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美国人评论萨达姆论文发表

美国人评论萨达姆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美国人评论萨达姆论文发表

1937年4月28日—生于巴格达以北沙漠城镇提克里特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 1957年—加入处于地下状态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1958年—由于杀害其姐夫而被逮捕,在狱中呆了6个月。1959年10月7日—参加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对伊拉克强权人物卡塞姆实施的暗杀行动,打伤了卡塞姆。在行动中腿部受伤的萨达姆逃往叙利亚,后逃往埃及。1963年2月8日—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政变杀死了卡塞姆后从埃及返回伊拉克。军方于11月发动政变推翻了阿拉伯复兴党政府。1968年7月17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和陆军军官们发动了政变推翻了伊拉克政权。1968年7月30日—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清洗了其他盟友、权力移交给由其堂兄巴克尔领导的革命指挥委员会后,萨达姆负责主管内部安全事务。1979年7月16日—取代巴克尔任总统,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内发动大清洗。1980年9月22日—派军队进入伊朗境内,战争持续了8年。1990年8月2日—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17日—遭到美国领导的联军攻击,科威特在一个月内获得解放。1991年4月17日—开始遵守联合国687号决议,提供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信息,但被指控有欺行为。1998年12月16日—武器核查人员撤离伊拉克。数小时后,美英对伊发动了4天的空袭和导弹攻击,作为对伊拉克不合作的惩罚措施。2002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案威胁称,如果萨达姆不解除武装,他将面临“严重后果”。2002年12月7日—向联合国提交报告,否认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随后说伊拉克的报告不真实,联合国称报告不全面。2003年3月1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成为第一个公开建议萨达姆下台的阿拉伯国家。3月7日—美国、英国、西班牙提出建议称,萨达姆必须在3月17日前放弃被禁止武器,否则将面临战争。法国领导的其他国家反对任何使军事行动合法化的新决议。3月17日—美国、英国、西班牙称外交阶段结束,撤回了建议中的提案。布什总统要求萨达姆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3月18日—伊拉克领导层拒绝了最后通牒。3月20日—美军对巴格达附近的伊领导层目标发动军事打击行动,伊拉克战争开始。4月9日—欢庆的人群欢迎美军开入巴格达,随后开始大洗劫,萨达姆的雕像被拉倒。7月22日—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在与美军的枪战中被击毙。7月31日—约旦国王阿布杜拉二世宣布给萨达姆的两个女儿拉加德和拉纳、她们的九个孩子以庇护权。9月5日—第4步兵师的奥迪诺少校称,他的部队在过去数个月里在提克里特抓获了数名萨达姆的前任保镖,可能正在接近抓获萨达姆。11月16日—据说是萨达姆在倒台后所录制的9盘磁带被公布,萨达姆在磁带上号召伊拉克人进一步加大对美国领导的占领军的抵抗力度,称美国和其盟国低估了占领伊拉克的困难程度。12月14日—官员们称,萨达姆在提克里特附近的一个镇子里被捕。以上为萨达姆的生平,他从政期间以手段专制,用权独断著称。公然敢与以美国为首的超级大国为敌,本人暂且不谈他的做法是对是错,但他的这步棋还是下错了。落的个被绞死的下场。但他确实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可能不就的将来,某些传媒会做这样一期节目:把这样的一些人物作为主要内容,纳粹鼻祖墨索里尼,德国希特勒,2战名将隆美尔,伊拉克萨达姆,阿富汗本拉登。。。。

在政治领域没有好人和坏人的区别,而是成功与否强大与否的问题,正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只能说他失败了,布什没杀他,他是暂时的失败,现在是彻底的失败了,命都丢了,说白了就是一场游戏over了

国内表现:高度专政,穷奢极欲,滥用职权,以公谋私,残杀异党,纵容贪腐

萨达姆的行宫

国外表现:穷兵黩武,发动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严重破坏中东和平稳定、侵害他国主权。

伊拉克引燃了科威特的油井

油井泄露导致波斯湾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闲着没事,我来说说。萨达姆对外过硬,过于专权;对内也不像有些人说的暴君,但过于苛刻…实际在伊拉克战争中军队和人民是有一部分拥护他的,实力差距太大,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可以不用人用机器人无人机激光自导卫星自导,你只是热武器不行,还有就是政治宣传,

美国人谈萨达姆论文发表

我觉得他是条汉子,就好象我国古代的西楚霸王项羽一样.

独才正拳 显而易见

他是被美国的狗腿子绞死的,不是自己绞死的。

萨达姆于2006年快完毕的时分被绞死了。被指控的多项罪过中,有一项是为了打压库尔德人而运用化学武器,一次就形成5000人逝世。罪过是明摆着的,谁也无法否认,可是,有必要说说这个罪过的暗地现实和来龙去脉。

美国人对美发表论文

看是什么内容的了,....

