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经作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我们在说明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必须创造出生动的典型形象时,也常常引用高尔基的这一意见。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广的。我们简直可以把它当做理解一切文学问题的一把总钥匙,谁要想深入文艺的堂奥,不管他是创作家也好,理论家也好,就非得掌握这把钥匙不可。理论家离开了这把钥匙,就无法解释文艺上的一系列的现象;创作家忘记了这把钥匙,就写不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来。这句话也并不是高尔基一个人的新发明,过去许许多多的哲人,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师都曾表示过类似的意见。而过去所有杰出的文学作品,也都充分证明着这一意见的正确。高尔基正是在大量地阅读了过去杰出的文学作品,和广泛地吸收了过去的哲人们、文学大师们关于文学的意见后,才能以这样明确简括的语句,说出了文学的根本特点的。
文学无用 怡情养性 洞察世事人情
高尔基曾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但并不能证明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
《论“文学是人学”》开宗明义——高尔基曾经作过这样的建议:把文学叫做“人学”。随后,钱谷融就此做了诠释:“我们在说明文学必须以人为描写的中心,必须创造出生动的典型形象时,也常常引用高尔基的这一意见。
但我们的理解也就到此为止,只知道逗留在强调写人的重要一点上,再也不能向前多走一步。其实,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广的。我们简直可以把它当做理解一切文学问题的一把总钥匙,谁要想深入文艺的堂奥,不管他是创作家也好,理论家也好,就非得掌握这把钥匙不可。
理论家离开了这把钥匙,就无法解释文艺上的一系列的现象;创作家忘记了这把钥匙,就写不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来。”
扩展资料
人是文学注意的中心。但多年来的文学实践却不是这样。这反映了社会上的一种倾向:只承认社会利益、集体生活,而不承认个人利益和个人生活;个人生活往往只是被视作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的附属物。
在革命浪漫主义时代,个人生活、个人感情往往被置于一边,这在当时被看成人们的行为准则。如今,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用这样的准则规范文学、规范人们的行为,就有悻于生活的真实。
在关于面向人、人该不该有个人生活权利的讨论中,一种把个人生活权利理解为取决于个人内心自由权利的观念,在青年人中间得到了广泛共鸣。文学的“解冻”带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解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作家网——“文学是人学”最初出自何人之口?
文学批评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尺,是连接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中间环节。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解读,评判作品的得与失、功与过,文学批评可揭示文学作品的理路,给读者以启迪。文学批评的标准,既有恒定的一面,也有随时代而变的一面。毫无疑问,对人性、人民性的关注是其重要的标准之一。钱谷融先生在1957年《文艺月报》5月号上发表了《论“文学是人学”》一文,认为“文学是人学”是“一切文学问题的总钥匙”,“理论家离开了这把钥匙,就无法解释文艺上的一系列的现象;创作家忘记了这把钥匙,就写不出激动人心的真正的艺术作品来”。同年,蒋孔阳先生在著作《文学的基本知识》中,明确提出,“有没有人民性,就应当是我们评价任何一部作品,包括古典的文学作品,最重要也是最起码的标准之一了”。钱先生和蒋先生对文学的思考和人性的重视,对当下的文学批评仍有重要的启示。他们曾因这些观点遭受莫须有的批评和攻击,但他们不畏艰险,尊重文学规律,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敢于讲真话的学术品格,尤其值得后来的批评家学习。优秀的批评家应该坚持独立、公正的批评观。如果批评家不分作品质量高低,一味地唱赞歌,文学批评将沦为文学作品的附庸。当下,一些批评家,或认为名人的作品就一定是好的,或为获得名人的关注,与其建立联系,不顾作品实际,进行一味地“捧杀”。这些批评家丧失了基本的学术品格与追求,其评论文章也是违背文学规律和客观事实的。批评家的思维不应固化,如果只是人云亦云,那么就很难作出独到且有价值的文学判断。批评家要具备广阔的视野,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把握。如在对鲁迅先生《祝福》的评论文章中,多把祥林嫂命运的悲剧归结到封建礼教的毒害上。当然,祥林嫂命运的悲剧与此相关,但是否就可以把两者等同起来呢?与以往的批评不同,杨守森先生对祥林嫂之死进行了较为新颖、独到、全面的解读:“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之死,主要是两种力量迫压的结果,一种是自然力量,即致贺老六于死地的伤寒与叼走了祥林嫂儿子阿毛的狼;一种是社会力量,即邪恶的封建势力的代表鲁四老爷及其不自觉的帮凶柳妈……贺老六没有死于伤寒,或阿毛没有被狼叼去,或鲁四老爷给以仁慈,或柳妈给以心灵的安慰,祥林嫂都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而这四个关节中的病灾与狼患,却无论如何是难以和四大枷锁、封建礼教之类扯上边儿的。”这一解读更能体现出作品的内在逻辑,挖掘出作品的丰富意蕴,拓宽了对《祝福》研究的新视角。胡风曾提倡作家要与客观世界进行“肉搏”,发挥“主观战斗精神”,批评家又何尝不应该具备“主观战斗精神”,与作品进行“肉搏”呢?批评家只有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对文学作品做出更加全面、独到、合理的解读。与思维固化相近,有些批评家会用既定的某一理论对作品进行解读,形成理论先行的单向度批评模式。随着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涌入,批评家有了更多探索作品的新钥匙。但需警醒的是,毕竟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不能把某一理论生硬地套用到所有作品中去。文学批评还存在浮于表面,难以真正切中骨髓的问题,这与批评家的文学素养与批评功底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重内容轻形式的观念,语言的晦涩、程式化,批评术语的错用、混用、误用等方面。重内容轻形式的观念。正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确实是表现的,但是如果没有构形,它就不可能表现。”文艺需要去表现内容、情感、思想,但也要考虑如何去表现,表现方式和技巧不同,产生的文艺效果和价值也会不同。从文学的本质来看,它归根到底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批评当然要关注内容,但也应该关注其形式。我们知道,诗歌有着“文学中的文学”的美誉,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是因为诗歌最为注重形式之美。透过对新诗的批评文章发现,批评家更多关注新诗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怎样的文学理念、情感与思想,较少关注诗歌应该怎么写,即诗歌的形式问题。正如洪子诚先生指出的:“新诗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形式,还没有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还没有形成新诗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这些观点都反映着对新诗的怀疑和不信任的情绪。”特别是当代新诗,在凝练美、音乐美、雅致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诗评家应重视新诗形式美的建构。当然,在文学批评中,如果只是重形式,而轻内容,那也是不可取的。