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和教授合作发表论文

和教授合作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和教授合作发表论文

有意义,这个分成两种,核心期刊的,有很大作用,非核心期刊的,也可以在简历上和网申表格写明,也有一定的意义.http://mepzx.com/zd/lx

可以,但必须把他的名字列上去,一个作品,你们属于共同共有,你有发表的权利,他也有,这个权利是不能被互相限制的,但你要发表必须给人家必要的尊重,包括稿费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研按时间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工硕。每年推研的时间为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推免时间一般是每年的9月初开始。中文名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推免生别称保研生推研时间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推免时间每年的9月初开始快速导航具备条件提交材料身体条件学校名单相关规定报考规定经审定可以开展推免生工作的高等学校,可以推荐该校规定数量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并在规定的日期前直接到报考单位参加复试和办理接收手续。推荐和接收办法由学校(招生单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制定。被接收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教育硕士项目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考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亦不得再参加统考。在规定的日期内仍未落实接收招生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它学术型专业和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研究生保送制度国家教育部就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工作的具体规定:(1)推荐工作应贯彻德智体全面衡量,保证质量的原则,被推荐的学生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习成绩优秀,具有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素质。在进行推荐工作时,不仅要注意对推荐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考核,而且在业务标准的掌握上,既要看推荐生历年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对其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及业务特长等方面的考查,避免推荐工作单纯地按分数排队。为了保证推荐生的业务质量,学校还可进行必要的考试(考核)。

每年三四月份研究生论文审读定稿的时候,导师们的“吐槽”声总是不绝于耳。这也难怪,平时看上去古灵精怪、口吐莲花的学生,写出来的论文却是语言贫乏,词不达意,疙里疙瘩,搞得师徒一起着急上火,寝食难安。几经修改润色,直到使论文在表面上“看上去挺美”,才敢长舒一口气,定稿交稿,在焦虑中等待后续的评阅和答辩。经此“磨难”的老师,在感慨“带学生很难”之余,也会发誓以后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平日里就督促他们读书写文章,只是决心易下,执行挺难,等到下一届来学生入学了,依然是放养为主,学生们呢,巴不得你想不起他来,放养的模式自由而快乐。读研这事确实挺苦,你得有研究的兴趣和天赋,还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只可惜现在的读研成了延迟就业的“缓刑期”,且找工作时还可以因研究生的学历而增强竞争力。所以考研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每年的三四月份也是研究生复试的时节,学生们要参加各种面试笔试培训班,还得到处打听调剂的信息,而且现在是一人考研,全家上阵,陪考陪复试,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由此又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一种考研经济。经历了如此的艰难才获得了读研的入场券,到毕业时论文却是那般难产,个中缘由,大概只能到“过程”中去找了。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似乎是说成不成器,关键在于学生个人的努力。这话虽然不假,但也有点儿“师父”推卸责任的意味。就说写论文这事吧。其实对于研究生来说,上过几门课,成绩多少并不是很重要,能不能毕业关键就是看论文写得怎么样。而对于平常练笔少,积累又不多的学生来说,要想写出篇像样的文章来着实不易。选题不易不说,即便选好了,因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也无法使文章变得丰满且言之有物。因此,博览群书是必须的。温梓川先生是马来西亚著名的华文作家,他的“朋友圈儿”里可都不是一般人,他和郁达夫、曹聚仁等交谊甚笃,和梁实秋、沈从文、徐志摩等亦过从甚密。在其《文人的另一面——民国风景之一种》里,温先生记录了他的老师冯三昧对他走上写文字道路的引导。他说在冯的课堂上,曾写了一篇小说,交给老师几天后,老师约他去喝茶,并让他看一个日本作家的小品。等温看完后,居然发现他自己的小说和日本作家的文章很相似,不过这并不是抄袭的问题,而是碰巧构思或利用了同样的题材。冯先生的教导是这样的:“既然发现了自己的作品与人家的作品有巧合之处,那么作品大可以作废了的,写作要言人所未有才能够代表你自己。以后,你至少要先读完了一二百本外国小说才动笔,那么你就会知道你自己所要说的东西,有没有人说过了,应该怎样着眼于人家所未知的东西了。要从事写作,绝对不能贪懒的。”其实写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发现别人不曾研究过的专题,然后做下去,才会有新意。所以准备写论文的学生,至少也该读几十部本专业的经典。在法言法,法学的研究生自然应该去读大量的法学经典。当然,如果师父不仅是领进门,还督促你“修行”的话,即便资质平平的学生,也会学有所成。现在这样的导师少了,但也并非没有。前几年有位年轻人在复旦读古典文学的博士,她的导师已经70多岁。老先生要求他的学生每周见一次面,汇报上周都读了什么书,有什么心得,下周准备读什么,督促得紧着呢。博士生说她和同门师兄妹最怕的就是见导师,每次见导师前,有的会习惯性地肚子疼。他们那几个学生,每天都会乖乖地早起,然后早早地坐到图书馆看书。这是因为她们的导师起的也很早,图书馆开门后,他就进去逛一圈儿,看到他的徒弟们都在,就满意地回家;如果有谁没在那里,他就会亲自去宿舍敲门,直到把羞愧的大懒虫叫到图书馆为止。像这样负责任的博导还真是少见。一般的导师大多洒脱自由,学生们自然也乐得潇洒,过得滋润。只是这样一来,三年以后的论文是个什么样子也就能想象的出了。复旦的这位博士生,在平日里也不乏对严厉导师的抱怨,可是在成果频出且顺利毕业的时候,她对导师却是万分地感激。

