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SCI--自然科学为主,SCI是“索引”,收录了比较好的刊物,比较好的刊物绝大多数就在这三个索引里面
如果你真的认为你的理论正确没问题并且很有价值的话,SCI和NATURE是你的最佳选择,但由于这两个在科学中的地位(用我们老师的话说,发表一篇就可以让你世界闻名,两篇就可以诺奖提名,三篇的话就只有那些权威大家去干了,所以它的门槛和审查过程就可想而知了),一般的论文它们根本不会发表,如果他们拒绝你的话,就说明你的论文本身有问题或根本没世界价值。它们要数据,而你没有,就说明你的论文本身有问题了,你可以看看那上面别的和你一个方面的论文是怎么样的。如果你确实认为你的论文没问题且很有价值,你可以将你的论文拿去给这个方面的专家权威看看(最好先在愿意发表你论文的一般期刊上和大家见见面,以免以后发生论文归属权纠纷),再看他们怎么评价,好的话请他们推荐给那些知名期刊,或和他们一起再做更深入的研究(不要怕你的成果被他们分享了,现在重大科学发现都是合作完成的),不好的话看他们有什么意见建议,再看着办。至于那个方面的专家权威是谁,你可以送到中科院,最好亲自去,以免他们太在意你的出身而看都不看就丢进了垃圾桶。
《大科技》《科技传播》是科普杂志,不是学术期刊,科学家有时也会看看,但绝不会引用。论文一般都需要数据,没有不包括数据的论文,即便量子力学论文、宇宙大爆炸论文那也是到处充满数据。可以看得出来,你的文章根本没有数据,只是一番推论,这是不行的。你需要把你的理论得出的结果与已有数据进行对比,看看是否符合(这是基础),然后再用你的理论得出其它人得不到的数据(这是验证),等待实验家去完成实验,采集数据。若别人后来做出的数据支持了你的理论,那就说明你的理论在一定范围是正确的,你才会名声大振。做实验不是说你要把宇宙毁灭一遍,就像研究宇宙大爆炸一样,人们也并没有产生新的宇宙,一切都是模拟。
去中国知网cnki啊, 或者物理论文 :这个页面里包括了好多物理论文和物理论文的期刊,你可以去看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天文学的又一创举。 近日,天文学家首次实时拍摄到一颗红超巨星生命结束时的图像。他们目睹了这颗恒星在最后爆炸成为超新星之前的垂死挣扎。观察结果与之前关于红巨星爆炸前行为的理论有出入。 一组天文学家通过夏威夷的两个天文台:位于毛伊岛哈雷阿卡拉的泛星(Pan-STARRS)天文台和位于夏威夷岛莫纳基亚的W. M. Keck天文台,观察了这一戏剧性的变化。他们的观测是“年轻超新星实验(YSE)”瞬态观测的一部分。他们在爆炸前的最后130天里观察了这颗名为SN 2020tlf的超新星爆炸。 介绍这一发现的论文标题是“最后时刻:发光的II型超新星2020tlf在质量损失增强之前的前体发射和表层膨胀”。这篇论文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主要作者是Wynn Jacobson-Galá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NSF研究生研究员。 Jacobson-Galán在一份新闻稿中说:“这是我们在理解大质量恒星死亡前会做什么方面的一个突破。”“在一颗红超巨星中直接探测到超新星爆发前的活动,以前从来没有在一颗普通的II型超新星中观测到过。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颗红超巨星爆炸!” 这一发现可以追溯到2020年的夏天。那时,这颗原恒星的光度急剧上升。Pan-STARRS探测到这一变亮现象,当秋天到来时,这颗恒星爆炸成了现在的SN 2020tlf。这颗超新星属于II型超新星,在II型超新星中,一颗大质量恒星经历了快速坍缩,然后爆炸。 研究小组使用Keck天文台的低分辨率成像光谱仪(LRIS)捕捉到这颗超新星的第一个光谱。LRIS的数据显示,当恒星爆炸时,它周围出现了环绕恒星的物质。这些物质很可能是泛星观测系统在恒星爆炸前的夏天所看到的。 “Keck在提供大质量恒星转变为超新星爆炸的直接证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深作者Raffaella Margutti说,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副教授。“这就像看着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我们从未在一颗垂死的红巨星中确认过如此剧烈的活动,我们看到它产生如此明亮的发射,然后坍塌和燃烧,直到现在。”爆炸后,研究小组转向其他Keck仪器继续观测。来自深度成像和多目标光谱仪(DEIMOS)和近红外梯队光谱仪(NIRES)的数据显示,这颗前恒星的质量是太阳的10倍。这颗恒星位于大约1.2亿光年外的NGC 5731星系中。 