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8

刘阿奔好运来
首页 > 论文发表 > 唐凤珠发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蔓陀花主

已采纳

一届领导机构1980年4月29—5月2日在石家庄市召开中国美协河北分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理事71人,常务理事17人。推选主席田辛甫,副主席王怀骐、齐捷、费正、赵信芳、鲁艾、韩羽、钟志宏(1981年增补),秘书长鲁艾(后负责省画院工作则不再兼任),副秘书长钟志宏(后为副主席兼任秘书长)。二届领导机构1986年12月22—24日召开中国美协河北分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理事110人,常务理事19人。推选主席王怀骐,副主席全祝明,李明久、辛鹤江、南运生、钟志宏、赵贵德、唐秀菊、韩喜增、李丰田,秘书长唐秀菊(1992年后退休不再兼任),副秘书长李丰田(后兼任秘书长)江枫、全祝明。三届领导机构1997年12月25—27日召开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理事78人,常务理事25人。推选主席赵贵德,副主席李丰田、李明久、李彦鹏、祁海峰、南运生、徐福厚、梁占岩、韩喜增,秘书长祁海峰,副秘书长刘克仁、吉瑞森、张占锁、张建斌、娄群儒、曹宝泉。四届领导机构名誉主席:韩羽 王怀骐 王加林 赵贵德主席:祁海峰副主席:白云乡、钱宗飞、李向明、陈承齐、徐福厚、黄耿辛、王继平、曹宝泉、张静伯、张国君为秘书长:祁海峰副秘书长:吉瑞森、李小军、张占锁、段朝林、颜景龙、冀少峰为副秘书长理事82人,常务理事27人。四届领导简介名誉主席韩羽,(1931.2—)中国著名画家、评论家、漫画家。山东聊城人。1948年后从事美术创作。建国后,历任《邯郸农民报》、河北省美术工作室、《河北画报》、河北工艺美术学校编辑、河北工艺美术学校教员,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美协第五届理事和河北分会副主席、名誉主席,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1986年被评为河北省文化系统一等功 。现为河北画院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顾问。 曾担任动画片《三个和尚》人物造型设计。作品《大街上的龙》1980年获全国忆籍封面设计优秀作品奖。《离婚》插图1981年获全国插图优秀作品奖。《武松打虎》获第十一届布尔诺国际实用美术展览会铜牌奖。曾获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封面设计优秀奖,全国插图优秀奖,布尔诺国际实用美术展铜奖。设计人物造型动画片《三个和尚》、《超级肥皂》获文化部奖,首届电影金鸡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麦丹国际儿童电影节银奖等。韩羽是我国当代老一辈艺术家。1948年起先后从事美术编辑、美术教学工作。现为河北画院一级美术师。擅长戏剧人物。黄苗子称:韩羽画如其人,土头土脑,似土而雅,土极而洋到了家。具有浓厚的现代感……他是中国当代漫画大家,著名杂文家,又因此使其国画内蕴丰厚,语言独特。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协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顾问。出版有《韩羽画集》、《中国漫画书系、韩羽卷》、《闲话闲画集》、《陈茶新酒集》、《杂烩集》、《韩羽小品》等。 王怀骐,1939年7月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蒋兆和工作室。1965年起就职于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北省艺术学校、河北省美术工作室、河北画院。从事美术编辑、美术教学、美术创作、美术组织工作及河北画院的创建和画院的体制建设工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馆协会主席、河北画院院长、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美展评委、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第七届到第九届委员。现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1990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991年在日本上田市、郡山市举办个人画展。1997年在日本长野市举办个人画展。2010年9月12日在石家庄市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的,终年72岁。 王加林,1945年出生,河北丰润人,原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唐山陶瓷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加林先生爱好广泛,多才多艺,除了书法与绘画之外,他的摄影艺术造诣颇深,先后出版了《秋色赋》、《白石山风光》、《山水情》等著作。他还注重文学的锤炼,擅写诗歌、散文,以其文学底蕴,滋养笔墨,达到书画与文学的互补,相得益彰,和谐共进。先后出版过《诗百首》、《感悟生活》等著作。 赵贵德(满族),1937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画马,以马为载体的中国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并获奖:作品《激流》《春潮》《大风歌》《神骏图》曾分别入选第六届、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美展,和百年中国画大展,作品《叼羊》获亚运会体育美展银牌并和《速写探求》专著分别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政府最高奖)。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都有作品收藏。《美术》、《国画家》、《江苏画刊》、《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等全国性报刊都从不同学术角度对赵贵德的艺术成就做过专题介绍。赵贵德画马的艺术道路,是从史观上开拓的一条进步道路。他画的马和历史上韩干的马不同,与李公麟的马有别,同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马迥异。他是针对当代中国文化精神和时代的美学结构,选择的一条讲究语言表达的神韵,讲究形式感,讲究精神内涵,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创新道路。 主席兼秘书长祁海峰,1964年生于河北省武安,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曾参加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2008年和谐盛世——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当代中国画百家作品邀请展,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水墨百家展,2007年全国中国画展,际会中原——全国著名画家作品邀请展等大型展览。先后在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广东楼兰艺术馆、北京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祁海峰水墨作品集》、《祁海峰水墨专辑》、《祁海峰彩墨专辑》、《西藏风情——祁海峰水墨作品集》、《风声——海峰水墨》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有关机构及友人收藏。 副主席白云乡,1956年生,河北馆陶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留校任教。现为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北省文史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学部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擅长山水画,所作太行大坡系列作品,注重山水精神的营构与表现,画风庄重严谨、朴厚雄浑。《铜墙铁壁》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第六届全国美展”,被评为优秀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被选为中国美术馆优秀藏品赴日本展出。