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7

定州人民
首页 > 论文发表 > QCC发表论文参考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傲慢的猩猩

已采纳

品管圈活动对肝胆外科健康教育的效果论文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效果当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94例肝胆外科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对肝脏外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晓率为95.74%,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患者的知晓率为80.85%,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为82.9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有效的提高患者对肝胆外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效果;知晓率

品管圈活动(QCC)指的是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下,持续不断的推进管理和工作方式的改革,并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和改善医护工作当中的主要问题,最终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科室形象[1]。为了探究和分析品管圈活动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分别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和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肝胆外科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4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在1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4±4.59)岁,在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19±5.42)岁。两组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常规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包括:①组建品管圈。肝胆外科科室患者均入选本次品管圈成员,并由圈长组织成员对经过讨论后的品管圈活动进度进行统筹安排,并由另外一名辅导员对品管圈的具体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和指导。②制定品管圈活动程序。所有品管圈内的成员都要参与到品管圈活动计划和安排当中,具体的品管圈活动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制定品管圈活动目标,二是根据当前肝胆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改善策略,三是对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2]。③制定品管圈活动目标。对本次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所有肝胆外科患者进行关于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的调查,了解患者对肝胆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期间的饮食、运动和康复锻炼等;对患者的肝胆知识知晓率进行整体分析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健康教育目标。以1个月为期限,品管圈活动结束后,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④改善健康教育效果的具体对策。在对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时,需要加强对品管圈内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专科知识的培训,并在业余时间内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系统、从浅到深的讲解,尤其是对患者重点关心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重点培训;此外,肝胆外科科室负责人需要不断完善科室内的相关健康教育资料,比如肝胆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在科室病区内加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改进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小课堂、PPT等多种方式联合起来进行健康教育。⑤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对实施品管圈活动2个月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和总结,并及时改进品管圈活动计划和目标。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x2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结论

在同类研究当中,对肝胆外科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为95%,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为96.67%,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本次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总而言之,对肝胆外科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有效的提高患者对肝胆外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静.品管圈活动对提升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2):1870~1872

2江莉霞,常永琼.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普外科护士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88.