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是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体性”哲学命题和20世纪文学自身发展为前提和背景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创作从“文革”中主体性的迷失中走出来,“客体论”文艺学、认识论文艺学(杜书瀛、张婷婷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旧理论框架还未打破,文学主体理论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先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推行“整体主义”和群体意识,讲求统一意志和统一思想(如封建道德中的“三纲五常”观念),儒家文化尊从“文以载道”、“经世致用”、道德教化等传统理念,在这样高度集权的高压社会和文化氛围里,“文”被置于“载道”、教化的工具位置上,主体论没有繁衍的栖息地。按照杜书瀛、张婷婷的观点,中国古代至少是汉代对“今天我们所谓‘文艺的创作主体’”是“蔑视”的,直到“五四”前后,才出现了“人的解放”、“人的觉醒”和相伴随的“文的解放”、“文的觉醒”,才开始了文学主体性的萌芽。二人具体列举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文学,郭沫若和创造社提倡张扬个性的文学,甚至“无产阶级文学”、“人民大众的文学”、“工农兵文学”,……与“人的文学”方向一致;都是为提高和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和文学的主体性所做的努力。显然,他们对20世纪文学自身发展的透析证明了“文学主体性”的历史发展理路。但是,中国自古便没有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概念,充其量也只是到了胡风强调“主观战斗精神”,与“主体”在形式上才算沾上了一点边。到了五六十年代,文艺界对文学中人的主体地位的呼唤越来越高,钱谷融明确提出“文学是人学”,却还是没能从意识形态上正视“主体”或“主体性”一词。 70年代末,李泽厚在撰写于“文革”中、出版于1979年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一书中结合西方康德哲学深究“主体”、“主体性”问题;从1981年开始又撰文《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1985年撰文《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对主体性问题在哲学和美学层面上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正是在李泽厚对主体性问题进行的专门论述中,“主体性”命题才第一次从中国哲学界、美学界浮现于中国本土,才为“主体性”哲学命题运用于文艺学、“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坚挺有力的臂膀的支撑。到了80年代中期,刘再复在《读书》1985年第2、3期分别发表《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提倡文学研究的重心要从客体转向主体,要进一步开拓研究的思维空间,对“文学主体性”问题有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应重视人在文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设想,但还没有进展到“文学主体性”理论构建的地步。1985年他又在《文学评论》第6期和1986年该刊第1期上发表《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集中阐发了“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求在文学活动中不能仅仅把人(包括作家、描写对象和读者)看做客体,而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此后,陈涌、郝亦民、何西来、徐俊西、敏泽、王春元、洪永平、杨春时、程代熙、白雪明、汤学智、郑伯农、杨柄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的同志们就“文学主体性”问题在80年代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大讨论。至此,“文学主体性”初次登上历史舞台,“文学主体性”理论始见端倪。“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和阐发者——刘再复认为,人的主体性分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与实践对象建立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一种主体而存在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动的,此时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后者则是人在认识过程中与认识对象建立主客体关系,人作为主体而存在,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认识的,此时的人是精神主体。他指出文艺创作强调的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一层是“文艺创作要把人放到历史运动中的实践主体的地位上,即把实践的人看作历史运动的轴心,看作历史的主人”,即“把人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另一层是“文艺创作要高度重视人的精神的主体性,这就是要重视人在历史运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他又认为,“文学主体”落实到具体包含“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和“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三个部分。具体阐释为:第一,作家的主体性包括作家的实践主体性和精神主体性,与作家的实践主体性相对照,作家的创造主体性是作家的精神主体性;作家的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作家的自我实现归根到底是爱的推移,要求作家必须具有超越意识和忧患意识,而超越意识的实现表现在创作中作家要有“超常性”、“超前性”和“超我性”。第二,“对象主体”的实现在于作家给予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以主体的地位,赋予笔下人物以主体的形象,要把人当成人,要“把笔下的人物当成独立的个性,当作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身价值的活生生的人,即按照自己的灵魂和逻辑行动着、实践着的人,而不是任人摆布的玩物与偶像。”而且,愈是有才能的作家,对作品中的人物愈是无能为力,其称之为二律背反公式。第三,“接受主体”体现在其对“接受主体性”的基本内涵的论述中,接受主体性“是指人在接受过程中发挥审美创造的能动性,在审美静观中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使不自由的、不全面的、不自觉的人复归为自由的、全面的、自觉的人,整个艺术接受过程,正是人性复归的过程——把人应有的东西归还给人的过程,也就是把人应有的尊严、价值和使命归还给人自身的过程”。“接受主体性”的实现又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自我实现机制,使人的非自身复归为自身,把人应有的全面情感归还给人占有;一是通过创造机制,也即“欣赏者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发挥审美再创造的能动性”。由于刘再复的理论素养和哲学功底不足以及时代历史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文学主体性”的理论尚属初步构建,其提出也只是标志着文艺学研究的重心从客体向主体、从“外”向“内”的转折,但是,随着刘再复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大力宣扬,“主体性”自80年代起逐渐变得通俗化并且深入人心,主体性精神从“文革”的迷失中逐步走出并走向深化,而人的主体地位也日渐得到恢复、确认。
参考文献:[1]钱理群《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版[2]钱谷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3]赵雪明.《试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I],《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2期.