获河北省首届文艺振兴奖、荣立三等功。《高山仰止》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展”。《野调无腔》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98国际美术年?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由台湾山美术馆收藏。获河北省第八届文艺振兴奖。《风雨千年》入选由美国培地斯特瑞安艺术基金会、加拿大东方艺术协助与发展中心、日本神川株式会社联合举办的“华夏之魂——长城颂国际美术大展”,获唯一金牌奖。《朔野长风》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三百家展”,获银牌奖。《岁月无声》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美展 ”,获铜牌奖。《静山如太古》2004.8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第十届全国美展,获铜牌奖。 2004年 8月,被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会授予黄宾虹奖。《故园热土》2009年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乡关何处》入选2005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其作品和业绩先后在《美术》、《美术观察》、《美术研究》、《国画家》等专业刊物发表和介绍。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家——白云乡》、《太行真境——白云乡山水画》、《从传统走来白云乡解析荆浩》、《 白云乡艺术与生活 》、《当代中国画家研究丛书——白云乡》、《白云乡写意山水》等专集。 钱宗飞,1953年8月生,河北省阳原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家口市文联副主席,张家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民兵史画长卷》(局部)合作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2004年《潮-2004》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9年《天际一横》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2008年《七月流火》入选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李向明,中国美协会员,河北美协副主席;邯郸美协主席;一级美术师。代表作有《文化生存与自然》(中国美术馆藏)、《览尽风花雪月》(台湾中环美术馆藏)等。作品参加历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多届全国美展及多次国际艺术展;出版书籍8部。 陈承齐,1964年生,浙江青田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石家庄市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参加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奖,多次参加国外举办的美术展览,在法国国家美术协会举办的“两千年画展”中获得外国艺术家荣誉奖。 徐福厚,1954年6月生,河北省武安县伯延镇人,1982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留校任教,1986考入湖北美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尚扬先生,1990获硕士学位,回河北师大任教,1991-2006任河北师大美术系主任、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作品及展览,1989年作品《若木》曾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1年作品《若木》参加`91中国油画年展。 1992年作品《信》参加中国当代油画精英七人展(中国台北)。1993年作品《还乡》参加`93中国油画年展。 1994年作品《箴言》曾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4年作品《人与织物》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1998年作品《红雨伞》等十幅作品参加‘98亚太地区当代艺术邀请展(福州)。 1999年作品《红雨伞.雨季》曾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 2000年作品《人与织物.四》等十幅作品参加当代中国绘画展(意大利)。2003年作品《歌唱》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2004年作品《热爱山》曾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5年作品《山下人问》参加大河上下学术邀请展 2007年作品《涉江》参加文脉当代,中国版本学术邀请展 2007年作品《视野》参加尚扬师生作品展 1993年在香港中国油画廊举办个展。 2003年在上海视平线画廊举办个展。 2004年在北京国际艺苑举办个展。2005年在河北文学馆举办个展及个人诗歌朗诵会。 2006年深圳美术馆和河北文学馆举办个人展。 黄耿辛,现为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画院副院长,《水墨经典》杂志主编,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河北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专家评审组组长。1988年9月1日——12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黄耿卓黄耿辛画展”。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台湾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专集多种。《黄耿卓黄耿辛画集》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多次参加全国展、出国展,并多次获奖,大量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及收藏家收藏。《美术》、《中国美术报》、《人民日报》、《中国画》、《中国美术报》、《中国画研究》、《中国美术》、《江苏画刊》、《美术界》、香港《华侨日报》、《读书人》等报刊发表作品和评介文章,并发表大量论文和文学作品。代表论文有《百年中国画随想》、《中国画艺术品市场巡礼》、《贴近生活创造经典》、《笔墨的舞蹈》等。1990年创办并主编《青年美术家报》。 1993年执行主编大型画册《河北美术家》、《河北书法家》。 2005年执行主编《河北画院建院二十周年美术作品集》、《河北画院建院二十周年美术文集》。 2005年10月参加“全国美术馆长画展”出席“全国美术馆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2005年11月出席文化部召开的“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开幕式暨“全国画院院长联席会”。 2006年11月结业出于文化部主办的第一期全国美术馆长培训班。 王继平,1961年12月生,河北获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分别发表于《美术观察》、《国画家》、《收藏》、《画刊》、《艺术界》、《中国书画报》等学术刊物。 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全国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等展览。出版《水墨新象——王继平作品集》、《王继平花鸟画专辑》、《王继平山水画专辑》等多部专著。作品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京西宾馆、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收藏。 曹宝泉,1962年10月生,河北满城县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审、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客座教授。