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64

如颖随心
首页 > 论文发表 > 重庆抗洪期刊投稿方式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太仓站沈

已采纳

重庆今年的洪灾实在是太严重了。而当地的政府做了一些救援工作,主要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1.及时派出了求援人员对当地的积水进行了清理工作,对下水管道进行了处理。2.预拨了大量的就在资金到此次的抗洪工作当中,而且还为重灾区域提供了食物和饮水。

231 评论

影子kerry

那是1981年的大水。1981年7月13日至7月17日,整个重庆,遭遇了迄今为止建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洪灾。至今,水文部门在发布公开信息时,都还有“1981年以来最大洪峰”等用词用语习惯。那是35年前,重庆人的一段特殊记忆。、凌晨2点开始通知全市工作人员接了4天4夜电话市档案馆中,重庆市政府关于1981年重庆市抗洪救灾情况官方记载如下:我市长江、嘉陵江从7月13日开始洪水猛涨,16日长江洪峰高达193.38米,嘉陵江洪峰水位高达208.17米。重庆历史上,长江和嘉陵江洪峰高度均超此次的,有史可查的只有1870年,分别为198米和214米。而35年前这次洪水的起因,则是源自于1981年7月9—14日,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发生的罕见的大面积连续6天暴雨。官方资料显示,35年前的重庆抗洪指挥部首次得特大洪水来袭消息,是7月13日23时。清晨2时至3时,全市开始紧急通知电话各区县。当时的抗洪指挥部工作人员林振强,在办公室里整整接了4天4夜电话,全部是沿江区县,厂矿、街道,公社、部队来电询问。各街道的档案记录中显示,重庆主城大多数街道,机关单位是14日召开的紧急抗洪部署,也是在14日上午,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市进行了洪水预警。从二楼搭木板跳出去在重庆时报记者采访的10余个亲身经历者中,对那场洪水最直观的记忆,停留在7月15日,一个周三,重庆部分地方有暴雨。前重庆建工集团二建公司董事长陈道友,那天下午是从北碚人民路203工地办公室二楼窗口,搭着木板跳出去的,因为猛涨的嘉陵江水,直接淹没了办公室一楼大门。陈道友当时还不知道,那天北碚的主要街道被洪水淹没了2/3。在8月份重庆市政府的灾情通报中,北碚区排在第一位。地处化龙桥的重庆微电机厂工人苏其昌,则在回家路上看到了化龙桥街道上的古桥被洪水漫上,并淹没。但他没有停下来看,因为自己的家已经进了水,床都浮了起来,他得赶回去搬家。尽管14日下午,要涨洪水的消息已经传达开,但15日大多数重庆人都依然在工作岗位上,以至于洪水开始袭击两江水岸,很多人是奔跑着回家搬东西。前磁器口街道主任何泽军,见证了嘉陵江水从现在的磁器口码头,一直漫到现在的古镇商业街上的过程,周边的国企职工飞奔回磁器口搬家的一幕。当年24岁的水上公安局民警张明,则是饿着肚子冲上牛角沱嘉陵江边的趸船,和10多个同袍一起,随时清理上游冲下来的大树、杂物、避免趸船负重过大而翻。但随后他们也发现自己估计错了形势:水大得可怕,一度连他们自己都被困在趸船上下不来。熟悉的地方成汪洋发黄的档案中,记载了很多现在重庆人熟知的地名,在35年前被淹没的情况。譬如,磁器口,弹子石码头、化龙桥、菜园坝、重钢三厂……这些地方,现在或变成著名风景区,或变成高档住宅区,商业区。但在当时,都在一片汪洋中。磁器口古镇也被淹没了2/3。现在的古镇正街上,还留下了当时磁器口最高水位的标记,高度和现有店铺大门几乎齐平。原南岸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杨耀川,记得弹子石码头是重灾区,几乎全部被长江洪水淹没。沙坪坝档案馆化龙桥街道的档案中,则有如下记载:整个街道受灾比例1573户,受灾人口占比15.2%,街道办事处,水漫到人的膝盖深。重钢档案馆里,唯一一张记录当时长江洪水漫到厂区的照片,是描绘于李子林下面的3号高炉,4号高炉,都因洪水熄火。船上才体验到危险追寻那场35年前洪灾的记忆中,重庆时报记者惊讶的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感到害怕。