写美国的三权分立吧或者议会与人大的比较,都可以写的很深刻

美国作为一个只有200年历史的国家,美国并不像中国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 文化 底蕴。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国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从影视作品简析美国文化价值观

[摘要]影视作品就像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态度。美国的影视作品之所以俘虏了全球人的眼球,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将美国文化价值观巧妙地贯穿于其中。本文从捍卫梦想、追逐民主自由以及人性的光辉三个方面对美国影视作品中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了分析与 总结 ,让我们在通过影视作品了解美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新的定位与思考。

[关键词]影视作品;美国文化;价值观

美国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是选用亲情、友情、爱情、正义以及科幻为线索。大规模耗资制作的华丽场面,再加上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优势,使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自由与民主借助影片完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由此引起人们的思索与探究。美国影视作品传达出的道德关怀和人道主义,物质进步和增长以及追求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都值得观众借鉴和学习,而这些不仅是美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支柱,同时也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乐意标榜的完美价值观。

一、美国的文化价值体系

美国文化体系的构建大多数来源于它的移民文化,所以美国的文化被称作一个“大熔炉”[1]。美国的 传统文化 大多数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从他们的原住地所带来的,尽管融入了许多移民国的文化,大体上还是以英国的传统文化为主。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国哥特式》,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被视为美国传统文化的五大象征,由此派生出的民主政体、自由原则、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也就成了美国传统和主流的文化价值观。由于美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传统文化保留的时间也相对较短。美国的现代文化也是由传统文化逐渐过渡而来,主要表现在美国梦,自由与平等,道德主义与人道主义之上。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亚洲和拉美人,他们都把美国看成是实现梦想的摇篮,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片土地上有所获。同时,作为一个建立在自由之上的国家,自由与平等同样在美国文化体系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这是由于早期的美国殖民大多数来自殖民国的中下层阶级,他们严格反对“旧世界”的许多不平等现象,希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即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大多数美国人都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因此道德主义和人道主义也被视为美国文化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美国的现代文化正在从隔阂走向统一”[2]。当然这与美国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密不可分。

二、从影视作品透视美国文化价值观

(一)捍卫梦想

1.不同人的不同梦想

电影虽作为一门视听艺术,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多数电影也不过是人们在闲暇之余以供消遣娱乐的玩物。但是对于真正让人看后有启示、有收获的电影还是一样会得到观众的热衷与好评。美国的大部分影视作品都在造梦,它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小小的部分。有希望实现种族平等的梦;有渴望过上富足生活的梦;有盼望登上万众瞩目的舞台,成为明星的梦;也有期望拯救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梦。而这些无一例外地都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价值观。无论是哪种意义上的梦,人们都笼统地把它称作现代意义上的“美国梦”。尽管不同的人对这个词语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他的轴心始终不会改变,美国这块土地提供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平台给人们,即“人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和创造奇迹的可能”[3]。

2.从《阿甘正传》浅析阿甘的永不放弃

美国的许多电影都对“美国梦”有一个非常完美的诠释。影片《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就是展现美国梦的典型。在《阿甘正传》中阿甘由始至终都贯穿着“笨有笨的作为”这一思想。尽管他是一个智障儿,但是凭着对生活永不放弃的信念,他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并参了军,最终还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战斗英雄。命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未知数,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等待我们的下一站会是什么。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记得帮你打开一扇窗,透过窗户,阳光依然可以照进来。阿甘的 故事 教会人们只要敢想敢做,一切皆有可能。

3.从《当幸福来敲门》中解读克里斯是如何捍卫梦想

另一部将现代意义上的“美国梦”诠释得很完美的电影就是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取材于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当今著名的投资专家Chris grander。这部电影属于 励志电影 ,但是却与简单地描述个人了奋斗与梦想的励志电影截然不同。它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弃家,只有和儿子相依为命的穷酸落魄业务员的形象,最后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故事,而这一过程没有坚强的意志与精神的支柱,常人是很难做到,儿子就是他不断奋斗下去的动力。克里斯在影片中说:“我生活的这一部分叫做搭公车;我生活的这一部分叫做冒傻气;我生活这一部分现在的一部分叫做疲于奔命,我生命中这个阶段的阶段叫做幸福。”这部影片不是一味地强调个人的奋斗,脚踏实地抑或是凭借聪明的才智去获得成功。这里的幸福不是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权利。追逐梦想不是一味地行走,偶尔也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人生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有梦想就要好好地去捍卫它。

(二)追逐民主自由

1.美国文化价值体系中的自由与民主

平等与自由是美国人一直以来普遍认同的观念,美国人虽然没有统一的思想,但却有普遍认同的观念,即以平等和自由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美国的《独立宣言》更是将平等与自由放在了首位,他明确地指出“我们认为以下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而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逐幸福的权力。”美国的自由与民主似乎就是上帝赐予他们的光环。在好多美国电影的开始,都有过这样的一幕,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一个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女神像高高地耸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因此民主与自由也就被反复地穿插在影视作品中。

2.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和瑞德对自由的追求

说到美国文化中的追求自由,同样也会把大多数观众的视觉拉回到1994年上演的《肖申克的救赎》当中。“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这部电影用第三人称的旁白描绘了肖申克监狱所发生的故事,以瑞德的视角描绘了安迪的所作所为和因为他而得到救赎的肖申克监狱的人们。本片最能吸引观众的还是主人安迪公强大的内心的力量和对自由生活的执著。他说人生可以简单地归于两个选择:忙着活,或者忙着死。影片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渴望自由的执著从来没有停止过。花19年用石锤凿出一个洞,是什么给了他动力,是内心的希望的火种。“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hope can set you free.”这也是作品本身所要告诉人们的。

