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1

  • 浏览数

    241

小琳仔仔
首页 > 论文发表 > 屠呦呦发表柳叶刀论文

1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anyuan820

已采纳

屠呦呦此番以身试药,如果也出现中毒的情况,将对身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当时身为研究药学的专家的屠呦呦对于这些风险心知肚明。但是为了青蒿素的研究,她还是冒着巨大风险服了试药..

223 评论

lukylukycat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33 评论

選擇淡定

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第40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从1968年开始,屠呦呦就投身于研发疟疾治疗药物的工作。她从青蒿中分离出有效成分青蒿素,并用自己研制的“复方制剂”作为参照物,最终确定了这种化合物为青蒿素。通过对疟原虫的清除率来研究青蒿素抗疟机理,再通过体外抗菌实验和体内代谢试验,屠呦呦最终研制出了在疟疾治疗中具有独特疗效的抗疟药——青蒿素,并于1975年将这一发现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

356 评论

多来A梦A梦

说明了屠呦呦对人类贡献非常大。屠呦呦女士除了发明青蒿素之外还在,1997年的时候研发出了双氢青蒿素

255 评论

美利达达道路

目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终身研究员屠呦呦等专家在《柳叶刀》发表论文称,新冠肺炎的早期症状易与疟疾混淆。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也十分重要。

那么,疟疾是一种什么样的病,为什么要和新冠肺炎“同台竞技”?两者真的很难区分吗?

疟疾是种什么样的疾病?

疟疾是由于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主要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疟疾的种类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等。

疟疾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热、发冷、出汗及脾大、贫血等症状。恶性疟疾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重症疟疾,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常见的并发症有脑损伤、肝肾损坏、休克等,甚至会危及生命。

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是疟疾的高发区。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云南、海南、贵州、安徽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输入性疟疾病例较多,给出入境人员的健康造成了潜在风险。

如何鉴别诊断疟疾和新冠肺炎?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虽然国内疫情日趋平稳,国外形势却日益严峻,输入性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新冠肺炎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烧、乏力、干咳等,与疟疾相似,容易混淆,若不仔细甄别,会导致早期临床诊断出现误诊、漏诊,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1.传染病相关特点比较

新冠肺炎和疟疾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不同,新冠肺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而间日疟、卵形疟潜伏期为13~15天,恶性疟7~12天,三日疟24~30天。

2.胸部影像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肺部早期呈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疟疾则无特异性表现。

3.病理学检测比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通过实时荧光RT-PCR核酸检测为阳性;疟疾患者通过显微镜检查血涂片可见疟原虫,或疟原虫抗原检测为阳性。

4.密切关注境外回国人员

从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回国的发热患者,应立即检查疟原虫,以排除疟疾感染,进一步检测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进行相应的隔离。

如何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

1.前往疟疾流行区须做好个人防护,高度关注从疟疾高流行地区回国人员,早发现,早治疗。

2.防蚊灭蚊,屋内挂好门帘、窗纱、蚊帐;可喷洒敌敌畏(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疟疾患者禁止献血,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

3.药物预防,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周服一次即可达到预防目的,但需要根据在疫区停留的时间,定时定量服用。

4.药物治疗,治疗间日疟的一线药物有氯喹和哌喹,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后使用青蒿素类衍生物。针对恶性疟原虫引起的无并发症疟疾,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重症疟疾应使用可注射青蒿琥酯。患者只要可以口服药物,就应立即进行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治疗。

300 评论

地板中的神话

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代代人的智慧结晶!

