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8

大宝想小宝
首页 > 论文发表 > 林业档案专业论文发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ndyfloss365

已采纳

档案专业的核心期刊,启创论文资源网可以安排推荐发表,欢迎咨询,百度一下即可找到主页。

108 评论

我是一只喵

看你发的是什么期刊,还

有就是文章写的怎么样。

185 评论

半调子810

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林业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林业鼠害防治技术

摘要:鼠类由于对林业的生存生长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鼠类危害林木的现象比较严重,鼠害是林中一大自然灾害,它主要啃食树干、枝叶、果实、种子危害林木,林木鼠害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林果业和林业生态工程的战略实施。文章提出了几种鼠害防治方法及提高鼠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林业 鼠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由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郁闭度低,生物品种单一,生态环境恶化,抗有害生物侵染能力弱,加上人类活动造成的干忧和破坏活动,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鼠类天敌种群数量下降,森林害鼠种群数量上升,森林面临着严重威胁。因此,森林鼠害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一、鼠害成因

1、鼠类自身特性

由于鼠类具有体型小,环境适应能力强,食性杂,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在不同的森林环境中都能迅速生长繁殖,致使林业鼠害现象发生。

2、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社会发展程序中,有些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促使鼠害发生。例如大量捕杀鼠类天敌,致使食物链失去平衡,鼠类繁衍速度增快。另外,在林业建设中,人工林结构设计不合理,树种单一,也容易遭受鼠害的侵袭。在长期的鼠害防治过程中,有些地方一直是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剂,这样就导致鼠类产生抗药性,不利于鼠害防治。而更多的地方是由于经验技术和资金欠缺,不能很好地对鼠害进行及时有效的长期防治。

3、其他原因

近年来出现全球性暖冬现象,冬天不冷,且干旱,有利于森林鼠类存活和繁殖,致使森林鼠害发生数量多、种群积累快。天然次生林和人工幼林占有比例过大,完全郁闭的林分布较少,多数林生态系统较脆弱,为森林鼠类提供较充足的阳光、食物、栖息地。首先,次生林和人工幼林年龄低,平均郁闭度较低,林内阳光较充足,适于鼠类生存,这是森林鼠类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其次,次生林和人工幼林林种单一,次生林以大面积的纯林为主,主要是落叶松、云杉、白桦三种,适合哪种林木,哪种林木就是一大片,品种的单一化,给喜食某一种林木的害鼠,提供了大量集中的场所,这是森林害鼠危害程度加重的原因;再次,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幼林内,由于人类的活动,如放牧、捕食林鼠天敌等,使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系统内林鼠天敌种群数量下降,从而造成林鼠种群数量上升。

二、鼠害发生规律

林鼠种群数量,在针叶林内多于阔叶林内,森林鼠害主要危害针叶林,对于阔叶树危害则少见。按林木受害情况来划分主要林鼠取食林木顺序: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红松,灌木。

1、人工幼林多于天然次生林

原始红松林内阴冷、潮溼、地被物稀少,不利于地栖鼠类生存。由于有大量林木种子,所以树栖鼠类一花鼠和松鼠适宜生存。天然次生林混有各种林分,所以地栖鼠和树栖鼠都有踪迹。人工幼林内郁闭度低,阳光充足,幼树韧皮部汁液多,地栖鼠类数量占绝对优势,由于人工幼林内没有林木种子,所以花鼠和松鼠就没有。

2、林鼠种群数量,郁闭度低林分多于郁闭度高林

多数鼠类喜欢栖息在阳光较充足的林分。棕背平主要生活在阳坡造林地内,红背平主要生活在地势平缓的造林地内;在天然次生林内,如果是疏林地,有成片的落叶松或云杉幼树,也会有一定数量的棕背平和红背平;如果林地内阔叶树占绝对优势,或完全郁闭,则少见鼠类。

三、危害型别及发生等级划分

危害型别根据林业害鼠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即地上危害类和地下危害类。

1、地上危害类

该类害鼠生活在地上或地下而危害只在地上,主要啃食树干及幼树的嫩枝、嫩叶、盗食林木种实。

2、地下危害类

该类害鼠主要是指高原鼢鼠,生活、危害皆在地下,主要分布在退耕还林区和天然林区,危害木本植物的根系,导致苗木死亡。受危害树种有油松、落叶松、沙棘、柠条、杏、桃、沙枣以及其他多种经济林树种。

