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mDpi的小修和大修相比,小修说明文章要修改的问题少,大部分内容符合期刊录用标准,修改难度小,花费时间短,只要把小问题改好,被录用的几率很高。大修对于文章内容修改力度就比较大了,文章中有很多内容要提升或者删掉,修改难度大,花费时间长,修改后被录用的几率不如小修高。可以说,小修后录用率不是百分百,大修后不一定被拒稿,好好修改才是王道,没有必要纠结mDpi是小修或者是大修。
有的。论文即使大修,也不能够随便乱改数据。很多论文可能不符合期刊的要求或者不符合导师的具体要求,那么在大修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字进行修改,但是数据是不能随便修改的,这样就违背了科研的真实性,如果数据也随便修改,说明样的论文是毫无质量可言的。
mdpi三轮修改。
一、在初审阶段
1、论文方向与期刊不相符
一本mdpi期刊可刊登的专业方向是有限的,若投稿的论文超出了期刊的刊登范围,必定是会被拒稿的。
2、论文格式混乱
每本期刊对论文格式都有要求,且不同的刊物对论文格式要求会有一些差异,当论文格式比较乱,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也是会被拒稿的。
3、论文重复率过高
期刊都会对论文的重复率有要求,重复率高说明文章的原创度不够,存在抄袭的行为,这是非常忌讳的。
二、在外审阶段
1、文章缺乏创新性
目前无论是什么期刊对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创新性,若是文章的选题比较老套,在方法、结果等方面都没有创新,可能会被拒稿。
2、论文水平不符合期刊要求
Mdpi的期刊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期刊对论文水平要求是不同,如果论文的质量达不到期刊要求的话,并且通过修改也没有办法到达要求就会被拒稿。
3、实验数据有问题
审稿人在审核论文时肯定会检验论文中的实验和数据,他们也会按照实验去进行验证,一是看实验是否合理,二是看作者给出的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对于实验不合理、数据不真实的可能会被拒稿。
4、找不到审稿人
遇到这种情况的会比较少,它主要是出现在一些比较冷门的行业中。
MDPI投稿后分配编辑大概要1天左右。
mdpi的期刊审稿又没放水,也不是不审稿直接给录用,每篇文章至少2-3个审稿人,很多一批文章初审就拒了。
如果是34区期刊的话,没有什么不正规的地方。我觉得是一帮研究生不学无术,胡写了一篇想很快录用评奖学金甚至毕业,结果被拒稿,恼羞成怒来黑。oa在未来是大趋势,爱思唯尔和springer也在大力推出新oa,因为这帮水学生压根不敢投,也没得去黑。
局限性:MDPI旗下的个别刊物质量堪忧
MDPI目前出版了很多学术性刊物,有些刊物的确不错,比如Symmetry和Forests,但是有些最新被SCI收录的刊物非常差,表现在编辑处理稿件随意,审稿人队伍质量堪忧,进而影响这些刊物论文的学术性价值。
我举一个我同事投稿的例子。审稿人2基本上是在满嘴互喷,Comments基本都是bullshit(虽然给出的参考文献看似很专业,但是与我们的主题基本不相关)。审稿人1还是比较客观的,审稿人3没有认真看文章,是个菜鸟。
mdpi投稿流程如下:
第一步:选刊
不管是被sci、ssci、ei等收录的mdpi,还是普通的mdpi,都有各自的收稿范围和来稿要求。一篇论文想要投mdpi,往往是没问题的,但选择哪本mdpi是重中之重。即要为论文选一本合适的mdpi期刊。
选刊,作者可以了解mdpi旗下刊物的详细情况,可以找有经验的导师、同事、同学介绍,也可以找专业的学术顾问推荐,最终目的是一次性选对刊物,避免因选错刊被直接拒稿。
第二步:进入mdpi在线投稿系统
找到目标mdpi之后,就要了解这本刊物的投稿指南以及在线投稿系统入口。先按照投稿指南要求,修改论文格式体例、准备投稿所需要的材料等,再打开mdpi在线投稿页面,注册登录,进入mdpi在线系统的正式投稿程序。
第三步:完成各项信息的填写和文件提交
把准备好的投稿材料准备好,按照在线系统的信息提示,依次完成各项信息的填写,比如基金、作者、论文基本信息,以及各项材料的提交,比如稿件、图表、声明等。
虽然按照提示,大家知道要做些什么,但如何规范、正确的做,一些作者了解的不多,往往会因为经验或专业,导致投稿信息填错、不规范,在投稿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提交之后,会因为有误,被mdpi直接拒稿。建议没有相关经验的学者,找专业人指导。
第四步:核实信息的正确性,提交,等待mdpi的回复
总之,mdpi投稿流程,说起来简单,对没有做过的朋友,有一定的难度。而投稿都做不好,势必会影响到录用。
看情况,MDPI十天见刊还是很有可能的。就学术顾问对MDPI下的期刊的了解,在录用之后见刊还是非常快的,差不多在一周之内部会见刊的,当然最快的也有2天,或是当天就能录用了。录用五天之后若是还没有消息,建议大家看下pending conversion一般是文中有问题没确认,邮箱有没有收到编辑邮件,一般conversion当天就可以完成的;若没有大家可以再等两天基本上就会见刊了。除了录用到见刊快外,整个MDPI下的期刊从投稿到见刊的周期也相对其它期刊也要快很多。可以说快到把从投稿到在线出版的整个周期控制在一个月内。相比于同样是开源出版集团的hindawi,价格相似的前提下,速度缩短近一半。
MDPI投稿后分配编辑大概要1天左右。
必须选。__pdi期刊投稿时,投稿系统必须要选special issue”这样才有可能被投入。?