作品在《美术观察》《江苏画刊》《艺术界》《国画家》《东方艺术》等专业杂志中被专题介绍。代表作《恍惚》被上海美术馆收藏。出版有《21世纪优秀艺术家——曹宝泉》个人专集。作品参加国际抽象水墨艺术邀请展,新水墨艺术展,渴望与焦虑——当代新现实中的水墨人物,第四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中韩当代艺术联展,60视线当代艺术家邀请展,笔墨在当代2006上海水墨艺术大展,学术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家邀请展,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今日中国美术大展,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等国内外展览。 张静伯,1952年生于河北遵化,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主要作品:《秋》入选首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入选纪念“讲话”六十周年全国美展,获银奖。《丰收时节》入选中国美术金彩奖大展。《马拉凯海岬》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河北省一等奖。《采莲女》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河北省一等奖。《聂荣臻》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河北省一等奖。《濛濛雨》入选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大展。《早陨的将星》插图,获国家92年度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奖。《女革命家》插图,获全国二等奖。《柿子熟了》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获河北省银奖。《暖阳》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河北省银奖。出版著作《水粉静物画法》、《张静伯画集》、《宋代小品解析》、《张静伯的花鸟》。 张国君,男,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1980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舞台美术专业,后在河北省歌舞剧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1984年调入河北省文化厅,1986年调入河北画院,现任河北画院院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 集体创作油画《青春》,参加河北省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美术作品展(石家庄)2005年 应邀参加晋察冀军区纪念馆大型油画《聂荣臻和他的战友们》设计2006年 油画作品“雪塬”参加王怀骐工作室师生联展(石家庄)2007年 国画作品《寂静的山谷》参加河北省文联主办的“一方水土”美术书法作品展(秦皇岛)2007年 油画作品《战斗在太行山上》(合作)参加全军美展,“美术观察”发表(北京)2007年 油画作品《太行风景系列——沕沕水》参加河北省第二届小型油画展(石家庄)2007年 油画作品《太行风景》参加河北画院赴日本美术作品展(日本)2008年 国画作品《太行烟雨》参加第七届中韩优秀书画家美术书法作品展(石家庄)2008年 国画作品《太行秋韵》参加庆祝宁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优秀美术作品展(银川)2008年 国画作品《宁静的太行山谷》参加中韩书画家美术交流展(韩国)2008年 国画作品《太行云雾》参加“中国春天”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北京)2009年 国画作品《遇过秋山》、《溪山秋意图》参加原点?漂移当代学院艺术美术作品展。2009年 国画作品《太行山居图》参加山东菏泽牡丹节全国中国画邀请展并收藏。(山东)2009年 国画作品《记忆英谈》参加书香墨韵荔枝红全国中国画邀请展(深圳)2009年 油画作品《金秋十月柿正红》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同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与张立农合作)(石家庄、武汉)2009年 参加河北省优秀美术家走进太行写生、创作活动,油画作品《太行夏日》、国画作品《白石山》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走进太行——河北省美术家优秀作品展。(石家庄)2009年 国画作品《太行秋韵》参加“环渤海?新视线”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美术大展。 专业委员会河北美协各专业学术委员会成员美术理论委员会: (12人)主任:汉 风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列)王宇文 刘克仁 贠冬鸣 孙金涛 张智慧胡 玲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赵洪生 赵禹宾 尉 彬 缪 哲 冀少锋秘书长:冀少锋(兼)中国画艺术委员会: (17人)主任:朱兴华副主任: (按姓氏笔划排列)马唯驰 吉瑞森 李壮阁 陈卫建 张玉生 张玉华季酉辰 杨怀武 段朝林 唐凤岐 黄志林 郭明堂蒋世国秘书长:段朝林(兼)副秘书长:(按姓氏笔划排列)孙小东 倪春林 彭国昌油画艺术委员会: (21人)主 任:徐福厚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主任: (按姓氏笔画排列)马 虹 马 琳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马洪彦 牛运功 王国斌 田力勇 冉卫平 吴桂平 苏征凯张新武 (保定师范学院教授)陆成刚 ((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明 镜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 峰 徐振国 贾向国 康连顺 魏奎仲秘 书 长:王国斌(兼)副秘书长: (按姓氏笔划排列)马振东 南 方 徐振国(兼) 郭志红版画艺术委员会: (11人)主 任:李彦鹏副主任:王天任 王杰斌 李 砥 范 澎 杨金祥 南洪申高宏刚 袁庆禄 夏俊龙 滕雨峰秘 书 长:夏俊龙(兼)雕塑艺术委员会: (9人)主 任:黄兴国(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主任: (按姓氏笔划排列)于焕新 任世坤 ((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吴国均 晏 钧 贾世昌 韩 峰秘书长:于焕新(兼)副秘书长:王 凡 曹 戈水彩、水彩画艺委会:(11人)主 任:高俊峰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列)马建增 王福明 刘文甫 刘亚安 李志勇 郑向东宫六朝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侯志江 郭逢晨 黄继田秘书长:郑向东(兼)漫画艺术委员会:(7人)主 任:陈跛子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列)于 冰 冯 火 刘福国 李青艾 赵文斌 高世迎秘书长:冯 火连环画、年画、宣传画艺术委员会:(12人)主 任:谷爱萍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列)马建刚 王子学 王小路 王增延 牛亚平 师胜辰 李江涛 俎翠林 赵幼华 段 明 路雨年设计艺术委员会: (13人)主 任:罗磊明副主任: (按笔划排列)王同力 刘朝辉 刘景森 李小军 李连志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张爱民 宋书寒李彦彬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杜建奇 祁凤霞 姚 远秘书长:刘朝辉(兼)副秘书长:李东平动漫艺术委员会:(8人)主 任:商 杰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主任: (按笔划排列)戎 宁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方惠民 吴 民 张 星 赵红瑛 高大中 靳 明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 (10人)主 任:向 阳副主任: (按姓氏笔划排列)丁建强 丰 华 王雅玲 朱跃勤 李丽坤 李振科 张来勇 赵凤云 韩英坤

