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狮子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两个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获得,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虽然奖项名目既涉及生理学,也涉及医学,但针对本年度两位获奖者及其成果,欧美媒体无不把今年这一奖项称为诺贝尔医学奖。对生物体内RNA的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学界和医学界无可争议的热点。曾有科学家形容:这是一个RNA时代的到来。而这样一个热门领域的产生,源于1998年美国人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首次将双链RNA导入线虫基因中,并发现双链RNA较单链RNA更能高效地特异性阻断相应基因的表达,他们称这种现象为RNA干扰。他们的这一发现也促使后来的科学家认识到,生物体的基因转化的最终产物不仅仅是蛋白质,还包括相当一部分RNA。“幕后使者”左右基因沉默有人这样比喻:DNA是电影胶卷,RNA是放映机,蛋白质是在银幕上播放的电影。那么,放映的过程就是“基因表达”。“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的重大发现,为人类对生命的研究开辟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有些科学家认为,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好像宇宙学中的暗能量,是生物研究的一个全新世界。他们获得诺贝尔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委员陈润生研究员评价说。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外源基因存在于生物体内,并未丢失或损伤,但该基因不表达或表达量极低,这种现象称为基因沉默。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认识到了RNA会影响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但当时人们对于RNA的理解,还仅限于生物体的基因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通过转录形成信使RNA,随后翻译形成蛋白质才能起作用。1990年,科学家为了加深矮牵牛花的紫色,将添加过量的合成色素的基因拷贝入细胞,结果事与愿违,不仅转入的基因未表达,而且自身的色素合成也减弱了,转基因的花出现了白色或全白色,当时他们把该现象称作共抑制。后来在对真菌、线虫、果蝇、老鼠等动物细胞的进一步研究中,这种现象也得到了确认。陈润生说,直到1998年,科学家才真正认识到这种分子的力量。“RNA干扰”现象是在线虫试验中观察到的,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将外源的双链RNA加入到线虫的基因中,发现它能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相应的蛋白质,首次证明此过程属转录后的“基因沉默”,并证明了小RNA分子是某些基因抑制现象的“幕后使者”。全新基因被发现“许多人将这个词翻译为RNA干扰,而我更倾向于将它解释为RNA干涉。”陈润生说:“因为干涉的意思更能体现RNA是对于特定的目标基因起作用,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生物体的这一机制被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揭示之后,科学家推论,这一机制本身应是为生物体内部服务的。果然,科学家随后发现,生物体体内本身也存在这种产生双链RNA的基因,只不过一直没有被发现而已。“这种RNA就叫做小RNA基因,也是生物体遗传密码的一部分。这种RNA基因实际上是内源性的。以前人们一致认为RNA最后的产物是蛋白质,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由DNA产生单链RNA的基因现在通常的叫作编码基因;但小RNA基因的发现让人们认识了另外一类基因,它们的最终产物是RNA。”陈润生解释说:“小RNA就是其中一种,小RNA是双链的,较一般RNA短得多,它能对细胞和基因的很多行为进行控制,可指导染色体中的物质形成正确的结构。这些最终产物是RNA的基因叫作非编码基因。目前在高等生物体内发现的非编码基因数量越来越多。从RNA干扰现象发现对RNA调控的一套全新的机制,是这几年生物学中的重大革命。”虽然小RNA的作用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搞清,但在线虫、果蝇、植物细胞及动物卵细胞的研究中已证实,直接导入或转染入细胞的小RNA通过特异性的几种酶的作用,可进一步形成RNA诱导基因沉默的复合体。这些复合体能特异性地与靶向信使RNA结合并进入再循环,进而形成不断放大的瀑布式放大效应,从而使RNA干涉作用在短时间内即可迅速有效抑制有害基因蛋白质或多肽的合成。RNA干扰机制的发现引导人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基因。科学家们逐渐发现,非编码基因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在高等生物体内,科学家们认为非编码基因的数量可以和编码基因相比拟。“这个发现使得我们人类对基因的研究,从只有一个蛋白质的世界,现在变成了RNA和蛋白质两个功能元件组成的两种元件世界。这让我们人类对各种生物的了解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并且能更好的说明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陈润生说。科学家认为,成千上万非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组成了巨大的分子网络,调节着细胞中的生命活动,这好比宇宙中的暗物质,将为基因组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重新审度细胞及其演化过程的新思路。让致病基因“沉寂”RNA干扰又有什么用呢?有迹象表明,某些小RNA分子能够通过引导基因打开或者关闭来决定某一个细胞的命运,这将会对引诱细胞形成某种特定类型的组织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的研究发现,用这种方法,可以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关闭”特定基因,控制入侵细胞的病毒。这给人们看到了治疗艾滋病和癌症的新希望。陈润生认为,利用RNA干扰研究基因功能是对基因基础研究的一个便捷工具。科学家利用RNA干扰对目标基因进行特异性地表达沉默,通过观察其表达被抑制后细胞乃至生物体从形态到各项生理生化的变化来推导该基因的功能。这些自身存在的RNA不但是高等动物中有,高等植物中也有。