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1

  • 浏览数

    334

嗜吃福將
首页 > 论文发表 > 北京论文发表垄断

1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静地过

已采纳

北京警方查获了代发论文山寨杂志社,被刑拘的人数为19个,“代发论文”之所以难以根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有足够的市场,有很多人想要发表自己的论文,却没有合适的机会,不法分子就利用那种急迫的心理,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渠道,并收取高昂的费用,所以要想制止这种事,只有从两方面抓起,第一就是科普这方面的法律常识,让人们有一个安全意识,第二则是对那些妄图走捷径的人给予严厉的惩罚,也有一些人明知道这种代发论文并不靠谱,却依然想要借此机会蒙混过关。

一些领域内的工作人员想要获得职称晋升,就需要在知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但这些知名杂志过过层层筛选,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又岂能那么容易登上去,所以一些不法分子滥竽充数,给了这些急功近利的人一个渠道,让他们以为这其中有捷径,可以私下找到杂志社进行出版,进而取钱财,而事后有很多人因为这件事做得极不光彩,也就不去追回了。

雷先生找到这家公司,希望把自己的三篇论文发表到杂志上,花了1800元,后者伪造了一本杂志,但雷先生的公司是正规企业,专门找杂志社进行核实,才发现事情不对,这还是因为雷先生所在的公司非常负责,也有很多小一点的公司并不是那么较真,很有可能被这种代发论文给蒙混过关,就连人都不知道真相。

其实之所以有很多人找代发论文的公司,就是因为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作品并不差,无法登上杂志就是因为没有找关系,这具有一定的腐败性,所以对于找代发论文公司的人,也要进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将此事杜绝。

283 评论

呼啦啦呼嘞嘞

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这样网友们直呼大快人心,知网早就应该被立案调查。

在每年的毕业季,网友们总会在网上去声讨知网。原因在于,每年的毕业季就意味着学生们需要写论文,而写论文必须要看文献,而且还要引用参考文献。除此之外,很多学校规定学生的论文查重需要用知网来进行,这就导致了学生们想要顺利的毕业,必须要一次性通过查重,从而学生们需要花费大的价钱用多种途径来通过知网进行提前查重。

知网从作者方面收取金额。

很多发表出来的文章都要被知网进行收录,在论文期刊发表的过程中,发表者要向期刊编辑部门进行大额的支付,主要目的还是能够为了自己的论文顺利发表。因此知网是从作者方面先收取一部分的钱,而作者本人如果需要去下载自己的论文,还需要额外的花钱。知网通过作者方面赚取钱。

知网从使用者方面收取费用。

如果说学生们想要查阅文献阅读论文的话,无论从知网上下载还是查看都是需要支付费用的,而这些费用它并不是很低,价格也是比较高的。同时每年学校都会向知网去购买一些论文、文献库来供自己的学生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就需要向知网支付几十到一二百万之间不等的费用来购买资料库。知网通过向学生个人和学校购买来无成本赚取大额利润。

知识应当进行付费吗?

通过上面的一个解释,我们也可以看出,知网是通过向读者以及作者收取费用两头来赚钱。对于知识的话,我们是应当进行知识付费的,但是知网它只是作为一个中间人,连接起来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读者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并没有到作者的手中,而作者支付的出版权的费用也归期刊报社所有。对于作者网上所发布的公开的论文应当是免费给学生使用的,而知网作为一个垄断性的机构应当被立案调查,这种风气不应该再继续下去。

223 评论

熊大熊二喜羊羊

从中科院停用知网、数额昂贵的续订费、续订前的涨价、收费和服务不成正比、网站信息无法共享等方面反映出来。

317 评论

是薇一的我

从4月17日开始,关于知网收费过高的社会讨论从未停止,公众的愤怒情绪并未平息。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这是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对平台经济依法实施常态化监管的重要举措,对维护学术文献数据库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知识生产和流动、推动创新发展、保护以作者和读者为主体的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应当依法立案调查。

学术文献是以智力成果为内核的知识产品。但同时,知网在经营过程中涉嫌实施垄断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启动调查程序,十分及时和必要。