该团队的观察结果对II型超新星及其前恒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这些观测之前,没有人看到过红超巨星在爆炸前呈现出这样的亮度峰值和如此强大的喷发。通常认为他们在最后的日子里应该相对比较平静。 红超巨星在核心坍缩之前喷射出物质。但这种物质喷射的时间尺度比SN 2020tlf要长得多。这颗超新星在坍缩前的130天里会发射环恒星物质(CSM),这让它有点令人困惑。这颗恒星爆炸前的明亮闪光在某种程度上与喷射出的环恒星物质有关,但研究团队并不确定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恒星内部导致坍缩的显著变异性令人费解。这颗恒星在爆炸前强烈的光爆表明,在它的内部结构中发生了未知的事情。无论这些变化是什么,它们都会在恒星坍缩和爆炸之前导致巨大的气体喷射。 在他们的论文中,作者讨论了可能导致气体喷射的原因。一种可能是波驱动的质量损失,这发生在恒星演化的晚期阶段。他们写道:“在SN能够将能量注入到外层恒星层之前的最后几年里,氧或氖的燃烧激发了引力波,导致了表层膨胀和爆发的质量损失。”但目前的波驱动模型与前恒星的气体喷射并不相符。它们与前恒星最后130天的半径一致,但与亮度爆发不一致。 在论文的结束语中,作者做了简要的总结:“鉴于从星云光谱中得出的前恒星质量范围,质量损失和前恒星辐射的增强,很可能是恒星内部深层不稳定的结果,最有可能与最后的核燃烧阶段有关。无论是在氖/氧燃烧阶段产生的引力波,还是在前恒星最后130天的硅闪光中产生的能量沉积,都可能喷射出恒星物质,然后在爆炸前通量和早期SN光谱中能被检测到。” “我对这一发现所解开的所有新的‘未知’感到非常兴奋,”Jacobson-Galán说。“探测更多像SN 2020tlf这样的事件将极大地影响我们如何定义恒星演化的最后几个月,将观测人员和理论人员联系起来,寻求解决大质量恒星如何度过它们生命的最后时刻的谜题。”
加利福尼亚州新兹威基瞬态设施的研究人员分析了 SpaceX的 星链卫星 星座 对地面天文观测的影响程度。结果好坏参半。 这篇新论文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由前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学者 Przemek Mróz 领导,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和一些坏消息。好消息是,星链目前并未给使用新兹维基瞬态装置(ZTF) 的科学家带来问题,该设施位于圣地亚哥附近的加州理工学院帕洛玛天文台。ZTF每两天 使用光学和红外波长波段扫描一次整个夜空,以检测天体的突然变化,例如以前看不见的小行星和彗星、突然变暗的恒星或碰撞的中子星。 但这并不意味着从低地球轨道提供宽带互联网的 星链卫星没有产生影响。这项新完成的成果研究了2019年11月至2021年9月的 历史 数据,发现直接产生于 星链 的 5,301 颗卫星条纹。“这毫不奇怪,随着 SpaceX 部署更多卫星,受影响的图像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但到目前为止,ZTF 的观测业务尚未受到卫星条纹的严重影响,尽管在分析图像观察到卫星条纹数量有所增加的时期,”天文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写道。 坏消息与未来形势有关,庞大的卫星 星座 将如何影响未来几年的天文观测,尤其是在黄昏时分进行的观测。事实上,受 星链影响最大的图像是在黎明或黄昏时拍摄的。在 2019 年,卫星条纹在所有暮光图像中不到 0.5%,但到 2019 年 8 月,这一比例已上升至 18%。星链卫星在大约 550 公里的低轨道运行,导致它们在日落和日出时反射更多的阳光,这给黄昏时观测的天文台带来了影响。 天文学家在黎明和黄昏时进行观测,以寻找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可能出现在太阳旁边的近地小行星。两年前,ZTF 天文学家使用这项技术探测到2020 AV2——第一颗完全在金星轨道内的小行星。新论文中表达的一个担忧是,当 星链达到 10,000 颗卫星时(SpaceX 预计到 2027 年将实现这一目标)在帕洛玛山天文台拍摄的所有 ZTF 图像都将包含至少一个卫星条纹。1月18日发射猎鹰 9 号火箭之后,星链 星座 将由2,000 多颗卫星组成。 波兰华沙大学的 Mróz 表示,他“预计 星链卫星不会影响非暮光图像,但如果其他公司的卫星 星座 进入更高的轨道,这可能会导致问题用于非暮光观察。” 例如,由英国一网卫星 星座 将在1,200 公里的运行高度运行。 研究人员还估计了由于单个卫星条纹而丢失的像素比例,发现它并不大。” 不大是指单个 ZTF 图像中所有像素的 0.1%。