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谁最早发表孤独症论文

谁最早发表孤独症论文

发布时间:

谁最早发表孤独症论文

一般认为是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里敖.肯纳教授发表的论文“情感接触中的自闭性障碍”是世界学术界首次对自闭症所作出的最早的经典性描述。

1943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儿童精神病医生凯纳发表了论文《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首次提出了“自闭症”这一概念,即英语autism。autism一词源于希腊语autor,原意为“自我”,用来描述自闭症的突出特征——自我兴趣。autism这个词,是从当时精神病学界对精神分裂症的描述中借用的词汇,原意是指病人试图从外部的真实世界中脱身出来,能回到他们内心的想象世界中去。凯纳对他收治的11名有各种问题行为的儿童进行了长期观察,由此总结出这些孩子所共有的症状,比如这些孩子具有正常的甚至是更吸引人的外表、与他人缺乏情感接触、拒绝交往、不说话或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喃喃自语、对周围环境有非常固定的要求、发病期通常在幼儿期等。凯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过去没有确定的特殊疾病,于是将其命名为“婴幼儿自闭症”。在凯纳报告的11个案例中,包括8名男孩,3名女孩,全部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们行为表现各异,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上自闭或孤立。这11个自闭症孩子中,3个孩子没有语言能力,而能说话的8个孩子,无法清楚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思,文法怪异。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发现他们有很强的记忆力,例如对歌曲、动物名称、宗教祈祷文、历代美国总统的名字、诗歌及交响乐曲等具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些孩子的自闭还表现在抵抗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入侵”,比如摄食问题,有好几个自闭症孩子在年幼时拒绝进食,出现严重的进食障碍。另一个让他们恐惧的是声音的“入侵”,比如一些孩子对水流、汽车、电梯、搅拌机、电扇等声音会产生巨大的恐慌情绪。他们的动作被描述为固定的、刻板的和机械的,像“同一张照片”一样重复。

1943年,美国的肯纳(Leo Kanner)医师第一个发现了自闭症(Autism)这个族群,他描述了11个症状极相似的行为异常的儿童,将之称为早期幼儿自闭症,所以自闭症又被称为“肯纳症”。以上内容摘抄自“湖南星舞门自闭症儿童能力发展中心”网站,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最早发表孤独症论文