和台湾教授合作发表论文

全国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保研资格的,有的大致是200所,其中985的保研比例是最高的,这个没有任何的疑问,是现实。因此普遍来说,保研的来自相对比较有名的院校,考研的大多来自不是那么有名的学校。在这个背景下,保研意味着选拔人才考研当然意味着选拔人才,但还有一点,就是保证公平。公平不是平等,我并不认为985和双非的学生是平等的,现实就是这样。但起码要保证公平。公平比平等保证了更底层的东西,即保证每个人有参与竞争的机会。我认为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不应该只招保研的学生。另外一方面,应该适当扩大保研资格学校的数量,尤其是适当增加在欠发达地区、双非学校保研的名额。下面我引用三句话: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曾经说过:“高考的一步领先,并不代表着你们步步领先,相反,恰恰很有可能由于高考所带来的一步领先,会导致你们丧失步步领先的激情和动力”。知乎上有个风气非常严重,唯出身论,唯学历论非常普遍。这样是很不好的。教育领域的阶级固化,也是教育问题。这样做无非是来自低一层次的非名校的学生或者阶级,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一大跨越,抢占了高一阶级的资源,并与很多曾经在高考遥遥领先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资源配置或者其他方面达到相同或者更高的水平。对于后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这恰恰反映出了这些人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就是固步自封,固定观念所带来的。厦大副校长邬大光说过:“本来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它最重要的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流动”。往往二本三本的学校的学生,不可否认,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相对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地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学构成社会一部分,也是有层层等级的。清北华五占据第一层级,其余副部级985占据第二层级,以此类推。但是只有促进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大学生源的流动,这样的高等教育的环境才是良性的,否则马太效应就会越来越显著,教育环境会不稳定,而考研就是促进这种流动的重要方式。北师大在多少年来的宣传片上都有这么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格的养成。这里人格的养成我的理解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具有独立思考的人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当然只是高等教育的一环,在高等教育的塔尖阶段。现实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变成了导师发文章的机器,只是处在整个研究组“工作车间”的一个位置上,重复而单调。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事实上,研究生阶段的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大多都不会继续科研。而人格的养成,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遗憾的是,中国的现实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根植于利益而出发的。真正以上具有大视野,大格局,懂教育或者教育出身的教授或者校长,在广大的群体里是少数的,因此才会被一些形式化的标签所迷惑。二:为了切题,尝试回答题主的问题(题主的问题中“部分”这个词用的十分精妙)第一个问题,保研学生是不是总体来说比考研的素质高,我并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素质”的定义,到现在为止还是广泛的,模糊的,并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标准。记得在一期高教研究杂志上,也说明了这个情况。比如说保研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比统考的高0.6篇,平均成绩比考研的高2分,以及其他数据来证明保研的比统考的更加优秀,素质更好。但从调查的数据上看,本身样本数量就太少,另外所观察的时间还太短,根本不具有可信度,并且用研究生期间的考试平均分和论文数量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有人说用发表论文的质量,问题是,如何定义论文的质量,看影响因子吗?看引用量吗?都不是。第二个问题,从最近几年各大高校都上调了考研复试和面试比例看,当然就说明了考研的趋向当然不是偏向单一高分数的初试。至于说科研能力,说实话,判断一个在22岁左右还没毕业的本科生的未来科研能力怎么样,就像判断十年后某个姑娘生男孩还是生女孩一样。即使是那些在本科阶段就发论文的学生,只能说明有一定的科研经历,但并不能说明科研能力,这是两码事。我相信这些有科研经历的同学们心里很清楚,真正的科研能力是什么。

四史学·《史记》研究史略·台湾 《史记》 研究概况

四十多年来,台湾约发表《史记》研究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40余部,台湾学者对《史记》也是坚持宣传普及与学术研究并重,并做出了一定成绩。

