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29

幽花零落
首页 > 论文发表 > 人际交往论文发表小说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拉菲兔兔

已采纳

一、什么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喜欢、相互需要,依赖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 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人际吸引是指个人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的一种亲和现象。分积极人际吸引和消极人际吸引。人际吸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个体满足对人际交往的需要。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际吸引却呈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以致于造成违法犯罪的情况。罪犯中的人际吸引多呈现消极心理状态,是出于某种不良需要而产生的。不良人际吸引可干扰监内改造秩序,形成监内重新犯罪的隐患。如罪犯中的落后帮伙、反改造团伙等。二、影响喜欢的因素(一)、熟悉与邻近1、熟悉与邻近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常常见面也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欢。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2、相似性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主要包括: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3、互补当双方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时,彼此的喜欢也会增加。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以下三种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都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4、外貌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交往的初期,好的外貌容易给人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外貌美能产生光环效应,即人们倾向于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的优秀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5、才能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如果这种才能对别人构成社会比较的压力,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才能不会对吸引力有帮助。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6、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N.Anderson,1968)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下表是主要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排在序列最前面、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系列最后受喜爱水平最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 假装、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人格品质积极品质 ;真诚 诚实 理解 忠诚 真实 可信 智慧 可信赖 有思想 体贴 热情 善良 友好 快乐 不自私 幽默 负责 开朗 信任中间品质:固执 刻板 大胆 谨慎 易激动 文静 冲动 好斗 腼腆 易动情 羞怯 天真 不明朗 好动 空想 追求物欲 反叛 孤独 依赖别人消极品质:古怪不友好饶舌敌意自私粗鲁自负贪婪不真诚不善良不可信恶毒虚假令人讨厌不老实冷酷邪恶假装说谎

319 评论

乐趣小鱼

感觉这个很不错,希望能够帮上你关于师范生礼仪问题及礼仪教育思考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7-03-17 14:45:00 ] 作者:南志国 编辑:studa20摘要:礼仪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是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和获得美好人生的基本条件。师范生在走上教师岗位前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然而近年来师范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师范生礼仪方面缺失现象的列举以及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师范生 礼仪问题 礼仪教育 思考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帮”美称。“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 一、师范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道德素质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德”诚于中,“礼”形于外,“德”、“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在人的行为规范中,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人们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接受熏陶和教育,提高道德是非鉴别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的道德社会化过程。因此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从而提高师范生的道德素质。 2.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有利于塑造未来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 师范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教师,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文明和先进思想。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师范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成问题,但“德商”较低,有些学生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都不懂。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因此师范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而且有利于培养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对塑造师范生具备未来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都是极为有益的。 3.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入手的。礼仪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标志。礼仪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通过社会公认的反映社会道德的具体行为规范,约束和规范无视社会道德的行为,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师范生礼仪缺失的突出表现 当前师范院校中,学生礼仪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 首先,师生间存在礼仪缺失。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然而在“知书达礼”之人集中的师范院校,师生间连最基本的礼节也逐渐消失。一些学生在校外甚至在校内遇见老师,总是视而不见或绕道回避,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也很难见到。据了解,一些传统的课堂礼节已逐渐“淡”出课堂。眼下一些学校,“起立问好”成了稀奇事。偶尔有同学课上看见老师喊“起立”时,很多学生竟大感意外,常常要过上十几秒钟,才稀稀拉拉地站起来,很不“情愿”地问老师一声好。学生在课堂上起立向老师问好,其用意不只是提醒同学开始上课,也体现了学生对老师教书育人的应有尊重。 师生间的礼仪不仅是上课前的行礼问好,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相互尊重。现在大学课堂纪律远不及中小学,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看报纸、看小说、接打手机、发短信、听耳机,有时学生相互间讲话,嘈杂声很大,特别是合班上课,杂音几乎淹盖教师的讲课声音。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礼仪的漠视程度已令人吃惊。 其次,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管理人员之间也存在礼仪缺失。有的学生见面常常以脏话代替打招呼。有的学生经常未经别人同意就擅自拿别人的东西,少数学生甚至直接偷别人的财物,男生中有偷盗现象,女生中也大有人在。每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有责任的一方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双方缺乏谦让,致使矛盾激化,有的甚至上升为刑事案件。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却不知道学会尊重别人,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另外,也有少数学生与父母之间缺乏基本的礼仪。例如有些家长远道为子女送钱送物,作为子女本应感恩,然而有的学生却对父母冷言相对,弄得父母很尴尬。有的学生平时很少和父母通信、通电话,只要通电话就是要钱。更有甚者父母的钱用于其他方面消费。 2.荣耻不分 一些师范生荣耻不分、美丑不分,把一些不文明、粗俗、陈腐的东西当做“新潮”、“潇洒”。例如有些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看成是有“个性”;把结拜兄弟看成是够哥门意气。学生中讲脏话,抽烟酗酒,剪奇异发型,染黄发,穿拖鞋进教室,公共场合勾肩搭背,网上欺等现象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三、师范生礼仪缺失的主要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从古到今,中国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有些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孤僻性格而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人际交往又往往与不懂礼节礼貌有关,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出现礼仪缺失也是必然的。 2.