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淡美食家
《趣味经济学100问》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黄典波 轶闻趣谈 金属货币作为主货币有较长的历史。由于直接地使用金属作货币有不便之处,历史上人们将金属铸造成便于携带和交易、也便于计算的“钱”。人为铸造的“金属货币”有一个“面值”,或称为名义价值。这一点变化,使得铸币内在的某种金属含量(如黄金含量)产生了与面值不同的可能,如面值1克黄金的铸币,实际含量可能并不是1克,人们可以加入一些其他低价值的金属混合铸制,但它仍然作为1克黄金进入交易流通中。 16世纪的英国商业贸易已经很发达,玛丽女王时代铸制了一些成色不足(即价值不足)的铸币投入流通中。当时在英国很受王室看重的金融家兼商人托马斯·格雷欣发现,当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铸币同时进入流通时,人们会将足值的货币贮藏起来,或是熔化或是流通到国外,最后回到英国偿付贸易和流通的则是那些不足值的“劣币”,英国由此受到巨大损失。鉴于此,格雷欣对伊丽莎白一世建议,恢复英国铸币的足够成色,以恢复英国女王的信誉和英国商人的信誉,以免在贸易中受到不足价值铸币的“驱逐”。 经济学聊天室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花出去,或者,即使能够花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阿克洛夫在197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他本人也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是次品市场的意思。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信息时,柠檬市场会出现,低质量产品会不断驱逐高质量产品。 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因为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从而产生柠檬市场效应。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到淘汰,而劣等商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商品。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作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二手车市场模型”可以形象地解释这种现象。 假设有一个二手车市场,买车人和卖车人对汽车质量信息的掌握是不对称的。买家只能通过车的外观、介绍和简单的现场试验来验证汽车质量的信息,而这很难准确判断出车的质量好坏。因此,对于买家来说,在买下二手车之前,并不知道哪辆汽车是高质量的,他只知道市场上汽车的平均质量。假如买家知道市场里面的好车至少要卖6万元,坏车最少要卖2万元。那么,买车的人在不知道车的质量的前提下,愿意出多少钱购买他所选的车呢?所有典型的买家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出价,也就是4万元。但是,那些质量很好的二手车卖主就不愿意了,他们的汽车将会撤出这个二手车市场,市场上只留下质量低的卖家。如此反复,二手车市场上的好车将会越来越少,最终将陷入瓦解。 传统的市场竞争机制得出来的结论是“优胜劣汰”,可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并且会得出“劣币驱逐良币”的结论。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有关,较高的价格诱导出较高的质量,较低的价格导致较低的质量。“劣币驱逐良币”使得市场上出现价格决定质量的现象,因为买者无法掌握产品质量的真实信息,这就出现了低价格导致低质量的现象。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柠檬”市场无处不在。比如人才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主愿意开出的是较低的工资,这根本不能满足精英人才的需要。信贷市场也是个“柠檬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贷款人只好确定一个较高的利率,结果好企业退避三舍,资金困难甚至不想还贷的企业却蜂拥而至。认识了“柠檬”现象,在很多时候可以使我们免受其害。知识链接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创业宝贝
经济学论文发表,省级以上常见的期刊有《中国商贸》、《财经界》、《商业文化》、《新财经》、《金融经济》、《中国城市经济》等等。一般如果你自己向期刊社亲自投稿,那么审核时间会比较长,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半年多不等,而且期刊的级别越高所需的时间可能越长。你想在年底前发表文章,那你可以找专门的论文代理网站,让他们帮你投稿,因为论文代理和很多期刊社都有长期合作,通过他们投稿能让文章比较容易通过审核而且审核时间较短,一般两个月内就能发表。当然要做运营时间比较长的大网站,如论文时代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晨馨1205
凡勃伦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1857-1929)最早注意到的一个奇特现象: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价格便宜反倒卖不出去。听着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它也可以称为“炫耀性消费”,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消费的心理愿望。而该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在现代金钱社会,财富就意味着社会地位和名声,于是人们通过购买高价商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不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当然,并未所有的商品都会出现凡勃伦效应,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才行:一是该商品要能在公众场合或他人面前使用,才能达到“炫耀”的目的;二是消费者本身正在努力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或想得到他人的羡慕或尊重。和买高价商品一样,很多投资者在投资时也喜欢“高价”。无论股票、基金还是期货等投资品,越涨就越有人买。
《趣味经济学100问》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黄典波 轶闻趣谈 金属货币作为主货币有较长的历史。由于直接地使用金属作货币有不便之处,历史上人们将金属铸造成便于携
1.投稿要对路 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
好帮你了。。。不但有电邮,还有地址: 希望能对你有用。 1、北京 1-1100733《人民日报》北京市朝外金台西路2号 大地(散文、随笔、杂谈、诗)(总台)
论文投稿期刊的格式是什么?格式是最基本要求,期刊投稿对格式的要求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只要掌握了一般的格式也就基本掌握了所有学术期刊的发表格式要求了,论文发表的格式
健康中国中国好营养健康中国中国好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