(三)人性的光辉

1.人性的光辉是美国电影持久不衰的秘诀

美国的电影自始以来虽然在极力制造各种英雄神话,以各种视觉效果打造影片的独特文化。如《真相至上》《战马》《泰坦尼克号》《2012》《惊涛大冒险》《危情时速》等。但无论是法制题材的电影抑或是一些巨型的灾难片、科幻片,他之所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将人性的光辉巧妙地穿插在了整部影片当中。

2.《绿里奇迹》中黑人死囚约翰及监狱长的身上所呈现出的人性的光辉

拍摄于1999年的《绿里奇迹》,它同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一样同属监狱题材的电影。监狱,是最阴暗恐怖的场所,充满恐惧又令人毛骨悚然。尽管在这样的地方,也不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绿里奇迹》中,黑人死囚犯约翰·科菲相貌恐怖,体形硕大,但却身上有着温暖的爱心和神奇的力量,他和监狱长保尔·艾治科姆一起诚心地帮助死囚们平静地、安心地走过了人生最后的旅途,演绎出一段感人的故事。而中国恰巧相反,尽管监狱中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是因为教条主义的影响,很少有人去触及。

3.《泰坦尼克号》中人性的真、善、美

影片《泰坦尼克号》是一部里程式的电影,自1997年上映至今,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部电影之所以震撼人心,不仅仅是因为伟大的爱情,还有人性。“让妇女和 儿童 先上”而不是“领导先走”。这是在船沉没的那一刻,霍利克用钱收买大副要求先上救生艇这一戏剧冲突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在生死面前男士们自己浸在水中,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他们克服了人性的自私,他们都是英雄。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那个瞬间,船上相拥赴死的老年夫妇,母亲讲着故事和两个孩子一起葬身海底,牧师在最后一刻还不忘给予人们精神的安慰,这都显示出人类那无与伦比的伟大和无畏,他们就像会思考的芦苇在自然的毁灭中迸发出了撼天动地的力量。一场灾难,见证了人的脆弱,但也同样见证了人性本身所含有的真、善、美。关于人性的主题,无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总会让人看后有思考、有收获,也会成为人们永久歌颂的美话佳谈。

4.从《拯救大兵瑞恩》中看硝烟弥漫中闪烁的人性的光辉

《拯救大兵瑞恩》在大多数观众眼中,它不过是一部精心制作的美国爱国主义宣传片。但如果仔细观看,将会领悟影片其深层次的含义。一个母亲有四个儿子参战,三个同时战死,于是美国参谋总长下令无论如何要将身陷前线的第四个儿子安全撤回。作为现代民主的发源地之一,美国的立国精神就是强调个人价值。尽管“战争没有仁慈,杀戮没有良知,但硝烟弥漫中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4]。八个去救一个人,为的是不让一个年老体衰的母亲,经历所有儿子都命丧战场的噩耗,相信看过此片的大多数男性也会在此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5]

三、结语

美国的影视作品凭借其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标杆。美国影视作品所反映出的寻求梦想,追逐自由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等价值观已成为全球文化价值评判的标准。欣赏影视作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对美国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且可以掌握语言本身的应用能力。大多数影视作品中都对中美文化的差异及冲突进行了描写和探讨,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地理区域的差异,可以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浅谈美国多元文化 教育

摘 要:多元文化教育是美国现代教育的一种基本取向,学习风格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之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背景、教育 方法 、及其为我国多民族教育提供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教育方法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教育概念,一种思想,一种教育改革和过程。美国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的著名专家詹姆斯·班克认为,在学校中无论性别、种族、民族的学生都应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他还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应该是广义的。按照克瑞斯汀(Christine,1999)的观点,美国的所谓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基于对民主的珍视和信仰,在有文化差异的社会中和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确认文化多元化的一种教学和学习取向”。所以,多元文化课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一种必然产物。

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产生的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移民风起云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口纷纷涌入美国,30%以上的美国居民由欧洲白种人后裔的“少数民族”组成。据统计,目前美国大约有270多个民族,逐渐构成了新的少数民族群体。随着美国少数民族数量的增长,以及在国家中扮演的角色重要性的提高,他们迫切要求在教育中体现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并提高其地位,这直接推动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

(一)教育民主化的深入是主要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教育的民主化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教育民主化主要体现为“个体取向”:追求个体受教育权利的尊重和教育机会;的均等化。50年代以后,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离开种族文化的平等与教育的“反种族主义”。

(二)在学校教育中树立全球意识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紧迫任务

因为人们越来越充分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这个地球正面临诸如:臭氧层、污染、贫穷和疾病、核武器、全球性饥荒、艾滋病、国际恐怖主义等许多问题。人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全球性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就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这种能力在学校教育中的培养则要求实行多元文化教育。

(三)美国的在校学生在构成上具有明显的异质结构

美国学校的在校学生中大约有25%的儿童来自少数民族。而且这个比例有增无减。据估计,到2020年在校学生中有色人种学生将超过30%。研究者认为,教育应直面这种存在而加以改革。如果学校教育不实行多元文化教育,那么种族歧视、黑社会等社会问题就会日益严重。美国人一贯主张民主、强调人权。在这样复杂的社会构成中消除社会偏见,尊重人们的生活选择,让所有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以使其在智力、社会能力和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潜力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就成为公民的一种迫切要求。