陈道友是这样理解的: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市民的全部家当都不多,更重要的是,当时工友,同事之间的感情淳朴得很,互帮互助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原本应有的恐慌。苏其昌记得那天自己能够抢救出部分财物,全靠工友们的帮忙,有的甚至没说过几句话,就主动上来帮忙。何泽军说,当时的市民持有一个观点,即水不进门不搬家,对这样大的洪水心理估计不足,所以很多人是涨到家门口才意识到洪水大得可怕。但“不怕洪水”的勇敢,也滋生出了一些过于乐观的情绪。不少市民甚至做出了一些危险举动:跑到长江边、嘉陵江边去看洪水。当时的嘉陵江大桥,一度拥挤满了市民。而看到市民涌向朝天门码头时,当时的市中区做出一个紧急决定:除了继续用广播喇叭劝开群众外,干脆用麻绳把到朝天门、储奇门码头的去路,全部封闭。张明就在趸船上,看到了不少市民跑到江边看洪水,自己从心里感到着急。而在趸船上的他,最能感受那场特大洪水的恐怖:整个船都是摇摇晃晃,随时可能被洪峰卷走,10多个公安干警没有一个敢睡觉,打盹也是穿着“水背心”坐着,随时准备跳水。全城总动员35年前的市政府通报中,曾有这样的总结:整个洪灾期间,全市受灾人数22万多,工厂被淹419个,商店580个,学校71所,也出现了部分人员伤亡……这些数据,其实已经在所有重庆人的努力下,被降低到了最小。35年前的那场洪水,让整个重庆城经历的是一次全民救灾的总动员。很多英雄事迹,或湮没或尘封,一些部队的番号甚至都已经变更多年。重庆市政府在当年8月份的总结中提到,全市驻渝部队6000多名指战员参加抗洪抢险,市公安局每天保证3000余警力保证群众安全。在菜园坝,几栋老房子因密度过大,连橡皮艇都无法靠近营救受困市民,当时的82329部队5连,是用轮胎绑上木头靠过去。7月15日,北泉水文站旁边的电杆都被淹,随时有和主城失去联系的危险——当时的690工厂技术部,是冒着洪水抄小道送去发电机,保证电讯不中断。那几天,整个重庆公交部门无一人休假。仅仅7月15日下午,市中区的主要干线就增开60多班,尤其是在市中区到北碚这条线路上,采取的是从山洞、青木关绕行的方式。弹子石的重庆卷烟厂,在二楼被淹的情况下,从14日至16日三楼车间居然还在冒险生产——因为停产一天要给国家造成数十万损失。7月16日晚最高洪峰过境后,逐渐画上句号。全市的自来水,在7月18日就全部恢复供应,随之而来则是灾后重建工作。陈道友说,除了政府机关、部队官兵外,其实单位工会在那次洪灾中发挥的作用也很巨大,因为洪灾后的慰问、救助等工作,是靠工会人员挨家挨户走访完成。何泽军记得很清楚,7月18日洪水退后,磁器口街道上布满了足有半米厚的淤泥,时值夏天,臭不可闻,是部队官兵赶过来,在口罩等缺乏的情况下,一铲铲的清除掉。磁器口1981年抗洪纪念碑那场洪水给重庆留下了什么?滨江路的标高有了参照在重庆28中里,现在还保留有一块抗洪纪念碑,记录的是1981年洪水淹没学校操场时的最高水位:182米。35年前那场特大洪水的影响,至今我们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譬如,重庆滨江路的防洪作用建设标准,灾后救助方式,乃至水上公安局的专业培训。现任重庆历史名城专委会秘书长吴涛记得,洪水漫到大溪沟,一号桥,直接造成了当时的交通阻塞。所以,重庆第一条滨江路长滨路,就是参考的当时洪峰标准建造。同样情况,也出现沙滨路的建设中。何泽军也说,大约在1999年开建的沙滨路牛角沱至石门段,也参考了1981年洪水标高,起到防洪作用。沙坪坝迈瑞城投公司董事长漆小强告诉直记者,正在施工的沙滨路磁井段,其防洪护岸就采用50年一遇洪水位标高,而1981年重庆那场特大洪水,就是重要参考指标。有了宝贵的救灾和海事经验至今依然在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工作张明回忆道,1981年大水后,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总结经验时,大家讨论出如下几点:1、设备落后,当时冲上趸船的10多名水上分局民警,和外界的主要联系只有1部步话机,2、全水上分局只有一条巡逻艇,而且人手严重不足,保证群众安全力量有限;3、在气象,水文,培训上专业知识缺乏。他说,后来1984年、1986年都有几次大水,大家救灾时就有经验了许多,尤其是在气象,水文知识上,培训的力度更大,大水来时更为冷静。市海事局副局长司太生说,1981年洪水对重庆的影响,不会再重现。因为长江上游已经有水电枢纽,城市已有防洪堤坝。2012年洪水再袭重庆时,重庆海事局就根据1981年的经验,在长江航道实施了禁航等措施,所以当时重庆无一人死亡。

