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2

大胃王与王囡囡
首页 > 论文发表 > 高健发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oublel0814

已采纳

A Study of Event Message-bearing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Proterozoic Dahongyu Formation from the Ming Tombs District,Beijing

宋天锐和政军丁孝忠张巧大

原文发表在《岩石矿物学杂志》,2000年,第19卷,第4期;在本书中做了如下修改补充:①将原文中黑白照片改为彩色照片;②补充说明了K2O、∑REE、226Ra、U、187Os/186Os、Pt、Ir等在事件分析中所代表地震灾变事件的意义,与原文有较大区别。

北京十三陵元古宙大红峪组在不足4km的距离内岩相急剧变化,实为国内外罕见。从东至西,泰陵剖面由灰色角砾硅化岩+黑色粉砂凝灰页岩+黄色含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山顶剖面由不纯砂岩+泥质白云岩组成,德胜口剖面由泥质白云岩+石英砂岩+层凝灰岩组成。本文仅对泰陵剖面大红峪组的三种岩石进行系统研究。宏观、微观特征、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表明:泰陵剖面大红峪组的灰色角砾硅化岩和黑色粉砂凝灰页岩是受火山-地震事件影响形成的沉积岩,而覆盖其上的黄色含长石石英砂岩形成于正常滨海环境中。最后提出大红峪组含事件信息的沉积岩形成模式图。

北京十三陵是著名古迹风景区。长期以来,对于该地区元古宇的研究相继积累了大量资料,但有关长城系大红峪组的文献却较为鲜见。在燕山裂陷槽中,蓟县至平谷一带是大红峪组的主要发育区,尤其是火山岩分布广、厚度大,局部可达400m。以北京地质调查所在山顶实测资料为依据,北京十三陵地区的大红峪组总厚度为80m,并未见到火山岩[1]。笔者等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泰陵发现大红峪组的硅化岩中含有藻类丝状体以及凝灰质成分[2],之后杨慧宁等又在德胜口发现了层凝灰岩[3]。虽然泰陵和德胜口一带的大红峪组出露不全,多有第四系覆盖,但是这一带大红峪组在河沟中出露的灰色角砾硅化岩和黑色粉砂凝灰页岩都含有火山-地震事件的信息,因此,本文将泰陵剖面作为研究重点。此外,由东至西,从泰陵—山顶—德胜口直线距离不足4km,而大红峪组岩相变化十分剧烈(图1),这在国内外均属罕见事例,将其作为海相沉积的特殊类型加以剖析也是很有意义的。

坚硬的硅质岩中,有些角砾与基质的边界模糊不清,呈逐渐过渡现象。笔者对角砾的

图1 北京十三陵大红峪组剖面示意图

A—泰陵剖面;B—山顶剖面;C—德胜口剖面。1—硅化岩;2—页岩;3—石英砂岩;4—长石砂岩;5—泥质白云岩;6—石英岩;7—泥岩;8—白云岩;9—层凝灰岩。Chc-Chch—常州沟组-串岭沟组;Cht-Chd—团山子组-大红峪组;Chg—高于庄组;Jxw—雾迷山组;Jxt-Qbx-Qbc-Q bj—铁岭组-下马岭组-长龙山组-景儿峪组;Jxh—洪水庄组;Jxy—杨庄组

倾向和倾角进行了仔细测量,认为有一部分角砾与原岩层面有较大位移,而另一些角砾则无甚大错位,角砾倾角多为60°~90°(表1)。根据表1校正后的角砾分布方位图(图2左)和角砾倾角在<30°,30°~60°,60°~90°的分解数图(图2右),可以看出角砾分布在不同的方位,虽然向东的个数较大一些,而且角砾的1/3以上是近直立的,但各种角度都有散布,与十三陵雾迷山组的地震角砾呈菊花状、板刺状分布很相似[4,5]。大红峪组的角砾块体很大并有熔弯现象,说明受火山-地震事件的双重影响。由于大红峪期的强烈火山活动发生在十三陵以东的平谷—蓟县一带[6,7],而且燕山裂陷槽的海侵由东向西扩展[8],故受火山热水硅化后角砾的滑塌也趋于向东倾斜。

