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4

小蓉~蓉
首页 > 论文发表 > 周丹发表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enghuo721

已采纳

田红旗是在解决中国高速铁路空气动力问题、列车碰撞安全保护技术、恶劣风环境行车安全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和工程应用成果。1、主持研建世界上唯一的“青藏铁路极端恶劣风环境下行车安全保障系统”青藏铁路沿线风环境非常复杂,风力风向瞬变的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发生,年均大风150天左右,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这条雪域“天路”安全运营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并且国际上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技术。面对历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2002年起,田红旗历经3年沿线勘察,足迹遍布整个青藏高原,在获得大量实地数据和预研的基础上,提出研建自动化大风行车安全指挥系统,立即得到立项批准。抱着崇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田红旗首先从研究风/车/路/地貌耦合空气动力特性入手,发现系列规律,提出此前国内外未见发表的分析理论,建立特殊风环境下避免列车倾覆的安全速度限值模型,为保质按时完成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研建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中攻克了一道有一道技术难关,使捷报频频传出:位于风火山的无线智能测风站安装调试成功;辖域960km风区的无人值守测风站数据采集传输正常;世界唯一的“高原铁路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投入不间断运行。自2006年通车至今,青藏铁路大风环境下所有列车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需要停轮、限速或维持常速均由该系统自动指挥调度。经过3年不间断运营,该系统稳定可靠,已指挥列车停轮28次、限速385次,并且没有发生大风导致的行车事故。建立了青藏铁路恶劣风环境下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形成理论-技术-工程-应用集成系统。实现了铁路运输应对恶劣风灾害能力的重大技术突破。作为示范,该成果正在推广应用于兰州-新疆铁路、福州-厦门铁路、石家庄-太原铁路,以及京沪、武广等高速客运专线等。该成果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青藏铁路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田红旗是该成果唯一获此奖人员。 2、建立铁路空气动力学研究体系,解决中国西部铁路提速和发展高速空气动力瓶颈问题空气动力问题是铁路提速和发展高速的瓶颈。空气阻力过大、空气动力导致行车事故均严重制约列车速度提高,像高速列车空气阻力约占总阻力70%;列车高速交会、高速过隧道瞬态冲击压力及气压爆波冲坏车体和隧道结构,击坏人体耳膜等。列车是在地面上运行的长大物体,有一系列诸如列车交会、通过隧道、连续地面效应等与航空航天飞行器不同的空气动力问题。因此,从90年中国发展高速铁路以来,在国外核心技术保密的情况下,田红旗针对亟待解决的铁路空气动力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构建中国列车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体系,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步入国际前列。从“零”做起,历时3年于1998年主持建成与航空航天风洞试验互补、国内唯一的“动模型试验系统”,居国际领先水平,成为研究轨道交通特有的列车交会、列车/隧道耦合空气动力效应不可替代的模型试验装置;通过试验发现和理论建模,提出系列经过试验验证的分析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应用价值;主持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120km/h~500km/h各速度等级的列车空气动力学现场在线实车综合试验技术,建立中国列车空气动力学行车安全评估方法,成为铁道部唯一承担铁路空气动力学行车安全评估的单位;创建列车气动外形结构研制、列车/隧道耦合气动结构优化、铁路气动运输模式确定等方法,为中国西部既有铁路规模开行250km/h、郑州-西安等高速客运专线运营350km/h,在列车、隧道、运输空气动力学方面提供了安全保障。独立撰写出版的《列车空气动力学》是国内轨道交通领域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主持完成200km/h~350km/h的和谐号CRH2型动车组气动性能优化,完成全部已投入运营的共33种国产流线型列车外形与结构设计;主持完成200km/h~350km/h速度的成都-重庆、石家庄-太原、郑州-西安等西部铁路客运专线的列车/隧道耦合空气动力效应研究;主持完成包括新疆等西部铁路在内的中国既有铁路6次提速的全部空气动力行车安全评估。解决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新车研制、隧道研建、气动运输模式确定等空气动力学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为中国铁路空气动力学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做出开创性贡献。 据湖南日报相关数据显示,截止至2015年12月11日,田红旗共出版学术专著、编著各1部;EI、SCI收录论文42篇。 田红旗部分已发表论文如下:[1]晏红文,田红旗,龚志强.一种新型弹性联轴节的形状优化设计[J].铁道车辆,2007,45(5):4[2]许平,田红旗,姚曙光.流线型列车头部外形设计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7,28(1):76[3]晏红文,田红旗,郭红锋,陈平,王明星,杨军.机车用橡胶缓冲器的研制[J].铁道机车车辆,2007,27(2):30[4]许平,田红旗,姚曙光.流线型列车头部设计制造一体化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1):6[5]姚松,田红旗.有限元刚度矩阵的压缩存贮及组集[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4):826[6]周丹,田红旗,鲁寨军.国产磁浮列车气动外形的优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3):613[7]刘堂红,田红旗,王承尧.不同磁浮列车外形的气动性能比较[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28(3):94[8]田红旗,许平,梁习锋,刘堂红.列车交会压力波与运行速度的关系[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6):64[9]田红旗,周丹,许平.列车空气动力性能与流线型头部外形[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3):47[10]刘堂红,田红旗,梁习锋.“长白山”高速列车与货车交会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3):56[11]何华,田红旗,熊小慧,梁习锋.横风作用下敞车的气动性能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3):73[12]许平,田红旗,姚曙光.流线型列车头部结构设计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1):78[13]谢素超,田红旗,姚松.板梁偏心连接结构有限元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4):5[14]田红旗,苗秀娟,高广军.强横风环境下棚车侧壁外形气动性能[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3):5[15]田红旗.中国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1):1[16]姚松,田红旗.DKQ弯曲单元的构造及应用[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1):16[17]章易程,田红旗.渐开线齿轮传动供油能力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6,(8):52[18]鲁寨军,田红旗,周丹.270,km·h^-1高速动车模态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26(6):18[19]高广军,田红旗,姚松,许平.列车多体耦合撞击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26(4):93[20]江帆,陈维平,何华,田红旗.列车生活污水回用系统[J].中国铁道科学,2005,26(3):141