2003年科学家发现,病毒中也存在这种基因,现在几乎所有的生物中都被证明存在这样的非编码基因。陈润生介绍说,目前,RNA干扰现象的后续研究实际上是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基础研究方面,继续研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RNA基因的功能、调控机制以及和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关系;二是深入研究RNA干扰现象,把RNA干扰现象用到可能应用的情况,比如说医疗实践,例如用于抑制肿瘤的和其他疾病的基因。“这种技术还被用于基因治疗研究,很多医学研究也正在利用这种技术,希望直接从源头上抑制致病基因,以治疗癌症甚至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陈润生说:“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RNA干扰可用于抗病毒和抗肿瘤等的基因治疗。艾滋病、老年痴呆等重大疾病今后都有可能通过这种新途径被治愈。此外,对于特定疾病的诊断,以后不一定只能以蛋白质为指标, RNA也可能成为检测重大疾病的标识物。这个领域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正是由于RNA干涉技术有望从“根”上治病疗疾,致使病基因静寂关闭,所以人们自然渴求尽快应用于临床。但目前此项新技术研究大都来源于离体细胞实验,在体动物实验则刚刚开始,真正应用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尚待时日,还需要科学家广泛深入和细致持久的研究。
tingting2171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这个网址有,自己看吧!附:2005 国际原子能机构及总干事巴拉迪获诺贝尔和平奖 2004 肯尼亚环境部女副部长获诺贝尔和平奖 2003 伊朗女伊朗律师艾巴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2 美国前总统卡特获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2001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获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 2000 美国前总统卡特获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huangduanhua
2006年10月2日,瑞典皇家卡罗琳医学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宣布,两名美国人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被授予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们发现了RNA(RNA)干扰机制。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公告说,法尔和梅洛获得了奖项,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控制遗传信息流的基本机制”。
这两位科学家进行的实验发现了一种有效中止有缺陷的基因运传的机制,这为研发控制这种基因和与疾病作斗争的新药提供了可能性。
美国科学家和生物医学科学家安德鲁·弗朗(Andrew Fire)于1959年出生于美国,是美国科学家和生物医学科学家。 1983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
1998年,他和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克雷格·梅洛(Craig Mello)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他们发现RNA具有干扰基因的机制。凭借对RNA(RNA)干扰机制的杰出贡献,他们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克雷格·梅洛,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 2006年,他因发现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Andrew Farr的RNA干扰而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得帮小赵
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
《企业的性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罗纳德·科斯25岁时构思并写就,在1937年的发表的论文。奠定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也成为企业家理论探讨上重要里程碑。
《企业的性质》是最终让其获得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篇论文之一。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里,科斯通过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理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这两个问题就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的规模由什么因素决定?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市场成本论与组织成本论--构成了《企业的性质》的核心内容。
《社会成本问题》是一篇讨论产权的法律界定的论文,构筑了以“科斯定理”为核心的产权理论分析框架。
《社会成本问题》体现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外部影响,即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有影响,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科斯定理的提出从而解决了私人解决外部性的这条途径。
在研读《社会成本问题》之后,对这一问题体会更加深刻了。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所述的就是“外部不经济”的情况。
对这种情况,传统的经济学分析遵循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观点,关于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之间的差异的例子,抓住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的矛盾,得出了要排烟的厂主应赔偿损失,或对他课征“庇古”税,或令他迁走的纠正办法。