一、什么是自闭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于1943年首次被美国精神病医生里奥.肯纳观察记录并发表。我国于1982年由陶国泰医生首次研究并发表。         孤独症到底是什么呢?在DSM-V出来前,把孤独症归于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对患者的社交、沟通和行为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谱系障碍”,是终生疾病,每个患者的症状都是不同的,包括程度、症状最初体现时间和症状。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婴幼儿自闭症、雷特综合症、儿童期分裂障碍、阿斯伯格综合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2013年5月,美国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自闭症归于精神发育障碍并单独分类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再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         孤独症的四个标志性性行为特征: 1.与一般人群不同的社会交流障碍 2.语言与交流方面的障碍 3.对变化的拒绝、对规律的遵守、动作的怪异、重复性行为 4.在儿童期体现症状         目前的研究表明,孤独症没有国籍、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的区别,是一种终生障碍,尚无根治方法。 二、病因         现在国际上并没有找出确切的病因,一般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基因 目前,在识别与孤独症有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多种基因以及基因突变,还有一些基因或者染色体疾病。 2.大脑结构异常 大脑受损,大脑异常生长等 3.环境风险因素 环境研究还处在初期阶段,并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与孤独症有必要关系(有研究表明,父亲年龄越大,孩子患孤独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部分孤独症患者还经历着其他障碍的伴随(恐惧症、强迫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焦虑症等)或者生理方面的困扰(睡眠、消化系统异常、过敏等)。这些现象进一步证明孤独症的复杂性。 三、发病率         在我国,并没有适合被官方引用的具体数据,参考一些研究,有的说我国的发病概率为1:100,有的说为1:88,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参考部分地区(2007年香港16:10000;2011年台湾28.72:10000)         美国目前的比率为1:68,韩国为1:38         在孤独症患者中,男孩的患病几率大于女孩,在5:1,中国的话在6:1至8:1中间,但是孤独症女孩的病情会比男孩严重。目前,孤独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这与诊断技术不断更新,社会对孤独症关注更多有关。 四、自闭症的特点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问题是沟通、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部分还伴随着感官系统的失调。 1.沟通         孤独症儿童多数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有些终生没有语言。有语言的孩子能表达简单需求,但不能主动发起对话,有怪异的语调等等,他们在沟通方面有以下困难: 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只会用尖叫,哭泣表达意愿 不能描述环境中使他们不适的现象 不能提抽象的要求 不能明确表达自身的感受或不适 不明白指令 不能与人进行互动式对话 误解别人的意思 不能维持对他人的注意力 不能用语言来描述情绪 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做出解释 不能与他人协商沟通或者讨价还价 2.社交         这里指的社交是指儿童与他人之间进行的社会性互动,发生在孩子与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之间。孤独症儿童的一个极大特点是缺乏目光对视。孤独症儿童在社交方面的困难有: 缺乏目光对视(或者斜眼看人) 不寻求互动式沟通 不能分享 不能根据他人给出的非语言信息做出反应 忽视环境信息 不明白不同场合的社交规则或礼仪 3.刻板行为与思维         刻板行为是指重复发生缺没有社会性功能的行为,比如甩手、晃动身体、把物品排成特定形式等,由刻板行为与思维造成的困难有: 因为不断从事不具备功能的重复性行为而使别人觉得怪异 无法承受自己认定的方式或顺序被打乱 不能意识到别人和自己的想法未必是一样的 以为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不能忍受别人不遵守规则 不能接受变化 不会活学活用,学会的技能不能在生活中泛化 兴趣狭窄 不善于组织、计划和安排 4.感官失调         感官失调分两种,一种是超敏(过敏),一种是低敏         超敏是指神经系统对某些感官刺激过度、只是很小的刺激就可能让孩子感觉到刺激的过度。         低敏是指孩子感受或者意识不到正常水平的感官刺激,需要更大的刺激来触发神经系统。 常见的超敏症状: 触觉:不喜欢穿新衣服,不喜欢被别人触碰,身上弄到脏污或水渍一定要换衣服 听觉:捂耳朵,被突然的尖锐的声音吓到,不喜欢理发,经常哼哼唧唧(发出声音来抵御外界声音) 视觉:喜欢关灯,不喜欢阳光,避免目光对视,斜视,可能有阅读障碍 味觉:口味清淡,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挑食,经常作呕 嗅觉:不喜欢特定香味,闻到某些香味会作呕,经常捏住鼻子 运动与平衡:行动时要抓住某些东西来保持平衡,不喜欢粗糙的地面,晕车,不喜欢被推,避免粗暴的活动 本体觉和空间感:不喜欢剧烈运动,动作笨拙,常常撞到东西,可能出现肌无力现象 常见的低敏症状: 触觉:喜欢粗暴的活动,对温度和疼痛没有反应,手上喜欢把玩东西,自我伤害 听觉:喜欢敲敲打打,喜欢鼓类玩具,喜欢厨房卫生间等地方,喜欢大声的音乐、热闹的场所 视觉:透过指尖看光线,喜欢开关灯,喜欢图案,喜欢旋转的物体 味觉:口味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喜欢舔东西(非食物) 嗅觉:喜欢气味重的东西,喜欢闻东西,喜欢喷了清新剂,香水等场所 运动与平衡:喜欢秋千,喜欢前后摆动身体,喜欢转圈,不喜欢静坐,喜欢保持动的状态 本体感和空间感:喜欢跳跃,走路时脚步重,喜欢靠着人或物件,喜欢推拉类的活动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一种状态。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治疗应尽早进行,对于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矫正、反馈和强化,使他们逐渐表现正确的行为,融入群体中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践探索》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之间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本文对自闭症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自闭症儿童的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自闭症 教育训练 实践探索

一、概念的界定

自闭症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种种状态。重度自团症儿童完全生活在自已的世界里,对外界视若无睹,听若未闻,难以与人沟通,群处、社交能力极差,情绪起伏不定,有些孩子还有自伤或伤人的行为。大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障问题,但约30%的孩子智力正常,其中10%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被称作“白痴学者”。

1943年,美国精神病医生利奥.凯纳(Leo Kenner)教授首先提出并确定了“自闭症”的概念。“自闭症”和“孤独症”同为英文Autism(源于希腊语“Auter”――自我)一词的译名。在精神病学中,该词意为“退缩与自我专注”;在描述“自闭症”突出特征时,该词意义“自我兴趣”。“自闭症”为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亚等国家与地区的使用词。“孤独症”为中国大陆地区医学界、特教界的使用词。“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的疾病。1978年美国国立自闭症儿童及成人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对自闭症提出定义为:“起病于30月前的行为综合症。其主要特征有:(1)发育秩序和速度紊乱;(2)对任何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3)言语、语言、认知和非语言的沟通障碍;(4)与人、事和物建立起合适关系的能力障碍。”这些定义为至今广泛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和它的临床修订版(ICD-9-Cm)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3)诊断标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闭症是一种婴幼儿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自闭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统计,患病率大约为10~15人/万。从性别上看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国外文献报道男女约为26~57∶1。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4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儿童。

