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统计学与应用期刊投稿经验

统计学与应用期刊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统计学与应用期刊投稿经验

内容来自: “ 中国医学论坛报 ”微信公众号

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医师,是临床研究的主体。近年来,不论是国家的 科技 发展导向,还是源自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积极参与到临床研究中,从以往临床药物试验和临床研究的参与者,逐渐转化成为研究的发起人、设计者。然而,我国临床研究的质量仍存在较大问题,而为临床研究实施者提供有力的方法学支持是提高临床研究及论文质量的有效手段。

虽然大部分临床医师参加过各式方法学培训,但在实际应用层面,从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数据分析和文章撰写投稿等各个方面仍需要个性化的支持。为选择一种切实有效帮助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研究的手段,几家具备良好临床研究基础的医院率先尝试 “研究设计与统计门诊” ,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个性化科研支持。

近日,中日医院临研所临床研究项目与数据管理平台临床科研从业人员及中日医院临床医生接受采访,从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视角探讨 “ 研究设计与统计门诊” 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请您介绍一下,“研究设计与统计门诊”的设立初衷是什么呢?

王丁一

=为医护人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科研帮助=

王丁一 :通过我的个人经历和我们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医务人员接受过而且流行病学或临床研究培训,但落实到具体实施,往往还是一头雾水,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相似之处,就是都一定程度地基于实际操作经验。2018年底,中日医院开展的《医务人员对临床研究方法学需求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仅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医务人员在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得到过方法学专家的支持 ,而其中58%为私人关系。90.37%的参与者没有得到过方法学家支持的理由为“想得到支持,但是没有相应资源”。同时发现,超过半数的参与者曾经参加过各类方法学讲座或培训,但 93.57%的参与者希望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

一项优质的临床研究,在研究设计阶段就应该有方法学的专家介入,我们也接触过很多拿来数据库请我们帮忙分析的案例,发现在病例报告表设计、数据收集阶段就存在很多问题,而大部分这种类型的问题是无法弥补的。医生们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完成的工作,由于设计阶段的‘硬伤‘而无法转化成优质的科研成果,令人扼腕。

专业从事临床研究之后,有很多医护朋友向我咨询研究和统计的问题。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专职从事统计分析的部门了,但大部分还是和大‘PI’们合作。我们发现中初级的医务人员们也有非常大的科研需求,希望能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统计门诊的方案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医院科研处的大力支持。2019年3月14日起,统计门诊正式“开诊”,来访者中研究生、初级或中级职称占多数,近半数的咨询内容为 研究设计与样本量计算 ,其余分别为 数据统计、统计结果解读及论文撰写 。

请问“研究设计与统计门诊”的工作流程是什么呢?

吴司南

=与临床医生签订工作协议、提供“住院”服务=

吴司南 :统计门诊目前为中日医院内部人员提供 免费咨询服务 ,遇到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甚至人力的问题,比如需要专业的数据清洗或较大规模的数据分析时,平台会建议来访者进入 “住院” 流程,也就是经过一系列 数据保密 及 工作协议签订 后,由平台派出相关人员对研究进行更加深入的支持。

请问医务人员对“研究设计与统计门诊”的评价如何呢?

- 科研人员 -

范国辉 :一开始开门诊时候,我的心里也是颇为抗拒的,因为日常工作本来就够忙了,还要抽出门诊时间。随着出门诊次数的增加,心态也发生着变化。看到来这里需要帮忙的临床大夫感谢之情溢于言表,心里还是颇有成就感的。出门诊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学习,一方面学习了很多临床知识,而临床知识也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时刻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生怕自己先‘翻了船’。出门诊这一年认识了很多朋友,大家彼此关心,也能互相帮助。这一年也签了一些‘住院协议’。非常感谢肯 办理‘住院’ 的朋友,这是对我的支持和能力的肯定。

雷洁萍: 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对于临床医生和医学生来说,有关临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咨询需求比较大,内容涵盖 临床研究方案设计、病例报告表(CRF表)设计、样本量计算、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果解读、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文章撰写与修改 等各方面。对于我们而言,这也是一个和临床医生以及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谷晓颖: 收到咨询最多的统计问题类型莫过于 研究方案设计及数据统计分析。从咨询问题看,目前医护人员及研究生对于研究设计及统计分析的 了解与掌握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若能更加针对性提高他们这两方面的能力无疑会对临床科研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 医护人员 -