二、美国教育者采用的多元文化教育方法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认为学生不论性别、种族、民族都应该有平等受教育机会。多元文化教育力图使多种群体的学生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发展机会,提高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以及一些特殊学生的素质。美国许多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时,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如下:

(一)因材施教法

是对特殊的、文化上有差异的学生的教学。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有色人种的学生、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和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掌握和吸收知识,并在现存的社会中获得成功。这种方法认为,美国与西方文化为公民提供了大量的机遇,并且表明在文化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那些学业未成、事业未就的学生,更希望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与学校之间架设起座座桥梁,以便使学校课程成为更有用的东西。可以称为“桥梁”的东西包括基于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教育策略、相关的文化材料、用学生的母语来授课以及其他方式的补习计划等。教师采用这种方法,常常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期望很高,他们相信传统的学业课程对所有的学生都是适合的,只是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方法。因此,他们并不主张改变学习科目的重点和内容,仅仅是将它们用更有效的方法传授给构成多样化的学生。如果这些学生能在学校里获得一个高分,那么,这些学生无论其文化背景如何,都能走向生活并获得他们所要得到的东西。

(二)情感活动互动法

它试图通过课堂的教学与活动,在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培养起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这里,教师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生们的相互感受和交往。人际关系课包括消除成见、比较个体之间的异同,以及学生所属的种族团体对社会的贡献等内容。许多学校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名义之下所做的工作,大部分实际上是人际关系,如举办民族集会节或某个团体特殊的庆祝活动,主要目的是联络感情,消除成见,以利学生对本民族、本社团已经做出的贡献产生良好印象和感觉。人际关系方法对教师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他们把整个美国社会看作是公平和开放的。他们认为,学生之间的不和谐,如种族性谩骂、活动场上的分离状态等,乃是误解和虚妄的成见导致的结果。因此,他们相信,只要向学生提供有关不同民族、种族和社团情况的正面教育,增加实际接触的机会,这种不和谐状况就会得到消除。

(三)多元文化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重新建构整个教育过程,提高质量和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它所倡导的课程内容,是围绕着美国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不分男女,残废人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而重新组织起来的。这种方法特别提倡,学校的教职员队伍应包括各类人才,具备不同的教学能力,要打破传统的指任角色的观念,使教学以学生的学习风格为基础,适应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活生生的现实。尤其鼓励那些非英语的学生保持其母语,并且鼓励所有学生习得多种语言。在多元文化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将习惯于把不同的观点都看作是“正确”的,他们 辩论 不同的观点并思考多样性是否实际上意味着“怎样都行”。这种方法特别注重促进所有各不相同的民族、社团的学生都取得平等的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不会因民族、团体的不同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而居于榜尾。此外,采用多元文化方法,体现多元文化性,学校全部课程会在吸收单个民族和社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重写。

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在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多元文化教育的蓬勃发展一直在理论、概念、研究和决策方面,而不在教师和行政人员能够在中小学易于贯彻执行的实际策略的研制方面。对待一种思想,教师与行政人员在能够看到它如何在学校里或课堂上起作用之前,往往会采取冷漠的态度。许多教师尤其是那些数学和理科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感到迷惑不解,这种迷惑不解的表现形式常常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抵制。即使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他们的教学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即内容整合、知识构建和 教学方法 的变革等。随着美国种族构成的不断变化,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将更趋于多样化,但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会继续面临各种新的挑战。

四、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借鉴作用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各民族优秀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最终实现多民族国家在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各民族大团结。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都在不断努力探索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途径与 措施 。经过建国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在数量与规模上已不是主要问题,其关键是如何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美国学者曾在 1993-1995年期间对美国黑人儿童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们普遍认为如果在学校中能学到他们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族群文化内容的话,学校教育就会对他们更有兴趣和吸引力,也会与他们更加相关和使他们更加投入。

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低落并非因其来自于贫困的文化背景,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和学校文化不同之故。而这主要是学校的责任,因为学校的教育远离他们的生活文化背景,使他们时常面对“文化中断”带来的诸多困惑,从而影响他们获得高学业成就。虽然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与国外相比有诸多的差异,但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的任何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我国民族教育也要考虑和适应各民族文化环境,提高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克服学校教育的“文化中断”。

众所周知,我国学校正规课程以汉语为信息载体,绝大多数地区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课程内容也主要以汉文化为背景。对于少数民族儿童来说,往往与所学课程存在一定的文化隔膜。比如有学者曾指出,在小学教材中,让藏族儿童背诵李白、杜甫的诗歌而不谈《格萨尔王》,这样的课程远离了藏族儿童的生活空间,很难让藏族儿童感兴趣。因此,民族教育必须对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文化隔膜与中断给予充分关注,改革现有教育中不能反映民族文化的大一统的课程模式,提高课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适应性。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使学校课程更好的反映文化、地区、学生之间的差异,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这为建立既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又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民族中小学课程体系提供了课程空间和制度保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多元文化的教育至少能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打破单一设置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模式;在保持必要张力的原则下,尝试整合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与现代科学知识有机结合;将多种课程形式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关注活动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探索地方与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重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使之成为课程开发主体。