二、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1.交往障碍

患儿自婴幼儿时期起就表现极度孤独,并且有拒绝与人进行交往的倾向,不会用目光注视、表情、姿势和手势与人交往,甚至与父母也缺乏情感交流。不会体察亲人的喜怒哀乐和痛苦,自己有痛苦、不适,也不会寻求别人的安抚和支持,有进他们对亲人的呼唤甚至也不产生反应,以致引起父母怀疑他们有听力问题。轻症者看起来并不强烈拒绝交往,但在与伙伴的活动中常充当被动角色,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缺乏社交――情绪的相互应答,不懂得如何建立友谊关系。

2.交流障碍

患儿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均有明显缺陷,沉默不语或很少使用语言。大约一半患者终生不语而倾向用手势或其它形式表达。有的即使会认、读、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常常不会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而时常表现为不顾周围的情景或别人在说什么,自顾自地讲话,或不管别人的感受,重复地询问或重复地对人讲一样的话,问一样的问题,或模仿重复别人的话,语调平淡,缺乏节奏,与人交谈缺少应对、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不会用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来适应交谈的气氛。患儿常表现代词的运用困难,谈话中常不使用代词或使用混乱,故常常不知所云

3.兴趣和活动的局限

重复与刻板的特征倾向于采用僵化刻板,墨守陈规的方式应付五花余门的日常活动。患儿喜欢保持周围环境和活动固定不变,如长时间地玩某种物品、玩具、吃某种食品、出门走同样的路线,听同样的音乐或同一本书,如要改变则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拒绝。大多活动增多,常出现特殊的、重复的刻板动作,如来回踱步、蹦跳、旋转。

4.智力发育障碍

约3/4的患儿有智力发育落后,但它在一般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可能存在某方面较强的能力,通常以机械记忆能力强为多见。主要表现有,脑电图:自发脑电图异常率达10%~83%,大多表现为广泛异常,慢波增多,少数可见棘波或棘慢波,可能与患儿合并癫痫有关;脑影像学:头部CT可能异常所见,但常不一致,意见尚不肯定。头部核磁共振检查部分病例可见第4脑室扩大,大部分有小脑蚓部小叶发育不良,脑干明显变小。

三、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原则

自闭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与前两者等同对待,而是首先要看到他们是需要成长、需要爱、需要帮助的儿童。从全纳教育观出发,自闭症与正常儿童在发展需要上, 是相同的。正常儿童的身心特性在自闭症儿童身上也同样体现,只是方式和程度有别。基于此点,确定教学原则首先要兼顾共性,一般性的教学原则,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依然适用,并充实了新的意义。现仅就自闭症教育训练中一些有特性的原则做一简述。

1.身心机能协同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使两方面协调一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功能与注意力、语言、认识等多方面发展有关,对儿童进行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多种心理能力。自闭症儿童身体发育看似与正常无异,但实际上多伴有或轻或重的感知运动发育问题,如左右手不协调、手眼不协调、腕力差、触觉过敏、听觉超灵敏、肌力松懈、跳跃力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等,所以在训练中就要安排足量的运动训练、感知训练,以及语言训练、交往训练、认识训练等,交使这些内容有机结合协调起来。比如训练儿童左右手交替拍球,不单是为了发展他们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其协调性。

2.正向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着眼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规律去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并开发潜能,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有序地使缺陷得到补偿,而不是着重于各种怪异行为的去除却忽略了正常行为的建立。

在开始进行矫正训练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失败的例子,有的老师偏重于矫正儿童的某一刻板行为,而几个月下来发现自闭症儿童虽然不咬衣角了,却咬上了铅笔或手指,老师的精力投入很大,但收效甚微。相反,有的老师以正向发展为主,在教儿童各种新技能的同时来替代、清除不良行为。

比如,有一个自闭症儿童爱用手指玩吐沫,很不卫生,我就采取教儿童漱口刷牙、嚼口香糖等同样能产生泡沫感、磨擦感的正常行为来逐渐取代玩吐沫的行为,以新行为抵消不良的旧行为,结果很快儿童就掌握了刷牙技能,并且不再玩吐沫了。这个做法首先从满足儿童需要――口腔需触觉刺激并有泡沫感出发,按照正常发展顺序来选择一项可替代的活动,再通过培养新行为抵消旧行为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的。当然,这并不是否认行为矫正的重要性,有些对儿童身心伤害较大的,如自伤行为等,应及时采用矫正策略认识疗法加以改变。正向发展与专门矫正是不矛盾的,两者相互协调、促进。单一地矫正某个怪异行为而忽略对正当行为的培养是片面的,矫正只有在培养过程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而矫正效果直接影响着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育训练中,必须摆对发展与矫正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