目录:第一单元|仁者爱人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原君(清·黄宗羲)··室语(清·唐 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清·郑 燮)··怀大爱心,做小事情(何光沪)··第二单元|和而不同《老子》二章(《老子》)··晏子对齐侯问(《左传》)··史伯对桓公问(《国语》)··息争(清·刘大)··容忍与自由(胡 适)··讲故事的人——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莫 言)··第三单元|以史为鉴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谏逐客书(秦·李 斯)··过秦论(上)(西汉·贾 谊)··谏太宗十思疏(唐·魏 徵)··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都江堰(余秋雨)··学文例话(一) 说理第四单元|胸怀天下哀郢(战国楚·屈 原)··古风(其十九)(唐·李 白)··秋兴八首(其一)(唐·杜 甫)··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宋·辛弃疾)··北方(艾 青)··我有一个梦想([美]马丁·路德·金)··第五单元|故园情深归去来兮辞 并序(晋·陶渊明)··乡土情结(柯 灵)··故园之恋(钱歌川)··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梦回故园——欢乐篇(从维熙)··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第六单元|礼赞爱情蒹葭(《诗经》)··长恨歌(唐·白居易)··鹊桥仙(宋·秦 观)··沈园二首(宋·陆 游)··婴宁(清·蒲松龄)··永远的蝴蝶(陈启佑)··学文例话(二) 抒情第七单元|洞明世事涉务(北齐·颜之推)··枕中记(唐·沈既济)··[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元·睢景臣)··论睁了眼看(鲁 迅)··断魂枪(老 舍)··吃饭(钱钟书)··第八单元|亲和自然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囚绿记(陆 蠡)··心灵的镜子([日本]东山魁夷)··瓦尔登湖(节选)([美国]亨利·戴维·梭罗)··像山那样思考(奥尔多·利奥波德)··第九单元|关爱生命菉竹山房(吴组缃)··哭小弟(宗 璞)··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迟子建)··苦恼——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俄国]安东·契诃夫)··最后的常春藤叶([美国]欧·亨利)··学文例话(三) 叙事第十单元|浩然正气苏武传(节选)(东汉·班固)··张中丞传后叙(唐·韩 愈)··段太尉逸事状(唐·柳宗元)··狱中上母书(明·夏完淳)··梅花岭记(清·全祖望)··第十一单元|冰雪肝胆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书鲁亮侪事(清·袁 枚)··纪念傅雷(施蛰存)··钓鱼的医生(汪曾祺)··启功二三事(黄苗子)··拣麦穗(张 洁)··第十二单元|诗意人生饮酒(其五)(晋·陶渊明)··客至(唐·杜 甫)··赤壁赋(宋·苏 轼)··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宋·辛弃疾)··“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我的自白(钱谷融)··学文例话(四) 写人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这个事情。邓稼先的功绩是值得人们铭记的。
邓稼先,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原子弹、氢弹的主要组织者、设计者和研制者,人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祖籍安徽,生于北平清华园,毕业于北平崇德中学,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8年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58年担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肩负起研制原子弹的伟大历史使命。
从美国回来后,邓稼先在钱三强、王淦昌领导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在工作中,邓稼先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很快就显示了出来。他多次发表优秀论文,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1956年,邓稼先得到组织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是党对他回国后工作成就和思想素养的充分肯定。1958年春天,他接到组织通知,奉命研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终于使原子弹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上升了起来。这时已经是1964年10月了。此时邓稼先已经离别妻子和其他亲朋好友长达六年之久了。然而,他们都不知道原子弹的试爆成功凝聚着他六年的心血。
怎么定义“国产”?