也就是说,“仅计算受卫星条纹影响的像素并不能捕捉到问题的全部,例如识别卫星条纹并将其掩盖所需的资源,或者错过第一次检测到物体的机会,”科学家写道. 事实上,正如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和该研究的合作者托马斯·普林斯在文章中指出的那样,存在很小的机会,即“我们会错过隐藏在卫星条纹后面的小行星或其他事件,但与天气的影响相比,例如多云的天空,这些对 ZTF 的影响相当小。” 科学家们还研究了 SpaceX 为降低星链卫星的亮度而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于 2020 年实施,包括防止阳光过多照射卫星表面的遮阳板。这些措施已将 星链卫星的亮度降低了 4.6 倍,现在的亮度为 6.8 等(最亮的恒星以 1 等亮度发光,而人眼看不到更暗的物体6.0)。 目前的研究仅考虑了 星链对新兹维基瞬态装置的影响。每个天文台都会受到星链和其他卫星的不同影响,包括即将到来的薇拉.鲁宾天文台,预计它将受到庞大卫星 星座 的严重影响。由于无线电干扰、幽灵般的伪影的出现以及其他潜在问题,预计其他天文台也会遇到问题。
外面有那么多的星系、恒星和行星,就真的没有一个外星人?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发现他们存在的迹象?这是费米悖论的核心问题。在一篇新论文里,两位研究人员提出了下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人类文明需要存活多久才能收到另一个外星文明的消息?他们的答案是 40万年。对于一个只存在了几十万年、大约在 12000 年前才发明农业的物种来说,400000 年是一段很漫长的时光。这是根据对交流地外智能文明(CETI)的一些新研究得出的。论文题为《我们银河系中可能的 CETI 的数量和这些 CETI 之间的通信概率》。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的宋文杰和何高。该论文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作为地球上唯一先进的智慧文明,人类最困惑的问题之一是我们是否独一无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很多关于地外文明的研究。”研究其他文明总是令人困惑的,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数据点:地球上的人类。尽管如此,许多研究人员仍将这个问题作为一种思想实验,使用严格的科学指导方针。例如,2020 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银河系中可能有 36 个 CETI。“我们一直想知道以下问题的答案。首先,银河系中存在多少 CETI?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只能从一个已知的数据点(我们自己)中学习。”作者写道。这就是德雷克方程的用武之地。基于我们对银河系不断增长的了解,德雷克方程试图估计我们银河系中可能有多少 CETI。但德雷克方程有其缺陷。例如,它的一些变量的取值纯粹依赖人类的直觉,所以由它估算出的文明数量是不可靠的。但德雷克方程更像是一个思想实验,而不是实际的计算工具。我们必须从某个地方开始,而德雷克方程就是一个出发点。它也是这项新研究的起点。“大多数关于费米悖论的研究都基于德雷克方程。这种方法明显的困难之处在于,要量化生命可能出现在合适的星球上并最终发展成先进的交流文明的概率是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那么,如果我们甚至不知道可能有多少个 CETI,又是如何得出 400000 年的答案呢?他们的论文概述了以前为了解银河系其他文明所做的一些科学努力。例如,他们引用了 2020 年的研究,估算银河系中有 36 个 CETI。这个数字来自涉及银河系恒星形成 历史 、金属丰度分布以及恒星在其宜居带内拥有类地行星的可能性的计算。那篇论文澄清说,“[T]外星智能和交流文明的主题将完全处于假设领域,直到做出任何积极的检测”。但他们也指出,科学家们仍然可以基于逻辑假设产生有价值的模型,“这至少可以产生对此类文明发生率的合理估计”。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同的想法。它处理两个参数。第一个涉及有多少类地行星是可供居住,以及这些行星上的生命多久演变成 CETI。第二个是主星演化的哪个阶段会诞生CETI。研究人员在计算中为这些参数中的每一个都赋予了一个变量。生命出现并演化成CETI的概率为(fc),主星演化所需的阶段为(F)。宋和高 使用这些变量的不同值进行了一系列 Monte Carlo 模拟。他们得出了两种情况:乐观的前景和悲观的前景。乐观情景使用 F = 25% 和 fc = 0.1%。