3.及时反馈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中对儿童的不同行为表现随时随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反馈并及时强化肯定行为,以增加其出现频率,防止不当行为因忽视或经错误肯定而增加。

自闭症儿童会在不经意间做出各种各样的行动,有对有错,但往往自己不知是否符合规则,而一些不当行为的养成常常是由于在儿童刚开始做时被忽视,等儿童常出现此行为才被老师重视,再想改掉为时已晚。比如弱智学生入学后反而怪动作增多了,学会了同班不少学生的不好的行为。这是由于自闭症儿童视觉记忆很强,很容易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如果此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就等于是默许这种行为,很快这个儿童就习得了某个不良行为。

通过训练,我看到随时反馈、及时强化在自闭症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刚换一个新环境时要格外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及时制止一些不应有的动作或言语模仿。

4.优化反应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训练前先把内容加工提纯,开始只让他接受最优化的刺激,得到简单而正确的反应后再变换刺激,增加复杂性。有人形象地把提纯比喻成吃葡萄时挖籽去皮而只给儿童吃果肉。

由于外界事物十分复杂多变,它所带来的信息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巨大而繁多的,有时是难以承受的,并且这些儿童又难以辨别何为正确的要接受的信息,所以就更要提练。有时教自闭症儿童说话,但外界十分嘈杂,或不时有人与训练者插话,这种环境极不利于自闭症儿童掌握正确用语。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样,每一行为各个动作都要简练有序,中间不允许多余动作或拖延时间,否则诸如东张西望玩手或其他用具、敲击等多余动作就会“乘虚而入”。

5.个别指导先行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优先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使训练双方能相互配合,在这个基础上使自闭儿童逐步融入小组或其他集体中。

自闭儿在新环境中很难适应集体氛围,有显著的沟通、社交和行为问题,若开始时未与训练者合作好,以后很难接受有效训练,在不适应的场合中也不能寻找别人帮助。因此个别训练、小团体协助是其走向大集体的一个过程环节,在训练中要优先考虑。当儿童能接受一定指令并对环境有所了解之后再进入小团体就容易了。

四、自闭症儿童训练的方法

1.游戏法

游戏可让自闭症儿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可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也能从中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孩子的游戏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他们在游戏中发展友谊,学习社会策略和增进社会能力。Lord(1984)以及Wing和Attwood(1987)研究指出自闭症对于社会沟通线索理解及表达存在困难,他们常常处于孤立状态或是徘徊在同伴团体中的边缘,可能会避免或抗拒别人社交性的邀请,被动的接受,很少或完全没有主动的社交,或者以其特有的方式接近同伴。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团体性游戏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此项功能。我们经常会在游戏及小组课上设计一些互动的游戏项目,譬如“二人毛巾运球”让小朋友从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并与合作伙伴“分享”胜利的成果(如分吃一种食品)。同时,亦根据小朋友的能力设计一些戏剧性的游戏,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训练老师问过“老狼老狼几点了”之后,会让小朋友回答老师的问题,比如说小朋友会回答“三点了”,诸如此类还有音乐游戏“泼水歌”及“上学歌”等等,都可在游戏中增进儿童语言的主动性。

2.同步行动法

根据身体机能协同发展原则,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训练双方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达到和谐、易沟通而同时进行某项技能训练或训练者做与自闭儿一样的活动,使自闭儿注意训练者的一言一行并自愿与训练者一起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方法。例如训练中自闭儿只顾一人玩球,不理睬训练者,这时训练者应主动寻找接近的机会,最好也是拿球来玩,并玩得比自闭儿要好,有时可把球滚、扔到自闭儿身边,看他是否注意球,若注意,说明可以进行接触,这时两人可一起玩一会儿球,然后再转入下一个训练项目,但要求步调一致。这种以球或其他自闭儿当前持有物为中介(或作训练诱导物)的方法在训练中十分常用,关键是选择好恰当时机。同时注意两者行动同步,不能片面强调让自闭儿服从训练者或一味顺从自闭儿童。

3.情境法

根据丰富环境原则,创设一定情境以提供适当的刺激,引起儿童注意并充分感知情境,然后进行角色练习,使其逐步学会目标情境下的内容。例如我们对酷爱音乐的自闭儿进行训练时,先给他提供一个熟悉的音乐情境,可放一段录音或唱个歌曲开头引起他注意,让他在此情境中演习某项技能,并给予一定的角色任务。完成后进行奖励,个别难执行的命令还可采取唱说结合的方式表达,以后逐渐取消音乐情境来让他完成角色任务或进行迁程训练,最终在无音乐情境中也能完成。