陈景润在任何定义下都可以被视为“纯国产”。做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迄今为止最佳结果(1+2)之后,因为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而享誉全国。
然而客观和专业的来说,陈景润的这一成就在数学界并不太受关注。主因有二:首先哥德巴赫猜想是个孤立问题,价值本身不大(不仅没法和黎曼猜想abc猜想这种超级问题相提并论,和费尔马大定理也有很大差距),其次,更重要的是陈没有开创任何新的方法,对后来的数学家门几乎没有辐射力。
其实和陈景润说起来还有点渊源,我大学的线性代数老师是陈的嫡系弟子。
华罗庚的基础教育是在民国时完成的,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在美国做出的,所以华老究竟算不算“国产”… 得看定义。需要指出,华老在美期间的数学研究水平是世界一流的,比陈景润的影响力要高得多。
华老回国后其实基本没有再做数学研究(条件也不太允许),不过华老在数学教育上对新中国贡献是最大的,另外他也曾积极的把一些数学统计的思想方法推广到工业生产中。
我小时候读过的很多最早的数学竞赛书都是华老写的,我上的大学的数学系是华老一手建立的嫡系。
华人里最杰出的数学家是陈省身,其次是拿了菲尔兹奖的丘成桐和陶哲轩。不过他们应该都不算“国产”。特别是特仑苏.陶,澳洲出生,大概中文都不会说。
如果把“国产”定义为最杰出的研究工作在“新中国”做出。我认为这个殊荣属于吴文俊。吴也是民国时受的基础教育,在法国留学期间成为优秀的数学家。但他最杰出的工作是70年代时在中国做的“机器证明”,在全世界数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都是极具影响力的。是顶尖的,世界级的成果。
----
本来诚如评论区所言,学者之间似乎不必比较和排名。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有感于中国文化里的“考试思维”。
我国几千年的科举/高考文化导致国人极为甚至唯一看重“成绩”,一如我们对“高考状元”的关注,尽管显然“状元”和前十名甚至前100名都未必有什么差距。
我们把这种文化习惯推广到了对学术任务的评价,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国人心目中的“伟大的中国数学家”是远有祖冲之,近有陈景润。无他,这二位做出了某个问题在当时世界的最佳结果(状元)。
但学术界的评价并非如此,实际上祖冲之也好,陈景润也罢,都属于“做习题”。华罗庚曾引用苏联的一个对科学家级别的评估体系,委婉的指出陈这种“做习题”的工作是“第四流”的数学家。
事实上,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古代的刘徽(三国)远胜祖冲之,今之吴文俊华罗庚张益唐田刚恽之玮张伟许晨阳等,都胜出陈景润甚多。更不要提陈省身丘成桐这样的大师中的大师。
我们的确不必要给科学家排名,但有必要了解什么是一流的开创性的有价值的学术,而什么是次要的价值寥寥的。
1、发现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是以量子效应理论推测出的一种由黑洞散发出来的热辐射。此理论在1974年由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有了霍金辐射的理论就能说明如何降低黑洞的质量而导致黑洞蒸散的现象。
而因为霍金辐射能够让黑洞失去质量,当黑洞损失的质量比增加的质量多的时候就会造成缩小,最终消失。而比较小的微黑洞的发散量通常会比正常的黑洞大,所以前者会比后者缩小与消失的速度还要快。
霍金的分析迅速成为第一个令人信服的量子引力理论,尽管目前尚未实际观察到霍金辐射的存在。在2008年6月NASA发射了GLAST卫星,它可以寻找蒸发的黑洞中γ射线的闪光。而在额外维度理论,高能粒子对撞也有可能创造出会自我消失的微黑洞。
2010年9月,一项模拟重力研究的结果被部分科学家认为是首次展示出霍金辐射的可能存在与可能性质。然而,霍金辐射仍未被实际观测到。
2、提出无边界条件
这个理论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基础之上,涉及到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和量子引力论等多种高深知识。
其中给出了著名的无边界猜想或条件:宇宙的边界条件就是它没有边界。无边界条件如果成立,则宇宙自给自足,这意味着宇宙不需要创世上帝或者不存在第一推动。
从霍金提出这个理论之后,几乎所有的量子宇宙学研究都是围绕着这个模型展开。这是因为它的理论框架只对闭合宇宙空间有效。
3、获得科普利奖
(2006年) ,霍金获得科普利奖,科普利奖是科学成就的最高荣誉奖、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奖项。1731年以皇家学会的高级会员戈弗里·科普利爵士的遗赠设立。
每年颁发一次,为一枚镀金银质奖章和100英镑奖金(这在当时是相当大数额的一笔奖金), 授予专为申请此奖而进行的自然哲学研究成果。
获奖成果都需发表过,或向皇家学会通报过。获奖项目需经皇家学会理事会评定,所以现职理事会成员不得获奖,以防止不公正。
4、创作《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是霍金创作的科普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全书共十二章,讲述了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在该书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该书的定位是让那些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和其中的数学原理。
该书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被翻译成40种文字,累计销售量突破2500万册,成为一本畅销全世界的科学著作。
5、证明了相对论的奇性定理