在读研究生: 由于研究生期间,统计学学习不够深入,通过和范老师的深入学习交流,得到了很多宝贵意见 ,例如帮我在meta分析的选题和文章质量评价等,最终成功发表。以后还会多请教交流,在自己的学习科研方面不断提高。

医护人员 :在向统计门诊咨询的过程我学习了统计学知识,也解决了我们科研数据统计问题,尤其是在科研设计方面对我们帮助很大,希望统计门诊团队能更多参加到临床科研课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访谈团队

中日友好医院

临床研究数据与

项目管理平台

中日医院临研所临床研究项目与数据管理平台(下文简称“项目管理平台”)成立于2016年,为临床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科研支撑平台。具备临床医学、临床研究方法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领域背景的专职团队,对于临床研究的研究设计、数据库构建与管理、数据收集与质控、项目管理与实施、数据清洗与发掘、论文写作等临床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持。

1. 统计分析前,要做哪些数据准备工作?

2. SPSS统计作图教程:简单点图 (Simple dot plot)

3. 建立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来看R教程!

由医咖会与心联乔治心脏 健康 研究中心(HHRC)联合建立的 心血管研究协作网络及数据共享平台(CDS )已经上线!

目前开放共享的数据为“中国房颤注册研究”,共有2.5万多房颤数据,欢迎来申请使用数据,发表SCI论文!

“当代经济”、“知识经济”、“经济学家”、“经济研究指南”、“市场观察”、“中国国际金融与经济学”、“经济文摘”、“现代经济信息”和“经济与贸易实践”都可以作为宏观经济文章发表,相对容易发表

经查询,这本期刊属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发表核心论文的时候要提前了解清楚期刊的级别。可以利用知网好好查询一下,知网属于国内比较权威的检索系统,能被知网收录的期刊都是正规的。接下来,根据这个问题详细的介绍一下这本期刊:《财经与市场》这本期刊是由新加坡环宇科技出版社主管并主办的核心期刊,这本期刊的国际刊号是2661-3263,设有财经论坛、证券投资、农业经济、财务管理、会计研究、商业经济、劳动经济、区域经济、管理科学、会计审计、金融研究、财经视野、市场营销等栏目。以上是针对财经与市场是什么级别期刊的内容介绍,仅供相关人士参考,如果有人员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期刊的内容,欢迎咨询本站的在线编辑为您解答。《财经与市场》期刊旨在为从事金融及金融衍生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不同背景的学者,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国际平台。作为一本高质量同行评审期刊,《财经与市场》致力于出版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包括有关投资交易策略、组织理论、最优订货策略以及短期和长期价格行为分析的概念和应用问题。期刊领域本刊文章包括计量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原理、金融与银行、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证券交易、营销分析、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支付系统、借款、行为金融学、情感金融学、全球银行体系、公共财政等领域。期刊收录本刊被谷歌学术,新加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访问链接,可以了解本刊更多知网收录信息:期刊投稿期刊向行业研究人员广泛征集原创文章,欢迎大家将自己的作品和学术论文成果投稿到本刊。[红色心形R]《财经与市场》期刊旨在为从事金融及金融衍生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不同背景的学者,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国际平台。作为一本高质量同行评审期刊,《财经与市场》致力于出版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包括有关投资交易策略、组织理论、最优订货策略以及短期和长期价格行为分析的概念和应用问题。本刊文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计量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原理、金融与银行、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证券交易、营销分析、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支付系统、借款、行为金融学、情感金融学、全球银行体系、公共财政。[红色心形R]本刊是新加坡环宇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国际华文刊物,接受全球华文稿件。第一语言不是华文的作者需要对稿件进行专业的翻译和编辑工作,以确保读者能够完全理解文章。

