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9

姐的烂手机
首页 > 论文发表 > 二甲医院护士发表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晓布丁2011

已采纳

浅谈职工医院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 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给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急诊护士面临的挑战就更具有紧迫感。因为,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救治病人的前沿。它的医疗技术水平关系到急、危、重病人的生死存亡。反映了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缩影,急诊护士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服务文化和急诊医疗服务的水准。因此,如何培养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本人就从事急诊临床护理工作多年的经验谈几点体会。急诊科工作范围大,涉及的学科多,技术性较强。这就要求急诊护士要有良好的素质。急诊护士的素质是指知识、能力、道德的综合体现。它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专业素质外,更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一)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急诊科工作头绪繁杂,其特点之一是患者发病急促,变化迅速,病情危重。例如,临床常遇见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机磷农药中毒,交通事故引发的复合性外伤合并大出血等患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急诊护土必须做到沉着、镇静,急而不慌,忙而不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工作有条不紊。各项护理操作稳、准、快,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如果护士心理准备不足,对突发事件惊慌失措,不能坦然自如。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操作技术,从而影响急救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训练中要不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结合临床工作调整心理状态,稳固心理防线。提高心理耐受力,认真学习心理卫生知识,锻炼自己对待困难、挫折的耐受力。养成乐观、开朗、稳定的处事情绪。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坦然处之,以和蔼的态度,诚恳精炼的语言,熟练的操作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来抢救护理和安慰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二)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及精湛娴熟的急救护理技术急诊科护士的工作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各种抢救护理操作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急诊护士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医学知识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多专业医学护理知识、技巧和急救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有的是对病情系统的认识。各种抢救仪器的熟练掌握使用和管理。监护参数的分析及临床意义。在紧急抢救中护士要具有收集资料,迅速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使护士在接诊每一位急诊病人时,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在很多情况下要在医生未到达之前展开急救工作。如遇心脏骤停的患者,立即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要想到心脏骤停的急救流程。及时准确地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用物。外伤出血的患者,在尽快止血、建立静脉通道、给氧的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及病人的症状。准确判断病人是否合并有复合伤,哪种伤情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矛盾,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认真做好抢救记录和查对工作。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掌握、了解国内外的现代医学进展、新业务、新技术,在工作中每遇一种病例都要用心、用脑多思考,多分析,多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能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从中总结和积累经验。只有这样,在抢救工作中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协助医生针对危及生命的主要因素进行正确的处理。急诊护士娴熟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和过硬的基本功,对抢救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次成功的操作才能有效不失时机的、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迅速准确实施抢救措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生命。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示范、护理技术考核、技术操作竞赛等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中每一次的急救护理技术操作的成功与失败,吸取经验教训,全方位提高护士的抢救技能。(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因急诊工作范围广,服务人群复杂,涉及的相关部门很多,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而情况又非常紧急。同时,急诊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也非常紧张、焦虑、易怒。这就要求护士在与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交往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它既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痛苦,创建最佳身心状态的需要,也是促进护患、护医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因此,急诊护士应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假如我是一位患者”,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解释、相互沟通。帮助他们稳定情绪。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良好的身体素质急诊工作突击性强,工作责任大,任务繁重。在短时间内可能有大批急诊患者的到来。需连续不断的工作。同时,因抢救病人有时需要长时间的“战斗”。所以,没有强健的身体,很难胜任急诊科的抢救护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工作中,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总之,急诊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要有“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一切为了生命的思想,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病人安危高于一切的职业道德。(陕西省西安电力中心医院 邮编 710032)我院病房药局开展药物咨询情况分析赵淑媛 医院药学工作由以药品为中心的供应型,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型。药学服务是药师在预防、保健、药物治疗之前和过程中及愈后恢复等任何时期,围绕提高生活质量这一目标,为公众提供直接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企业二甲医院,无专职临床药学人员,病房药局承担了临床用药咨询工作。现将我院2005年~2006年度病房药局开展药物咨询情况报告如下。一、资料来源与统计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房药局2005~2006年度药物咨询记录。按咨询者身份,咨询药物类型,咨询内容等记录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咨询者身份只统计了医生、护士和患者。二、统计结果1.咨询者分布情况总咨询次数为407次。医生227次(55.7%),护土67次(16.4%),患者112次(27.6%)。2.咨询药物类型按咨询药物类型排序,前五位的咨询药物类型及提问次数为,抗感染药物125次(30.7%),心脑血管药物93次(22.8%),降糖药物55次(13.5%),降压药物40次(9.8%),抗肿瘤药物36次(8.8%)。3.咨询内容按主要咨询内容统计,药物名称成