表1 角砾倾向、倾角测量值与校正值(岩层倾向为152°∠45°)

图2 大红峪组硅质角砾倾向和倾角图示(按表1校正)

1岩石的宏观特征

1.1灰色角砾硅化岩

灰色角砾硅化岩位于泰陵剖面的最底层,下面出露不全,厚度1.8 m。角砾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包括扁平状、不规则状和熔融弯曲状等(图3-a,b,c),角砾最大可达30cm,最小5cm,散布在硅化岩基质中,总体呈坚硬块状。硅化岩本身也由大小不等的米粒状、豆状和条带状硅化质点组成,大小由1mm至5mm不等(图3-d)。角砾和基质基本上都是由SiO2组成。

1.2黑色粉砂凝灰页岩

岩石呈坚硬的薄层状,单层厚2~3cm,露头厚约12cm,平整地覆盖在角砾硅化岩层面上。在每一单层粉砂凝灰页岩层面上,都有交错分布的胶缩纹槽沟,平直沟口宽5~7mm,反映水下胶缩特点,与一般的层面干裂显然不同。值得指出的是没有在山顶剖面处见到这套黑色粉砂凝灰页岩。笔者后来在山脊以西的德胜口一带的建筑工地地基中,发现一套层凝灰岩。由东至西不到4km的距离内,大红峪组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岩相组合真令人不可思议。

1.3黄色含长石石英砂岩

黄色含长石石英砂岩已经石英岩化,为中厚层状(约50cm),与下伏的黑色粉砂凝灰页岩由于覆盖未见直接接触关系,但二者倾向和倾角均一致,可视为整合过渡关系。砂岩层上部出现小角度交错层理,赵澄林等[9]认为大红峪组—高于庄组形成时,以陆表海内潮汐水动力为主,属浅水滨滩环境,与小角度交错层理的形成条件相一致。

2 岩石的微观特征

在角砾硅化岩中曾发现过颤藻属遗迹Oscillatoriopsis sp.[10,11],在粉砂凝灰页岩中曾发现凝灰质自形晶长石[2]。以下介绍新的研究成果。

图3 北京十三陵含事件信息的沉积岩——角砾硅化岩和凝灰质粉砂岩

2.1角砾硅化岩

硅化岩由1~2mm的硅化球粒组成,球的核心周边往往散着一层铁质矿物小点,其中有钛铁矿自形晶。硅化球粒周边由0.1~0.2mm之放射状石英柱体构成,相间有不规则丝带状泥晶白云石小点的交代残留物。

颤藻属遗迹仅发现于一种“眼状”的硅化岩中,估计为一种藻类核形石交代后的遗迹。

2.2黑色粉砂凝灰页岩

不连续的纹层显示层理构造,局部具显微层内错动并发育砂体液化盲脉,表现出地震事件所特有的沉积构造特征[12]。粒度为粗粉砂(0.1~0.05mm),碎屑颗粒为长石晶屑和石英,凝灰杂基充填含量占半数以上,凝灰质均脱玻化和粘土化,结构与德胜口大红峪组层凝灰岩显然不同。粒度分析概率图为一段悬浮式,系数为:

Md=3.75φ(≈0.07mm)

Mz=3.77φ(≈0.065mm)

σ1=0.54

SK1=0.05

KG=0.83

平均圆度Po=1.54,属次棱角;

综合结构系数Td=9.93,属不成熟级[13,14]。

2.3黄色长石质石英砂岩

碎屑颗粒以0.15mm粒径之细粒为主,含少量粒径大于0.25mm粗砂。造岩矿物中石英占85%,长石15%(±)。长石为风化的钾长石和斜长石,部分为新鲜的条纹长石碎屑。含少量磷灰石等重矿物,出现少量变质成因的透闪石。粒度概率图为三级跳跃总体式,系数为:

Md=2.75φ(~0.15mm)

Mz=2.57φ(~0.16mm)

σ1=0.6

SK1=-0.48

KG=1.09

平均圆度Po=3.07,属于圆级;