而科斯认为,把这种问题归结为由于甲损害乙,所以应该制止甲的传统做法,错误地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实际上这种外部效应问题具有相互性,又称不兼容性。
cafa晓晓
诺贝尔医学奖、物理奖、化学奖揭晓九名科学家分享此次评选更注重候选人的研究成果和创造发明的实用价值本报驻瑞典特派记者 刘仲华 解读脑神经传递信息的奥妙 10月9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77岁的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阿尔维德·卡尔松、74岁的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保罗·格林加德以及出生于奥地利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70岁的埃里克·坎德尔,以表彰他们在神经细胞间特殊的信号传导形式———慢突触传递上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是瑞典也是北欧著名的医学研究与治疗机构。诺贝尔生前曾在这里听过很多精彩的学术报告,因此将选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权力交给了它。按照惯例,每年10月公布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正式颁奖定在12月10日。因此出席这类新闻发布会的主要是世界各大通讯社和瑞典当地一些媒体的记者。 今年诺贝尔奖的评选,更加重视候选人的研究成果和创造发明的实用价值,这也符合诺贝尔设立巨额奖金的初衷,即科学最终要为人类造福。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介绍获奖人情况时,着重强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使医药学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他们的研究揭示,人的大脑中有1000多亿个神经细胞,它们通过不同的化学传送物质来完成信息传递。信号传导主要发生在被称为突触的特殊部位。该发现对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号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或精神疾病至关重要,从而能促成新药物的开发,以治疗帕金森症、失忆症和抑郁症等人类顽疾。 作为18年来瑞典首位获诺贝尔奖的人,阿尔维德·卡尔松一下子成了当地媒体的焦点。BBC、CNN等也马上把镜头对准了他在哥德堡的家。他对记者说:“是的,我非常高兴,还多少有点意外。”实际上,他为这个奖整整等了40年。他一直将人类难以攻克的帕金森症作为首要目标,潜心研究治疗之道。他发现多巴胺可以作为人脑中的信号传送器,对于人类控制其身体动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巴胺是人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负责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卡尔松的研究表明,患上帕金森症的原因是人脑某个部位中缺少了多巴胺,人类因此可以研制出针对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 开创信息技术新时代 重视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也同样体现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奖人的评选上。这两项奖的获奖者名单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在10日宣布。在科学院古香古色的会议大厅里,只有30多个记者零散地坐在前排椅子上。大厅周围摆着各电视台的聚光灯,将原本阴暗的房间照得很亮。四面墙上,则密密地挂满了19世纪欧洲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的油画像,这些画像在灯光折射下闪着幽暗的光。 皇家科学院秘书长耶林·诺尔比先用瑞典语、后用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在公布化学奖获得者时,由于其中一位获奖者是日本人,他又用不很流利的日语宣读了一遍。然后,他身边的科学家开始详细介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一边深入浅出地解释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的意思,一边比划随身带的各种精巧演示工具,竭力让现场的记者认识到这些研究和发现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由俄罗斯科学家泽罗斯·阿尔费罗夫和美国科学家赫伯特·克勒默分享,另一部分由美国科学家杰克·基尔比获得。三位科学家通过发明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几十年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但它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简单但又基本的先决条件:一是快速,即在短时间里传输大量信息;二是体积小,携带起来方便,在任何场合都能使用。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满足了这两个要求。其中,阿尔费罗夫与克勒默为满足上述第一个先决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发明的半导体异质结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造高速光电子和微电子元件。所谓异质结构半导体,主要由很多带隙的不同薄层组成。目前,通信卫星地面站等都采用了异质结构技术制造的快速晶体管。利用异质结构技术制造的激光二极管,也使光纤电缆传输互联网信息得以实现。半导体异质结构技术还可用于制造发光二极管,而汽车刹车灯和交通灯都要使用发光二极管,常用的电灯未来也有可能被发光二极管取代。 基尔比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者之一,第一块集成电路就是他研制成功的。由于集成电路的发明,微电子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洗衣机、太空探测仪和医学诊断设备所需要的各种处理器,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设备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让塑料导电 今年化学奖的获奖者也是三位。