一 投稿要求1.1《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主要刊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1.2 来稿应具先进性、新颖性和科学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精炼,标点符号准确。1.3 本刊现已采用网上稿件采编系统,作者需登陆进行投稿。首次投稿需先注册,然后按提示步骤投送稿件。本刊实行双盲审稿制,投稿时请勿将作者信息(作者姓名和单位、第一作者简介、通讯作者、通讯地址、电话、E-mail及基金项目等)列入文稿中。网上投稿后,请邮寄1份纸质稿(题名页与正文页均需用A4纸小四号字隔行打印)、第一作者单位介绍信(注明材料真实可靠,无一稿多投和无科研机密资料泄密)、《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及50元稿件审稿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本刊将不予受理。1.4 请为本刊推荐2~4 名可以评审所投稿件的审稿专家,并注明专家的研究方向、职称、联系方式(包括联系电话、E-mail、邮寄地址、邮编)等。1.5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通知作者是否录用。若超过3个月尚未收到通知,可向编辑部查询或撤稿另投他刊。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两年内拒绝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来稿。1.6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如不同意本刊对文稿进行删改请事先声明。修改稿逾2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而事先未申明原因者,视作自动撤稿。1.7 著作权让与条款1)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所投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本刊,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并保有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2)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正本,列名作者均需签名。作者可来编辑部索取或登录本刊网站下载《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1.8 本刊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或摘要转载,或全文上网,或全文进入光盘版杂志,作者来稿时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同意纳入这些信息服务系统,以提供信息服务,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1.9 稿件决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刊出后酌致稿酬,另赠当期学报2 本。来稿请自留底稿,不拟刊用的稿件不退还作者。1.10 本刊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北京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69.二 撰稿要求2.1 文字和术语 文稿力求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紧凑。论著和综述篇幅一般在3 000~5 000字,不超过6 000字;个案报告不超过1 500字。名词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药名以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正文及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处写出全称并加括号。公认通用缩略语可直接应用,如DNA,HBsAg,ATP,NO,CO2,IgG,PCR,ECG等。2.2 文题 应鲜明而有特色,能准确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用副标题。勿用阿拉伯数字开头,勿用“……的研究”,“……的观察”等。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2.3 作者和单位 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并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者,在每一位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全称前标上相同序号。汉语拼音署名姓前(首字母大写)名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作者单位中英文对照,详细到科室。提供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汉族略)、籍贯、职称、主要从事哪方面的研究等。用星号(*)标注通讯作者,并提供其E-mail。2.4 基金资助项目标注 如属国家、部、省、市、校级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请在首页地脚线处用中英文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2.5 摘要 个案报告无需附摘要,其余文稿均需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不要求一致,英文摘要可详细些,以500-600字为宜,应为报道性、能独立成文。非公知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其全称。摘要为结构式,一般分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个部分。2.6 关键词 所有文稿均需标引关键词。关键词标引应从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词表中选用规范词。中医药参照《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选用。未被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2.7 中图分类号 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可选1~3个,主分类号排前,其间用分号“;”分隔。2.8 研究设计 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说明研究方案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受试者在受试前是否知情同意,获口头同意还是书面同意?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9 统计学处理 文章中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软件及版本号,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如t=3.45,P < 0.01);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 ±S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成组资料比较常用t检验,多组资料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偏态资料可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常用X2检验。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监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2.10 正文层次结构 文稿标题层次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一级标题用1……,二级标题用1.1……,余类推。通常设二至三级,不超过四级。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15个字。1)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义。一般不超过250字。不应与摘要及讨论部分的内容重复。2) 材料与方法 分级标题为一级。应翔实、具体,使他人有重复验证的可能性。