综合结构系数Td=68.29,属于成熟阶段砂岩[13,14]。

3岩石的化学成分特征

为了查明事件沉积岩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的反应,本文通过岩石化学、稀土元素、γ-能谱、等离子光谱和硅同位素分析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

3.1岩石化学分析

黑色粉砂凝灰页岩是火山沉积事件的直接证据。元古宙的火山活动以碱性岩为特征,而K2O含量是最为敏感的化学成分。蓟县一带K2O含量为7.92%~11.93%,德胜口一带为10.26%[3],而相距4km的泰陵一带则为12.73%。任富根认为蓟县的大红峪组中包含四期火山活动产物,主要为熔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均以富钾低钠为特征[6]。据白志民等(1999)[15]研究,平谷一带是燕山地区大红峪组火山岩最集中的地方,富钾火山岩与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互层,厚度可达400m,与其中K2O含量比较,泰陵的粉砂凝灰页岩的含量也比一般的火山岩高(表2)。

表2 北京十三陵和蓟县大红峪组火山岩化学成分(wB/%)对比表

3.2稀土元素分析

关于大红峪组事件沉积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和政军等(1999)已有专文讨论[19],本文仅就十三陵泰陵一带大红峪组的三层岩石做了分析(表3)。

表3 泰陵剖面大红峪组三层岩石的稀土元素分析数据(wB/10-6)

由表3和图4可以看出:火山成因的粉砂凝灰岩稀土总量最高(∑REE=222.0×10-6),其次是角砾硅化岩(∑REE=123.2×10-6)。虽然主要造岩成分SiO2与砂岩很接近,但是砂岩含稀土总量最少(∑REE=54.2×10-6),进一步说明前二者是事件沉积,后者是正常沉积物;Eu/Eu*分别为0.62,0.64和1.07,也说明了前二者在成因上的紧密联系。从图4也可以看出,粉砂凝灰页岩和角砾硅化岩都具有明显的Eu亏损,而砂岩则不明显。

图4 泰陵大红峪组三层岩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

(1)角砾硅化岩;(2)粉砂凝灰页岩;(3)石英砂岩

3.3岩石的γ能谱分析

应用多道γ能谱仪对粉砂凝灰页岩、角砾硅化岩和砂岩进行分析,所得数据(表4)显示:Th,Ra,K和U的含量在角砾硅化岩和粉砂凝灰页岩中相对高于砂岩,这也说明前两者是有成因联系的事件沉积岩,而后者是正常沉积环境之下形成的。

表4 泰陵剖面大红峪组三层岩石γ能谱分析数据

3.4贵金属元素分析

贵金属元素分析数据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粉砂凝灰页岩中含贵金属元素相对较高,特别是187Os/186Os达到1.013。据国外研究资料,这个比值愈是接近1愈是说明与地质事件有关[18]。我们根据地质研究的资料得出与之一致的结论。

表5 泰陵剖面大红峪组三层岩石的贵金属元素分析值(wB/10-9)

3.5硅同位素(δ30Si)分析

泰陵一带大红峪组角砾硅化岩中δ30Si分析值为0.1‰,这是火山热水硅化成因的标志[7],而杨庄组、雾迷山组和高于庄组中的硅化结核δ30Si分析值为2.7‰,3.4‰和2.04‰,都大大高于大红峪组的角砾硅化岩。

杨庄组中所含的红色、绿色、黄色硅质结核是由陆源Si组成的,其中Fe3+、Fe2+也都是来自陆地,与该组地层间夹红色泥灰白云岩及砂质白云岩等近陆源沉积环境是一致的;雾迷山组的藻席状小叠层石(Pseudogymnosolen sp.)[11]是典型的潮间带标志,其硅化部分也是来自陆源Si;高于庄组的硅化核形石是由藻席叠层石破碎以后滚动形成,硅化部分也是陆源Si为主[7]。以上硅化物质都是正值较高,只有大红峪组δ30Si值为0.1‰,反映受到火山Si的影响。