198 评论

蓝缀天堂鸟

相关资料:中国凤鸟图案源流及其民俗性内容摘要:中国原始先民通过卵生观念把鸟的生育与人的生育联系起来,太阳鸟造型源于上古时期人们用动物表时令、时辰的观念,多绘于墓室,借以表达初民对生命延续的追求。其中鸟蛇同绘的样式反映了部落文化的融合,由此诞生了凤凰这种吉祥和平的想象之鸟。凤凰被誉为“美丽的神鸟”,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载体上,表现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由于凤鸟图案蕴含吉祥长生的美好寓意,因此被普遍应用于各类民间绘画形式当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得愈加民俗化。关 键 词:凤鸟图案 吉祥 民俗一、鸟纹源流鸟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陶纹上,同时也是凤形象的雏形,和龙蛇一样,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在中国的创世纪神话中,以鸟作为始祖的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鸟卵为生命本源、宇宙本源的思想在先民众多部族中,如殷商、满族、先秦等都相继出现过。与创世纪关联紧密的是生殖观念,因为生殖关系到人类的存亡问题,这种崇拜必然是全民性的。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先民会在陶器、玉器等物上描绘那么多的鸟形。卵的生殖意义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在民间的习俗中广为流传,比如许多地区流行女婿到岳父母家作客,岳母要做荷包蛋给女婿吃。再如,看望分娩“坐月子”的妇女以鸡蛋为主要礼品,都是此种生殖观念的遗风。鸟的图案在上古以及花鸟画之前,除了以鸟鱼结合的图式表示生殖外,还将太阳与鸟结合,借以表达时间,强调生命的永存。据考古发现,太阳鸟绘制的直接原因,是源于人类对生命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往往是由于人类面对死亡所发生的。先民认为死亡的人在阴间是不见天日的,他们希望死后能够像活着的人那样享受太阳的光辉和温暖,所以太阳鸟的神话就出现了,而且多出现在墓葬仪式中。鸟与树枝可构成太阳鸟的意义,并显示某种具体的时辰。从出土的战国到汉代的墓室中,处处可以见到这种太阳鸟的不同形象,作为壁画、帛画和陶器的图纹。另外,墓室绘画中的日月必有鸟(朱雀、金乌)与蟾蜍,这表达了死者飞升成仙的观念。出土于四川邛崃县的汉代画像砖上的羽人像,完全能够表达人们对于死者所寄托的这种想象。图中人物呈人首鸟身,头戴冠,腹部是一轮太阳,其中有飞鸟,姿态与人物同。羽人与太阳鸟的结合,表达了死者飞升成仙的观念。从人物面含微笑的表情和自由舒展的身姿来看,完全是理想的境界。在花鸟画科出现之前,鸟的图形还有一种普遍的表现形式,那就是鸟蛇并列而绘。这种图式在学术界似乎已经定论成为原始部落斗争的图腾标志。如芮传明、余太山先生在《中西纹饰比较》中认为,鸟蛇图是共工(水神)与高辛民(鸟神)部落之争,是上古图腾禽蛇斗争的母题。陈勤建先生在《中国鸟文化》中也持类似的观点,而且他引证得更加具体,认为炎帝、蚩尤都是太阳鸟部落的成员,他们与黄帝分别进行过殊死的搏战。文中引《史记·五帝本纪》正义云:“……天下扰乱,皇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①于是此风在后世成为流俗。其实皇帝借蚩尤形象并非宣传蚩尤,而是借蚩尤来招降其原部落地域的众人,或者以自己战胜蚩尤的伟绩来威胁众人,以求天下太平。皇帝作为蛇崇拜的代表,又是胜利者,以蚩尤的形象感召民众,只能是临时的手段,他在更长的时期内,必定要大力宣扬自己。然而,现存的鸟蛇图纹,其共同点都是以鸟为主体,似乎是胜利者的神气,而蛇形体弱小,似乎是配角的身份,或是受损害者的形象。那么,胜利者缘何不占优势呢?仔细分析后就可看出,鸟蛇形纹在最初时期,完全有可能作为部族图腾对立斗争的象征而出现,特别是在战事频发的氏族社会。但氏族社会结束之后,战争不以氏族图腾作为积聚民心的号召,这种图纹会依然存在上千年而不变吗?如果存在,这期间必定会产生与时代相关联的变化。从战国到秦汉这一阶段的绘画来看,鸟蛇相兼的造型已成某种定势,它们并不代表具体部族,这是部族消亡、文化融合的结果。由于图腾的消失、畜牧业的发展,进入文明时代的人们与鸟禽亲近而远离蛇兽,所以在继承鸟蛇图式的基础上,往往站在鸟禽一边,并逐渐建立起“鸟善蛇恶”的观念。这时期,鸟蛇相争经常是人们自身力量的寄托。二、凤纹源流在图腾时代消失后,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图腾形象加以改造,鸟禽被改造成凤凰的形象,这种鸟中之王的产生,不仅象征着皇权观念,同时也是对生死的化解,凤凰是变化再生之鸟。又是对战争的化解,凤凰是祥和之鸟。从此,中国的鸟信仰观念进入了稳定时期,而作为自然形态的花鸟画中的鸟也随之产生。当然,蛇的图腾转化为龙的形象,与凤并列延续至今。凤的原始形态,是作为神鸟出现的,但形象并不具体清晰,是一种由火、太阳和百鸟的复合。关于凤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玄鸟图腾说。诗曰:“天生玄鸟,降而生商。”所谓玄鸟即是凤鸟。就是说天上神凤降临而商朝出现。新石器时期的原始社会彩陶上描绘的一些鸟纹,就是凤的形象的雏形。另一种是彩鸟祥瑞说。此说源于《山海经·南次山经》:“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②《异物志》也说:“其鸟五色成文,丹喙赤头,头上有冠,鸣曰天下太平,王者有道则见。”后世人便一直认为,五彩鸟如果一出现,就是凤无疑,它象征祥瑞,如《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及《晋书》中都曾记载五彩鸟出现之事。