4.角色替代法

根据正向发展原则,在交往训练中,借助一定的中介人物(一般为儿童喜欢的物品,有时或是人)通过角色替代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例如儿童比较喜欢小熊或恐龙等,教师可以木偶或玩偶或面具操纵的方式,通过让被训练者扮演小熊来进行交流,或者让自闭儿拿小熊玩偶,训练者对玩偶发布指令,实际是让自闭儿来执行。这种方法是利用儿童只对物品或某个人感兴趣,通过角色转换来实现对其他物或人都感兴趣,以便按指令行事。如果自闭儿只对玩偶等感兴趣而不执行下一步指令,玩偶要立即消失,只有把握好出现与消失的分寸才能发挥角色替代的作用。

5.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失常乃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无法将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及肌肉关节动觉等五种基本感觉的刺激加以统合并适切反应。感觉统合训练法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以上几种感觉刺激的输入,并适当的控制,让自闭症儿童依靠内在驱策力引导自己的活动,自动形成顺应性的反应,藉此促成这些感觉的组合和统一。

由于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就感知而言,有的听觉灵敏,有的视觉敏锐,有的触觉过敏,有的嗅觉敏感……运动功能等都千差万别,因此在训练中就要因人而异选择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视听动训练法、触觉脱敏法、听觉统合训练、精神统合、感觉统合训练法,以及矫枉过正、过度练习法、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强化法等等。只要教育工作者端正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去对待这一需特殊帮助的“普通”群体,依据儿童的情况使用和创造合适的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走向社会的日子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全日本特殊教育研究联盟编,杨鸿儒译.自闭教育入门.台北:台湾大展出版公司,1999.

[2]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主办:孤独症儿童康复动态.1998,(2).

[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肖非.特殊教育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最新一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将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瓦解症以及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影响社会交往和行为发展的发育障碍,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年就会被发现。医学上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成因尚无肯定结论,目前发生人数增长迅速,仅中国的孤独症人士已经有1000多万,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年。男孩的发生率是女孩的4-6倍。

我国最早发表研究孤独论文

孤独症与其它病症的区别孤独症与智力残疾智力残疾(一般智商<70且社会适应行为较差 )属于精神发育迟滞,在感知、社交、兴趣、语言等方面的发展与智商成正比,发展的次序正常、愿意沟通交往,只是能力有限。孤独症儿童中有1/5智力基本正常,其余,伴有智力缺陷,感知,思维、兴趣、情感、语言等发展不平衡与智商不成正比,智商正常的(一般>70)孤独症儿童交往沟通行为模式等与智力残疾儿童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是缺乏意愿,沉溺于自我世界。孤独症与多动症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行为兴奋、多动、孤僻、不合群,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但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干预,症状会渐渐减轻消失。孤独症儿童:有多动现象占36%-47%,不超过半数,而呆板动作、刻板的语言、强迫性、仪式性动作的出现率却高达88%以上,明显高于半数,而且这些症状多数不随年龄增长而改变,采取有效的教育干预可以部分缓解。孤独症与听觉障碍孤独症儿童一般无听力损失,发音器官功能正常,也可以说话,但主要是交往障碍,缺乏交往欲望,囿于自我世界。听觉障碍儿童由于有听力损失,影响了说话的能力,但是他们有交往欲望,经过康复后,能结合手语进行正常的交往。个别听力残疾儿童,因听觉障碍又没经过有效的康复,长期形成性格内向,往往不愿交往,但与孤独症儿童有本质的区别。孤独症与精神障碍过去曾有人将孤独症与儿童精神分裂症混同。二者的症状有相似之处,如眼神不谋合,兴趣范围狭小等,但是二者在出现率性别差异不同(孤独症男、女孩儿比例为4:1,精神分裂症男女相当)。遗传关系不同(孤独症与遗传关系不大,精神分裂症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精神分裂症常有幻听、妄想症状,而孤独症很少出现。今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将对二者认识更加进一步,并从医疗教育方面加以区别对待。