因此,在 CETI 出现之前,一颗恒星的生命周期必须至少达到 25%。对于每个类地行星,CETI 出现的几率只有 0.1%。这些乐观的变量取值创造了超过 42000 个 CETI,这听起来很多,但考虑同时出现的时间窗口,则大大减少了通信机会。此外,我们还需要再生存 2000 年才能实现双向通信。这听起来几乎触手可及。但这是让宇宙看起来很友好并被其他欢迎文明居住的乐观情景。也许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互相交谈,我们只需要加入群聊。现在是悲观的情况。在悲观情景中,F = 75%,fc = 0.001%。因此,一颗恒星要到更老的时候才能拥有 CETI,并且任何单个类地行星拥有 CETI 的概率下降到微乎其微。这种悲观的计算在银河系中只产生了大约 111 个 CETI。更糟糕的是,我们还需要再活 40 万年才能与他们进行双向交流。 (从这角度来看,星际迷航开始于 22 世纪中叶。)这就是大过滤器的用武之地。大过滤器是阻碍物质变成生命然后发展成为先进文明的东西。作者提出了这个话题:“然而,有人提出,由于许多潜在的破坏,例如人口问题、核毁灭、突然的气候变化、流氓彗星、生态变化等,文明的寿命很可能是存在自我限制的。如果世界末日论点是正确,对于某些悲观的情况,人类在灭绝之前可能不会收到来自其他 CETI 的任何信号。”科学家们在他们的论文中写道:“fc 和 F 的值充满了许多未知数。”我们无法确定地知道这些东西,但我们不得不去 探索 它。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他们写道:“目前尚不确定有多少比例的类地行星可以孕育生命,而生命演化为 CETI 并能够向太空发送可探测信号的过程是高度不可预测的。”人类会遇到另一个文明吗?这是我们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几乎可以肯定,现在看到此文的人永远不会有答案。或者,很可能,我们永远不会有答案,而大过滤器会阻止我们找到答案。但是,如果人类需要一个目标,一个可以坚持的目标可以保持希望,那么与另一个 CETI 交流的梦想可能会实现。
外面有那么多的星系、恒星和行星,就真的没有一个外星人?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发现他们存在的迹象?这是费米悖论的核心问题。在一篇新论文里,两位研究人员提出了下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人类文明需要存活多久才能收到另一个外星文明的消息?他们的答案是 40万年。对于一个只存在了几十万年、大约在 12000 年前才发明农业的物种来说,400000 年是一段很漫长的时光。这是根据对交流地外智能文明(CETI)的一些新研究得出的。论文题为《我们银河系中可能的 CETI 的数量和这些 CETI 之间的通信概率》。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的宋文杰和何高。该论文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作为地球上唯一先进的智慧文明,人类最困惑的问题之一是我们是否独一无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很多关于地外文明的研究。”研究其他文明总是令人困惑的,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数据点:地球上的人类。尽管如此,许多研究人员仍将这个问题作为一种思想实验,使用严格的科学指导方针。例如,2020 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银河系中可能有 36 个 CETI。“我们一直想知道以下问题的答案。首先,银河系中存在多少 CETI?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只能从一个已知的数据点(我们自己)中学习。”作者写道。这就是德雷克方程的用武之地。基于我们对银河系不断增长的了解,德雷克方程试图估计我们银河系中可能有多少 CETI。但德雷克方程有其缺陷。例如,它的一些变量的取值纯粹依赖人类的直觉,所以由它估算出的文明数量是不可靠的。但德雷克方程更像是一个思想实验,而不是实际的计算工具。我们必须从某个地方开始,而德雷克方程就是一个出发点。它也是这项新研究的起点。“大多数关于费米悖论的研究都基于德雷克方程。这种方法明显的困难之处在于,要量化生命可能出现在合适的星球上并最终发展成先进的交流文明的概率是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那么,如果我们甚至不知道可能有多少个 CETI,又是如何得出 400000 年的答案呢?