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的疯子陈
曾有那么一个人,被人称作民族叛徒、国家败类,各种不良称号被按在头上二十多年,然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才沉冤得雪。他是一名记者,是一个文人,也是一名曾经被人们恨之入骨的特工,但也正是这么一个人,却在国家危难之际,冒死给军队送去了一万两黄金。最终结局怎样了?
在《广东党史》1999年第四期中,有一篇是讲述他的,人们将他称作“在敌人刺刀上跳舞的无畏战士”。
革命火种初燃起
他叫叶文津,191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的书香门第。自幼知书达理的叶文津曾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毕业之后便东渡去了日本留学。
叶文津在日本留学期间,通过自己同学姚潜修的介绍,与当时共产党中的一位名叫夏衍的革命者结识,双方开始了长期的秘密会面。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叶文津通过夏衍的引荐,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直到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文津选择从日本回到中国,他的第一站便是到了上海。
同年八月份,日本的军队开始对上海进行攻击,如果让日本占领了上海地区,那么整个长江流域将再无抵抗之力。为了守住这块领土,我国军队不断在上海和日本军队正面交锋,群众死伤无数。
叶文津在上海看到了中国人民为了反抗侵略所付出的惨痛代价,也看到了战争为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身为共产党的一员,更加坚定了自己为革命、为自由、为中华民族付出自己一切的信念。
之后叶文津在上海组织了“留日学生救亡会”,并公开发表了《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的文章,希望以此来呼吁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抵御外敌。
同样是1937年,由郭沫若和夏衍等人创办的《救亡日报》,因上海守军撤离的原因,只能无奈将报社迁移到了广州。
叶文津作为一名读书人,了解报刊对于革命的重要性,便跟随郭沫若等人前往广州地区,筹备报刊复刊的一应事宜,并在此之后成为了《救亡日报》的一名记者。
后来更是在党组织的指挥下,前往敌后对游击战士进行采访,叶文津在敌后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回到桂林之后,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发表了诸多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潜藏敌后十三年
若是如此继续下去,叶文津在日后必然会是人民心中的充满光辉的革命者。但在1941年秋,党组织决定派遣叶文津返回上海,并且化名叶德铭,在敌战区进行伪装潜伏工作。
叶文津来到上海之后,先是在《新中国报》担任记者一职,后来成为了“东亚联盟”的上海分会中一员,之后更是担任了诸多重要职位。
叶文津通过这些工作的掩护,结识了不少日军的重要人物,并利用这种关系帮助当时潜伏在上海地区的地下党进行活动,负责营救被敌人俘获的共产党人士,在暗地里为党组织提供重要情报。
正是叶文津和当时在敌占区进行掩护的一种革命人士,保证了当时党组织和地下工作者的联系,保护了一众革命人士的安全。
到了解放战争的期间,叶文津依旧负责潜伏在上海地区,负责上海的地下工作,前前后后共计十三年之久。
叶文津因长期在上海担任重要职位,掌握着诸多人脉,和其他势力也多有“交情”,所以被汪伪政府所看重,而叶文津也看准机会,将自己打入到了国民党内部,平日里更是和一些国民党高官称兄道弟,身上完全看不出一丝共产党的样子。
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需要中国接受日本的军用物资,此时叶文津便利用当时国民党司令的公文,将这批物资接收后送到了新四军手中。其中包括粮食30多吨、手枪300多支、炸药500多箱、金条20根,还有各种器材、衣物等,这批物资对于当时的新四军,可以说是绝渡逢舟,物资价值高达一万两黄金,极大的缩减了国共双方的武力差距。
含冤入狱终得雪
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将自己生生的活没了才是成功,叶文津便是如此,长期的潜伏以及和党组织之间尽可避免的联系,让叶文津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竟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身份。
后来更是因为在1955年时,牵扯到潘汉年案中,被逮捕关在监狱里二十年。1975年,他被放出狱后,奔走申诉,证明清白。一直到1980年才沉冤得雪,但在同年六月份,叶文津便因病去世。
小结:
叶文津的一生是传奇的,在敌后毫无依靠的情况下,不断为新四军运送着各种物资,为此还曾“借过”日本人的五千元钱。然而却是这样一个人,通过不断的努力,支撑了新四军万余人三四年。
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篇4 试谈美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摘要: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是对美术体系内容的填充,而与美术鉴赏有关的理论知识可以被视为培养鉴赏者美术素
两种方法。一是自己投稿给杂志社。不过现在杂志社一般都不受理。二是找机构帮你发。现在基本都是选取这样的途径的。以前我给杂志社投过稿。过了半个月才说没录取。最后找壹
中国在很多领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在深山中的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接收宇宙信号的仪器;中国的5G技术也开始了民用和商用,支付宝和外卖软件的发展充分改变了我们
建后郭应禄院士留下的第壹人。曾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发表相关论文二十余篇,参编著作7部,主译(副)1部。
职称论文三大网站是知网、万方、维普。 1、中国知网 知网一般是中国知网。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