古记称,“有凤来仪”“凤凰于飞”,让我们知道,这种理想的灵禽,被人民和当时贵族统治者当成吉祥幸福的象征和爱情的比喻,也是来源已久,早可到三千年前,至迟也有二千七八百年。③凤,尽管是一种不存在的生物,却一直是中国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人们认为它象征光明、祥瑞,它的出现可预兆天下太平,又是“百鸟之王”,美丽无比。因此,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凤看作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由此而来的凤纹,便更加是一种人造艺术,一种神化了的想象生物。事实上,凤的形象是人们汇集了各种禽鸟中最美的富有特征的部分,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加以综合和统一,融汇成一个和谐美的典型,象征和平、安宁、幸福和祥瑞。从色彩上看,它不是单一色彩的鸟,而是五彩缤纷,史书记为“五彩之鸟”。从形体上看,它体有鳞片,与水族有关,头足部似猛禽类,尾部如孔雀。它的步态像鸡,但并非家禽中的鸡,而是锦鸡、雉的变化。凤的整体形象是各种鸟禽并结合蛇的形象的想象组合。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象牙蝶形器上,刻画了一组对称的鸟纹,可认为是一对凤纹样。它们相对朝着一个光圈形,昂首扬尾,神采奕奕。画中双凤欢欣喜悦的向往和追求的神情,可说是我国原始先民对美好愿望的表现和写照。《诗经》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而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丹凤朝阳”图案,正与此诗寓意相通。商代礼器“玄鸟妇壶”上镌刻了一幅奇特的图像,研究者初步定为“玄鸟妇”三字的合文,认为神鸟衔鸟卵,与《殷本纪》中说商人女祖简狄吞鸟卵生契的记载有关。但是仔细观察后,可得出鸟嘴所衔并非鸟卵之形,而是蚕形。因此在装饰的“凤鸟向阳”图案这里完全可以解释为以蚕化表变化的抽象意义,这可以看作是凤凰的初步造型。商周时期,凤凰被看作是一种神鸟,故这一时期玉器和青铜器上的凤纹刻画,突出表现了统治者的“天命”观念。这时的凤纹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勇武健硕的情态。这时的凤纹完全是鸟类的神秘化和艺术的夸张。形象多为侧面,在青铜器上则多作对称式的排列。凤冠有多齿冠、长冠和花冠三种,凡有钩喙的鸟体都可称之为凤,且绝大部分鸟喙呈闭合的弯钩形。头部的眼大多为正圆或椭圆形,凤体都作鸟体或鸡体形。长短的比例常常根据装饰的部位而有不同的变化。凤纹变化最多的是尾羽,有长尾、垂尾、分尾和对称尾等形式。长尾凤纹的尾部最长的可达鸟体的四分之三,夸张的手法令人赞叹。商周时期的凤纹,大多以雄浑、肃穆、稳健见长,显示了奴隶制社会的等级森严、凝重保守的风气和当时的审美情趣。战国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且诸子百家争鸣,凤纹展现了秀丽、柔美、多姿的新风格。秦汉以来,凤鸟的形象就多是这种神化的美丽巨鸟。汉代的《山阳麟凤碑》上刻有凤凰形状,下面注曰:“天有其鸟,名曰凤凰。”四川出土的“凤凰出”砖,在长方形砖体上镌刻一只娟秀美丽的长尾大鸟,“凤凰”两字在头部前方,“出”字在尾后下角处,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渴望见到凤凰出现的善良愿望。这一时期,除凤凰形象的描绘以外,还有朱雀、鸾鸟、亦鸟、长离、鹏等各种神鸟,形象大小异同,都是凤鸟的变体和异化,是凤纹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形式。汉代对“四灵”有两个说法:一个是麟、凤、龟、龙,另一个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凰或朱雀均为“四灵”之一,代表南方方位。《春秋演礼图》中说:“凤为火精,在天为朱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凤,南方朱鸟也。”可见,凤凰、朱雀、朱鸟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神鸟。由于凤凰、鸾鸟、朱鸟、朱雀等一类神话的瑞鸟纹饰能给人们带来祥瑞和兆庆,汉代的各种工艺品和装饰物上多采用这些图案。这时的凤鸟图案注意动态与气势,表现出整体的容量感、线形的速度及变化的力量。风格雄伟而不强悍。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佛教的盛行使得凤鸟形象有了新的精神理念。装饰题材扩大了,花卉缠枝纹样广泛应用,凤纹多采取在清新的花卉图案之中展翅飞翔之形象,风格潇洒飘逸,轻盈曼妙。唐代凤鸟纹装饰的形式感就更加强烈了。造型更加“鸟体”化,许多铜镜上的凤纹,都轻歌曼舞、生机盎然,充满愉悦快乐情趣。成双成对的“鸾凤”,嘴上衔着一条打有“同心结”的飘带,和鸣祝颂,象征着美满幸福。这自然与辉煌盛唐的物质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出升平的气象。另外,我们从唐代头饰及敦煌石窟中出现的凤鸟图案上,可看到唐代凤纹进一步与人们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的现象。如女性头部装饰的金钗花冠上,凤纹以特有的丰腴容姿,反映出时代的品位和爱好,中国瓷器工艺的发达使凤纹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宋元两代凤鸟装饰纹样多表现在瓷器上,线条柔和,风格优雅。在观念形态上偏重寓意,表达吉庆如意的民俗思想愿望和气息。而到了明清时期,凤纹装饰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型,无论在圆形、方形或各种各样的装饰形体内,纹样构成都各具其内在形式,而凤纹的共性形态,也进一步规范化。