345 评论

傻兮兮的呆呆

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品管圈的一般活动流程:1.组圈(1)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2)选出圈长。(3)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4)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5)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2.活动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1)每期品管圈活动,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进行,结合部门工作目标,从品质、成本、效率、周期、安全、服务、管理等方面,每人提出2~3个问题点,并列出问题点一览表。(2)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活动主题,主题的选定以品管圈活动在3个月左右能解决为原则。(3)提出选取理由,讨论并定案。(4)制定活动计划及进度表,并决定适合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5)主题决定后要呈报部门直接主管/经理审核,批准后方能成为正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6)活动计划表交QCC推行委员会备案存档。(7)本阶段推荐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甘特图。3.目标设定(1)明确目标值并和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要量化。(2)不要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3)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4)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4.现状调查数据收集(1)根据上次的特性要因图(或围绕选定的主题,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据收集、整理的查检表。(2)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记录方式及责任人。(3)圈会结束后,各责任人员即应依照圈会所决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4)数据一定要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5)本阶段使用查检表。5.数据收集整理(1)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点,全员检讨,并提出解决方法。(2)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以补充或修改,使数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数据。(3)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集数据,使用QC手法,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的关键项目。(4)本阶段可根据需要使用适当之QC手法,如柏拉图、直方图等。6.原因分析(1)在圈会上确认每一关键项目。(2)针对选定的每一关键项目,运用脑力激荡法展开特性要因分析。(3)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要求具体、明确、且便于制定改善对策。(4)会后落实责任人对主要因素进行验证、确认。(5)对于重要原因以分工方式,决定各圈员负责研究、观察、分析,提出对策构想并于下次圈会时提出报告。(6)本阶段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特性要因法。7.对策制定及审批(1)根据上次圈会把握重要原因和实际观察、分析、研究的结果,按分工的方式,将所得之对策一一提出讨论,除了责任人的方案构想外,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吸收好的意见。(2)根据上述的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让圈员分工整理成详细具体的方案。(3)对所制定的具体对策方案进行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并在圈会上讨论,交换意见,定出具体的步骤、目标、日程和负责人,注明提案人。(4)圈长要求圈员根据讨论结果,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具体的改善构想。(5)圈长将对策实施计划及合理化建议报部门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不参加合理化建议奖的评选,而直接参加品管圈成果评奖)。(6)如对策需涉及圈外人员,一般会邀请他们来参加此次圈会,共同商量对策方法和实施进度。(7)本阶段使用愚巧法、脑力激荡法、系统图法。8.对策实施及检讨(1)对所实施的对策,由各圈员就本身负责工作作出报告,顺利者给予奖励,有困难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2)对前几次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查检,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必须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3)各圈员对所提出对策的改善进度进行反馈,并收集改善后的数据。9.效果确认(1)效果确认分为总体效果及单独效果。(2)每一个对策实施的单独效果,通过合理化建议管理程序验证,由圈长最后总结编制成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报告书,进行效果确认。(3)对无效的对策需开会研讨决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对策。(4)总体效果将根据已实施改善对策的数据,使用QCC工具(总推移图及层别推移图)用统计数据来判断。改善的经济价值尽量以每年为单位,换算成具体的数值。(5)圈会后应把所绘制的总推移图张贴到现场,并把每天的实绩打点到推移图上。(6)本阶段可使用检查表、推移图、层别图、柏拉图等。10.标准化(1)为使对策效果能长期稳定的维持,标准化是品管圈改善历程的重要步骤。(2)把品管圈有效对策纳入公司或部门标准化体系中。11.成果资料整理(成果比较)(1)计算各种有形成果,并换算成金额表示。(2)制作成果比较的图表,主要以柏拉图金额差表示。(3)列出各圈员这几次圈会以来所获得的无形成果,并做改善前、改善后的比较,可能的话,以雷达图方式表示。(4)将本期活动成果资料整理编制成“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5)本阶段可使用柏拉图、雷达图等。12.活动总结及下一步打算(1)任何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总还存在不足之处,找出不足之处,才能更上一个台阶。(2)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所以问题改善没有终点。(3)按PDCA循环,品质需要持续改善,所以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后,就应考虑下一步计划,制定新的目标,开始新的PDCA改善循环。13.成果发表(1)对本圈的“成果报告书”再做一次总检讨,有全体圈员提出应补充或强调部分,并最后定案。(2)依照“成果报告书”,以分工方式,依各人专长,分给全体圈员,制作各类图表。(3)图表做成后,由圈长或推选发言人上台发言,并进行讨论交流。(4)准备参加全公司品管圈发表会。

154 评论

紫色super

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品管圈的一般活动流程:1.组圈(1)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2)选出圈长。(3)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4)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5)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