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儿童孤独症课题组负责人吴忠义中医师应用中医三位一体康复疗法,治疗孤独症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治疗方法曾获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4月被世界卫生组织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特邀参加了由国际专家参加的讲习班,并做孤独症示范治疗,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和充份肯定,现正与美国国家孤独症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关于孤独症的诊断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和正常同龄儿童不一样,但愿自己的孩子不是患有孤独症,所以就到各类儿科医院门诊以求确诊。 一是对照量表看分数够不够,二是将自己的孩子对照孤独症患儿四个典型症状是否都存在。十年前孤独症在我国还鲜为人知,迄今在相当一级的医院,因医生的经验不足和诊断水平所限,对相当一部分孤独症患儿仍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最多可疑为孤独症,等发展到症状明显、年龄4-5岁治疗为时已晚。瑞特诊断儿童孤独症四条核心标准: 一:起病于30个月前。 二:社会交往障碍。(和同龄儿童玩不到一起) 三:语言发育迟缓或偏离。 四:坚持原样不变。 一九六八年瑞特提出四个主要特征为所有的孤独症儿童所共有。 一:缺乏社交兴趣与反应。 二:语言障碍。(从缺乏语言到特殊的语言形式) 三:奇特的动作行为,从刻板局限的游戏形式至更为复杂的仪式和强迫性行为。 四:30个月前早期发病。 下面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世界卫生组织、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陶国泰教授。陶老1916年生于无锡,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1948-1949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医学研究所,主修儿童精神医学。1949年回国,从事我国儿童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临床科研工作。1964年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经他诊治的病儿达数万名,培训的专职与兼职儿童精神医学医师几乎遍及全国。50年来他承担的全国计生委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科研项目有十多个,其中“中国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对比流行病学研究”“多国家儿童多动症评定对比研究”“中国南京地区独生子女行为发展和10年追踪研究”等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他发表论文80多篇, 其中发表于美国的“中国的儿童多动症”“中国的儿童孤独症”“中国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等在国际上影响较大。1960年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精神病学教科书”,以后还陆续主编了《儿童多动症的研究》和《优生优育中心理卫生》,参与编写的专业书达10余本。 他在国内先后被聘为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的专业组顾问,还曾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参加过10多次学术会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称为“中国儿童精神之父”。 我们来看一看陶老在他的经典著作《儿童少年精神医学》一书中207页第十七章孤独症和其他广泛发育障碍211页上数7-8行是这样论述的:一般医院门诊所见的病儿多属于中度和重度。那些轻度或正常智力水平的病儿也许被认为只是脾气古怪而不作为病态前往医院就诊。也就是说能前往医院就诊的既使四大特征不完全与您的病儿对上号或量表评定分数不够,仍可诊断为中、重度孤独症病儿。 在儿童中,中度、重度患儿占万分之4-5全国估算约30-50万,轻、中、重度孤独症患儿在儿童中发病率是万分之13-21,剔出中、重度万分之4-5,轻度孤独症患儿仍占儿童中万分之9-16,全国估算约有100多万。这部分正如陶老所说的甚至没有典型孤独症患儿的四大特征,更谈不上达到量表分数线以上,而只是脾气有点古怪。患儿发病率在全世界不论何种肤色、何种民族,以至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均无明显差异。 关于患儿合并症211页上数21行合并癫痫发作可出现在儿童早期或少年期,后者多见。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癫痫发病率在30%左右。关于预后211页下数9-10行:总之孤独症呈慢性病程,多数病儿(占61-74%)的结局不良、需长期照管。关于对患儿的养育,有相当一部分患儿父母认为孩子得了这种病“寒惨”,有点见不得人,自己不愿代养,推给老人了之或心存侥幸心理,认为长大了自然就会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经医生确诊后仍然不愿接受现实,或悲观失望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关于孤独症治疗的探讨 任何疾病都需要治疗,孤独症也不例外,中外医学界并非不主张治疗,而是没有找到一种好的治疗方法,所以目前仍然停留在训练是最好的方法之一的认识上,试想: (1) 孤独症患儿多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让他做什么根本不能服从指令,训练又能起多大作用?当然对能服从指令训练还是能有一定帮助,但那是外界因素,治疗是内因起变化,从根本上康复。 (2) 多数患儿存在睡眠障碍,中午从不睡觉,晚间入睡难,家长看一夜电视不睡觉,他也能陪你一夜不入睡,有动静就醒,总翻身或超常睡眠(属嗜睡型)这些均属睡眠障碍。西医用药物治疗,把氟哌啶醇之类的精神科药物做为首选药物。然而药物的毒副作用给正在迅速发育的患儿肝、肾、心、脑会造成不可逆的巨大伤害,这是患儿不能接受的,也正是家长不敢用、医生不愿用的主要原因。关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对孤独症的病因学说法颇多,据我科多年经验,病儿发病有其一定的先天因素,这样的病儿在婴幼儿时期并非因饮食营养缺乏,而是因长期睡眠障碍而导致了脑的发育障碍。病儿恢复比较好的,无不与睡眠明显改善有关,睡眠不能有良好恢复的病儿病情呈恶化趋势。所以不用镇静剂恢复病儿的良好睡眠对病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3) 最明显的语言障碍如重复语言,人称代词你、我、他混淆。有的2-3岁前有些语言,但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不倾向使用语言。为什么儿童孤独症的四大特征为孤独症患儿所特有,其他儿童疾病所没有的,这就揭示了儿童孤独症的特殊性。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什么正常的儿童能随父母及周围的人群学习语言和生活技能 ,为什么孤独症病儿确不能。在十余年的时间通过对众多孤独症患儿的治疗经验看出,不用镇静剂解除患儿的睡眠障碍是我科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主旋律。通过针灸复语穴,能逐渐解除语言障碍。推拿华佗夹脊后能增加血液中的内腓肽,能减轻痛苦,可增强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增强大脑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已被北京医科大学胡佩诚教授所证实,还能解除患儿胆小恐惧感。补脑药物封闭可使脑发育障碍从根本上得到恢复,从而使患儿获得了学习语言和生活技能的能力。 其他的行为问题(如自伤、伤人)社交问题、大小便不能自理将逐渐由减轻到消失,这是我科多年来对众多患儿治疗经验的总结,欢迎电话咨询本科,也可提供治疗成功病例家长的电话咨询。 为了挖掘博大精深的祖国中医学宝库,造福广大孤独症患儿,愿与中外热心于孤独症患儿康复事业的有识之士广泛交流与合作。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Autism)1943年,美国医生、心理学家利奥·凯纳(Leo.Kanncr)首先提出"婴幼儿孤独症"的概念 :它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征。通常在三岁前可以察觉,主要表现:人际交往障碍:不愿与人交往,缺乏对视,分不清称谓,不合群、无语言或只有很少语言或只是鹦鹉学舌的仿说,言语发展严重障碍 。情绪与行为异常:对物品有怪异的兴趣和玩法(如长时间旋转某物,玩水,喜欢呆在暗处),长时间重复一个机械动作,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闹),对某些声音 、画面、广告、很敏感,不知道害怕,危险,肢体粗大运动和粗细运动不平衡。发病率根据国内外报导一般为万分之四至十五不等,男孩儿居多(我国无统计记录),若按国际比率推算大约60万。您如果发现具有上述特征的孩子请尽快到医院或找有关特殊教育部门求助。 病因、诊断、医治病因及诊断:自1943年Kanner 最早提出孤独症概念后。我国1982年由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首先报导4例孤独症后,我们对孤独症的日见增多,国内外学者多年来试图从生化、免疫、心理、生理及教育环境等方面研究病因,但尚无统一的看法,因而孤独症产生的原因至今还是个谜。目前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病史、临床症状、病儿病程前后的发育、生活、学习能力及社会功能等心理发展评估加以确认。我国医院经常使用量表有:ABC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CARS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等 (以上量表北京医科大学儿童精神卫生研究所编)治疗问题: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医疗,只有依靠教育训练改善其症状。但作为医生应针对患儿不同病情做出治疗和处置指导。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适时注意是否有合并其它的疾病,应采取什么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明显语言、智能和行为倒退紊乱,应考虑会不会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其它疾病引起。又如,孤独症患儿常见的另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合并症是癫痫,发作前后医生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等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