173 评论

小蟠桃儿

在我个人汛期到来时候,久经干旱川渝地区,应该及时做好气象预警工作。如果当地在干旱过程中,出现了严重裂缝山体、田地和水库,应该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在汛期到来之前,对裂缝进行填补,减少雨水灌入发生劈裂情况。

国家防总针对四川、重庆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这种旱涝急转形势,使得灾害发生可能性更大,一旦发生汛情,所带来灾害和损失也会更为广泛严重。想要在雨季到来时候,顺利平安度过,就需要做好下面这两个工作,以期平安度过汛期。

科技的发展,为气象信息预报,提供了有利条件。当下的气象部门,可以在极端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及时面向社会群众发出预警信息。预警信息越准确,所能够避免灾害和损失,也就能够大幅减小。

长期经历干旱川渝地区群众,一旦接到暴雨预警信息,就应该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险情。面对险情时候,个人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不做以身犯险事情。

不管预警信息是否发出,作为长久经历干旱地区,也应该做好在旱情缓解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面对干裂严重区域,可以在水源紧张程度缓解后,先行用小水流湿润,以填补干旱过程中,所形成裂缝。

除此之外一些干旱开裂山体,在雨季应该加强监测,一旦发现险情,就要及时上报当地管理人员,并组织疏散群众,全力保障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

面对可能到来汛情,当地管理人员,应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并号召所有群众一起努力,将灾害发生可能,及发生后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