303 评论

妞妞love美丽

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品管圈的一般活动流程:1.组圈(1)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2)选出圈长。(3)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4)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5)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2.活动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1)每期品管圈活动,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进行,结合部门工作目标,从品质、成本、效率、周期、安全、服务、管理等方面,每人提出2~3个问题点,并列出问题点一览表。(2)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活动主题,主题的选定以品管圈活动在3个月左右能解决为原则。(3)提出选取理由,讨论并定案。(4)制定活动计划及进度表,并决定适合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5)主题决定后要呈报部门直接主管/经理审核,批准后方能成为正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6)活动计划表交QCC推行委员会备案存档。(7)本阶段推荐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甘特图。3.目标设定(1)明确目标值并和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要量化。(2)不要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3)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4)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4.现状调查数据收集(1)根据上次的特性要因图(或围绕选定的主题,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据收集、整理的查检表。(2)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记录方式及责任人。(3)圈会结束后,各责任人员即应依照圈会所决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4)数据一定要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5)本阶段使用查检表。5.数据收集整理(1)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点,全员检讨,并提出解决方法。(2)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以补充或修改,使数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数据。(3)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集数据,使用QC手法,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的关键项目。(4)本阶段可根据需要使用适当之QC手法,如柏拉图、直方图等。6.原因分析(1)在圈会上确认每一关键项目。(2)针对选定的每一关键项目,运用脑力激荡法展开特性要因分析。(3)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要求具体、明确、且便于制定改善对策。(4)会后落实责任人对主要因素进行验证、确认。(5)对于重要原因以分工方式,决定各圈员负责研究、观察、分析,提出对策构想并于下次圈会时提出报告。(6)本阶段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特性要因法。7.对策制定及审批(1)根据上次圈会把握重要原因和实际观察、分析、研究的结果,按分工的方式,将所得之对策一一提出讨论,除了责任人的方案构想外,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吸收好的意见。(2)根据上述的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让圈员分工整理成详细具体的方案。(3)对所制定的具体对策方案进行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并在圈会上讨论,交换意见,定出具体的步骤、目标、日程和负责人,注明提案人。(4)圈长要求圈员根据讨论结果,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具体的改善构想。(5)圈长将对策实施计划及合理化建议报部门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不参加合理化建议奖的评选,而直接参加品管圈成果评奖)。(6)如对策需涉及圈外人员,一般会邀请他们来参加此次圈会,共同商量对策方法和实施进度。(7)本阶段使用愚巧法、脑力激荡法、系统图法。8.对策实施及检讨(1)对所实施的对策,由各圈员就本身负责工作作出报告,顺利者给予奖励,有困难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2)对前几次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查检,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必须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3)各圈员对所提出对策的改善进度进行反馈,并收集改善后的数据。9.效果确认(1)效果确认分为总体效果及单独效果。(2)每一个对策实施的单独效果,通过合理化建议管理程序验证,由圈长最后总结编制成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报告书,进行效果确认。(3)对无效的对策需开会研讨决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对策。(4)总体效果将根据已实施改善对策的数据,使用QCC工具(总推移图及层别推移图)用统计数据来判断。改善的经济价值尽量以每年为单位,换算成具体的数值。(5)圈会后应把所绘制的总推移图张贴到现场,并把每天的实绩打点到推移图上。(6)本阶段可使用检查表、推移图、层别图、柏拉图等。10.标准化(1)为使对策效果能长期稳定的维持,标准化是品管圈改善历程的重要步骤。(2)把品管圈有效对策纳入公司或部门标准化体系中。11.成果资料整理(成果比较)(1)计算各种有形成果,并换算成金额表示。(2)制作成果比较的图表,主要以柏拉图金额差表示。(3)列出各圈员这几次圈会以来所获得的无形成果,并做改善前、改善后的比较,可能的话,以雷达图方式表示。(4)将本期活动成果资料整理编制成“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5)本阶段可使用柏拉图、雷达图等。12.活动总结及下一步打算(1)任何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总还存在不足之处,找出不足之处,才能更上一个台阶。(2)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所以问题改善没有终点。(3)按PDCA循环,品质需要持续改善,所以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后,就应考虑下一步计划,制定新的目标,开始新的PDCA改善循环。13.成果发表(1)对本圈的“成果报告书”再做一次总检讨,有全体圈员提出应补充或强调部分,并最后定案。(2)依照“成果报告书”,以分工方式,依各人专长,分给全体圈员,制作各类图表。(3)图表做成后,由圈长或推选发言人上台发言,并进行讨论交流。(4)准备参加全公司品管圈发表会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发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过的、对本文有启发的文献,一般标注在文章末尾。有的会在文章具体位置中标明具体的参考页码,有的不会。受文献启发的地方不一定要和原文

    好事都找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sci论文发表参考文献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权威的科学引文数据库之一,SCI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比较严格,一般采用美国化学会(ACS

    味增汤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发表论文参考文献篇

    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格式范例有篇一、篇二、篇三。 1、篇一。 期刊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

    TT作天作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参考文献未发表论文

    未经发表的是不能引用的,因为它的知识产权和版权还没有归属,是侵权的(如它不愿意公开,但成果是自己的话就可以直接写了)。另一个情况是未经发表的情况下,并没有专业人

    以哩哇啦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发表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 2、参考文献按照中国学术期刊

    Tania慧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