值得注意事件岩层中的岩石化学分析、稀土元素分析、γ能谱分析和贵金属元素分析的相互对比;特别是K2O、∑REE、226Ra、U、187Os/186Os、Pt和Ir的对比值。①K2O含量为10%~12%。在华北元古宙沉积岩中普遍较高是一个重要特征,甚至与周边地区的火山岩层大致一致,说明了大红峪期火山喷发物的同源性;②∑REE含量较高,尤其是∑LREE高出北美标准页岩(NASC)许多倍,作者认为华北元古宙富钾富稀土沉积岩是内蒙古白云鄂博巨型稀土矿源层在大陆增生成矿作用中的一个范例(宋天锐等,2005)[16];③226Ra异常在大红峪组角砾硅化岩中出现是地震事件引发的,由此可见Rn也会异常;④Th在角砾硅化岩中异常和Ra、Rn的异常应该是一致的,代表火山-地震中普遍出现的现象;⑤187Os/186Os在黑色凝灰粉砂岩中出现是事件信息反映之一;⑥Pt、Ir在黑色凝灰粉砂岩中相对偏高则可能是碎屑重矿物含量升高引起的。

4讨论

北京十三陵元古宙大红峪组包含有地质事件的沉积物,在泰陵一带出露的角砾硅化岩是受火山Si影响和地震波冲击等事件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上部覆盖的黑色粉砂凝灰页岩是火山喷出的晶屑经过海浪淘洗而沉积的,二者之上的含长石石英砂岩属于正常滨岸沉积物(图5)。

图5 北京十三陵元古宙大红峪组事件沉积模式图

1—白云岩;2—硅化岩;3—粉砂凝灰页岩;4—砂岩;5—角砾构造;6—胶缩构造;7—交错层构造;8—基底;9—火山灰;10—火山灰降落;11—火山喷发;12—Si质;13—地震波;14—海平面;15—火山Si进入;16—地震波传入

值得指出的是,由德胜口大红峪组的层凝灰岩至山顶一带正常的白云岩、砂岩互层再至泰陵一带的角砾硅化岩+粉砂凝灰页岩+石英砂岩,在相距不到4km的范围内竟产生如此剧烈的相变,说明火山活动伴随地震对浅海区域的影响是很不均匀的。

参考文献

[1]汪长庆,肖宗正,施福美等.北京十三陵地区的震旦亚界.见: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编.中国震旦亚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32~340

[2]宋天锐,高健.北京十三陵前寒武系沉积岩.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107~112,145~146

[3]杨慧宁,须湘官,王琳.北京十三陵地区长城系大红峪组中层凝灰岩的发现.岩石矿物学杂志,1988,7(3):211~214

[4]宋天锐.北京十三陵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一套可能的地震-海啸序列.科学通报, 1988,8:609~611

[5]Song Tianrui.A probable earthquake tsunami sequence in Precambrian carbonate strata of the Ming Tombs District.Beijing.Kexue Tongbao(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8,33(15):1121~1124

[6]任富根,蓟县大红峪组火山-沉积岩系的基本特征.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7,16:91~108

[7]Song Tianrui,Ding Tiping.A new probe of application ofs ilicon isotopicδ30Si in siliceous rocks to sedimentaryfacies analysi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0,30(9):761~766

[8]和政军,宋天锐,丁孝忠等.燕山中元古代裂谷早期同沉积断裂活动及其对事件沉积的影响.古地理学报,2000,2(3):83~91

[9]赵澄林,李儒峰,周劲松.华北中新元古界油气地质与沉积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81~114

[10]宋天锐,高健.北京十三陵地区上前寒武系沉积岩中发现16亿年的藻类综状体.科学通报, 1985,10: 769~771

[11]Song Tianrui,Gao Jian.Discovery of algal filaments from sedimentary rock in Upper Precamorian(1600 Myr BP)of the Ming Tombs District,Beijing.Kexue Tongbao(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5,30(9):1227~1230

[12]宋天锐.沉积地层中的地震事件记录及其意义.见:北京大学地质系编.北京大学国际地质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212~221

[13]宋天锐.薄片中砂岩“主要结构”系数的新公式,附砂岩结构成熟度的数学分类,地质论评, 35(1):79~83

[14]Song Tianrui,Textural maturity of arenaceous rocks derived by microscopic grain size analysis in thin section In: J.P.M.Syvitski.Principles,methods,and applacation of particle size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63~173