学校方面的原因 (1)德育忽视礼仪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忽视礼仪教育,重“知”轻“行”。在具体的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在概括性的道德发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行为养成强调的少;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而操作的技能、技巧讲得少;道德的知识传授多,而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得少。因此,尽管多数学生知识性的社会道德规范知道较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缺乏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道德约束能力,造成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 (2)教师的自身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些教师缺乏责任心。现在高校里的师生关系差不多是一种“职业关系”了,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完成其教学任务,讲完课后就走人。这种只教书,不育人,缺乏责任心的现象导致师生间的感情疏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学生从内心上不尊重教师,直接表现对教师礼仪方面的缺失。 其次,少数教师缺乏爱心。教师缺乏爱心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不能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学生排扰解难。有些教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常常讽刺、挖苦和打击,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缺乏心理疏导,动辄用处分、开除学籍吓唬学生。教师缺乏爱心,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造成师生间心理和感情上的疏远,礼仪方面的缺失也就难免不发生。 再次,个别教师自身仪表不整,精神怠倦。教师的仪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也具有示范性,一个气质文雅、衣着整洁的教师走向讲台,会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一个衣冠不整,形秽龌龊、精神怠倦的教师则会给学生留下思想萎靡、意志颓废的印象。有些教师忙于家务或第二职业,常常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不仅影响课堂效果,可以说对学生也是一种折磨,这些教师不可能得到学生的敬佩和尊重,礼仪上的缺失也就理所当然四、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正确处理好礼仪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矛盾 礼仪本身是一种既有内在道德要求,又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礼仪的内在要求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要互相尊重、诚恳和善、谦恭和有分寸。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指礼仪的内在要求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正确处理好礼仪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矛盾,应做到以下几点。 1.确定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 没有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等,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如果对礼仪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应将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这是解决礼仪缺失的首要问题。 (1)把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了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长期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学生“明礼”这一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礼仪修养。 (2)把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 所谓职业观,就是人们对于职业意义、职业要求、职业规范的观点和看法。现代礼仪中的道德观观念,体现了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统一。特别是在职业礼仪规范中,蕴含着对职业的认识和从事本职业的要求。师范生未来的职业是教师,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体现了对职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3)把礼仪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是师范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在礼仪规范中,蕴含了许多与人生观紧密相连的思想内容,如为人民服务意识,说的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反映了一个人活着就要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人生观。 (4)把礼仪教育与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 纪律观教育是任何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师范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或者说是从“他律”发展而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5)把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少数师范生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因此,如何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道德情操,构筑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 2.在强调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的同时,不能否定外在形式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是很不够的,礼仪和人的其他知识、能力一样,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得到。如日本航空公司的空中小姐,仅微笑这一项就要训练长达半年之久,直到笑得亲切、自然、文雅才能获得登机服务得资格。当前师范院校对学生应加强礼仪知识的学习和礼仪行为的训练,如开设“礼仪修养”选修课,让学生经过礼仪规则、礼仪态势和语言的学习、训练,习得高雅的礼节、礼仪,养成礼仪周全的交往风度,表现出谦恭礼让、动静有节的大家风范。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礼仪教育和训练,无论是内在素质上,还是外在行为方式上,都与缺少这种训练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3.要以师范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强调知行的统一 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举止不出格,谈吐不失礼,交往不失态。因此师范院校要把学生礼仪行为的养成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体现在日常行为的各方面。日常行为习惯既是学生基础文明、基础道德水平的体现,又是学校加强对学生基础文明,基础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应把礼仪教育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当前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制订包括礼仪内容在内的师范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加强监督和反馈,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一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二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在礼仪修养过程中,环境的“他律”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师范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通过校园网络等形式,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身教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做榜样,去影响、带动、教育学生。 1.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礼仪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自律为基础。一个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之情的人,同时具有献身教育的价值观,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把职业道德修养看成是自身的需要,才能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有些教师教学工作缺少责任心,对学生粗暴、冷漠,恰恰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滑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入手。 2.注重个人仪表 一个气质高雅、仪表整洁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穿着、发式应根据自己的职业、性别、年龄、体型的具体情况做到合体、和谐、合度、整洁而又显示个性。男教师应尽量讲究朴素大方,体现潇洒的风度,女教师应尽量讲究淡雅、和谐、自然,体现高雅的情调。教师只有把言教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李树青,薛德合.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德价值实现.[J].《道德与文明》2002.1.51~55. ②李树青,甘玲.礼仪教育: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2.6.23~25. ③胡凯.礼仪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要环节.[J].《现代教育科学》.2006.1.44~47.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24 评论