发表论文达人

你下的文章后面就有参考文献,参照那个写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曲剧《骆驼祥子》:大气恢弘 经典再现 《中国文化报》2013年6月11日近代戏曲关键问题的思考 《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张庚与中国近代戏曲史 《戏剧丛刊》2012年第1期论戏曲本体——兼论杨小青导演艺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论李玉茹的传情写意 戏曲艺术2011年第1期一锅乱炖风味诱人——评《新暗恋桃花源》《中国艺术报》2011年7月13日论戏曲表演文学 《中国戏剧》2010年第1期物之神,己之神?——论尚长荣表演特征及其他 《艺术百家》2009年第2期为诗化原则而守节 《东方艺术》2009年第S2期恪守京剧本体守望艺术精神——京剧《北风紧》众人谈 《中国戏剧》2009年第4期梅兰芳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人民 《中国文化报》2009年2月13日创新路上的艰难跋涉 《中国文化报》2008年11月15日论阿甲的戏曲理论成就 《戏曲艺术》2008年第1期戏曲用景的两大发现 《中国戏剧》2008年第9期论阿甲的戏曲理论成就 《戏曲艺术》2008年第1期当代艺术视野中的袁慧琴 《中国戏剧》2008年第2期时代呼唤诗化原则的回归 《福建艺术》2008年第5期,《中国文化报》2008年10月18日阿甲的成就与启示 《光明日报》2007年12月14日京剧还能回归民间吗?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4月5日体制对不起马兰,马兰等不起体制 《艺术评论》2006年第9期三种传统的选择——论当代戏曲的生存之道 《艺术评论》2006年第1期剧种联姻新探索——《文成公主》三人谈 《中国戏剧》2006年第7期雅俗共赏 《文艺报》2006年8月8日一种独特的精神回归 《中国文化报》2002年10月15日道德文章卓尔不群 《戏曲艺术》1999年第2期潜心耕耘、默默奉献——记沈达人研究员 《艺术教育》1999年第1期实践的总结理论的升华──读李紫贵的两部著作 《戏曲艺术》1998年第4期古今接续史论并重 《中国戏剧》1998年第10期十年磨一剑 《大舞台》1998年第6期沈达人:美学园地的辛勤耕耘者《戏曲研究》第55辑论戏曲电视剧的诗化原则 《戏曲研究》第54辑一次成功的尝试——谈湘剧《琵琶记》的改编演出 《戏曲研究》第47辑潘之恒文艺观及表演理论探索 《戏曲研究》第31辑神鬼戏之我见 《戏剧艺术》1993年第4期导演在戏曲创作过程中的中心位置 《艺术生活》1992年第3期思维的民族化与模式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1992年第1期机能疲软—现代戏创作的症结所在 《剧影月报》1990年第10期浅议戏曲导演 《文艺研究》1990年第4期戏曲导演的创作观探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1990年第2期且慢创立情境说 《新剧本》1989年第4期,该文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1991年中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强化戏曲电视剧的本体意识 《电视园地》1989年第3期胡祗遹和他的戏曲见解——《紫山大全集》有感 《戏剧》1989年第1期一场纠缠不清的官司——论戏剧排练过程中的导演中心 《艺术研究》1989年第1期裂变中的雏形 《戏剧评论》1988年第5期戏曲的本质及其它 《当代艺术》1988年第3期一个有价值的预示——对东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分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1988年第2期戏曲当代意识管窥 《文艺报》1987年8月1日探索性戏剧初析 《剧作家》1987年第5期

萨克斯近日发表评论文章

您好,冯文艺的邮件是由一位叫做“张小良”的人发送的。张小良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网络研究者,他在研究网络安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发送的邮件中包含了有关网络安全的相关信息,并且附上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以便冯文艺能够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我爱萨克斯一首动听而又优美的曲子《回家》打动了我的心,这就是萨克斯,一个金碧辉煌的身体能够吹出这样十分动听的曲子,这让我产生了羡慕的眼光.自从我学习了萨克斯后,我十分得意,因为我拥有了一件“至高无上”的宝贝,在老师那儿,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萨克斯的知识,让我进步了不少,还学会了许多萨克斯技巧.学萨克斯已经有三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突破了全国八级的水平,这都是我经历许多磨练而来的收获.终于我从市里比赛到省里比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获得了许多奖项,最终,我参加了全国华夏之星大赛.我开始看到的是全国的比赛,不尽心中有一丝恐惧感,怎么办,这可是全国的比赛,全国各地这么多高手,我肯定拿不了奖项,妈妈看到我这样沮丧,给我讲了一席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全力以赴,不要看到一件很难很难的事就退缩,一定要坚持下去.”听了这些话,我心中深有感悟,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比赛前一个月,我奋发向上,选了一首难度很大的曲子去参加比赛,还配上了动作,这一个月的练习让我把这首曲子背的滚瓜烂熟.春节之后,今年12岁的我一个人背者旅行包跟着团队踏上了去北京比赛的旅途,这么大了,还是我第一次离开爸妈,一个人去北京比赛,我心中不但没一丝恐惧感还十分开心.七天了,比赛终于完了,我一个人在北京待了漫长的七天,比赛过程我发会良好,最终结果,我获得了银奖,心中不由有一种喜悦感.我爱萨克斯,它让我从一个胆小的小孩变成一个勇敢的少年,它让我学会独立,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我爱萨克斯。

