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康震发表论文

康震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康震论文发表

1、《贾平凹中篇小说研讨会纪要》,载《小说评论》1991年第5期2、《唐诗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思维》,载《唐都学刊》1992年第4期3、《李白矛盾心态初探》,载《唐都学刊》1994年第1期4、《隋代诗歌的文化渊源》,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5期5、《李白儒家文化人格探索》,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6、《隋代诗歌的文化阐释》,载《唐都学刊》1997年第2期7、《王维研究》,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5、1996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李白仙侠文化人格的美学精神》,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9、《李白政治文化人格的美学意义》,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0、《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载《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1、《唐太宗政教诗的文化反思》,载《唐都学刊》1999年第4期12、《李安纲与〈东方人生智慧珍品丛书〉》,载《河东学刊》1999年第1期1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载《河东学刊》1999年第4期14、《王维研究》,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8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5、《中国王维学术研讨会综述》,《唐都学刊》2000年第3期16、《李白政治文化心态的内在矛盾》,《人文杂志》2000年第3期17、《禅思意蕴与诗性智慧》,《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12期18、《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0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李白文化人格的美学精神》,《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0、《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1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哲学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22、《唐长安城布局与初盛唐诗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23、《唐代长安城微观布局与初盛唐诗歌》,《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24、《南北朝三地诗歌的文化精神》,《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25、《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2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王维政治理想的内涵》,香港《新亚论丛》2003年第2期27、《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3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李白的艺术与人生》,《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教案选编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9、《东坡的中秋》,《文史知识》2004年第10期30、《唐代侠文化传统与唐诗的侠主题》,《人文杂志》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31、《王维政治思想的内涵与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6期“论著精华”全文转载)32、《唐代诗歌与唐长安城建筑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论点摘编)33、《评〈郘亭诗钞笺注〉》,《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2期34、《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4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On the Leading Spirit of the Blend of Styles in Poems of Northern Dynasty and Southern Dynasty,香港《新亚论丛》2005年第3期36、《唐诗胜景与长安形胜》,《文史知识》2005年第7期37、《文化整合视野中的世事进程——论隋代诗歌的文化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年辑重点转摘)38、《品牌,在品质中提升》,《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39、《弘扬尊师重道传统》,《光明日报》2005年 40、《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on the Hanlin Scholars in the Xuanzong Period》,《新亚论丛》2006年第3期41、《唐代私学教育的文学性特征》,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42、《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5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3、《文学与政治之间——唐玄宗朝翰林学士述论》,载《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4、《天宝初年的王维、裴迪与辋川》,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1期45、《诗圣杜甫终老之夕》,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4期46、《庄子的生命境界》,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7期47、《李白的翰林生涯》,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9期48、《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9、《文化地理视野中的诗美境界——唐长安城建筑与唐诗的审美文化内涵》,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50、《南北朝时期“关陇集团”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51、《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7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2、《关陇集团与隋唐之际的文学观念》,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53、《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4、《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9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康震,1970年出生。陕西绥德人。200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诗歌,曾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隋代诗歌的新变与周隋之际文化的整合》和《隋唐长安城若干布局特点与初盛唐诗歌美学特征》等获得了学术界较高评价,曾著述出版研究著作和教材10余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2003年11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康震,1970年3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等学术著作、教材多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参与“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生成、发展与传播”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 2005年至今,在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等专题讲座,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康震发表论文