[15]白志民,马鸿文,杨静等.北京平谷—天津蓟县一带钾质响岩岩石学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地质论评,增刊,1999,45卷:541~551

[16]宋天锐,万渝生,陈振宇.关于华北元古宙富钾、富稀土沉积岩是白云鄂博大型稀土矿床矿源层的讨论,矿床地质,2005,24(5)541~552

[17]Luck,J.M.and Allegre,G.J.The study of molybdenites through the187Re/187Os chronometer.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1982,61:291~296

[18]Luck J.M.and Allegre C.J.187 Re/187Os Systematic in meteorites and cosmichemical cousequences.Nature,1983.March,302(10):130~132

[19]Luck,J.M.and Allegre,C.J.Osimium isotopes in ophiolites.Earth and Ptanetany Science Latters,1991,107:406~415

129 评论

葳蕤9999

当前,信息融合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研究己经从低层的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转向了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等高层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从军事迅速扩展到了民用。经过20年的发展,信息融合技术己在许多民用领域取得成效。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机器人和智能仪器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战场任务与无人驾驶飞机、航天应用、目标检测与跟踪、图像分析与理解、惯性导航、模式识别等领域。信息融合的发展非常迅速,下面几个研究发展方向是值得关注的。基于Agent的信息融合在最新一期的Information Fusion是基于 Agent的信息融合的特刊。多Agent技术期望为复杂的工业应用系统、商业系统以及军事系统提供一个新的处理视角。这将会是以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Web信息融合借鉴人脑的工作原理,利用计算机对具有相似或不同特征的多源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信息视图和可综合利用的信息。信息融合技术已在生物、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融合技术为W eb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但其研究成果主要针对结构化数据。现有W eb信息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多源W eb信息检索融合。 参考文献外国书刊Waltz E,Lilnas J .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M ]. Boston: Artech House,2000. 9 - 17.A. Noureldin,A. El-Shafie,M. R. Taha. Optimizing neuron-fuzzy modules for data fusion of vehicular navigation systems using temporal cross-valid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7,20(1):49-61P. C. Lin,H. Komsuoglu,D. E.Koditschek. Sensor fusion for body state estimation in a hexapod robot with dynamical gaits.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2006,22(5): 932943Zhang,Y. and Q. Ji,Efficient Sensor Selection for Active Information Fu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CYBERNETICS,2010. 40: p. 719-728.Agaskar,A.,T. He and L. Tong,Distributed Detection of Multi-Hop Information Flows With Fusion Capacity Constrai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10. 58: p. 3373-3383.Karantzalos,K. and N. Paragios,Large-Scale Building Reconstruc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Fusion and 3-D Pri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10. 48: p. 2283-2296.陈森,徐克虎.C4ISR信息融合系统中的态势评估.火力与指挥控制,2006,31(4):5-8高方君.C3I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 33(4): 117-119李新德.多源不完善信息融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高健. DSmT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机器人地图创建中的应用: [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7.童利标,漆德宁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信息融合.安徽人民出版社Yu,W.,et al.,Distributed Consensus Filtering in Sensor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CYBERNETICS,2009. 39(6): p. 1568-1577.Khan,U.A. and J. Moura,Distributing the Kalman filter for large-scale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08. 56(10): p. 4919-4935.Jafarizadeh,S.,Fastest Distributed Consensus Problem on Fusion of Two Star Networks. Submitted. 2010.黄心汉.《信息融合》导论 [课件].华中科技大学Mark Bedworth,Jane O’ Brien Jemity. The omnibus model : A new model of data fusion. In :Proceedings of 199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Fusion. California,USA :Sunnyvale,1999. 337~345Hannah P,Starr A. Decisions in condition monitoring—An examplar for data fusion architecture. In : Proceedings of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Fusion. France : Paris,2000. 291~298Carl B Frankel,Mark D Bedworth. Cont rol,estimation and abst raction in fusion architectures : Lessions f rom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Proceedings of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Fusion. France : Paris,2000. 130~137Elisa Shahbazian Dale E,Blodgett Paul Labbé . The extended OODA model for data fusion systems. In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Fusion. Canada : 2001. 106~112Luo L C,Kay M G. Multisensor integration and fusion for intelligent machines and systems. US :Abb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5. 321~456赵小川,罗庆生与韩宝玲,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研究综述. 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08).潘泉等,信息融合理论的基该方法与进展. 自动化学报,2003(04).张伟龙,郑建彬与詹恩奇,基于信息融合的在线手写签名算法研究.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05).Dasarathy,B.V.,A special issue on agent-based information fusion. Information Fusion,2010. 11(3): p. 215-215.Dasarathy,B.V.,A special issue on agent-based information fusion. Information Fusion,2010. 11(3): p. 215-215.Das,S.,Agent-based information fusion. Information Fusion,2010. 11(3): p. 216-219.Dasarathy,B.V.,A special issue on web information fusion. Information Fusion,2008. 9(4): p. 443-443.Yao,J.,V.V. Raghavan and Z. Wu,Web information fusion. Information Fusion,2008. 9(4): p. 444-445.Yao,J.,V.V. Raghavan and Z. Wu,Web information fusion: A review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Information Fusion,2008. 9(4): p. 446-449.Dasarathy,B.V.,A Special Issue on information fusion in computer security. Information Fusion,2009. 10(4): p. 271-271.Corona,I.,et al.,Information fusion for computer security: State of the art and open issues. Information Fusion,2009. 10(4): p. 274-284.信息融合与信息安全信息概念信息现代定义。[2006年,医学信息(杂志),邓宇等].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逆维纳信息定义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逆香农信息定义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2002年