他们的论文概述了以前为了解银河系其他文明所做的一些科学努力。例如,他们引用了 2020 年的研究,估算银河系中有 36 个 CETI。这个数字来自涉及银河系恒星形成 历史 、金属丰度分布以及恒星在其宜居带内拥有类地行星的可能性的计算。那篇论文澄清说,“[T]外星智能和交流文明的主题将完全处于假设领域,直到做出任何积极的检测”。但他们也指出,科学家们仍然可以基于逻辑假设产生有价值的模型,“这至少可以产生对此类文明发生率的合理估计”。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同的想法。它处理两个参数。第一个涉及有多少类地行星是可供居住,以及这些行星上的生命多久演变成 CETI。第二个是主星演化的哪个阶段会诞生CETI。研究人员在计算中为这些参数中的每一个都赋予了一个变量。生命出现并演化成CETI的概率为(fc),主星演化所需的阶段为(F)。宋和高 使用这些变量的不同值进行了一系列 Monte Carlo 模拟。他们得出了两种情况:乐观的前景和悲观的前景。乐观情景使用 F = 25% 和 fc = 0.1%。因此,在 CETI 出现之前,一颗恒星的生命周期必须至少达到 25%。对于每个类地行星,CETI 出现的几率只有 0.1%。这些乐观的变量取值创造了超过 42000 个 CETI,这听起来很多,但考虑同时出现的时间窗口,则大大减少了通信机会。此外,我们还需要再生存 2000 年才能实现双向通信。这听起来几乎触手可及。但这是让宇宙看起来很友好并被其他欢迎文明居住的乐观情景。也许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互相交谈,我们只需要加入群聊。现在是悲观的情况。在悲观情景中,F = 75%,fc = 0.001%。因此,一颗恒星要到更老的时候才能拥有 CETI,并且任何单个类地行星拥有 CETI 的概率下降到微乎其微。这种悲观的计算在银河系中只产生了大约 111 个 CETI。更糟糕的是,我们还需要再活 40 万年才能与他们进行双向交流。 (从这角度来看,星际迷航开始于 22 世纪中叶。)这就是大过滤器的用武之地。大过滤器是阻碍物质变成生命然后发展成为先进文明的东西。作者提出了这个话题:“然而,有人提出,由于许多潜在的破坏,例如人口问题、核毁灭、突然的气候变化、流氓彗星、生态变化等,文明的寿命很可能是存在自我限制的。如果世界末日论点是正确,对于某些悲观的情况,人类在灭绝之前可能不会收到来自其他 CETI 的任何信号。”科学家们在他们的论文中写道:“fc 和 F 的值充满了许多未知数。”我们无法确定地知道这些东西,但我们不得不去 探索 它。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他们写道:“目前尚不确定有多少比例的类地行星可以孕育生命,而生命演化为 CETI 并能够向太空发送可探测信号的过程是高度不可预测的。”人类会遇到另一个文明吗?这是我们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几乎可以肯定,现在看到此文的人永远不会有答案。或者,很可能,我们永远不会有答案,而大过滤器会阻止我们找到答案。但是,如果人类需要一个目标,一个可以坚持的目标可以保持希望,那么与另一个 CETI 交流的梦想可能会实现。
博科园科学旗舰店
而本世纪头十年,中子星合并过程中会出现短爆(持续不到几秒)。两年前,LIGO和Virgo引力波探测器观测到了引力波,NASA费米(Fermi)和ESA的Integral两颗卫星也观测到了短暂爆炸,戏剧性地证实了这一点。关于这些伽马暴仍然有许多谜团,特别令人困惑的是高能辐射是如何产生的。
NASA尼尔·盖恩斯·斯威夫特卫星上的伽马射线探测器探测到了GRB 190114C,这是45亿年前发生在遥远星系的一次明亮爆炸。位于西班牙拉帕尔马的Roque de los Muchachos天文台切伦科夫探测器,在Swift的触发下,转向了爆炸的位置,发现了来自爆炸的超高能量光子(TeV能量)。
超高能量的TeV光子是在瞬间发射后约50秒被观测到,处于所谓的“余辉”阶段,其能量至少是之前从任何爆炸中探测到最高能量光子的10倍。尽管如此,来自下诺夫哥罗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叶夫根尼·德里舍夫教授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Tsvi Piran教授将这些数据与尼尔·盖恩斯·斯威夫特对低能量(x射线)光子的观测相结合,揭示了发射机制的细节。
在2019年8月1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天文学家指出,辐射一定来自于以0.9999倍光速向发射的喷流。高能辐射是由电子加速到喷流内部的TeV级能量而发射。发射过程也可以确定:这是所谓的“逆康普顿机制”,其中超高能电子与低能光子碰撞,并提高能量。值得注意的是,同样的相对论电子也通过同步辐射产生低能量的“种子”光子。