1、《贾平凹中篇小说研讨会纪要》,载《小说评论》1991年第5期2、《唐诗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思维》,载《唐都学刊》1992年第4期3、《李白矛盾心态初探》,载《唐都学刊》1994年第1期4、《隋代诗歌的文化渊源》,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5期5、《李白儒家文化人格探索》,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6、《隋代诗歌的文化阐释》,载《唐都学刊》1997年第2期7、《王维研究》,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5、1996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8、《李白仙侠文化人格的美学精神》,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9、《李白政治文化人格的美学意义》,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0、《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载《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11、《唐太宗政教诗的文化反思》,载《唐都学刊》1999年第4期12、《李安纲与〈东方人生智慧珍品丛书〉》,载《河东学刊》1999年第1期1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载《河东学刊》1999年第4期14、《王维研究》,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8年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5、《中国王维学术研讨会综述》,《唐都学刊》2000年第3期16、《李白政治文化心态的内在矛盾》,《人文杂志》2000年第3期17、《禅思意蕴与诗性智慧》,《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12期18、《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0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李白文化人格的美学精神》,《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0、《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1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哲学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22、《唐长安城布局与初盛唐诗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23、《唐代长安城微观布局与初盛唐诗歌》,《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24、《南北朝三地诗歌的文化精神》,《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25、《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2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王维政治理想的内涵》,香港《新亚论丛》2003年第2期27、《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3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李白的艺术与人生》,《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教案选编集》(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9、《东坡的中秋》,《文史知识》2004年第10期30、《唐代侠文化传统与唐诗的侠主题》,《人文杂志》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31、《王维政治思想的内涵与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6期“论著精华”全文转载)32、《唐代诗歌与唐长安城建筑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论点摘编)33、《评〈郘亭诗钞笺注〉》,《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2期34、《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4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On the Leading Spirit of the Blend of Styles in Poems of Northern Dynasty and Southern Dynasty,香港《新亚论丛》2005年第3期36、《唐诗胜景与长安形胜》,《文史知识》2005年第7期37、《文化整合视野中的世事进程——论隋代诗歌的文化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年辑重点转摘)38、《品牌,在品质中提升》,《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39、《弘扬尊师重道传统》,《光明日报》2005年 40、《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on the Hanlin Scholars in the Xuanzong Period》,《新亚论丛》2006年第3期41、《唐代私学教育的文学性特征》,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42、《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5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3、《文学与政治之间——唐玄宗朝翰林学士述论》,载《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4、《天宝初年的王维、裴迪与辋川》,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1期45、《诗圣杜甫终老之夕》,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4期46、《庄子的生命境界》,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7期47、《李白的翰林生涯》,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9期48、《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9、《文化地理视野中的诗美境界——唐长安城建筑与唐诗的审美文化内涵》,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9期50、《南北朝时期“关陇集团”文学观念的发展演变》,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51、《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7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2、《关陇集团与隋唐之际的文学观念》,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53、《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4、《王维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9年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康震,1970年出生。陕西绥德人。200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获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诗歌,曾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隋代诗歌的新变与周隋之际文化的整合》和《隋唐长安城若干布局特点与初盛唐诗歌美学特征》等获得了学术界较高评价,曾著述出版研究著作和教材10余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2003年11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康震,1970年3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研究。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等学术著作、教材多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持、参与“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生成、发展与传播”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 2005年至今,在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等专题讲座,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康震教授发表的论文

康震,1970年3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剐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词、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康震品李白》《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评说李清照》等著作、教材多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优秀教师奖、北京市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2005年至今,在CCTV-10《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等专题讲座,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坚韧不拔。从他身上学到了坚韧不拔,桀骜不驯,同时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我很尊敬他,他是未来的光辉,是个伟人。

《康震古诗词81课》出版,康震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诗词和散文,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参加多档央视举办的节目在其中担任嘉宾,发表过很多文论,参与过很多教材的著作。

我是从《中国诗词大会》上了解知道的康震老师,《中国诗词大会》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目是以现场嘉宾作答,点评嘉宾加以点评解读相结合,现场嘉宾的身份遍布各行各业,点评嘉宾就有康震老师,既然要点评则肯定需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底蕴,既然是诗词大会,对于中国的古诗词也要有很深的研究。除了康震老师作为点评嘉宾,还有其他几位很有资历的老师作为嘉宾进行点评。除了《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康震老师还参加过《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百家讲坛》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栏目,这些节目主要都是跟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关。

康震老师在很多所学校举办过讲座,比如在华东交通大学主讲《唐代诗歌的现代意义》讲座;在中国政法大学主讲《唐宋诗词的现代魅力》讲座;在扬州大学主讲《诗词·人生·境界》讲座等等。康震老师还发表过五六十篇论文,从最开始的《隋代诗歌的文化渊源》到近几年的《“传疑时代”的“五行”观念》、《立足新时代,创新开掘传统价值》等等,都是在新时代中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还参与过很多教材的著作,还有自己整理的作品,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散文通史·隋唐五代卷》、《康震讲苏东坡》、《康震讲诗词经典》、《康震古诗词81课》等等。他还主持过很多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的课题,比如:中国古代古代文评专书全编、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相关文献研究、唐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生成发展与传播、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电子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等等。