二、对知网立案调查释放出对平台经济依法实施常态化监管的重要信号

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拓展消费市场、稳就业等具有重要作用。

三、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多措并举推动学术文献数据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对知网开展反垄断调查,根本目的在于规范知网的经营行为,尽快恢复相关市场竞争秩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让我们如此愤怒的,仅仅是一个垄断企业攫取高额利润的不平心理么?或许是一种从知识的崇高与贪婪的丑陋的直接对比,也是让我们心生厌恶的重要原因。

从产生文字开始,我们经过看几次历史性的认知解放:扫盲运动为开启民智奠定伟大基础;义务教育的普及,让全民的整体素质实现质的飞升;高等教育的发展,以点带面地拉高了整个社会的认知水平。而当前社会生活高度复杂,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穷尽所有知识。与此同时随着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家自主学习的欲望和能力空前提升。我们即将迎来一场专业知识自主下沉的认知解放运动。而阅读学术论文,是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路径之一,不应该因为一个行业不合理的商业模式,提高了所有人获取知识的代价。更不应该因为几家企业的利益,延缓了全体人民认知提升的进程。学术资源不应该是供文人墨客掩门自乐而流觞之曲水,应该是承万民计泽被天下挂千帆之通行,这才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应该有的样子。

358 评论

蓝梦与信

公开资料显示,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由2010年3.8亿元、2011年4.5亿元一路上涨,至2019年达到近10亿元,2020年更超过11.6亿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知网订购费高企不下、连年上涨。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曾因知网每年超过10%、甚至高达20%的价格涨幅而出现过暂停使用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22日以前,知网上的硕士学位论文下载费用是15元/本,博士学位论文下载费用是25元/本。这一价格在赵德馨教授起诉事件之后,调整为7.5元/本、9.5元/本。而目前,知网规定2008年以后发表的硕士论文稿酬每篇60元,博士论文每篇100元。这样的稿酬标准相比下载收益,可见知网利润之可观。此外,知网在把持海量文献数据、占据了一家独大的优势地位后,不仅对使用者规定最低充值消费额度,还对机构使用者连年抬高售价,被质疑涉嫌垄断。

288 评论

美丽的大蒜君

垄断知识论文的获取渠道。

中国知网涉嫌垄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这次中国知网所涉及垄断的渠道主要为他垄断了各大高校知识论文的获取渠道,并通过这些论文实现了大规模的盈利,并且收费制度逐年升高,这样子的收费制度在我国显然不合法,导致了重大高校纷纷退出知网,但知网毫不吝啬他们还是坚持自己的收费模式,并没有对各大高校予以宽容,并且各大高校的教授在论文发表时并没有授予知网盈利,全中国知网侵犯了它的版权,并且将其作为盈利的手段,这样的程序是不合法的,中国知网必须做出一个解释给公众。

一、这件事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首先要从中科院对于中国知网启用,并且停用中国知网这件事开始说起,因为中国知网每年对国内各大高校的收费费用在不断的增加,导致各大高校想用又不敢用,因为它的价格确实是已经占到了高校科研部分经费的一大半,这样很多高校的经费一直是很紧张的状态。后来经过越来越多的高校抵制中国知网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局回应称中国知网涉嫌垄断,因为它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对各大高校的知识论文的获取渠道进行了一个限制,那么他就是这市场上说一不二的人,他选择与各大高校划清界限。不断的在提高获取论文的收费限制,这是不合法的。

二、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知网涉嫌垄断的事情?

同他给各大高校设置收费制度不断上涨开始,那么中国知网就涉嫌的垄断,他利用自己自身的社会地位,去不断向高校索取更高的知识论文的获取渠道费用,那么他这就已经涉嫌了垄断。

三、我的体会是什么?

