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1

零下十三月
首页 > 论文发表 > 潘宗光教授论文发表时间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odabian0214

已采纳

1968年起任教于香港大学化学系,1982年升为教授,1983年担任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1991年起获得当时香港立法局议员张鉴泉(已故)邀请,担任香港理工学院(今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于2008年退休,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院长、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荣誉主席,曾在1985年和1991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319 评论

北冰洋的海豚

爱因斯坦、艾克里爵士、孙中山。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扩展资料:

佛教观点

否定宿命论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

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缘起论

《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

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

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缘起论是般若思想的基础。般若重视“缘起”。《佛说造塔功德经》里有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今天,我们不论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这四句话都是对的,世界并不是神创造的,确实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条件聚合而成的,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思想。“缘起”是我们理解般若思想的一个重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291 评论

蝎子豆丁

爱因斯坦、艾克里爵士、孙中山、潘宗光都信仰佛教。

潘宗光:金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1940年出生于香港,广东番禹人,化学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他曾担任三届(十五年)全国政协委员;是一名科学家,曾在1985年和1991年两度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也是佛弟子,以科学家和教育家的视野,融传统《心经》智慧于当代人生和现代管理。“心经与生活智慧”及“心经与现代管理”等系列著作引发了许多中国人、尤其是中青年知识人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佛教文化及智慧的关注。

扩展资料:

潘宗光信仰佛教的原因:

“童年的时候,我经常见到长辈们在每月初一、十五吃斋,焚香供佛,以为这就是佛教。那时对佛教的印象是模糊的,没时间去了解和接近它。”

“读书时,我上的是教会学堂。常常有牧师来讲课,但是听不进去,心里没有感应。”

“后来我去英国读书拿博士学位,到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后回香港大学任教,依然没有机缘接触佛教。”

“我真正走近佛教,了解佛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1991年,潘宗光受聘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第二年,他在偶然之间发现桌上有一张佛学会的讲座通知,刚好那天晚上他有时间,便应邀前去听讲。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佛教。做讲座的是一位学佛多年的陈家宝医生。他从医生治身和佛家治心入手,讲得非常好,非常有道理。我听了以后有非常大的震动,觉得和自己的思维想法很近。”

从此,潘宗光埋头于经书之中,潜心研读佛经。他去“明珠佛学会”听“佛学初阶”,去“普明佛学会”听佛学系统讲座,“各种初级班,中级班,都去听……”他就像遇到一个科学新发现,一心要去了解它、掌握它、证明它。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潘宗光:科学家眼中的佛教到底什么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84 评论

奥迪风度

佛教是与科学共依存的宗教。——爱因斯坦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爱因斯坦(此为佛学中的观点)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爱因斯坦我相信生命有如物质是不能毁灭的,世界上一直有定量的生命存在,而这个量是永远不变的。——爱迪生(此为佛学中的观点)人体内有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那就是在胚胎期进入人体大脑,施予推动控制大脑,使其细胞工作,此种非物质的‘识我’在肉体大脑死后仍然存在,并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艾克里爵士(此为佛学中的观点)佛学乃哲学之母,可补科学之偏。——孙中山人死之后,决非悉归消灭,人死之后,有神识存在。——牛顿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哲学对这个(宇宙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而佛教却是亲证。——中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发明家王季同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我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和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著名科学家沈家祯博士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关于人身各种器官的感觉部分,就牵涉到心的问题,由这种种感觉引起许多心理作用,佛教对此研究得很精细,远非现在的心理学所能企及。——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此为佛学中的观点)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世界几何力学之父威勒博士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著名物理学家,北大教授黄念祖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英国著名学者克里各不同星球环境的天人,各有其适应各别环境的能力,天人的形态与构成各有不同,未必就是以我们地球人类肉体为标准。——著名化学家季洛夫博士(此为佛学中的观点)灵魂是从肉体内独立出来的,它拥有科学无法测知的机能,这种机能就象重力一样,虽然知道重力是地球和物体间的引力所致,但无法以肉眼看到。——法国天文学家卡旺(此为佛学中的观点)在科学上,几乎每件事都是超过你直接经验的。世间人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但他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自己。——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此为佛学中的观点)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莎士比亚(此为佛学中的观点)很多科学家已开始对那些描写轮回的佛学书籍发生兴趣,那些书上有很多的记载和近年的研究十分的吻合!——人类学家马里奥博士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经达到了比较精致的程度。——马克思辨证的思想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恩格斯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辨证思维才成熟,辨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恩格斯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鲁迅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际书协顾问)

335 评论

一览佳肴

爱因斯坦、艾克里爵士、孙中山、潘宗光都信仰佛教。

潘宗光:金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1940年出生于香港,广东番禹人,化学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他曾担任三届(十五年)全国政协委员;是一名科学家,曾在1985年和1991年两度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也是佛弟子,以科学家和教育家的视野,融传统《心经》智慧于当代人生和现代管理。“心经与生活智慧”及“心经与现代管理”等系列著作引发了许多中国人、尤其是中青年知识人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佛教文化及智慧的关注。

扩展资料:

顾毓琇对宗教的研究,造诣精深,在佛学方面的建树,影响深远。他一生遍

顾毓琇的英文巨著《禅史》

访名山寺院,生前曾亲近过虚云、太虚等高僧大德。顾毓琇对佛教历史的研究造诣精深,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出版了《禅宗师承记》和《日本禅宗师承记》等专著。

在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期间,顾毓琇十分重视佛学研究。1938年起与太虚法师就拨款编纂汉藏合璧教科书等事宜联系密切。顾毓琇称,编纂教科书:“藉以发扬中土文化与现代新知,以启迪边民之德智。”

《太虚大师年谱》记载:“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四月,大师因顾次长毓琇来汉院,转商诸陈部长立夫,得其允予补助经费,于汉院成立编译处。”从1938年到1944年,汉藏教理院编译处在六年的时间里,一共编译四十余种著作,出版十余种著作。

特别是从1939年起,教理院专门成立刻经处,聘请刻工来院内刻造藏文字版,先后出版了《藏文读本》、《佛教各宗派源流》、《比丘学处》、《菩萨戒品》、《缙云山志》、《佛学概论》等。其中《藏文读本》专为青海、本康、丽江等地的院校使用,《佛教各宗派源流》则为佛学院专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103 评论

相关问答

  • 北大教授论文发表时间表

    1、想要拿到杂志,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周期是1-3个月左右。 下面再讲一下其他

    么么哒狂人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大学教授论文的发表时间

    1、想要拿到杂志,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周期是1-3个月左右。 下面再讲一下其他

    粘土宝宝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意大利教授论文发表时间

    阿伏加德罗阿伏加德罗(AmeldeoAvogardo,1776~1856)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的一个贵族家庭。1792年8月9日入

    快乐之光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清华教授论文发表时间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

    漫野之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穆光宗发表的论文

    我想,回复一下是我唯一能做的!

    夏小麦52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