359 评论

niftynifty

关于护士的论文

护士是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关于护士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质量是指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社会成员对自身及其所处各种环境的感受和评价,是环境提供给人们生活条件的充分程度以及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1].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医院要关心护士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然而在复杂多变及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较少社会支持和长期高付出低回报的心理社会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护士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并间接影响患者的就诊安全[2].已有研究表明,职业压力和情感疲惫呈正相关,社会心理环境对护士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尤其对传统国家的护士,她们正在经历付出和回报严重失衡,她们也是最有可能离职的护士[3-5].护士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占据着较大比例[6],同时也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对护士整体生活质量的关注和提高,不仅有利于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更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保障患者就诊安全。本文探讨了影响护士生活质量的因素,以期为护理管理和组织运行效率优化提供参考。

1相关概念和测量工具

1.1生活质量概念

国内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其定义尚无统一标准,现有的对生活质量的定义有多种,它是集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为一体的多维概念,涉及人们在生存中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所反映出与其生存的目的、期望及标准的关系[7].风笑天[8]认为生活质量是由反映人们生活状况的客观条件和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主观感受两部分组成的,既包含客观条件,又包含主观评价,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生存状况的体验[9].总体来说,生活质量是指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

1.2生活质量测量工具

目前,用于生活质量测量的最广泛的量表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简表(WHOQOL-BREF),它是在WHOQOL-100量表基础上研制的简表,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均按正向计分,即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0].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是1991年由浙江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翻译的'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为我国学者编制[11],包括74个问题,共20个因子,4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上述问卷为普适量表,国内尚未研制出适用于护士生活质量的问卷,国外学者Brook[12]编制的护士工作生活质量量表(Brooks'quality of nursing work life survey)是专门适用于护士的问卷,由工作生活/家庭生活(指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关系)、工作设计、工作环境及工作领域4部分组成。

2护理工作的特点

由于护士面对的是有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精神及文化层面问题的患者,要向其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于一体的照护,面对人群有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残疾人等,病人需求层次不一,因此护理工作特点可以归纳为:①岗位多,工作复杂多样,专科性强;②病情轻重变化无常,常有突发情况,如急诊科室、急危重症患者需要24小时监护;③知识更新较快,常有新仪器、新技术投入使用,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④我国的医疗系统实行的是三级医疗覆盖,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乡镇医院、县级医院和市级综合医院,护士层次不一。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护士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同,影响护士生活质量的因素也具有多样性。

3影响护士生活质量的因素

3.1科室和工作类型

科室是护士工作的微环境,不同科室和工作类型的护士生活质量有所差异,其中急诊科和ICU护士生活质量较差,精神科护士生活质量最差[13],这可能与科室工作强度大、应激度高、环境紧张有关;ICU护士生活质量各项 目 中 睡 眠 与 精 力 得 分 最低[14],这可能与科室排班多为12小时连班制有关。

护理管理者的生活质量高于一般护士,这可能与其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其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因子以及心理功能中的正性情感、认知功能、自尊等方面均优于一般护理人员,个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实现有关。余华等[15]调查发现,责任小组组长的生活质量高于护士长和普通护士。

3.2组织支持感和心理授权

组织支持感是描述员工对组织重视他们的贡献,并关心其福利待遇的总体感觉[16].心理授权是指增强内在动机,表现为反映个人对其工作角色定位的4个方面的认知,主要是能力(或自我效能)、影响力、工作意义和工作自主性[17].组织支持感和心理授 权 直 接 影 响 护 士 的 生 活 质 量,与 其 成 正比[18],两者与离职意愿成负相关[19].护士感觉到较强的组织支持感和心理授权,会增强其组织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3.3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

护士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同时还承担着子女、妻子、母亲等多重身份,护士的工作特征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会有较强冲突。有研究显示,工作-家庭冲突与护士生活质量呈中度负相关,而家庭-工作生活质量与护士的生活质量呈低度负相关[20].李森等[21]研究发现,护士工作领域得分是护士生活质量得分最低的维度,而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护理工作仅为打针发药、翻身拍背等一般技术性工作,护理工作中的高、精、尖技术难以体现”,且仍有人认为护士从属于医生,没有自主权等,这些观点体现了护士的社会支持较低,这会降低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易产生职业倦怠,不利于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的提高。

3.4工作压力与付出-获得不平衡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及对健康的新型定义,护理人员以服务对象的整体状态为目标,必然要求其付出更多的体力与脑力劳动;我国的现状是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由于护理教育开展较晚,护理人员大部分是中专学历,她们不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工作、参加继续教育,还要兼顾家庭和子女,经常处于较大的工作压力中,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22];同时,护理人员付出与获得不平衡状态及超负荷状态使护士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23].