动物应说明品种、雌雄、年龄、体质量等;患者应说明性别、年龄、诊断及其标准等;关键性的试剂、药品和测试仪器,应说明品种、规格、型号和来源。中药处方必须全部列出。一般方法可引文献,如有创新或改进,则应具体描述。此外还应具体交代实验设计(包括统计学设计)的方法。3) 结果 分级标题为一级,应真实、准确地表达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可用文字、图或表表达,但三者不应重复。所有数据需经统计学处理,具体写出描述性统计量、检验性统计量和P值。不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讨论,仅强调或概述重要的观察结果。4) 讨论 分级标题为一级。讨论内容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必须紧扣研究目的,围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并与前人有关的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作出恰如其分、有资料依据的客观结论。2.11 图和表 应少而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不阅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和表不要重复同一数据。图和表均随文行。图像应清晰,照片应反差好,组织形态学图片一律用彩色照片。将中英文图序、图题和图注置于图下方。组织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的电子版要求:每单张图的分辨率≥300,图(包括标目)的宽度≥8 cm(单栏)或17 cm(双栏),高度≥5cm。表应采用三线表(不用端线、纵线和斜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序和表题居中置于表上方。表序、表题、表内内容及表注均中英文对照。2.12 计量单位 文稿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3 100~3 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 凡有单位符号者应使用符号,如 天(d),小时(h),分(min),秒(s),升(L)等;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名称来源于科学家姓氏时,其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如:帕(斯卡)、焦(耳)、瓦(特)……(Pa,J,W…);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字母;选用合适的词头使量的数值处于0.1~1 000之间,分子分母不应同时用词头,如5 μg/mL应改为5 mg/L。2.13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GB 3 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样本大小用“n”;标本的算术平均数用 表示(中位数仍用M);标准差用s;标准误用 ±s;t检验和F检验分别用英文小写“t”和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钮);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2.14 数字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及时刻等。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简写为“99年”。迄数的表示,如:三万到五万应写成“3万~5万”;不能写成“3~5万”;50%~80%不能写成50~80%;3×105~5×105,不能写成3~5×105。偏差范围:如(25±1)?℃也可写成25 ℃±1 ℃,但不能写成25±1 ℃。表示物体(如肿块、皮瓣)的体积、面积,如:长10 cm,宽5 cm,高3 cm,应写成10 cm×5 cm×3 cm,不应写成10×5×3 cm或10×5×3 cm3。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2.15 致谢 是对本课题有一定贡献如对文稿作过修改、提供样品、协助实验、帮助制图、制表、统计及提供课题资金资助等相关的人或机构表示感谢。要求文字简练,评价恰当,用语准确。致谢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2.16 参考文献 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编序。编号标准在文献作者姓名之后或引文内容之后。参考文献引用要充分。正在印刷或即将付印的文章引用时,应在刊名后注明“(印刷中)”或“(in press)”,一旦发表应及时补齐“年,卷(期):起?止页码”。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其后加“等”或“et al.”; 姓在前,名缩写在后,作者名之间用“,”分开。期刊名缩写参照“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Source Index”(CASSI)。每条参考文献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 (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是由[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组成。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类型标识: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M/CD]——光盘图书。参考文献著录示例(请注意单词的大小写和正斜体的规则)(1) 期刊:[序号]作者.文献标题[J].刊名,年,卷:起止页码.[1A] 孙家邦,朱斌,张键. 暴发性胰腺炎诊治关键探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53-55.[1B]Takenaka K, Sakai H, Yamakawa H,et al . Polymorphism of the endoglin gene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saccular aneurysms[J]. J Neurosurg, 1999 ,90:935-938.(2) 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2] Jackson RP. Jackson sacral fixation and contoured spinal correction technique[M]. Margulies JY, ed. Lum?bosaral and spinopelvic fixa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Raven Publishers, 1996.367-379.(3) 论文集:[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名[C] //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Blaze M, Feigenbaum J, Ioannidis J, et al. The role of trust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systems security[C]// Secure Internet Programming: Issues for Mobile and Distributed Objects.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9: 167-173.(4)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名[D].保存地(城市名):保存单位,年份.[4] 马向娟.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与疗效分析[D]. 北京:北京大学,2007.(5)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5] 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1993-04-14.(6)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EB/OL].(出版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6] 萧玉.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 [2002-04-15].