1.宣传普及方面

在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积极倡导和组织下,台湾学者有的把《史记》的内容编成故事,有的致力于今注今译,有的则在大学开设《史记》方面的课程,利用各种形式向公众介绍司马迁和《史记》。在台湾出版的几十种《史记》注译本中,影响较大的是《史记今注》和 《白话史记》。马持盈自称其著《史记今注》的动机是:“辅导读者能够轻松愉快的阅读《史记》,并进而引起其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加强其宣扬中华文化的能力。”故此书采取了注译结合、因文作注和难易有别的写作方法,很受读者欢迎。台湾14所院校60位教授通力合作,译《史记》为《白话史记》出版发行。该书凡例说:“《白话史记》编译的目的在于求《史记》的普及化,适用于一般有基本文史知识的大众。”因此采用直译,既注意生动可读,又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人物性格,因而在海峡两岸流传甚广。此外,劳干、屈万里的《史记今注》、杨家骆的《史记今释》、郑梁生的《史记的故事》、陈飞龙和黄华表的两部《史记导读》等,也都是宣传普及《史记》的佳作。

2.学术研究方面

在校勘考证方面以王叔岷、施之勉成就最大。王叔岷历时17年撰成的《史记斠证》系以《史记会注考证》为底本,对《史记》逐篇考证之作。全书以作者创见为主,引证博赡,考辨精审,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考证专著。施之勉在《大陆杂志》等刊物上连续发表《读史记会注考证札记》130多篇,后以《史记会注考证订补》为书名结集出版。对泷川之书的疏误考辨匡正最多,因此深受台湾学术界的好评。另外,钱穆的《史记地名考》、海屏的《史记的补续与改窜问题》、曲颖生的《史记八书存亡真伪疏辩》、陈槃的 《史记世家缀录》、李崇远的 《史记篇例考述》等等,也都从某些方面对《史记》作了考订,其中不乏独到见解。

在司马迁及其《史记》的评价方面,徐文珊的《史记评介》和郑梁生的《司马迁的世界》最具代表性。《史记评介》的前半部着重介绍《史记》基本知识和研读《史记》的方法,后半部专题研究了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文学成就,并指出《史记》的一些缺陷。《司马迁的世界》分前后两篇,前篇叙述司马迁充满悲剧性的一生,并探讨其编纂《史记》的动机。后篇着重论述《史记》的结构和司马迁以人为主的写史方法。作者留学日本多年,故该书吸收了不少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

关于司马迁学术思想的研究,台湾学者选题比较广泛。如徐复观的《论史记》深入挖掘了司马迁的史学精神及作史目的。赖明德的 《司马迁之学术思想》则对司马迁的经学、史学、诸子之学、文学、历学及其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等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颇有价值的见解。此外,阮芝生、施人豪、游信利对司马迁史学思想和方法的研究; 周虎林、洪安全、王基伦关于司马迁与儒家关系的探讨;吴福助、刘安立对马班史学的比较研究;柯庆明、叶龙、殷豫川、范文芳对《史记》文学艺术的研究;陈万鼐、刘朝阳对司马迁历学和天文学成就的研究等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总之,四十多年来,《史记》研究一直是台湾学术界的热点,而且人才济济,硕果累累。钱穆、徐文珊、王叔岷等老一辈学者固然成就斐然,赖明德、吴福助、施人豪、郑梁生、田博元等一大批中青年也先后崛起。他们思想活跃,方法较新,在《史记》研究中往往能别开生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每年三四月份研究生论文审读定稿的时候,导师们的“吐槽”声总是不绝于耳。这也难怪,平时看上去古灵精怪、口吐莲花的学生,写出来的论文却是语言贫乏,词不达意,疙里疙瘩,搞得师徒一起着急上火,寝食难安。几经修改润色,直到使论文在表面上“看上去挺美”,才敢长舒一口气,定稿交稿,在焦虑中等待后续的评阅和答辩。经此“磨难”的老师,在感慨“带学生很难”之余,也会发誓以后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平日里就督促他们读书写文章,只是决心易下,执行挺难,等到下一届来学生入学了,依然是放养为主,学生们呢,巴不得你想不起他来,放养的模式自由而快乐。读研这事确实挺苦,你得有研究的兴趣和天赋,还要能坐得住冷板凳。只可惜现在的读研成了延迟就业的“缓刑期”,且找工作时还可以因研究生的学历而增强竞争力。所以考研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每年的三四月份也是研究生复试的时节,学生们要参加各种面试笔试培训班,还得到处打听调剂的信息,而且现在是一人考研,全家上阵,陪考陪复试,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由此又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一种考研经济。经历了如此的艰难才获得了读研的入场券,到毕业时论文却是那般难产,个中缘由,大概只能到“过程”中去找了。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似乎是说成不成器,关键在于学生个人的努力。这话虽然不假,但也有点儿“师父”推卸责任的意味。就说写论文这事吧。其实对于研究生来说,上过几门课,成绩多少并不是很重要,能不能毕业关键就是看论文写得怎么样。而对于平常练笔少,积累又不多的学生来说,要想写出篇像样的文章来着实不易。选题不易不说,即便选好了,因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也无法使文章变得丰满且言之有物。因此,博览群书是必须的。温梓川先生是马来西亚著名的华文作家,他的“朋友圈儿”里可都不是一般人,他和郁达夫、曹聚仁等交谊甚笃,和梁实秋、沈从文、徐志摩等亦过从甚密。在其《文人的另一面——民国风景之一种》里,温先生记录了他的老师冯三昧对他走上写文字道路的引导。他说在冯的课堂上,曾写了一篇小说,交给老师几天后,老师约他去喝茶,并让他看一个日本作家的小品。等温看完后,居然发现他自己的小说和日本作家的文章很相似,不过这并不是抄袭的问题,而是碰巧构思或利用了同样的题材。冯先生的教导是这样的:“既然发现了自己的作品与人家的作品有巧合之处,那么作品大可以作废了的,写作要言人所未有才能够代表你自己。以后,你至少要先读完了一二百本外国小说才动笔,那么你就会知道你自己所要说的东西,有没有人说过了,应该怎样着眼于人家所未知的东西了。要从事写作,绝对不能贪懒的。”其实写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发现别人不曾研究过的专题,然后做下去,才会有新意。所以准备写论文的学生,至少也该读几十部本专业的经典。在法言法,法学的研究生自然应该去读大量的法学经典。当然,如果师父不仅是领进门,还督促你“修行”的话,即便资质平平的学生,也会学有所成。现在这样的导师少了,但也并非没有。前几年有位年轻人在复旦读古典文学的博士,她的导师已经70多岁。老先生要求他的学生每周见一次面,汇报上周都读了什么书,有什么心得,下周准备读什么,督促得紧着呢。博士生说她和同门师兄妹最怕的就是见导师,每次见导师前,有的会习惯性地肚子疼。他们那几个学生,每天都会乖乖地早起,然后早早地坐到图书馆看书。这是因为她们的导师起的也很早,图书馆开门后,他就进去逛一圈儿,看到他的徒弟们都在,就满意地回家;如果有谁没在那里,他就会亲自去宿舍敲门,直到把羞愧的大懒虫叫到图书馆为止。像这样负责任的博导还真是少见。一般的导师大多洒脱自由,学生们自然也乐得潇洒,过得滋润。只是这样一来,三年以后的论文是个什么样子也就能想象的出了。复旦的这位博士生,在平日里也不乏对严厉导师的抱怨,可是在成果频出且顺利毕业的时候,她对导师却是万分地感激。