338 评论

阿囧小胖只

讲授课程本科生:学前心理学、幼儿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史、心理测量与诊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研究生:儿童心理学理论动态研究、儿童游戏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现指导研究生14名主要科研方向学前儿童创造潜能的开发、学前儿童游戏心理主要科研项目共出版著作40余部(其中,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SCI检索论文摘要1篇,重点刊物论文30余篇,外刊7篇),出版教学录像片两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6项、校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 主持的科研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幼儿创造力与社会性和谐发展的策略研究”(已结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关照研究”(进行中)主要科研成果论文类(1995年至1997年在外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日两国母亲育儿心理的对比研究”,《日本国际幼儿教育学会研究论文集》,1995.8“儿童发展加速现象研究”(1),《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论文集》,1995.9“中日两国儿童发展勾配现象的研究”,《第21回OMEP世界大会发表论文集录》,1995.8“儿童发展加速现象研究”(2),《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论文集》,1996.11“中学生食生活的教材开发”,《日本弘前大学教育实践研究集录》,1996.3(获校级科研成果奖)“青森县初高中女生食生活的现状调查”,《日本弘前大学教科教育研究纪要》1997.3“关于女子高中“间食”的授课实践研究”,《日本弘前大学教科教育研究纪要》,1997.12(获校级科研成果奖)重点刊物与CSSCI论文王小英:“国外关于游戏功能研究的新近展”,《学前教育研究》1998.1王小英:“关于游戏经验对幼儿解决问题效用的研究”,(1)《学前教育研究》1998.4王小英:“关于游戏经验对幼儿解决问题效用的研究”,(2),《学前教育研究》1998.5王小英:“日本保育内容的几种建构学说及其启示”,《教育导刊》1999.1 (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9.6全文转载)王小英,王丽娟:“个体概念早期发生探微”,《学前教育研究》,2001.3丰田弘思,米谷光弘,车文博,高健,王小英:“关于日中大学生记忆活动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探新》2001.1王小英,陈容辉:“学习障碍儿童的‘障碍’探析与鉴别”,《学前教育研究》2001.5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0.6丰田弘思,车文博,米谷光弘,高健,王小英:“关于中日大学生精制化活动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2.1王小英,郭娟:“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学前教育研究》,2003.1王小英:“学前儿童创造人格的构成与塑造”,《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2王小英:“哲学视角下儿童游戏的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王小英,杨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散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学前教育研究》,2004.9王小英,王丽娟,郭丽华:“近十年来国外游戏研究新进展”,《心理科学》,2004.5((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5.2全文转载))王小英,努尔沙拉:“从历史角度看游戏在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外国教育研究》,2004.10Wang,X.Y., Yang,Y.,Li,L .. “Research on features of divergent thinking development of childrenaged 3-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39(5-6):192-192.(SSCI)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王小英:“论发展中的学校教研工作”,《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3王小英:“无为而为的游戏活动与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4王小英,杨海燕:“4-6岁儿童未来时间认知教学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6.5(9月)王小英:“探寻儿童游戏意义的新视野”,《学前教育研究》,2006.10王小英:“日本幼儿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整合性与连续性”,《外国教育研究》,2007.2王小英,车文博:“精神分析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心理科学》2007.5王小英:“教育原点的偏离与回归:点化与润泽生命”,《学前教育研究》,2008.4王小英(通讯作者):“走进幼儿生命的教育—一场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话”,《学前教育研究》,2008.4王小英,石丽娜:“3—6岁幼儿合作学习的水平与特点”,《学前教育研究》,2008.12孙贺群,王小英:“儿童同伴合作学习的价值、机制与促进策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学前教育研究》,2009.10张宇,王小英:“20世纪以来联邦干预下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0.3王小英等:“3—6岁儿童情绪理解过程:情绪表现、归因和调节”,《心理科学》,2010.4王小英等:“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6张宇,王小英:“论中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当代教育科学》,2010.12孙贺群,王小英:“从保守走向进步:历史视野中20世纪初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孙贺群,王小英:“嬗变与走向:美国学前课程的历史转型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1.1核心期刊与省级论文王小英:“幼儿体验认知的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