我们应该更多的建设自己的知识论文共享平台,这样子就不会被其他机构以及个人所垄断。

187 评论

nanami小明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代发论文都能够被抓住,很多人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写不出来优秀的论文,于是会找一些机构去代写。

339 评论

薇儿的悲伤

公司是靠用知网查重和学校合作来挣钱的,因为知网和各个高校都有合作,学生想要毕业都是需要在知网查重的。

221 评论

草心草心丶

知网在没有得到赵德馨教授授权的情况下,将他的多篇论文收录到知网,自己下载都需要付款,因此起诉了知网。官司虽然赢了,并且获得了赔偿,但是论文迟迟不恢复上架,网上引发争议。接着是中科院无力承担千万订阅费,改用其他论文库。然后就是作家陈应松和赵德馨教授妻子起诉知网。知网这接二连三的负面新闻爆出来,网络.上连续发酵,已经到了风口浪尖。有句俗话:民不举,官不究。如果不是知网做的太过,并且引起了巨大的舆论争议,我相信官方立案还不会这么快。毕竟知网垄断是小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之前没管,是因为没人深究,没人起诉,有点舆论也都被压下去了,该怎么还怎么。这次明显不一样了,压不住了,必然要立案调查给民众一个交代。

但是要说什么知网破产啊,收为国有啊,这些都太过于理想化。预测怎么也得联系一下实际吧,不能乱猜。此前滴滴涉嫌垄断,破产了吗?收为国有了吗?此前腾讯涉嫌垄断,破产了吗?收为国有了吗?此前阿里涉嫌垄断,破产了吗?收为国有了吗?都没有,那怎么猜测的要破产和收为国有呢?再说说国外的例子,微软、谷歌、苹果等国外科技巨头,都接受过反垄断调查,最终也都只是罚款,破产和收为国有的依据是什么呢?所以,参考此前的案例,知网立案调查的结果大概率也还是被罚款,具体金额这个就不好预测了。还有,昨天看到有报道说,知网向维权教授夫妇道歉,并重新商议论文上架事宜。他们这么做的原因还是想要尽快平息舆论,舆论平息下来,对立案调查结果非常有利。有一点是肯定的,从此知网不再具有目前的市场支配地位,这个市场的几家公司会形成竞争,论文著作权人会得到应得的收益。其他的就别想了,真没有。

179 评论

养鱼的老头

市场因素,价格因素,教育方面,市场准入程度,市场知名度,市场占比多。

255 评论

萌萌panda我最爱

知网有着现如今我国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论文数据库,高校师生在查找相关文献时需登录知网,论文查重也需要知网,因为其数据库最全,影响最大。每年盈利上亿。下载论文,查重收费较贵,“天下苦知网久已”,但又不得不用。那么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被立案调查意味着,国家市场监管局已经有一定的证据证明知网涉嫌垄断了。

先有了初步的证据后,才会立案调查,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烂诉。当年,翟天临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被质疑学术造假后查实。博士生不知道知网被质疑学术造假,可见知网的影响力之大和其垄断地位。

2、意味着国家坚持推动论文数据库行业的健康发展。

刚开始时,知网是一个免费的知识共享平台,国家也大力支持其发展,但慢慢的发展成了盈利企业,甚至到了一家独大的地步,对其反垄断调查说明国家正在督促和引导这类大型数据库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术环境,促进知识共享的发展,推动学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3、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持续实行反垄断监管了。

知网是比较典型的平台企业,反垄断机构对其立案调查,意味着我国将持续实行反垄断监管,这样有利于持续净化各行业的竞争环境,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提高创新性。

总而言之,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有利于学术文献数据库的公平竞争,对我们学生、老师、高校来说,也能减轻一点知识付费的负担。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全球媒体垄断报告论文发表

    根据统计数据,在2022年,中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8.4万篇,美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11.6万篇,英国的SCI数量预计将达到3.1万篇,德国的SCI数

    北京青年12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反垄断启示论文发表

    文 | 王宇 反垄断的成因 在 社会 经济发展中,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国家的支持, 社会 的需要,必然还会有强大的资本注入。而资本逐利的本质万年不变

    木本色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教育垄断论文怎么写好发表

    去找期刊社投稿发表,但是搜索的时候不见得很全面,投稿的信息也不会很完整,但是可以去壹品优刊网。

    casa1363007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深圳垄断市场论文发表

    需要发表论文吗?我完全可以哈

    哎唯巴蒂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垄断行业论文发表机构

    知网被反垄断立案调查意味着慢慢要"失去民心"有些网友可能不知道知网是干什么的?根据知网的有关介绍,知网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科技部,国家

    大家族djz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