应用概率统计期刊投稿经验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是电子科技大学统计学专业2021届成功上岸的考研学生。我取得了382分的成绩。数学分析118,英语一59,政治66,高等代数104。以下是我的成绩截图:

电子科技大学相比于其他985高校,其数学专业的研究生难度算是比较好考的,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大学,这也是我报考这所学校的原因。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简称“电子科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两电一邮”成员。

招生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招生专业:071400统计学

研究方向:

01 半参数时间序列回归分析

02 计算统计及模式识别应用

03 数量经济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04 复杂网络的应用统计方法

05 数据统计与挖掘方法与技术及应用

06 应用概率统计

07 机器学习的数学理论及应用

接下来是我的考研经验分享,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备考经验

对于英语

(1)时间线

8月到12月

(2)如何分阶段适用

英语一定要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重要的事说三遍,直到考试前一天都要坚持背单词,词汇量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英语底子不是很好的同学,必须每天坚持背单词、刷真题,时间无需太多,坚持才是王道。

(3)日复习策略

早上与每一天的碎片时间都是背单词的好时候,不需要知道单词怎么拼写,只要能做到看到这个单词脑海里想到它的意思即可。其余的时候就是刷真题,不要刷其他老师的模拟题,把真题多刷几遍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做细、做精、做透。

(4)阶段

我用的墨墨背单词,因为我属于比较懒的那类人,单词书买了也没翻开过,所以闲的没事就打开墨墨看两眼。

其实英语是一门性价比很高的学科,底子好的人只要把单词背好,题型刷一刷,考个70分绰绰有余,对于底子不好的人,那就要多费些功夫了,多背单词多刷真题,视频课也可以看一看,比如唐迟的阅读课,做一套真题看一节课,还是很有效果的。

作文我没有时间去练了,所以根据网上资料整理的自己的模板,大作文五个,小作文八个,私认为模板还是很有用的,最起码会得个及格分,把作文背熟,多留出点时间给阅读,准没错。

(5)总结

根据周围同学的情况,发现英语底子还是相当重要的,想要弥补差距就需要多背多练,把语感给抓起来,语感这东西对于考试还是很有用的。前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给英语,每天背背单词,刷一两篇阅读即可,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找对方法。个人不建议看太多英语视频课,尤其是单词课,可能会对英语提升有所帮助,但是效率太低,耗时太多。

政治

首先第一点,一定要重视时政!前期不管1000题刷的多好正确率多高,后期一看到选择题都是一脸懵,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考试中,选择题里面大量题目与时政相关,即使它考的是基础知识,它的题干也很有可能是时政相关。在后期,各个机构都会出时政总结,大家这个时候就要眼看四路耳听八方,多积累。

第二点,知识点的背诵,推荐在后期买一本背诵手册,根据1000题来背诵积累不可取,因为1000题的知识点都很散,而背诵手册则很全面。

政治我的开始时间比较晚,暑假刚刚开始,一开始就是每天晚上刷课和做肖秀荣1000题,建议每天听课时长长一些,课很多,否则刷完课后期习题练习量不够,市面上的选择题建议都过一过,我用的是肖秀荣的书,视频看的徐涛老师的,还买了一本配套的核心考案,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很重要,我前后做了大概三遍,

如果到后期学有余力也可以买徐涛老师的习题来刷一刷,简答题我是从11月底开始背的,背的是肖四和徐涛的小黄书,结合起来背的,虽然现在政治命中率越来越低,但是你当你背过书之后,拿到卷子,就算你没有背过这个题,还是有话可说的。

我在考前就很害怕自己拿到没有背过的简答题怎么办,但事实上答题卡上留的空间都不够我写。所以大题就多背吧。

线性代数:

我从寒假开始复习线性代数,看的是高等代数北大版,一个寒假复习到了第七章线性变换,开学后花了三个礼拜把剩下的章节都看完了,之后一连3个月没复习线代,只是当其他专业考研的同学问我线代问题时顺带复习一下。

因为线性代数不考多项式,酉空间,双线性函数,内容较少,题目难度也不大,如果说专业课上面数学分析花三分之二的时间的话,线性代数只需要三分之一。在一些知识点忘记了之后,我会拿出课本来看看,前前后后也算是看了三遍课本吧,课后题做了两遍。

除了课本外,我在暑假做了一遍高等代数辅导(刘洪星),这上面的题难度挺大的,高于电科大的线性代数难度,我推荐大家看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的考研教案,那上面的题和电科大线性代数真题的风格挺接近的。

在看完高等代数辅导(刘洪星)后,我就开始做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题型经常考,比如矩阵对角化问题,线性方程组的参数求解等问题,这些题型方法固定,考察的是计算能力,所以平常做习题时要先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算完之后再对照答案,不要看完答案感觉会做之后就跳过。