三、凤鸟图案的民俗性所谓民俗,其实是一种民间创造,又是在民间代代相习、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社会上则表现为世代传承的各种民俗事象。“俗”指民间的自我教化,是一种“人相习,代相传”的东西。民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传承千载的民俗文化,像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是我们民族化不掉的根。④尽管民俗事象看上去似乎很琐碎、很肤浅、很通俗,但实际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却很博大、很深刻、很重要。因为生活就是由这些所谓表面的东西构成的。一个民族真正的文化精神,正是溶解在大多数人这种最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中。古老的民俗之所以代代传承延续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适应各个时代人们生活和思想的要求,而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凤鸟图案的民俗性在明清时期表现最为广泛。南京织造云锦的老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设计中,总结出一套画凤口诀:“凤有三长,眼长、腿长、尾长”。并要“首如锦鸡,冠似如意,头如腾云,翅如仙鹤”。这代表了明清工艺美术品上凤鸟纹样成熟的装饰特征。⑤这一时期装饰艺术中,最富有生气的作品就是大量的民间工艺品。民间的蓝印花布、刺绣、挑花、木雕、石雕、砖雕和民间剪纸等作品中,形式感更加强烈,手法也更为丰富多样。比如在民间,凤凰图案与牡丹这一花中之王,在艺术形式上有了新的结合。由唐代的云凤转成“凤穿牡丹”“丹凤朝阳”,并反映到工艺图案各部门,因此逐渐独占春风,象征光明、幸福、爱情和美好,等等。形式上也越来越秀美华丽,同时又成为人民吉祥图案中的主题画时期。⑥在20世纪中后期的民间绘画中,应用极为普遍。凤鸟图案由远古神秘传说发展到为民间广泛普遍运用的题材,自然是由于其所蕴含的生殖崇拜和吉祥美好的寓意,符合民间绘画朴素、祈福的创作意图,因此自然地融入民间,在人们心中扎根落户,成为幸福美好的永恒象征。被广泛地运用于器物、建筑、服饰等当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民间,为了表示爱情幸福,会赠给情人手帕和抱兜,其中绣凤穿花更加常见。至于民间俚曲唱本,则开口离不了凤凰。“鱼水和谐”“鸳鸯戏荷”“彩凤双飞”同属民间刺绣主题,深入人心到不易形容。凤的图案已不是封建主所独有,早成为人民共同的艺术主题。正是因为凤接近人民,人民因之丰富了凤的形象和内容。凤给广大人民以幸福生活的希望。事实上,凤早已融入人民感情,特别是在民间妇女刺绣中简直是赋予其无限丰富的艺术生命,使之不朽,使之永生。俗话说凤凰不死,死后还会再生。这个传说极有意趣。凡是深深活在人民情感中的东西,尽管历史悠久,总会在新的时代,和广大人民艺术创造热情重新结合,得到不朽和永生。⑦据笔者2005年2月实地考察所见,凤鸟图案在陕北榆林地区的家具装饰画中运用极为普遍。作品大多以红色或深红色为底,构图饱满,设色浓艳,造型夸张生动。比如有意识缩小凤鸟头的比例,而夸张地表现其尾羽的华美,艺术风格朴拙靓丽。另外,凤鸟图案在建筑装饰彩绘中也体现了较明显的民俗化风格。笔者2008年4月在考察陕西昭陵博物馆时,发现其正门建筑装饰彩绘中的凤纹图案极具民俗风格。构图分侧面和正面两种形式,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其足部和尾羽,造型稚拙生动,设色柔和淡雅,运用勾线平涂和晕染相结合的技法表现,艺术风格秀美优雅。这与传统古建彩绘中和玺彩绘的凤纹图样,在艺术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突破陈规旧俗,表现得更加生活化、意趣化。这种绘画作品艺术形式自由、奔放,表达了现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精神的追求不再受传统因袭的束缚,而是大胆追求朴素、本真的美,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纯朴向往。凤鸟图案随着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化演变着,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不断创造着新的形式,最终成为一个被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同的民俗化符号。这些崭新的凤鸟纹样不仅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同时也保存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更具有旺盛的民族生命力。注释:①陈勤建.中国鸟文化.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②濮安国.中国传统艺术——凤纹装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③沈从文.龙凤艺术.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第69页.④蒯大申,祁红.中国人的民俗世界.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⑤同②第33页.⑥同③第71页.⑦同③第72页.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补充:铜饰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307 评论