康震老师除了参加节目,他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给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教授课程,课程也是与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康震老师随着在央视节目中的表现大火了起来,他的课程也随着非常抢手,据说康震老师本人非常亲切,对待学生非常和蔼,讲课的时候神采奕奕的。

康震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出生于榆林市绥德县。他主要研究的是我们国家的古代文学和文化,另外对我们国家。的古代诗词和散文,也有着一定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地震论文发表

四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中国四川下午发生芮氏规模七点八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忙。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陈朝辉表示,根据推测,这起地震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二百五十二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陈朝辉表示,根据美国地震观测的数据,中国四川下午二时三十八分发生的大地震,震央在四川成都西北方九十二公里处,芮氏规模高达七点八,震源深度二十九公里,比台湾在1999年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芮氏规模七点三)还大。 他说,学理上,地震强度每增加芮氏一级的规模,所释放出的能量就增加三十二倍,虽然今天下午在四川发生的规模七点八地震,规模与台湾九二一地震只差零点五,但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九二一大地震的二十倍以上。 陈朝辉指出,规模七点八的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投掷在日本长崎、广岛的那种原子弹,二百五十二颗爆炸的总和,威力相当惊人。 他表示,四川因邻近喜马拉雅山,而喜马拉雅山南麓就是印度,因此推测这起地震是中国所处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推挤所造成;像这种规模的地震,全球每年大约会发生十起,今年日本、印尼就各发生一起,四川则是第三起。 虽然世界各国对于灾害性地震没有统一标准,但因规模七点八地震,已经足以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因此今天下午四川发生的地震,已达灾害性地震的程度。 陈朝辉表示,在台湾,只要地震高于芮氏规模六或六点五以上,就足以造成灾害,因此被称为灾害性地震。 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到底有多大呢?陈朝辉表示,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发生在1960年五月二十二日,地点在智利,芮氏规模九点五;其次是1964年三月二十八日阿拉斯加地震,规模九点二;史上第三大地震,发生于1957年三月九日的阿拉斯加,规模九点一。 至于史上第四大地震,高达芮氏规模九,总共有二次,分别是1952年十一月四日堪察加半岛,以及200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苏门答腊。其中,苏门答腊引发的南亚海啸,造成近二十三万人死亡、超过五十一万人受伤。 陈朝辉指出,发生于1976年七月二十八日的唐山大地震,规模也是芮氏七点八,整个唐山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当年造成二十四万余人死亡。 根据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资料显示,四川地震规模七点八,相当于两百五十一颗原子弹能量释放,是台湾九二一地震的五倍,它发生的原因相当罕见,并不是板块之间相互推挤,它是欧亚板块内部释放百年累积的能量所导致。 大陆四川成都地震相当剧烈,由于它是浅层地震,震波相当长,传递范围相当广,包括北京、上海、泰国、台湾都感受到地震,几乎半个亚洲都在摇晃,在台湾的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也监测到讯号。 过去一般的地震发生都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挤压所造成,不过四川这个强震很罕见,是欧亚板块内部的能量释造成的。也就是说,这个欧亚板块长年在边缘的能量不断向内集中,在四川成都附近聚集,板块内这个区域经过百年以上的能量累积,之后大量释放,才会造成这个板块内的地震。也因为这是属于板块内地震,测报中心判断,之后的馀震会持续比较久,几个礼拜甚至长达一年以上的可能性不小。现在我们应该根据所认识的地震发生规律,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作预先的估计。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将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科学的地震预测是将来实现地震预报的基础。 地震预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远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一些学者对实现地震预报抱有怀疑,对于用行政手段组织地震预测持保留态度。 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是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的变动过程,不同于实验室中单纯的可控条件下进行的样品试验,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量,这种观测通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完善的。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还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或间接观测深层介质的物理状态 ,因为测量过程本身就将打破原有的状态。而所能观测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还不能确知 。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所以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地震预测研究有3种不同的思路:①地震地质。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往往不甚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认为与地震有关。