我从小喜欢音乐,不管是歌手演唱的旋律还是乐器演奏的音符,都喜欢。

可惜年龄太小,在学习乐器这个问题上,妈妈跟我一直拿不定主意。只到有一天,这个局面突然改变了……周末,妈妈带我去朋友家作客。

上楼时,就听到楼道里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像小号,像提琴,好听极了。随着开门声,那声音更清晰了,原来是王阿姨家的哥哥在练萨克斯。

金灿灿的萨克斯看上去是那么大气、漂亮,小哥哥的手指熟练地在琴键上跳跃,一支支动听优美的乐曲从管体中飞出,神奇极了。我迫不及待地看着妈妈:我要学萨克斯!记得去群艺馆上第一节萨克斯课时,紧张极了。

老师递给我一个黑色的大约十来公分的铜管,让我吹响它。看样子,今天算是个入学考试吧?我的心开始狂跳起来,害怕万一吹不响会被老师开除。

我用老师教的方法,先将笛头含在嘴里,用下嘴唇将下牙包住,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我竟然吹响了!后来听说有的孩子光是发声,就得练一个星期左右。那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像个天才似的,高兴极了。

两个月后,我已经能够吹出几首优美动听的曲子了,新年也快来临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给爷爷奶奶表演一曲《新年好》,没想到意外却发生了:老叔帮我拿萨克斯的时候,没有看到琴箱拉链是开的,结果一提,萨克斯就直接从琴箱里摔了出来,重重掉在地上,我又气又急,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后来,经过琴行叔叔的精心修理,我的萨克斯终于恢复了“健康”,再次传出了美妙的音符。

从那次以后,我再也不让人随便动我的萨克斯了。功夫不负有心人。

今年元旦的时候,我在班里的联欢会上表演了萨克斯独奏——《渔舟唱晚》,六七分钟的演奏时间里,同学们跟我一起进入了一个江南水乡的优美境界。琴声结束后,同学们一起连声叫好,为我鼓掌祝贺。

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就像站在星光闪耀的大舞台上表演的明星似的。这,就是我与萨克斯之间的故事,有的令人高兴,有的令人难过,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

我从小喜欢音乐,不管是歌手演唱的旋律还是乐器演奏的音符,都喜欢。可惜年龄太小,在学习乐器这个问题上,妈妈跟我一直拿不定主意。只到有一天,这个局面突然改变了……

周末,妈妈带我去朋友家作客。上楼时,就听到楼道里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像小号,像提琴,好听极了。随着开门声,那声音更清晰了,原来是王阿姨家的哥哥在练萨克斯。金灿灿的萨克斯看上去是那么大气、漂亮,小哥哥的手指熟练地在琴键上跳跃,一支支动听优美的乐曲从管体中飞出,神奇极了。我迫不及待地看着妈妈:我要学萨克斯!

记得去群艺馆上第一节萨克斯课时,紧张极了。老师递给我一个黑色的大约十来公分的铜管,让我吹响它。看样子,今天算是个入学考试吧?我的心开始狂跳起来,害怕万一吹不响会被老师开除。我用老师教的方法,先将笛头含在嘴里,用下嘴唇将下牙包住,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我竟然吹响了!后来听说有的孩子光是发声,就得练一个星期左右。那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像个天才似的,高兴极了。

两个月后,我已经能够吹出几首优美动听的曲子了,新年也快来临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给爷爷奶奶表演一曲《新年好》,没想到意外却发生了:老叔帮我拿萨克斯的时候,没有看到琴箱拉链是开的,结果一提,萨克斯就直接从琴箱里摔了出来,重重掉在地上,我又气又急,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后来,经过琴行叔叔的精心修理,我的萨克斯终于恢复了“健康”,再次传出了美妙的音符。从那次以后,我再也不让人随便动我的萨克斯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元旦的时候,我在班里的联欢会上表演了萨克斯独奏——《渔舟唱晚》,六七分钟的演奏时间里,同学们跟我一起进入了一个江南水乡的优美境界。琴声结束后,同学们一起连声叫好,为我鼓掌祝贺。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就像站在星光闪耀的大舞台上表演的明星似的。

这,就是我与萨克斯之间的故事,有的令人高兴,有的令人难过,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

我非常想念我的萨克斯老师,眼前总浮现出他亲切的面容:浓浓的眉毛,笑盈盈的眼睛,阳光般温暖的笑脸。

我的耳边好像还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小徒弟,咱师徒俩再来合奏一曲《鸿雁》吧!”很多次在梦里,老师弹琴伴奏,我在吹奏《鸿雁》、《望春风》,悠扬的曲子让人陶醉……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巾。我的老师和蔼可亲,而且十分爱笑。

他已经五十多岁,但显得很年轻,总是充满着活力。记得有一次,我皱着眉头无精打采地吹奏。

老师走过来,突然对我做了个鬼脸,我情不自禁地笑了。他开始哼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苦恼你就跺跺脚……”欢乐地节奏感染了我,我也笑 *** 地唱起来,烦恼一扫而光。