himawari30

青铜器动物纹饰的思考摘 要:夏禹铸九鼎,翻开了中国青铜器历史的第一页,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历经千年的辉煌的青铜时代。商、周是青铜器最为鼎盛的时期,研究饕餮纹、龙纹等青铜器动物纹饰,并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设计文化、生活方式,对现代的艺术设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也是一种启发。关键词:青铜器 动物纹饰 艺术设计 特征启示据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这也许是青铜器历史的开端。从现代的考古学来看,青铜的初始是在夏代,史料上也有关于禹之子炼铜的记载。青铜器的到来并不是偶然的,在其之前还有一个红铜时代作为过渡期,或者称之为石、铜并用的时代。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制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把红铜、锡等金属混在一起冶炼出硬度更高、更容易造型青铜的技术,因其颜色灰青,故曰青铜,青铜器到了商、周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开辟中华民族历史上辉煌的青铜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性能更优质的铁的出现,青铜作为主要造器物、兵器的原料而让位于铁,但是青铜作为装饰镜子等日常生活的制作材料还延续着自己的生命。一、青铜器的动物纹饰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夏代晚期,据现在所知,最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关于这些纹饰的起源,最主要还是来自于陶器的影响。青铜器的纹饰,在商代中期以前,多是直接雕在模的壁上,后来的往往在模壁上外加泥片,再进行雕刻,这样能产生浅浮雕的效果,同时产生了装饰上的主文和地纹之分。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主要分为三大类: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其中动物纹,又可以分为怪兽纹和一般自然界的动物纹两类。怪兽纹,是一类变形奇特,而在现实世界根本找不到的动物纹样,例如:饕餮纹、龙纹、凤纹等。这类纹饰在青铜器的装饰上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商代。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商代青铜器的重要纹样,其主要特征是首面、大眼、有鼻、双角。大多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最上面是角,角下是眉,眉下是目,两侧为耳,另外还有锋利的爪子。根据角型的不一,还可以有牛角型兽面纹、羊角型兽面纹,龙角型兽面纹等。据《吕氏春秋》记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己身,以言报更也”。《左传·宣公十八年》说饕餮是贪于饮食、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从此也可见饕餮是一种凶悍的动物,但是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龙纹,也是商代比较常见的花纹,在我国器物装饰纹样中应用的最为久远的一种纹饰,到了封建社会,龙成了真明天子的象征,龙纹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但是它在皇家的使用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在青铜器的纹饰当中,凡是形体蜿蜒者都可以称作龙纹类,龙在商朝人们的心目中还没有现在这样确定的形象,不同的区域都有自己的龙的造型,这些龙在角形、头型、鳞节、爪子、身躯大小等方面都不相同,它可以分为爬行龙纹、卷体龙纹、双体龙纹等.凤纹,在东周典籍《诗经·商颂》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所以大家公认鸟应该是商代的图腾,以至于青铜器纹饰和时代的图腾崇拜有关系的论断在商代没有体现出来。凤是传说中的神鸟,自然界美丽羽饰和华丽鸟冠的大集成者,凤纹的鼎盛时期是在不在商朝,而在西周早期,那时候的青铜器纹饰有大量的凤纹出现,那个时代的在青铜史上被称为凤纹时代,凤纹中除了羽饰华丽,在凤冠上面也有很多的变化,根据冠的造型不同、可以分为多齿冠、长冠和花冠等种类。一般动物纹,是指的从纹饰上看,能够看出动物的具体的形象来,这类纹饰虽然没有占据青铜器装饰的主要地位,但是它的种类繁多,例如牛纹、马纹、羊纹等家畜、虎、兔、鹿等野生动物,还有蛇、鱼、蟾蜍等小动物,都在动物纹之列。虎纹青铜器的经典之作是比较著名的是司母戊大方鼎的耳部,对称的两虎食一人头的形象。