全国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保研资格的,有的大致是200所,其中985的保研比例是最高的,这个没有任何的疑问,是现实。因此普遍来说,保研的来自相对比较有名的院校,考研的大多来自不是那么有名的学校。在这个背景下,保研意味着选拔人才考研当然意味着选拔人才,但还有一点,就是保证公平。公平不是平等,我并不认为985和双非的学生是平等的,现实就是这样。但起码要保证公平。公平比平等保证了更底层的东西,即保证每个人有参与竞争的机会。我认为任何学校任何专业都不应该只招保研的学生。

另外一方面,应该适当扩大保研资格学校的数量,尤其是适当增加在欠发达地区、双非学校保研的名额。下面我引用三句话: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曾经说过:“高考的一步领先,并不代表着你们步步领先,相反,恰恰很有可能由于高考所带来的一步领先,会导致你们丧失步步领先的激情和动力”。知乎上有个风气非常严重,唯出身论,唯学历论非常普遍。这样是很不好的。教育领域的阶级固化,也是教育问题。这样做无非是来自低一层次的非名校的学生或者阶级,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一大跨越,抢占了高一阶级的资源,并与很多曾经在高考遥遥领先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资源配置或者其他方面达到相同或者更高的水平。对于后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这恰恰反映出了这些人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就是固步自封,固定观念所带来的。厦大副校长邬大光说过:“本来教育或者高等教育,它最重要的贡献是促进人的社会流动”。往往二本三本的学校的学生,不可否认,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相对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地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学构成社会一部分,也是有层层等级的。清北华五占据第一层级,其余副部级985占据第二层级,以此类推。但是只有促进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大学生源的流动,这样的高等教育的环境才是良性的,否则马太效应就会越来越显著,教育环境会不稳定,而考研就是促进这种流动的重要方式现实是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变成了导师发文章的机器,只是处在整个研究组“工作车间”的一个位置上,重复而单调。从而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事实上,研究生阶段的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大多都不会继续科研。而人格的养成,却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遗憾的是,中国的现实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根植于利益而出发的。真正以上具有大视野,大格局,懂教育或者教育出身的教授或者校长,在广大的群体里是少数的,因此才会被一些形式化的标签所迷惑。二:为了切题,尝试回答题主的问题(题主的问题中“部分”这个词用的十分精妙)第一个问题,保研学生是不是总体来说比考研的素质高,我并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素质”的定义,到现在为止还是广泛的,模糊的,并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标准。记得在一期高教研究杂志上,也说明了这个情况。比如说保研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比统考的高0.6篇,平均成绩比考研的高2分,以及其他数据来证明保研的比统考的更加优秀,素质更好。但从调查的数据上看,本身样本数量就太少,另外所观察的时间还太短,根本不具有可信度,并且用研究生期间的考试平均分和论文数量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有人说我相信这些有科研经历的同学们心里很清楚,真正的科研能力是什么。

