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6

幸福、定格
首页 > 论文发表 > 累计发表19篇sci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天里的松鼠

已采纳

张志维,目前就职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而就是这颗“两三粒芝麻大小”的芯片,却能足以满足5G甚至6G通信对于传输速率的需求。

用张志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功率更高了,传输距离更大了。以前覆盖面积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现在最新的实验结果能传10公里。对老百姓来讲,(视频)电话清晰度会更好, 上网速率会更高。功率更高了,传输距离更大了。以前覆盖面积只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现在最新的实验结果能传10公里。对老百姓来讲,(视频)电话清晰度会更好, 上网速率会更高。

△图源:中国蓝新闻

更重要的是,毫米波芯片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所垄断。但随着张志维和团队的研发成功,其导师认为:在某些领域应该能够不再依靠国外的芯片,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在某些领域应该能够不再依靠国外的芯片,解决了“卡脖子”问题据了解,芯片已经应用在移动基站,可以实现卫星与地面基站、基站与基站之间的超大数据量的高速率传输。

这条消息一经公布,瞬间引发了大量网友的高度关注:甚至张志维的母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也发来“贺电”:很多网友在祝贺、点赞张志维取得突破成果之余,对张志维26岁能当上副教授这事陷入了“深思”:但除了成果本身,张志维此前求学、研发的经历,也成为了此次热议的焦点。谢绝60万年薪,选择留校任教

张志维本硕博均是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毫米波,与5G/6G通讯密切相关。而他决定研发芯片,还要从本科时的一段经历说起。那时的张志维正在参加竞赛,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正是在参赛过程中,张志维所使用的芯片发生了故障。于是,“造芯”这件事便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

为此,他在2020年还特意去国外深造,每天坚持搞研究长达12小时。或许正是张志维如此的努力和拼搏,他在2020年到2021年期间,在芯片领域拿下了2个首次:

甚至他在国外的导师都对其评价到——“没有辜负你的母校”。而这些“业绩”,也为张志维在后来造芯的道路上铺下了high实的基础。

今年3月份,张志维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答辩。但当时的他面临着二选一的抉择——要么进大厂,要么留校。而即便众多大厂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提供60万年薪的Offer,但张志维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校。

△图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根据《中国科学报》的描述,张志维选择留校任教的原因是:因为喜欢校园自由且富有“创芯”的氛围。因为喜欢校园自由且富有“创芯”的氛围。这样的选择也让张志维成为了网友口中的“出道即巅峰”,一毕业就成为了特聘副教授。杭电辅导员申东升认为:这几年学校的人才聘任要求水涨船高,博士一毕业就成为特聘副教授,确实不容易。这几年学校的人才聘任要求水涨船高,博士一毕业就成为特聘副教授,确实不容易。但在这样的光环之下,少不了的是张志维一直以来的辛勤和努力。发表过19篇SCI论文,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十佳大学生”评选现场宣传材料,张志维在硕博连读的5年时间内,共发表了19篇SCI论文。

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论文超过10篇,其中9篇发表于IEEE协会旗下期刊。这些论文里面当然也包括提出混合EFJ功率放大器,以及阻抗频率调制的研究成果文章。2020年,张志维在导师程知群等人的指导下,研发出一种采用新型混合连续级EFJ功率放大器,来放大载波。此前,Doherty功率放大器(DPA)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在被基站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DPA有一些固有缺点,例如:带宽狭窄,且只有6dB的output back-off范围。而张志维和团队提出的EFJ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阻抗,不仅有传统的连续功率放大器类似的可变虚部,还有不一致的实部。

所以EFJ类功率放大器可有效结合EF类功率放大器的高能效,以及连续J类功率放大器在特定条件下的大带宽,从而大大弥补了DPA的缺陷。2021年,张志维和来自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Vincent Fusco等人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上发表了阻抗频率调制的研究成果论文。这是一种设计多频段功率放大器的新方法:将一个耦合器作为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以实现多频段阻抗转换。

△耦合器

通过结合获得的周期性阻抗轨迹和EFJ类功率放大器的阻抗空间,实现了实时获取所需的工作频率。目前,张志维和团队正在研究毫米波通信芯片3.0版本的技术迭代。

张志维表示: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国产化芯片的替代。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国产化芯片的替代。

123 评论

侯丹丹0518

这个副教授的也就会给芯片带来新的希望,会让我国的芯片发展更加的顺利,可以打破欧美国家的封锁,对于手机和电脑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299 评论

菜菜爱榴莲

1986.9-1992.7 山东大学医学院 六年制英语医学班1992.9-1995.7 山东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 硕士研究生1996.9-1999.7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泌尿外科 博士研究生2000.5-2002.1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CHUM医学中心 博士后2003.2-2003.9 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近十年来,作为研究课题负责人,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复旦大学世纪之星课题1项及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1项。目前承担在研课题有国家973子课题(负责人)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宝山区科委课题1项。1998年国内率先开展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前列腺癌及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早期诊断膀胱癌;2000年国内首次采用化学药物BNN成功诱导建立大鼠膀胱癌模型,相关研究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一部分, 获2003年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解决化疗/放疗对肿瘤患者生育及性腺功能的损害,2001年首次实现完整大鼠卵巢及部分子宫的冷冻保存与移植并成功受孕,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于《自然》杂志(Nature, 415:385, 2002)。“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家族性遗传病学及临床治疗研究”获得2006年上海市男科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近5年共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参加论著及教材编写8部。

106 评论

爱吃肉的饭团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998年于清华大学材料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清华大学生物系获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9月至今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迄今已在PNAS、ATVB、FASEB J、Structure、JBC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9篇,共获SCI引用470余次。荣获2003年度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5)、2007年度(第6届)甘肃青年科技奖、2009年度(第1届)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2010年度(第12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入选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2006年至今);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2008年至今),生物物理学报副主编(2010年至今)。 ■ 1993.9-1998.7,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8.9-2003.7,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3.9至今,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科研;■ 已发表SCI论文14篇,共获SCI引用两百八十余次。 ■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200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5),2005;■ 第四届亚太血栓与止血大会青年研究奖,2006;■ 第六届甘肃青年科技奖,2007;■ 第十三届甘肃五四青年奖章标兵,2009;■ 第一届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2009;■ 第十二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10;

143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生发表sci论文19篇

    祖籍山东省临沂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小儿心胸外科专业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格子女7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累计发表sci论文

    这主要是因为他发表的六十多篇SCI论文,其中有20篇论文是属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剩余的都是属于第二作者或者其他的称呼。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只有30%多的论文

    vincent'sir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累计发表19篇sci论文

    张志维,目前就职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而就是这颗“两三粒芝麻大小”的芯片,却能足以满足5G甚至6G通信对于传输速率的需求。 用张志维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功率更高了,

    幸福、定格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累计发表论文5篇其中

    爱因斯坦26岁时,一口气完成了五篇论文,其中四篇于当年、另一篇于次年在德文《物理学杂志》发表。这五篇论文分别是:①《分子大小的新测定》,②《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

    木鱼19921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累计发表论文

    ⑴ 怎么评定教授职称 教授是高校中的最高技术职称. 首先要学历合格(正教授要求本科学历以上) 在教学科研上有突出成就(国家课题或国家一类刊物上有论文) 还

    winonafirst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