老师笑着说:小徒弟要永远快乐地生活,你看,笑一笑,十年少!我就永远年轻!”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心里想这个老师可真风趣呀!生活对他来说,总是充满着幸福和美好!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记得有一次,我将要上台表演《鸿雁》,他为我伴奏。

为此,只要有一点不顺畅就要重吹,我的嘴都酸了嘴皮裂开了一个个口子,可是老师还训练,我在台上一点也不慌张,完全沉醉在这音乐中。看见别人有羡慕的眼光望着我,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这时,我才知道要好好感谢我的老师。老师非常热爱音乐。

他的把萨克斯已经用了十几年了,依然完好无损。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萨克斯摔坏了,拿过去请他帮助修理。

他却严肃极了,教育我说:“要把乐器当成眼睛来爱护!”老师会演奏很多乐器:葫芦丝、架子鼓、二胡、钢琴……而且,他还会谱曲呢!虽然,我跟着妈妈随军随调到壮乡红城、千姿百色,时间已经悄悄地从我眼前流逝了近两个月,但是,我却仍然深深想念着他——亲爱的聂老师,你在家乡还好吗?我多么想再次聆听你的教诲……。

一首动听而又优美的曲子《回家》打动了我的心,这就是萨克斯,一个金碧辉煌的身体能够吹出这样十分动听的曲子,这让我产生了羡慕的眼光。

自从我学习了萨克斯后,我十分得意,因为我拥有了一件“至高无上”的宝贝,在老师那儿,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萨克斯的知识,让我进步了不少,还学会了许多萨克斯技巧。 学萨克斯已经有三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突破了全国八级的水平,这都是我经历许多磨练而来的收获。

终于我从市里比赛到省里比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获得了许多奖项,最终,我参加了全国华夏之星大赛。我开始看到的是全国的比赛,不尽心中有一丝恐惧感,,怎么办,这可是全国的比赛,全国各地这么多高手,我肯定拿不了奖项,妈妈看到我这样沮丧,给我讲了一席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全力以赴,不要看到一件很难很难的事就退缩,一定要坚持下去。”听了这些话,我心中深有感悟,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

比赛前一个月,我奋发向上,选了一首难度很大的曲子去参加比赛,还配上了动作,这一个月的练习让我把这首曲子背的滚瓜烂熟。春节之后,今年12岁的我一个人背者旅行包跟着团队踏上了去北京比赛的旅途,这么大了,还是我第一次离开爸妈,一个人去北京比赛,我心中不但没一丝恐惧感还十分开心。

七天了,比赛终于完了,我一个人在北京待了漫长的七天,比赛过程我发会良好,最终结果,我获得了银奖,心中不由有一种喜悦感。 我爱萨克斯,它让我从一个胆小的小孩变成一个勇敢的少年,它让我学会独立,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我爱萨克斯。

萨克斯,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天使,让我对她爱慕崇拜;萨克斯,就像一名手法高超的魔术师,让我对音乐如此着迷。

我只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就因为这小小的爱好,使我感觉到音乐无限的魅力。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喜欢上了萨克斯,我觉得她就是游戏王中七神器中的一器,有着广阔无边的魔力。

我喜欢听萨克斯,她是一扇开启优美旋律的窗户。在我闲暇的时候,我总爱打开我的音乐盒,静听一下萨克斯那柔美而又 *** 的旋律,环绕着耳边的音符从萨克斯管里流淌出来,在空气中悠然地飘散着,听着听着,不知是心沉浸在音乐里,还是音乐充溢在我的心里,我忽然不能自已,伴着乐曲唱上两首,让我的 *** 随着节拍跳动。音乐中的魔力,只有你亲自品一品,才能感受的到。

我喜欢吹萨克斯,她是一把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萨克斯,就像我一个形影不离的音乐朋友,不管走到哪里,她都陪伴在我的身旁,带给了我无限的欢乐,音乐成了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的吹奏,她虽然很重,但在我的心里,她是那么轻盈,那么美丽。正像老师说的那样:“你一心要学,就要和萨克斯融为一体。只要用心,你的声音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和萨克斯,就像一杯有几分醉意的白酒,让人如痴如醉。