麦兜籹籹

先看刘墉的书 《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厚黑学》,《老狐狸精》,《社交礼仪》,《讲演与口才》,《我不是教你诈》,《社交入门》……这方面的书有很多,我也看了很多。给你点建议,希望能帮的你先以庄子的无为而治,万物自有其法的态度,跳出圈圈,俯视世事,再以儒家礼仪进行评定,再以现代人眼光进行总结,最后,以你周围的实际,进行检验。更重要的是:每天晚上的反省与总结。总之一句话:看完书以后先做到这些事与我无关,再做到这些事全与我有关。最后再跳出来做到,这些事情说有关也有关,说无关也无关,那我有时间就处理下,没时间就算了。

264 评论

喬巴喬巴

“文明”一词,在世界各国出版的辞书中,对其含义的解释不尽相同。 1961年,法国出版的《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指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1973年至1974年,英国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 1978年,苏联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指: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继野蛮时代之后社会发展的程度。 1979年,原联邦德国出版的《大百科词典》认为“文明”一词从广义来说,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从狭义来说,指社会脱离了人类群居的原始生活之后,通过知识和技术形成与起来的物质和社会状态。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简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现代社会中礼仪的含义 说实际,对于旨在维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礼仪制度,尤其是那些落后的繁文缛节,新的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非但无法接纳,而且必须坚决予以抛弃。自辛亥革命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之后,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变,礼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意义。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这也是我这一组话题所要讨论的主要范畴。 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如果分类,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但所谓五大分支,因为礼仪是门综合性的学科,所以又是相对而言。各分支礼仪内容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礼仪内容都大体相同。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软件。 文明礼仪也就是:人们在城市中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以下是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 ①食堂——浪费粮食 ②景点——乱丢垃圾 ③办公室——没人在办公还点着空调电灯 ④河流——乱排污水,随意添堵 ⑤候车室——吸烟喧哗 ⑥公交车——不让座位,逃票 ⑦图书馆——大声喧哗,借书不还 ⑧住宅小区——晚上开音响,高层乱丢垃圾 ⑨公园——践踏草坪,爬树 ,采摘花朵 [编辑本段]名人名言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萨迪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孟德斯鸠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 冈察尔 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编辑本段]文明作文 注重我们的礼仪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小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社交礼仪知识 第一节 社交的基本原则 一、互惠原则 二、平等原则 三、信用原则 四、相容原则 五、发展原则 第二节 社交礼仪 一、仪表礼仪 一 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 ①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 ②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 ③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妆。 ④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 ⑤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 ⑥男士不要过分化妆。 二 服饰及其礼节 1.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 2.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 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三 白领女士的禁忌 禁忌一:发型太新潮 禁忌二:头发如乱草 禁忌三:化妆太夸张 禁忌四:脸青唇白 禁忌五:衣装太新潮 禁忌六:打扮太性感 禁忌七:天天扮“女黑侠” 禁忌八:脚踏“松糕鞋” 四 中国绅士的标志和破绽 1.中国绅士的十个细节: ① 有一双干净修长的手,修剪整齐的指甲。 ② 虽然不吸烟,但随身携带打火机,以方便在周围的女士吸烟时为其点烟。 ③ 天天换衬衫,保持领口和袖口的平整和清洁,有的还会使用袖扣。 ④ 腰间不悬挂物品,诸如手机、呼机等等。 ⑤ 在与女士相处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以对女士加以照顾,并且几乎在完全下意识的状态下操作,百战不殆。 ⑥ 在吃饭时从不发出声音。 ⑦ 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 ⑧ 偏爱孤独,寻求宁静的心灵、安静的肉体及激情的冥想。绅士们故此好思想、好舞文、好文学艺术方面的经典名著,绝少拜读浮华喧嚣的弄潮作品,包括影视。翻看一两眼,倘若认为俗,便绝不再拿起,包括讨论。 ⑨ 喜怒不形于色,在人群中独自沉默。 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常常显得优柔寡断。 2.中国绅士的十大破绽: ① 手形清洁美观,可是一旦进入需要脱鞋的房间,空气中就会产生一种异样气味。 ② 虽然随身携带打火机,但却是一次性的塑料打火机。 ③ 戴名牌手表时,手腕扬得飞扬跋扈。 ④ 虽然天天换衬衫,但总是系同一条领带。 ⑤ 腰间虽然没有悬挂手机和呼机,但是在公共场合常常大声对着手机说话,在剧院里听任自己的手机铃声响起。 ⑥ 尽管对女士尊重异常,但是在与同性朋友相处时反差过大,叛若两人。 ⑦ 吃饭时不发出声音,但喝汤时却引人侧目。 ⑧ 虽然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但是频繁到了令人起疑的程度。 ⑨ 偏爱孤独到了怕见生人的程度。 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并不是拿不定主意选择,而是根本不打算相信。 二、举止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 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3)在顾客面前的行为举止 ☆ 当看见顾客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 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划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 ☆ 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不要跷“二郎腿”。 ☆ 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 ☆ 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不要背卑鄙,也不要双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侧歪在一边。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顾客初次见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各种不雅举止。不要当着顾客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齿、修指甲、打哈欠、咳嗽、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要用手拍捂住口鼻,面朝一旁,尽量不要发出在场,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这虽然是一些细节,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顾客对你的总印象。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人前化妆是男士们最讨厌的女性习惯。关于这一点,惯例放宽了。女性在餐馆就餐后,让人见到补口红,轻轻补粉,谁也不再大惊小怪。不过,也只能就这么一点,不能太过分。需要梳头,磨指甲,涂口红和化妆时,或者用毛刷涂口红时,请到化妆室,或盥洗室进行。在人前修容,是女性使男性最气恼的一个习惯。同样,在人前整理头发,衣服,照镜子等行为应该尽量节制。 三、谈吐礼仪 (一)交际用语 初次见面应说:幸会 看望别人应说:拜访 等候别人应说:恭候 请人勿送应用:留步 对方来信应称:惠书 麻烦别人应说:打扰 请人帮忙应说:烦请 求给方便应说:借光 托人办事应说:拜托 请人指教应说:请教 他人指点应称:赐教 请人解答应用:请问 赞人见解应用:高见 归还原物应说:奉还 求人原谅应说:包涵 欢迎顾客应叫:光顾 老人年龄应叫:高寿 好久不见应说:久违 客人来到应用:光临 中途先走应说:失陪 与人分别应说:告辞 赠送作用应用:雅正 2.在交际中令人讨厌的八种行为 ① 经常向人诉苦,包括个人经济、健康、工作情况,但对别人的问题却不予关心,从不感兴趣; ② 唠唠叨叨,只谈论鸡毛小事,或不断重复一些肤浅的话题,及一无是的见解; ③ 态度过分严肃,不苟言笑; ④ 言语单调,喜怒不形于色,情绪呆滞; ⑤ 缺乏投入感,悄然独立; ⑥ 反应过敏,语气浮夸粗俗; ⑦ 以自我为中心; ⑧ 过分热衷于取得别人好感。 3.交际中损害个人魅力的26条错误 ◎ 不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经常以不悦而且对立的语气说话 ◎ 应该保持沉默的时候偏偏爱说话 ◎ 打断别人的话 ◎ 滥用人称代词,以至在每个句子中都有“我”这个字 ◎ 以傲慢的态度提出问题,给人一种只有他最重要的印象 ◎ 在谈话中插入一些和自己有亲密关系,但却会使别人感到不好意思的话题 ◎ 不请自来 ◎ 自吹自擂 ◎ 嘲笑社会上的穿着规范 ◎ 在不适当时刻打电话 ◎ 在电话中谈一些别人不想听的无聊话 ◎ 对不熟悉的人写一封内容过分亲密的信 ◎ 不管自己了不了解,而任意对任何事情发表意见 ◎ 公然质问他人意见的可靠性 ◎ 以傲慢的态度拒绝他人的要求 ◎ 在别人的朋友面前说一些瞧不起他的话 ◎ 指责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 ◎ 评论别人的无能力 ◎ 当着他人的面,指正部属和同事的错误 ◎ 请求别人帮忙被拒绝后心生抱怨 ◎ 利用友谊请求帮助 ◎ 措词不当或具有攻击性 ◎ 当场表示不喜欢 ◎ 老是想着不幸或痛苦的事情 ◎ 对政治或宗教发出抱怨 ◎ 表现过于亲密的行为 4.社交"十不要" ◎ 不要到忙于事业的人家去串门,即便有事必须去,也应在办妥后及早告退;也不要失约或做不速之客。 ◎ 不要为办事才给人送礼。礼品与关心亲疏应成正比,但无论如何,礼品应讲究实惠,切不可送人“等外”、“处理”之类的东西。 ◎ 不要故意引人注目,喧宾夺主,也不要畏畏缩缩,自卑自贱。 ◎ 不要对别人的事过分好奇,再三打听,刨根问底;更不要去触犯别人的忌讳。 ◎ 不要拨弄是非,传播流言蜚语。 ◎ 不能要求旁人都合自己的脾气,须知你的脾气也并不合于每一个人,应学人宽容。 ◎ 不要服饰不整,肮脏,身上有难闻的气味。