教授合作论文发表

可以。在2021年就有博士生在经济研究上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发表过。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8级博士生冯阔同学与导师唐宜红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增值税多档税率、出口退税与国际经济效应》在《经济研究》2021年第5期正式发表,这是我院师生2021年上半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第4篇学术论文。此前,王立勇教授和梅冬州教授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贸易开放与财政政策波动性》和《财政扩张、信用违约和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分别在《经济研究》2021年第2期和第3期正式发表。

张高勇教授是世界著名数学家,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凸几何分析,几何与解析不等式、积分几何等。张高勇教授1999年在世界最顶尖的数学专业杂志Annals of Mathematics上发表论文,并与费尔茨(Fields)奖获得者Jean Bourgain 教授1998年合作发表论文一篇。张高勇教授在世界著名数学专业杂志上(如:Transactions AMS, J. Diff. Geom., Ann. Probab., IEEE Trans. Inform. Theory, Duke Math. J., Amerr. J. Math. 等)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40多篇(参见MathSciNet).张高勇教授还解决了几何中著名的Busemann-Petty问题(独立解决当N=4的部分),被称为“几何学此领域中最有意义的结果之一” (The combination of this work and Gardner's 3-dimensional result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sults in this area of geometry – MathSciNet)。他与费尔茨(Fields)奖获得者Jean Bourgain 教授把Busemann-Petty问题进一步拓广。张高勇教授解决了很多不等式问题,如凸几何公认的“Zhang Projection Inequality”。他因几何方面的杰出工作于2004年被美国数学会邀请作The Eastern Sectional Meeting of the AMS的大会演讲。张高勇教授承担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项目。张高勇教授与世界著名数学家 E. Lutwak, D. Yang 共同创建了“几何分析与信息理论(initiated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convex geometric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theory)”交叉学科的研究.在国际数学界得到极高的评价和重视。张高勇教授的主要工作还有:通过“等周不等式和Sobolev不等式(isoperimetric inequalities and Sobolev inequalities)”建立了“几何和分析(geometry and analysis)”间的关系。张高勇教授因其杰出的研究成果直接由Assistant Professor破格升为教授。张高勇教授是周家足教授的合作者,作为主要组织者和负责人,共同主持了2004年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国际积分几何与凸性国际会议(Conference on Integral Geometry and Convexity Related Topics)”。与会者包括14位当今世界积分几何与凸几何领域的顶尖数学家以及我国从事这些领域研究工作的专家和研究生。推动了我国的积分几何与凸几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两人在Containment Measures in Integral Geometry合作研究, 发表论文及合作NSF项目.

近期, 武汉 科技 大学“超分子材料与分子纳米器件团队”梁峰教授课题组 以合成化学作为基础和核心,积极拓展与相关学科和领域的交叉融合,在新材料精准化制备和应用研究方向取得进展,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利用金纳米颗粒的可塑性, 梁峰教授课题组可控制备了低钯含量的星状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 。通过对金钯双金属纳米星的中间产物的系列表征, 提出了金钯纳米星“两步法”的生长机理:即先形成单金属金纳米球,再以此为核心形成双金属金钯纳米星。 由于纳米颗粒中钯元素的加入,该纳米颗粒不仅能够高效催化对硝基苯酚(工业废料)还原为对氨基苯酚(工业原料),还能够有效催化Suzuki偶联反应, 实现催化剂的多功能化 。研究成果 “ Au-Pd nanostars with low Pd content :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and remarkable performance in catalysis ”在《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杂志发表。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马涛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及多功能催化示意图