②地震统计。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此法把地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因需要对大量地震资料作统计,研究的区域往往过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点有困难,而且外推常常不准确。③地震前兆。地震是地球介质的破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以及地下水等异常变化,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 。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难是,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也是经验性的。尚未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可靠的前兆。 以上 3种思路都有片面性,都不能独立地解决地震预测问题 。实际采取的是综合的办法,把3种不同思路所得放在一起对比参照,力求对未来的地震活动作出估计。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由于地震预测作为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预测,探索地震预测的有效途径,但就现在来说,不管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一次真正的有社会显示度的预报意见必须给出未来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即时空强三要素,一种实用的预报方法必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动物对于地震更为敏感,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大地还在痉挛,灾难还在延续,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同胞牺牲。生命在危机中,祖国在危机中。 但是,我们已经走出恐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希望。救人高于一切,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必须以举国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于是,十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于是,国家领导人冒着余震不断的风险,相继奔赴救灾第一线;于是,公共娱乐暂停,奥运火炬暂停,一切为救灾让路,一切为救人让路。 这其实是对生命的礼遇。这种对生命的礼遇,在国家哀悼日达到了最高峰。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时向逝者的亡灵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时向生命的尊严低头。那一声声警报,是呜咽,是抽泣,但更是呼唤,呼唤我们重新体认人的尊严,呼唤我们重新体认生命的价值。 从雪灾到胶济惨案,从胶济惨案到四川大地震,灾难不但突如其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暴虐,一次比一次惨烈。我们原本以为物质上的金汤之城,足以让我们长治久安。但大自然的灾害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然山川可以瞬间崩裂,既然道路可以瞬间扭断,既然城镇可以瞬间毁灭,在大自然无边的力量面前,既然一切物质的力量都现出了原形,都那么脆弱,都那么不堪——我们过去对于物质力量的迷信,就不免显得幼稚可笑。 这是新的抗战,这是全民族抗战。它要保卫的主要不是土地,而是无数无辜的生命。面对大自然强加的这场战争,我们注定不可能是胜利者。已经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来,尤其是天使般的孩子们的夭折,应该让我们每念及此,都有锥心之痛。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将来都没有资格去庆功。但我们的确可以从灾难中学习。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悲壮的牺牲应该让我们清醒,单纯的物质上的强大并不足恃。如果连生命都无法保障,一切就都没有意义,物质上的强大就不过是沙滩上的建筑而已。 在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大地震震掉了我们心灵的尘垢,震碎了我们日常的面具。不能等到埋到瓦砾下才去爱,每个人都是幸存者,每个人都值得爱。大地震让我们重新发现人本身,重新回到人本身。所有的冷漠,所有的骄矜,所有的轻狂,这时都不再时尚。我们彼此珍惜,我们携手同心。原来中国人并不丑陋,原来中国人可以这么友善,原来社会可以这么脉脉温情。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是执政党和政府身体力行并积极倡导的结果。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国民的生命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以整个国家的力量去拯救一个一个具体的生命,一个一个普通国民的生命。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拐点,执政理念全面刷新的拐点,中国全面融入现代文明的拐点。多难兴邦,拐点出现之迅速超出期待,于是,如一些网友所说,这次灾难中政府的表现没有让人民失望,人民的表现更是让政府动容。为了调动尽可能多的力量拯救生命,政府敞开了救灾的大门,民间力量争相进入,国际援助争相进入,媒体争相进入。一个开放的、透明的、全民参与的现代救援体制正在拔地而起。但它并没有给政府添乱,反而跟政府力量配合,形成了最大限度的合力。这个崭新的救灾体制,或将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的模本。 固然,从技术着眼,此次救灾亦非尽善尽美,但即便不乏瑕疵,亦无损此次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地位。它是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执政理念发展的顶点,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一个崭新起点。 尤为难得的是,这次新的抗战正铸就我们新的民族气质,仁爱、包容、坚忍的民族气质。以这种新的民族气质做支撑,属于每个中国人,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生命方舟的新中国,将不难从灾难中崛起,有如浴血的太阳。这种软力量的崛起是体面的崛起,有尊严的崛起。