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耶林·诺尔比说:“人们很多‘想当然’的观念常常被那些伟大的科学发现所改变。”人们一般认为,塑料是不导电的,并用它来当作电缆中的绝缘层。但这三位获奖者的成果表明,经过特殊改造之后,塑料能够表现得像金属一样,产生导电性。 由于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导电聚合物成为了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应用于许多方面。利用导电塑料,人们研制出了保护用户免受电磁辐射的电脑屏幕保护和可以遮光的“智能”窗户。除此之外,导电聚合物还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和移动电话显示装置等设备上大展身手。 获奖的三位科学家私交甚好,他们之间的合作被传为佳话。70年代,白川英树与马克迪尔米德在东京的一次讨论会的休息间歇偶然相识,随后两人开始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并邀请黑格加盟。1977年,三位科学家联合发表题为《导电聚合物的合成》的论文,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导电聚合物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埃里克·坎德尔 艾伦·黑格 保罗·格林加德 杰克·基尔比 泽罗斯·阿尔费罗夫 赫伯特·克勒默 阿尔维德·卡尔松 艾伦·马克迪尔米德 图略9月5日下午三时半,诺贝尔奖获得者费里德·穆拉德教授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举行讲座,并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作为1998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分享者,现年70岁的费里德·穆拉德首先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这次名为《一氧化氮和环磷酸鸟苷信号路径及其在药物研制中的作用》的讲座引起了在座同学极大的兴趣,很多同学反映由于一氧化氮在医学的多个领域都显示了巨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这样的讲座他们期待已久。 为了能够给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学术大家的机会,讲座还安排了提问时间,这一宝贵的机会激发了同学们的踊跃提问。 一位自己搬椅子进来听讲的女学生问费里德·穆拉德:“获得诺贝尔奖对您意味着什么?您对我们这些医学院学生未来的研究有什么建议?”穆拉德回答说,获得诺贝尔奖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使自己更明白为大众服务的意义,也激励自己投入到更加辛苦繁忙的研究中去。谈到对同学们的建议,穆拉德说:“如果要做研究,我希望你能一直做下去,你要热爱它,要感兴趣,准备接受长期艰苦工作的考验,但首先一定要确定这是你的兴趣所在!” 一位同学提问时说,对于穆拉德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可能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里程碑。自己的父亲也是一位科研工作者,诺贝尔奖也是他的梦想,对于中国众多正朝着诺贝尔奖努力的科研工作者,穆拉德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这个问题显然触动了穆拉德教授,他回忆了自己从事医学研究以来的心路历程,然后告诉大家:“现在有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每天都在努力,要知道做研究要牺牲很多,所以一定要热爱——热爱研究,热爱挑战。” “在您的实验当中,您怎么看待阳性结果和阴性结果?”有同学这样问到。穆拉德很认真地说:“应该说出现任何结果都是正常的。如果都是与自己预期一致的阳性结果,那不是科学。我们走进实验室,就是要不断面临预期外的阴性结果,不断再实验。” “那您是怎么发现这一研究课题,并最终把您带到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高中毕业后,有16年的时间,我都在尝试找到自己的方向。”穆拉德教授拿自己获奖的研究领域举例,告诉大家,对于一氧化氮在分子信号当中作用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而且除此之外,更多的未知领域还等着大家去探索。他笑着说:“这是个好问题,你要努力了,很可能几年后你会发现我的研究有错误呢,到时候出名的就是你了!”穆拉德热情的鼓励引起会场内同学们的一片笑声。 不同于美国人一向的幽默率真的形象,穆拉德教授谦虚、严谨、缜密,字斟句酌,回答每一个问题前都会认真思考。作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的性格特点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邀请诺贝尔奖获奖者到协和医科大学讲座,是此次“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此次诺贝尔奖获奖者进行的第一个高校讲座。讲座结束前,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意味深长地说,就在这一讲座同时,学校举行了更名揭牌仪式,此后学校就正式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在“协和医科大学”这个名字存在的最后一天举行这样一场重量级的讲座,很有意义。他深情地鼓励在座的同学们:“希望有一天,听众中能有一个或者几个,成为下一个穆拉德。”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两个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获得,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虽然奖项名目既涉及生理学,也涉及医学
历届诺贝尔获奖者名单[English]历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录[chinese]
没有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1981- 2000 年这20 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其年均发表SCI 论文数分别为3.749 篇、9.869 篇、9.095 篇
��Dielectric-fibre surface waveguides for optical frequencies (Dielectric fi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