通过将石墨烯气凝胶引入掺杂有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NPs)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网络中,梁峰教授课题组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韩东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制备出了一种多功能水凝胶 。除了增强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自粘附性能, 制备得到的水凝胶还表现出近红外和温度双响应性能,可以根据需要释放药物;并且,在药物释放过程中,水凝胶的电阻也随之变化,因此可以利用电阻变化来实时监测药物的释放浓度。 这使得其在药物可控载释和精准医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 Temperature/Near-Infrared-Responsive Conductive Hydrogel for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 在《 Nanoscale 》杂志发表。化学与化工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朱玉亭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在以农药为主的农业化学品的实际应用中,促进药液喷雾在目标作物上的铺展和沉积对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降低对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柱芳烃(Pillar[n]arene)是一类新型大环超分子主体。与传统的大环结构相比,柱芳烃具有高度对称的刚性骨架结构和独特的富电子空腔并易于衍生化,在超分子化学领域表现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梁峰教授课题组与华中师范大学李海兵教授课题组合作 , 利用柱芳烃与农药分子间的主-客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农药分子矮壮素液滴在疏水表面上的铺展和沉积,并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 。这一研究 探索 了超分子化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对实现农药的精细利用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结果“ Pillar[5]arene promoted selective spreading of chlormequat droplets on hydrophobic surface ”在《 Langmuir 》杂志发表。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余胜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此外,该团队硕士研究生王娇(导师为陈荣生教授)和曾艳教授团队合作研究的论文“ Catalyst-free fabrication of one-dimensional N-doped carbon coated TiO2 nanotube arrays by template carbonization of polydopamine for high 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在《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杂志发表。博士后张雄志(合作导师为刘思敏教授)等的研究论文“ Host-guest interaction-mediated fabrication of hybrid microsphere-structured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showing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在《 Soft Matter 》杂志发表。

上述论文的第一单位为武汉 科技 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 科技 创新团队项目、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科技 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的资助。