84 评论

土豆炒洋芋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组织防汛抗旱工作,防御和减轻洪涝干旱灾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防汛抗旱活动及其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防汛抗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第四条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抗旱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第五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抗旱工作,将防汛抗旱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汛抗旱的需要,设立防汛抗旱专项资金,用于防汛抗旱工程设施建设、水文报讯等工作。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汛抗旱设施和依法参与防汛抗旱与抢险救灾工作的义务。第七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第二章防汛抗旱职责第八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有防汛抗旱任务的部门、当地驻军、武装警察部队负责人组成。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旱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协调,拟订本行政区域防汛抗旱政策、法规和制度,组织制订防汛抗旱规划、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防御洪水方案、组织防汛抗旱知识与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等。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第九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要求,共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其他部门和单位,应当确定防汛抗旱机构,负责做好本行业和本单位的防汛抗旱工作。第十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领导下,负责本辖区防汛抗旱与抢险救灾的具体工作,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对本地区小型水库、山塘、堤防、水闸、堰坝和抗旱供水等设施的检查,落实安全措施,编制执行防汛抗旱预案,配合开展农村住房防灾能力调查,组织群众转移和安置,统计、核实、上报灾情等。防汛抗旱任务较重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防汛抗旱机构,具体负责防汛抗旱工作。第十一条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开展防汛抗旱与抢险救灾的具体工作,开展防汛抗旱知识宣传,传达转移、避灾等信息,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协助统计灾情、发放救灾物资等。第十二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与成员单位、下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有防汛抗旱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订立防汛抗旱责任书,确定防汛抗旱责任人。第三章防汛抗旱准备第十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抗旱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备案。第十四条编制防汛抗旱规划应当充分考虑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情况、洪旱规律和特点、防汛抗旱能力等,并与上一级的防汛抗旱规划相协调。第十五条防汛抗旱规划应当包括组织体系建设、应急工程体系和设施建设、物资和技术储备、抢险队伍和服务组织建设、监测网络建设以及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第十六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备案。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成员单位应当根据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备案。有防汛抗旱任务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编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报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水库、水电站、电灌站、堤防、水闸、堰坝等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当编制应急预案,报有管辖权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

236 评论

梦中天空

针对重庆的此次洪灾,当地政府做的救援工作如下: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2.8万人,大型救援设备3400余台(套)全力以赴参加到抗洪抢险一线工作。 重庆已提前安排预拨1980万元救灾资金,并紧急调运9.4万件救灾物资及大量饮用水、方便食品等支援灾区。各受灾区县采取搭建帐篷、腾出教室和公房、组织投亲靠友等多种方式做好受灾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及时向灾民发放棉被、衣物、面包、牛奶、矿泉水等救灾物资,确保了受灾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重庆市应急局15个工作组也分别在合川、潼南、铜梁、永川、江津、北碚等地核查灾情,指导做好生活保障、社会动员、志愿捐助、环卫消杀、灾害评估等工作,迅速恢复受灾群众生产生活。

345 评论

老太婆心态好

洪灾来的时候首先先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财产乃是身外之物,其次做好抗洪的准备。

278 评论

沐小宁橙紫儿

洪灾来临。我们应该听从各级政府部门的指挥,有序撤离危险区域。尽可能保障个人和财产的安全。

295 评论

怀念橡皮筋

在乘坐电车的时候,一定要听从驾驶员指挥,遇到山洪灾害第一时间一定要跑,不要再返回来。要定期的对山体进行紧急排查,然后要进行演练。

347 评论

相关问答

  • 重庆抗洪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入汛以来,南方多地暴雨频发、洪水汹涌、防汛告急。 从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成为2007年开展暴雨预警业务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

    肥仔美金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重庆抗洪期刊官网投稿格式

    入汛以来,南方多地暴雨频发、洪水汹涌、防汛告急。 从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40天发布暴雨预警,成为2007年开展暴雨预警业务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

    摄氏三十八度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重庆抗洪期刊投稿邮箱

    防洪并不仅仅是堵就可以做到的,毕竟从古到今都有一句老话:“堵不如疏”。三峡大坝此次开三孔进行泄洪,通过人工干预洪水流量的方式,一来减轻了上流的洪水压力,二来同时

    易买易得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重庆抗洪期刊投稿要求高吗

    中国防汛抗旱》属于国家级,但不是核心期刊。 期刊CN号 11-5587/TV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水利学会 周期: 双月ISSN

    无痕之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重庆抗洪期刊投稿方式

    重庆今年的洪灾实在是太严重了。而当地的政府做了一些救援工作,主要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1.及时派出了求援人员对当地的积水进行了清理工作,对下水管道进行了处理。2.

    如颖随心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