3.5医院级别与聘用类型

黄永兰等[24]研究显示,医院级别越高护士生活质量越好,但大型医院护士心理状态较差,这也间接影响护士生活质量。医院不同聘用类型的护士生活质量也有差异,迟春霞、周良燕等[25-26]发现,合同护士和在编护士相比,同工不同酬,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部分处于亚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但也有学者调查研究后指出合同护士的生活质量高于编制的护理人员[27],结论尚不一致。

3.6轮班制度

有研究显示,科室实施APN排班模式(三班制)后,护士的生活质量优于传统排班的护士[28];另有研究显示,AN排班(早夜班制)优于APN排班模式[29],这可能与不同科室、护士的主观认识有关。国外研究显示,不合理的夜班也会影响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且不利于稳定护理队伍。国内对夜班、轮班频率对护士生活质量影响的探索较少,但据笔者了解,周围护士大多认为夜班打乱了生物作息时间,对身体损害较大,尤其是年龄大的护士,过于频繁、时间较长的夜班更是难“熬”.

3.7人口学特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前,对于年龄、婚姻等对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结论尚不统一。部分学者认为年龄不同,生活质量无差异,但也有学者认为年轻护士生活质量低于年龄大者[13,30],这可能与她们对预期生活目标与实际差距较大有关,具体还需进一步探讨。对护士调查显示,已婚者工作满意度低于未婚者[31],并间接地降低了护士生活质量。

4建议

医院管理者在思考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和稳定护理队伍时,要关注护士生活质量及来自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将工作压力控制在能使她们产生积极组织行为的范围内。

首先,管理者要为护士营造一个良好组织氛围,提升组织支持感、心理授权和社会支持,关注护士心理社会因素,提高行动力。根据工作类型,配置人员,弹性排班,促进护士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其次,护理管理者要引导护士形成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鼓励护士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善于调节压力,主动疏理心理障碍,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最后,护理管理者要注重平行管理合同护士与在编护士,加强对合同护士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提升合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并为她们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明确职责与分工,实施绩效考核,最大限度地降低付出-获得不均衡;设立激励机制,在制订对策时考虑公平公正原则,对夜班护士有所倾斜,给予适当补助,合理安排班次和休息时间,保障其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完好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长城。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7.

[2]Berland A,Natvig GK,Gunersen D.Patient safetyand job-related stress:a focus group study[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8,24(2):90.

[3]Stordeur SD,Hoore W,Group NS.Organizationalconfiguration of hospitals succeeding in attracting andretaining nurses[J].J Adv Nurs,2007,57(1):45-58.

[4]Stansfeld S,Candy B.Psychosocial work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a meta-analytic review[J].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2006,32(6):443-462.

[5]Hasselhorn HM,Tacknberg P,Peter R.et al.Ef-fort-reward imbalance among nurses in stable coun-tries and in countries in transition[J].Int J OccupEnviron Health,2004,10(4):401-408.

[6]Murray MK.The nursing shortage[J].Nurs Adm,2002(32):79.

126 评论

AppleApple是苹果

是。护士论文是评职称的重要依据,都是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选题,必须要自己写的。发表论文的注意事项:1、递交材料的时间一定不能耽搁,要特别注重时间。2、发表论文的期刊杂志是违法的话那么无效,要会鉴别杂志。3、杂志都有版面字符的要求,要控制字符数。4、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是论文必须要的,论文写作要规范。

210 评论

相关问答

  • 二甲医院能发表sci论文吗

    这要看你的能力了,对于新手来说确实是挺难的,最起码的一个条件就你科研要有创新性。有必要,可以找达晋编译。

    Huanglingying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山东省三甲医院发表的sci论文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管)医院、山东大学的附属医院,传承“广智求真博施济众”齐鲁医学精神,秉持“明德至善

    小S妈是顾大厨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护士在医院发表论文

    写文章找杂志社 联系编辑 定版面 交版面费 等期刊

    凹凸威小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二十二冶医院论文发表

    钢结构"骨架"是设计建筑评职论文发表九品论文网查找: 按承重材料的不同,结构可分成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砖石结构、钢-混组合结构等。钢结构具

    咕噜1313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二甲医院护士发表论文

    浅谈职工医院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 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给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急诊护士面临的挑战就更具有紧迫感。因为,急诊科是医院的窗

    姐的烂手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