我喜欢萨克斯,有着她的陪伴,我的一生都会沉醉在音乐里……

今天,一个临界点 还记得小学课文里《地震中的父与子》吗?地震来临,儿子与同学被压在了废墟下,父亲坚持不懈,用血红的双手挖着废墟,最终救出儿子.那坍塌的废墟,阻隔了父子的身躯,却阻隔不了他们的心,这是一个临界点.昨日与老师们相处完最后一课,今日踏上考场,明日结束初中生活,与这里分别,这里,今日,不也是一个临界点吗?说实话,今天与昨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也许多的就是天气变晴朗多了,太阳也终于露了露脸,还有现在所能听到的蝉鸣.可是,在我们的心里,却蠢蠢欲动,心怦怦地跳动着,只因为今天,这决定了我们明天的考试——中考.或许今天真的还有些许不同,少了往日天气的阴霾,狂风骤雨,今日可算是几日难得的好天气,不冷不热,还有班里的同学们,少去了往日的活泼,都正儿八经地还记得二战后德国的柏林墙吗?一个国家被党派分成了两部分,本流着相同血脉的人们,却只能被迫远远地离墙相望,可望却遥不可及,只剩心酸的泪水,柏林墙,是一个临界点.坐着认真复习.有的捧着参考书,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提纲,还有的倾身问同桌问题,看着同学们的转变,我的心里不由得既欣慰,又辛酸.那像八十年代的古老钟声响起,老师发了试卷.悠扬的钟声,令人禁不住百感交集,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回忆,回忆我们一起朝夕相处的时光.星期四,那节最后的语文课,老师没有再让我们复习,反而带来了他的乐器为我们演奏,实现曾经的承诺.语文老师,更多的是像我们的爷爷,他抱着萨克斯,和着伴奏,为我们吹响青春离别之歌.那一刻,我们都哭了,因为今天,这个临界点.墙上依旧贴着字迹有些模糊的残缺的功课表.而台下的我们出奇地安静,有的只是悠扬的乐声,和隐隐的抽泣声,仿佛都只是在诉说着分离之情.窗外远处的蝉鸣依旧在响,仿佛它是在告诉世人,夏天,来到了.过了今天,真正属于我们的夏天就将来到.女生结伴上街买衣服,男生一同去游泳馆畅享夏天.只是有些什么变了,我们再也不是初中生了,我们再也不会回来这个见证了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再也不会用那老旧的桌椅,我们要离开了,我们要分别了……今天,如此令人百感交集的一天,一个临界点.回头望那空无一人的操场,我们还记得曾经的那个操场.曾经的我们一同在那流下青春的泪水,共同探讨纠结的人生,然后,再一起抬头仰望我们的未来.今天之后,这一切的汗水,笔记,泪水,都将成为回忆,成为一场永恒的回忆.今天,这个临界点,阻隔了昨日和明天的临界点! 分别叹惋哀歌怨 梦里不忘离歌绝 交心知彼莫相忘 与君重逢待明日 再见了,我的校园;再见了,我的朋友;再见了,我的昨天……。

萨克斯是乐器的一种,吹出来的声音很厚重,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音乐美妙至极,因为这美妙的音乐是演奏者用汗水换来的。有些人不懂音乐,只会觉得吹萨克斯很简单,认为不就是吹123吗?他们不会了解的,有句话不是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嘛!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了,学习萨克斯已经快有两年时间了。那么我就来说说这条艰辛的萨克斯之路吧!

我在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家里看电视,不知怎么一下拨到了音乐频道,一阵优美的音乐从我耳旁飘过,这让我产生一种很优美的感受。不一会儿音乐结束了,而我却还在回味刚才那优美的旋律。此时妈妈叫我,我都没听见。后来妈妈急了,把我拉了起来。我指着刚才电视上那个乐器不停得问妈妈它叫什么名字?妈妈对我说那叫萨克斯。于是我恳求妈妈我也想学。没想到妈妈竟爽快的同意了,给我报上了名,从此我的萨克斯之路开始了。

第一天,老师给我讲的是乐理知识课,开始一听我就觉得这太难了吧。什么全音符、二分音符,我都搞不清楚,听得我一头雾水。而老师却对我说了一句话:“难就不要学了!”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让我心中在感到很愤怒。我暗暗下定决心,心想:能有多难?这一点都不难!

我一定能学会!于是,我刻苦努力,后来在乐理知识考试中得了第一名。从此以后,我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有了几分信心。

经过一番基础的乐理知识学习的我,终于可以吹萨克斯了。可由于我的肺活量不大,一口气吹不了几秒,就吹不动了。我一回家顾不得休息就开始练习。这一下就吹了一个小时,吹得我满头大汗,吹到长音时坚持了六秒。(现在我吹长音可以吹到二十秒)后来我能吹谱子了,这让我高兴极了。但一开始我吹的一点也不好,可我一直刻苦练习并没有气馁,一次我在家里练习《中国军魂》这首曲子时,我感受到了那美妙的音符从我手指上流淌,我心里已经感受到我的进步一次在“六·一”舞台上,我展现了自己,吹起了那拥有美妙旋律的萨克斯。节目结束后,观众席上鼓掌声响成一片。我高兴极了!仿佛要飞起来。我想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啊!

这优美的音乐必须要演奏者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才能得到这快乐的收获。我会不断的努力下去,相信自己的这条萨克斯之路会越走越好。

您好,冯文艺的邮件是由一位名叫苏珊·萨克斯的女士发出的。苏珊·萨克斯是一位来自美国的职业作家,她拥有自己的博客,并在推特上有自己的账号。她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冯文艺的文章,并在文章中提到了他的邮件。苏珊·萨克斯在文章中提到,冯文艺的邮件是他的私人邮件,其中包含了他的个人信息,以及他的一些私人想法和感受。

您好,举报冯文艺的邮件是由冯文艺的同学发出的。这封邮件中提到了冯文艺的不良行为,包括涉嫌贪污资金、滥用职权等。这封邮件引起了学校的重视,学校领导立即召开了调查会议,并要求冯文艺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 索引序列
  • 美国人评论萨达姆论文发表
  • 美国人谈萨达姆论文发表
  • 美国人对美发表论文
  • 发表论文达人
  • 萨克斯近日发表评论文章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