一般的虎纹出现的时候,是那种具有威吓、森严的纹饰,这也符合商代的统治阶级的需要;牛纹单独的在青铜器的装饰比较少见,但是饕餮纹的主要造型来源于牛头形象的说法也是比较盛行的,因为牛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牛的地位相对的也是较高,所以有些地方的青铜器上面装饰牛纹。二、动物纹饰的历史价值李泽厚先生在他的《美的历程》中称青铜器的饕餮纹为一种“狞厉的美”,的确有他的道理,同时也体现出了动物纹饰在当时的历史价值。青铜器在商代和周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用途是有区别的。在商出土的青铜器中,以酒器居多,以祭祀为主,可见当时的人们特别是上层阶级比较尚酒。并且纹饰以饕餮居多,饕餮纹的威严、恐怖、神秘、诡异、残酷、凶狠的形象,始终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力量,指向某种似乎是超出人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这主要由于在商代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一些在生活中间解释不了事情,而又想去努力的解释,最后只有走向了唯心主义的神,这也是那时候的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统治阶级那些劳心者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利用了这一点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占卜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占有很大的地位,所以不论是在农作、出行、还是战争、祭祀、帝王登基都要巫师占卜问天。在此之前的陶器上面的生动活泼的写实的形象已经不复存在了,取代它的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到了周朝,统治者吸取了商沉迷酒色以致灭亡的原因,基本上就不再饮酒,到了周朝青铜器基本上都是食器或者礼器,开始以 “礼”治国安邦平天下。周朝的列鼎制度也正是通过青铜器鼎的区别来树立统治者的地位,那种威严、狞厉的饕餮纹也逐渐的减少,取代它的是窃曲纹,其实这也是动物纹样的简化和抽象。另外,在周朝的青铜器上出现了“明贵贱,辨等列”“记功烈,昭明德”的铭文,这些主要记载祭祀、战功、婚嫁等的青铜器是上层阶级重大事情发生的见证,也是他们树立自己统治地位,彰功显德的重要手段。到了春秋战国,铁的出现也迫使青铜器走下坡路。“礼崩乐坏”也验证了周朝的统治地位不存在了,青铜器出现比较多的是兵器、食器,开始向生活日用器皿上发展。青铜器的应用,则是是钟鸣鼎食的组合,那种以“祭祀”和“礼器”的特性已经消逝了。在纹饰上逐渐摆脱了宗教神秘的气氛,开始向几何纹发展,并且出现了很大场面战争、狩猎或者生活的图案场面,例如“宴乐水陆攻战铜壶”的纹饰就属于此类。

110 评论

相关问答

  • 珠宝论文发表

    1. 陈炳辉,王梦媛,万茉莉,等。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方铅矿的生物氧化作用初步研究。地球与环境,2011,39(4):503-510。2. 陈炳辉,万茉莉,王智美,

    陌唯言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珠海发表论文

    Ⅰ 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部有什么专业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珠海市人民 *** 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4年4月经省人民 *** 批准成

    阿满思密达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发表珠海论文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 因为个别市民不注意卫生,给美丽的珠海添上了不和谐的“污点”。我在老师的指

    sojisubyu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珠海论文发表

    桂林市象山区。郭仲秋,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首届2018届致远荣誉计划工科方向毕业生,师从饶宇教授他学业成绩优异,曾获致远荣誉奖学金、丰田纺织

    Miss乔大小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古珠发表论文

    我国最早对珠峰进行测绘的活动应该是1715至1717年藏族同胞记录并记录在地图,我国最有权威的一次记录为1975年,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定为8848.13米。并被

    家军小太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