四、鼠害防治技术措施

1、预防措施

1. 1、造林设计

在造林设计时,应合理搭配树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各种针叶树、阔叶树和灌木树种,实行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灌灌混交,避免营造单一的纯林。要通过优化林分及树种结构,实行合理密植,利用灌木和次生林木的发达根系阻止地下害鼠活动。

1. 2、造林地预防处理

造林前应对造林地进行预防性处理。一是降低害鼠的种群数量,如果造林地内的害鼠数量过高,应先进行灭鼠,鼠口密度降低后再进行造林;二是在造林前要结合鱼鳞坑整地进行深翻,以破坏鼠类的洞道;三是改善林地卫生条件,要将造林地内的枝娅、梢头、倒木等杂物清理干净,破坏害鼠的栖息环境。造林前整地时不要将灌木连根清除,原有灌木根系

一旦破坏,地下鼠便会很快侵入造林地危害苗木。对地下鼠活动频繁的地块,要挖掘防鼠阻隔沟,沟壁应垂直地面,以破坏励鼠的洞道。

1.3、造林苗木处理

造林之前,要对苗木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技术措施。可用驱避剂、多效抗旱驱鼠剂等对苗木进行涂干或蘸根,实施预防性处理。林木保护剂防治是对造林苗木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该项措施无毒杀作用,可保护多种林木不被害鼠啃咬,对主要造林树种、经济林树种和林木种了等防护效能显著,持效期长,操作简便易行。目前常用的有多效抗旱驱鼠剂、P-1拒避剂等。

1. 4、林地抚育管理

造林后至树木中幼龄阶段应加强抚育管理,减少害鼠造成的危害。对于地上类害鼠,在抚育伐时要搞好林内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林内的灌木和藤蔓植物,破坏害鼠栖息场所,减少其活动空问和食物储备。同时,控制抚育伐及修枝强度,促进中幼龄林早日有仔闭成林。

在害鼠数量较高的年份,可在林内定点堆积采伐剩余物如树头、枝丫及灌木枝条等,为害鼠过冬提供应急食物,以减轻其对林木的危害。

2、物理防治

对于地下鼠可用地箭、弓形夹、灭鼠弹和灭鼠雷等物理器械进行防治。对于地上鼠可设定鼠类“诱捕阱”、鼠类诱捕器等环保型捕鼠工具灭鼠;在树干基部可套置塑料、金属等套管进行防护,或在树干基部涂白、涂抹泥沙或捆扎芦苇、干草把、塑料布等物;也可用粗沙***10 ~3000环口乳漆混合后涂刷基部,或用其他物质形成驱避剂防护层,阻挡害鼠直接接触树木而防止啃咬。其中,塑料套管防护法是用硬质塑料管域其他现成材料,如去掉底部和近口较细部位的泉水瓶套住树的基部,正规套管用塑料压模制成,可分为两瓣,管的粗细以与树干保持3 ~5cm的空隙为宜。塑料布套筒防护法是用塑料布卷成筒,围在树的基部***筒内也可填充树叶、土等***应用时,要使塑料筒的基部与地面接触紧密或埋于土中。

3、生物防治

3. 1、生殖不育技术防治

应用鼠类不育剂防治是通过药剂投饵来降低雌、雄害鼠的生育能力,使害鼠种群长期保持在低鼠口密度状态,以降低危害程度。鼠类不育剂对环境无污染,对天敌动物安全,适用于大面积防治,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有贝奥类雄性不育灭鼠剂和植物性不育剂。

3. 2、天敌保护与利用

林业害鼠天敌种类很多,包括鸟类中的猫头鹰、莺、集,爬行类中的蛇,哺乳类中的黄勋、青勋、银勋,狐狸等。对害鼠天敌要加大保护力度,一是实行封山育林,保护天敌的生存环境;二是禁捕、禁猎鼠类天敌;三是在人工林内垒积石堆或枝柴、草堆等招引鼬科动物;四是在人工林缘或林中空地,保留较大的阔叶树或悬挂招引杆以及安放带有天然树洞的木

段,以利于食鼠鸟类的栖息和繁衍。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人工饲养害鼠的天敌并投放到林地,人为提高天敌种群数量,以达到长期有效压制害鼠种群密度的目的。