反之,服饰过于华丽、轻佻也会惹得旁人不快。 ◎ 不要毫不掩饰地咳嗽、打嗝、吐痰等,也不要当众修饰自己的容貌。 ◎ 不要长幼无序,礼节应有度。 ◎ 不要不辞而别,离开时,应向主人告辞,表示谢意。 (二)推销的语言 1.推销语言的基本原则 ⑴ 以顾客为中心原则 ⑵ “说三分,听七分”的原则 ⑶ 避免使用导致商谈失败语言的原则 ⑷ “低褒感微”原则 ⑸ 通俗易懂,不犯禁忌原则 2.推销语言的主要形式 ⑴ 叙述性语言 ①语言要准确易懂; ②提出的数字要确切, ③强调要点。 ⑵ 发问式语言(或提问式) ①一般性提问。 ②直接性提问。 ③诱导性提问, ④选择性提问。 ⑤征询式提问法。 ⑥启发式提问。 ⑶ 劝说式语言(或说服式) 打动顾客的四条原则。 ①人们从他们所信赖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②人们从他们所敬重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③人们希望由自己来做决定; ④人们从理解他们需求及问题的推销员那里购买。 3、推销语言的表示技巧 ⑴ 叙述性语言的表示技巧 ①对比介绍法。 ②描述说明法。 ③结果、原因、对策法。 ④起承转合法。 ⑤特征、优点、利益、证据 推销员在叙述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 ①要先说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讲座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②如果有多个消息告诉用户,应先介绍令客户喜悦的好消息,再说其它。 ③谈话内容太长时,为了引起客户格外注意,应把关键内容在放在结尾,或放在开头。 ④最好用顾客的语言和思维顺序来介绍产品,安排说话顺序,不要将自己准备的好的话一股脑说下去,要注意顾客的表情,灵活调整。 ⑤保持商量的口吻,避免用命令或乞求语气,尽量用顾客为中心的词句。 ⑵ 发问式语言的表示技巧 提出问题发现顾客需要,是诱导顾客购买的重要手段,有人说,推销是一门正确提问的艺术,颇有道理。 技巧: A 根据谈话目的选择提问形式。 B 巧用选择性问句,可增加销售量。 C 用肯定性诱导发问法,会使对方易于接受。 D 运用假设问句,会使推销效果倍增。 ⑶ 劝说式语言的表示技巧 a. 运用以顾客为中心的句式、词汇。 b. 用假设句式会产生较强的说服效果。 c. 强调顾客可以获得的利益比强调价格更重要。 d. 面对顾客拒绝,不要气馁。 面对拒绝,有经验的推销员往往分析拒绝的原因,揣摩顾客的心理,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说服。介绍几种说服方法: ①询问法。 ②转折法。 ③附和法。 ④自我否定法。 ⑤列举法。 ⑥直接说明法。 ⑷推销语言的运用艺术 ① 推销语言艺术的运用,必须以满足推销对象的需求为前提 ② 推销语言艺术的运用必须能准确传递推销信息 ③ 推销语言艺术的运用必须能引起推销对象的兴趣 (三)体语艺术。 1.在人际交往中,语言是一种交流方式,大量的却是非语言,即体语。 2.在交际活动中,恳切、坦然、友好、坚定、宽容的眼神,会给人亲近、信任、受尊敬的感觉,而轻佻、游离、茫然、阴沉、轻蔑的眼神会使人感到失望,有不受重视的感觉。 3.在交际中善于运用空间距离。 人们所在空间分为4个层次: ①亲密空间15-46cm,这是最亲的人,如父母、恋人、爱人; ②个人空间460cm-1.2m,一般亲朋好友之间,促膝谈心,拉家常; ③社交空间1.2m-3.6m,社交场合与人接触,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保持距离,会产生威严感,庄重感; ④公众空间>3.6m,社交场合与人接触,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 4.交际中自我表现与分寸把握 5.交谈中不善于打开话题,怎么办 找话题的方法是: ① 中心开花法。 ② 即兴引入法。 ③ 投石问路法。 ④ 循趣入题法。 6.交际中不善于提问怎么办 怎样做到“善问”呢? ① 由此及彼地问。 ② 因人而异地问。 ③ 胸有成竹地问。 ④ 适可而止的问。 ⑤ 彬彬有礼的问。 四、介绍的礼仪 1.当主人向自己介绍别人 2. 自我介绍态度 3. 为他人作介绍 4.一连介绍几个朋友在相识 5.自己很想认识某一个人,可又不便直接作自我介绍 6. 介绍姓名时 五、称呼礼仪 六、握手礼仪 七、通信礼仪 1.书写规范、整洁 2.态度要诚怒热情 3.文字要简炼、得体 4.内容要真实、确切 八、电话礼仪 1、电话预约基本要领。 ① 力求谈话简洁,抓住要点; ② 考虑到交谈对方的立场; ③ 使对方感到有被尊重的感觉; ④ 没有强迫对方的意思。 2.打电话、接电话的基本礼仪。 ① 打电话 ②接电话 ③ 挂电话 九、赴宴礼仪 (一)接到对方请柬 1.严守时间 2.致祝酒辞,一般是主人和主宾先碰杯。 3.进餐, 4.喝酒 5.喝茶或咖啡 6.散席 (2)招待宴请的礼仪。 1.准备招待客人时 较正式的宴请要提前一周左右发请柬,已经口头约好的活动,仍应外送请柬。 2.作为主人在客人到达之前,要安排好座位以便客人来了入座。 ① 按国际习惯 ② 我国习惯 ③ 外国习惯 a. 英国式的坐位顺序:主人坐在桌子两端,原则上是男女交叉坐。 b. 法国式的坐位顺序:法国式的坐法是,主人相对坐在桌子中央。 (3)招待客人进餐,要注意仪表 ① 穿正式的服装,整洁大方; ② 要做适当化妆,显得隆重、重视、有气氛; ③ 头发要梳理整齐; ④ 夏天穿凉鞋时要穿袜子; ⑤ 宴会开始之前,主人应在门口迎接来宾。 (4)菜一上来,主人应注意招呼客人进餐 十、名片使用礼仪 (1)初次见到顾客,首先要以亲切态度打招呼,并报上自己的公司名称,然后将名片递给对方,名片夹应放在西装的内袋里,不应从裤子口袋里掏出。 ① 递接名片时最好用左手,名片的正方应对着对方、名字向着顾客,最好拿名片的下端,让顾客易于接受。 ②如果是事先约好才去的,顾客已对你有一定了解,或有人介绍,就可以在打招呼后直接面谈,在面谈过程中或临别时,再拿出名处递给对方。以加深印象,并表示保持联络的诚意。 ③异地推销,名片上留下所住旅馆名称、电话,对方递给名片时,应该用左手接。但是右手立刻伸出来,两手一起拿着名片。 ④ 接过后要点头致谢,不要立即收起来,也不应随意玩弄和摆放,而是认真读一遍,要注意对方的姓名、职务、职称,并轻读不出声,以示敬重。对没有把握念对的姓名,可以请教一下对方,然后将名片放入自己口袋或手提包、名片夹中。 (2)名片除在面谈时使用外,还有其它一些妙用。 ① 去拜访顾客时,对方不在,可将名片留下,顾客来后看到名片,就知道你来过了; ② 把注有时间、地点的名片装入信封发出,可以代表正规请柬,又比口头或电话邀请显得正式; ③ 向顾客赠送小礼物,如让人转交,则随带名片一张,附几句恭贺之词,无形中关系又深了一层; ④ 熟悉的顾客家中发生了大事,不便当面致意,寄出名片一张,省时省事,又不失礼