早期教育》,1997.8王小英:“切勿扭曲儿童人格的发展”,《幼儿教育》,1997.10王小英:“父母如何满足婴儿交际的需要”,《幼儿教育》,1997.12(《教育文摘周报》1998.1全文转载)王小英:“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幼儿教育》1998.7-8王小英:“满足儿童印象的需要”,《早期教育》1998.3王小英:“坚持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学研究》1998.1王小英:“让孩子学习乐观”,《家政与家教》1999创刊号王小英:“托起孩子,让他飞!”,《家政与家教》1999.3王小英,万垒俊:“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成因分析与鉴定”,《普教研究》2001.1王小英:“母子互动关系的建立及其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导刊》2001.3王小英:“孩子生活中的父亲”,《为了孩子》2001.4王小英,陈容辉:“学生厌学的机理与防治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5王小英:“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幼儿教育》2002.3王小英:“开发幼儿创造潜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育导刊》2002.4王小英:“父所不欲,勿施于子”,《早期教育》,2003.6(下)王小英:“让孩子扎牢生命的根”,《早期教育》,2003.12(下)王小英:“论儿童游戏与动物游戏的联系与区别”,《教育导刊》2003.12王小英:“瑞吉欧方案教学与幼儿创造潜能开发”,《幼教新视野》,2004.1王小英:“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幼教新视野》,2004.2王小英,万磊俊:“学前儿童自我的成长与扶植”,《幼教新视野》,2004.3王小英:“母-婴心理治疗系统模型述评”,《中国家庭教育》,2004.3王小英:“幼儿园教科研活动应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教育》,2004.10王小英:“父亲的教育职能与儿童的身心发展”,《幼教新视野》,2005.1王小英,杨继英:“从人才观的视角透视学前期家庭健康教育的意义”,《中国家庭教育》,2005.2王小英:“要学会敬畏生命”,《教育导刊》,2006.2王小英:“日本幼儿园教育课程研究动向”,《幼儿教育》,2006.2孙冬颖,王小英:“被忽视幼儿的行为表现及其教育对策”,《幼教新视野》,2006.2王小英,李雪艳:“论运用恰当的刺激模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教育导刊》,2006.3王小英:“心理咨询师在日本幼儿园”,《幼儿教育》,2006.5王小英,王琦:“图画书:选择有要领,阅读有诀窍”,《为了孩子》,2006.6王小英,王晓娟:“教玩具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幼儿教育》,2006.11王小英:“警惕早期教育窄化的学习倾向”,《教育导刊》,2006.12王小英:“儿童游戏乃‘无为而为’”,《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朱家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王小英:“幼儿园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教育活动的指导”,《幼教新视野》,2008.2王小英,员春蕊:“幼儿心理问题解答”,《学前教育》(家教版),2009.6王小英:“开发课程资源不容忽视的路径:幼儿合作学习”,《儿童与健康》,2010.1王小英,石丽娜:“幼儿合作学习的意义、内涵及特点”,《学前教育》,2010.1、2王小英:“合作学习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1王小英:“幼儿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2王小英:“正确认识与处理幼儿合作学习中的四个关系”,《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3王小英:“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应凸显对‘人’的关照”,《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7王小英:“关于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8王小英:“走向为学而教”,《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9著作与教材类王小英,满晶编著:《学前心理学》(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廖桂春,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课程目标与评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廖桂春,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小、中、大班课程计划与教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廖桂春,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设计》, 1999年5月韩秀英主编,王小英,吴淑范等副主编:《幼儿创造性思维训练》(上、下),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9年11月韩秀英主编,王小英,吴淑范等副主编:《儿童创造思维训练理论与实践》,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9年11月蔡珂馨主编,姚伟,王小英副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用书、家长用书),长春出版社, 2001年6月李春萍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马云鹏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5月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10月马云鹏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王小英,张明编著:《心理测量与心理诊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日]松田道雄著:《育儿百科》,王小英参译(王少丽主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9月王小英主编:《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7月韩秀珍,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方案教学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王忠民主编:《幼儿教育辞典》(