MAGIC已经发现了Rosetta伽马射线爆发,这种独特探测让科学家们首次能够区分不同的发射模型,并发现爆炸的确切条件。现在也能理解为什么过去没有观测到这种辐射。未来的切伦科夫望远镜,比如计划中的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一个正在建设中的跨国项目,将比MAGIC更加敏感。目前的发现表明,未来还会发现许多类似事件,并将继续揭示这个宇宙之谜。
博科园|研究/来自: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参考期刊《天体物理学》
DOI: 10.3847/2041-8213/ab2d8a
交流、探讨、学习、科学圈
宇宙发展都是从黑暗走向光明。恒星中的文明以是高文明,地球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初级现在是初级文明到中级文明的,过渡期,人类走向了真正的和平,才会进入中级阶段,地球变成了恒星,就进入了高级阶段
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飞船对土星独特的光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详细观测,科学家们现在利用这些观测来探测这颗巨大行星的内部,并首次获得了它自转速度的精确数据。根据计算,土星上一天的长度是10小时33分38秒。研究人员研究了土星环内部振动产生的波型。实际上通过对行星内部振动的响应,就像一个极其灵敏的地震仪。与地球的地震振动相似,土星对扰动的反应是在其内部结构决定的频率上振动。内部热驱动对流是最可能的振动源。这些内部振荡导致行星内部任何特定位置的密度波动,从而使行星外部的重力场以相同频率振荡,环中的粒子在重力场中感受到这种振荡。 博科园-科学科普:(上图为卡西尼-惠更斯号于2006年9月15日临近土星时拍出的土星环,是不是非常漂亮?)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生克里斯托弗·曼科维奇解释说:在这种振荡与环形轨道共振的地方,能量会累积,并以波的形式被带走。曼科维奇是1月17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上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这篇论文比较了土星光环的波动模式和土星内部结构模型。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教授乔纳森·福特尼是该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说:但是土星环上的一些特征是由于行星本身振动造成的,可以利用这些特征来了解行星的内部振动和内部结构。Mankovich开发了一套土星内部结构的模型,用它们来预测土星内部振动的频谱,并将这些预测与卡西尼号在土星C环观测到的波进行比较。分析的主要结果之一是对土星自转速率的新计算,这一计算出人意料地难以测量。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土星没有固体表面,在它旋转的过程中也没有可以追踪的地标。土星也不同寻常的是,土星磁轴几乎完美地与旋转轴对齐。木星地轴和地球地轴一样,也不与旋转轴对齐,这意味着地轴会随着行星的旋转而摆动,这使得天文学家能够测量无线电波中的周期信号,并计算出自转速率。Mankovich分析得出的10小时33分38秒旋转速度比之前基于旅行者号和卡西尼号宇宙飞船辐射测量的估计快了几分钟。卡西尼号项目的科学家琳达·斯皮尔克说:我们现在知道了土星一天的时长,当时我们认为无法找到它。用光环窥探土星的内部,从里面探出了这颗行星长久以来所追求的基本品质。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结果。戒指上有答案。土星环可以用来研究这颗行星地震学的想法最早是在1982年提出,那时还远未进行必要的观测。马克·马利(Mark Marley)目前在美国宇航局位于硅谷的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工作。他后来在1990年的博士论文中充实了自己的想法,展示了如何进行计算,并预测了土星环的特征位置。他还指出,卡西尼号的任务,在计划阶段,将能够进行必要的观测来验证这个想法,20年后,人们研究了卡西尼号的数据,在马克预测的位置发现了环状结构。(欣赏)在下面这张奇特的照片中,土星隐约出现在前景的左边,由土星光环所投射的阴影所点缀。在右边,土星环从卡西尼号的视角向外延伸,从行星朦胧的边缘后露出。2017年5月28日当这幅图像被收集的时候,卡西尼号刚刚第六次穿过土星和土星环之间的间隙,正在眺望地平线。该任务最终将于2017年9月15日进入火星大气层。从这里可以看到土星环未被照亮的一面,阳光从另一面透过。这颗行星的一部分在南半球。卡西尼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ASI航天局合作的一个项目,这幅图像于2017年10月16日首次发布。博科园-科学科普|研究/来自: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参考期刊文献:《天体物理学》 DOI: 10.3847/1538-4357/aaf798 博科园-传递宇宙科学之美