只要国家以苍生为念,以国民的生命权利为本,只要有这样的底线共识,就会奠定全民族和解、中国与全世界和解的伦理基础。整个世界就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整个人类就都会跟我们休戚与共。我们就会与世界一起走向人权、法治、民主的康庄大道。 这是多好的转型契机。中国现代化这锅百年老汤,是到煮开的时候了。一个民族的百年悲情,是到升华的时候了。人们原本以为,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正在抵达历史三峡的出口;谁知,大自然提前给中国出了一道难题,而正如境外媒体评论的,中国人以高分通过了考试。汶川大地震与北京奥运会,一悲一喜,悲欣交集,中国能不能闯过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能不能凤凰涅盘,否极泰来,关键就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而在这点上,此次抗震救灾无疑是成功的操练,应该可以奠定我们的信心和决 心坚强,是精神的支柱;是跨越坎坷的信念;是成功胜利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在一片废墟之中,有一个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被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那一瞬间,举起了他那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人们敬礼!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这代表着一份怎样的敬意?! 坚强,是精神的支柱;是跨越坎坷的信念;是成功胜利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 时间永远凝固在 2008年5月12日 14时 28分 。那一刻,孩子朗朗的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这次5.12汶川特大地震,夺取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呀!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在一片废墟之中,有一个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被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那一瞬间,举起了他那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人们敬礼!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这代表着一份怎样的敬意?! 坚强,是精神的支柱;是跨越坎坷的信念;是成功胜利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 时间永远凝固在 2008年5月12日 14时 28分 。那一刻,孩子朗朗的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这次5.12汶川特大地震,夺取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呀! 这次大地震,许多孩子都失去了父母亲人,成了孤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啊!可他们脸上露出的仍是天真无邪的微笑。因为他们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抬起了头,擦干了他们泪水。 在一片废墟之中,有一个感人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里。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被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那一瞬间,举起了他那稚嫩的右手,向救出他的人们敬礼!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这代表着一份怎样的敬意?! 不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多少坎坷,多少荆棘。但我们应该保持这样一个信念:不经历风雨的洗礼,怎能见绚丽的彩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许许多多困难在等待着我们。这时,我们应化悲痛为力量,选择坚强。 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 13亿血脉相连的红心,就是永远震不倒的钢铁长城!!!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人生之路可不是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但我们只要越过障碍,就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蓝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汶川8级强烈地震,成为继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之后在中国大陆发生的又一次强烈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面对“5·12”汶川8级地震突发灾害,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专家,最先对发震动力学背景进行了科学分析,第一时间奔赴震中地区开展地表破裂变形与地震地质灾害调查。随后组织来自院本部、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的80余位科学家,系统开展地震科学钻探选址、活动断裂与地震变形观测、地应力测量、地质灾害地面调查、堰塞湖与水工环综合评价。6位专家参加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编辑出版《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图集》,组织召开汶川地震动力学分析研讨会,2位专家参加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工作。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组织汶川地震大型展览,应邀作汶川地震、地震科学钻、地表破裂等学术报告,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组织申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学钻开工;组织落实国家专项、“973”课题、地质调查项目等科研任务,有效地调整了面向地质灾害的学科结构和人才布局。