132 评论

魔羯女悠悠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文学报》头版曾预言:“90年代将是散文大发展的年代,散文将在开放和多元中崛起。”[1](P1)今天,我们站立在21世纪的岸头,回眸上一世纪末最后10年的散文历程,不难发现散文这种自由、灵活,善于表现人们心灵状态的文体样式,在困惑中寻求突围,在开放中得到崛起和空前的繁荣。除了呈现出散文写作队伍扩大、散文作品名目繁多、散文读者群体日益庞大等现象外,具体在内部特征上还表现为:在内涵上,理性色彩增强,抒情意味弱化;在写作方法上,“写作”成份增强,“创作”成份弱化;在文体上,逐渐走向开放和多元;等等。这在建国以来的散文发展史上,的确是极其有意味的现象。本文就这些现象,展开自己的论述。散文的理性增强,情感弱化按照一般辞书或教科书上的解释,散文或归纳为“形式自由,结构灵活,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甚至三者兼有”;或描述成“ 题材广泛,形式灵活,写法自由,情文并茂,篇幅短小。”这样的归纳和描述自有其一定的权威性和概括性,然而这种表述方法只抓其形,不抓其质。其实,散文“ 是一种最适宜于主观抒发的文体,是一种‘自我’的文学,‘告白’的文学,‘个性’的文学。”[2](P37)其质是其个性的,而非单一的情感,这已经深深地浸透在现代散文的躯体中。就现代散文的形成考察,它既有思想觉醒、个性发现与文字解放的产物,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硕果,其灵魂是个性主义。周作人先生曾分析过现代散文产生的原因,认为:“我相信新散文的发达成功有两重因素,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的影响,内应即是历史上的言志派文艺运动的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3](P881)“五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寻找适合他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文学样式时,在文化心理上产生对国外随笔“表现自我”精神传统的共鸣和认同。按照郁达夫先生的解释,“以这一种觉醒的思想为中心,更以打破了械梏之后的文字为体用,现代的散文,就滋长起来。”[4](P891)在现代散文实践中,作家们似乎更擅长使用随感、抒情色彩浓丽的小品、辩驳文等文体样式,来赋予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如鲁迅先生的《野草》集,就是以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体形式而著称于世。在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眼里,散文几乎是现实关系的同义词,它是真实而无浪漫性可言的。席勒曾经指出,我们的社会、政治、宗教和科学的现实情况都是散文气的,这种散文气是现实关系的表现;而诗的世界是作为一个与现实的庸俗的世界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是激情与理想的境界[5](P29)。我国当代文艺批评家王岳川先生也谈过类似的观点,即当精神品质成为超出当代人需要的奢侈品甚至无用品时,诗意诗思诗情消逝,世界沦为散文世界[6](P71)。这种散文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答案是这样的:社会机制的更替时期,社会思维的活跃时期。在这种社会里,各种矛盾纷沓而至,交替重叠,人们需要散文这种“短平快”文体方式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或批评社会现实,或建构理想世界。客观地剖析中国现代社会,它的两个较为类似的时代,一个是“五四”新文化时期,另一个则是20 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正如周作人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表述的那样,“我卤莽地说一句,小品文是文学发达的极致,它的兴盛必须在王纲解纽的时代。”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在封建的秩序与震荡的轨迹中前行,象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交替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的畅所欲言和明清小品文繁盛,均是“皇纲解纽”年代的产物。对于“皇纲解纽”的现象,我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先生在《文学的纪念》中也有类似的认识,“要是用一种不准确的比喻,说这是一个‘皇纲解纽’的年代,对比以往曾经有过的文学禁锢的史实,却也未必含有贬义。尽管我们仍然感到不满足,但较之以往,文学的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7](P15)重要的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方面,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各种矛盾纷沓而至,这给思想表现和情感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散文这种骨子里浸透着个性情思、善于表现现实关系的文体,其能量得到了当代文学以来前所未有的释放。市场经济是鼓励自由竞争的机制,也是培养个性主义的沃土。最为可喜的一点,即在这块土壤里,一方面知识分子长期被放逐的思想有了较为自由的生存语境,因而有了思想的复归;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了对自身生存权利的解释与表述。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是众语喧哗的年代,各种声音在这个时代出现;自然这些活跃的社会思维,直接刺激着承载思想与个性、善于表现现实关系的散文繁荣。1994年在湖南岳阳举行的中国作家协会散文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散文必须有思想”,“人类的精神能走多远,散文的精神就能走多远。散文创作不可缺少精神指引。”[8](P19)在20世纪90年代之初,作家们就形成这种共识,这决非空穴来风。看来,20世纪90年代散文中理性色彩的加强,是时代的要求。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散文作者早已深刻地认识到思想的重要性。史铁生认为:“散文最紧要的是真切的感受和独到的思想,是对生命的发问。”周涛认为:“散文是思想的美丽容器。”韩小蕙认为:“好的作品不能仅仅满足于反映了现实(包括深刻地反映现实),而且还要站在时代思想的峰巅,回答出新的历史时期所面对的社会思想新困惑。”楼肇明认为,散文质的规定性就是“文化本位性,与诗与哲学相绾结的思维性,以及在审美变革中的先驱地位。”[9](P19)关于20世纪90年代散文中理性色彩的表现形态,有人曾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亲历者回忆过去,后来者亲近历史;思考现实,畅想重构;亲近自然,弘扬生命本体等[10](P19-24)。笔者在拙作《90年代散文创作中人文精神因素的考察》一文中也曾归纳了这样几重呈现方式:通过对现当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剖析,表现出散文作者对历史与人生的严肃审度;借山川景物感悟人生真谛;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与关怀;把握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当代的反思意识等 [11](P83-85)。虽然在评判上,研究者各有自己的标准和尺度,但有一点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若无开放与宽松的社会环境,人们决不会放胆写出《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林贤治)、《王实味:前文革时代的祭品》(余杰)、《历史在这里沉思》(丁帆)、《谒吴晗书》(夏中义)等具有高度思想含量的散文的。散文由“创作”向“写作”转型写作方式是由一个时代或者时期的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的。20世纪90年代散文,与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逐渐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年代相对应。有意思的是,散文虽然是一种非虚拟性文体,但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书籍中,均是以“创作”来表述散文活动的。“创作”这一语词,在本质意义上有种虚拟性的含义。