刊号:CN31-1385/N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编辑部 地址:上海钦州南路71号 邮编:200235 《空间科学学报》空间科学是当代高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空间科学学报》是我国空间研究界有影响综合性刊物。所刊载的内容由以空间本身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和与空间环境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研究成果构成,报道的主要学科分支包括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与地质学、空间生命科学、微动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地球科学等。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探测与实验、综述、研究简报,学报动态等等。 期刊分类: 双月刊 创刊年份: 1981 国内刊号: CN 11-1783/V 国际刊号: ISSN 0254-6124 邮发代号: 2-562 定价: 2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编辑单位: 《空间科学学报》编辑部 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简 介: 创刊时为中文期刊,2001年改为英文刊。主要刊登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和报道范围:“研究快报”用来报道天文观测的新结果及新理论;“特约综述”聘请国际知名天文学家就某些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评述。 期刊分类: 双月刊 创刊年份: 1981 国内刊号: CN 11-4631/P 国际刊号: ISSN 1009-9271 邮发代号: 2-187 定价: 2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编辑单位: CJAA编辑部
宇宙发展都是从黑暗走向光明。恒星中的文明以是高文明,地球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初级现在是初级文明到中级文明的,过渡期,人类走向了真正的和平,才会进入中级阶段,地球变成了恒星,就进入了高级阶段
2018年,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他们探测到了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远、质量最大的时空涟漪源:由一对黑洞在深空碰撞引发的波。直到2015年,我们才能够观察到这些无形的天体,它们只能通过引力来探测。我们寻找这些神秘物体的 历史 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关键阶段发生在人类 历史 上一个相当黑暗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18世纪,自然哲学家约翰·米歇尔(John Michell)和后来的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首先提出了一种可以捕获光,从而使宇宙其他部分看不见的物体的概念。他们利用牛顿引力定律来计算光粒子从物体中逃逸的速度,预测恒星的存在,这些恒星的密度大到光都无法逃逸。米歇尔称它们为“暗星”。但是在1801年发现光以波的形式存在之后,人们就不清楚光会如何受到牛顿引力场的影响,所以暗星的想法就被抛弃了。人们花了大约115年的时间才理解波形式的光在引力场的影响下是如何运动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以及卡尔·史瓦西一年后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史瓦西也预言了一个物体的临界周长的存在,超过这个临界周长光将无法穿过:史瓦西半径。