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4

jennyzhao701
首页 > 论文发表 > 高琨发表的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龇everything

已采纳

小题1:C小题2:A 略

296 评论

火山红虎

高锟是世界光纤之父,那么,赵梓森院士就是“中国光纤之父”。 ===================================== 1967年7月,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在英国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的题目很平淡:《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但正是这篇文章开创性地指出可以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从此,光纤通信的革命开始了。如果说高锟是世界光纤之父,那么,赵梓森院士就是“中国光纤之父”。因为,中国的第一根光纤是在他手里拉出来的。在武汉鲁巷,邮科院一幢小楼里,记者采访了这位传奇人物。 屋里有些凌乱,白蚁防治人员正在喷药。想象中伟岸高峻的院士,却是一个异常和蔼的小老头。虽然年已古稀,赵院士仍是精神矍铄,说起三十年前的事情来,依旧记忆清晰。 “70年代,中国开始搞实用光纤技术的研究,国家把项目交给了武汉。当时条件很原始,各种器具都要自己动手设计,土法上马……” 结果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武汉的南望山下拉出了中国第一根实用光纤。中国的光通信产业,从此起步。 “光通信,中国IT的最后机会” “光通信,可能是中国IT业的最后机会”,说到这里,赵院士有些激动,“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赵院士说:“在高新技术中,中国的光通信是与世界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换言之,也是最有希望的一个领域。世界上第一条WDM(光波复用技术)光缆1997年由美国MCI公司实现,1998年我们就做出来了。” 对光通信产业,赵院士认为:中国有优势。 中国的最大优势是具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 另一个优势,是中国的低廉劳动力成本。 “激光器件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世界上还都没有形成完全的自动化,很多时候靠人手工制作,因此,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优势。” 这的确是劳动密集型生产,赵院士说:“有时候我们必须靠这个优势顶一顶。”但同时,这又决不是像生产玩具和毛巾一样的简单劳动密集型生产。在这里,技术是先决条件。中国拥有不少光通信方面的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对自有知识产权,赵院士体会良多:

172 评论

癞皮狗旺旺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高锟中文名:高锟英文名:Charles K.Kao性别:男出生年代:1933年出生地: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现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轮流居住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物理学家、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33年11月4日年出生在上海金山,住在法租界。父亲是国际法庭的律师,弟弟高铻。祖父高吹万是晚清著名诗人,革命家,南社的重要成员。入学前,父亲聘老师回家,教导高锟和高铻读四书五经。10岁,高锟就读世界学校(今日的国际学校),需要读中文之外,也要读英文和法文,学校聘请留法的学者回来教授,高锟开始接触中国之外的人事文化。高锟小时候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三楼就成了他童年的实验室。童年的高锟对化学十分感兴趣,曾经自制灭火筒、焰火、烟花和晒相纸尝试自制炸弹。最危险的一次是用红磷粉混合氯酸钾,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待风干之后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幸好没有伤及途人。后来他又迷上无线电,很小便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1948年全家移居台湾。1949年,又移民香港,他进入圣若瑟书院就读。中学毕业后,他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当时港大没有电机工程系,他远赴英国东伦敦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现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就读。1957年,他从伍尔维奇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1965年,在伦敦大学下属的伦敦帝国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1957年,高锟读博士时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在其英国子公司——标准电话与电缆有限公司(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Ltd.)任工程师。1960年,他进入ITT设于英国的欧洲中央研究机构——标准电信实验有限公司,在那里工作了十年,其职位从研究科学家升至研究经理。正是在 这段时期,高锟教授成为光纤通讯领域的先驱。从1957年开始,高锟即从事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的研究。1964年,他提出在电话网络中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1965年,在以无数实验为基础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以石英基玻璃纤维作长程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业的革命,并提出当玻璃纤维损耗率下降到20分贝/公里时,光纤维通讯就会成功。1966年,在标准电话实验室与何克汉共同提出光纤可以用作通信媒介。高锟在电磁波导、陶瓷科学(包括光纤制造)方面获28项专利。由于他取得的成果,有超过10亿公里的光缆以闪电般的速度通过宽带互联网,为全球各地的办事处和家居提供数据。由于他在光纤领域的特殊贡献,获得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光电子学奖等,被称为“光纤之父”。1957~1960年任标准电话和电缆公司工程师,1960~1970年任标准电信实验室主任研究工程师。1970到1974年高锟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电子学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74年又返回ITT工作。当时,光纤领域进入前生产阶段。他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劳诺克的光电产品部担 任主任科学家,后擢升为工程主任。1982年,他因卓越的研究与管理才能而被ITT公司任命为首位“ITT执行科学家”,主要在康尼迪克州的先进技术中心工作,1985年则在德国的SEL 研究中心工作。与此同时,他也担任耶鲁大学特朗布尔学院兼职教授及研究员。1986年,他被任命为合作研究主任。他也在标准电话电缆下属的标准电信实验室作研究。1987年10月,高锟从英国回到香港,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从1987年到1996年任职期间,他为中文大学罗致了大批人才,使中大的学术结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在与内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他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高锟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目前,他担任香港高科桥集团有限公司(Transtech Services Group Ltd.)主席兼行政总裁,并致力于开发电信与信息。 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简单地说,只要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等问题,就能够利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从而高效传输信息。这一设想提出之后,有人称之为匪夷所思,也有人对此大加褒扬。但在争论中,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 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1957)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附属标准通讯实验室(1960)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学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70-1974)校长(1987-1996)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首席科学家(1974)工程总裁、行政科学家(1982);研究事务总裁(1986)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0)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香港高科桥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1996-) 美国富兰克林研究所史特活·柏兰亭奖章(1977)英国兰克信托基金会兰克奖(1978)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摩理斯·H·利柏曼纪念奖(1978)瑞典艾力松基金会L·M·艾力松国际奖(1979)美国武装部队通讯及电子学会金章奖(1980)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亚历山大·格林姆·贝尔奖章(1985)美国马可尼基金会马可尼国际科学家奖(1985)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85)意大利热那亚市哥伦布奖章(1985)日本通讯及计算机促进基金会通讯及计算机奖(1987)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法拉第奖章(1989)美国物理学会新材料国际奖(1989)英国塞萨斯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90)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0)日本创价大学荣誉博士(1991)英国格拉兹高大学荣誉工程学博士(1992)SPIE金章奖(1992)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英帝国司令勋章(1993)英国达勒姆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994)世界工程组织协会杰出工程成就金章(1995)澳大利亚格理斐思大学第一服务荣誉博士(1995)第十二届日本国际赏(1996)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1997)

232 评论

洛林小叮当

高锟先生在1966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之后,很多知名公司便根据高锟先生发表的这篇论文,开始了光导纤维的研发工作。4年之后,美国康宁公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大猩猩玻璃生产商,终于研发出了符合要求的第一条光纤,由此也开启了我们人类光通信的伟大时代。由于高锟在光纤通信领域的杰出贡献,世人便为高先生送上了‘光纤之父’的荣誉称号。

130 评论

相关问答

  • 李琨论文发表

    因为这是一个对于REST的明显的误解,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专门在这里澄清一下。以下是我们的讨论内容,David是我,Allen是杨光。 David: 他们客户端用C

    飘泊四方的狼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高晔发表的论文

    他在文章以及作文中和数学中都有一定的成就,经常的去报刊登记,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地位,经常受到人点赞,也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鹿脸脸舅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高鹤发表的论文

    中国最伟大的作家------------------鲁迅 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

    一吉一吉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高工的论文发表

    高工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发核心期刊的,一般的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就足够了,不过各个省份的要求不同,各个单位的要求也不同,有些是有发表核心刊物的要求的,还请参评者了解清

    画布大小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发表高分的论文

    sci是汤姆森公司评选的,高分指至少5分以上。某个参评期刊杂志被SCI检索系统收录,那么这个期刊就是sci期刊,所谓分值(影响因子)不是指论文的影响因子,是期刊

    纳木错dolphin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