这一带有虚拟性的创作活动,虽然拓宽了思维与想象的空间,然而无庸讳言,它也带来了诸多的矫情与伪作。而“写作”是平面化和具象化的,既可以是社会现象的写真,也可以是情感真实流淌的记录,更符合散文表现真情实感和理性思考的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大一统的集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散文的走向,散文在“形散神不散”的桎梏中舞蹈,逐渐形成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意化的模式,正如杨朔的《海市》、《泰山极顶》、刘白羽的《日出》等。20世纪“十七年时期”散文基本上是“乌托邦”世界的承载物,其核心是“诗性化 ”的,而“诗性化”理想世界自然要靠人为的创造来建构。因此有人称这一时期的散文存在着只会“歌德”的“假嗓子”现象。直至新时期以来,以巴金的随笔《随想录》为发端,以“忆悼”为突破口。文学上开始对假大空和矫情、伪作进行反正,出现了一批抒写真事、真情的真情实感的散文。某种意义上,这是对现代散文的传统的继承。其实,我们注意观察,不难发现20世纪90年代散文正沿着由假作的“创作”向踏实的“写作”方向运行。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市场经济的环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形而下”的喧嚣、浮躁、庸俗困惑着人们。对于一个理智清醒的有表述思维能力的人来说,他似乎更会选择理性来表现他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而不是夜莺一样婉转地歌唱。社会审美观念发生的巨变化,直接刺激散文审美观念的变化。一是日常生活更加从容不迫地走进散文天地,众多散文作者从自我出发,取日常生活,身边琐事,真切抒写普通人的生存景观,生活情趣,在凡人小事中寻求一分温馨与慰藉;二是探究心灵,表现理性的散文日趋活跃。这两种走向,更多地是通过“写 ”而不是“创”来表现出的。这样实例很多,小为一般报纸副刊上的平民化包装与策划的“百姓故事”,大到诸多学者写就的随笔。更由于“闲适文化”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如《家庭》、《女友》、《街道》、《时尚》、《南风窗》等软性期刊的流行,散文负载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时代化、科学化和思想化了。即使余秋雨散文现象,有许多人认为是所谓的炒作行为使之然。其实仔细分析,它也是90年代特殊的“写作”文化的产物,一是余秋雨散文敏锐的思想性,毕竟是对长期主导散文方向的霸权话语的一种解构;二是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性,迎合了读者的口味,成为文化空缺时期有效的补钙剂。可以这样说,余秋雨散文现象,是历史的必然。文体由封闭走向开放与宽容散文是一种在形式上具有包容性,实质上颇具个性特点的文体。我国古典散文的概念,本身就是排他法的产物,即“非韵非骈”、散行以成体的文章。“五四”新文化时期,批评家们引进西方文学“四分法”的标准,确立了现代散文的概念,将非文学的实用“文章”排除在外。现代散文的家族里包括随感、抒情色彩浓丽的小品、通信、宣言、檄文、驳辩文等体式不一、写法各异的文体,这点在周作人编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和郁达夫编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可以得到验证。因为现代散文在形式上的包容性,要给它下个定义,决非易事。就连郁达夫先生这样的文学主将也颇为踌躇,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当现代而说散文,我们还是把它当作外国字Prose的译语,用以与韵文Verse对立的,较为简单,较为适当。”[2](P888)这种“非韵即散”的排他论证法,建立的是一个宽泛的、“类”的概念。这个概念和《大英百科全书》诠释散文条目时主张以“它的定义只能规定的很松驰,以它不是(诗歌、小说、戏剧)来表示”界定散文本身一样[13](P46)。应该说“五四”时期的散文是相当宽泛的,它的繁荣促使了它的包容性;它的包容性反过来刺激它的繁荣。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散文的外衣不断地被剥离。如议论性散文“杂文”、记叙性散文“报告文学”与散文母体断乳后,在特殊的时代里迅速成长,并与母亲并驾齐驱。但那时,现代散文的形式还是灵活多样的。建国以后,新的时代、新的建设确立下的政治模式和思维模式是一元化的。是对“个性主义”的逐渐弱化和消解。散文这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体,与社会土壤和时代主潮相对应,逐渐形成单一的模式,即所谓“抒情散文”的形态。这种形态的极致就是杨朔的“苏州园林”结构、刘白羽的“图片连缀式”结构、秦牧的“串珠式”结构,它们基本沿袭传统的“借景抒情”、“托物喻人”的写作套路,呈现出“景——人(事)——理”的固定的思维运动方式,走上专意创造意境为核心的“ 诗化”形态。当代散文这种创作方式的追求,推衍出“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理论。仿佛蝉蜕皮一样,既要保持它的质的规定性,又要使自己涣然一新,新时期散文的运动与发展必然是痛苦的。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刺激下,散文逐渐咬噬着单一的专以抒情为模式的形态,吸收和借鉴诸多的艺术形式。然而又由于散文先天对社会风气的敏感性,它又不可能放开手脚阔步前行。因此,20世纪 80年代的散文总体说来,其成就远比不上小说、诗歌和戏剧。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当代文学里最有意味的年代。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较多地采用象征、寓言、隐语、故事等方式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由于它们的表现形式被牢牢地局限在文学范畴里,与人们的实际期待尚有一定距离。而散文在人们需要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想特殊年代里,它会自然而然地走到前台,承担起表现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时期的使命。散文在文体上,自然是对现代散文的追恋与认同。正如评论家雷达先生所指出的那样:“90年代散文最大的突破,乃在于打破了桎梏自身的壁垒,形成了开放的格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异族入侵,都打破了旧的平衡,不得不开始革新局面,结果是推动了前进。拿这个道理比之散文的发展,也只能是不断打破旧秩序,思变革,求发展,形成新的平衡,然后再打破,再平衡,一波一波地前进。”[14](P74)20世纪90年代,众多的散文编辑家、批评家以及作者,他们根据自己对散文的认识加以理解和评判散文,而这些标准是混乱的、不统一的。有的批评家采用的话语方式是现代散文理论,有的批评家采用的话语方式是“十七年时期”所建立的批评理论。当然,统一的批评尺度的形成,批评的整合,必须要有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状态的超越,这需要时间和理性。可以这样说,90年代散文虽然出现了学者散文、文化散文、随笔、女性散文、新生代散文、老生代散文、大散文、生活散文等依据不同分类标准而确立的散文名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90年代散文仿佛“五四”新文化时期形成的现代散文一样,呈现一种开放的势态,它兼收并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就20世纪90年代散文的认读来看,散文文体的变化重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它突破了当代散文创作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模式,形态灵活多样,从容不迫;二是篇幅增长,这与散文传统的“短小精悍”体式有明显的区别。如李存葆的《鲸殇》、《祖槐》、《飘逝的绝唱》,卞毓方的《韶峰郁郁 湘水汤汤》,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散文,均是洋洋几万言。这种文体的开放与宽容,促使散文更容易走出文学的范畴,表现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呈现一种自由与宽松的状态。总之,正如刘勰所言:“文变染乎世情,废兴系乎时序。”[15](P280)随着“电子传媒文化”时代到来,电脑网络的普及,文学不再神圣,写作会进一步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而散文由于先天与人亲近的品格,更适宜于表现人们的生存情感和思考,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1世纪将是一个散文的世纪,对此我们可以大胆预言,并且拭目以待。