291 评论

角落小泰迪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223 评论

五小样儿同学

周丹编辑词条 摘要周丹,常熟人.技巧世界冠军 周丹初入常熟市体校,后进江苏省技巧队,专攻“女子三人”,训练刻苦。93年初露头角获第七届全运会亚军,94年起连续三年获全国技巧锦标赛冠军,同时,94年至96年参加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也蝉联三届世界冠军,为此被江苏省授予“十佳”运动员称号。 周丹,1970年出生.1990毕业于沈阳市艺术学校评剧专业.1999年毕业;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现任沈阳评剧院主演沈阳市青联委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师承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 曾主演剧目:《杨三姐告状》、《小二黑结婚》、《山里人家》、《小女婿》、《风还巢》、《日月图》《打金枝》《三节烈》、《红楼梦》、《牛郎织女》《人面桃花》《打神告庙》、《雪花飘飘》、《姻缘巧配》等等. 十几年来,先后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省市及文化局主办的各种文艺汇演活动,多次荣获表彰和奖励. 1991年7月在现代评剧,[山里人家]中饰演的"红果",荣获第三届沈阳市艺术节优秀配角奖".1991年12月在文化邯,;比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国评剧青年演员评比演出'》获"优秀青年演员配角奖"的榜首荣誉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戏剧栏目主持人杨晓惠女士,特进行了专访,全国播放. 1993年9月古装评剧[日月图]中饰演"柏凤鸾",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中获"优秀表演奖" 1995年获山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电视与杂志杜,三九企业集团颁发的第五届辽宁省戏剧“玫瑰奖”“三九杯”“优秀表演奖”.1995年在辽宁省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小中,获辽宁省文化艺术节组委会颁的先进个人"称号和表彰. 2001年5月,赴韩国参加第13届马山国际演剧节,荣获个人"国际银奖".2001年,在第二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演出剧目[雪花飘飘中,荣获"优秀表演奖".2001年在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出剧目[雪花飘飘]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2年7月赴长沙参加全国地方戏曲梢品折子戏展演暨青年演员大奖赛获"二等奖"。 2002年7月再次赴韩国参加第十四届存川国际演剧节,荣获"国际金奖"。 除此之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电台,电视台的文艺演出,参加主演了盘锦电视台,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录制的戏曲电视剧I啼笑鸾俦]获辽宁省第凹届优秀电视剧一等奖省有文章[戏曲表演与生活和F个少女卜浅谈评剧现代戏人物塑造等论文,发表在中国文联出版发行的,"继承与创造"--文化艺术散文,国家级刊物上。 周丹 贵州人,生于1960年7月; 1982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82年7月-1993年6月在重庆交通学院任教,担任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教学工作。 1993年6月-2001年11月在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教学科工作,任科长。 2001年11月至今在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作,分管教学。 工作以来,共发表文章近20篇。多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在1996年、2000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各一项;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323 评论

相关问答

  • 林雪丹发表的论文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也是父母血缘的延续,所以当一个家庭要迎来一个新成员时,家庭成员都是非常高兴的,父母亲人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名字就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得

    lavender52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周丹发表的论文有哪些作品

    他之前是拿下过sks论文的,并且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学生了,同时给了别人非常多的专利权。

    kellycai414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范罗丹发表的论文

    描写思路:对于这种议论文,首先要写剖析事理,然后在论述事理,最后要发表意见,其范例为: 漫步在田间小道上,看到的并不是那么温和秀丽,而是各种不堪,我不由得皱起了

    小雨叫主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徐丹发表的论文

    徐 丹,女,湖南人,文学硕士研究生。现为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独立完成“文化融合中的翻译

    多吃多漂亮哟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周丹发表的论文是什么

    《同性恋与法:“性、政策与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及资料》(周丹 主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同性恋与法:“性、政策与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及

    馋死宝宝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