十二届承办单位进行了会旗移交,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冯晓刚同志代表上海市预防医学会接过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会旗,并做了表态发言。

本次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大会充分展示了华东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来自各省市的流行病学新生力量亦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充分证明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美好未来。期待2016年华东地区第十三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将以更加丰硕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再向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呈上一份厚礼。

学术会议简报范文三:

中国国际法学会2015年年会在广州××大学开幕

5月9日上午,中国国际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开幕式在广州××大学南校区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召开。本次国际法年会由中国国际法年会主办,××大学承办,会议主题是“国际秩序与国际法治——纪念联合国成立暨世界反法西s战争胜利70周年”。

××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李适时、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志恒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从事国际法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约40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教授主持。

开幕式

中国国际法学会2015年年会开幕式于上午9点10分正式开始,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主持,在主席台就座的有××大学党委郑德涛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肖志恒副主任、中国国际法学会李适时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著名国际法学者饶戈平教授等领导和嘉宾。主持人××副会长表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欢聚于广州××大学,共同庆祝中国国际法学会2015年年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大家对学会的热情和支持,他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大学党委郑德涛书记首先致辞。他说,因为天气原因,很多代表风雨兼程来到广州,很不容易。作为承办方,他代表××大学对大家表示感谢。郑书记指出,××大学一直非常重视法学研究和法学方面的学科建设,学校的法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代学人的努力下,××大学法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长足的发展,这其中得到来自各方领导、专家学者特别是中国国际法学会的有力指导、支持和帮助。当前,中国在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都日益频繁,我国政府根据新时期内外形势作出了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决策,在国内受到各领域学者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引起国际社会的热议,国际法学科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中大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中国国际法学会能够给予××大学国际法学科一如既往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大学也期待借此机会,加强以政府部门、兄弟学校及科研部门单位的协作和交流,共同为我国国际法学研究和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最后,郑德涛书记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紧接着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肖志恒副主任致辞。肖志恒副主任首先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对广东省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肖志恒副主任指出,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既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国防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更取决于这个国家参与制定和建立国际秩序的进程和程度,所以这是我们这次会议这次主题的意义所在。肖副主任说,广东自古以来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也是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先行者和排头兵,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近日,广东自贸区正式挂牌启动,这标志着广东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贸区不是要建设政策高地,而是要建设改革高地。改革高地首先是法制高地。广东有信心、有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香港、澳门特区以及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把广东自贸区建设成粤港深度合作的示范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新的贡献。肖副主任预祝此次会议会取得圆满成功,并祝愿各位参会者在广东参会期间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最后,中国国际法学会李适时会长致辞。李适时会长代表中国国际法学会向各位与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广东省和东道主××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筹办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法学院的全体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李适时会长表示,本次年会将主题确定为“国际秩序与国际法治:纪念联合国成立暨世界反法西s战争胜利70周年”,这对于中国国际法学界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同国际社会一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弘扬国际法制,促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兴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李会长回望了二战的历史和《联合国x章》这70年来对人类和平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分析了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他提出,中国国际法同仁要担当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弘扬正确的历史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二战的胜利成果和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为丰富、创新和发展当代国际法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李适时会长表示,他充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年会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开幕式的尾声是2014年度“中国国际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航天科工奖)”颁奖仪式。中国国际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航天科工奖)是中国国际法学会为推动中国国际法学的繁荣,发现并奖励全国优秀法学人才,鼓励国际法学研究为国家战略提供法律服务,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设立的。在2015年4月召开的2014年度“中国国际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航天科工奖)”评选活动中,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从参选的11部专著和37篇论文中评选出了获奖著作和论文。

  • 索引序列
  • 论文发表和会议报告
  • 论文发表和学术会议报告
  • 在会议发表论文和口头报告
  • 会议报告发表论文
  • 发表论文学术会议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