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3

清水绫子
首页 > 论文发表 > 共发表15篇sci论文英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优的爱人

已采纳

不是第一作者的话,不算厉害。只能说还行。

214 评论

微微的辣

发SCI,不说分区,就是耍流氓。说发了一区SCI,不说是按照JCR分区还是中科院分区,也是耍流氓。

213 评论

雨中之苇

长期以来在水稻土微生物学和碳素转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学术成绩是:建立了研究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 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对土壤微生物进行原位研究的技术难题;发现一组未培养古菌在水田甲烷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揭示水稻光合同化碳被土壤微生物快速利用的现 象;量化了水稻光合同化碳在地上和地下部的分配规律。共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2001年以来发表SCI论文8篇,第一作者7篇,1 篇发表在美国《Science》杂志,2001年以来被SCI总引用117次,他引97次。(一)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取得突破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最活跃的成分,但长期以来土壤微生物常常被看作是一个“黑匣子”,缺乏有效研究方法是对土壤微生物深入研究的主要障碍。我们以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环境微生物研究技术的最新进展,在水稻根际微生物研究方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用16S rRNA基因等分子生物技术手段,土壤微生物学家发现土壤中99%以上微生物难以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研究,因此,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十分依赖于研究方法的 创新。2000年英国学者在《Nature》首次报道了用DNA指纹分析与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甲基氧化细菌,该方法成为原位连接土壤 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有力工具。但该方法自面世以来基本都只在实验室进行稳定同位素的富集标记,缺乏真正的“原位研究”意义,它们在原位应用碰到的最大 困难是同位素稀释和微生物种群之间的交叉标记。我们针对上述困难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通过增加脉冲标记次数解决了同位素标记不足的问题,通过设立平行的 非标记处理以效正交叉标记的影响,最终在“水稻-土壤-微生物”原位系统取得突破(图1)。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Science》杂志后得到了国际同行的 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美国微生物科学院理事(Fellow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Microbiology)、欧盟微生物学会杂志《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主编 Prosser教授指出:“学术界过去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问题没有解决,现在,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些问 题的途径”。德国马普学会的Friedrich教授也指出“Lu和Conrad跟踪了植物光合碳进入水稻根际产甲烷古菌的过程,是一项完美的RNA稳定同 位素探针研究”。(二)发现一组尚未培养的新古菌在水田甲烷生产中重要作用通过用RNA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我们发现水稻光合同化碳通过 根系分泌作用很快进入土壤,并使一组未培养古菌(暂名为RC-I)获得显著13C标记,研究揭示了这类古菌在水稻根际碳转化和甲烷生产中的关键作用。为进 一步理解RC-I古菌的生理生态特性,我们又用DNA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研究了根表面的古菌活性对H2浓度的响应,结果证实RC-I古菌在水稻根际的 CO2还原和甲烷生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并且在自然的低H2条件下特别活跃。RC-I古菌是一类尚未分离培养的产甲烷古菌,自1998年最早在意大利水稻 土被发现后,已经在全球各地的水稻土、泥炭土、湖泊沉积物和污染水体等环境中被检测到,其广泛分布性暗示它们在全球碳转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但因为 RC-I古菌非常难以分离培养,至今学术界对这类新古菌区系的生理生态特性的理解非常有限。我们分别用RNA和DNA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在原位条件下,发 现了它们在水稻根际的产甲烷功能和生理生态特性。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和《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后,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论。马普学会的Friedrich教授指出:“活跃于厌氧环境的产甲烷古菌目前还非常难以 分离和培养,Lu等(2005)用DNA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发现RC-I古菌在自然的低氢浓度下特别活跃,用RNA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他们进一步证实在 水稻根际原位环境中,RC-I古菌在利用植物来源性碳生成甲烷的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这些关于RC-I古菌的生态生理特性的重要发现为将来分离培养它们提 供了重要线索”。