奇性定理指在现在的宇宙膨胀相的开端,时空被高度地畸变,并且具有很小的曲率半径。宇宙大爆炸有一个初始奇点,那是时间开始的地方。黑洞内部有一个奇点,那是时间终结的地方。
霍金70年代研究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他发现在很一般的条件下,空间和时间一定存在奇点,时空似乎被无限弯曲。不过当时还不清楚奇点是否真实存在。
伦敦伯克贝克学院的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证实,奇点确实会在黑洞中形成。后来,彭罗斯和霍金将同样的想法应用到整个宇宙中,并表明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我们在遥远过去的奇点,这就是宇宙大爆炸。
霍金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斯蒂芬·威廉·霍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普利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奇性定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边界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洞辐射
陈景润是华罗庚的得意门生,是华罗庚一手培养起来的人才。陈景润也从来不会忘记华罗庚对他的知遇之恩。他们两个人的师生情在数学界是很有名的。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陈景润在厦大图书馆专心研究数学难题,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文弱的学生,但是心中有着别人没有的斗志。他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都在废寝忘食的学习,专心研究数学难题。
那时候研究室的李老师对他很是欣赏,于是鼓励他专心研究华罗庚的书。陈景润听了李老师的话更加废寝忘食的学习了。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学习,他把书拆成一页页,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这样无论去哪都可以拿出来学习。
陈景润每天每夜读华罗庚的书是由原因的,他想要突破前人的成果,想要在数学领域更进一层。这无疑就是在挑战权威,但是李老师鼓励他说:为什么不能推进前人的成果呢?于是陈景润更加大胆勇敢的挑战华罗庚。
陈景润就像年轻时的华罗庚一样对数学的痴迷简直是到了一定的程度,他甚至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把一本书吃透,按照自己的方法对练习进行演练,而且在一些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终于他第一次的试验成功了,他写的论文在经李老师看过以后,李老师建议拿给华罗庚本人看。
果然华罗庚在看了陈景润的论文后,立即被这个年轻小伙子的智慧和勇气震惊了。不久以后,陈景润就收到了华罗庚的邀请信。
扩展资料
在美国的时候,美国的伊利诺大学想要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承诺会给他非常优越的待遇希望他能留在美国工作。
那个时候,华罗庚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起接到美国,他致力于数学领域太久太久,难得和家人一起能够过上优越安静的生活,但是国外安逸的生活是无法埋没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一九四九年,华罗庚看到了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
华罗庚非常高兴,把这则消息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决定回国报效祖国。这个决定不仅使在美国的华人惊讶,也使美国人惊讶。美国人不愿意让优秀的华罗庚走,于是不惜重金让他留在美国,但是什么也无法阻止华罗庚回国的热心。于是,他就这样离开了美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陈景润
百度百科——华罗庚
“文学即人学”是高尔基提出的一个文学见解. 1928年6月12日高尔基被选为苏联“地方志学”的成员,他在苏联地方志学中央局的庆祝会上致答词时,把自己主要从事的工作称为“人学”.他说:“我还是想,我的主要工作,我毕生的工作不是地方志学,而是人学.”人所尽知,高尔基是文学家,同时也是社会活动家,但他毕竟主要是个文学家,他的社会活动家的身份也是以文学家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们有理由认为,高尔基所说的“主要工作”即指文学工作,而这种文学工作即是“人学”.这是高尔基第一次虽不直接、但明白无误地把文学称为“人学”. 以后,在《谈手艺》和《论文学》等谈话和文章里,高尔基也表述了文学即是“人学”的思想.于是,“文学即人学”作为高尔基提出的文学命题和文学的经典性定义,为世公认,广为传布.“文学即人学”是一个富有启示性的思想.高尔基提出这个理论命题时并没有明确规定它的内含,恰恰是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含义. 文学描写和表现的中心对象是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学认识和反映的中心.尽管文学是个广阔的领域,不只是要描写人,也要描写人以外的物,不只是要描写社会现象,也要描写自然景观.但是,文学写的物、写的自然界是人化了的物、人化了的自然界,它们体现了人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态度,它们本身就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因此,物和自然界进入文学领域,并不影响文学是认识人和反映人的这个基本性质.