这个想法和米歇尔的相似,但现在这个关键的周长被理解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直到1933年,乔治•勒梅特才证明,这种不可穿透性只是一个遥远的观察者会产生的幻觉。利用现在著名的爱丽丝和鲍勃的插图,物理学家假设,如果当爱丽丝跳进黑洞时鲍勃站着不动,鲍勃会看到爱丽丝的图像在到达史瓦西半径之前变慢直到冻结。Lemaitre还指出,在现实中,爱丽丝会跨越这个障碍:鲍勃和爱丽丝只是体验到事件的不同而已。尽管有这个理论,当时还没有已知的这么大的物体,甚至没有接近黑洞的物体。所以没有人相信像米歇尔假设的那样存在类似于暗星的东西。事实上,没有人敢认真对待这种可能性。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军队入侵波兰,引发了一场永远改变了世界 历史 的战争。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第一篇关于黑洞的学术论文发表了。两位美国物理学家J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和哈特兰斯奈德(Hartland Snyder)撰写了一篇关于引力持续收缩的文章,现在广受好评。这篇文章是黑洞 历史 上的一个关键点。当你考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部分在黑洞理论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时,这个时间似乎特别奇怪。这是奥本海默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天体物理学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和斯奈德预测了恒星在自身引力场的影响下会持续收缩,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天体,甚至连光都无法从它身上逃脱。这是现代黑洞概念的第一个版本,黑洞是一种质量如此之大的天体,只能通过其引力来探测。在1939年,这仍然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奇怪想法。20年后,这个概念才发展到足以让物理学家开始接受奥本海默所描述的持续收缩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在它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美国政府投资研究原子弹。当然,奥本海默不仅仅是黑洞 历史 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后来,他成为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的负责人,这个研究中心后来发展出了原子武器。政治家们明白投资科学以带来军事优势的重要性。因此,在战争相关的革命性物理研究、核物理和新技术的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投资。各种各样的物理学家都致力于这类研究,其直接结果是,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几乎被遗忘,包括奥本海默的论文。尽管大规模天文学研究失去了10年的时间,物理学作为一个整体却因为战争而繁荣起来!事实上,军事物理学最终扩大了天文学,美国把战争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中心。博士的数量直线上升,建立了博士后教育的新传统。战争结束时,对宇宙的研究重新开始。一度被低估的广义相对论出现了复兴。战争改变了我们研究物理学的方式:最终,这使得宇宙学和广义相对论领域得到了应有的承认。这是接受和理解黑洞的基础。普林斯顿大学后来成为新一代相对论主义者的中心。正是在那里,核物理学家约翰·A·惠勒(John A Wheeler)第一次接触了广义相对论,并重新分析了奥本海默的工作。惠勒后来推广了“黑洞”这个名字。起初,他持怀疑态度,受到密切相对论者的影响,计算模拟和无线电技术在战争期间取得的新进展,使他成为奥本海默在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那天所作预言的最狂热追随者。从那时起,新的性质和类型的黑洞被理论化和发现,但这一切直到2015年才达到顶峰。对黑洞双星系统中产生的引力波的测量是黑洞存在的第一个具体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