110 评论

初夏红豆冰

赞扬和帮助他人的效果1.有实验表明,从总体来说,与对我们进行负面评价的人相比,我们更喜欢那些给予我们正性评价的人。在常识上,这也是大家所认为的。但也并非绝对的,虽然赞扬明显是一种奖赏,但是不同意见也促使你理论知识的完善,这方面来说,批评也是一种奖赏,因此,有时批评可能比赞扬更加有效,特别是当被批评者性格本身较为直接,且提出的批评较有建设性时。2.一些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有评价者不再评价我们,负性评价一般会提高我们对评价者的崇拜感。有这样一项实验,实验者让大学生们阅读发表在《纽约时报》书评版上的两篇小说评论的摘要。两篇评论在写作风格和质量方面相当,但其中一篇持极端赞赏的态度,而另外一篇则持极端不赞赏的态度。学生们认为,与持正性态度的评论者相比,持负性态度的评论者更加聪明,更有能力,但前者却更讨人喜欢。3.尽管人们喜欢得到赞扬,而且倾向于喜欢赞扬者,但他们并不喜欢被操纵。如果赞扬过于慷慨,来得毫无根据,或者赞扬者可以通过迎合他人而从中获利,那么ta便不会受到多少欢迎。虽然甜言蜜语有时会起作用,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起作用的。4.我们喜欢那些向我们提供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可以说是奖赏,因此,我们往往喜欢那些为我们提供这类奖赏的人。有研究显示,与那些没有帮助过我们的人相比,我们更喜欢那些帮助我们取得胜利的人——即使他们并非有意对我们进行帮助。但就像赞扬我们的人一样,我们对那些帮助我们的人,也并非一概喜欢,我们不喜欢那些有附带条件而帮助我们的人,这种附带条件会对受益者的自由造成威胁。假如赠送礼物是为了得到回报,人们便不会接受这种礼物。人们也不喜欢那些希望从被帮助者那里得到利益的人。假如你是位老师,你可能会对收到学生的礼物而欣喜,但如果这位学生平时成绩并不是很好,却在你将要阅读期末论文之前给你送了礼物,那么你则可能感到不舒服。5.假如你希望别人喜欢自己,那么你则要想办法让他帮助你做某件事,而不是想办法帮他做某件事。是的,心理学研究显示,让人们帮助自己,是增加个人吸引力的更可靠的途径。因为,如果我们向某个人提供了帮助,那么我们的心理自己也会在想,这是一位有吸引力的,可爱的人,他应当得到这种帮助。个人特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决定一个人是否受其他人喜爱的因素最重要的便是个人特征,人们往往喜欢那些真诚的、有能力的、聪明的、精力充沛的人。1.外表吸引力容貌、身体姿态、服饰、行为举止等外表因素在决定人际交往吸引上起 很大作用。毕竟,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美好的印象,人们毕竟喜欢美好的东西,也很容易“以貌取人”。当还没见到本人,只看到其照片时,或者交往的初期,人们很容易产生光环效应,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优良品质。但是当实际面对面与本人接触或当双方有更多交往时,这种光环作用就会减少。但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外表吸引在决定一个人是否会喜欢另一个人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1966年walster的实验里, 研究者将刚入学的新生随机安排成男女对子,以参加一个大型舞会的盲目派对约会。在舞会当晚以及随后跟踪研究期间,研究者要求那些大学生评价他们的约会对象,指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再看到对方。结果与大多数人所想象的相同,美貌这一因素比起高智商、良好的社会技能、好的人品等其他因素,更容易引起别人的高评价和好感。同时,这一点对于男女性皆是如此。美貌有它的文化标准,早在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就从迪士尼影片和故事书以及电视剧认识到,美貌是和美德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会容易认为美貌的人既有吸引力又有其美好的品质。即使他们不小心有了过失,我们也往往会为他们开脱,会较容易理解他们的过失。当然在法律面前就另当别论,如果美貌的人所犯的是轻罪,那么法官会对他们宽松一点,对他们的处罚会较轻。但如果他们所犯的是重罪,那么他们的外表吸引力就不会起作用。无论如何,有外表吸引力的男性/女性对异性都有更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男性身上,美貌的影响更大,甚至,来自漂亮女性的负面评价对一个男性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希望有机会可以再次交流以改变她对他们的想法。除非,人们怀疑某个美貌的人滥用ta的美貌,他们一般都会对ta偏爱有加。

115 评论

为食猫88

<<万能钥匙>>是个含有哲理值得一看的适合中学生的,提高写作的书《作文通讯》是个不错的选择《读者》和《青年文摘》也是不错的喔!四大名著:《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现代的《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也的确值得一看国外的名著:《简爱》; 《飘》; 《双城记》;<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巴黎圣母院>;古代历史:《史记》、《三国志》《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希望这里有你喜欢的....谢谢!xx

211 评论

幸福家居

第1点人际交往中其实就是应该注重这两个字,这样才能让你利于不败之地,第2点就是不管和谁交往都要有那种爱心存在在里面,第3点就是和人交往的时候,一定要存在这种感恩的心

313 评论

、人生海海

20世纪90年代骤然兴起的散文热.其实是散文文体自身特质与商业社会文化需求的一次历史性的际会.概而言之,原因有三:一是商业文化的多元需求使然;二是对极左路线话语权威的规避与消解;三是散文自身的文体特质具有承载这一使命的美学功能.学者散文的崛起。学者散文热潮的涌动是以一批被称为“老生代”的老一辈学者散文创作的“复活”为开端的。至90年代,以戏剧理论家余秋雨《文化苦旅》为标志,一大批“中生代”学人也开始加入学者散文创作的行列,他们的创作不仅紧跟“老生代”的步伐,而且加入了当今学人特有的心境和对社会人生的独到理解和体验,进一步丰富了学者散文写作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趋向。进人世纪之交,一批更年轻的“新生代”学人又为学者散文创作带来了更清新的空气有的论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领袖风骚”的就是学者散文,已经构成了“90年代中国文学的总体表现特征之一”。学者散文的界定应从主体和文本表现形态特征这两个方面加以限制;学者散文的兴起既与学者散文主体的生存境遇发生巨大变化相关,又与散文体式本身特征相关;学者散文的题材取向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出现这种现象有其内在原因;学者散文在创作方面表现出强烈的非体验、非抒情、知性、叙述自由等诸种特征。

274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人际交往论文发表

    找人际关系的论文3000字实在是太多了。没法口述啊。建议你在百度文章里搜索这篇文章,肯定跟你喜欢的。

    火野丽Q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人际交往论文发表小说

    一、什么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喜欢、相互需要,依赖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

    幽花零落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人际交往论文发表

    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

    椒盐儿橙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人际交往论文发布

    写作思路:可以说一说人际交往的方式,以及“交流”对于一个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中心要明确,语言要通顺等等。 正文: “交流”,现在“交流”这个词文泛地出现在各个场

    朵喵喵ljh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人际交往论文发表朋友圈

    人和人相处发朋友圈的句子有: 1.交朋友这事儿吧,我总觉得也得讲究个度。这个度是啥呢?比如最基本的要会做事懂礼节,别上来太把自己当回事,太把这关系当回事。你哪怕

    华晨123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