3.3、化学药物灭鼠

在预防措施和其他防治措施不能有效控制害鼠的情况下,可采取化学药物灭鼠。为避免化学药剂造成人畜中毒、杀伤天敌、环境污染等问题,应选择无二次中毒的杀鼠剂,并以小包装******5 ~10g***袋施药,必要时可配合毒饵保护器泡括毒饵保护瓶、罐、桶等。

“毒饵保护器”俗称“毒饵站”***是指允许害鼠白由进入并取食,而其他非靶动物不能进入的一种能盛放毒饵的容器。应用毒饵保护器投饵灭鼠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饵点少,省药、省工,易操作;二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天敌;三是保护毒饵不变质,可常年投饵,适用于所有地上鼠防治。“毒饵保护器”可用塑料瓶或竹筒加工而成,只要能使鼠类自由进入即可;使用时将配制好的毒饵直接或用小纸袋封装后,放入毒饵保护器内,并使其开口尽量向下倾斜。一般每亩地使用毒饵保护器1个,每个毒饵保护器放置毒饵150克左右,并根据害鼠取食情况补充毒饵。各地根据鼠情适当增减毒饵保护器数量,并在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广使用。

结语:

林业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重点发展专案,保护森林健康持续的发展,不仅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相应的林木资源。因此,对于破坏林业发展的鼠害现象,一定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为方针,大力发展鼠类天敌的数量,尽量在不影响森林物种正常生存环境的情况下,消灭鼠患,保护林业。

参考文献:

[1] 侯坤龙,来建华.森林鼠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吉林林业科技,1991.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林业技术论文