在2008年度科技成果汇报交流暨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会,许志琴院士作汶川大地震发震背景与科学钻探报告,董树文、吴珍汉研究员作汶川大地震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快速反应报告,评委会将“5·12汶川地震后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快速反应与调查研究”评选为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度科技特别进展。

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为首批赴震区调查组送行

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发震动力学背景分析和地震地质灾害考察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以高度的责任心,最先对发震动力学背景进行了科学分析;5月14日董树文、张岳桥研究员等科学分析了汶川地震发生动力学背景,彭华研究员等报道了汶川地震前地应力异常资料,并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简报》(2,3)上报国土资源部。2008年5月15日许志琴、董树文等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汶川地震机制会商会,讨论了地震背景和机理。2008年5月18日通过新华社面向国内外发布发震构造背景、地震破裂性质和余震长期活动的科学报告,全国各媒体纷纷转载。

2008年5月16~24日,院组织以董树文副院长为领队,由吴珍汉研究员、张岳桥研究员、张永双研究员、陈正乐研究员、杨农研究员、雷伟志副研究员、石菊松博士、施伟博士共9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震地质灾害考察队,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城、映秀镇、陈家坝、青川县城、关庄镇与红光镇东部,实地考察活动断裂、地震破裂与地震地质灾害,获得汶川8级强烈地震地表变形、地震灾害和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第一手宝贵观测资料。6月6日完成第一篇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论文,7月份发表在《地质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质科学院考察队向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交了多份有价值的考察报告,向当地政府和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地震科学知识及抗震救灾建议,积极协助县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展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和应急排查工作。5月21日,董树文研究员、张岳桥研究员、吴珍汉研究员在广元市接受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广元市电视台、广播电台联合采访,科学地解读地震原因,解惑群众惊恐和不安。

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第一时间赶赴震中区开展地震地质灾害野外考察

a—在北川县城南郊任家坪测量地表破裂变形;b—在关庄西北观测东河口堰塞湖;c—接受地方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联合采访,普及地震科学知识

参加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工作

5月2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6位专家被选为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许志琴院士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文津院士、董树文研究员、廖椿庭研究员、张岳桥研究员、吴树仁研究员为专家委员会成员;5月28日组织召开首次汶川地震动力学分析研讨会,对地震机理、地震预报及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6月20日许志琴与董树文等编辑出版《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图集》,为抗震救灾和震后重建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赵文津院士分析了我国大震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对地震工作和地震预报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9月4日董树文委员作为国土资源部代表出席了国务院新闻办主持的“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汶川地震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地震—地质灾害损失与防治工作。5月24日~6月24日,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子夜所长和吴珍汉研究员进入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在总指挥汪民副部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协调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深入汶川地震重灾区实地考察地质灾害,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6月1~25日,在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支持下,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开展了汶川地震综合调查,许志琴院士任组长,龙长兴所长和胡平副所长任副组长,分应急选址、地应力监测、活动断裂与场址稳定性调查、科学钻选址、物化探测量与监测5个小组,分别开展野外调查与观测工作,获得宝贵的多学科综合观测资料。5月23日~6月5日,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受国土资源部委派,组织以张发旺副所长为领队专家队伍10余人,奔赴汶川地震灾区,圆满完成了10个堰塞湖的调查评价任务,提交了6份技术报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武警水电官兵的充分肯定,为堰塞湖监测和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6月下旬,地质力学研究所组织专家赴汶川地震震中地区,布设天然地震观测台站,为余震精确定位和深部地震构造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观测资料;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根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部署,组织专家赴甘肃陇南市和文县,开展灾后重建规划地质安全与水土资源保障程度综合评估,为灾后重建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专家积极投入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

a—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董树文委员出席9月4日汶川地震新闻发布会,介绍地质灾害损失与防治工作;b—地质力学研究所龙长兴所长带领活动断裂与场址稳定性调查骨干成员抵达地震灾区;c—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技术人员在地震灾区开展物华探野外测量;d—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发旺副所长与武警水利专家讨论堰塞湖灾害隐患及治理方案;e—地质研究所地震科学钻选址组专家在野外测量地震变形和同震位移;f—地质力学研究所何长虹副书记带领专家在震中地区了解地震灾情并选择天然地震观测地点

组织实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

在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指导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领导下,中国地质科学院许志琴院士带领有关专家策划并组织申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得到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及时重要批示。2008年11月第一口地震科学钻开工,成为世界上响应地震最快的地震科学钻探工程。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将采用先进钻探工艺,对汶川地震和复发微震的源区进行直接取样,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变学等多学科观测、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和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和化学作用,为地震监测、预报或预警提供基础数据和重要信息,促进地震科学发展。

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一号孔开钻仪式

徐绍史部长向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学龙副局长和首席科学家许志琴院士授牌

组织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汶川地震大型展览与专题报告

2008年8月中国地质代表团参加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应组委会特邀作汶川地震学术报告,举办了汶川地震大型展览,展版面积18m×3m(图3);董树文研究员在“地质灾害”每日主题会上作了题为“汶川地震灾情与中国地质科学家反应”的报告,许志琴院士在专题会议上作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学术报告,张岳桥研究员在国际岩石圈研究专题会上作有关汶川地震破裂与变形学术问题的报告,受到各国代表的高度关注。