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1:3~1:4,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扩展资料:

自闭症患者显示多种形式的守旧或限制行为,其中守旧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分类如下。

1、严格守旧性动作、自我刺激的行为、不愿意改掉,如用手拍打,头摇动,或身体摆动。

2、强迫行为,例如安排物体呈现堆叠或线条状、或逼人迁就等等。

3、雷同是对行为改变的抵制,例如坚持不愿意移动家具或拒绝行为被打断。

4、仪式行为则涉及格局不愿意改习惯,尤其是喜欢的东西,例如不愿意改口、或不愿意转学校等等。这与雷同密切相关已经建议合并这两项。

5、限制行为是包括兴趣、专注或活动的局限和狭隘,持续专注于物件某些部分如车轮等,对有兴趣物件/东西注意力的程度较正常人异常。

6、自我伤害包括伤害自己或可能伤害他人的动作,如戳眼睛,掐皮肤,咬手或撞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孤独症

孤独症论文首次发表

1943年,美国的肯纳(Leo Kanner)医师第一个发现了自闭症(Autism)这个族群,他描述了11个症状极相似的行为异常的儿童,将之称为早期幼儿自闭症,所以自闭症又被称为“肯纳症”。以上内容摘抄自“湖南星舞门自闭症儿童能力发展中心”网站,希望对您有帮助。

般认为是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里敖.肯纳教授发表的论文“情感接触中的自闭性障碍”是世界学术界首次对自闭症所作出的最早的经典性描述。 临床上首次描述孤独症是在20世纪40年代。1943年,美国医生Kanner报道了11例患者,并命名为“早期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他当时描述这个类群的患者特征如下: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他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最初,Kanner报道的这类患者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而未受重视。在20世纪40~60年代,又有数人描述了与Kanner报道相似的病例,并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这类患者归入“儿童分裂样反应”类别中。