当论文经历了漫长的审稿过程,审稿人和编辑的建议将决定一篇论文的去留。论文常常会遭遇拒稿,大修,小修的反馈,但在审稿人与编辑的书面意见背后,对应的背景知识有哪一些,究竟对稿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将对审稿意见进行简短梳理,希望为科研人员带来一些基本认识。 “大修”——Major Revision 一般来说,拿到了major revision是值得庆贺的,毕竟相对拒稿,文章又多了一些机会。大修与小修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修改的幅度和修改后的处理流程。一般小修改后直接由editor审核即可,而大修则意味着,文章主体内容的改动,修补以及完成后的再送审(相同的reviewers)。当然,不同期刊对于major / minor revision的定义也会有所区别。很多时候,具体决定修回的稿件是否外送还是由editor决定。 如果第一轮投稿的稿件是 “自由发挥”的开放式表达,那么第二轮返回的稿件则是如何与reviewers进行攻防的“命题作文”,当然也更具挑战性。major revision考验的主要是态度、勤奋和辩论能力。如何正确有效且保持良好态度来进行修改和答复,直接决定了下一轮review的成功率。major revision期间,editor会针对文稿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和评论。每个reviewer提的问题数量在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这些问题和评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是友好简单容易回答的类型。作者也经常会出现因为不重视修改,草率回复修改意见而直接被拒稿的情况。这时,需掌握一个技巧——抓重点。了解审稿人最想让你做什么,并尊重审稿专家的意见,逐条进行修改,同时尽量突出创新观点。这样可以让审稿专家看到您的论文有大的改动,这样论文也更容易被录用。 在major revision阶段,审稿人通常会给出哪些评论呢?以下列出出现频率较高的情景作参考: 01.文献引用需增加 在审稿意见中,审稿人有时会推荐一些文献作为参考。这些推荐文献有时反映了审稿人看待文稿的视角,也有助于对文章论文进行拓展和补充说明; 02.论文质量需提升 有时候,编辑和主编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往往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论文质量,所以即使一些小问题,最后也会给个大修,这是为了提高修改质量,能使得论文一步到位,所以这种情况下,从格式到语法必须仔细的修改,不放过任何一条意见; 03.实验内容需扩充 审稿人的意见中,很多时候是对于实验数据量的质疑。有条件的作者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来赋予文稿更多血肉,并认真给出数据分析和结论;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增加实验内容,也需要对其他问题进行认真修改,并说明无法增加实验的理由(如很难再安排补充实验、毕业时间紧迫等),这样主编、编辑和审稿人也不会过于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同时。作者也可以整理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来说明补充实验相关的信息; 04.主观意见不一致 如果遇到某个审稿人的意见比较无法接受,提出的问题或者批评可能缺乏学术严谨性,需要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有理有据的进行详细回应,提出强有力的论据来反驳与解释,让你的观点使得编辑和主编接受。一定避免不管不顾的什么都不修改就重投,这样不仅会给审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导致论文不给安排发表。当然没有意见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的按意见修改,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05.需修改内容过多,时间紧迫 如果作者时间比较紧急,大修是赶不上的,那么也可以考虑改投其他刊物,但是不建议作者盲目选择,因为即使改投其他期刊,那么很可能也会面临大修的处境,因此建议作者在投稿收到大修意见后,积极修改自己的论文,尽量避免改投。
可能性比较小论文小修过后也有可能被拒稿,一般论文投稿可能有大修的这个过程,大修过了以后,可能进入小修的这个过程,一般来说进入小修以后发表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小修之后也有存在被拒搞的这种可能性,可能突然这个审稿人发现了论文中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
第一轮修改中,编辑不仅修改语法和英语,同时还 会从审稿人角度为客户提供大量修改意见以供参考;,找北京译顶科技去做,花的钱也不多