副院长董树文研究员在地质灾害“每日专题”作汶川地震学术报告

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汶川地震大型展览

地质力学研究所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在祖国面临大灾大难的关键时刻,地质力学研究所没有观望,没有等待,更没有退缩,立即组织有关专家,无条件投入抗震救灾行动,连夜展开震源机制分析,震情迁移分析,灾情分析。在老所长董树文副院长的组织领导下,紧急组成了调查组,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活动断裂、地质灾害调查,收集掌握宝贵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发挥专业优势,为抗震救灾提供科技支撑。随后又多次派出专家组,前往灾区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组织多名专家、研究生组成专家组,在局的统一部署下,紧急展开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以及环境承载力评估等方面工作,他们不分昼夜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地质力学研究所先后直接参加抗震救灾一线工作的人员有62人,其中赴震区前线的人员有35人,坚守在后方的人员有27人;有3位专家进入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有7位专家进入科技部专家组,为全国抗震救灾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在整个抗震救灾行动中,地质力学研究所干部职工无私无畏的精神,坚强有力的行动,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们的肯定和认可,得到了各种方式的表彰。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荣获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张岳桥、杨农、雷伟志、施玮分别获得有组织评选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地质力学研究所专家在地震灾区开展地震变形与地质灾害现场调查

地应力观测站5月12日观测到的地壳应力应变变化曲线

地壳应力应变变化曲线

地质力学研究所天然地震台网观测的余震震中分布图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赴四川灾区调查堰塞湖险情

2008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赴四川灾区调查堰塞湖险情年5月23日~6月2日,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派,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党委、所领导抽调精干力量张发旺、张兆吉、王贵玲、王建中、韩双平、韩占涛、聂振龙、侯宏冰、蔺文静、钱永等10位同志,与水环地调中心的孙建平等5位同志、天津地调中心肖国强等3位同志一起到四川灾区的绵阳、德阳两个重灾区调查堰塞湖险情。

震后的灾区一片疮痍,加之堰塞湖出现的地方均处于位于发震断裂附近的深山中,是震灾最严重的地方,道路山体滑坡、坍塌等非常严重,有些地段,山体松动,地势险峻,随时都有继续垮塌的危险。

面对如此艰难险境,调查组成员不畏艰险,不顾劳累,连续作战,只要天气情况允许就出发。山里道路往往已经被巨石堵塞,调查组只能徒步前进,沿途河谷狭窄,两侧山体陡峭,许多地段岩体松动,摇摇欲坠,随时有滚落的可能。如遇到余震发生,后果不堪设想。5月25日下午,在四川青川县又发生了震后的最大一次余震,震级高达6.4级,此时,调查队员刚刚从山中出来不到2个小时。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调查组通过一星期的辛苦工作,配合水利部出色地完成了调查任务,提交了7个堰塞湖的调查报告,受到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绵阳堰塞湖前沿指挥部的充分肯定,提出的建议已经被采纳,用于堰塞湖的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中。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在地震灾区调查评价堰塞湖险情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及调查研究工作

“5·12”汶川8级地震突发之后,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

五月下旬,国土资源部选派人员组建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韩子夜所长受汪民副部长指派,担任前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除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外,还负责指挥部的后勤工作。在韩子夜所长的带领下,前线指挥部办公室高效运转,为部领导决策、统领所属各单位在灾区井然有序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汪民副部长、韩子夜所长及科研人员在至四川前线指挥部研讨抗灾工作

选址物探测量组在现场工作

物探测量组在布设测线

六月初经国土资源部再次统一调遣,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先后派出两批专家前往灾区第一线参加抗震救灾工作。由胡平副所长亲自带队,统一指挥,两批专家一行12人,携带7台套物化探设备,四辆越野车以及其它有关装备,分成两组积极投入到“汶川强震活动断裂调查与灾区重建场址稳定性评价”工作当中去。第一组即物化探监测组,主要进行了天然电磁场、地磁场和地气监测工作,为余震活动趋势分析和活动断裂调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第二组即应急选址地球物理测量组,主要开展了EH4电磁测深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工作,为探明擂鼓盆地基岩埋深及构造发育情况和灾后重建选址提供了重要依据。

另外,在此期间,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分别派遣两名同志前往灾区参加了抗震救灾捐赠仪器的验收工作和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撰稿工作;还有三名同志被派驻京参加了部局机关抗震救灾的保障和宣传工作。