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4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教师用书》(上册),(小、中、大、学前班,共4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幼儿操作材料》(上册)(小、中、大、学前班,共20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王小英著:《创造力学前课堂》(上、下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王小英主编:《新教子1000问》(上、下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年1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教师用书》(下册)(小、中、大、学前班,共4册),吉林教育出社,2005年1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幼儿操作材料》(下册)(小、中、大、学前班,共20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王小英主编:《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设计与反思》(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年10月王小英策划:《“促进幼儿创造人格有创造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实验基地研究成果集锦之一、二、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马云鹏,王小英主编:《高级教育研究法》,东北师范大学自编教材(4+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2005年11月王小英主编:《365 幼儿妈妈半小时》(上、下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马云鹏,孔凡哲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王小英著:《儿童游戏的意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王小英主编:《智力学画》(全十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5月王小英主编:《小小巧手DIY》(全五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9月崔哲、王小英、蔡珂馨主编:《自主探究创造教育》(实践篇)(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全四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5月崔哲、王小英、蔡珂馨主编:《自主探究创造教育》(理论篇),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5月王小英参编:《中国孩子必备自救手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王小英主编:《幼儿数学基础与拓展》(三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王小英、蔡珂馨主编:《主题活动与幼儿成长》(走进儿童——新课程理念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王小英主编:《幼儿安全常识操作手册》(三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车文博主编(王小英参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二卷、第三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日]高杉自子著,王小英译:《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李季湄审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蔡珂馨、王小英主编:《区域活动与幼儿成长》(走进儿童——新课程理念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鉴定成果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促进幼儿创造人格与创造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已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五”重点课题:“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已结题)国家教委基础教育中心课题:“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心理学研究”(已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幼儿创造力与社会性和谐发展的策略研究” (已结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已结题)

213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健康期刊投稿费用高吗

    看你发的是什么期刊,期刊不同,版面费也是不一样的

    lucherking18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发表健康论文

    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学生体质研究的不足。结果显示:该领域年度发表 文章 均值加减标准差为24.9±12.0,2007年以后的论文

    毕竟希兮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健康中国高血压期刊投稿

    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 。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大多数患者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病,并且血管

    阿拉丁摸神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健康论文发表

    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论文可以从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来论证。

    刘德华特首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高健发表论文

    A Study of Event Message-bearing Sedimentary Rocks of the Proterozoic Dahongyu F

    大胃王与王囡囡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