208 评论

suki子雅

1936-1937年 安徽大学农艺系学生.1937-1938年 武汉大学农艺系学生.1941年 毕业于中央大学森林系.1941-1943年 任岷县甘肃水利林牧公司技术员,兼岷县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教员.1943-1947年 任中央农林部林业司科员.1947-1950年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学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50-1956年 任中央林垦部、林业部森林经理司经理科科长,调查设计局工程师、研究设计科科长.1956-1971年 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经营、森林经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1972-1977年 在河北省兴隆县林业局任技术员.1977-1983年 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所森林经理研究室主任,1983年兼任中国林学会理事、森林经理学会副理事长. 黄中立回国后,先在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任科长、工程师。1956年调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任森林经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木材需求量猛增,作为木材材积的计量标准——原木材积表的编制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黄中立先从研究祖国遗产着手,于1952年发表了《龙泉码价与杉木材积的关系——武汉市鹦鹉州杉木材积调查报告》,对龙泉码价作了多方考证和通过实际量测数据,揭示了各项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并拟合了码价与眉围、码价与材积的数学关系式,这是研究祖国测树学宝贵遗产的一篇重要文章。同年,他以苏联国家标准《原木材积表》为蓝本,改编成为我国第一个《全国通用原木材积表》,由林业部颁布实施,以解决工作亟需。1957年他编著的《原木材积表制法及原理》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叙述了原木材积表的组成部分,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编表公式选择,为进一步研究编制我国原木材积表提供了技术、理论基础。1960年对《全国通用原木材积表》进行全面修订后,1961年由林业部正式定名为LYB108-61《原木材积表》。此表适用于杉原木以外的所有原木材积计量,并且统一了我国木材材积计量标准,有利于木材生产和消费,一直被沿用至1976年。1958 年由他主持,根据杉原木实测材积编制了林标LY104-60 《杉原木材积表》,1960年由林业部颁布实施。上述两表很好地完成了当时亟待解决的原木材积计量标准的任务,也为以后一系列材积表标准编制工作积累了经验,从而奠定了我国木材计量标准化的基础。他在这一时期所写的《森林更新标准》、《西南复层林生长研究报告》等文章,对生产和科研都具有指导作用。他在“文革”下放期间,即使身处逆境,仍未放弃研究工作,研制成功显微测树仪。该仪器能灵敏地测定速生树种短期径向生长量,具有测定方法简单、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60年代中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受林业部的委托,为即将开发的大兴安岭林区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组织了考察队,黄中立担任副队长,并兼测树组组长。在他指导的一个经营林场森林经理调查工作中,首次作了森林分层抽样调查方法的试点,在清查森林资源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在他所撰写的总结汇报中,对合理利用和恢复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提出了多项建议。他提出的三项研究报告,获1964年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1965年这些建议被林业部调查规划局“大兴安岭林区(考察区)开发建设规划方案”所采纳。在这一时期,他还肩负多项科研任务,“中国森林资源分析”便是其中之一。他经过深入各主要林区考察,并结合多方收集和多年积累的资料数据,撰写了《中国森林资源分析》的研究报告,对中国森林资源发展及现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比作了分析论证,指出了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可采资源急剧下降的趋势,对中国森林资源枯竭的预兆形势,最早敲响了警钟,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关于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研究。黄中立是反对当时有人提出的“大砍大造”和“大面积皆伐”,而主张森林永续利用的林业专家之一。他极力主张建设好现有林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证更新和提高森林生产力,是森林经营的根本出路。他后来的很多论文、文章如《谈谈林业现代化》、《管窥森林永续经营的新发展》、《森林更新标准》、《森林经理应系统求实》、《森林经理中电算应用》、《林业投资评价小议》等,都体现了这一主导思想。为了提高林业特别是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水平,黄中立早在60年代就对林业技术档案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于1980 年出版了《林业专业档案》一书。他在书中指出,林业的经营必须建立档案制度,并要用动态的观点来对待档案。他认为只有提高各级林业单位特别是林场、林业局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并很可能为中国林业发展闯出一条路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应是增加森林资源的重要对策。这些观点至今仍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充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书中重点探讨了林场经营档案和森林资源档案的技术内容和管理。对林场经营档案的主体即小班经营卡片的各种类型作了比较,提出了小班卡片的设计原理、检索方法和应用。对森林资源档案卡片也做了精心设计。就技术内容来说,代表了当时中国在林业上推行的技术档案的先进水平。同时,他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指出了森林资源管理现代化的前景,必然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建立数据库,富有远见地为森林经理的课题研究指出了技术方向。黄中立在河北省兴隆县林业局工作期间,主动承担了全县森林资源清查总指挥工作。领导了县一类资源清查和8个国营林场的二类资源清查。为了弄清雾灵山的森林植物群落分布情况和森林经营状况,他完成了横贯雾灵山北坡的考察。通过这次艰苦的考察,初步摸清了这一地区的森林地带性分布规律、林分生长特点。他在报告中作了林木生物学特性、生态、经济效益等各种分析,提出雾灵山阴坡最适宜由云杉更替的结论,为这一地区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森林经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木材,中国究竟有多少可供采伐的森林资源?过去没有留下任何数据和资料。针对这一情况,同时考虑到中国大面积的原始森林都分布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等实际情况,黄中立向林业部领导建议,提出采用航空调查森林资源。这一科学方法,效率高,进度快,省人力。他的建议很快被林业部采纳。1953 年6月林业部成立森林航测队,立即在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进行了航测和森林调查试点。黄中立亲自参加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短短几个月内就查清了这个林业局的森林资源,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精度符合要求,并编制了像片平面图和林相图。这是中国利用航空测量清查森林资源的成功尝试。以后,他又作为中国林业专家参加了苏联援华重点项目的林业航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早在60年代初,黄中立在我国森林调查数据计算尚处于算盘和手摇计算机的情况下,就指出森林经理处理资料要走机械化和自动化道路;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国情和可能的订货渠道,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推荐订购了一套穿孔卡计算机。这是中国林业上应用电算的开端。1978 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恢复建制,他继续担任森林经理研究室主任,立即成立了林业遥感组,开展了地物光谱特性的研究、遥感在森林调查和林业区划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购置了图象处理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增添了有关专业人员,培养了三名硕士研究生,开展了林业遥感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国开展林业遥感技术研究的开拓者。

110 评论

相关问答

  • 发表档案专业论文ppt

    科技文论文参考(鄢波老师)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科技文论文参考(鄢波老师) 研究生作业-开题报告 答辩人员开题报告文本 园林毕业设计.ppt 西南

    奈奈小妖精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发表档案专业论文app

    查询档案收费200元,下了订单就不能退款了。

    老王0987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省级档案专业期刊

    别说是核心期刊,就是一般期刊,都几乎没有不收版面费的,而且核心期刊很多还要收审稿费,中国雷达,这个期刊,不收版面费,而且给稿费,

    伪文艺的姑娘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档案专业论文发表网站

    文献资料或是相关资料可以在相关论文数据库中找到。具体数据在国家统计官网,相关专业网站可以找到,希望可以帮到你。

    钱川同学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档案专业论文找谁发表

    找到你需要的期刊,然后联系出版社就好,现在的选择挺多的,普通的到高级的就看你自己的意愿,汉斯出版社的那种开源的也行,对大学生还便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豪门小慧子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