电科大线性代数的证明题要么是书上经典定理的证明,要么是课后习题,难度不大,把课后题都弄懂,结合考研教案上的一些简单的证明题,相信就足够了。

数学分析:

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学开始复习的,先是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把华东师大版的数分过了一遍,例题都做,课后题选择性的做,一些太难的题跳过,

因为电子科大考的是陈纪修版的,所以还是以陈纪修的为复习重点。

在看完华东师大版的后(5月底),我开始认真研读陈纪修版数学分析,花了将近4个月,把知识点,例题,课后题都做了一遍,对一些看完答案才懂,以及看完答案还不懂的题进行了标记,做为刷第二遍时的重点。

在刷完一遍数学分析(陈纪修)后,因为时间比较充裕,我就开始做裴礼文以及真题,不仅是为考研,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刷了半本裴礼文后,我参加数学竞赛得了省一等奖,其中有一小问的思路就来源于裴礼文中的一道题。

所以对数学竞赛感兴趣的同学,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刷裴礼文是再合适不过的,若是更注重考电子科技大学,那么我觉得裴礼文的作用不大,上面难的题目和方法基本不考,可以直接做真题及模拟题。

在进行数学分析(陈纪修)的第二遍复习时,我把第一遍做标记的题作为重点,反复琢磨,基本上都能看懂,只剩下极少数题不懂。对于这极少数的题,虽然不能理解解题思路,但是我将解题步骤都记下来了,如果考到了这类题,至少也能有步骤分。

实际上在考试时,我发现题目都会做,其难度远小于复习时做的题目的难度(也许是题目做的多了),有几个原题,以及类似题,都是来自课后习题以及真题,所以课本(陈纪修)和真题是最重要的,考电科大数学把课本(陈纪修)和真题吃透足够了。电科大考的侧重点是计算能力,学弟学妹们平时做题应该培养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7月中旬开始复习的专业课,看的茆诗松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每天花接近三个小时一边复习课本内容,一边把重点知识进行做笔记,然后第二天做每一章节的课后习题。习题量大,有时候三天才能结束一小节。课后习题难度大,复习到三四遍的时候,有些题还是不会做,继续复习,反复揣摩题的思路。

十月份开始做真题,在考研文库找最近年份的真题,刚开始做的时候才八十分,很着急,觉得自己掌握的还不行。(如果自己题做的不怎么好,千万不要硬着头皮继续做,那样的努力只会白费)然后在背自己整理的内容,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收获很大!

茆诗松的教材我做了好几遍,对比电科本科教材,电科教材太简单,也可以先做电科,浙大的概率论也不错,配套的解析很不错,方法归类的很好,

后期就是死磕真题了,前两年真题很简单,2018年开始加大难度,2020年题型又大不相同,建议基础一定扎实,适当的总结很必要,我也做了很多其他学校的真题,都是参考吧,注意练习的效率和练习的量就可以了。

电子科大的专业课相对简单,但是也不要因此觉得好考,在专业课简单的情况下,英语政治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背诵、计算能力,持之以恒是我觉得考上电科大数学研究生的最重要的关键词。希望我的经验心得对各位学弟学妹有所帮助,期待在电科大与你相遇!

复习规划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

开始时间是从八月份或者九月份到十月中旬。按照章节复习,如果有时间充裕,可以看一下基础课视频,如果时间比较紧张的话或者是有一定基础的同学,直接看书进行复习即可,在复习书本的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理解与知识的联会贯通。对于信号来说,一个大题肯定不止考察一个知识点,基本上一个大题考察好几个知识点。那么就要求我们不仅理解了知识,还得清楚知识会怎么考。

第二阶段:提高阶段

开始时间是从十月中旬到考前。这一阶段的任务有两个。一是背诵知识点和公式。二是刷真题。十月份可以保持两天刷一套真题,十一月份到考前保持一天刷一套真题。在上考场之前,最好保证真题刷了两遍以上。