国家地质测试中心参加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地下流体异常及地震前兆关系研究

目前已建设WFSD现场流体实验室,利用在线脱气装置、质谱仪等,进行了实时流体监测,主要测定组分包括He,CH4,CO2,Ar,H2,O2,N2和氡。正随钻建立流体地球化学剖面,开展流体变化与地震前兆的相关性研究。

WFSD现场流体实验室

WFSD现场在线脱气装置

地球科学前沿,涉及到灾害地质,地震学领域

牛震乾发表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研究,发现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哑巴英语”的现象正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所致。为了避免出现英语学习的费时低效的现象,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英语教学 教师角色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一、英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人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态度一直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早在20世纪上半叶,分布在我国各大城市的一些教会、学校采用英语进行各科教学,为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由于合格的教师极端匮乏,导致大多数中学教师只能遵循传统模式――翻译法、灌输式进行教学。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年龄越小,学习语言技能的效率越高。而我国的财力、师资都不足,再加之传统教学已根深蒂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深入学生的心,学生多年形成的习惯要想改变决非易事。 面对英语教学的现状,有人将现在的英语教学比作是一壶烧了十几年还没开的温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教法落伍、教材陈旧、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等都是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沈银珍,2006:92)。因此,想把千百万学生的英语水平加温、烧开并不容易,首先教师得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 二、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多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教材制约,而教材编写又受到大纲所附词汇表的限制。但是单词表并没有考虑到培养吸收先进科技信息的阅读能力和参与对外交流需要为目的的语言基础;另一方面,现有的单词表也在低层次上重复。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形成的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模式,中国学生无法达到规定的水准。另一方面,既然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在发展,人们在普遍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不断创造出新的英语词汇,但我们的单词表却没有不断地更新。因此,学生就无法接触身边越来越多的英语新词。因此,我国英语教学词汇表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并针对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即为了了解最先进的科技信息及参与对外交流活动的需要而制定,而不仅仅是考虑要符合传统的做法。 我国的英语教学似乎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不少学生虽然在校成绩优异,可实际应用能力却极差,有人形容为“有口不能言,有耳不能听”。学生只会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担心如何才能考出好成绩,对所学的英语实用与否甚少考虑。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抛开考试制度、教材内容的束缚,应该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去关注、讨论同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领会不断产生发展的新生文体及词汇。那么,外语学习将会呈现出一片全新的景象。 三、建立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1. 教学目标的转变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考试为目标,不重视学生听、说、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关于英语教学目标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报刊上已发表大量论文论述过。2004年提出的我国目前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许多学者都强调英语教学应加大口语和写作的训练的力度,在教学观念上切实从知识传授转到能力培养上来。其实,英语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相辅相成的。的确,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但并不意味着知识传授无足轻重,我们应该把它看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沈银珍在她的书里也指出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没有知识作为基础就不能运用,只有学习和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内在素质,形成一定的素质结构,才能产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2. 教学主体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曾海燕也曾指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讲,学生笔记;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做决定,学生一一遵守(第七卷,2006:80-82)。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被动学习,一方面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涨;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并不牢固,虽然短期内可能记忆了一些人、事、物和名词,应付了考试,但考完之后所学的知识很快会被淡忘。这种教学活动并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反学生学到的是“哑巴英语”,没有实践的机会,更谈不上应用能力的提高了。 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大量的语言实践是不可能掌握好语言知识的,更谈不上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魏清,2005:82)。 四、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与定位 罗晓燕在《以新大纲为契机,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指出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抹杀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更重要。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并为学生排忧解难。但传统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已经动摇,新时代的教师要尽快转换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自己。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已发生变化: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转引自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2002:120)。2)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渐渐丧失。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只有拥有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由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五、结语 为了更有效地学习英语,不再出现“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情况,当代英语教学必须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定位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积极配合学生的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大胆的去想,去做。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实实在在的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顾雪梁.现代外语新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2.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20-127. [3]李莉.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29-32. [4]罗晓燕.以新大纲为契机,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A].见:顾雪梁.现代外语新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60-265. [5]马凌云.谈如何提高精读课堂的教学效果[A].见:顾雪梁.现代外语新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50-253. [6]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2-110. [7]魏清.中国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82.

  • 索引序列
  • 康震论文发表
  • 康震发表论文
  • 康震教授发表的论文
  • 地震论文发表
  • 牛震乾发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