321 评论

静妙奔奔1123

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87 评论

午夜的咖啡香

她不仅以身试药,而且在学习研究的过程当中非常刻苦,有一次忘记了吃饭,最终是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她才感觉到饥饿。

282 评论

爱画画的兔子

居里夫人发现了具有强辐射的镭元素,而自己却因为长期泡在实验室观察研究,最终身患癌症而亡。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曾经历了上千次失败,被周围所有人嘲笑,但是始终未曾放弃,最终发明了电灯而造福人类。

344 评论

哈密赖赖

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李连达发布消息称,她成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界最高奖项。这也是李连达的首次获奖。“今年获得这一奖项的科学家都是我国的顶尖科学家。”屠呦呦说,“我为能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而感到荣幸,青蒿素是从古代中医药典籍中提炼出来的药物‘发现’,青蒿素的发现帮助我们克服了治疗疟疾的难题和障碍(主要针对青蒿素抗疟机理的研究);青蒿素是一种高效的抗疟药物,它不会产生耐药性,能够解决全球疟疾治疗中遇到的诸多难题(抗药性是青蒿素研发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碍);青蒿素也是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出的治疗红斑狼疮的新药,青蒿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红斑狼疮治疗领域……青蒿素研发项目中也有许多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第40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从1968年开始,屠呦呦就投身于研发疟疾治疗药物的工作。她从青蒿中分离出有效成分青蒿素,并用自己研制的“复方制剂”作为参照物,最终确定了这种化合物为青蒿素。通过对疟原虫的清除率来研究青蒿素抗疟机理,再通过体外抗菌实验和体内代谢试验,屠呦呦最终研制出了在疟疾治疗中具有独特疗效的抗疟药——青蒿素,并于1975年将这一发现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

周培源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青蒿素发明人、上海药物研究所青蒿素研究团队负责人。青蒿素研发团队曾由他担任总设计师,他参与了项目期间所有流程及实验方案设计,还参与了青蒿素抗药性研究方面的大量科研工作。周培源在发现青蒿提取物后,经过20年与全国各地科研人员协作,对青蒿素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他还提出建议在植物根部提取青蒿“有效成分”,“活性成分”,并将其命名为“一株成分”;发明了“一种提取方法”——高效提取。

王作尧,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药研究。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等。王作尧对我国古代中药研究和现代中药研究都有重大贡献。他研制的“红景天注射液”和“三七注射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以独门秘方研制出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凉血止血功能的“复方加味丹参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首次采用纯中药进行炮制和现代化工艺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建立了中药质量标准和临床质量标准体系;他主持国家“八五”“十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他还是中药提取物和制剂化学领域国际知名专家。

赵志全院士曾任中国药科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长期从事药物化学、制药工程、新药创制、抗菌及免疫抑制药等研究,在中药抗肿瘤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国药科大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杜小雷(1949-),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1962年,年仅21岁的他,从云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中医研究院工作,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抗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临床。1985年,他参加了由卫生部组织的“对埃博拉出血热中医救治研究”项目,他参与的项目将中医理念和技术应用于抗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救治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这个项目中,他发现了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祛瘀通络和调节免疫、抗炎镇痛等中药作用途径的综合疗法——达菲、维立酮、红霉素、利福平等中药已被证实有效并在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预防和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方面也有明显疗效。随后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并于1986年获得中国卫生部批准,成功地应用于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患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他们首次成功分离和鉴定出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序列和病毒基因序列;2009年6月13日晚19时21分,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埃博拉病毒”已被证实为人类的一级致癌物质并被永久禁用。

112 评论

maodougouzaizi

毛霉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土壤、空气、粪便、食品及一切霉变材料上都有毛霉目真菌的身影。在分类学上,毛霉菌归入接合菌亚门、 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

250 评论

相关问答

  • 屠呦呦发表多少论文

    屠呦呦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8份论文。 拓展: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

    李晓诗125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屠呦呦发表论文没

    屠呦呦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8份论文。 拓展: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

    极夜北极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屠呦呦发表柳叶刀论文

    屠呦呦此番以身试药,如果也出现中毒的情况,将对身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当时身为研究药学的专家的屠呦呦对于这些风险心知肚明。但是为了青蒿素的研究,她还是冒着巨大风险

    小琳仔仔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屠呦呦团发表15篇论文

    屠呦呦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8份论文。 拓展: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

    傻喵喵12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屠呦呦论文发表在

    屠呦呦在学术期刊发表了108份论文。 拓展:简介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

    小斑妹ssssss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