复试

从出初试成绩的那天开始,就可以着手写邮件找导师了,如果想知道找的老师近几年大概做的啥,可以去知网查找近两年以这个老师为作者的期刊,然后自己分析一下。至于邮件,可以写你的初试成绩,本科项目,四六级等,网上都会有模板,最好附上自己的奖项证明以及简历。

复试有自我介绍、英语问答、抽题回答、综合面试等环节,有的学院抽题是要在纸上做题的,综合面试的考察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已给科目,你的项目经历、本科课程都有可能成为老师的问题来源。

之前网上有人说过成电复试比较黑,老师能捞一把,但是近两年的线上复试还是很公平的,复试当天之前你都不知道谁去复试你,你是第几个复试的,一切以你的复试表现为主。

考研是个很苦、很孤独的过程,尤其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复习的时候,需要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历练自己。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最好找几个研友一起复习,交流学习上的难题,相互鼓励,也可以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聊聊天释放压力。当然,如果你可以享受孤独的话,你也可以选择一个人孤军奋战。最后,还有一个重点是做好复习规划,掌握自己的复习节奏,别被他人的复习进度影响,也不要盲目追求复习进度,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个时候也不必太过于纠结,你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做一下标注,可以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问问新祥旭的学长学姐,他们可以随时答疑。此外,考研贵在坚持,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到了后期可能还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会面临自我感觉周围同学的进度比自己快,学的比自己扎实等等,容易让自己丧失信心,尤其是临近考研的那几天,可能会有点焦虑吧,大家一定要和周围的小伙伴们敞开心扉的沟通沟通,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也没那么差嘛。

期刊等级的划分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二、期刊级别的认定机构 1、政府认定 政府认定是一种最权威的认定方式,因为政府可将其对期刊级别的认定纳入政策文件中,如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虽然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没有一种从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为期刊定级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期刊定级表,但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许多文件中都有涉及期刊定级的内容,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1995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上文提到的职称文件中的规定都是政府对期刊级别的抽象认定,由于政府文件具有政策性和强制性,涉及面广,因而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政府认定还有另一种方式,即政府组织的评奖。评奖在广义上也可看作是一种级别认定,如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国家期刊奖的评选,第一、二届百种重要社科期刊的评选,由省级出版管理机构组织的评选都属此类。 2、学术机构的认定 政府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而学术机构的认定则具有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学术机构的认定对社会虽无强制性,但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社会部分认可或全部认可的效果。学术机构认定期刊级别的权威性主要来自学术机构的权威性和它所采用的科学的认定方法。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权威的学术机构有:(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年5月)。(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2000年1月)。(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2月)。(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3月)。(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上述学术机构认定的期刊等级已被有关期刊广泛地用于自我宣传。 三、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 期刊级别的认定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期刊分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二是以什么方式表示期刊分级的结果。由于资料和篇幅所限,本文涉及的认定方式仅指第二个方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评奖 评奖的一般特点是期刊的主动参与(参评期刊须提供原始材料参与竞评)和只涉及少数期刊,对未评上奖的期刊不作任何认定。由于评奖的操作机构不同,故评奖的程序、规范性和严格性也各有不同。严格、规范、完备的评奖至少应具备这么几个条件:(1)有公开的、规范的申报评审条件和程序,有权威的评审组织。(2)有明确的指标限定。(3)有评选周期的规定(不是一次性的或无期限的,因为期刊的质量是动态的),如国家期刊奖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评奖因主办机构不同而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前者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国家期刊奖”,“全国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1992年)以及其它各级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评奖。 非政府类的评奖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2、列入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 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等。 3、列入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 近几年我国一些权威科研机构研制了几种与期刊和文献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建立这类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定的来源期刊必须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权威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因此,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也可看作是期刊质量分级的方式之一。主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表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四、期刊分级的级次和称谓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如: 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 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 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期刊级次的称谓有很多种,主要有: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五、几种主要的期刊定级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 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6、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7、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