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文本形式传递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关于文学的起源和定义,历史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们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在西方文学方面,最早提出文学是人学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诗歌家赫西俄德曾经说过:“人类是诗歌之父”,并且他的一部史诗《神谱》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另外,在中国文学方面,也有着类似的观点。《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夫文学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能与世故,此之谓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学就已经开始被视为人类学问之一。总之,文学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艺术形式,早在古代就有人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自古以来,文学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了人类思想、情感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论文集,《新人文论》之一种, 1988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广东高教出版社出版, 1989年3月。《小说艺术的现在与未来》,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年。《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知识女性》(与陈志红合著),广东高教出版社, 1990年。《作品是怎样产生的》,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1年。《艺术家与死》,花城出版社, 1992年。《 100种人生》,暨南大学出版社,台湾新雨出版社,1994年。《夜思录》,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3年出版。《第三只眼睛看美国》,花城出版社, 1995年。《 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大师对话录:钱谷融卷》(与钱谷融先生合著),北京文联出版公司, 2000年出版。《“人学”奥秘与魅力·大学活页文库第 32辑》,殷国明编著,华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跨文化”的必要和可能》,殷国明编著,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出版。《西方狼》,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漫话狼文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女性诱惑与大众流行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中国古典文艺心理学新探》, 1989年国家社科项目。《鲁迅研究》,广东 1988年社科项目。《 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国家,“九五,”社科重点项目。《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获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 1994年。《小说的现在与未来》,获广东高教社科成果一等奖。《 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获上海2000年社科重点课题奖。 1998——2002年科研状况简目:共发表论文、学术短文150余篇,其中2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要在,“文艺理论”、“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分册,简目如下:1、独创的贫困,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2、推销自己:你的最佳选择,广东《南风窗》,1996年第12期3、上海评论界:何时失去了灵气?中华读书报,1996年7月31日4、当代中国文学的“世纪末”情结(主持人),《作品》,1995年第4期5、林耀德与死神的约会,中华读书报。6、《白夜》:贾平凹的新景旧梦,羊城晚报海外版,1996年。7、《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何处?——关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澳门日报,1996年11月13日。8、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与王国维(上),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9、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与王国维(下),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10、大足球,踢不动,合肥晚报,1997年12月12日。11、独创的贫困,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12、龙年话“龙”,解放日报,2000年2月9日。13、语言革新与新学统的产生——关于中国20世纪文学变迁中历史叙述的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14、寂静出诗人——兼与“愤怒出诗人”观念比较,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15、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一种比较性描述的尝试,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16、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钱谷融主编,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17、在翻译的大洋里探索、追寻和创造美,北京《光明日报》2001年4月5日。18、语言转换与现代中国文学的美学面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19、卡夫卡与尼采,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22日,第17版。20、造就新的学术传统,广东《学术研究》,1998年第2期。21、西方文化叛逆者在中国的命运——从尼采到弗洛依德,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22、人学与美学的氤氲化醇——关于钱谷融先生《论“文学是人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23、论性情——关于中国文学的主体论,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10期转载24、论文艺批评的魅力——关于文艺问题的问答,钱谷融,殷国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25、话语转换与现代文学,南京《文学评论丛刊》第一卷第2期,1998年11月出版。26、新千年的感觉,载《历史的定格》,新世纪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27、《论“文学是人学”发表的前前后后》,载《文坛:2000中国年度文坛纪事》,漓江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28、关于德里达,北京《博览群书》,1999年,第11期。29、心灵花园北京《神州学人》,1998年第4期。30、钱谷融先生谈读书,《中文自学指导》,2001年第4期。31、中西文学交流中的“理论距离”——从朱光潜与克罗齐的关系谈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第12期转载32、关于中西文明“结婚论”的产生——探讨梁启超在中西文艺理论交流中的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1期33、阅读林贤治,南方日报,1998年6月23日34、瞧啊,作家那一双透彻的眼睛!广东《佛山文艺》,2000年6月(下)。