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彩彩绘
论文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纪录每一个研究员为拓展人类知识而进行的研究,所以论文写作除了有逻辑地将实验或研究去芜存菁的以文字描述之外,还得合乎学术圈的规范。每一个段落都有其目的,要将论文写好,就得文不离题的将该段落的核心描述清楚,一步一步建构出雏形。我在准备写论文的时候,有了以上的感想,其实这对于我写论文有相当大的帮助。写得差不多时,我给导师审核了一次,他修了一些我描述上比较不清楚的点,之后我整体改完后,他让我去把英语给整一整。但没想到挑修改机构也挺麻烦的,修改机构原来这么多,问了老师和朋友,获得了一些推荐,用比较便宜的价格测试了一下质量。最后我把整份论文给了Wordvice修改。 选他们的原因除了性价比高之外,因为我不喜欢编辑大幅度修改论文内容,就英语上改善就行,一些中式英语、主被动语态、各段落动词时态等等,所以剔除了另外几间。他们也指出了一些需要reference或描述不清楚的地方,提供了overall comments,整体上算是满意的。建议是先多跟导师讨论,内容都没问题了再送修,降低之后再次修改的概率跟次数,另外重复确认该论文提交单位的要求,如果是投稿,那得详细了解"作者须知"。
一般要三个月时间。1,从投稿到审稿,再到你拿到录稿通知,大概能控制在4个月左右吧。到发表就不知道要多久了,不过很多时候,加钱都能提前发表。话说这杂志要是再努几把
一个月。通常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会有反馈消息。修改稿之后编辑需要重新审核,因为有排期,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部分的期刊会在一个月内将修改稿进行再次审核。目前投稿到
文章进入审稿流程后,得到的结果无非是大修、小修、拒稿及接收四种情况。小修与接收是最好的结局(小修基本就等同于接收)。40%的论文在大修后接收。但是,相当一部分论
SCI期刊的修改意见,无非包括大修与小修。大修需要修改的内容很多,文章被接收的周期可能拖延。而小修给人的感觉即是稍加修改后即可接收。这个是相对而言,大修可以很快
找艾德思改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