1943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儿童精神病医生凯纳发表了论文《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首次提出了“自闭症”这一概念,即英语autism。autism一词源于希腊语autor,原意为“自我”,用来描述自闭症的突出特征——自我兴趣。autism这个词,是从当时精神病学界对精神分裂症的描述中借用的词汇,原意是指病人试图从外部的真实世界中脱身出来,能回到他们内心的想象世界中去。凯纳对他收治的11名有各种问题行为的儿童进行了长期观察,由此总结出这些孩子所共有的症状,比如这些孩子具有正常的甚至是更吸引人的外表、与他人缺乏情感接触、拒绝交往、不说话或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喃喃自语、对周围环境有非常固定的要求、发病期通常在幼儿期等。凯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过去没有确定的特殊疾病,于是将其命名为“婴幼儿自闭症”。在凯纳报告的11个案例中,包括8名男孩,3名女孩,全部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们行为表现各异,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上自闭或孤立。这11个自闭症孩子中,3个孩子没有语言能力,而能说话的8个孩子,无法清楚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思,文法怪异。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发现他们有很强的记忆力,例如对歌曲、动物名称、宗教祈祷文、历代美国总统的名字、诗歌及交响乐曲等具有非凡的记忆力。这些孩子的自闭还表现在抵抗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入侵”,比如摄食问题,有好几个自闭症孩子在年幼时拒绝进食,出现严重的进食障碍。另一个让他们恐惧的是声音的“入侵”,比如一些孩子对水流、汽车、电梯、搅拌机、电扇等声音会产生巨大的恐慌情绪。他们的动作被描述为固定的、刻板的和机械的,像“同一张照片”一样重复。

三峡大坝论文最早谁发表

决策上是毛爷爷,技术上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的白帝城, 东至湖北省的宜昌的南津关。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三峡全长193公里。长江三峡问题,要从荆江分洪工程说起。1949年夏,荆江——长江流经湖北枝城到湖南附近的城陵矶一段,险情频发。无数的生命和财产被洪水无情吞没,毛下定了治理荆江的决心。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提出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计划。1958年1月,他亲自主持南宁工作会议,期间有几天时间就专门研究三峡工程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主张先修三峡工程的林一山,和主张先开发长江支流不宜先修三峡工程的李锐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是邓小平主张。因为其他人都无权说服反对派的声音。

第一个主张建造三峡大坝的是孙中山。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孙中山便希望利用西方战时的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实业。这一年,他在上海用英文撰写了《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意在引起国际实业界的响应。

孙中山开发三峡水电资源的论著发表后,国民政府工商部曾于1930年初,拟在长江上游筹设水电厂,并着手收集有关资料和图表,但对坝区的勘察工作始终未能进行。两年后,即193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主持组成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

该队查勘后提出《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计划在西陵峡内黄陵庙和葛洲坝修建两座总装机容量分别为32万千瓦、50万千瓦的低水头电站,总预算1.665亿美元。但这一计划也仅仅是纸上谈兵。

扩展资料: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提出“三峡建坝”的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国人建设三峡大坝之梦自此肇始。关于三峡建坝,国民政府曾多有尝试。1932年和1944年都提出过建议和计划,当时囿于历史条件,这一计划沦为纸上谈兵。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与计划工作全面开展。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开工。2006年5月20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毕,“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2008年5月4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三峡大坝,感慨孙中山的梦想已实现。而今,三峡大坝已成一座丰碑,吸引大量游客。今年“中秋”小长假期间,三峡大坝景区接待游客1.38万人次,今年参观游客则已突破百万人次。

辛亥革命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记忆,是两岸人民共同为之奋斗过的历史,是两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回望百年,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岸同胞致力于中华民族振兴的努力从未改变。

改革开放后,1979年中美建交,国际社会形成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局面,在此情况下,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一系列新的对台方针政策推出,两岸隔绝数十年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迅速发展起来。

特别是,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先后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两大重要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孙中山当年远见逐渐成中国现实 曾被斥“空想”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一节中提出:"自宜昌而上入峡行,……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流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1924年8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作《民生主义》演讲时又讲道:"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至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像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 这是我国最早提出梯级开发三峡、改善川江航道、结合水力发电的设想。尽管这一设想仅限于长江的兴利方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先生能够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提出变革三峡、强我中华的宏图方略,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 索引序列
  • 谁最早发表孤独症论文
  • 中国最早发表孤独症论文
  • 我国最早发表研究孤独论文
  • 孤独症论文首次发表
  • 三峡大坝论文最早谁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