英国Whiteley教授评论指出:“通过对水稻进行13C-CO2脉冲标记,Lu和Conrad(2005)证明目前尚未培养的RC- I古菌能利用最新的水稻光合产物。该工作堪称是一项理想巧妙的RNA稳定同位素研究,其重要价值在于指出了RC-I古菌可能在全球甲烷排放中起重要作用 ”。Prosser教授指出:“Lu和Conrad(2005)用RNA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在水稻根际发现RC-I古菌的产甲烷功能后,又用DNA稳定同 位素探针技术在离体水稻根系辨别了不同生理型的产甲烷古菌区系,这项研究证明了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在原位研究不同生理特性微生物区系的功能上具有很大潜力 ”。(三)发现革兰阴性细菌和革兰阳性的梭菌簇在水稻根际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磷酯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 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用该方法测定了水稻光合同化碳被不同土壤微生物种群利用的规律(Lu等2004a)。水稻植株经13CO2脉冲标记后,提取根际土壤7,w7, 18:1w样品,用高精确度的GC-C-IRMS系统定量分析13C标记的磷酯脂肪酸指纹图谱。结果发现直链单不饱和脂肪酸(16:1 9)受到13C显著标记,这类脂肪酸代表革兰阴性细菌和革兰阳性的梭菌簇(Clostridia),表明这两类细菌在水稻根际碳循环中起主要作18:1 用。英国Evershed教授撰文指出:“Lu等(2004a)的研究提供了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有力证据,并清楚展示了13C标记方法在植物与土壤微 生物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四)量化了水稻光合同化碳对土壤微生物量的贡献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微生物量测定的经典方法 (氯仿熏蒸法),我们定量分析了水稻光合同化碳对土壤微生物量的贡献(Lu等2002a),结果发现光合产物向土壤微生物量快速转移的现象,并发现水稻种 植一季后植物对微生物量的贡献约占总微生物量的三分之一。该研究证明了土壤微生物活动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紧密关系,为量化水稻土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提供了理 论基础。(五)揭示了水稻光合同化碳在地上与地下不同碳库的分配规律植物光合同化碳在地上-地下部的分配规律是理解地上与地下(土壤)生 命相互作用的关键,通过对国际上常用的同位素连续标记法和脉冲标记法进行整合改进,发现水稻向土壤输入的光合产物随植物生长而减少(Lu等2002b), 但水稻光合同化碳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的贡献在水稻生长中期出现最大值 (Lu等2002a, 2004b)。该研究为全面理解水稻光合同化碳在“植物-土壤”系统不同碳库的循环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六)发现水稻根际活跃的甲烷氧化菌用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首次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对水稻根际甲烷氧化菌群落和功能的影响,发现I型甲烷氧化菌在水稻根际起主要作用,其甲烷氧化功能不受氮肥使用的影响(Qiu等2008)。(七)揭示了水稻植物残体降解过程中产甲烷古菌的动态变化及关键调控因子在厌氧培养条件下,详细比较了秸秆和根系残体的降解过程,用克隆、测序和T-RFLP指纹分析技术研究了降解过程中产甲烷古菌的动态变化以及培养温度的影 响,发现培养体系中产甲烷古菌的主要底物H2和乙酸浓度是调控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从理论上揭示了产甲烷古菌在田间条件下动态变化的机理 (Peng等2008)。

254 评论

相关问答

  • sci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篇

    sci论文15篇一区顶刊什么水平,2022年3月28日sci一区属于国际顶级期刊水平,一区刊指的是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百分之五,相当于体育界的国际冠军,

    踏雪123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sci论文发表15篇什么水平

    sci论文15篇一区顶刊什么水平,2022年3月28日sci一区属于国际顶级期刊水平,一区刊指的是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百分之五,相当于体育界的国际冠军,

    甜甜的今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共发表70万篇sci论文

    根据统计数据,在2022年,中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8.4万篇,美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1.6万篇,英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3.1万篇,德国的SCI数

    挥之不去215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15年后发表的sci论文

    这是因为她在大二的时候就和院士一起做课题,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学习的经历非常丰富,而且还加入了韩宏伟教授团队。

    咂咂咂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丹红共发表sci论文多少篇

    截至2014年底,在职职工1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3人、硕士学位的45人,大学本科38人,大专及以下17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21人、副高级

    香蕉201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