35、“很漫画”的感觉,上海《交际与口才》,2001年12月号36、妥协也是一种进取——关于赛珍珠《圣颅》中的拉西尔,山东《济南时报》1999年10月11日37、西方文化叛徒在中国的命运——从尼采到弗洛依德,上海《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一期38、关于海德格尔,澳门日报,1999年8月25日39、文学批评中的“一强三弱”,上海文学报,1999年5月40、在艺术的本体建构中追逐诗意——20世纪语言革新与文学发展关系的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41、“飞龙在天”的奥秘,南方日报,2000年2月20日42、人道主义的魅力——重读钱谷融先生的《论“文学是人学”》,广州《东方文化》,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8期转载43、戈壁望月,解放日报,2001年10月15日44、小地方,大文学——澳门文学创作一瞥,光明日报,1999年7月8日45、博尔赫斯的秘密,中华读书报,2000年7月25日46、酒桌上的“礼貌先生”,上海《交际与口才》,2000年第3期47、落叶的感觉,山东《济南时报》,2000年3月6日48、“新青年”的涵义,南方日报,1999年7月22日49、贾宝玉痴爱真情——《红楼梦》里话做人之十一,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12期50、钟声回荡,上海,解放日报,2001年1月8日51、关于十七年文学中的“假嗓子”现象,河北石家庄《文论报》,1999年8月52、上海的夹竹桃,上海新闻报,1999年3月5日53、真诚不可回避——关于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2期54、往来无穷,交流创新,文论报,1999年10月21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55、宜于西而不戾于中——关于克罗齐的中国化56、关于萨特:一种行动着的美学,文论报,1999年57、参与世界文化的创造,河北《文论报》,1998年6月58、关于昆德拉,广东《随笔》,2000年第一期59、论灵气:关于中国的文学本体论,《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10期50、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世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钱谷融,·殷国明,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5期。61、被金钱出卖的父爱——关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上海《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一期62、贾母的悲剧——《红楼梦》里话做人之八,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9期63、知识状态的批判,《上海文学》,1999年第12期64、艺术创作是一种有情思维——钱谷融先生谈话录,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一期65、跨文化对话的必要和可能,广东《粤海风》,1999年第5、6期66、追寻“大象无形”的美学理想——于钱钟书的文学理论发现,《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66、“闪光的不全是金子”——关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巴萨尼奥,上海《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7期67、读“桥”有感——《钱谷融先生谈话录》后记,北京《博览群书》,1999年8月68、晴雯的性情绝唱——《红楼梦》里话做人,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10期69、她为什么一脚踢开凌吉士——关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上海《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9期70、冲出孤独的嗥叫——关于鲁迅笔下的魏连殳,上海《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12期71、刘姥姥的“投其所好”——《红楼梦》里话做人之四,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5期72、袭人的“低姿态”——《红楼梦》里话做人之一,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1期73、鸳鸯直面近忧远虑——《红楼梦》里话做人之六,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7期74、林黛玉的独标至情——《红楼梦》里话做人,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11期75、俏平儿的“抽头退步”——《红楼梦》里话做人之五,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6期76、薛宝钗的“藏欲”,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2期77、是什么制造了难忍难熬的恐惧感?——关于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上海《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3期78、两个“精刮”人的“爱情”——关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上海《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6期79、“圆形监狱”中的真正囚徒——关于雨果《悲惨世界》中的沙威,上海《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4期80、人心中的“围城”是如何人建立的?——关于钱钟书的《围城》,上海《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8期81、“野心”有时是人性的陷阱——关于《红与黑》中的于连,上海《交际与口才》,1999年第10期82、“猫腻”的感觉,上海《交际与口才》,2001年第9期83、优秀人才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上海《交际与口才》,2000年第1期。84、如何识面又识人,上海《交际与口才》,2000年第5期。85、破除别人的戒心,上海《交际与口才》,2000年第4期。86、万不得已才说“不”,上海《交际与口才》,2000年第3期87、不同文化话幽默,上海《交际与口才》,2000年第2期88、如何理解“遥远”的国度,上海《交际与口才》,2000年第7期89、交际中的坦诚原则,上海《交际与口才》,2000年第9期90、风姐的“伺候好老太太”——《红楼梦》里话做人之三,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3期91、车站情结,齐鲁晚报,1998年11月21日92、关于无边的人道主义,广东《粤海风》,1998年第3、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第3期转载93、独创的贫困——有感于“垮世纪文学批评”,《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8年第3,期94、薛姨妈的老谋深算————《红楼梦》里话做人之七,上海《交际与口才》,1998年第8期95、新青年的过去与现在,上海《上海文化》,1999年第2、3期。96、“尝试”的魅力,载《当代散文精品1999》,广州出版社,1999年出版。97、敏感的心痕,载《当代散文精品1999》,广州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98、人学与美学的氤氲化醇,载《新千年文谭》,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99、抵抗消解,走出“无所谓”,合肥晚报,1998年4月18日100、关于《论“人学是人学”》(之一)——钱谷融谈话录,《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第6期。101、关于《论“人学是人学”》(之二)——钱谷融谈话录,《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第6期。102、关于《论“人学是人学”》(之三),——钱谷融谈话录,《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第6期。103、关于艺术的具体性,钱谷融,殷国明,中文自学指导,2001年1月,《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1年第一期转载,104、关于网络文学,解放日报,1999年12月105、中国当代文学选读,主编:钱谷融、殷国明,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106、《“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自学考试指南》,编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107、青春的哀怨——关于郁达夫的《逃走》,《郁达夫名作欣赏》,温儒敏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108、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理论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109、寻找精神家园——关于郁达夫的《在寒风里》,《郁达夫名作欣赏》,温儒敏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110、与父亲面对面——关于“背影”的联想,《随笔》,2000年第5期文111、不必当面教训人,上海《交际与口才》,2000年第6期。