来源 武汉 科技 大学

论文链接

唐闯助理教授合作论文发表

表面上是因为合作论文的署名次序出现争议,实则是杜致礼对李政道一直不满,怕杨振宁吃亏一直有意阻止他们合作,所以杜致礼才是他们分道扬镳的主导人。

李祖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自动化研究所所长,重庆市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 主要教学与科研经历 1968.7-1978.8 铁道部沈阳、贵阳车辆厂 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78.9-1981.3 重庆大学自动化系 研究生,工学硕士1981.3-1985.12 重庆大学自动化系 助教、讲师1985.12-1990.12 重庆大学自动化系 副教授1990.12-现在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教授/博导 智能自动化研究所 所长1991.4-1992.4 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 客员研究员2004.11-2005.2 台湾元智大学电机系 客座教授主要科研方向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智能自动化;智能机器人控制;进化计算理论及应用;人工智能;人工生命;仿人智能系统。学术兼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管理与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 副理事长1991-92年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 客座研究员2004年11月-2005年2月台湾元智大学电机系 客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第八、九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全国大学生第二、三、四、五、六届机器人电视大赛评审委员会成员科技奖励2006年 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基于人体动觉智能图式的仿人智能控制理论2005年 第11届全国人工智能学术大会最佳论文奖,2004年 第5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最佳应用论文奖1995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FWZK仿人智能温度控制器1992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仿人智能控制基础理论研究1992年 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印制五厂计算机管理系统1991年 四川省优秀软件产品三等奖,计算机管理系统1989年 重庆市计算机开发应用优秀成果三等奖,微电脑冷库温度巡检仪1986年 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DWK-1型微电脑温度显示控制仪主要科研项目1.欠驱动三级摆系统的非线性摆起倒立稳定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6.1-2008.122.基于人体动觉智能图式的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3.1-2005.123.人工生命动觉智能行为选择图式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5.1-2005.124.仿人智能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 2003.1-2004.125.FZK锅炉仿人智能控制系统技术及产品 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2002.7-2004.66.网上自助照相系统 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2001.7-2004.37.重庆市两百商业CIMS示范工程 国家863/CIMS计划 1998.7-2000.108.仿人智能控制基础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项目 1989.1-2001.1主要论著 专著: 1.仿人智能控制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1. 2.仿人智能控制与多级摆的摆起控制--人工智能:回顾与展望 科学出版社 2006.8.开设课程1.智能控制导论, 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2.计算智能与智能控制, 博士研究生石为人教授,男,194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彭县人。国家“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重庆大学测控及遥感信息传输研究院院长、特聘专家,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著名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仪器仪表学报、自动化学报等期刊和IEEE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并被SCI、EI收录27篇。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总装、总参)、国家发改委CNGI示范工程、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与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2余项,获得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研究方向:智能感知、控制与决策等。长期从事的研究工作包括:①多源信息融合与计算智能,②无线传感器网络,③智能检测与移动感知,④环境感知与目标识别,⑤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等。主讲课程:自动化导论,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传感、计算与自动化,普适计算与先进集成工程等学术兼职与荣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期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持中心工业自动化专家组组长、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控制系统/计算机分会会员等。职业经历197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动力系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留校工作至今。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作访问学者,历任重庆大学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等。教学情况主要承担硕士与博士生课程教学,本科生部分教学与前沿学科发展专题讲座等。科研项目情况(已完成和在研项目)(一) 完成的主要项目 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研究者共完成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等30多项,包括: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674012)汽车安全行驶智能辅助操作系统研究,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75024)仿人脑式人工神经的基础和相关算法研究3)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111030)重庆网络终端机应用示范工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4)军工专项JW20*270135)重庆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CSTC,2004AC2020)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与开发平台及产业化6)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7818-01)万盛区旅游电子商务系统7)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7818-08)地方宏观经济与财政风险信息管理系统8)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7220-A-1)南岸区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应用示范9)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200319-33)网络计算机在餐饮业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示范10)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STC,2005BA2018)支持普适计算的多嵌入式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11)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06BB2191)面向三维空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优覆盖策略研究1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04BB2144)普适计算基础与多嵌入式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13)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37)基于多Agent的群决策协商模型与算法分析(二)正在承担的主要项目1)国家973计划项目(No.2007CB311005-01)基于视觉信息的环境感知与目标识别关键技术研究1)国家863计划(总装)(2006AA780201-2)军民两用智能监控技术和穿戴式智能交互系统研究,2)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R10420)PAS控制系统软件关键技术研究3)国家发改委CNGI示范工程2006年产业化及应用试验项目IPv6传感器网络的微型路由器4)博士点基金(20060611010)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自适应机制研究5) 重庆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CSTC,2006AA7024)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预警平台建设与科学决策关键技术研究6)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07AB2041)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7)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08AB3049)减摇鳍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专利与获奖情况1)2007年3月,重庆市(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与开发平台及产业化,排名第二2)2007年5月16日,公开发明专利,构建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嵌入式软件系统的方法(公开号CN1963749A)石为人,黄剑,唐松松,许磊,黄奇,黄超孙跃,男,1960年6月生,籍贯:浙江省温州市。现任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在国内外著名期刊“电工技术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并被SCI、EI收录5篇。作为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等20余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2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1项、获罗克韦尔优秀教师奖1项。研究方向:智能电力电子及装置、工业自动化技术及系统等。长期从事的研究工作包括:非接触电能传输、网络控制工程、现代伺服技术及系统等。主讲课程:《运动控制系统》、《现代交流伺服技术》。学术兼职与荣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理事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电子学会常务理事职业经历重庆大学电工学(工业自动化方向)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重庆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重庆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机电集成技术方向)毕业,获博士学位;曾在法国Valenciennes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历任重庆大学自动化系工业自动化研究室主任,重庆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教学情况自1985年起,一直承担自动化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学相关环节工作。曾担任《电机学》、《电力拖动基础》、《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工厂供电技术》、《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及其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的主讲教师。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代交流伺服技术》主讲博士研究生课程:《网络控制技术》科研项目情况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主要内容简介 高效多自由度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7071) 就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新型磁能机构、新型电能变换器以及高效多自由度拾取等重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电能双向推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支撑教师)(50777071) 重点研究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能量双向馈送问题及相关技术问题 基于感应原理的新型电能传输技术及系统研究 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 研究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相关技术 城市电气化交通新型供电模式研究与开发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 探讨研究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应用于城市电气化交通工具的相关技术 非接触式电能接入新技术研究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重点研究非接触电能接入的关键实用技术问题,研制1000瓦的实验样机。已完成通过专家验收,评价为:“国内首创”。 电动汽车综合运动信息集成与控制 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 就现代汽车综合信息系统基本构架及关键技术展开研究。 工业容错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装置研制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XX企业粗轧、精轧交-交变频改造谐波测试分析及仿真分析 校企合作项目XX企业轧钢厂方坯连铸高效化二冷技术研究 校企合作项目渐开线检测系统等微机化改造 校企合作项目汽车转向器变传动比微机检测仪挖土机交流传动装置研究专利与获奖情况发明专利:可分区控制的电源板,发明人:孙跃、苏玉刚,专利权人:重庆大学,专利号:ZL2006 1 0054106.5 ,证书号:第383639,授权公告日:2008年3月12日丁宝苍,男,1972年9月生,河北省隆化县人。教授。在“Automatica”、“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3篇,并被SCI、EI收录40篇(到08年8月31日),SCI引用29次(到08年8月31日)。作为负责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4项科研项目(到08年8月31日)。研究方向:预测控制、网络控制等。长期从事的研究工作包括:预测控制、模糊T-S系统、等。主讲课程:《先进控制系统》、《线性系统》。职业经历1992年在河北化工学校(现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仪表与自动化专业(中专)毕业。1995年12月自学英语考试大学专科毕业。2003年5月石油大学(北京)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200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 分别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7月到1997年8月在石家庄化肥厂己内酰铵工程筹建处、河北北方化学工业公司、石家庄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工作。2003年7月到2003年9月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作;2003年10月到2007年2月在河北工业大学工作,从2004年3月任副教授。2005年9月到2006年9月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作Postdoctoral Fellow;2006年11月到2007年8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Research Fellow。2007年3月后重庆大学聘教授。教学情况讲授过研究生《线性系统》、《先进控制系统》、《过程控制》、《预测控制》课程。科研项目情况(已完成和在研项目)(一)完成的主要项目 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科研课题1项: 1) 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燃料电池系统的滚动时域估计与控制”,经费5万元, 批准号ZH2006008,已结题。(二)正在承担的主要项目 1)河北省2006年第一批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燃料电池系统的滚动时域估计与控制”, 经费自筹,批准号:0621354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多速率采样时滞系统离线预测控制的稳定性综合”,经费25万,批准号:60504013。3)重庆市2008年度自然科学基金“直通车”项目“网络环境下的预测控制综合”,经费3万,批准号:CSTC,2008BB2049。就这四个教授,我们学院在重大没什么存在感的。