这个问题不应该在这问的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还有以下几点: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机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 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 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 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 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 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 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 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9. 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10. 体育类: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3. 物理学类:中国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4. 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 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6. 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7. 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8. 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 二类期刊: 1.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国家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2. 哲学类:哲学研究(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科院马列主义所)、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 3. 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4. 管理学类: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管理(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国家经贸委) 5. 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6. 法学类:法学研究(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7. 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中国工业经济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记者(新华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10. 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12. 体育类: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委体育科研所) 13. 语言学类:中国语文(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14. 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15. 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16. 艺术(含作品)类:中国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17. 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中国史研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考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18. 党政管理类:中国行政管理、求是(中共中央) 三类期刊: 1.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2. 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研究 3. 社会学类:中国统计、中国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4. 管理学类: 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5. 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教育部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中共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6. 法学类: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7. 经济学类: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国家计委) 8. 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9. 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 10. 科学研究类: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11. 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教育部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中国教育学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2. 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13. 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14. 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15. 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16. 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论栏)、中国摄影 17. 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学院、中国旅游局)、中共党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18. 党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成本会计)、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1.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 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1.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1.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 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研发与应用期刊投稿经验

你要投稿国外的期刊  就得先了解这期刊是否靠谱的     或则多去   了解认识专业期刊 高水平的专业期刊一般通过所刊登的论文反映其所涉及专业的最新进展、

前沿动态,与科技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即论文代表着其刊物的质量和地位。

核心期刊投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章要符合他栏目的要求,所以说必须要买一本回来认真研究

期刊方面的问题可以找【论文部落】了解

统计与决策期刊投稿经验

统计与决策期刊是比较好发表的。

都是根据文章质量来决定的,无非就是审稿周期的长短而已。要弄清楚核心期刊的概念,尽管期刊级别没有出台国家标准,但有7个不同的社会研究机构分别作出了对核心期刊的评价,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其中以北京大学的北大中文核心和南京大学的CSSCI最权威,应用范围也最广。大致是:北大核心全面,囊括了各学科,而CSSCI只针对社会科学,不包括自然科学,但更严格,两种核心中有重复期刊,比如统计与决策,既是北大核心,又是CSSCI。

统计与决策期刊介绍:

得有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何谓高质量的论文,就是你的论文高于普通的论文一筹的质量,教科书似的论文很难被核心期刊录用。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的前提是严肃的学术态度,千万不要评凑,部分作者在发表论文之前和论文发表完以后都不再去沾惹论文了。

编辑的审稿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拼凑的论文侥幸一次,但侥幸不了两次,职称论文并不是只要一篇,特别是对高校教师,从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基金课题结题、年度评比,都需要以论文作依据。

没有区别。月初投稿或者月末投稿的稿件编辑都会看的,只是审稿的时间有差别罢了,其余没有任何差别。期刊论文投稿流程和其他论文投稿流程一样,都要经历:准备稿件→投稿→审核→答复通过(不通过)→办理版面费(修改稿件或换文章)→安排版面→出刊→邮递样刊这个流程。

统计与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不收版面费的。我也投了一篇,近三个月过去了,状态还是外审,你的状态经过复审了吗?

5月25日投稿很快通过初审,6月29日两个外审返回意见但是又送了第三个外审,打电话问编辑部是说一个同意录用一个要退稿,于是送了第三个专家。 但是这个专家用了两个多月才回复意见,中间打电话催过,但还是继续等待了半个月。 最终退稿可能是个例,但是确实不是一次愉快的投稿经历,而且前两个专家的意见没有显示,第三个专家的意见也很笼统,几乎全是评判。

17年投过一篇,初审非常快,一个礼拜进入外审,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到五个月的时候发邮件联系过一次编辑,编辑说审稿意见还没回来,让再耐心等等。之后过了半个月审稿意见回来了,主要是让文献综述上完善,方法介绍上更加详细以及某一重点结果为何不显著进一步解释。 花了一个礼拜对意见进行了修正,之后又等了几个月才终于见刊。 感觉这个期刊还是要以统计方法的创新为主。我这篇论文的模型是比较新颖的,这也是编辑看重的一大原因。 编辑老师人很耐心。有问题可以发邮件沟通,她都会回答。

  • 索引序列
  • 统计学与应用期刊投稿经验
  • 应用概率统计期刊投稿经验
  • 研发与应用期刊投稿经验
  • 统计与决策期刊投稿经验
  • 统计与研究期刊投稿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