ieee大修和直接拒稿的区别第一轮评审拿到了大修,major revision其实代表了编辑对你的科研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认可。你的文章也大体符合期刊的范围和要求。一般投稿后会有六种结果,分别是 Desk reject(直接拒稿)、审稿后拒稿、Resubmit(修改后重新提交)、 大修、 小修和直接接受。很多新手可能误认为给了大修(Major Revision),发表几率不高,甚至以为大修是拒稿,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看看SCI官方给出的初审全部审稿结果,主要有以下四种:1、Accept直接录用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几乎不会出现。2、Minor Revision小修相当于录用(但不保证100%),拿到小修就说明你得到了初审阶段审稿人对论文的极高认可。经过一些微调,比如,删节,扩充,调整结构,论证一些模糊的观点等等,论文基本都能发表。3、Major Revision大修相当于录用的概率很高。编辑认可了论文的价值,但距离发表还有一定距离。相比小修,文章有更明显的缺陷,需要较大范围整改,或者后续添加一些必要的实验。4、Reject拒稿无情拒绝,可以去下一家期刊投稿了。显然,如果期刊给了修改的机会,那说明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对你的研究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在回复审稿人问题时做到有理有据,按要求补充实验修改论文,那么还是有非常大的机会被接受的。major revision期间,作者会从editor那里反馈到一系列的问题和评论。每个reviewer提的问题的数量可能在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这些问题和评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是友好,简单容易回答的类型。如何正确有效且保持良好态度来进行修改和答复,直接决定了下一轮review的成功率。因为major revision并不能保证修改了就一定被接受。也经常会出现因为不重视修改,草率回复修改意见而直接被拒稿的情况。所以,major revision考验的主要是态度、勤奋和辩论能力。另外,major revision之后的review也并非是一步成功。不少个人经验里,major revision一般都要来回修几个回合。在这种学术攻防战里,不仅消磨资源和时间,更会摧残斗志。所以,投稿就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
MDPI是接收之后才收钱。
扩展资料 MDPI由林树坤博士创办于1996年,是全球领先的Open Access出版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同时在中国,西班牙,塞尔维亚,英国,日本,罗马尼亚,加拿大,波兰,新加坡以及泰国设有分公司。MDPI在中国5个城市设有办公室,主要承担瑞士MDPI编辑出版相关的离岸外包业务,分别位于北京,湖北武汉,天津,江苏南京,辽宁大连。
MDPI致力于开放获取出版服务,目前出版英文学术期刊386个,其中SCIE期刊93个。期刊领域覆盖生物、化学、医药、机械、能源、环境等各学科,其中包含众多国际知名期刊如Molecules, Sens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Marine Drugs, Ener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等。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不需要稿费,而且你提交文章进行评比上架后,你还能获得平台给你的稿费。提到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其出版商MDPI。MDPI前身是林树坤(湖北汉川人,获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96年成立的国际分子多样性保护组织(Molecular Diversity Preservation International),其主要工作是收集交流化合物样品、永久收藏具有历史价值的样品等。该组织先期创办了一个在线发表期刊Molecules,受到广泛欢迎,后来又陆续扩大刊物规模,并于2003年开始收取版面费。2010年6月该组织更名为MDPI(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其发展的宏伟蓝图就此铺开。根据官网介绍,MDPI主要致力于向全球科研人员快速传播科学知识,是开放获取出版(Open Access Publishing)领域的世界先驱之一。MDPI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同时在中国、西班牙、塞尔维亚、英国和泰国设有分公司;在中国设有4个办公室,分别位于北京通州,北京海淀、湖北武汉和天津。MDPI目前出版200余种期刊,其中被SCIE/SSCI收录的期刊已超过70种。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于2009年创刊,在MDPI网站首页的期刊列表中排在首位,显示出该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