两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人类在科学上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里曾也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据说是因为发表文章的名字排名顺序闹得不愉快,最终导致决裂,以上推测参考季羡林之子季承所写的书籍《李政道传》 。

40年代,二战胜利后蒋介石选拔人才前往美国学习,作为其中之一的李政道就前往芝加哥大学学起了理论物理,当时杨振宁正在芝加哥大学当助教,因为他俩是西南联大校友,杨振宁接到吴大猷的通知后,就在大学国际公寓给李政道等人预定了房间 ,两人由此正式认识。虽然杨振宁比李政道高两个年级,但是他们随着交往密切关系愈发亲近,开始联名发表论文,生活中也成为十分亲密的朋友。

1950年,李政道到伯克利加州大学工作,担任物理系助教,而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访问成员,他找到院长奥本海默希望他能邀请李政道一同来做研究,收到邀请信的李政道于1951年9月同夫人一同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李扬两家比邻而居,来往密切,而杨振宁此时正在进行两维伊辛模型的磁化计算研究,他邀请李政道加入,这便是他们合作的真正开端。

两人合作既愉快也有分歧,第一次闹不愉快就是由于两篇论文的署名排序问题。这两篇论文两篇论文的总标题是《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按照国际惯例,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也就是“李政道、杨振宁”,但是李振宁提出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此只能勉强同意,第一篇的署名就成了”杨振宁、李政道“,第二篇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照国际惯例改了过来。至此两人心中就有了隔阂,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一段时间后李政道离开普林斯顿,去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之后还成为了伦比亚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1953年,杨振宁曾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工作一年,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但是李政道对这篇论文的出发点持怀疑态度,一次,杨振宁到哥伦比亚大学来看李政道,李政道将自己的观点告诉了杨振宁,两人经过积极讨论,最终共同署名,发表了论文《重粒子守恒和普适规范转换》,恢复了合作关系。

这段时间两人合作十分紧密,研究上也做出了很大成就,两人也是在此时间发表论文获得了诺贝尔奖。1957年11月他们到了斯德哥尔摩准备领奖,但是在这个时候杨振宁提出想在李政道之前领奖,因为杨振宁夫人杜致礼想在出席晚宴时有国王作陪,李政道最终勉强同意,这一插曲闹得他们不太愉快, 但是最终导致的决裂的却是1962年5月12日美国《纽约客》杂志上一篇由伯恩斯坦写的《宇称问题侧记》。这篇文章记述了李杨两人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故事,杨振宁希望他的名字能写在李政道之前,他的夫人杜致礼的名字也要放在李政道的夫人秦惠箬前面,因为他的夫人年长一些,李政道对此感到十分失望,单方面提出了和李振宁断绝合作关系。之后两人陆续归国访问,但是在主张上完全不合,似乎带有个人意气存在,不过两人不在合作,实在令人惋惜。

就如季承说 :”他们之间的分歧,已经是一个科学史的问题了。其是非曲直,应该由历史来判断,应该由科学史家来研究。至于结论,这恐怕是没有人,没有什么机构,可以做出的。”

先导师,后方向。导师很重要。方向是虚的,关键看你去的时候导师在搞什么。其余重大的来回答吧,重大的这个还真不错的

和老师合作发表论文

确实容易发一点,但是前提是你老师比较牛,如果一般的话和你自己发效果是一样的。含金量小很多,第二作者国内一般不认

1年。论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平时的实验进行相结合而制造出来的产物,中南软件工程大三学生和实验老师要一起合作实验进行分析数据得出结果,需要一年的时间进行论证,此观点是正确的,才可以写入到论文当中。

肯定不行的,会被查重的。

在论文没有被撤销前是不允许再次使用的 否则你可能会判定为抄袭剽窃 所以建议你先追究责任 然后请另制作毕业设计

  • 索引序列
  • 和教授合作发表论文
  • 和台湾教授合作发表论文
  • 教授合作论文发表
  • 唐闯助理教授合作论文发表
  • 和老师合作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