112、读“桥”有感,济南时报,1999年4月12日113、走出“天才梦”,苍凉看人生,上海《中文自修》,2001年第3期114、打开藏着珍珠的小盒子——关于鲁迅的《朝花夕拾》,载《导读——初中生外文学名著》,上海汉语大字典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115、如何理解鲁迅小说的艺术创新,载《导读——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上海汉语大字典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116、在比较中拓展欣赏的视野——《围城》导读,载《导读——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上海汉语大字典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117、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关于巴金《家》的艺术启迪,载《导读——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上海汉语大字典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118、钱谷融:读书寄怀秋水,对人如坐春风,载《丽娃河畔逸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119、文学、文化与女性主义,深圳特区报,1996年120、批评的“三气”,《上海文学》,1996年第11期121、戴安娜被追踪的追踪,上海《海上文坛》,1997年第12期( 2001年)122、现代中国文艺美学建设的艰难和困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123、“猫腻”的感觉,上海《交际与口才》,2001年第9期。124、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世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钱谷融,·殷国明,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5期。125、戈壁望月,解放日报,2001年10月15日。126、“很漫画”的感觉,上海《交际与口才》,2001年12月号127、“体用之争”与白话文运动——20世纪中国预言变革与文学发展关系的探讨《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入选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委员会《新时期全国优秀学术成果文献》一书(中科编学字[2001]第09号);入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精选》。128、个性与传统:建立一种博大的美学胸怀——关于全球化声浪中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思考,《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2002年)129、关于“9·11”事件的文化思考,《粤海风》,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2年第6期转载130、批评家要“靓”,新民晚报,2002年3月17日。131、西方文论与现代文艺美学的发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132、金顶寺的故事,南方日报,2002年2月24日。133、现代中国文艺美学建设的艰难与困惑,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2期。134、从尼采到德里达:不断破解与不断建构,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135、从张洁说起,新民晚报,2002年4月7日。136、作家的长相,新民晚报,2002年2月24日。137、天马的传说,解放日报,2002年4月21日。138、“随意书写”的感觉,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5月3日。139、20世纪中国文学概况,《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40、长相的奥秘,《新民晚报》,2002年9月8日。141、阅读马旷源,《太原日报》2002年7月29日142、我的高考在冬季,《南方日报》,2002年7月14日。143、热浪袭来话寂静,《解放日报》,2002年7月31日。144、神游冥想的感觉,《解放日报》,2002年8月20日,星期二。145、盼望理论与生命之花的齐开并放,中华读书报,2002年6月5日。146、“肉体狂喜”的背后,上海美术出版社《创意》,2002年第3期。147、文化交流、发展和整合未来的世界,《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148、个性与传统——建立一种博大的美学胸怀,《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5期转载。149、“跨文化”:一种电视传播新视野,南方电视学刊,2002年第2期,获第三届中国电视“南方杯”优秀作品奖。150、金顶寺的故事,《南方日报》2002年2月24日。151、“救文学”从大学开始,新民晚报,2002年10月6日。152、“通”:“西学中注”还是“中学西注”?153、“革命话语”与学术理性——关于中国20世纪文学的启蒙话题,广东《东方文化》,2002年第5期。154、鸟叫与城市生态学,《解放日报》,2002年6月17日155、一条人格化的河流,上海《读者导报》,2002年11月1日
《俄苏文学》81年第3期发表了李辉凡的《我国高尔基文艺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其中对高尔基是否说过“文学即人学”作了事实_L的考证,并阐明了自己对这个间题的观点. 文章指出:高尔基是否说过文学是“人学”?怎么说的?“人学”的涵义是什么?这是一桩聚讼多年的老案子.有的说,高尔基称文学是“人学”,只是针对地方志学而言的,是为了说明文学不受地域的限制,除此别无他意;有的人把这句话解释为作者强调文学写活生生的人,写人的心理活动等等,把问题局限在创作实践的范围内;还有人认为,高尔基根本没有说过文学是“人学”这句话,它是一种误解,是翻译上的错误,等等.直到最近,我国一些刊物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如《新文学论丛》1980年第1期上发表了刘保瑞同志的一篇短文《高尔基如是说》.作者考查了这句话的俄文和中文的来源及其意思之后得出结论说:“文学即‘人学’这句话并不出自高尔基之口,因此说‘高尔基把文学(或艺术)叫人学’这一命题是不存在的.” 据我们看到的有限资料,高尔基直接谈到“人学”的地方有两次.一次是1930年在《谈手艺》一文里提到.
至少两篇。考生近三年正式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CSCD、CSSCI-B类及以上、A&HCI文章或EI论文至少2篇可申请免考专业基础知识。
没有什么协议和合同,别人不会包你拿学位的,学位还要靠自己考。记得不错的话,学位申请的时限是4年吧
1考gmat.2.受些影响,不过很多学生也是直接毕业去申请的好多.3要高GPA.一般是在3.0以上,这样的话,你自己衡量 要再高些4那些基本大家都有的条件,包括我前面跟你说的那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即便你同学之中比你基本条件高多,但还有更高的人,所以这些不是最主要.最主要是你的潜力.怎么向学校展现你的潜力才是最主要的啊.你要特殊,有未来之光从你身上能体现出来! 最好找个有地位的人帮你推荐一下.其他就是你辅助材料要很厉害:_你的经历与众不同_你所获得的一切奖励或成就_你的参加相关的活动_你发表过什么比较不错的论文(尤其international级别的)要尽可能让学校了解你的一切还有在申请时 和教授处理好关系 证明你的不同寻常5至于你说跳板,是要比国内直接申请要容易.你最好在美国本国跳板,因为你人在美国,包括interview也好,或者更加收集讯息也好都要更清晰详细.所以好好加油.也可以走这步6 现在就是去寄托家园bbs收集资料还有就是复习英语,保证好你的成绩.以及努力发表论文或者争取有什么对申请有力的成果或实习.真的,没你 很重要写好个人陈述PS.很重要这个!补充:倒是可以,就是比一般国内学校的容易些,但没有美国本地转学容易! 你自己好好准备@
1大多数学校GMAT和GRE都可以,在最顶尖的学校中偏向GRE。这是这几年的最新趋势,很多人还不知道。建议楼主去各个学校的网站上查证。2硕士对于工作经验是推荐但不要求。博士一般没有影响。3一般学校没有硬性要求,个别学校的数据是硕士平均在3.7,这些都是国外大学网站上的数据4他们会在自己的网站上注明比较看重什么方面的技能。各个学校侧重点都不一样,有的偏金融,有的偏数理。一般很少有学校关注GRE和托福的,都是看各种本科的课程基础。美国人自己学这个也很热门,中国学生很难申请。5这个我不是很清楚。6看他们学校的要求吧。跳板不好,这几个学校每年也去不了几个。8如果是博士,他们的GPA平均也是近3.9的,而且那些学校的GPA含金量相当高。在很多学校中每门课得4.0的学生不能超过1/5,所以楼主的学校如果没有这一规定的话,全4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